2017年最新的病区院感管理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991eec4524de518964b7d77.png)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一、本标准规定了病区医院感染的管理要求、布局与实施、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职业防护1.病区:由一个护士站统一管理的多个病室(房)组成的医院临床医疗区域,与住院部公用区域或公共通道由门分隔。
一般包括病室(房)、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医务人员值班室、治疗室、污物间等。
2.病房:病区内住院患者接受医学观察。
诊疗、睡眠、休息和就餐的房间,一般配床单元、隔离帘、座椅、呼叫系统、氧源、负压吸引系统、手卫生设施、卫生间、非医疗废物桶等。
3.床单元:病室(房)内为每一位住院患者配备的基本服务设施,一般包括病床及其床上用品,床头柜、床边治疗带等。
4.感染管理小组的要求:5.建立职责明确的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小组人员职责明确,病落实6.人员构成:1.病区负责人为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2.成员包括医师何护士3.人员为本病区相对固定的人员7.职责: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结合本病区医院感染防控重点,制定相应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根据本病区主要医院感染特点,如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主要病原体,主要侵袭性操作和多重耐药菌,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及流程,并组织落实。
3.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本病区的医院感染监测,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并定期对医院感染监测,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做好相应记录8.40.结合本病区多重耐药菌及细菌耐药情况,落实医院抗菌药物的相关规定。
9.5.负责本病区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10.6.接受医院对本病区院感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改进措施,评价进行效果,需好相应记录。
11.教育培训:1.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定期组织本病区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并做好考核。
2.病区医院感然管理小组应定期考核保洁员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如清洁和消毒,手卫生。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5757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5757](https://img.taocdn.com/s3/m/9abf7c8b360cba1aa911da29.png)
6
ppt课件
病区感染管理规范----病区医院感染监测内容
1.病区应开展医院感染及其相关监测,包括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 染的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暴发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等,监测 方法应遵循WS/T 312的要求。 2.病区医务人员应按照医院要求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对监测发现的感染危 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病区医务人员应根据本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主要特点开展针对性风险因素 监测。怀疑医院感染暴发(同时发生3例以上)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 管理部门,并配合调查,认真落实感染控制措施。 4.如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 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或者卫生计生 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5
ppt课件
病区感染管理规范----病区布局及设施要求
1.病区内病房(室)、治疗室等各功能区域内的房间应布局合理,洁污分 区明确。 2.收治传染病患者的医院应具备隔离条件,独立设区,病房内通风良好。 3.设施、设备应符合医院感染防控要求,应设有适于隔离的房间和符合卫 生行业标准要求的手卫生设施。 4.治疗室等诊疗区域内应分区明确,洁污分开,配备手卫生设施;应保持 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房间应配置空气净化 装置。 5.新建、改建病房(室)宜设置独立卫生间,多人房间的床间距应大于 0.8m,床单元之间可设置隔帘,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床;双排不应 超过6床。
7
ppt课件
病区感染管理规范----病区消毒监测内容
1.应根据病区采用的消毒方法,按照WS/T 367要求开展相应监测。使用 不稳定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时,应现配现用,并在每次配制 后进行浓度监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采用紫外线灯进行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时,应按照WS/T 367的要求, 监测紫外线灯辐照强度。 3.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污染有关 时,应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进行监测,并针对目标 微生物进行检测。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17版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17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c0d69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a.png)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17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医疗机构内的医疗服务过程中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2017年版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在之前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力求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1. 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原则医院感染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预防为主:加强院内感染的预防,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风险;•综合管理:建立健全的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执行;•科学合理:依据医学科研成果和国家相关标准,科学制定感染管理方案;•严格监管: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加强对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2. 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内容2.1 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院内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定期对院内感染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2.2 感染预防与控制•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感染控制知识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手卫生、器械消毒、环境清洁等感染控制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导致细菌耐药。
2.3 感染事件处理一旦发生院内感染事件,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进行合理的追踪调查和处理,防止感染扩散。
3. 感染管理责任的落实3.1 医务人员责任医务人员应当认真履行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定,积极参与感染控制工作,保障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3.2 医院管理责任医院应当加强对感染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管,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技术支持,确保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 感染管理的效果评估医院应当定期对感染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持续提升感染管理水平。
结语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版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在加强预防控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科学合理、综合管理和严格监管,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细致的感染管理指导,有助于提升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愿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能认真执行感染管理制度,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最新版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8befc969eae009591bec13.png)
4、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 (1)病区医务人员应按照医院要求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开展 医院感染及其相关监测,包括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的目
标性监测、医院感染暴发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等。
• (2)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对监测发现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 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 (3)病区医务人员应根据本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主要特点开展针 对性风险因素监测。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
管理部门,并配合调查,认真落实感染控制措施。
• (4)如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
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
国务院或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
——2016-12-27 发布 2017-06-01 实施
.
新颁《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全椒县人民医院 康复科 马群
.
近期轰动全国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 2017年1月26日下午,浙江省卫计委接到浙江 省中医院报告,因该院一名技术人员在某次技术操 作中严重违反规程,该次操作涉及的治疗者可能存 在感染艾滋病病毒风险。截止2.28日,已确诊5例 患者感染艾滋病。因该病窗口期较长,不排除后续 增加新的病例。
务必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并真正去落实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三个标准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规范》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培训指南》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0d064f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3.png)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感染控制标准、监测与报告机制、抗生素使用原则等,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确定主题本文的主题是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旨在明确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为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二、编写大纲1、引言2、感染控制标准3、监测与报告机制4、抗生素使用原则5、感染管理的组织和职责6、落实感染防控措施7、培训和教育8、参考与引用三、逐步展开1、引言病区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虽有所下降,但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加强病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2、感染控制标准感染控制标准是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
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房清洁消毒:病房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特别是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床头柜、门把手等。
(2)个人防护:医护人员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等,防止交叉感染。
(3)隔离与防护:对于感染患者,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如设立隔离病房,防止传染给其他患者。
(4)医疗废物处理:医疗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和存放,防止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3、监测与报告机制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机制是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
监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
(2)感染部位:如呼吸道、泌尿道等。
(3)感染原因:如手术、药物治疗等。
(4)抗生素使用情况:如种类、剂量、使用时间等。
同时,应建立严格的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应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4、抗生素使用原则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0808ca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e.png)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感染。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被制定出来。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二、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目标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目标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并提高医院的声誉和信誉。
三、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原则1. 领导重视: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确保其有效实施。
2. 多学科合作:病区医院感染管理需要各科室之间的密切合作,包括感染科、临床科室、药学部门等。
3.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环境卫生等。
4. 个体化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感染管理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
5. 持续改进:病区医院感染管理需要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
四、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内容1. 感染监测与报告病区应建立感染监测系统,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报告,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扩散。
2. 感染预防措施(1)手卫生: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手卫生程序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和使用合适的消毒剂,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消毒灭菌:对医疗器械、器械表面、病区环境等进行规范的消毒灭菌,确保无菌操作和无菌环境。
(3)环境卫生:病区应保持清洁、整洁的环境,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播。
(4)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减少感染的风险。
3. 感染控制(1)感染源控制: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感染源,如隔离措施、手术切口处理等。
(2)交叉感染控制:通过严格的隔离措施、器械的单独使用、病区环境的清洁等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药物使用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和误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科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科](https://img.taocdn.com/s3/m/31781e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f.png)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
o 5.5 普通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o 1. 建筑布局 在病区的末端,应设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
o 2. 隔离要求
o 1.
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
o 2.
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
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
集束化防控 (CAUTI)
各类导管标识清楚
6、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7、—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
8、医疗废物的管理
2017-5-3089
六、职业防护
o强调标准预防、暴露的局部处理及暴露 后的评估与追踪,具体包括:
-- 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在工作中执行标准预防的具 体措施;
-- 存在职业暴露风险者,如无免疫史并有相关疫苗可供 使用,宜接种相关疫苗;
3:明确病源体污染,可参考WS/T367提供的方法进行消毒。
ICU病房清洁卫生落实表
2017-5-3062
地巾、抹布分区分颜色使用
2017-5-3063
现状:
目标:集中清洗消毒烘干
地巾及抹布在病房的存放
2017-5-30
66
(5)消毒物品与无菌物品的管理
现配现用;不超过2小时
开瓶日期、失效期
落总数≤10CFU/cm2 ,或自 然菌减少1 个对数值以上
高度风险区域 消毒级 湿式卫生,可 ≥2 要求达到区域内环境表面菌
采 用清洁剂辅
落总数符合GB15982要求
助清 洁
高频接触的环 ≥2 境 表面,实施 注21::凡各开类展风侵险入区性域操的作环、境吸表中 毒痰、面等一低高旦水度发平危生消险患诊者疗体活液动、结血束液后、,排应泄立物即、实分施泌环物境等清污洁染与时
病区医院院感管理制度
![病区医院院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6d4a05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4.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病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监督和指导各科室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2. 各科室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培训、检查和考核。
三、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1.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定期收集、整理和分析医院感染相关信息。
2. 发生医院感染病例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按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
3. 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
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1.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2.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手卫生监测,确保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
3. 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定期对病区环境、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等进行清洁和消毒。
4. 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对疑似和确诊医院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5.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按照国家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
6. 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确保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
五、职业防护1. 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
2. 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确保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自身安全。
3. 加强职业暴露的监测和报告,对职业暴露进行及时处理。
六、监督检查1. 定期对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医院感染管理责任人和相关科室进行考核,确保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565f37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8.png)
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在医院病房中,感染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免疫系统较为脆弱的病人来说。
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房感染,医院必须遵循严格的管理规范。
本文将介绍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范和措施。
1. 感染控制委员会每家医院都应设立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监督和协调病房感染管理工作。
委员会应由医院管理人员、感染科医生、护士长等人员组成,定期审查和更新感染控制策略,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和流程。
2. 病房感染监测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分析和报告病房感染情况。
监测内容包括感染种类、感染率、感染原因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3. 感染预防措施3.1 手卫生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包括正确洗手、使用洗手液、戴手套等。
病人家属也应加强手卫生意识,避免传播病原体。
3.2 气道管理在病房中,应正确使用护士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减少呼吸道传染风险。
3.3 环境清洁病房环境应保持清洁干净,定期消毒和通风,确保空气流通。
3.4 隔离措施对于感染患者,应根据病原体类型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4. 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进行感染管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同时,也要向病人和家属提供相关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感染预防知识。
5. 感染事件处理一旦发生感染事件,医院要及时调查处理,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同时要进行感染追踪和管理,确保病房感染得到控制。
综上所述,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严格遵循规范和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都应高度重视病房感染管理工作,共同努力,确保病房环境清洁、安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017年最新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017年最新医院感染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c69a73dd88d0d232d46a10.png)
2017年最新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全文)导语: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提供到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全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017年最新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全文)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第六条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一)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二)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三)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四)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五)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六)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七)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八)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3f80ae8680203d8ce2f2485.png)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病区医院感染的管理要求、布局与设施、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职业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其他部门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 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WS 310.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 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 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2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8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2004年)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病区ward area由一个护士站统一管理的多个病室(房)组成的住院临床医疗区域,与住院部公用区域或公用通道由门分隔。
一般包括病室(房)、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医务人员值班室、治疗室、污物间等。
3.2 病室(房)inpatient room病区内住院患者接受医学观察、诊疗、睡眠、休息和就餐的房间,一般配备床单元、隔离帘、座椅、呼叫系统、氧源、负压吸引系统、手卫生设施、卫生间、非医疗废物桶等3.3 床单元bed unit病室(房)内为每位住院患者配备的基本服务设施,一般包括病床及其床上用品、床头柜、床边治疗带等。
4管理要求4.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4.1.1要求应建立职责明确的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小组人员职责明确,并落实。
4.1.2人员构成4.1.2.1病区负责人为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
病区医院感染规范2017.6.1实施
![病区医院感染规范2017.6.1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a230cc30a300a6c30c229f80.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510—2016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016-12-27发布 2017.06.01实施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病区医院感染的管理要求、布局与设施、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职业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其他部门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 19193 疫源地消毒总则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8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2004年)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病区 ward area由一个护士站统一管理的多个病室(房)组成的住院临床医疗区域,与佳院部公用区域或公用通道由门分隔。
一般包括病室(房)、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医务人员值班室、治疗室、污物间等。
3.2 病室(房) inpatient room病区内住院患者接受医学观察、诊疗、睡眠、休息和就餐的房间,一般配备床单元、隔离帘、座椅、呼叫系统、氧源、负压吸引系统、手卫生设施、卫生间、非医疗废物桶等。
3.3 床单元 bed unit病室(房)内为每位住院患者配备的基本服务设施,一般包括病床及其床上用品、床头柜、床边治疗带等。
4 管理要求4.1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4.1.1 要求应建立职责明确的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小组人员职责明确,并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017修订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017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e785bb7aa58da0116d17494f.png)
目录YG-001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3)YG-002 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6)YG-003 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8)YG-004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制度 (11)YG-005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13)YG-006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 (14)YG-007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6)YG-008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18)YG-009 消毒产品管理制度 (20)YG-010 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管理制度 (22)YG-011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24)YG-012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26)YG-013 医院感染分级防护管理制度 (28)YG-014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30)YG-015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35)YG-016 门诊、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38)YG-017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0)YG-018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2)YG-019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5)YG-020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7)YG-021 内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50)YG-022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53)YG-023 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55)YG-024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 (57)YG-025 介入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60)YG-026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62)YG-027 感染病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64)YG-028 检验科及实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66)YG-029 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68)YG-030 输血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70)YG-031 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72)YG-032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74)YG-03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76)YG-034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78)YG-035 呼吸系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80)YG-036 皮肤软组织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82)YG-037 胃肠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84)YG-038 产褥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86)YG-039 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87)YG-040 被服管理制度 (89)YG-041 空气消毒机使用管理制度 (91)YG-04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制度 (93)YG-043 洁净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96)YG-044 病房床单元清洁消毒制度 (98)YG-045 环境清洁工作管理制度 (100)YG-001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 范围1.1 本制度规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b7da1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a.png)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一、引言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应该得到严格执行。
本文旨在制定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医疗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概述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是指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操作流程。
该规范涵盖了感染预防、感染监测、感染控制、感染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三、感染预防1. 手卫生:医护人员应时常进行手卫生,包括使用洗手液或者洗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特殊是在接触患者先后、接触污染物品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血液、体液等情况下,务必进行手卫生。
2. 隔离措施: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空气传播感染、飞沫传播感染、接触传播感染等。
3. 感染控制:定期检查病区的环境卫生情况,保持病区的清洁和干燥。
对于患者的床位、器械、设备等进行定期消毒和清洁。
4. 使用规范化的医疗器械: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感染监测1. 感染监测指标:制定感染监测指标,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感染类型等。
通过定期监测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2. 数据采集和分析:建立感染监测数据库,采集和记录感染相关数据。
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感染高发的原因和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五、感染控制1. 感染控制委员会:成立病区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委员会应包括感染科医生、护士长、感染控制专家等。
2. 感染控制流程:制定感染控制的标准操作流程,包括感染预防、感染监测、感染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确保医护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3. 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感染控制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操作水平。
包括手卫生培训、隔离措施培训、医疗器械使用培训等。
六、感染处理1. 感染报告和处理:医护人员应及时报告发现的感染事件,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2017版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2017版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8a7b52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1.png)
2、湿化水、湿化瓶、呼吸机管路、呼吸机等的清洁、消毒与更换,应遵循有关标准的规定。
3、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放置清洁与无菌物品,下层放置使用后物品;治疗车应配备速 干手 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与消毒,遇污染随时进行清洁与消毒。 的相关要求。
2021/10/10
12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应一用一灭菌;
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一次性使用。
2021/10/10
11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1、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如弯盘、治疗碗等,进行清洗、消 毒或灭菌;接触完整皮肤的医疗器械 、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监护仪导联、血压计袖带等应保持清洁,被 污染时应及时清洁与消毒。
3、隔离患者的物品应专人专用,定期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或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4、接触隔离患者的工作人员,应按照隔离要求,穿戴相应的隔离防护用品,如穿隔离衣、戴医用外 科 口罩、手套等,并进行手卫生。
2021/10/10
17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消毒物品与无菌物品的管理
应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配置药液,现用现配。
7天
19 湿化罐
7天
物品名称
清洁时间
1 锐器盒 3 药盒
装满3/4时或放置24小时 一周清洗一次
5 心电图机的导联
消毒湿巾
物品名称
使用期限
2 生理盐水封管液
一支一人一现配现用
4 无菌治疗盘
4小时
6 干棉签
24小时
8 无菌敷料罐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66823e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7.png)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医院在病区的感染管理和预防控制方面制定了相关规范。
下面将介绍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主要内容如下:1.感染管理团队:病区设立感染管理团队,由感染科、护理部、药剂科、检验科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病区的感染管理和预防工作。
2.感染监测和报告:病区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对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及时向上级医院和卫生部门报告。
3.患者筛查:对入院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和筛查,包括病史、病情、手术、创伤等因素,以便及早发现潜在感染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4.消毒和洗手:病区设立统一的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消毒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管理。
医务人员和访客要按规定的程序洗手或使用消毒剂,特别是进入重症病区和手术室前,严格执行洗手消毒制度。
5.病区环境卫生:病区要保持清洁、整洁和良好的通风环境,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扫。
餐具要经过高温消毒,避免叉、匙、碗、杯等共用。
6.医务人员培训:病区要定期组织感染防控培训,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运用抗菌药物等方面的知识。
医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文明医疗意识。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主要内容如下:1.病房设计:病房要按照空气传播疾病的特点进行设计,室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空调系统应定期检查和消毒。
2.患者隔离:对患有经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特别是呼吸道感染、肺结核等高风险患者,实行严密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3.手卫生:医务人员要经常进行手卫生,特别是接触患者前或涉及患者后,要彻底洗手。
若无条件洗手,可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
4.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与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接触时,要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吸入病原体。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54702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8.png)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一、引言病区医院感染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制定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以规范病区内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二、目的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是:1. 提供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方针,确保病区内的感染控制工作符合最新的医学知识和国家相关法规;2.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3. 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三、责任与组织1. 病区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病区感染管理规范的执行,并定期评估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2. 病区主任负责确保病区内感染管理规范的执行,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培训支持;3. 医务人员应遵守感染管理规范,积极参与感染控制工作,如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等;4. 护士长负责监督病区内感染管理规范的执行,并协调相关部门的合作。
四、感染控制措施1. 手卫生1.1 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手卫生程序正确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1.2 患者和访客应在进入病区前后进行手卫生;1.3 病区内应设立充足的洗手设施,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的状况。
2. 防护措施2.1 医务人员应根据感染类型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2.2 患者应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感染传播风险;2.3 病区内应设立合理的隔离区域,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隔离管理。
3. 环境清洁与消毒3.1 病区内的环境清洁应定期进行,包括地面、墙壁、床单等;3.2 医疗器械和设备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清洁和消毒;3.3 病区内应设立合理的垃圾分类和处置制度,确保感染废弃物的正确处理。
4. 患者管理4.1 病区应设立合理的患者管理制度,包括患者的入院、出院、转科等流程的规范;4.2 医务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4.3 病区应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感染控制的认知和配合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五、医院感染防控-11
患者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 - 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等,一人一换;住 院时间长时,每周更换;遇污染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 应及时清洗消毒。消毒方法合法、有效。 - 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应定期 清洗与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清洗消毒。甲类及甲管 的乙类传染病患者、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患者等,应进行 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应合法、有效,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 项等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或按医疗废物处置。
5
2017/7/14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五、医院感染防控-12
隔离
隔离措施应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 应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
离或空气隔离措施,标识正确、醒目。 隔离患者应单间安置;条件有限,同种病原体感染的
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隔离患者的物品应固定专用,定期清洁与消毒,患者
采用紫外线灯进行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时,应每半年 对紫外线灯辐照强度进行监测。
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消毒剂等污染有关时,应进行相应监测,并进行目标 微生物的检测。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五、医院感染防控-2
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主要包括:
标准预防 手卫生 清洁与消毒 隔离 VAP、CLABSI、CAUTI、SSI等侵入性操作相关感
1
2017/7/14
制定依据
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部门规章: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消毒管理办法》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名词术语 主要依据《医疗机构内通用医疗服务场所的命名》 病区 ward area 病室(房)Inpatient room 治疗准备室 Treatment preparation room 治疗室 Treatment room 处置室 Disposal room 床单元bed unit 污物间 Storage filth room
病区内病房(室)、治疗准备室、治疗室等各功能 区域应布局合理,洁污分区明确。
设施、设备应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应设有适于 隔离的房间和手卫生设施。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三、布局与设施
强调根据《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合理布局 并配备相关的设施,主要包括:
治疗准备室、治疗室、处置室等诊疗区域应布局合 理,洁污分区明确,配备手卫生设施;保持清洁干 燥,通风良好。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应配置 空气净化设施。
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一次性使用。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五、医院感染防控-7
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 应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配置药液,宜现用现配。
- 抽出的药液和配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 2小时;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 24小时。
- 无菌棉球、纱布的灭菌包装一经打开,使用时间≤24小
时。 - 湿化水、湿化瓶、呼吸机管路、呼吸机等的清洁、消
毒与更换,应遵循有关标准的规定。 - 碘类消毒剂、季铵盐类、氯己定类、醇类皮肤消毒剂
应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开瓶后使用期限≤ 7天; 不稳定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时,配制后使用时间≤ 24
小时。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五、医院感染防控-8
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应掌握并遵循医院及本病区医院感染相关制度及 流程。
应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及其相关工作,包括监测、 报告、预防与控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无菌操 作)。
二、管理要求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教育与培训:强调对医务人员尤其是保洁员、
患者和进入医疗机构的其他人员的培训
应定期组织本病区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 并考核掌握及执行情况。
- 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面盆、便器、餐饮具等,应保 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患者出院、转院或 死亡进行终末消毒。
- 有条件的医院可配置便器清洗消毒器。 - 对隔离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
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管理措施。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五、医院感染防控-9
需重复使用的如弯盘、治疗碗等,应遵循消毒 供应中心的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其 他接触完整皮肤的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应 保持清洁,遇污染及时清洁与消毒。
应定期考核保洁员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如清洁与消 毒、手卫生、职业防护等,并根据其知识掌握情况开展相 应工作。
应对患者、陪护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 识如手卫生、隔离等的宣传及培训。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三、布局与设施
强调根据《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合理布局 并配备相关的设施,主要包括:
新建、改建病房(室)宜设置独立卫生间,多人房 间的床间距宜大于0.8M,床单元之间可设置隔帘, 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人,双排不应超过6人。
3
2017/7/14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四、院感监测与报告
强调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监测,同时强调要 及时总结、分析。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按照医院要求开展医院感染及其相关监测,包括医院感 染暴发监测、MDRO感染的监测、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 监测等。
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放置清洁与无 菌物品,下层放置使用后物品;治疗车应配备 速干手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与消毒,遇污染 随时进行清洁与消毒。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五、医院感染防控-10
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 物体表面包括监护仪器、设备 等,每天湿式清洁,保持清 洁、干燥;遇污染时及时清洁 与消毒。 - 擦拭物体表面的布巾,不同患 者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应更 换,擦拭地面的地巾不同区域 之间应更换,用后集中清洗、 消毒,干燥保存。
强调病区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强调感染防控为本职工作,并接受监督、检查
与指导; 制定制度并落实。
二、管理要求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人员要求
强调应接受院感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强调完成管理小组的职责,包括:
应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落实具体措施,应遵循 手卫生、隔离、消毒灭菌工作的要求。
一、名词术语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病区(ward area) 由一个护士站统一管理的多个病室(房)组成的
住院临床医疗区域,与住院部公用区域或公用通道由 门分隔。一般包括病室(房)、护士站、医生办公室、 医务人员值班室、治疗室、污物间等。
一、名词术语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病室(房)(inpatient room) 病区内住院患者接受医学观察、诊疗、睡眠、休
息和就餐的房间、一般配备床单位、隔离帘、座椅、 呼叫系统、氧源、负压吸引系统、手卫生设施、卫生 间、非医疗废物桶等。
一、名词术语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治疗准备室 Treatment preparation room 功能:医务人员为患者实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配制药液 、存放无菌物品、清洁 物品、药品。
一、名词术语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治疗室 Treatment room
功能:为患者实施治疗操作, 如关节腔内注射、鞘内注 射、骨穿
、腰穿、胸穿、 换药等存放无菌物品、清洁物 品(如消毒后药杯 及管 路)等。
设施配置:操作台、治疗床、物品柜、治疗车、锐(利)器盒、医
疗废物桶、 非医疗废物桶、手卫生设施。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 件的应配置紫外线灯等消毒设施。
背景
有哪些要求?管理/监测/防控? 如何要求?
管理:组织、职责、培训? 技术:监测/控制。。。。。。如普通病区应
开展哪些监测?如何监测?环境及物体表面的 清洁与消毒方法、频率以及清洁物品的处理等, 这些都应给出明确的规定。
目的
规范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 标化医院最基本单元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2
2017/7/14
一、名词术语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床单元(bed unit) 病室(房)内为每位住院患者配备的基本服务设
施、一般包括病房及床上用品、床头柜、床边治疗带 等。
二、管理要求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包括对组织、人员和培训的要求
组织管理
强调病区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负责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特定要求:门诊清洁性和污染性治疗应分室进行,分别设置 I 类 (
清洁性)和II类(污染性)治疗室;I类进行清洁性治疗,如腰穿、骨穿 、胸穿、关节腔内注射、鞘内注射、导尿、清洁换药等;II类进 行感染性治疗,如感染性伤口换药等;病区可将I类和II类治疗室设 置为同一室,清洁性治疗优先,与感染性治疗分时段进行;空气和 物体表面消毒应符合 GB15982 的规定。
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对监测发现的感染因素进行分 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暴发,并配合调查,认真落实感染控 制措施。
《规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四、院感监测与报告
消毒因子与效果监测
根据病区使用消毒方法的要求,开展相应监测。使用 不稳定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时,应在每次配制后进行 浓度监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染及MDRO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应遵循有关标准的规定 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物品的管理 医疗废物的管理
《范》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五、医院感染防控-3
标准预防
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清洁 等工作时应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手消毒。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做好相应的防 护。
医院感染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培训班
背景
病区是构成医院的基本单位,是收治患者的基 本单元,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础;
病区是重点部门(如ICU、烧伤病房等)防控 医院感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