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复杂断块群油气藏地质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_王翠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07-21

作者简介:王翠英(1965-),女,河南民权人,工程师,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

文章编号:

1000-3754(2006)01-0050-03

刘庄复杂断块群油气藏地质特征

及油气聚集规律

王翠英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濮阳 457001)

摘要:

刘庄复杂断块群油气藏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南北构造的转换结合部,由2个构造特征截然不同的局部构造组成,具有典型的复杂断块群特征。分析认为,该区油气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生储盖

组合条件,圈闭成藏模式多样,分布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且具有如下特征:主要发育断块油气藏,油气藏数量多而规模小;不同断块油气富集程度相差较大,各断块自成独立的油水系统;不同层位不同区块流体性质不同;油气藏有各自的油水系统和压力系统;油、气井产能相差较大。关键词:复杂断块群;油气藏;成藏条件;聚集规律;刘庄地区;东濮凹陷

中图分类号:

TE122 文献标识码:A

刘庄复杂断块群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中部,北起文南油田文175)文178一线,东南以黄河与桥口油田隔河相望,西南与南湖构造相连,东临前犁洼陷,西靠海通集洼陷,勘探面积约120km 2

。该区自1976年习1井钻探,至今已钻各类井50余口,发现了一批以沙三上、沙二下、沙一段为主要目的层的油气富集块。尤其是/十五0以来,加大了该区的滚动勘探力度,部署钻探的各类探井均钻遇油气层,预示了该区较好的滚动勘探开发前景。

1 构造特征

111 构造格局

本区构造整体上属于东濮凹陷南北构造的转换结合部,北部是中央隆起带向南的倾没端,南部以桑村集)南湖)桥口)白庙横向变换调节带与中央隆起带南部相隔。控制东濮凹陷形成与演化的主要二级断裂系:文西断裂系、黄河断裂系、文东断裂系及三级断层)))徐楼断层、梁庄断层在本区弥散状变弱、消失、转换,使本区构造格局、局部构造自北向南逐渐变化而呈现复杂多变的构造面貌,具有典型的复杂断块群特征。

本区构造由2个构造特征截然不同的局部构造组成,北区郎中集构造为受东倾梁庄断层控制的断背斜构造,南区刘海构造整体上为依附于黄河断层下降盘的断背斜构造,可分为东翼西倾断层和东倾地层组成的阶梯状反向断块区,及西翼东倾断层与西倾地层组

成的一系列反向屋脊断块区。2局部构造之间以鞍部相接,区内主要表现为以东掉断层为主的单断式结构。112 构造区带划分

根据剖面、平面组合关系,划分为郎中集和刘海2大断块群组合。11211 郎中集断块群

位于河岸地区北端,南北两翼分别以不太明显的鞍部与刘海构造、文南构造相连,东西两翼分别倾没于前梨园洼陷和海通集洼陷,主要是在基底隆起、表层背斜构造背景上发育的两组对掉式断层切割成堑式结构,以断块为基本圈闭单元,发育平行断块群。以刘14井西为中轴线,堑内东部为西倾断层与东倾地层组成的东部系列反向断块区,堑内西部为东倾断层与西倾地层组成的西部系列反向断块区。11212 刘海断块群

东南部以黄河断层为界与桥口构造相接,西南部以低鞍与南湖构造相连,南部倾没于孟岗集洼陷之中,为夹持于梁庄、黄河断层之间的宽缓破碎的断块群组合,内部又被一条近东西向延伸的断层复杂化。根据平面、剖面特征,以刘16)刘32井一线为界,东部为西倾黄河断裂系列和东倾地层组成的阶梯状反向断块,高点位于黄河断层下降盘并逐渐向南移动,受黄河同沉积断层的控制,剖面上表现为铲形断块特征;西部指刘16)刘32井一线以西与梁庄断层之间,内部被一条近东西向延伸的断层复杂化,剖面上表现为系列平行断块,平面上表现为沿该断层分布的

#

50#第25卷 第1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 1G 1O 1D 1D 1 2006年2月

系列墙角断块,形成刘海构造油藏富集区。

2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刘庄地区在东濮凹陷地质历史演化与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中央隆起带的活动部位,其东西两侧紧邻前梨园与海通集生油洼陷。根据已有资料分析,本区具备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1]。

211充足的油源为油气藏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本区东西两侧毗邻分别为前梨园、海通集两大生油洼陷,为油气聚集提供了充足的油源。研究表明,该区下第三系沙一段以下地层全部进入生烃门限,自生油(烃)条件已经具备。若按与刘庄地区接触范围计算,前梨园洼陷内1/12的油气、海通集洼陷内1/8的油气向刘庄地区运聚,本区的油与气聚集量应分别为1101@108t和293918@108m3。

212继承发育的局部构造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刘庄地区2个局部构造虽形态各异,但均是继承性发育的断背斜构造。背斜构造在沙一段沉积时形成,东营时期进一步被断层复杂化,而全区大规模的油气生成、运移则是在沙一段沉积之后,这种有利的时间配置关系决定了郎中集、刘海构造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同时,刘29、刘20、刘16等系列三级断层的发育,使沙二下储层与下降盘沙二上岩膏层对接,有利于聚集、保存油气,形成系列富集块,平面上叠加连片。

郎中集构造为基底隆起背景下的断背斜构造,断块圈闭是油气聚集成藏的主要类型,从高到低部位油气富集程度逐渐变差,含油气高度逐渐降低;刘海构造为依附于黄河断层下降盘的滚动半背斜,构造幅度由高到低逐渐减小,其油藏富集程度也随构造幅度的降低而变差,油气在刘32)刘9块一线形成富集区,向低部位变差。

213较为发育的低渗透储层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岩心观察、粒度、薄片分析认为沙一段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席状砂和分支水道砂发育区。砂体厚度大,分布稳定,延伸距离远。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高,多属于孔隙式胶结结构类型,为中孔、低渗储集层。沙二下段为一套漫湖相洪水流沉积,主要发育了洪水水道砂体。受多物源影响,砂体横、纵向上变化快,孔隙度616%~916%,渗透率(0129~016)@ 10-3L m2,属中孔、低渗储集层。沙三1亚段为三角洲-半深湖沉积,以灰色、浅灰色砂泥岩互层为主,水体较深,为还原环境。物源来自西北方向的胡状集一带,主要发育了分支水道砂、三角洲叶状砂、席状砂。砂体横向变化快,延伸距离短,靠近物源方向厚度大,井间指状交错,易形成岩性圈闭。

214合理的储盖组合类型,为油气运移、聚集提供了重要条件

本区沙三段为自生自储组合类型气藏,其中稳定分布的厚层泥岩段可形成局部盖层,本身又是生油层,其下部的砂岩层可作为良好的储层,这种组合与构造圈闭相配合,是形成油气富集的主要形式;沙二上含膏泥岩段全区发育,厚度大,是良好的区域盖层,而沙二下砂岩储层普遍发育,可形成沙三段生油)沙二下储油(气))沙二上封盖的大型组合类型,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有利场所。

3油气聚集规律及油气藏特征

311油气藏类型

本区处于文留构造与桥口构造的鞍部,构造形态极不完整,断层发育,由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断块、断鼻组成。这些断块、断鼻是控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因而造成该区油气藏以构造油气藏为主。纵向上沙一、沙二下以构造油气藏为主,深部沙三段存在低渗)致密高压岩性油气藏。

312油气分布及聚集规律

油气分布纵向上具有多套油气系统,沙一、沙二上为纯油藏,沙二下亚段为带气顶油藏和纯气藏,沙三上亚段为纯气藏。油气藏总体上受构造背景控制,同时由储层决定油气的富集,在断块高部位一般可形成油气藏,局部可形成高产富集块。

沙一段油层主要分布在刘8块、刘9块、刘15块、刘17块和刘25块,由于受构造运动、油气运移及圈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各断块的油藏规模和含油高度都很小,在25m左右,油层主要分布于各断块构造高部位,油水界面各断块不统一。

沙二下油层主要分布于刘20断块区、刘20断层下降盘地堑区和刘9断块。其中,刘20断块区是本区油气富集程度最高的区块,油层主要处于鼻状构造的高部位,边部变为水层。气藏分布在刘9-3块,含气高度134m。

沙三上亚段主要为岩性、岩性-构造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梁庄断层上升盘、海通集洼陷的东翼上倾部位。油气藏在剖面上为梁庄断层切割西倾地层而形成的反向屋脊断块构造,平面上为梁庄断层与其派生羽状东掉断层相交而形成的一系列呈雁行排列的墙角断块,由文243、文405、文242和刘28等4个含油气区块组成。

313油气藏特征

根据断裂系统、油气分布、流体性质,该区油气

#

51

#

2006年2月王翠英:刘庄复杂断块群油气藏地质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