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质量认证体系介绍Introduction to the ISO 9000 Quality Standard

ISO质量认证体系介绍Introduction to the ISO 9000 Quality Standard
ISO质量认证体系介绍Introduction to the ISO 9000 Quality Standard

4-07-20 Introduction to the ISO 9000 Quality Standard Previous

William E. Perry

Payoff

Organizations developing software or contracting for its development may need to comply

with ISO 9000, a quality standard publish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n

Geneva.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familiarize the IS manager with the ISO 9000 standard,

how it compares with the 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 and how an

organization and its auditors prepare for certification. An overview of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standard is included.

Introductio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SO) is a worldwide federation of national

standards bodies. The work of prepar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s carried out through ISO

technical committees. Each member body interested in a subject for which a technical

committee has been established has the right to be represented on that committee. In liaison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governmental and

nongovernmental) also take part in the work.

The emphasis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iginated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s plan to become a single market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becoming effective at the end of

1992. At that time, organizations wishing to do business in the common market were

required to meet those standards, which are now accepted worldwide. There are five related

quality management standards in what is referred to as the ISO 9000 series. Each of the

five standards(numbered 9000 to 9004) addresses a different topical area.

For example, ISO 9000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software. In additio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9000 standard provides some basic

definitions and concepts. It summarizes the other standards in the series and explains how

to select and use them.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9001, 9002, and 9003

standards ensure external quality in contractual situations. ISO 9004 contains guidance on

the technical, administrative, and human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External and Internal Quality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9001 standard is directed at the development of a

quality product or service. It is written to ensure conformance to specified requirements

during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on, installation, and servicing. Because software

development is focused on the creation of a product, it is a part of ISO 9001. (See the

Appendix for specific guidelines on the 9001 to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ISO 9002 is used for production and installation. It is the standard that governs the manufacture of a product. It is designed to ensure conformance to production and

installation methods.

ISO 9003 is the standard directed at the final test and inspection of products. The standard preassumes an extensive quality control function and specifies what is needed for

conformance to requirements.

ISO 9004 is for internal use only and lists the components that compose quality systems. In the US, the 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 defines the model of a

quality system.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9004 describes a slightly different Previous

quality system, but it, too, provides the detail of the quality system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9004 as well as the Baldrige Award

standard could be used to evaluate a company'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maturity of that system.

ISO 9000 Certification

The worldwide emphasis on quality has resulted in many organizations evaluating their

suppliers' processes. These audits of supplier capabilities are sometimes a prerequisite to

purchasing. Companies have learned that good processes product good products.

One of W. Edwards Deming's 14 quality principles is to limit suppliers to those that demonstrate they can continually produce quality products. Organizations, such as Ford

Motor Co., that have followed Deming's principles have reduced the number of suppliers

dramatically. However, it takes a lot of time and effort for one company to certify the

adequacy of the processes of another company.

The objective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9000 series of standards is to certify that an organization has qualit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us, if a supplier wanted

to demonstrate competence of products, it would make application to demonstrate that it

meets the ISO 9000 standards.

Countries establish, or accredit, organizations to audit companie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y are in compliance with the ISO 9000 standards. This is an audit of the organization's

processes. If the ISO 9000 auditors determine that the company's processes are in

compliance with the standards, they issue a certificate good for three years, subject to

annual validation that nothing has changed. Companies receiving the certificate can then

advertise themselves as being in compliance with the ISO 9000 standards.

Documentation Requirements

The ISO 9000 audit is heavily focused on evaluation of documentation. Four tiers of quality system documentation are required:

·First tier—the quality manual.

·Second tier—quality management procedures (i.e., core procedures).

·Third tier—area work instructions (i.e.,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test methods, calibration methods).

·Fourth tier—forms, records, books, and files.

The 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 assessment is focused primarily on results. The ISO 9000 assessment is based solely on documentation. Organizations can be

certified under the ISO 9000 standards without demonstrating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quality products or demonstrating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cesses. Organizations may

need several certifications, depending on the diversity of their products.

One organization that has obtained certification and has written about it is E. I. du Pont de Nemours & Co. (Quality Progress, November 1991). Du Pont had been subjected to

customer audits for some time, in which the customers evaluated the organization's

processes. However, in preparing for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9000 audit,

du Pont quickly realized that although it had extensive quality manuals (two at 500 pages Previous

each), most of these quality systems were not adequately defined, documented, or

rigorously followed. Du Pont also realized that none of the customer audits had been

conducted with the degree of competence and thoroughness that the ISO 9000 assessment

requires.

The ISO 9000 Audit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9000 audit is the basis for becoming certified. It

is performed by auditors trained in conducting those audits and thoroughly knowledgeable

about the standards. The audits are extensive and can last several days or weeks, depending

on the size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audit follows the general pattern of an operational audit. It is much more typical of the audit performed by an internal audit group than that performed by an external auditor.

Step 1: Preliminary Walkthrough.

The auditor must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area or department under review. This

includes determining what the organization does, getting copies of and understanding the

organizational chart, understanding the products produced, and arriving at an overview of

the processes that produce those products or services. At the end of this step, the auditor

should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business of the organization under review.

Step 2: Process Control Review.

During this step, the auditor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and whether that process is

in place and working. During this review, the auditor asks questions and reviews

documentation and other evidential matter. The step involves extensive questioning of the

people doing the work. For example, if the auditor saw instructions next to a piece of data

entry equipment, the auditor might ask: If the procedure is changed, who changes the sheet

of paper next to the data entry equipment? The auditor might also ask such questions as

How do employees determine which tasks they should work on first thing in the morning?

How do employees determine the priority for changes made to the software?

Step 3: Testing.

The auditor must validate that the quality process is in place and working. These tests are

usually selected at random. Some auditors use judgment sampling, whereas others use

statistical sampling. What is important is that the auditor is convinced that the quality

process as it exists in the manuals is operational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Step 4: Making a Certification Decision.

At the end of step 3, the auditor must make a decision about whether the organization

warrants ISO 9000 certification. There are general guidelines for this, although those

guidelines are not well publicized. However, assuming that the ISO 9000 audit is similar in

scope to that performed by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if an organization meets

80% of the standards of ISO 9000, it would be certified. In other words, if 80% of the

items within the standard are in place and working, the organization would warrant

certification. This is not a hard-and-fast rule, but it is a guideline for estimating whether an

organization would meet the ISO 9000 certification standard.

Preaudit Activities

Previous

Many organizations take one to two years to prepare for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9000 audit. During that time, their processes are defined in greater detail,

documented, and placed into practice.

Usually, an organization will undertake a concentrated effort to reach a status of quality that warrants ISO 9000 certification before requesting the certification audit. These

preassessment and preaudit activities involve four basic steps.

Step 1: Understanding the Applicable ISO 9000 Standard.

The organization must know precisely which standard it must meet. This can involve

taking an ISO 9000 course, inviting ISO 9000 experts in-house to explain the standard, or

conducting extensive self-study based on available ISO 9000 literature.

Step 2: Conducting a Preassessment.

The existing quality system should be measured against the standard. This would be

similar to the certification audit but not performed for certification. The purpose of the

preassessment is to identify the gap between the current quality system and that system that

would be needed to gain accreditation.

Step 3: Developing a Plan of Action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A plan of action should be developed to move the organization from the current quality

level to the ISO 9000 certification level. This plan should indicate what should be done, the

amount of resources required, and the sequencing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ons.

Step 4: Implementing Improvements and Reassessing.

Management must approve the action plan, allocate the resources, and overse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on plan. Once the necessary actions have been implemented, the

quality system should be preassessed again. If the preassessment does not show the

organization to have reached the ISO 9000 certification level, steps 3 and 4 are repeated as

frequently as necessary to reach the appropriate level.

Guidelines for Reaching ISO 9000 Certification

Organizations that follow certain practices or guidelines appear to be much more successful

in obtaining certification. The recommended guidelines for moving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9000 certification are:

·Finding a champion in senior management to drive the process for reaching

certification.

·Ensuring that all involved parties to the certification programs are adequately trained in the ISO 9000 standard and the organization's objectives for obtaining certification.

·Obtaining expertise from an organization knowledgeable in ISO 9000 to act as a consultant during a process. It is generally helpful to have this consultant perform the

preassessment audits.

·Developing the quality manual and all quality procedures using the internal staff that Previous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implementing those procedures. Generally, buy-in to quality

procedures is achieved only when the workers themselves develop those procedures.

·Providing incentives and recognition programs for the staff involved in ISO 9000 to be awarded once certification has been achieved.

·Communicating progress toward ISO 9000 certification on a regular basis to all employees affected by the ISO 9000 program.

·In preparing for ISO 9000 certification, performing only those activities that are necessary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organization's products and services.

Generally, if high-quality products are the objective, the work procedures and standards

to achieve that high quality will satisfy the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in other words,

certification is a by-product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Not expecting ISO 9000 certification to solve all the company's quality problems. It is merely a step on the path to continued high quality.

Listing of ISO 9000 Standards

The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ANSI, 11 West 42nd Street, New York NY

10036) is the major distributor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9000 standards in

the US. In other countries, companies should contact their government's standard-setting

organization.

The five standards in the ISO 9000 series are:

·ISO 9000-1. Qualit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assurance standards—Part 1: guidelines for selection and use.

·ISO 9000. Quality systems—model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design, development, production, installation, and servicing.

·ISO 9002. Quality systems—model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production, installation, and servicing.

·ISO 9003. Quality systems—model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final inspection and test.

·ISO 9004-1. Qualit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system elements—Part 1: guidelines.

The qualit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assurance standards are:

·ISO 9000-2, Part 2: generic guidelines for appl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standards 9001, 9002, and 9003.

·ISO 9000-3, Part 3: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SO 9001 to the development, supply, and maintenance of software (see the Appendix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ISO 9000-4, Part 4: application for dependability management.

The quality management and quality system elements are:

·ISO 9004-2, Part 2: guidelines for services.

Previous

·ISO 9004-3, Part 3: guidelines for processed materials.

·ISO 9004-4, Part 4: guidelines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The guidelines for auditing quality systems are:

·ISO 1011-1, Part 1: auditing.

·ISO 1011-2, Part 2: qualification criteria for quality system auditors.

·ISO 1011-3, Part 3: management of audit programs.

Conclusion

ISO 9000 is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hat affects the way organizations do

business, especially in Europe. Individuals in any profession, including IS, should be

knowledgeable about the impact of this standard on business.

The standard includes an audit to be performed before certification can be awarded.

This article describes how an organization's auditors can assist in performing

preassessment audits and help the organization prepare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9000 certification. Organizations can take three specific actions to understand

and prepare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certification.

Awareness Training

Both the internal auditors and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need training in the standard,

why it is important, and how organizations prepare and become certified. The company's

auditors can participate in this training, arrange for the training, or recommend to

management that the training be obtained.

Obtaining Guidance in Writing Control Manuals

Auditors are viewed as experts in control and should be able to provide guidance in writing

control manuals. The auditors can work as a team developing formats and manuals that

define the control procedures for the organization. The ISO 9000 is heavily a

documentation audit, and thus well-prepared documentation is important not only in

performing control procedures but in evaluating the adequacy of control procedures.

Performing an ISO 9000 Preassessment.

Auditors can obtain training in conducting ISO 9000 audits and use those skills to perform

the preassessment audit for their own organizations. In instances in which the auditors may

not feel adequate to perform the audit, they may assist the audit team. In this way, they can

both improve their own skills and potentially reduce the cost of having an outside group

perform the ISO 9000 preassessment.

Author Biographies

William E. Perry

William E. Perry, CPA, CQA, CQE, CIA, CISA, is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Institute in Orlando FL.

ISO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简介

ISO 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简介 一、17025实验室认可简介 ISO17025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CASCO(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制定的实验室管理标准,该标准的前身是ISO/IEC导则25:1990《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要求》。国际上对实验室认可进行管理的组织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由包括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在内的44个实验室认可机构参加。 一、国际实验室认可的产生和发展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澳大利亚当时因缺乏一致的检测标准和手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能为英军提供军火,为此,在二战后着手建立一致的检测体系。1947年澳大利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实验室认可体系(NATA),60年代初英国也建立了实验室认可机构,从而带动了欧洲各国实验室认可机构的建立;70年代美国、新西兰、法国、丹麦、印度和瑞士均建立了实验室认可机构;80年代以后实验室认可发展到很多国家如加拿大、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90年代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也加入了实验室认可行列。至今已有五十多个国家采用该种实验室认可体系。 随着世界各国实验室机构的建立,经过不断发展,到90年代全球形成两大区域的实验室认可合组织即欧洲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EAL)、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于1997年在丹麦哥本哈根成立了国际实验室论坛(ILAC),于1997年由松散的论坛转变为实体--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仍称ILAC)。 二、我国实验室认可的发展 我国从1990年开始采用三种认可方式,实验室认可(依据国际最新认可标准)、计量认证(依据50条)和质检机构审查认可(依据39条)开始由国家技术监督的质量监督司、计量司、标准化司主管,2001年12月又发布了新的评审准则JJG1021--1990代替了原50条和39条;1997年国家实验室认可委(CNACL)得到授权,一个评审组审查依据ISO/IEC17025B 标准同时兼顾国家要求(39条、50条、评审准则)进行三合一认可审查,通过审查可以由部门分别分发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 我国从80年代即开始了实验室认可活动,开始由商品检验实验室认可委、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分别进行认可工资,目前这两个机构已合并为新的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NACL),至今已有相当数量的实验室通过认可。还有相当数量的实验室正在做实验室认可的准备工作,今后我国实验室的政府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即将与国际接轨统一到ISO/IEC标准的轨道上来,避免重复评审、证出多门,减轻实验室负担,提高其管理水平,以适应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趋势。 三、获得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会员对企业的实验室认可的益处: 1、表明实验室具备了按有关国际认可准则开展校准和检测服务的技术能力;

2017年标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质量手册

**有限公司 质量手册 QUALITY MANUAL (符合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 ---QM---2017 版本: C 修改码:0 受控号: 编制:办公室(2017年9月3日) 审核:(2017年9月3日) 批准:(2017年9月3日) 2017年9月3日发布 2017年9月18日实施

发布令 为规范公司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提高公 司信誉和产品竞争能力,使质量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本公 司建立了系统化、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符合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编制了 C版《质量手册》,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职 责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控制要求。根据公司发展和管理提 升的需要,结合2015版标准转换,经领导层决策,对现版文件换版,发布了C版《质量手册》。 C版《质量手册》阐述了我公司新阶段的质量方针和质量 目标,是实施、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进行 质量管理的公司法规,也是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的证实文件,并作为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要求全体员工必须 严格贯彻执行。从二0一七年九月十八日起实施。 特批准发布

总经理: 2017年9月3日

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以及ISO/TS 16949:2009标准的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 系的管理,特任命同志为本组织的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的要求; b)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 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特别向最高 管理者报告; d)确保在整个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总经理:2017年9月3日

ISO9001质量手册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QUALITY MANUAL 文件编号:QM/HX.B01 版本/修改状态:B/0 受控状态:

****** 前言 本质量手册阐明了******按着GB/T19001—IS09001:2008(代替GB/T19001-ISO9001:2000)标准规定的要求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本企业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质量手册既覆盖了标准的要求,又结合了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覆盖了本公司生产的起动电机等生产和服务工作,及相关的部门和场所,具有符合性及可操作性。能用于公司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定公司满足顾客、适用产品的法律法规和公司自身要求的能力。 质量手册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法规,一经发布后,所有员工必须认真执行。 本手册所用简称如下: 1.HX:******。 2.职能部门:本企业具有质量管理职能的部门。 3.各部门:本企业质量管理机构图中的各部门及各车间等。

前言 第01章批准和颁布 第02章任命书 第03章企业概况 第04章质量手册 第05章质量手册章节与IS09001:2000标准条款对照表第1章质量手册范围 1.1 总则 1.2 删减说明 第2章引用的标准和文件 第3章术语和定义 第4章质量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4.2文件要求 第5章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质量方针 5.4策划 5.5职责、权限与沟通 5.6管理评审 第6章资源管理 6.1资源提供 6.2人力资源 6.3基础设施 6.4工作环境 第7章产品实现 7.1实现过程的策划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3设计和开发(删减) 7.4采购 7.5生产和服务提供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第8章测量、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8.2监视和测量 8.3不合格品控制 8.4数据分析 8.5改进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介绍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介绍 一、ISO14000环境标准管理体系标准 1.什么是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是指某个组织内部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所有为了制定、实施、评审和保持该组织的环境方针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以及程序、过程和所需要的资源。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不同类型的组织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可将将内部的环境管理信息汇集成网络的方式,一方面供组织内部了解环境管理的实施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供管理层审查本组织是否达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承诺。具体地来看,也就是能够达到如下的目的: ─识别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 ─识别组织内部重要的环境因素,确定并控制有关的环境影响和风险; ─规定具体的权责任务,确定改善环境所需的资源; ─根据以前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承诺,评价该组织在环境方面的表现,并对整个环境管理体系不断地进行改善。 ●环境管理体系的运作方式 按照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理论,组织内部的任何一个活动都可分为PDCA四个阶段,也即“计划”(PLAN)、“计划”(DO)、“检查”(CHECK)、“改进”(ACT),其核心是按照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以持续改进的观念引导内部的工作过程,以建立一个动态的有效的管理网络。 与此类似,环境管理体系也有系列的动作,即: ─建立环境方针; ─制定行动计划; ─实施与运行; ─检查与纠正; ─定期对体系进行评审。 图1-1说明了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闭环系统。

当今时代,人类在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严重地污染甚至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反过来又严重制约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世界各国早已把环境保护问题提到议事日程,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与此同时,环境问题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直接。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了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这是ISO继推出ISO9000系列标准后的一大突出贡献,其特点是:─ISO14000系列标准对改善环境和每个组织的环境行为强调持续改善的精神; ─ISO14000系列标准的使用者是全球工业、商业、政府、非盈利性组织和其他“用户”,尤其定位于占世界总数80%的中、小型组织; ─ISO14000系列将对优化国际贸易、消除贸易壁垒起到积极的作用; 图1-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闭环系统 ─一个组织实施ISO14000标准,至少应达到节能降耗,

质量保证体系介绍

质量保证体系介绍 我公司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多年从事各类工程项目的经验及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本着“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宗旨,我们以全部的工程经验与极高的热忱和科学的方法,用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来保证工程的质量,完善的服务。 我公司从2008年开始,依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9001-2008系列质量保证与质量管理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 公司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参加,并聘请公司外部质量管理专家进行指导,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编制了《质量手册》,规定了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与质量手册相配套,建立了严格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保证质量方针的贯彻和质量目标的实现,形成了从工程前期到售后服务全部环节上完整的和文件化的质量保证体系。公司的《质量手册》也进行数次更新修订,现执行的《质量手册》为B版,于03年修订,04年颁布现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是建立与实施质量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它对质量体系进行充分的阐述,是实施质量体系过程中应长期遵循的文件。我公司的《质量手册》中,原则阐述了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严格规定了质量管理机构和职责,详细描述了质量控制的内容、程序、标准、手段、记录和人员。本手册适用于银江电子有限公司在有关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工程服务项目的设计、安装、调试范围内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稳定地满足顾客要求并保持持续改进。手册的范围覆盖了ISO9001:2008标准所包括的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全过程。 本手册用于证实本公司质量体系符合用于外部质量保证的质量体系标准要求,可用于外部(顾客、第三方)对本公司能力的评定;同时,对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作了规定,是公司开展质量活动的基本准则。本手册的受控本用于公司内部日常管理和第三方註册认证。其非受控本可用于合同/非合同情况下,向外界展示本公司的质量保证模式。 第二层:《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是针对《质量手册》所描述的各项要素的要求,明确各项要素所涉及到的职能部门的活动,具体规定各要素控制过程的执行文件。《程序文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能够确保质量体系有效实施,是质量管理手册的支持文件。

科技电子有限公司ISO9001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 GSM双频GPRS 功能无线数据终端等)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服务。本公司质量手册对标准的条款没有进行删减。 文件编号:00-QE-0000-A1 文件版本:A/1 受控编号: 受控印章: 编制: 审核: 批准: 2020年1月1日发布实施

公司简介 无锡盈达聚力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初创成立,专注于条码、RFID自动识别技术及移动计算应用,致力于物联网应用领域的信息管理系统咨询、开发与应用推广。是一家以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为主,国家重点支持和关注的物流网高科技企业。着力向企业提供信息管理和服务的整体应用解决方案。旗下涵盖硬件产品、软件产品、行业解决方案、物联网应用服务、信息管理咨询和服务、自动识别技术及移动计算应用等。 盈达聚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移动数据终端产品及相关软件 著作权。着重打造移动作业和现场作业的精品管理应用。 市场领域涵盖零售、物流、制造、金融、服装、服务、食品、医药、政府、医疗、公共事业等行业。 应用系统包括连锁经营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配送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追溯系统管理、生产管理、分销管理、电子凭证管理、自助服务管理、订货会管理、防伪防窜管理等系统。

颁布令 为完善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根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要求及产品强制性认证的要求,编制了本《质量手册》,本手册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组织机构、质量责任、质量活动的内容等质量管理体系的描述,规定了统一行为准则和要求,是公司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法规和纲领性文件,它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照本手册的各项规定执行,改版后的质量手册现特批准于2020年1月1日发布实施。 本《质量手册》发布后,全体员工必须积极学习并贯彻执行,确保公司的管理体系运作满足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要求,所生产的产品能符合强制性认证的要求,也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总经理: 发布日期:2020年1月1日

03-三级计划管理体系

第十四条项目一级计划的编制 (一)项目定案审批通过后,项目总经理根据集团领导对项目运营目标的要求、【项目分期开工图】(初稿),并综合考虑项目具体情况,组织营销、财务、物业管理公司等相关部门,以及各职能专业负责人、相关工程师共同讨论开发节奏和规模,在定案审批后的一周内,按照集团领导对一级计划的要求,主导完成项目一级计划表(初稿)的编制。 (二)项目将编制完成的一级计划表(初稿)报区域工程技术部,由工程技术部在2个工作日内,组织营销、财务、物业管理等相关部门,以及各职能专业负责人、相关工程师,在区域总裁的主导下,在综合考虑项目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对一级计划进行评审,并提出调整意见,以确保计划的可实施性。 (三)项目总经理根据评审结果,对一级计划进行修订,形成定稿,由区域运营负责人统筹,将经过区域总裁审批通过的一级计划,报集团运营中心组织审核。 (四)集团运营中心审核区域工程技术部上报的项目一级计划后,报集团总裁审批。 第十五条项目二级和三级计划的编制 (一)根据审批通过后的项目一级计划,项目总经理组织编制项目二级计划(项目二级计划必须保证与项目一级计划的协调一致)并报区域工程技术部组织评审。评审通过后,1个工作日内报集团运营中心进行匹配性审核。同时,项目总经理根据项目运营目标书模板,在1周内组织编制完成当期的【项目运营目标书】。 (二)项目二级计划经区域工程技术部审核并报区域总裁审批确定后,区域工程技术部组织召开由集团运营中心、项目总经理、设计、营销、采购、成本等各专业部门参与的项目启动会(新项目启动会由集团运营中心组织召开),确定项目运营目标,并形成【项目运营目标书】定稿。(三)项目启动会后的3个工作日内,区域工程技术部组织区域及项目部签订【项目运营目标书】,相关成果报集团运营中心备案。 (四)【项目运营目标书】签订后,项目总经理组织编制项目三级计划,经区域工程技术部审批后,报集团运营中心备案。 第十六条项目专项计划的编制 (一)项目总经理以项目总体开发计划要求为依据组织编制各专项计划,如前置专项计划、项目设计专项计划、工程招标专项计划、采购专项计划、市政配套专项计划、报批报建专项计划、项目营销专项计划等。 (二)各类专项计划在编制之初可以是控制性、指导性的,并在过程之中不断进行细化与调整。(三)各专项计划由区域工程技术部审核,经相关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审批后执行,专项计划参考模板由集团运营中心提供,各职能部门制定标准,统一规范。项目专项计划须报送运营中心备案。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创始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目????的:增进顾客满意 功????能:质量评价和监督 (二)概念 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ISO9001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质量体系审核的依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 凡是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各项管理系统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不诱导消费者. (三)发展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系列标准。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并重新颁布实施。2000年,ISO对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了重大改版。2008年,再次系统进行了改进,强调持续改进。 ISO9000标准的由来1.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产物 随着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许多国家和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选择和控制供应商,纷纷制定国家或公司标准,对公司内部和供方的质量活动制定质量体系要求,产生了质量保证标准。 2.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的产物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产品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趋势,寻求消除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措施,ISO/TC176组织各国专家在总结各国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 ISO9000族标准2000版的修订过程 1998年02月WD—工作组草案 1998年09月CD1—委员会草案(1版)

战略与计划管理体系

第一篇、战略与计划管理 战略与计划管理,一般包括如下管理方案及制度: 《战略选择与规划》 《多元化战略选择》 《战略投资管理》 《计划体系建立与管理》 《年度全面预算管理》 《年度经营计划管理》 《年度经营计划书 《干部业绩述职管理》 《经营管理评价》 《内部审计管理》 第一章、战略咨询知识 一、战略管理咨询地位和特点 1、战略管理含义:企业为了实现生存和发展目标,对战略的规划过程和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其特点高端性、目的性、适应性、整体性和综合性、长期性和全过程性、竞争性、科学性、风险性。 2、战略管理咨询含义:咨询顾问根据企业生存和发展要求,通过对企业外部内部环境调查研究所取得的信息资料,指导企业高级管理层进行业务发展规划,和制定目标实现管控机制。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推动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其特点:鲜明的目的性、信息来源广泛性及准确性(需要数据库、行业研究报告支持),规划的困难性及高难度,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取得成果的长期性。 3、战略管理三层次:一层次,总体战略(公司业务定位及发展)、二级战略(大型企业事业部、分子公司业务战略)、三层次,职能战略(企业各职能部门业务策略和管理设想)。 4、战略咨询基本程序:分析现状;判断存在问题;确定咨询课题;战略规划;战略目标管控办法制定。 二、战略目标咨询 1、企业使命:是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总方面所作出的选择。市场定位和行业定位、业务定位 2、战略目标:是在定性研究基础上对企业发展的总水平所作出的定量的谋划。 3、企业经营方针:是指企业为贯彻战略思想和实现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所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导规范和行动方略。 4、企业总体战略:是指由企业最高管理层所选择和制定的,处于统帅地位,指导企业各项经营事业长期发展的带总体性的谋略与方略。 5、总体战略咨询内容:企业经营态势战略:发展型、稳定性、紧缩性战略;经营规模战略:小中大超大规模战略;经营事业战略:单一化、多样化、全领域经营战略;经营空间战略:本地化、区域化、全国化、国际区域化、全球化经营战略 6、二级战略:是在总公司领导下,对所选择的某一事业和业务板块的发展作出长远性的谋略和方略。 7、二级战略咨询内容:基本竞争战略:同行同业,同类产品生产厂家或替代品生产厂家,为获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一、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 此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在广泛搜集资料、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比较,决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最佳方案。 (二)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施工前的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1.对施工队伍的资质进行重新的审查,包括各个分包商的资质的审查。如果发现施工单位与投标时的情况不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2.对所有的合同和技术文件、报告进行详细的审阅。如图纸是否完备,有无错漏空缺,各个设计文件之间有无矛盾之处,技术标准是否齐全等等。应该重点审查的技术文件除合同以外,主要包括: (1)审核有关单位的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2)审核开工报告,并经现场核实; (3)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4)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5)审核反映工序质量的统计资料; (6)审核设计变更、图纸修改和技术核定书; (7)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8)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 (9)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10)审核并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3.配备检测实验手段、设备和仪器,审查合同中关于检验的方法、标准、次数和取样的规定。 4.审阅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 5.对施工中将要采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审核,核查鉴定书和实验报告。 6.对材料和工程设备的采购进行检查,检查采购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7.协助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8.对工地各方面负责人和主要的施工机械进行进一步的审核。 9.做好设计技术交底,明确工程各个部分的质量要求。 10.准备好简历、质量管理表格。 11.准备好担保和保险工作。 12.签发动员预付款支付证书。 13.全面检查开工条件。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1.工序质量控制包括施工操作质量和施工技术管理质量。

ISO90012015XXX公司质量手册

XXX公司 (依据I S O9001标准编制) 质 量 手 册 文件编号/版本: QM-01 A1 编制/日期: YYY 2017年05月22日 审核/日期:ZZZ 2017年05月22日 批准/日期:ZZZ 2017年05月22日 生效日期: 2017年05月23日 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 本文件为本公司的资产,非经本公司的同意不得 复制或摘录,当公司要求回收时应交回本公司.

文件更改记录表

第一章总则 1.1 封面 1.2 目录 1.3 颁布令 1.4 委托与授权 1.5 更改记录表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1 公司简介 2.2 质量方针和目标 2.3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2.4 职责和权限 2.5 质量管理职能分配表 第三章概述 3.1 范围及主题内容 3.2 引用标准 3.3 述语和定义 3.4 质量手册管理办法 3.5文件分发名册 第四章组织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第五章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质量管理方针 5.3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5.4 业务计划 第六章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3变更的策划 第七章支持 7.1资源 7.1.1 总则 7.1.2 人和资源 7.1.3 基础设施 7.1.4过程运行环境和污染控制 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7.1.6组织的知识 7.2 能力 7.3意识 7.4沟通

7.5形成文件的信息 第八章运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2.1顾客沟通/信息交流 8.2.2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过程、环境因素、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确 定 8.2.3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过程、环境因素、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评 审 8.2.4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过程、环境因素、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变更 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3.1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8.3.2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8.3.3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8.3.4设计和开发的评审 8.3.5设计和开发的验证 8.3.6设计和开发的确认 8.3.7变更的控制 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1总则 8.4.2控制类型与程度 8.4.3外部供方信息 8.5生产和服务提供 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环境管理运行的控制 8.5.2 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确认 8.5.3标识和可追溯性 8.5.4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8.5.5产品防护 8.5.6交付后的活动 8.5.7变更的控制 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第九章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总则 9.1.2顾客满意 9.1.3分析与评价 9.2内部审核 9.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9.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9.5管理评审 第十章持续改进 10.1总则 10.2不合格与纠正措施 10.3持续改进 附件一:过程关系图

建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细则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批准人: 审核人: 编制人: 二 O 一八年

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建筑业发展的要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令、法规,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工程施工切实把工程质量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 第三条、贯彻建筑企业质量责任制,坚持“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原则,落实质量终身制。 第四条、工程质量检查监督及管理部门应独立履行质量检查、监督、控制、职责。各级人员必须支持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依章行使职权。 第五条、制度如有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的内容以上级规定为准,各分公司、办事处、项目部依据本制度制定其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章项目部的质量责任制 第一条、项目经理的质量责任: 1、项目经理是第一质量责任者,对整个项目的工作质量、工程质量负全责。 2、贯彻执行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的现行的方针、政策和各项法规。 3、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健全各级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4、决策、审批项目质量管理方针、制度、各级责任制。 5、完善和加强项目质量管理的培训、教育体系 6、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重视和支持质量否决权。

7、领导、组织、检查内的质量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完善持续改进措施。 8、掌握质量动态,协调整个项目质量工作关系。 第二条、项目部生产经理的质量责任 1、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始终把质量放在管理工作的 首位。 2、执行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验收标准、企业标准。 3、制订公司的质量发展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 4、负责落实制订公司质量责任制,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协调公 司各级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关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5、领导和组织公司的质量管理检查工作。 6、加强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意识,支持和行使质量否决权。 7、掌握工程质量动态,领导质量预控,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8、对工程质量实行内控,协助项目经理行使质量奖罚权。 第三条、技术负责人的质量责任 1、制定和完善企业标准,并对企业质量技术工作进行具体组织、指导。 2、负责项目范围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的审编制。 3、组织制订创优工程的工程质量计划,并针对目标加以落实,制订具体技术 措施。 4、组织各项目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通过职能机构使这项活动经常化。 5、制订公司确保工程质量若干规定,并组织实施。 6、负责组织对重大质量事故调查处理。 7、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推广和应用工程建设新技术、新工艺。

质量手册ISO9001:2015完整版

受控文件 爱认证XX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IYZ /QM-2020 质量手册 依据《GB/T19001-2016 idt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编制 版本/状态:A/0 编写:张X 三 批准:张X 二 发放:张X 一 受控状态: 发放号:

2020年6月6日修订 2020年6月6日实施 爱认证XX有限公司 发布 审核和批准页 注: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标注“受控文件”为有效,任何人未经授权人员许可,不得复制本文件。

目录 0前言 (5) 0.1公司简介 (5) 0.2任命书 (6) 0.3发布令 (6) 0.4 质量手册管理办法 (7) 0.5质量方针 (8) 0.6质量目标 (8) 1.范围 (9) 2.规范性引用文件 (9) 3.术语和定义 (9) 4.组织环境 (9)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9) 4.2理解相关的需求和期望 (10)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10)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0) 5.领导作用 (11) 5.1 领导作用与承诺 (11) 5.2方针 (12)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12) 6.策划 (14)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4) 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4) 6.3 变更的策划 (14) 7.支持 (14) 7.1 资源 (14) 7.1.1 总则 (14) 7.1.2人员 (14) 7.1.3基础设施 (14) 7.1.4过程运行环境 (15) 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15)

7.1.6组织的知识 (15) 7.2能力 (15) 7.3意识 (15) 7.4沟通 (15) 7.5形成文件的信息 (15) 8.运行 (15)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15)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15) 8.3产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16) 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16) 8.5生产和服务提供 (16) 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16) 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16) 8.5.3顾客和外部供方的财产 (16) 8.5.4 防护 (16) 8.5.5 交付后活动 (16) 8.5.6更改控制 (16) 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17) 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17) 9 绩效评价 (17) 9.1.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17) 9.1.1总则 (17) 9.1.2顾客满意 (17) 9.1.3分析和评价 (17) 9.2内部审核 (17) 9.3管理评审 (17) 10 改进 (17) 10.1 总则 (17) 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7) 10.3持续改进 (17) 附录1: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18) 附录2:质量职能分配表 (19) 附录3:程序文件清单 (21)

ISO9001_2015版 质量手册范本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CC-QM-2015 质 量 手 册 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本号:A1 文件发放号: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修订记录

目录 1.0 前言 1.1 手册说明 1.2 质量手册颁布令 1.3 公司简介 2.0 规范性引用文件

3.0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1.1总则 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2 质量方针 5.2.1制定质量方针 5.2.2沟通质量方针 5.3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6策划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3变更的策划 7支持 7.1 资源 7.1.1 总则 7.1.2 人员 7.1.3 基础设施 7.1.4 过程运行环境 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7.1.6组织知识 7.2 能力 7.3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7.5.1总则 7.5.2编制和更新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8运行 8.1 运行策划和控制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2.1顾客沟通 8.2.2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确定8.2.3 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评审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变更 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3.1总则 8.3.2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8.3.3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8.3.4设计和开发的控制 8.3.5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8.3.6设计和开发的更改

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1总则 8.4.2 控制类型与程度 8.4.3 外部供方信息 8.5生产和服务提供 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8.5.3顾客或外供方的财产 8.5.4防护 8.5.5交付后活动 8.5.6变更的控制 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1.1总则 9.1.2顾客满意 9.1.3 分析与评价 9.2内部审核 9.3管理评审 10改进 10.1总则 10.2不合格与纠正措施 10.3持续改进 附件1 程序文件清单 附件2 组织结构图 附件3 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1.前言 1.1手册说明 1.1.1 质量手册的编制 在管理者代表领导下,由质量管理部组织编写。 1.1.2 手册出版形式 质量手册为合订本,程序文件分合订本和单行本两种形式。 1.1.3 手册的发放与保管 (1)公司内部由质量管理部拟定发放范围,经总经理批准,行政管理中心负责

管理体系培训计划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计划 主讲:陈永亮 第一次课程 一、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材料 第一讲 iso9000标准基础知识 第二讲 iso9001标准简介 第三讲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及iso9001:2000标准的基本要求 质量管理的发展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质量管理标准的国际化 iso9000现象 iso9000-2000族标准我国采用iso9000标准的过程 我国采用iso9000标准的过程 iso9000系列标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基本步骤 (一)贯标和认证的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第二阶段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设计 第三阶段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第四阶段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完善 第五阶段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注册 (二)认证程序 1、信息交换 2、报价 3、签订合同 4、文件审查 5、现场审核 6、纠正措施 7、核准发证证后监督 三、 iso9001标准简介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原则2:领导作用 原则3:全员参与 原则4:过程方法 “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 原则5:管理的系统方法 原则6:持续改进 原则7:基本事实的决策方法 原则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第二次课程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9001-2000idt iso 9001:2000 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范围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 5.管理职责 6.资源管理 7.产品实现 8.测量、分析和改进

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第三次课程 五、贯彻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及iso9001:2000标准的基本要求 一、宣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的注意事项 10项 1、各车间各部门应成立贯标工作小组,小组人员由部门经理、副经理、各车间主任及技术员等,负责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迎接公司内审及认证公司的监督审核。每年年初要制订出本年度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计划,贯标学习阶段的工作要分工明确,职责清楚,保证贯标学习的实效性。 2、目前,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有关企业标准已经下发到各部门车间。各单位应组织职工进一步做好标准宣贯和体系文件的学习,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打好基础。 3、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 4、文件发放规定 5、各单位要认识到 6、各单位要作出贯彻实施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标准(见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讲座)以及学习掌握《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汇编,属于程序文件的一部分)、《标准》、有关的行业标准(即sy、sy/t标准)的贯标学习计划。计划中对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应形成记录。 7、通过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标准的学习,应清楚并掌握下一步在接受内、外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不符合项报告单》中所列出的标准条款的含义,以便对症下药,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改进和提高。 8、通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学习,应明确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是什么?各主要岗位质量职责是怎样规定的?(见程序文件中《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汇编》);特别要明确和掌握各单位应该做的条款和内容及工作程序。 9、通过对《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的学习,应进一步明确各岗位人员每一道工序上应该执行什么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达不到标准应得到什么处罚,应该怎样建立质量责任制,保证质量。 10、《质量记录》 第四次课程 六、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的具体工作 13项 第五次课程 七、迎接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有关说明 3项 附:程序文件目录 参加人员名单: 陈瑞甫陈明举 郑苗苗张亚丽 和文静朱刘帅 胡永涛胡松江赵磊成唐军岭陈薇娄志华尹栓柱刘宝杰赵保聚王跃华王丽吕金勇篇二:2014年度公司管理体系工作计划(2014)年管理体系工作规划 1.年度管理体系年度制订管理目的: 1.1鉴于目前管理体系未能落实,为有计划、有目步骤、有目标的引导管 理体系逐步落实; 1.2正确估价公司目前体系执行面,针对性做出相应的行动计 划,以次作为阶段性工作之指引。 2.管理体系年度工作目标:

2017年最新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手册及程序文件)

XXX有限公司 XXX CO.LTD 质量手册 Quality Manual (符合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 QM-01 版本: A 修改码:0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7年09月01日发布2017年09月01日实施

发布令 为规范公司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提高公司信誉和产品竞争能力,使质量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本公司建立了系统化、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符合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责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控制要求。根据公司发展和管理提升的需要,结合2015版标准转换,经领导层决策,对现版文件换版,发布了A版《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阐述了我公司新阶段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实施、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进行质量管理的公司法规,也是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的证实文件,并作为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要求全体员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从2017年9月1日起实施。 特批准发布! 总经理: 2017年9月1日

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特任命XXX先生为本组织的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的要求; b)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 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特别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d)确保在整个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总经理: 2017年9月1日

ISO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I S O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创始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目?的:增进顾客满意 功?能:质量评价和监督 (二)概念 ISO9001是ISO9000族标准所包括的一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之一。ISO9000族标准是(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是指"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 ISO9001用于证实具有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 意。随着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为提高产品的信誉、减少重复检验、削弱和消除贸易技 术壁垒、维护生产者、经销者、用户和消费者各方权益,这个第三认证方不受产销双方经济利益支 配,公证、科学,是各国对产品和企业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的通行证;作为顾客对供方审核的依 据;企业有满足其订购产品技术要求的能力。 凡是通过认证的企业,在各项整合上已达到了国际标准,表明企业能持续稳定地向顾客提供 预期和满意的合格产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公司以顾客为中心,能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 意,不诱导. (三)发展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和方面的系列标准。1994年,对其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并重新颁布实施。2000年,ISO对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了重大改版。2008年,再次系统进行了改进,强调持续改进。 ISO9000标准的由来1.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产物 随着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许多国家和企业为了保证,选择和控制供应商,纷纷制定国家或公司标准,对公司内部和供方的质量活动制定质量体系要求,产生了质量保证标准。 2.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的产物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为了适应产品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趋势,寻求消除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措施,ISO/TC176组织各国专家在总结各国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 ISO9000族标准2000版的修订过程 1998年02月WD—工作组草案 1998年09月CD1—委员会草案(1版) 1999年02月CD2—委员会草案(2版)

质量管理体系描述

XX制药有限公司质量体系描述 (一)质量管理 公司建立了药品质量保证体系,在公司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由质量受权人管理全厂质量工作,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明确;质量管理部下设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两个部门,配备学历和经验符合要求的人员并履行相关质量职能。质量部共XX人,其中:质量受权人XX 人、QA XX人、QCXX人,负责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检验。 质量保证部建立了持续稳定性考察、变更控制、偏差处理、质量风险管理、OOS调查处理、CAPA管理等管理规程;开展确认和验证、产品稳定性研究、内部审计和产品质量年度回顾等工作。按照文件要求开展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体、成品等的取样和检测,定期开展洁净区尘粒数和微生物数、工艺用水等的检测;建立药品召回系统,确保能够召回任何一批已发运销售的产品。 质量控制实验室设有独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室、阳性对照室,理化实验室设有天平室、标化室、化学分析室、仪器室、精密仪器室、留样室等。配备了检验所需的检验仪器。制定了取样、留样、稳定性考察和产品放行等相关的质量控制文件,并按照文件要求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对检验方法进行了验证或确认。制定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工艺用水、包材等质量内控标准,原辅料质量内控标准包括含量、有关物质、鉴别等检查项目。 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按照自检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以保证质量体系系统的有效运行。 公司具有专人(QA人员)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管理。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废除、分发、销毁等均能按管理制度规定执行,有相应的文件分发、收回、销毁的记录。QA人员按规定对生产批记录和检验记录进行审核、整理和存档工作,保证每批产品生产具有可追溯性。 (二)生产管理 公司按注册批准的工艺制订了相应的产品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和批生产记录; 建立划分产品生产批次的操作规程;能够按照生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生产操作人员按照SOP进行生产操作; 仪器仪表定期校验,设备和容器标注了状态标识;采取了避免混淆、 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 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控制)生产全过程有记录,全过程有QA人员进行监控,偏差均经过调查并记录; 每批产品按产量和数量进行了物料平衡计算和偏差确认。 生产用物料:生产使用的物料均为检验合格的物料 生产用设施设备:公司按年度验证总计划,定期对包括厂房、设施、设备、仪器、生产工艺、清洁方法等开展再确认和验证。保证公用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人员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机构,配备的人员能够满足生产和检验的需求。各部门人员的职责明确。企业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具有药学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多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理管理的经验,能够定期参加药品生产管理知识的培训。本期关键岗位的人员未发生变动,企业负责人为邹洪君;生产负责人为王宏伟;质量负责人为谷玉红,兼任质量受权人。公司现有员工XX人,质量管理部门XX人,生产部人员XX人。 公司制定了新员工和老员工的培训的管理制度,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并按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公司定期对员工进行每年一次的体检,体检合格才能上岗。建立了人员健康档案。 (四)因我公司无销售格列齐特缓释片的计划,格列齐特缓释片品种本汇报期内未进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