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专题
名著《朝花夕拾》复习配套训练(含讲义及配套训练)
![名著《朝花夕拾》复习配套训练(含讲义及配套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9ddb53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1.png)
《朝花夕拾》复习专题(含知识点梳理及考题训练)专题一:名著档案【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1)《朝花夕拾》,散文诗集(2)《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作品简介】回忆性散文集,旧名《旧事重提》,1928年更名为《朝花夕拾》。
作品共十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3)生活道路和(4)心路历程。
专题二:内容探究【一】鲁迅的童年1.鲁迅童年的“乐”①搜集绘图的书。
特别喜爱长妈妈买来的《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②看迎神赛会。
(《五猖会》)③玩耍。
在百草园里玩耍,按斑蝥、拔何首乌、冬天拍雪人和捉麻雀;在三味书屋时,跑到屋后的园里折腊梅花、寻蝉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屋》④描绣像。
趁先生读书入神,孩子们玩纸糊的盔甲游戏,鲁迅负责描绣像绘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2.鲁迅童①失去隐鼠。
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鲁迅十分愤怒且悲哀。
(《狗·猫·鼠》)④父亲得病去世。
鲁迅为父亲延医治病、苦寻药引,最后因在父亲死前叫喊而愧疚。
(《父亲的病》)【二】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三】鲁迅笔下的经典事件议论性突出的经典事件专题三:人物形象探究专题四:儿童教育探究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儿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鲁迅借此表达了教育应当尊重孩子天性,保护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要快乐成长的教育思想。
2.《五猖会》写“我”心心念念的五猖会即将开始,父亲却强制“我”背《鉴略》。
鲁迅借此表达了家长应当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思想。
3.《〈二十四孝图〉》写到了当时供给孩子的书籍形式粗拙,故事虚伪,违背人性。
鲁迅借此表达了儿童读物要内容健康、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育思想。
朝花夕拾专题
![朝花夕拾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d4930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9.png)
朝花⼣拾专题《朝花⼣拾》专题1.(9分)名著阅读。
鲁迅在给散⽂集《朝花⼣拾》取名的时候,把原名“旧事重提”改为“朝花⼣拾”,你认为哪个题⽬好,为什么?你能记得《朝花⼣拾》⾥的散⽂吗,请写出⾥⾯的两篇散⽂的题⽬。
2.(9分)下列对《朝花⼣拾》中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项是:()A.《⽗亲的病》回忆⼉时为⽗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位“名医“的⾏医态度、作风、开⽅等种种表现,揭⽰了这些⼈故弄⽞虚、勒索钱财、草菅⼈命的实质。
B.《范爱农》追叙作者在⽇留学时与同是留学⽣的同乡范爱农之间的真挚友谊和回国后继续与范爱农接触的⽣活⽚段。
C.《藤野先⽣》这篇散⽂回忆了作者对藤野先⽣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尚品质。
也追述了⾃⼰弃医学⽂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D.《狗﹒猫﹒⿏》这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的⼀些秉性、⾏为的描写,阐述作者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也是借猫来讽刺当时的论敌。
3.(9分)名著阅读。
《朝花⼣拾》原名《旧事重提》,是①__________所写的唯⼀⼀部②__________集。
《朝花⼣拾》善于选取富有个性的细节表现⼈物性格,如《藤野先⽣》中藤野先⽣添改作者的讲义、③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节,表现了藤野先⽣严谨、正直、热诚的思想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阅读下⽂回答问题(共1⼩题,共9分)名⼈故居是北京的历史⽂化名⽚。
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4.(9分)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集,颇有感触。
下⾯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喻句运⽤不恰当的⼀项是()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拔何⾸乌、摘覆盆⼦、捕鸟……那多彩的⽣活场景,好像⾊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规矩,说故事,还为他买《⼭海经》……这些⼩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也让我看到了⼀个普通⼈的淳朴和善良。
专题15《朝花夕拾》(知识梳理+练习)(原卷版)
![专题15《朝花夕拾》(知识梳理+练习)(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7056576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e.png)
专题15 《朝花夕拾》知识梳理、练习(解析版)【考点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教师要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名著阅读考试命题往往着眼于“是不是读了”“读得怎么样”“吸收得怎么样”来考查,试题呈现“打破命题模式,形式灵活多变”“减少知识性考查,注重思维进阶”“单一性试题减少,综合性试题增加”几大特点。
涉及的主要考查点有:①文学常识积累,包括作家、作品、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等。
②情节概述。
主要包括:概述选段的情节或主要内容;概述所选文段以外的相关情节或主要内容。
③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④赏析艺术特色,分析情感、哲理。
⑤谈感悟体验,即根据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结合选段情节,谈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启示等。
【考点点拨】《朝花夕拾》导读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
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专题01《朝花夕拾》导读课件
![专题01《朝花夕拾》导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a41ca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9.png)
内容全解
《狗·猫·鼠》 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 在文中,鲁迅整理猫的恶行:第一,猫对它捉到的猎物,总 是纵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 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民气烦;第四,它 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固然厥后证明并非猫 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发生好感的,况且它厥后的确吃 了小兔子!
《范爱农》 【人物形象】范爱农:热爱祖国,为人孤傲,倔强耿直, 不满黑暗现实,追求革命。 【阅读体验】此文通过描述范爱农的悲剧遭遇,既揭露了 封建社会对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的摧残,又对辛亥革命的 不彻底性,对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病态,进行了深刻的揭 露和批判。
内容全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 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 园”。慢慢地,“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 “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文章接着写在三味书屋 的读书生活。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生活了七年,他对当年三 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 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内容全解
③睡相不好,在床上摆成一个“大”字。 ④令人烦恼的规矩。⑤讲长毛的故事。 ⑥给“我”买《山海经》。
文章主体在于围绕《山海经》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 化。由最初的我不大佩服她,到最后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 是因为她给“我”买了《山海经》。
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鲁迅表达了他对阿长 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
内容全解
《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藤野先生:为人正直,诲人不倦,治学严谨, 对我无保留,没有民族偏见。 【阅读体验】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 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七上名著阅读专题训练《朝花夕拾》+答案
![七上名著阅读专题训练《朝花夕拾》+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cb14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8.png)
七上名著阅读专题训练《朝花夕拾》一、名著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下面三幅图都是鲁迅《朝花夕拾》中的作品。
请你任选其一,说明插画选自鲁迅的哪篇散文,并为图片配一段解说文字。
30字左右。
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你选择第____ 图画,它选自_______。
解说文字:。
2.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根据句子写出相应的人物。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她”是。
[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是。
[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他”是。
(2)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
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
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3.品读经典作品,既有利于文化积累,也有利于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
你所在的班级将开展“名著推荐”活动,需要每人推荐一篇《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请你根据阅读体验,补全下表中的相关内容。
语段节选人物及特点选自篇目推荐理由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人物:寿镜吾先生特点:方正质朴、博学又有些严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写了作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童年生活,表现了儿童对自然对生活的好奇和向往,读来颇有情趣,倍感亲切。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专题《朝花夕拾》课件(共37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专题《朝花夕拾》课件(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7234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b.png)
2.活动二:同学们在班会中设立了杰出女性奖,以下人物被提名,你更 希望谁能获得这个奖项?请你为她写一段推荐辞。 提名人物:长妈妈、达雅、简·爱 【示例】长妈妈。长妈妈虽没有文化,有点粗俗、迷信,但善良、热心、 真诚。她照顾“我”时尽心尽力,给“我”讲述了很多奇闻逸事增长“我”的 见识,又在不识字的情况下主动为“我”苦苦寻找并买回“我”心心念念的 《山海经》。
(四)难忘恩师 人生路上总有老师的陪伴。班级以“难忘恩师”为主题探究名著里的 那些老师们。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名著中的许多人物也有着自己的老师,请根据表格提示将表格空白处 补充完整。
人物
他/她的老师
老师的品质
鲁迅
寿镜吾老先生
① 严而不厉 _
鲁迅
② 藤野先生 _
没有民族偏见,治学严谨
③ 简·爱 _ 谭波尔小姐
【示例一】鲁迅:一开始我以为鲁迅可以永远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那 个天真的儿童,他追云雀、拔何首乌,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后来才知道,面对国家的贫弱、民众的麻木,鲁迅弃医从文,积极寻找 治国的良方。我明白:成长就是告别天真,承担社会的责任。 【示例二】祥子:一开始我以为祥子能一直像初来北平时那样勤奋,有 梦想,成功买车后能够继续努力拉车,坚守初心。后来才知道,祥子在 小福子自杀之后希望破灭,走向堕落,行尸走肉般活着。我明白:成长 要秉持初心,百折不回。
_
遇见心地善良的保姆、 严而不厉的先生
求知不倦,感念师恩
红孩儿
生活在妖魔鬼怪群体中, 每天想吃唐僧肉
②
心狠手辣,桀骜不驯
_
因课堂上问神甫不喜欢
的问题被神甫刁难,后
③保尔 _
来他在神甫家将烟灰偷 力求上进,勇于反抗
偷撒在面团上进行报复,
《朝花夕拾》专题探究内容
![《朝花夕拾》专题探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6197d1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e.png)
《朝花夕拾》专题探究内容
1. 《朝花夕拾》里的那些温暖回忆啊,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让人心里暖乎乎的。
你看迅哥儿和闰土在瓜田里的追逐玩耍,那多有意思啊!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疯跑的样子吗?
2. 里面的人物刻画得那叫一个绝!像长妈妈,虽然有点迷信,还总爱讲那些神神怪怪的事儿,可她对迅哥儿的爱多真挚呀!这不就跟咱生活里那些有点小毛病但又对我们很好的长辈一样吗?
3. 再看看那些对童年趣事的描写,可不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经历嘛!比如钓虾、摘果子,哎呀,想想都觉得好玩极了!这不正说明鲁迅先生也有着像我们一样充满趣味的童年吗?
4. 《朝花夕拾》把那个时代的社会百态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呀!那些疾苦、那些不公,难道不应该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吗?就如同现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样,总会带给我们很多感触呀!
5. 文字的魅力在这本书里体现得太到位啦!简单的话语却有着深深的情感。
比如写父亲临终时那一幕,哇,真的太让人难过了!这和我们面对亲人病重时的心情不是一样的沉重吗?
6. 读《朝花夕拾》真的会有很多收获呀!不只是了解过去,更能让我们珍惜现在。
想想迅哥儿经历的那些,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幸福呀!难道我们不应该像他一样珍惜每一个当下吗?
我的观点:《朝花夕拾》是一本非常值得深入研读的书,它能让我们在感受过去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和珍惜现在。
《朝花夕拾》专题训练
![《朝花夕拾》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c5d9385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5.png)
《朝花夕拾》专题训练1.下列《朝花夕拾》的文章中,都提及了保姆长妈妈的一项是()A.《父亲的病》《无常》《五猖会》《琐记》B.《范爱农》《琐记》《父亲的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C.《二十四孝图》《范爱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常》D.《狗·猫·鼠》《五猖会》《二十四孝图》《阿长与〈山海经〉》2.下列对《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前半部分写阿长的粗鄙,是为了突出后半部分阿长对“我”的无私关爱。
B.《二十四孝图》写的是鲁迅从最早得到的画图本子中,知道了“孝”是艰难的,以此告诫读者“孝”是需要真心付出的。
C.《五猖会》写鲁迅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文中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与儿子的隔膜,以及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都给我们留下了思考。
D.在《狗·猫·鼠》一文中,鲁迅写了他“仇猫”的原因:残忍,一副媚态,吵到了自己,以为吃了“我”的隐鼠。
3.小明对《朝花夕拾》有关篇章内容进行了梳理,下列表格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选项人物有关事件性格特点作者情感A长妈妈寻购并赠送绘图《山海经》善良朴实怀念B范爱农酒楼叙旧闷、报馆案风波胆小懦弱同情C衍太太怂恿孩子干不好的事心术不正厌恶D藤野先生修改讲义、订正解剖图正直热忱感激A.A B.B C.C D.D4.学会整本书“跳读”方法。
小粤同学想通过阅读《朝花夕拾》来了解鲁迅的恩师、挚友和保姆,请你帮他选出可以跳过不读....的一项()篇目: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狗·猫·鼠》③《父亲的病》④《阿长与<山海经>》⑤《琐记》⑥《二十四孝图》⑦《藤野先生》⑧《五猖会》⑨《范爱农》⑩《无常》A.④⑤⑦B.①③⑩C.⑤⑥⑩D.②⑧⑨20.阅读下面《朝花夕拾》相关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语段一: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
专题15: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通关训练)-2023年小初衔接语文通关宝典(解析版)
![专题15: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通关训练)-2023年小初衔接语文通关宝典(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44f10a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a.png)
专题15:名著阅读之《朝花夕拾》(知识点梳理+通关训练)一、作品简介“朝花夕拾”的含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即“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意思。
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朝花夕拾》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
这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中年以后回忆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的历程。
二、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
三、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
尽管生活艰苦,还是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地进行抨击。
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其中散文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
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四、作品思想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具体生动地凸显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书塾和新的学堂是怎样的,留学日本受到的歧视和正直的老师对他的关爱,乃至革命的风气等等,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专题《朝花夕拾》
![中考语文复习名著阅读专题《朝花夕拾》](https://img.taocdn.com/s3/m/0c0ec96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0c.png)
《朝花夕拾》:“理性的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封建 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摧残,黑暗现实等,揭露了当时社会种种丑恶 的不合理现象。 《西游记》:批判了明朝后期统治阶级的昏 庸残暴,封建社会官官相护、徇情枉法、贪 赃行贿等黑暗腐败的现实。
重要概念
学业要求
复习提示
消除与经典 的隔膜
1.了解分析作品人物、主旨的阅读方法 2.重点复习相关专题探究和名著勾连 3.结合中考真题学习阅读和解题方法
1.复习梳理《朝花夕拾》名 著内容 2.结合中考真题实战演练 3.建议教学课时:两课时
1.《语文》课本: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2.《朝花夕拾》原著 3. 《讲义本》:名著阅读专题 4.《练测本》:名著阅读专题素养综合训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体 现了儿童的天真与天性的活泼;也叙述了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揭示了封建私塾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压抑了儿童快乐的天性。
2.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的求知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三味书屋询问心中的疑惑,却得不
到先生的解答,挫伤了孩子的求知欲。
《骆驼祥子》:批判当时剥削和压迫底层劳动者的黑暗社会。 《简·爱》:批判了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和 爱情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批判了沙皇的独裁统治。
《水浒传》:批判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 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儒林外史》: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 的不合理及对士人精神的毒害,追求 功名富贵的社会现实。
气的惨状。
成人视角:以成人的视角沉痛忏悔,批判了封建孝道,抨击了庸医
部编教材语文2023-2024学年中考复习:《朝花夕拾》考前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教材语文2023-2024学年中考复习:《朝花夕拾》考前专题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c7372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1.png)
部编教材语文2023-2024学年中考复习:《朝花夕拾》考前专题训练总分72分练习时间3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面不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是()A.孔乙己B.寿镜吾老先生C.藤野先生D.范爱农2.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A.狗猫鼠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3.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的《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范爱农》一文写的是范爱农和“我”在日本留学时的故事。
徐锡麟被害后,“我”主张“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范爱农表示反对。
C.《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
D.《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文章既讽刺了庸医,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4.在每日阅读中,同学们通过研读《朝花夕拾》,加深了对鲁迅的理解,培养了读书的兴趣,也消除了与经典之间的隔膜。
下面是同学们在读书笔记中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5.《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又名()A.周敦人B.周建人C.周伟人D.周树人6.根据《朝花夕拾》中鲁迅的“爱与憎”,选出下图中对应不正确的一项()说明:图示人物所在区域关联的坐标轴表示鲁迅对人物的态度。
专题01名著《朝花夕拾》考题盘点:文学常识+主要人物+选择题+精段阅读+读后感-中考语文名著考题盘点
![专题01名著《朝花夕拾》考题盘点:文学常识+主要人物+选择题+精段阅读+读后感-中考语文名著考题盘点](https://img.taocdn.com/s3/m/6a672a5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f.png)
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朝花夕拾》中,《狗·猫·鼠》是鲁迅为了悼念自己的宠物小隐鼠而写的,他仇恨猫的主
中 要原因是猫吃了他的隐鼠。
考 C.《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
语 文 名 著
国后的一段经历。 D.《父亲的病》中,作者借众鬼嘲弄众生,用阴间讽刺阳间,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 漓尽致地嘲讽和鞭挞。
2024
中考名著《朝花夕拾》考题盘点
中 考 语 文 名 著 复 习
考点1 文学常识
2024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0
中
世纪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
考 语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
文
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
名 著
《且介亭杂文》。
考点3 综合性选择题
8.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猖会》中,父亲强迫“我”先背诵《鉴略》,使“我”看会的勃勃兴致一扫而空。
2024
B.《父亲的病》中,陈莲河医生用药奇特,故弄玄虚,但并无实际效果,有失名医之称。
C.《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买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让“我”十分感动。
2024
,又内蕴着深沉而深刻的悲怆,这形成了作品的特殊韵味。
B.虽然是散文,但它追忆“往事”,却不忘现实,丝毫没有减少其昂扬斗志,同样是鲁迅用
中 来抨击社会黑暗势力的工具利器。
考 C.它不是小说,却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它不是传记,却提供了鲁迅
语 文 名 著
早年的一大批鲜为人知的传记材料。 D.它为我打开了一条通向中国人内心的道路,打开了一条理解新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的道路 ;因为读了它,就使人体会到生活的悲剧是何等的相似,它与整个世界是不可分割的,紧密
专题01《朝花夕拾》精选精练
![专题01《朝花夕拾》精选精练](https://img.taocdn.com/s3/m/d7387a5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1.png)
专题01:《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精选精选一、选择题1.选出对有关名著《朝花夕拾》内容表述正确的两项()()A.《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表达了对猫一类暴虐者的憎恶,对隐鼠一类弱小者的同情。
B.《藤野先生》一文中“纠正解剖图”和“看电影事件”,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C.《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回忆儿时的阅读经历,赞美了“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孝道故事。
D.《无常》一文中鲁迅夹叙夹议,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所谓“正人君子”进行辛辣的讽刺。
E.《五猖会》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西湖梦寻》里的热闹赛事,接着写自己见过的较盛的赛会,这里都是为写五猖会做铺垫。
【答案】AD【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B.《藤野先生》一文中“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C.对“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孝道故事的残忍和虚伪,鲁迅持批判的态度;E.《五猖会》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事,接着写自己见过的较盛的赛会,这里都是为写五猖会做铺垫;故选AD。
2.请选出与原著内容相符的一项()A.鲁迅在《琐记》中提到在矿路学堂,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鉴略》,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B.范爱农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他内心爱国,有进步的思想,追求自由平等,却长期受到封建思想及封建主义的压迫。
C.在《二十四孝图》里,作者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揭示了古代孝道的重要性。
D.衍太太“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从中可看出衍太太是一个关爱孩子、为他人着想的人,是作者极力赞扬的对象。
【答案】B【详解】此题考查名著内容。
A.鲁迅在矿路学堂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天演论》;C.“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揭示了古代孝道的虚伪和残酷;D.从中可以看出衍太太是一个阴险狡诈、自私自利、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人,是作者极力批判的对象;故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花夕拾》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
学的奠基人,中国翻译文学的开拓者。
毛泽东曾评价他:“鲁
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
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二.作品简介:《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包含《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共计10篇。
作品前有“小引”,后有“后记”,结构完整。
三内容主题:
《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
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四/篇目分类:
写人物:《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无常》《父亲的病》《藤野先生》。
写事情:《二十四孝图》《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
五/蕴含情感:
褒:《阿长与〈山海经〉》《无常》《藤野先生》
贬:《狗•猫•鼠》《父亲的病》《二十四孝图》《五猖会》《琐记》。
褒贬皆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六,试题训练: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和《》。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
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3、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让我感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玩耍。
6、《二十四孝图》
中,、、
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
7.鲁迅在仙台学医时发生了件重大的事。
8.“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
看。
9、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
10、“好。
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篇。
11 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12 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
的
13《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
14《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
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
时的一生中重要的经历。
15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
“、、
”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
伪和残酷。
16《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17鲁迅在《》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
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18 作者回忆少年读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后,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之类。
而“哭竹生笋”的故事则有些可疑,还有“卧冰求鲤”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
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的愤怒之情。
20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中提及。
21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
《》。
22在《琐记》一文中鲁迅先生曾描述
了的区别。
23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4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
师的照片。
答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
2、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3、《天演论》
4、鉴略
5、百草园
6、子路负米、敦巨埋儿、老菜娱亲
7.三
8.活无常
9、江南水师学堂
10、《琐记》
11乌烟瘴气
12 强烈欲望
13生活片段
14弃医从文
15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16迎神赛会
17《藤野先生》
18 “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
19 “妨害白话者”
20《琐记》
21《无常》,《五猖会》。
22新学堂与旧学堂
23无常_
24藤野先生
25范爱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