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合集下载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及艺术风格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及艺术风格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及艺术风格摘要:《诗经》中的婚恋诗用它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向我们展示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男女之间感情的萌生、发展和结果。

《诗经》中的婚恋诗内容、形象各异,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婚恋生活的各个方面。

《诗经》中的婚恋诗包括恋爱诗和婚姻诗两类。

恋爱诗主要表现了青年男女从追求、约会到别后相思的恋爱过程和种种细腻微妙的心理情感。

婚姻诗则主要表现了婚姻生活的幸与不幸。

关键词:《诗经》;恋爱诗;婚姻诗;艺术风格《诗经》中描写男女爱情生活的诗篇数量是比较多的。

在《雅》、《颂》中占的篇章极少,《小雅》中仅有三四首,主要集中在《国风》一百六十篇,反映婚姻恋爱主题的将近一半,描写婚姻恋爱比较好的诗歌,可占《幽风》的三分之一。

在《国风》中看到许多情诗,咏唱着迷惘感伤、可求而不可得的爱情。

在后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含蓄的微妙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日,恐怕主要是压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吧。

所有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

这些诗比较全面的展示了当时婚恋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婚恋生活的大致情况。

《诗经》中的婚恋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青年男女相爱相恋的恋爱诗,一类是表现婚后生活的婚姻诗。

一、恋爱诗爱情是男女之间所产生的一种相互爱慕的美好情感,可以让人充满希望,忘却愁苦。

因此,爱情的开始都应该是美丽、动人、并且曲折的,都经历了从追求到相约再到不见而相思的过程。

说到追求,人们脑海里一定会想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P.1)这句话,而这句话就出自《诗经·周南·关雎》一诗,这是一首典型的男子追求女子的诗歌,男子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子整夜辗转难眠,用弹琴奏瑟的方法来讨女子的欢心。

这首诗表达了男子对与自己心上人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

在《诗经》中表达男子对女子追求之意的诗歌颇多,如《秦风·蒹葭》和《周南·汉广》等,都向我们展示了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时的不同的心情和境况,虽然有时因为很多原因,那个“所谓伊人”永远都只能“在水一方”[1] (P.166),但是也不乏有两情相悦,一拍即合的,如《邶风·静女》一诗,就向我们展现了一对恋爱中的男女幽会时的景况: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诗经里的婚恋诗

诗经里的婚恋诗

诗经里的婚恋诗诗经里的婚恋诗如下:1、《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4、《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5、《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6、《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摡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7、《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8、《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9、《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婚恋是文明社会中人的一段最为重要的人生经历,因而婚恋也被文学家作为了永恒的文学主题,而在上古社会的诗歌中,婚恋诗止如千百年来那样表达养人们在恋爱婚姻之中的酸甜苦辣《诗经》中的婚恋诗表现了人们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许,再到相弃相别的人生境遇,木文也主要把其分为恋爱诗和婚姻诗两大类。

中国人对于感情的表达是含蓄的,但在西周时期,社会礼教并非十分严厉,因而男女婚恋还较为自由,因而在《诗经》中,其对爱情的描写是细腻而真诚的,其在诗歌之中描述了恋爱之中男女心理、神态与动作等,例如《诗经》中的《邶风·静女》就极为细腻地描写了男女幽会的场景以及主人公的心理这首诗从男子的心理启程去描绘他与女子约于“城隅”,而“静女”却以“不见踪影”去戏耍男子,使男子“搔首蜘躇”,写下了女子的烂漫与开朗,而男子“搔首”的憨态也跃然纸上。

要到女子去了,并将“彤管”赠送给男子,男子便十分惊讶,男子真的女子获赠的“彤管”十分可爱和美丽,而实际上男子对于礼物的钟爱并不是真的以为女子的礼物存有多贵重和可爱,而是因为它就是“美人之贻(获赠)”罢了,这又写下了爱情中的男子爱屋及乌的一种心态。

中国后来的爱情诗极少存有从男子的口吻与角度去写下,这首诗虽是以女子为题,但是却是从男子口吻写下,感情抒发得十分柔和和生动,虽然语高肤浅,但却把男子在约会中急切等候的心理、挠头斜阳的神态描写得十分形象生动,把男子对女子的钟爱之情写的真诚感人。

整张诗气氛随心所欲悠扬,而且情趣盎然,把一幅年长男女幽会的图景形象地展现出在我们而前。

除了表达男女甜蜜的约会或分离的相思之外《诗经》中还有描写情侣闹别扭的“彼狡童兮,不与我高兮。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写出情人与作者闹别扭不讲话,而作者因此而吃不下饭,睡不养觉;还有描写男子思慕女子的,例如《周南·关眼》中那位爱上采若菜女子的君子,因为“求之不得”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这些发自肺腑的恋歌抒写了《诗经》时代人们的爱情百态。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优秀范文五篇)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优秀范文五篇)

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论文《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论文提纲论题:《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

论点:通过对《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的分析,论述其中爱情、婚恋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婚恋风俗。

这些诗歌表现出了我国古代人民那种真挚纯朴的思想感情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干涉婚姻的反抗。

论证过程:一、论述《诗经》的价值与地位;二、简介《诗经.国风》;三、分析《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诗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婚恋风俗,对待爱情的正确态度。

附参考书目论《诗经.国风》中的爱情、婚恋诗《诗经》是我国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伟大的作品,是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活和情爱中创作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的305篇作品。

根据其用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在这其中爱情、婚恋方面的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这些诗歌意境优美,读来朗朗上口,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广为流传。

朱熹在《诗集传》中写道:“凡诗这风者,多出于里巷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男女言情,在《诗经.国风》中,爱情婚恋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比例,大约60多首。

在其他部分也存在,因此,可以说《诗经》是一部五光十色的婚恋风俗画。

古人为什么把爱情、婚姻当作头等大事呢?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家庭都依靠夫妻来战胜灾害。

婚恋之情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所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

性爱特别是在最近八百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成了这个时期中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的轴心了。

”(恩格斯《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就是《诗经》中婚恋诗甚多的基本原因。

《诗经》中的恋诗描写了男女间这种“最天然的关系”的历程。

分析《诗经》的婚恋诗

分析《诗经》的婚恋诗

分析《诗经》的婚恋诗分析《诗经》的婚恋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的三百零五篇中有很多是反映社会风俗的诗,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析《诗经》的婚恋诗,欢迎大家阅读。

《诗经》共计305篇,是古人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学遗产,它韵律和谐,优美质朴,内容丰富多彩,对当时社会各方面都有十分深刻的反映,同时以它独特的文学修养、文学表现方法和文学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影响了无数诗人作家。

有关恋爱婚姻的诗篇《诗经》105篇,是其中最具生命力、最为强烈的旋律。

这些诗篇以其永恒的艺术魅力感染激动了几千年来的无数欣赏者。

究其内容,可将此类诗篇分为两大类:情恋诗与婚姻诗。

情恋诗主要表达男女恋爱期间的喜悦悲伤,而婚姻诗则主要表现夫妻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

一、情恋诗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美好追求,也是文学作品永远歌颂的主题。

《诗经》中的情恋诗描述了男女之间的爱慕追求、约会私赠、欢谑逗乐乃至爱情受阻和失恋的哀痛,接触到全部爱情生活、爱情心理。

它们发自恋人的肺腑,既有大胆直率的表白,也有微妙婉曲的心理活动;或借助纯真无邪的对话,描绘出情人邀约的风俗画;或借助外界景物的渲染,烘托出恼人的情思。

1.表追求表现青年男女互相爱慕追求的诗篇,表达对美好爱情和美满婚姻的向往,亦有对倾慕者由衷的称赞。

例如《诗经》首篇,《周南·关雎》,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从诗中的称谓和场面,结合时代背景可知主人公是社会上层人物。

诗中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采摘荇菜的过程中,轻盈的身姿和娴熟的手法激起了贵族男子的强烈爱慕,致使他朝思慕想,辗转反侧,坐立不安。

《诗经》中的情爱诗解读

《诗经》中的情爱诗解读

《诗经》中的情爱诗解读《诗经》中的情爱诗解读《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中的情爱诗解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歌唱爱情和婚姻的诗,大胆直爽与温文典雅的两种风格。

一种是直率、大胆而浪漫的,如《郑风·溱洧》,写春光明媚之日,青年男女徜徉水边,相约游嬉,表达爱慕之意。

《召南·摽有梅》,将一位待嫁女子焦急等待求婚、成亲的心情毫不掩饰地展显露来。

《郑风·褰裳》写女子求爱的爽快、泼辣态度,毫无掩释。

《召南·野有死麇》写男女幽会嬉戏,十分大胆而浪漫。

另一种温文典雅。

如《邶风·静女》,以馈赠信物抒写纯真的爱情,娴雅美睹;《舟南·关睢》写青年男子爱慕采荇女子而求之不得的痛苦相思;《陈风·月出》描写月下美人的绰约风姿,咏唱自几的爱慕相思之情,明净、纯洁;《郑风·狡童》写一个姑娘寝食不安的深切相思;《秦风·蒹葭》描绘了一个美丽冷清、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主人公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于景象和意象,委婉含蓄地表达相思竿追怀之情。

还有许多抒写婚姻生活的诗。

《舟南·桃夭》与女子的出嫁;《郑风·女曰鸡鸣》、《齐风·鸡鸣》表现了一对夫妇缠缠绵绵的情爱;《郑风·风雨》是写夫妇久别重逢的诗。

反映与爱情婚姻相关社会问题的诗。

反映爱情同礼教、社会舆论的矛盾,如《郑风·将仲子》女畏人言。

被丈夫无情抛弃的妇女的咏唱,如《卫风·氓》控诉丈夫始乱终弃的行径,《谷风》伤怨丈夫喜新弃旧,哀怨凄切。

情爱诗的内容:1、歌咏美丽的爱情。

如《郑风·溱洧》写男女自由表达爱情;①表白男女的悦慕,直率、大胆而浪漫。

如《召南·摽有梅》,这是一位待嫁女子的咏唱,把女子焦急待嫁的心情毫无掩饰的展显露来。

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

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

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表现婚姻爱情生活的诗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成就较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欢迎参考~周南·关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一章四句是总述,写小伙子“在河之州”由关雎之声而引起对漂亮苗条的姑娘的爱慕之情。

“睢鸠”预示着男女爱情的和谐专一。

第二章八句写求爱、思恋过程,“君子”想追求“淑女”,但却“求之不得”,陷入了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第三章八句主要是写抒情主人公的幻觉,仿佛和那个姑娘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着和谐、欢乐的婚后生活。

郑风·子衿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子衿》写的是女子等待男子,表现女子等待男子的焦急心情。

《采葛》写的是男子等待女子,表现男子期盼着与女子见面的焦急心情。

全诗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里有一个感情的.渐进过程:三个月……三个季度……三年。

“三秋”是指三个季度。

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婚姻爱情诗分类

诗经婚姻爱情诗分类

诗经婚姻爱情诗分类诗经婚姻爱情诗分类导语:似寂寞却留有残恋,说是梦,却是一片无际的空茫。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诗经婚姻爱情诗分类,欢迎借鉴!1、执着求爱的苦恋者《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就是很好的代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写的是一个男青年的真挚爱情与相思之苦,一个男青年在河边见到一个心爱的姑娘,于是便整天痴心地想她,睡梦里也追求着她,以致于翻来覆去整夜睡不着觉,最后如痴如狂地想到与她结婚。

“钟鼓乐之”,钟鼓属大典之乐,用于庄严、隆重、欢乐、热烈的场合。

人生最大的欢乐庆典,莫过于婚礼。

从此看出此时真实地反应了当时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和婚姻的追求。

《陈风泽陂》中男主人公亦在河边遇上了一位美人儿,因而使得他“寤寐无为”、“涕泗滂沱”、“中心悁悁”、“辗转伏枕”,相思的痛苦比《关雎》更为深刻感人。

写男或女相思或单恋的,还有《周南·汉广》、《秦风·蒹葭》、《郑风·子衿》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篇。

可以说,他们的确唱出了人类永恒的文学主题,表现了对完美人格、完美理想的执着追求。

2、敢于反抗的奋斗者爱情的航船,很少一帆风顺,往往遇到漩涡和暗礁、惊涛与骇浪,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当时封建礼教控制的社会,家庭的反对与社会舆论的压力是主要的阻碍。

如《齐风南山》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这证明了封建礼教对当时的婚姻问题已有一定得约束力。

《郑风·将仲子》同样也表现了执着的爱情、心底的抗争: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诗经》婚恋诗名篇

《诗经》婚恋诗名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荇菜⑸,左右流之⑹。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⑺。
⑸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 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 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⑺寤寐(wù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 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写她出身高贵,次章写她形象之美,第三章写结婚仪式,第四章写送嫁的情况。这首
诗用比喻和铺叙的手法,准确而形象地刻画了庄姜形态之美。第二章末二句还兼及神 态,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位十分美丽而活泼的少女,旧有“美人图”之称。这一工笔
摹写的手法,对后世诗赋很有影响。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⒀。
⒀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①葛: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整月长啊。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 气洋洋归夫家。 桃之夭夭,有蕡⑤其实。之子于归,宜⑥其家室。
⑤蕡(fén),肥大,果实将熟的样子。有蕡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繁盛。⑥宜: 和顺、亲善。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 生贵子后嗣旺。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⑦。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5.娈:年轻美丽。6.贻:赠送 。7.彤管: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8.说怿:说,通“悦 ”。 怿 ,喜爱。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摘要】本文主要从《诗经》婚恋诗的思想内容作为出发点,结合《诗经》婚恋诗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

《诗经》中书写男女相思相恋各种情感的诗篇有很多,内容也十分丰富。

从恋爱和婚姻两部分来解读《诗经》中的爱恨情仇。

或爱慕佳人、或情人幽会、或写婚礼的喜庆、或弃妇的悲吟、或对亡者的缅怀。

反映出周人对待生活和爱情的态度。

【关键词】《诗经》恋爱婚姻《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很多反映爱情婚姻的诗篇,这些诗篇从人类的情感角度出发描写了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许,再到相弃相别的人生境遇。

其中的很多诗句都成了脍炙人口的经典。

我把《诗经》中的婚恋诗分为两部分:恋爱诗和婚姻诗。

从恋爱和婚姻这两方面来解读《诗经》中的爱恨情仇。

恋爱诗中有表现他们热烈大胆的追求爱情,有表现情人邀约的动人画面,有表现情人分离而生的相思苦楚。

婚姻诗中有表现先民对新人纯朴真挚的祝愿的贺婚诗,有表现弃妇对男子的抱怨的弃妇诗,也有对逝者的怀念的悼亡诗。

通过这些婚恋诗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有爱慕佳人的公子,有思念情人的女子,有新婚大喜的新郎和新娘,有不平等的夫权社会里的弃妇,还有缅怀亲人的孤独人。

从而全面细致的反映出古人的爱情婚姻生活。

一.恋爱爱情,是一种矛盾而又微妙的心理现象。

生活在古代社会的人们也是要面对爱情,他们也会自然表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爱情。

并去追求、转述、传唱、讴歌他们的爱情。

而用文学方式系统的反映先民的爱情生活和情感体验正是始于《诗经》。

《诗经》中的恋爱诗是很精彩的部分。

在《诗经》中把爱情描写得很细腻,抓住了主人公的心理,动作和神态。

表达了古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写出古人对待爱情的真诚、专一。

诗中有青年男女敢于大胆追求爱情,也有描写男女互相爱慕赠物传情,有描写恋人之间戏谑逗乐,爱意浓浓,有描写恋人因分离苦生相思的恼人情意,每首诗都是一幅动人画卷。

在周代社会的封建礼教还不是很严厉,婚姻还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对于爱情大胆而执着的追求,体现出人的本能意识。

诗经中的婚恋诗

诗经中的婚恋诗

诗经中的婚恋诗国风·齐风·东⽅之⽇【注释】①姝:貌美。

②履:同蹑,放轻脚步。

即:通“膝”,古⼈席地⽽坐,安坐则膝在⾝前。

③闼(tà榻):内门。

④发:⾛去,指蹑步相随。

⼀说脚迹。

【译⽂】太阳升起在东⽅。

有位姑娘真漂亮,进我家门在我房。

进我家门在我房,踩在我的膝头上。

⽉亮升在东⽅天。

有位姑娘真娇艳,来到我家门⾥边。

来到我家门⾥边,踩在我的脚跟前。

国风·齐风·甫⽥【题解】想念远⽅的⼈,⼗分苦恼,⼏时不见,那个⼩孩当已长⼤成⼈。

【注释】①⽆⽥(diàn 佃)甫⽥:不要耕种⼤⽥。

⽥(diàn 佃),治理。

甫⽥(tián),⼤⽥。

②莠(yǒu 有):杂草;狗尾草。

骄骄:犹“乔乔”,⾼⼤貌。

③忉忉(dāo ⼑):⼼有所失的样⼦,⼀说忧劳貌。

④桀桀:借作“揭揭”,⾼⼤貌。

⑤怛怛(dá达):悲伤。

⑥婉、娈:⽑传:“婉娈,少好貌。

”⑦总⾓:古代男孩将头发梳成两个髻。

丱(ɡuàn 贯):形容总⾓翘起之状。

⑧弁(biàn 辨):成⼈的帽⼦。

古代男⼦⼆⼗⽽冠。

【译⽂】⼤⽥宽⼴不可耕,野草⾼⾼长势旺。

切莫挂念远⽅⼈,惆怅不安⼼惶惶。

⼤⽥宽⼴不可耕,野草深深长势强。

切莫挂念远⽅⼈,惆怅不安⼼怏怏。

漂亮孩⼦逗⼈怜,扎着⼩⼩⽺⾓辫。

才只⼏天没见⾯,忽戴冠帽已成年。

国风·陈风·泽陂【注释】①泽陂(bēi):池塘堤岸。

②蒲:⾹蒲,多年⽣草本植物,多⽣在河滩上。

③伤:因思念⽽忧伤。

按《尔雅》注引《鲁诗》作“阳”,《尔雅·释诂》:“阳,予也。

”④涕泗:眼泪⿐涕。

⑤蕑(jiān):兰草。

⑥卷(quán):⽑传:“卷,好貌。

”马瑞⾠《⽑诗传笺通释》:“卷即婘之省借。

……《⼴雅》:…婘,好也。

”朱熹《诗集传》:“卷,鬓发之美也。

”兹取朱说。

⑦悁(yuān)悁:忧伤愁闷的样⼦。

⑧菡萏:莲花。

⑨俨:庄重威严。

诗经婚恋诗

诗经婚恋诗

《诗经·周南·卷尔》就是一首思念之作: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寊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岗,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褚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或有活着的人,对已故的伴侣的思念。其中以《唐风·葛生》最为著名,被称为“悼亡诗之祖”。《唐风·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於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於其室!《葛生》是妻子悼念亡夫,诗句悱恻伤痛,感人至深。诗从葛藤写起,或者正是坟墓之地,触动情思,两相分离各自独处,倍感伤心。
(三)相思 两情相悦,未能朝朝暮暮,相思,却成了恋爱的重要部分。如《王风·采葛》中描写了一位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花前月下的相聚总是短暂的,快乐的时光过得太快。而分别的短暂总是漫长的,如三月、如三秋、如三岁。这种深深的思念只有那恋爱的人儿才能那么强烈啊。
又如《郑风·子矜》一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是一首女子唱的恋歌,她思念着心中的爱人,“悠悠我心”既表达了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也包含了缠绵悱恻的牵挂。从对情人看似抱怨的低喃,到对自己悠悠之心的描绘,再到“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慨,每一字每一句都包含着无限的甜蜜。
先来看一首弃妇诗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一首,《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是一首弃妇的诗,我们看到,这位弃妇是被氓明媒正娶来的。诗中叙述了弃妇与负心男子从订婚、迎娶,又到遭受虐待、遗弃的经过,表达了弃妇对遭受虐待与遗弃的痛苦与悲哀,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二三其德”的男子愤怒,尽管她也怀着对往事的无可奈何,但她对爱情与婚姻的忠贞又表现了坚决的抗议和“不思其反”的决心。诗的叙述似乎沿着事情的发展经过在安排,但写得跌宕起伏,曲折多变。有初恋的期待,有迎娶的欢乐,有遭虐待的痛苦,有被遗弃的悲哀,更有不堪加回首的叹息。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希望对你有帮助!摘要:《诗经·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大部分作品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其中以表达爱情的恋歌和反映妇女婚姻与命运的诗篇为多。

宋代郑樵说《风》是地方特色的歌谣,为“小夫贱隶妇人女子”所喜唱,朱熹也认为“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所以《风》的这些婚恋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以及对歧视、遗弃妇女的批判。

本文将对《风》中的婚恋诗进行简单分类赏析,以便比较清晰的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婚恋生活,并从中得到启发。

关键词:《诗经》;《国风》;婚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最早产生于商代,其他大多数属于周代,最晚的大约创作于春秋中叶,总共历时五六百年。

今本《诗经》共有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有160篇,朱熹《诗集传序》中道:“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可知男女言情之作确实是《风》诗的主要内容之一。

程俊英主编的《诗经注析》例举了《风》中的77篇婚恋诗,可以知道160篇《风》中有一半的诗歌都是婚恋诗。

这些婚恋诗展现了诗经时代男女之间比较自由的恋爱生活,里面有率真大胆的表白,也有对不合理的婚姻的批判,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的恋爱婚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描述了在婚恋生活里的忧喜得失,变化离合。

我从劳动人民追求美好的婚恋感情的角度,把《国风》中有关爱情婚姻的诗歌作品,从恋爱到婚姻的各个阶段作一个简单大致的分类,以便欣赏。

一、男女约定婚姻之前的阶段。

(一)对于女子到了适当年龄尚无爱人,唯恐耽误了美好青春的心理。

《召南·摽有梅》里描述的非常真切: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在古代民间的仲春时节有“会男女”的风俗,《周礼·媒氏》中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精选)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精选)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精选)《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婚恋诗歌是诗经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们流传至今,仍然是我们了解婚恋生活的历史资料。

下面是一些《诗经》中的婚恋诗歌的精选。

1.《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倉,熟食在籮,飲食自如。

”这首诗歌是一首婚礼歌曲,精美的词句和优美的旋律让人不禁感叹。

它讲述了南山和北山之间的台和倉,以及将婚礼进行到底的“熟食”和“飲食”的喜悦。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中国婚礼的盛大氛围和幸福感。

2.《车舝》:“车舝斯干,马彘斯舍,女子有行,搏瓮得水。

”这首诗歌是一首关于女子求偶的歌曲。

它描述了女子在水池边等待求偶者的场景,等待的过程中一定是忐忑不安的。

当求偶者到达时,女子的心情就像抓到了一口瓮里的水一样喜悦。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中国女子婚恋生活中的情感和对爱的渴望。

3.《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歌讲述了一对恋人分别的场景,以草的生命为隐喻,表达了对彼此爱情的纯洁和忠诚。

诗歌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暗示了恋人们的爱情将长存不灭。

4.《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诗歌是一首抒发爱情的歌曲。

它描述了淑女和君子之间纯洁的感情,暗示了她们相遇和感情的发展。

它也表达了君子和淑女之间良好的关系和重视婚姻与家庭的观念。

5.《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世文风归。

”这首诗歌讲述了壮士们从年轻时被征召参军,到老年才得归乡的艰辛经历。

当他们回到家乡时,望着家族相传的诗文,不禁感叹人生不易,爱情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之欧阳学创编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之欧阳学创编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婚恋诗分类解读摘要本人认为诗经中的婚恋诗一共有88首。

按照婚恋的过程,对诗经中的婚恋诗进行分类。

共分9类。

一、婚恋诗的界定;二、婚恋诗的分类解读1、对异性的爱慕之诗2、对爱情忠贞的誓言3、甜蜜快乐的约会4、失恋诗5、迎娶婚嫁仪式和场面6、夫妻生活7、夫妻之间的思念8、弃妇的怨诗9、乱伦诗。

三、结论关键字诗经,婚恋,分类目录摘要 (3)一、婚恋诗的界定 (5)二、婚恋诗的分类解读 (8)1、对异性的爱慕之诗 (9)2、对爱情忠贞的誓言 (11)3、甜蜜快乐的约会 (12)4、失恋诗 (14)5、迎娶婚嫁仪式和场面 (15)6、夫妻的日常生活…………………………………………………………167、夫妻之间的思念 (18)8、弃妇的怨诗 (20)9、乱伦诗 (22)三、结论 (23)参考文献 (25)附录 (2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中的婚恋诗是我国爱情文学的源头。

尽管历史上曾经诗经中婚恋诗有过曲解,但现在普遍认为确实存在。

这些探讨都说明恋爱与婚姻作为《诗经》的重要题材,现在仍然有着研究的价值。

本文通过对诗歌文本的解读,和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西周的历史研究,对婚恋诗思想内容作了比较细致的分类。

一、婚恋诗的界定婚恋是文明社会的人们的感情生活最为重要的经历。

由此而来的爱情是人类最温馨、美好、伟大的感情,是一种复杂、纯洁、高尚的心灵交融,爱情是一种矛盾的、微妙的心理现象。

爱情也是文学的永恒的主题。

踏入上古社会的人们自然也会面对爱情。

他们也自然会表现自己感受到的、看到的和听到的爱情。

并对爱情问题进行真诚的探索。

用文学方式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先民们的爱情生活与爱情体验始于《诗经》。

《诗经》中的婚恋诗是我国爱情文学的滥觞。

《诗经》中婚恋诗对人类最为普遍的情感的描述与抒发触及人类灵魂的深处。

尽管对《诗经》婚恋诗的研究自古至今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其中所蕴藏着的丰富的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必将指引后人继续从多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摘要】本文主要从《诗经》婚恋诗的思想内容作为出发点,结合《诗经》婚恋诗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

《诗经》中书写男女相思相恋各种情感的诗篇有很多,内容也十分丰富。

从恋爱和婚姻两部分来解读《诗经》中的爱恨情仇。

或爱慕佳人、或情人幽会、或写婚礼的喜庆、或弃妇的悲吟、或对亡者的缅怀。

反映出周人对待生活和爱情的态度。

【关键词】《诗经》恋爱婚姻《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很多反映爱情婚姻的诗篇,这些诗篇从人类的情感角度出发描写了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许,再到相弃相别的人生境遇。

其中的很多诗句都成了脍炙人口的经典。

我把《诗经》中的婚恋诗分为两部分:恋爱诗和婚姻诗。

从恋爱和婚姻这两方面来解读《诗经》中的爱恨情仇。

恋爱诗中有表现他们热烈大胆的追求爱情,有表现情人邀约的动人画面,有表现情人分离而生的相思苦楚。

婚姻诗中有表现先民对新人纯朴真挚的祝愿的贺婚诗,有表现弃妇对男子的抱怨的弃妇诗,也有对逝者的怀念的悼亡诗。

通过这些婚恋诗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有爱慕佳人的公子,有思念情人的女子,有新婚大喜的新郎和新娘,有不平等的夫权社会里的弃妇,还有缅怀亲人的孤独人。

从而全面细致的反映出古人的爱情婚姻生活。

一.恋爱爱情,是一种矛盾而又微妙的心理现象。

生活在古代社会的人们也是要面对爱情,他们也会自然表现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体验到的爱情。

并去追求、转述、传唱、讴歌他们的爱情。

而用文学方式系统的反映先民的爱情生活和情感体验正是始于《诗经》。

《诗经》中的恋爱诗是很精彩的部分。

在《诗经》中把爱情描写得很细腻,抓住了主人公的心理,动作和神态。

表达了古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写出古人对待爱情的真诚、专一。

诗中有青年男女敢于大胆追求爱情,也有描写男女互相爱慕赠物传情,有描写恋人之间戏谑逗乐,爱意浓浓,有描写恋人因分离苦生相思的恼人情意,每首诗都是一幅动人画卷。

在周代社会的封建礼教还不是很严厉,婚姻还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对于爱情大胆而执着的追求,体现出人的本能意识。

如《关雎》。

《关雎》是《诗经.国风》的第一篇,也是全书的首篇。

《国风》是《诗经》的精华,自然,《关雎》就是《诗经》的经典之作。

在《诗序》中评《关雎》“后妃之德,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现代研究者对它的研究也是众说纷纭,大多数的学者认为是描写恋爱的作品,写一个青年男子大胆表露对心爱姑娘的相思之情。

《关雎》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引出对女子的追求之勇和相思之苦。

有传说“雎鸠”是贞鸟,象征爱情的忠贞不渝。

而据考证“雎鸠”是鱼鹰。

《关雎》并非雌雄和鸣,而是以鱼鹰在河州求鱼,象征男子向女子求爱,以此看来也正合此意。

《关雎》以极其细腻的心理刻画,传神的表达出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通过动作的反复表现出内心的爱慕,细致而又精准。

而从“琴瑟”“钟鼓”来看,这位男子不是等闲之辈了。

在古代有如此齐全的音乐设备的人,不是皇亲国戚也一定是名门望族,由此来看,这便是一首贵族的情诗。

不过,爱情不分贵贱,诗里传达出的却是真挚的情感,执着的追求。

男子经过不懈的努力,终打动女子芳心,情人相约是最动人的画面。

先民用极为淳朴自然的语言表述,诠释出不能言尽情感。

纯洁、浪漫,而又温文尔雅,就如《诗经》里的《静女》,美丽的容颜和纯洁的感情是世间最动人的画面。

《静女》是《诗经》中很典型的情人邀约诗。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如此平实的话语点出了约会的地点和人物。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写出了恋爱中男子焦急、不安的心理。

表达出古人对待爱情的认真。

语言朴素,神韵流转,很纯粹的民歌情调。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怡”因为是爱人送的才显得这般艳丽。

诗人善于抓住富于表现力的动作语言来刻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诗中有恋人间的嬉戏逗乐,倾爱赠物,触及全部的爱情生活和爱情心理。

把恋人间的一些很细微的动作语言都表现出来,富于生活化和细节化。

所有恋人都渴望朝朝暮暮的爱情,而现实的阻隔使之不能如愿,这就有了情人因分离而生的相思苦楚。

《子衿》传递的是一种近乎心碎的相思。

通过描写女子在城楼等待男子归来,终未见而驻足瞭望,独自徘徊的情景,发出了“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感慨。

表达了女子的悠悠相思情和对待爱情的执着和专一。

这短短几行诗句把女子的相思之苦表现的如泣如诉、缠绵悱恻,女子的细腻心思也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诗中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

以“青青子衿”代指思念的情人,寄托女子的相思情。

在结构上如《诗经》中很多篇章一样,前两句运用了重章叠唱的结构形式,富有节奏性和音乐性。

《诗经》中的恋爱诗,有的表现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爱情,有的表现恋人约会时的浪漫与甜蜜,有的表现分离后的相思苦。

它们都是发自恋人肺腑的恋歌,抒发了古人对待爱情的真挚、执着、专一。

二.婚姻人类是万物的神灵,男女琴瑟之情是人类情感的主轴线。

而婚姻家庭的历史就是文明进化的历史,婚姻是家庭最基本的结构,婚姻的幸与不幸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

《诗经》中很多描写婚姻的诗,反映古代人们最细致和基本的生活状态。

《诗经》中婚姻诗有很多类型:有充满喜庆氛围的贺婚诗,有夫权强势下的弃妇诗,也有历经岁月却顶不过命运的悼亡诗。

这些诗是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

1.贺婚诗婚礼是人生大礼,在注重仪式的古代,一定是非常隆重的。

锣鼓声声,喜炮隆隆,每对走进婚姻的爱人都收到人们最真诚的祝福。

只有得到婚姻的保障才算是完满的爱情。

《诗经》中有很多首描写婚礼场面的诗,表达了对新人的祝福。

《樛木》是一首对新郎的祝福诗。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男子结婚快乐又美满,苍天赐福保佑他。

以自然朴素的语言传达人们对新人最诚挚美好的祝愿。

《樛木》以“南有樛木,葛藟累之”起兴,使人从盘错的葛藤沿着南山树木攀缠联想到新郎收到宾朋祝愿的欢快场景。

在结构上回环复沓,一唱三叹的形式,便于先民的记忆和传唱。

也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抒发对新人的美好祝愿,起到了回环跌宕的艺术效果。

《诗经》中还有对新嫁娘的祝福诗。

《桃夭》就是一首对新娘的祝贺诗。

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盛开联想到新娘的美貌和新婚的热烈气氛。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篇》以“灼灼”状桃花之鲜,看作是思考千年的佳构。

这两句诗着实写出了新娘的美貌和婚礼的喜庆。

古代女子要求德才兼备,光有美丽的外表是要遭人质疑的。

在此诗中“宜其室家”“宜其家人”体会到人们对新娘祝福的内容。

诗中明写女子的容貌实赞女子的品行。

只有“宜家”才能稳定和发展。

古人对待婚姻和家庭亦是十分重视的。

2.弃妇诗步入婚姻的女子在辛勤劳动与生儿育女中度过一生,她们勤俭持家,忠贞不渝。

渴望平平淡淡的度过一生,但生活往往不能如愿,在夫权强势之下生出了很多不幸的女性,女子只是婚姻的牺牲品。

她们面对生活的不公吟唱出被弃之后的悲歌。

《诗经》中很多反映婚姻不幸的弃妇悲吟。

不合理的男尊女卑思想和不平等的封建婚姻制度,给广大女性带来了沉痛的伤害。

《氓》是弃妇诗的翘楚。

《氓》中女子是典型的代表。

此诗以直叙的手法写女子从恋爱到结婚,从婚后的劳作再到被丈夫抛弃的全部婚姻过程。

从而体现出封建女子的不幸和坚强。

《氓》在整篇文章采用了“赋”的修辞手法。

平铺直叙地描述了女主人公爱情婚姻的失败。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及尔偕老,老使我怨”直抒胸臆地表述出女子对负心男子的怨恨和控诉,表现女子的对婚姻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和背弃之后的的坚强。

体现最平实最打动人心的情感。

《氓》在艺术手法上还多处运用了“比”。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损”以桑树的繁茂和衰零比喻女子的年华盛衰的暗喻。

以“复关”借指女子所爱之人。

这一连串的借喻、暗喻的鲜明形象来突出女子的痴情,使诗的主旨意义更加深刻。

在《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睛看<诗经>》中有一句话:“女人的完美可以让一段爱情如歌如泣,却未必使自己幸福”《氓》中女子勤劳贤惠却被丈夫抛弃,反映了最真实的感情生活。

是《诗经》中优秀的作品。

3.悼亡诗“人为歌声以助哀”的《诗经》悼亡诗,体现了君对臣、子对父妻对夫的情感,反映的是生命世界的理论纲常。

《绿衣》是悼亡诗的代表,表现丈夫对亡妻的思念。

《毛诗序》云:“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

”物在人亡是最沉痛的思念。

句句“绿兮衣兮”表达出最复杂的情感。

睹物思人,想起亡妻生前的悉心照料,伤痛不绝于心。

整首诗都弥漫着悲伤的气氛。

他对妻子的思念,他失去妻子的悲伤,都将是无穷尽的。

“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此诗正如此,真挚、感人。

“哀莫大于死别,悲莫大于生吊”这正是死亡带给我们最沉痛、最复杂的情感。

《诗经》中的这首悼亡诗不仅传递的是文字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我们无法用语言来言说的真挚情感。

用文学方式系统的反映先民的爱情生活和情感体验始于《诗经》,《诗经》中的婚恋诗,向我们展示了古人对待爱情的方式和态度,《诗经》中男女形象鲜活而有生命,有如《汉广》《蒹葭》的执着,有如《静女》的娇羞、淘气,有如《樛木》的新婚祝福,也有《氓》中弃妇的怨恨与倔强,也有如《绿衣》对死者的缅怀。

从《诗经》中了解到周民全面而细致的感情生活,细细品味,它也没想象的那么遥远,只是千年滚滚尘土,迷了我们的眼睛,抛开浮尘,它一直都在,远了的只是我们的脚步。

参考文献:[1].《最美的诗经》刘永生主编:辽宁出版社,2010.3[2].《思无邪》安意如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10[3].《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睛看<诗经>》鲍鹏山王瑶著:重庆出版社,2006.10[4].《中国古代文学》徐季子姜光斗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5].《诗人讲评之风人深致》苏樱著:哈尔滨出版社,2010[6].《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著: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7.1[7].《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宝库》黄建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10[8].《相思的滋味:中国古代相思诗词曲精粹》过常宝编,刘全志注: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12[9].《四书•五经》孔子等著:华文出版社,2009.9[10].《给年轻人读的论语》孔丘原著,刘强编译:蓝天出版社,200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