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公开课 优秀课件 (精品)PPT
1-1《氓》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1-1《氓》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a52e9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e.png)
字音纠正
氓:méng 蚩:chī 愆:qiān 将:qiāng 垝:guǐ 垣:yuan
筮:shì 咎:jiù 于:xū 说:tuō 徂:cú 汤:shāng
——出自《诗经·卫风》 作者:佚名
名词解释:氓
氓,读作“méng”,是古代中国社会中用来指代某一类特定群 体或身份的词语。它原指外来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平民,通常 居住在农村地区。
氓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如《孟子·万章下》等,其 中赵岐注曰:“氓,民也。”这表明在古代,氓与民的概念是 相近的,都指的是普通百姓。
第六段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学生翻译
重点字词:淇、隰、泮、总角
表现手法:赋、比、兴
垂髫(tiáo):(初生婴儿为襁褓。)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 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 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古稀:七十岁,(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 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 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七十从心所欲,很简单,就是 顺从自己的想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很重要的是后面的三个字:不逾矩,得不违反 规矩。从心所欲要顺其自然;从心所欲要随遇而安;从心所欲要不逾矩。对外界,没什 么抱怨了,有兴趣的事,就去做,对别人的看法不顾忌,对身体的衰老不惊慌,对死亡 不恐惧,一切顺其自然。
《氓》优秀课件ppt
![《氓》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d0bbb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3.png)
02
《氓》的内容解析
《氓》的叙事结构
叙事线索
以女主人公的视角展开,通过回忆和 现实交织,叙述了女主人公与氓的相 识、相恋、婚变和决绝的过程。
叙事手法
采用倒叙手法,先呈现结果,再逐步 揭示原因,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引 人入胜。
《氓》的人物形象
女主人公
聪明、勇敢、善良,对爱情充满憧憬,但在遭遇背叛后,果 断决绝地选择离开。
《氓》的对比手法
爱情对比
诗人通过对比“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和“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来表达爱情的善变和 不可靠。
人物对比
诗人通过对比“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和“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来表达男女在爱情中 的不同遭遇和命运。
04
《氓》的影响与评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01
《氓》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 之作,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最早 的爱情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和历史意义。
《氓》在语文课堂中的导入
通过介绍《诗经》的背景和《氓》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 文情境,理解诗歌主题。
《氓》的文本解读
详细解读诗歌中的字词、意象、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 歌内涵。
《氓》的主题探讨
引导学生探讨《氓》的主题,如爱情、婚姻、女性地位等,培养学 生的批判性思维。
《氓》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专家学者对《氓》的评价
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氓》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具有 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许多专家学者对《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不同的 角度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为后人对《氓》的理解和研 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05
《氓》的实践应用
1-1《氓》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1-1《氓》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1ec1e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d.png)
翻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陨:坠落。 】 桑树叶儿离了枝,干黄憔悴真可怜。
译 •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徂尔:往你家,嫁与你。徂,往 】
·
打我嫁到你家去,多年挨穷没怨言。
第 •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渐:浸湿】 淇水浩浩汤汤,车儿过河湿了半截帷。
翻
(原想)和你白头到老,但和你白头到老会使我怨恨。
译 •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淇:淇水。隰:低湿的地方。泮:通畔,岸,水边淇。 水]
·
虽宽总有它的岸,低湿的洼地虽阔也有它的边。 •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总角:指童年。宴,欢聚。晏晏,欢乐之状。言,音节
第
助词。 ]
年少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说笑。
六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真实;旦旦,诚恳 ;反,违反]
兴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表 现 氓婚前婚后
伪装忠厚—喜新厌旧
手 法
女主人公与氓对婚姻的态度
深情专一—二三其德
·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思想感情 幸福甜蜜—悔恨沉痛
一
体无咎言
言语 言论
词 多
言
} 言既遂矣
静言思之
助词 没有实义
义
言笑宴宴
初步 感知
1.这是一首叙事诗还是抒情诗? 2.叙事的主人公是谁? 3.叙述的是什么故事?
一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恋爱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二 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情
三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节
婚变
四 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概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五 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氓》优秀课件(共61张PPT)
![《氓》优秀课件(共6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7d2c6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1.png)
5
读准字音
氓(méng)之蚩蚩(chī) 匪(fēi)我愆( qiān )期 将(qiāng)子无怒 乘彼垝(guǐ)垣 尔卜尔筮(shì) 体无咎(jiù)言 于(xū)嗟鸠兮 犹可说(tuō)也 其黄而陨(yǔn)
(冷酷无情)
亦已焉哉 !
(毅然坚决)
诗歌中女主人公最痛楚的认识是什么? (用课文原句回答):
于嗟女兮,无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三、人物形象分析:
• 男主人公: • 女主人公:
(1)分析恋爱(婚前)时男女主人公
的形象,概括其性格特点。
女主人公:
纯真、热情、 痴情、温顺迁就。
的形象,概括其性格特点。
一、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句:卫风 · 氓2 Nhomakorabea古今异义:
将子无怒
1、通假字: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于嗟女兮,无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三二其德 言既遂矣
静言思之
总角之宴
二、整体把握:
《氓》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 单概括情节。
指代少年时代
通x“í 畔”,边岸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回想少年时一起快乐玩耍,
欢乐 欢乐和悦的样子 我们有说有笑,欢乐和悦。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你的)誓言真挚诚恳,
誓言真挚诚恳的样子
违背、违反没有想到你会违背誓言。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
这,指代誓言
人教高中语文 必修二第二单元4. 《氓》优秀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高中语文 必修二第二单元4. 《氓》优秀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2c63b5cf5335a8103d22026.png)
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 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 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我”受尽屈辱, 但性格刚烈,认识清醒。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 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 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无形,容没词有活。用作准名则词。。 贫苦的生活。
围(三着j心iā车n二)子意,的。浸布湿幔。。不差专错一不,,专这指一里变。指了爱心情。
译文:桑树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坠落。自从我嫁到你 家,多年来过着贫苦的生活。淇水的水势很大,浸湿了车上 四周的布幔。我对爱情始终如一,男子却怀有二心。男子的 行为没有准则,在品德上三心二意。
敢爱敢恨
24
《氓》
情节: 恋爱 章节: 一 二
婚变
三四五
男: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
人物:
(
(狡猾暴躁)
对 女:秋以为期
比
载笑载言
)
(热情纯真
痴情忍让)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自私变心)
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辛苦操劳)
决绝
六
反是不思 (冷酷无情)
亦已焉哉 ! (毅然坚决)
25
.多种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了 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几组对比来。 析:(1)女主人公婚前婚后形成对比。
(2)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
婚前:“氓之蚩蚩”、 “信誓旦旦” 。
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 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
1.1《氓》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1.1《氓》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1cd857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8.png)
2.高阶题(选做):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女人”与“士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以借助女性心理表现情感,咏弃妇、美 人,抒发逐臣文人之悲,使诗歌更具丰富意蕴。请同学们课后 收集有关“弃妇”与“逐臣”的内容,了解“弃妇”与“逐臣” 的同构心理。(课内课外内容皆可)
乘彼桅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 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基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dān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夯基固本
hāng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j渐iān车w帷éi裳 chá。ng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喹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桑之落矣
比兴
其黄而陨
于嗟鸠兮
比兴
无食桑葚
喻女子年轻貌美 喻婚前情谊浓厚
喻女子年老色衰 喻婚前情谊淡漠
喻女子沉迷于爱情 而失去清醒认识
课堂总结
如何欣赏《氓》的抒情特色? 称呼变化,传情达意——吟诵 淇水鸠桑,诗情画意——想象
卫女情感的丰富和理性。
哀而不伤”的抒情特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氓》,完成相关课时作业;(必做)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①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氓》ppt课件
![《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bc0d7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7.png)
女子年轻貌美 未婚情意浓厚
女子年老色衰 婚后情意淡漠
第五章 没有 家务,家里的劳苦活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译文:多年来作为你的妻子,家中的劳苦活没有不干的。
早起 夙(sù)兴夜寐,靡有朝矣。一日,一天
译文: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句首助词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满足心意
译文:(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就逐渐对我凶狠起来了。
❖ ①女主人公先言“子无良媒”,后又言“秋以为期 ”,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生活的勇敢追求,也表 现了与“氓”私订终身的草率。
❖ ②这样写为下文的悲剧做了铺垫。
恋爱(1~2)
一、恋爱阶段,男女双方各有何举动?
男:抱布贸丝 来、谋、怒
女:乘、望、泣涕、笑、言 痴情
二、第一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明确:“赋”,追忆当年恋爱结婚的经 过。 四字句式,重章叠句。
灾祸 译文:你用龟甲蓍草占卦,卦象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财物,这里指嫁妆
译文:用你的车来接我,我就把嫁妆搬到你家。
◆ 小结
恋爱
一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二 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从“子无良媒”到“秋以为期”,表现了女主人公怎 样的性格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到
译文:我送你渡过淇水,一直送到顿丘。
非 拖延、延误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译文:不是我故意拖延日期,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
qiāng:愿,请。 把……当做 宾语前置,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即“以秋为期”
译文: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订为我们的婚期。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氓》公开课优秀课件ppt课件
![《氓》公开课优秀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7ca36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c.png)
《氓》公开课优秀课件ppt课件•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课程总结与回顾课程介绍与背景《氓》作品背景《氓》是《诗经》中的一篇,反映了古代妇女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遭遇和心声。
作品通过女主人公的自述,展现了她在爱情、婚姻和家庭中的经历,表达了她对负心男子的怨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氓》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古代妇女在男权社会中的悲惨命运,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了解《诗经》的基本情况和《氓》的创作背景;掌握《氓》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和翻译等方式,熟悉诗歌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等方式,深入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引导学生关注妇女问题,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诗经》和《氓》的基本情况,第二课时讲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第三课时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
时间安排每个课时45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文本解读与赏析文本概述及结构分析《氓》是一首以弃妇口吻叙述婚姻悲剧的长诗,通过女主人公的自述,展现了其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全过程。
诗歌结构清晰,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恋爱、婚变、决绝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情感基调不同,层层递进,深刻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女主人公美丽、善良、忠贞,对爱情充满向往和执着,但最终被丈夫抛弃,展现出坚强、果断的一面。
氓虚伪、薄情、始乱终弃的男子形象,通过其言行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不公和压迫。
语言简练、生动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挣扎。
现实主义手法诗歌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女主人公的自述,真实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悲惨命运。
对比手法诗歌中运用了大量对比手法,如女主人公婚前婚后的对比、氓的虚伪与女主人公的真诚的对比等,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氓》ppt课件24张
![《氓》ppt课件24张](https://img.taocdn.com/s3/m/30ebeb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0.png)
课堂总结
章节
一、二
三、四、五
六
情节
恋爱
婚恋
决绝
人物
男子
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 (憨厚老实)
女子
秋以为期 载笑载言 (热情纯真)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自私变心)
反是不思 (冷酷无情)
夙兴夜寐 咥其笑矣 (辛苦蒙辱)
亦已焉哉 (毅然坚决)
《氓》是《诗经》中一首带有叙事性质的抒情长诗。作品通过一位被损害、被遗弃的妇女 的自述,描写了她不幸的婚姻生活,反映了在封建社会夫妇间所常见的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的事件。诗中女主人公无处申诉的哀苦、难言的悔恨和决绝的心志,至今读来仍使我们深为 感动。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 氓
学习目标
1.评价女主人公形象,分析爱情悲剧成因 2.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理解诗歌主题思想
1.作品介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编成。包括西周初 (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 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代通 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时被奉为经 典,才称为《诗经》。
毁坏、倒塌 卫国的一个地方
泪 泪流不断的样子 动词词头,无义。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 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
卜筮的卦象 灾祸
财物
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登上那倒塌的墙壁,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没有见到盼望的人,眼泪 簌簌掉下来。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卜筮 的结果没有不吉利。你用车来迎娶,我带上嫁妆嫁给你。
“风”指“十五国风”,即指当时15个诸侯国的风土歌谣, 大多数是民歌,共160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 实,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剥削和压迫的不满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 念,是我国最早的现实主义诗篇,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氓》PPT课件
![《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03dc0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f.png)
ppt模板: . /moban/
ppt素材: . /sucai/
ppt背景: . /beijing/
ppt图表: . /tubiao/
ppt下载: . /xiazai/
ppt教程: . /powerpoint/
资料下载: . /ziliao/
范文下载: . /fanwen/
试卷下载: . /shiti/
“初罪必尽说”
(《左传·定公四年》)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陨:《说文》:“陨,从高下也。从阜,员 声。”
徂510:往。 三岁:三年,一说“三”是虚数,言其多,非
实指三年。
食贫:过贫苦生活。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食贫犹居贫。笺训食为谷食,非也。古人妇 人先贫贱后富贵者不去。诗言食贫,正以不当 去之义责之。”
将:愿,请。又《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 无踰我里,无折我树杞。” 一章,直起,订约。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乘:登。象人乘木之形。
垝:毁坏、倒塌。 高而危险的地方。于省吾先生《新
证》:“诡,危古通。危,高险也。乘彼跪垣,言登 彼高垣也.”于说确也。(借用大家的新考证)
复关
1、城关说,住地所。 2、借代说。 3、车厢说。 4、答复说。相当于通告。回话。
蚩蚩:老实的样子。《郑笺》:“敦厚之 貌。” 一说无知貌,朱熹《诗集传》: “蚩蚩,无知之貌。”一说嘻笑貌。蚩,本 义为虫名。《说文》:“蚩,虫也。”
蚩:闻一多:“蚩,虫曳行也,此以虫行拟人 行貌。”蚩之态不仅在笑,亦在行也。
布:货币。一说布匹。《说文》:“布, 枲织也。从巾,父声。”段玉裁注:“引 申之,凡散之曰布,取义于可卷舒也。” 本义为棉、麻、葛等织物的通称。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古以布为币,后制 货泉即以名之。”
《氓》ppt课件完整版
![《氓》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fcc0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5.png)
《氓》中的感情描写丰富而细腻,展示了婚姻中感情因素的复杂 性和多样性。
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的探讨
家庭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伦理道德对维护家庭稳定和社会和 谐具有重要意义。
孝道与家庭伦理
《氓》中体现了孝道在家庭伦理中的重要地位,孝道是家庭和睦、 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家庭责任与义务
传递情感
人物形象塑造有助于传递诗人对自由 爱情的向往和对封建礼教的批判情感。
04
社会价值观念的体现与反思
婚姻观念在《氓》中的体现
婚姻的重要性
在《氓》中,婚姻被看作是人生的重要事件,对个人的命运和社 会地位有着深远的影响。
婚姻中的责任与义务
诗歌描绘了婚姻中夫妻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强调了家庭生活的和 谐与稳定对婚姻的重要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关注婚姻家庭问题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关注婚姻家庭问题,制定和完 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婚姻家庭关 系提供有力保障。
05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爱情观念 异同
东西方爱情观念概述
东方爱情观念
注重家庭、亲情和责任感,强调爱 情的持久和稳定,倾向于把爱情和 婚姻视为人生重要的一部分。
西方爱情观念
强调个人自由、独立和浪漫,认为 爱情是短暂的、激情化的,更注重 恋爱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和体验。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氓的形象塑造
外貌形象
通过服饰、动作等细节描 写,展现氓的粗犷、豪放 形象。
性格特点
描绘氓的直率、敢爱敢恨、 重情重义等性格特点。
行为表现
通过氓的言行举止,表现 他的果断、勇敢和追求自 由的精神。
其他人物形象描写
《氓》公开课ppt课件
![《氓》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dd5f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2.png)
03
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
诗歌内容概述
叙述女子与氓的恋爱、婚姻过程
01
诗歌以女子的口吻,详细叙述了她与氓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的
过程,展现了两人深厚的感情基础。
描绘女子勤劳持家与不幸遭遇
02
婚后,女子勤劳持家,忠贞不渝,却遭遇了氓的背叛和虐待,
生活陷入了困境。
控诉社会现实,表达悔恨与决绝
03
面对残酷的现实,女子对氓和社会进行了控诉,表达了自己的
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等方面,评估自己的参与度和贡献度。Fra bibliotek学习收获与不足
总结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收获,同时诚实地反映自己的不足 之处,以便后续改进。
拓展阅读材料推荐
《诗经》其他篇目选读
推荐阅读《诗经》中的其他经典篇目,如《关雎》、《蒹葭》等, 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及动机
创作背景
《氓》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春秋时期的社会现实。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 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创作动机
作者创作《氓》这首诗的动机是希望通过诗歌来唤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希望通过自 己的笔触,揭示出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从而引起人们的反思和行动。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首诗来传承和 发扬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古代民间贸易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期待和忠贞不渝的信念。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氓》ppt课件
![《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6e6c5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51.png)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 模板是免版 税类(R F:Ro yalty-Fr e e )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权、版权和著作权归熊猫办公 所有, 您下载 的是PP T模板 素材的 使用权 。 2.不得将熊猫办公的PPT模板、PPT 素材, 本身用 于再出 售,或 者出租 、出借 、转让 、分销 、发布 或者作 为礼物 供他人 使用, 不得转 授权、 出卖、转让本协议或者本协议中的权 利。
肆
文本探究
目
录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中
国中
传华
统 文 化
传 承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 为了您 和熊猫 办公以 及原创 作者的 利益, 请勿复 制、传 播、销 售,否 则将承 担法律 责任! 熊猫办 公将对 作 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 十倍的 索取赔 偿!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中 华 传 承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 为了您 和熊猫 办公以 及原创 作者的 利益, 请勿复 制、传 播、销 售,否 则将承 担法律 责任! 熊猫办 公将对 作 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 十倍的 索取赔 偿!
《氓》超级精品ppt课件
![《氓》超级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62212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f.png)
第六章
共同, 老,这里指上句二人盟
和 一起
誓相约“偕老”一事
隰,低湿的地方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指代少年 这样只能使
淇水有岸,池沼有边 同“畔”,
时代。宴,快乐。 我怨恨不已
边、岸。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少年时我和你一
和悦的样子
起愉快地玩耍
那就算了吧!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地名,在今 河南浚 (xùn)县
拖延婚期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qiāng)愿,请
介词,把
译 无知农家小伙子,
。
文 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换丝,
找此借口谈婚事。
送你渡过淇水西,
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是我拖延佳期,
你无媒人失礼仪。
请你不要发怒气,
秋天就是新婚期。
第二章
复关,卫国地名,氓所住的地方。
毁坏 连词,来
违背誓言而不再顾及。 已,止、了结。焉、 是,指代二人的誓言。 哉,均为语气助词,
连用以强化语气。
诚恳的样子
你 违背
这两句诗用淇水、池沼有岸,反 衬男子心意无常,没有拘束限制。 一说,这两句诗用淇水、池沼有 岸,反衬妇人认为自己如与男子 “谐老”,就会有无边的怨苦。
译 白头偕老当年誓, 文 如今未老生怨愁。
第一单元
中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体式多样,风格各异。让我 们从源头出发,顺流而下,欣赏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诗歌名作。
《诗经》和《楚辞》是古典诗歌的源头,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 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汉乐府继承《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叙 事诗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孔雀东南飞》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唐 诗是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李白和杜甫各领风骚;词是古典诗 歌的新发展,到了宋代,词境逐渐拓展,技巧日臻成熟。通过本单元的 研习,可以增进对古典诗歌体式和源流的了解。
《氓》PPT课件优质
![《氓》PPT课件优质](https://img.taocdn.com/s3/m/8626875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6.png)
谢君之伴, 期再相见。
合作探究
①你认为《氓》中女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②关于女主,有人觉得她“可怜、可悲、可爱、可 敬、可贵等等?”请问你是怎么看的?
形象探究
女主
1.温柔、体贴 善解人意、痴情 2.贤惠、勤劳能干 吃苦、 忠贞 3.刚烈、果敢 清醒、坚强
人物评价
观点一:比较可怜。女子开始时自作主张与氓私订终身,后 来还载着满车的财物嫁到氓家,嫁过去之后“三岁食贫”辛 勤劳作,换来的是氓的变心和家暴,最终反遭遗弃,她的可怜 让我同情。
人物评价
观点二:比较可爱。有个细节描写我很喜欢。“不见复 关……”不见爱人焦急烦躁,泪花飞溅;见到爱人,欣喜若狂, 手舞足蹈,高声欢呼,天真烂漫,心无城府的女子,还有她的温 柔动人心,“将子无怒”我很喜欢这样的女子。
人物评价
观点三:比较可敬。恋爱时“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她热烈 追求,浪漫多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辛勤劳作勇于 承担;决绝时“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无畏无惧,自立自强。 敬佩她。
总结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当爱情已 经桑田沧海,是否还有勇气去爱!
当我们就要轻轻合上《氓》的诗章时,我们 的内心无法平静。2700年前的悲恻动人的歌 声还在启迪我们要珍视自己的 情感,做一个懂爱善爱的人。
爱情启示
如果我们把《氓》这首情诗视为她两千年前发来的 “爱情”的醒世恒言微博,请你给她发一条微博评论, 或表达你对她的慰藉与鼓励,或传达你的启示与感悟。 (30字以内)。
诗 经 ·氓
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情感。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及 典型意义。 3.培养对国学经典的热爱,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氓》课件(42张)
![《氓》课件(42张)](https://img.taocdn.com/s3/m/79eab6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f.png)
社会进步
女性自我意识觉醒
仍需努力的方向
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女性与男 性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女 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的权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性 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选择等得 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自我 价值的实现和独立地位的确立 ,积极争取平等权利和机会。
尽管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某 些领域和地区,女性仍面临着 歧视和不公平待遇。需要进一 步加强法律执行力度、提高女 性自身素质和社会认知度等方 面的工作。
拟人
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中, 将桑树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力和情感,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期待和渴望。
对比、夸张等表现技巧分析
对比
通过对比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突出事物的特点 和差异。如“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中,将男子和女子的爱情观进行对 比,突出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氓》是《诗经》中的一篇,属于“国风”中的“卫风”,以叙事为主,通过女主 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和妇女地位的低下。
作者生平及成就
关于《氓》的作者,历史上没有明确 的记载,一般认为是民间创作,经后 人整理而成。
《氓》的作者在诗歌中运用生动的语 言和形象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女主 人公的形象,展现了她的善良、坚强 和反抗精神。
的同情和关注。
同时,《氓》也揭示了当时社会 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现实状况 ,表达了作者对礼崩乐坏、社会
动荡的不满和忧虑。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篇章结构
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通过叙述 、描写、议论等手法,将故事情 节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氓》课件(共62张PPT)
![《氓》课件(共6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d331f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b.png)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已经看见复关了,
已经
shì 又,且 jiù
我就又说又笑。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你用龟甲蓍草占卦,
占卜 卦象不吉利预兆 卦象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用
把 财物,指嫁妆 用你的车来接我,
我就把嫁妆搬到你家。
提问教读
1、课文第一、二段描写了氓与 女子的恋爱过程,他们的表现 各反映了他们什么性格?
qiāng 延误
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把……当做 请你不要生气,
愿,请
就把秋天订为我们的婚期。
chéng guǐ yuán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登上那垮塌的土墙, 登上 倒坍的墙壁连词,表目的,来 来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没有看见复关,
zài 眼泪泪流不断的样子 我的眼泪不断掉下来。
男子:愤怒、尔卜尔筮 暴躁的性格、迷信的观念 女子:将子无怒、泣涕涟涟 温柔体贴、情深义重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桑树没有落叶的时候, 主谓之间,无意义 润泽的样子 它的叶子新鲜润泽。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唉,斑鸠啊,
通x“ū 吁”,叹词
不要贪吃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唉,女子啊,
男子迷恋 不要同男子沉溺于爱情中。
章节:第一二章 -→第三—五章-→第六章 情节:恋爱结婚 -→婚变遭弃 -→决绝离开 感情 热情幸福 -→悔恨沉痛 -→清醒刚烈 基调:
二、《氓》中女子的形象
当代著名学者鲍鹏山说: “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
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 请结合诗文分阶段来谈谈她的完 美体现在哪些地方?并概括女主 人公的形象。
提问: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你认为“氓”是个什么样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
(通脱/解脱,脱身)
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
(落) (往)
三 岁食贫。淇水 汤汤 , 渐 车帷裳。
(约数,指不确 定的多数)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差错)
(水势很大 的样子)
(溅湿,浸湿)
(没有定准)
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 (2)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 • 婚前: “氓之蚩蚩”、 “信誓旦旦” 。 • 婚后: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 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 德”,甚至凶暴起来。
• 简析: • 比兴手法。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 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 诗句以桑起兴,引发下文表达感情生活 的诗句,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意蕴, 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 同时,这几句诗又以桑设喻,以桑叶由 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 痛苦。其中,
简析:自由讨论,略。
• 重点、难点具体分析2
• 第二部分(3-5章节):追述婚后生活。 (婚变) •第三章和第四章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 和概说自己的婚后生活前,先用了“桑 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 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 这属于一种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 分析一下这种表现手法.
古典诗歌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入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 汉以前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内容:风 雅 颂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手法:赋 比 兴
国国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
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 和艺术价值。共160篇;
• (清醒)(刚烈)
• (决绝)
• 第一章:求婚,许婚 (赋) • 第二章:相思、结婚 (赋) • 第三章:劝诫、勿痴 (比、兴) • 第四章:控告、移情 (比、兴) • 第五章:补叙、苦楚和 处境(赋) • 第六章:对比、怨恨和 痛苦(赋、比、兴)
恋爱
热情
幸福
婚变
沉痛
怨恨
决绝
清醒
刚强
24
• 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年华; –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 迷恋;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喻女子年长色衰。
• 问题探讨1:
• 你觉得诗中女子为何被弃?
• 被弃原因: • 参考说法——
• 一、男子负心说。
• 二、年老色衰说。
• 三、财富说。
• 四、社会风俗说。
• 问题探讨2: • 三四两章有哪些对比、比喻?
雅:是西周王畿(jī)地区的正声雅
乐,用于诸侯朝会和贵族宴享。分大雅 和小雅,计105篇;
颂 :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计40篇。
《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反映奴隶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 二、反映当时的婚姻生活 三、反映当时的战争徭役等
现实主义诗篇!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朱熹解释: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 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结构梳理
• • 恋爱(一、二章) 婚变(三、四、五章)
•
决绝(六章)
注意重点词语解释
17
• 重点、难点具体分析1 • 第一部分(1-2章节): 回忆追述恋爱生活。 (恋爱) • ①诵读1-2章节,品味语言后概括两人 的性情。 简析:男:急躁、任性; 女:温柔体贴、纯真热情。 • ②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请根 据他们的性情,想象一下他们的婚姻 生活。
(介词 ,把)
乘彼垝 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连:来) (毁坏、倒塌/墙)
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借代:住 (一边……一边) 在复关的人)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
以我 贿迁 。
(财产)
(灾祸) (介:用)
(介:把)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
(叹息/于通吁) (润泽的样子)
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卫风 氓
• 诵读的节奏: • “二、二”节拍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
(主谓之间) (非,不是)
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
(就) (拖延)
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愿,请)
情节
章节 情感 基调
恋爱
一二章 热情 幸福
婚变
三四五章 怨恨 沉痛 抒情、议论
决绝 六章
清醒 刚烈 对比
手法
叙述
• 问题探究3: •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 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几组对比来。 • 析:(1)女主人公婚前婚后形成对比。 • 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我” 生活幸福,温柔、纯真、热情。 • 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思想 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 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我”受尽 屈辱,但性格刚烈,认识清醒。
桑未落,叶沃若 士之耽可说 女不爽 桑落,黄陨 女之耽不可说 对比
士贰其行
桑叶 鸠食桑葚 叶沃若 叶黄陨
比喻
• 重点、难点具体分析3
(决绝)
• 第三部分(6章节): 自我伤心后的感受、决心。
• 提问:女主人公通过上文的回忆、自 省,在这一章她做出了选择,什么样 的选择?
• 明确:“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氓”是一个怎样的男子? 婚前—— “氓之蚩蚩” 一个诚实憨厚的男子(看起来)
婚后—— “二三其德”
一个负心汉
“至于暴矣”
“我”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婚前—— “言笑晏晏”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 一个纯真、热情的女子
婚后——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一个辛苦而又蒙受耻辱的女子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一个清醒、刚烈的女子
(没有,无) (早起晚睡)
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顺心,满足)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
(自身) (伤心)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
(共同,一起)
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通畔)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这,代誓言) (诚恳的样子) (第二人称, 你) (止,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