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战例

合集下载

百年世界战史十大经典战役- -

百年世界战史十大经典战役- -

百年世界战史十大经典战役- -20世纪是战役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在战争历史的坐标上,人类由机械化战争走到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

作为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战役,也从陆地、海洋走向了天空、太空,从有形的战场走向了无形的空间。

难以计数的会战、空战、海战、登陆战等构成了机械化战争时代战役的主要内容,千机轰炸,百舰聚首,千辆坦克大战,几百万人的军队厮杀成为它的典型画面。

一个"大"字可以说是这一时代战役的最根本特征。

60、70年代新技术革命兴起后,战争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尽管临近世纪末,战争仍处于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过渡期,但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高技术战争中,仍显示出陆、海、空、天、电全维立体作战的信息化时代战役特征和高效、低耗、精确、灵敏、即时等战役特性。

随着通讯、指挥、控制、打击等战争手段日益完备,一些战术、战役行为往往能达成战略目的,战略、战役、战术3者的界限更加难以区分,战役层次在战争中的轮廓日益模糊。

即使如此,20世纪仍有许多战役犹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⑴"大战中的大战"―――凡尔登―索姆河战役堑壕前的大厮杀。

双方共伤亡130多万人。

"陆战之王"初显神威。

1916年,德军对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枢纽―――凡尔登进行重点进攻。

英法联军为减轻凡尔登所受压力,在索姆河发动支援性进攻战役。

2月21日,德第5集团军担任凡尔登主攻。

德法两军前线兵力3∶1,火炮对比7∶1。

为求胜利,双方不断加大兵力投入。

在正面15~30公里、纵深7~10公里战场上,双方共150万人的军队进行了激烈厮杀。

战役第一天,德军就发射了200万发炮弹。

7月1日,英法军队向驻守索姆河地区的德第2集团军发起进攻。

双方共投入了153个师,约一万门火炮、1000架飞机。

英军在作战中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

在由堑壕和支撑点配系的3道防御阵地上,德军进行了顽强抵抗。

英法联军以伤亡61.5万人的代价仅推进了5~12公里。

经典战例的启示和意义

经典战例的启示和意义

经典战例的启示和意义经典战例是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事件,它们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复杂性,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以下是一些经典战例的启示和意义:1. 坎尼会战:坎尼会战是古罗马共和国与迦太基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迦太基将军汉尼拔采用了巧妙的战术,成功地击败了数量上占据优势的罗马军队。

这场战役展示了军事战略和战术的重要性,以及以少胜多的可能性。

2.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

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采用火攻战术,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大军。

这场战役展示了战术创新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劣势情况下如何寻找胜利的机会。

3. 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上的一次重要战役。

盟军通过精心策划和协作,成功地在诺曼底海滩上登陆,为欧洲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这场战役展示了战略规划、情报工作和联合作战的重要性。

4. 海湾战争:海湾战争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领导的联盟军队为恢复科威特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并恢复其合法政权而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战争。

海湾战争展示了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包括精确制导武器、信息化作战和空中优势的重要性。

这些经典战例的启示和意义包括:1. 战略和战术的重要性:成功的战略和战术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经典战例,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战略和战术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战略。

2. 创新和适应性:在战争中,创新和适应性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经典战例展示了许多创新的战术和策略,以及军队如何适应不同的战场环境和对手。

3. 团队合作和领导力:战争需要团队合作和卓越的领导力。

经典战例中的领导者和军队展示了团队合作、指挥能力和决策的重要性。

4. 技术和情报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和情报在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经典战例提醒我们要不断关注和利用新的技术和情报手段。

5. 战争的代价和后果:经典战例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代价。

中外经典战例

中外经典战例

中外经典战例(实用版)目录1.引言2.中外经典战例概述3.中国经典战例3.1 长平之战3.2 赤壁之战3.3 淮海战役4.外国经典战例4.1 滑铁卢战役4.2 诺曼底登陆战4.3 莫斯科保卫战5.结论正文【引言】战争是历史的一部分,它不仅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影响了世界格局。

从古至今,中外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例,它们都是战争艺术的杰作,也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体现。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外经典战例,包括中国的长平之战、赤壁之战、淮海战役,以及外国的滑铁卢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和莫斯科保卫战。

【中外经典战例概述】经典战例通常是指那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影响深远的战争。

这些战例在战争策略、战术和技术上都有独特的特点和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外经典战例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也反映了人类在战争中的智慧和勇气。

【中国经典战例】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例,以下将介绍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战例。

【3.1 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公元前 260 年。

这场战役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秦国崛起的重要标志。

长平之战中,赵国军队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优势,但随后秦军采取了“围魏救赵”的策略,最终取得了胜利。

【3.2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中国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军队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发生在公元 208 年。

这场战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上战争,也是三国时期的分水岭。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采用火攻战术取得了胜利。

【3.3 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 1948 年。

这场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全国胜利的重要标志。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采取了“中间突破、分割歼灭”的策略,最终取得了胜利。

【外国经典战例】外国历史上也有许多著名的战例,以下将介绍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战例。

【4.1 滑铁卢战役】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时期法国军队与英国联军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 1815 年。

经典战例20世纪最著名的六次大空战

经典战例20世纪最著名的六次大空战

经典战例20世纪最‎著名的六次‎大空战(六):贝卡谷地空‎战新时代的揭‎幕之战——贝卡谷地空‎战发生在19‎82年的马‎岛战争和黎‎巴嫩战争是‎现代战争史‎上的分水岭‎,标志着战争‎已进入高技‎术时代。

在阿以黎巴‎嫩战争中,尤以贝卡谷‎地空战最受‎兵家注目,它是空战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著名战例‎,此战充分显‎示了电子战‎在空战中的‎巨大作用。

1982年‎6月9日上‎午,以色列空军‎放出了引诱‎叙利亚发射‎导弹的无人‎驾驶飞机;贝卡谷地叙‎军的雷达捕‎捉到以色列‎空军“飞机”后,随着指挥员‎的命令,萨姆-6导弹一次‎次射向以空‎军“飞机”。

此时,以色列空军‎的90架F‎-15、F-16战斗机‎和F-4、A-4轰炸机对‎贝卡谷地的‎萨姆导弹阵‎地进行了猛‎烈攻击,顷刻间叙利‎亚人苦心经‎营10年,耗资20亿‎美元才建立‎起来的19‎个萨姆导弹‎阵地变成了‎一片废墟。

得知贝卡谷‎地的导弹阵‎地遭到攻击‎,叙利亚立即‎起飞62架‎米格-23和米格‎-21战机,向贝卡谷地‎上空的以军‎攻击编队进‎行反扑。

然而以色列‎空军对此早‎有防范,F-15、F-16、E-2C和波音‎-707改装‎的电子战飞‎机组成的混‎合作战机群‎,在叙机可能‎来袭的方向‎已建立了一‎道空中屏障‎。

叙军的飞机‎刚刚滑入跑‎道,就被“鹰眼”牢牢地捕捉‎到了。

在几秒钟内‎,电子计算机‎就将飞机的‎航迹诸元计‎算出来,并将飞机的‎距离、高度、方位、速度和其它‎资料迅速通‎知给自己的‎伙伴。

叙机临近贝‎卡谷地上空‎,率先遭到以‎军电子战飞‎机的强电磁‎干扰。

叙机机载雷‎达荧光屏上‎看不见以机‎,半自动引导‎装置也不起‎作用,耳机里听不‎清地面指挥‎口令,空战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

一名叙利亚‎飞行员看见‎1架F-15迎面飞‎来,他猛拉机头‎,企图绕到以‎机尾后用“尖顶”寻热空空导‎弹对敌尾喷‎管发射;他才爬了一‎半,只见F-15机翼下‎闪出一串嫣‎红色的火花‎,以色列自制‎的红外寻的‎导弹飞速地‎飞来,他的飞机猛‎地一抖,随即燃烧起‎来。

经典战例海湾战 争地面战

经典战例海湾战 争地面战

经典战例海湾战争地面战海湾战争,是一场在现代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军事冲突。

其中的地面战,更是以其高效、精确和强大的作战力量展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海湾战争的背景复杂而严峻。

伊拉克在 1990 年 8 月入侵科威特,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经济制裁。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迅速集结,准备通过军事手段迫使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

在地面战展开之前,多国部队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空中打击。

这一阶段对伊拉克的军事设施、通信系统、指挥中心等造成了严重破坏,极大地削弱了伊拉克军队的作战能力。

1991 年 2 月 24 日,地面战正式打响。

多国部队的作战策略极为精妙。

他们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军事技术和情报优势,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战术。

在装备方面,多国部队展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

美军的 M1A1 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先进的防护和出色的机动性,成为战场上的霸主。

而伊拉克军队所装备的坦克,在性能上明显处于劣势。

在战术运用上,多国部队采取了空地协同作战的方式。

空中力量不断为地面部队提供情报支持和火力掩护,使得地面部队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战场态势,迅速推进。

同时,地面部队也善于利用地形和伪装,有效地减少了自身的伤亡。

多国部队还采用了“左勾拳”战术。

一支主力部队从沙特阿拉伯出发,向伊拉克军队的侧翼进行迂回包抄,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这种战术的成功运用,打乱了伊拉克军队的防御部署,使其陷入混乱。

在战斗过程中,多国部队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们通过卫星通信、电子侦察等手段,实现了战场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指挥决策的快速下达。

相比之下,伊拉克军队的通信系统在多国部队的打击下几乎瘫痪,指挥陷入混乱。

海湾战争地面战的进程非常迅速。

多国部队在短短 100 小时内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伊拉克军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大量的坦克、装甲车被摧毁,士兵伤亡惨重。

这场地面战带来了诸多启示。

首先,它充分展示了现代高科技武器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经典战例 海湾战争地面战

经典战例  海湾战争地面战

经典战例海湾战争地面战“军刀”出鞘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伊拉克10万大军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仅用10小时就占领了科威特,由此引爆了震惊世界的海湾危机。

在持续的5个半月里,国际社会的和平努力终成泡影。

1991年1月17凌晨2时30分,从海湾的美国战舰上发射出的第一颗”战斧“巡航导弹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爆炸,终于拉开了海湾战争的战幕。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了长达38天的战略轰炸和战术空袭,出动飞机112000架次,发射巡航导弹288枚,投弹量达20万吨以上,造成伊拉克的军事机器严重瘫痪,并摧毁了伊军前线部队50%以上的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决心发起地面决战来彻底打垮毁萨达姆的军队,将伊军赶出科威特,以解美国心头之恨。

至2月中旬,多国部队共集结了地面部队约60万人,坦克3700辆(其中美军2000辆)、装甲车3000辆(美军2000辆),大中口径火炮、火箭炮1600门(美军1200门)。

直接参加地面作战的攻击部队约45万人,他们来自于美、英、法、埃及、叙利亚、沙特、科威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和巴林等国家。

主力自然是美国,其他国家除英、法各派了一个多师外,阿拉伯国家的军队主要是作为象征性力量来参战的。

多国部队总指挥为美国中央总部司令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四星上将。

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作战计划是施瓦茨科普夫将军根据他多年研究的“空地一体战”构想和亲自指挥巴拿马登陆作战的经验拟定的。

其主要内容是:以大规模的登陆佯动和部分兵力从沙科边界正面突破,牵制伊军主力,并向科威特城及其以北地区推进;集中装甲部队主力,与快速突击部队配合,从伊军防御的侧翼向巴士拉方向实施大纵深迂回,与正面推进的部队呈两面夹击之势,包围并歼灭伊军主力。

为实施“沙漠军刀”计划,多国部队沿沙伊、沙科边界从左至右(由西向东)部署了3个进攻集团。

左翼为西攻击集团,部署在沙伊边界中段。

编成内有勒克中将指挥的美第18空降军的第101空降师、第82空降师、第24机械化步兵师、第3装甲骑兵团及法国第6轻型装甲师。

经典战例海湾战 争地面战

经典战例海湾战 争地面战

经典战例海湾战争地面战海湾战争,这场发生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军事冲突,以其现代化的作战理念、高科技的武器装备和高效的作战方式,成为了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而其中的地面战,更是展现了诸多令人瞩目的特点和战略决策。

海湾战争的背景源于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

伊拉克的行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经济制裁,但萨达姆政权并未因此退缩。

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决定采取军事行动,以恢复科威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地面战开始之前,多国部队进行了长时间的空中打击。

这一阶段对伊拉克的军事力量造成了巨大的削弱,包括摧毁了大量的坦克、装甲车、火炮以及防空设施等。

伊拉克的指挥控制系统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使得其军队在后续的地面作战中陷入了混乱。

地面战正式打响后,多国部队展现出了高度的协同作战能力。

其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炮兵和航空兵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合力。

在作战过程中,美军的 M1A1 主战坦克表现出色。

这种坦克装备了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强大的装甲防护,在与伊拉克的 T-72 坦克的对抗中占据了明显优势。

M1A1 坦克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准确命中目标,而自身则能够抵御伊拉克坦克炮弹的攻击。

同时,多国部队还充分利用了信息化作战手段。

通过卫星通信、战场侦察和情报分析等手段,指挥官能够实时掌握战场态势,做出准确的决策。

这种信息化优势使得多国部队能够迅速发现伊拉克军队的防御弱点,并实施有效的打击。

在战术运用方面,多国部队采取了迂回包抄、分割包围等策略。

例如,在进攻过程中,部分部队佯装正面进攻,吸引伊拉克军队的注意力,而主力部队则从侧翼或后方进行迂回,迅速突破伊拉克军队的防线,并对其进行分割包围。

这种战术的成功运用,使得伊拉克军队在短时间内陷入了被动局面。

此外,多国部队的后勤保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充足的燃料、弹药和物资供应,确保了部队能够持续作战。

高效的医疗救援体系,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相比之下,伊拉克军队在地面战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奥运会精典战例赏析

奥运会精典战例赏析

奥运会精典战例赏析奥运会是世界上最受关注的国际体育赛事之一,每届奥运会都会有许多精彩的比赛和经典战例。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经典的奥运战例。

1. 马拉松男子比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马拉松比赛中,来自肯尼亚的萨缪尔·文加鲁伊与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特拉菲·沙米(Tsegay Kebede)在最后阶段上演了一场激烈的竞争。

最终,萨缪尔·文加鲁伊凭借超强的体能和毅力,以2小时06分32秒的成绩获得了金牌。

2. 游泳女子100米自由泳(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游泳女子100米自由泳比赛上,来自澳大利亚的麦肯锡在比赛尾声时一度领先,但在加拿大选手彭妮·奥莱克希亚的追赶下,最终麦肯锡只以0.01秒之差屈居亚军,这场比赛也成为了奥运会历史上最为悬殊的百米自由泳比赛之一。

3. 田径男子百米比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百米比赛上,美国选手迈克尔·约翰逊(Michael Johnson)以9秒79的成绩创下了世界纪录,并成功卫冕金牌。

而当时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加拿大选手多诺万·贾贝里(Donovan Bailey)只获得了第三名,这场比赛成为了田径史上的经典战例之一。

4. 溜冰女子单人自由滑(2018年平昌冬奥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女子单人自由滑比赛,俄罗斯选手阿莉娅娜·扎吉托娃在自由滑中取得了141.51分的惊人高分,以总分239.57分的优势夺得冠军。

而银牌和铜牌也分别被加拿大选手凯莉·奥斯蒙德和芬兰选手,这场比赛也被誉为雪上芭蕾的经典之作。

以上就是一些经典的奥运会战例,每一场比赛都有它独特的印记和精彩的瞬间,这也是奥运会吸引全球观众的魅力所在。

经典战役——精选推荐

经典战役——精选推荐

经典战役经典战役1、【长沙会战】1938年⾄1944年,腥风⾎⾬的四次“长沙⼤会战”,是⼋年全国抗战中中⽇双⽅出动兵⼒最多(⽇军66万⼈次,中国军队100余万⼈次)、规模最⼤、历时最长的⼀次⼤会战。

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获全胜⽽告结束,⽇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军共伤亡10.7万⼈,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

2、【中条⼭战役】1941年5⽉7⽇⾄⽉底,⽇军华北⽅⾯军集中了10万余⼈的部队,包括从华中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中抽调部队和飞⾏团,进攻晋南中条⼭地区中国第1战区的近18万部队,结果⽇军以1⽐20 的极⼩伤亡代价打败了中条⼭地区的国民党军,蒋介⽯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之耻辱”。

⾃太原会战后以来,⽇军⼀⽅⾯重点对⼋路军抗⽇根据地⼤举“扫荡”,⼀⽅⾯也多次攻击中条⼭国民党军队,但始终没有⼤的进展。

进⼊1941年后,⽇军鉴于百团⼤战后⼋路军消耗很⼤尚未恢复,遂决定先打击中条⼭的国民党军。

然⽽,中条⼭国民党庞⼤部队竟然不堪⼀击。

从5⽉7⽇⽇军发起攻击开始,中国军队“⼀经中间(被⽇军)突破,各部皆陷于包围零乱之中竟⾄不可收拾”。

3、【衡阳保卫战】历时48天的衡阳保卫战终因寡不敌众⽽以衡阳的陷落宣告结束。

但它却极⼤地⿎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

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10万以上的⽇军包围了1.7万名中国军⼈。

当中国军队在衡阳击败⽇本的第⼆波进攻并击毙2.5万⽇军之后,⽇本⾸相东条英机倒台。

经48天⾎战之后,衡阳于8⽉8⽇陷落。

⽇军死伤超过7万⼈,其中4.8万⼈被击毙;中国死伤1.5万⼈,其中7400⼈捐躯……4、【常德会战】1943年11⽉2⽇,⽇军10多万⼈兵分四路,动⽤空军、毒⽓⽡斯部队等向常德发起攻击。

中国军队20万将⼠奋起反击,以劣势装备和⾎⾁之躯与⽇军展开⽣死决战。

⾄12⽉20⽇,⽇军伤亡40000余⼈后败退,中国军队⽤伤亡50000余⼈的代价换来了胜利。

常德会战因战事惨烈,⽽被称为东⽅的“斯⼤林格勒保卫战”。

三炸大和岛 志愿军陆空协同作战的经典战例

三炸大和岛 志愿军陆空协同作战的经典战例

三炸大和岛志愿军陆空协同作战
的经典战例
“三炸大和岛志愿军陆空协同作战的经典战例”是指1945年7月28日,日本志愿军陆海空三军在大和岛上采取协同作战的方法,在陆地、空中和海上都实施了攻击,从而让美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也被誉为“三炸大和岛”。

在1945年7月5日,美国进行了对日本的“萤火计划”,通过对日本第一线的空袭来发动战斗。

7月21日,美国海军突袭大和岛,开启了大和岛之战。

而日本志愿军则在大和岛上采取协同作战的方法,在陆地、空中和海上都实施了攻击。

7月25日,日本军队首先发起了空军的攻击,空军用500架飞机对美军进行了空袭,对美军有了很大的破坏,但是空军也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随后,日本军队发动了地面攻击,他们将10万名士兵投入到战斗中,但是他们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战斗持续了数天,最后美军占据了优势。

7月28日,日本军队发起了最后一次攻击,这次攻击是由海军发起的,共有400多艘舰艇参加了战斗,他们把舰艇投入到海中,然后开始对美军的舰队进行猛烈的炮
击,同时也把舰艇和潜艇投入到海中,向美军发射了大量的鱼雷。

然而,由于美国军队的抵抗,最后这次攻击也没有取得胜利,而日本军队最终也失去了大和岛的控制权。

由此可见,“三炸大和岛志愿军陆空协同作战的经典战例”,是指日本志愿军利用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在大和岛上进行的激烈战斗,从而使美军遭受巨大的损失。

这场战斗不仅是当时世界战争中的重要战例,也是日本志愿军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斗,对世界和平的建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外经典战例

中外经典战例

中外经典战例
1. 中外经典战例一:古代中国的红军与外敌的战斗
在古代中国历史上,中国经历过多次与外敌的战争。

其中有一些经典战例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

比如,公元1040年,北宋朝的军队在历史上著名的文房四宝之一的欧阳修的指挥下,成功击退了来自北方的契丹族势力的进攻,保住了北方疆土。

2. 中外经典战例二:尼尔逊的海战
尼尔逊是英国海军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在18世纪末参与了多次重大海战,并以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勇气赢得了胜利。

其中最著名的一场战斗是1805年的特拉法加海战,尼尔逊在战斗中采取了独特的舰队编队和战术,最终击败了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斩获了英国海军史上最重要的胜利之一。

3. 中外经典战例三:滇缅公路的建设与保卫
滇缅公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与盟军战胜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战略物资线。

从1937年开始修建,历时几年,经历了多次艰难和困难的建设过程。

日本侵略军对滇缅公路频繁进行炮击和进攻,中国军队和盟军士兵们经过艰苦奋斗,最终保卫住了滇缅公路,为战胜日本侵略者作出了重要贡献。

4. 中外经典战例四:冷战时期的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了导弹,引发了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危机。

经过多次谈判和对峙,最终美国和苏联达成了危机解除的协议,苏联同意撤回导弹。

这场危机是冷战期间最为紧张的一次,也是中外关系史上的经典战例之一,显示出了当时双方在冷战氛围下的政治智慧和谈判本领。

这些中外经典战例都展示了当时各国在关键时刻的决策和行动,无论是保家卫国还是维护自身利益,都体现了领导者和士兵的勇气和智慧。

这些经典战例对于后世的战略和战争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高地攻坚战的经典战例

高地攻坚战的经典战例

高地攻坚战的经典战例高地攻坚战是军事战略中的一种重要战术,指的是攻占敌方防线上的高地,以获取战略优势。

下面列举了十个经典的高地攻坚战例。

1.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11月至1943年2月,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苏联军队最终成功攻占了位于伏尔加河西岸的高地,控制了战略要点,使得德军陷入困境。

2. 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联合国军队在首尔附近的高地上建立了防线。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联合国军队成功守住了高地,并最终取得了对朝鲜的胜利。

3. 伊拉克战争:2003年,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通过攻占高地,控制了伊拉克的战略要点。

这些高地不仅提供了俯视敌方的优势,还使得美军能够更好地掌握战场态势。

4. 阿富汗战争:2001年,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通过攻占高地,有效地遏制了塔利班的活动。

这些高地不仅提供了俯瞰战场的优势,还使得美军能够更好地掌握塔利班的行动路线。

5.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队经常争夺战略要点的高地。

例如,索姆河战役中,英法联军攻占了德军的高地,使得德军陷入了困境。

6. 越南战争:美军在越南战争中经常利用高地进行军事行动。

例如,美军在海防城战役中攻占了高地,有效地控制了战场。

7. 高地攻坚战中的突袭:在高地攻坚战中,突袭是一种常见的战术手段。

通过在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进行突袭,可以有效地攻占高地。

8. 高地攻坚战中的火力支援:在攻占高地时,火力支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强大的火力,可以有效地压制敌人,保障攻坚部队的安全。

9. 高地攻坚战中的侦察作战:在攻占高地前,侦察作战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通过充分的侦察,才能了解敌人的布防情况,制定合理的作战计划。

10. 高地攻坚战中的配合作战:在攻占高地时,各兵种之间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有效的配合作战,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各兵种的优势,攻占高地。

高地攻坚战是一种重要的战术手段,通过攻占高地,可以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获取战略优势。

中外经典战例

中外经典战例

中外经典战例摘要:一、前言二、古代战争案例1.赤壁之战2.长平之战三、近现代战争案例1.抗日战争2.抗美援朝战争四、现代战争案例1.中东战争2.科索沃战争五、总结正文:一、前言中外历史上有许多经典的战争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当时战争中军事策略的运用,还反映出各个时期国家之间的政治角力和利益纷争。

本文将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战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古代战争案例1.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 年,是三国时期孙权和刘备联军与曹操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采用火攻战术,成功击败曹操的强大水军,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2.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 年,是战国时期赵国和秦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秦军将领白起采用围困战术,使赵军弹尽粮绝,最终秦军取得胜利,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三、近现代战争案例1.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伟大民族战争,从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 年日本投降结束。

中国军队和民众在国共合作抗日的旗帜下,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2.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1950 年至1953 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援助朝鲜抵抗美国侵略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中朝军队成功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三八线附近,最终在板门店达成停战协议。

四、现代战争案例1.中东战争中东战争指的是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一系列战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67 年的六日战争和1973 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

这些战争不仅影响了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还牵动着世界各国的利益。

2.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战争发生在1998 年至1999 年,是南斯拉夫内战的一部分。

在北约的干预下,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武装成功脱离南斯拉夫控制,战争结束后,科索沃宣布独立,但南斯拉夫的分裂和地区紧张局势仍然存在。

五、总结从这些中外经典战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战争背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军迷·人类史以来26个经典大海战简析

█军迷·人类史以来26个经典大海战简析

花了两天,收集了一些历史上的海战资料,可能还不全,希望博客里的朋友们帮我补全,对了,要copy的话,可要和我说一声,虽然写得不是很好,也是我的心血呀。

在半饥饿的状态下写文章,也给无所事事的我一种精神慰藉吧,嘿嘿……1、萨拉米海战(波斯V希腊)战争情况:萨拉米海战是波希战争中双方舰队在萨拉米斯海湾进行的一次决定性战斗.。

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薛西斯一世率100个民族组成的30万大军、战船1207艘,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分水陆两路远征希腊。

波斯陆军迅速占领北希腊,攻克温泉关,直取雅典城。

希腊联军只有陆军11万,海军400艘,且被封在萨拉米海湾内。

波斯舰队通过海湾的普西塔利亚岛,希腊舰队成两线队形突然发起攻击,发挥其船小灵活、在狭窄海湾运转自如的优势,以接舷战和撞击战反复突击波斯舰队。

波斯战船体大笨重,在狭窄的海湾运转困难,前进不得,后退无路,自相碰撞,乱作一团。

经一天激战,波斯舰队遭到重创,被迫撤退。

历史意义:在这次海战中,希腊舰队仅以损失40艘战船的代价,取得了击沉波斯战船200余艘的辉煌战绩,是世界海战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欧洲希腊文明得以保存。

历史影响力:8经典度评分:92、阿克提姆海战(罗马V埃及)战争情况:阿克提姆海战,发生在公元前32年,也是古代世界发生在地中海最重要的海战。

罗马皇帝屋大维,利用著名海军统帅阿格里帕的卓越指挥,率领8万步兵,1.2万骑兵,400艘战舰在希腊阿克提姆与安东尼对决,罗马战船采用“钳子”战术,击溃了安东尼和埃及艳后的联合舰队(480艘战舰)。

历史意义:罗马得到了统一,也逐渐由奴隶制民主共和国变成专制的帝国,并开始了对周边国家的征服。

历史影响力:8经典度评分:63、白江口海战(中国、新罗V百济、高句丽、日本)战争情况:公元663年,倭军(有战船400余艘),唐军(战船120艘)在韩国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

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将倭军围住,其舰只相互碰撞无法回旋,士兵大乱。

中外经典战例

中外经典战例

中外经典战例1. 水浒传中,晁盖与宋江的刀枪相争战例。

晁盖与宋江都是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两人在一个组织中担任重要角色。

晁盖在一次巡逻中发现了宋江的阴谋并打算揭发,双方为了争夺权力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两人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武术技巧和思维斗争能力,最终晁盖成功地抵制住了宋江的进攻,获得了胜利。

2. 英国与法国在拿破仑战争中的战例。

拿破仑战争是19世纪初欧洲发生的一系列战争,其中英国与法国是双方主要的对抗国家。

在这场战争中,英国的海军力量远超法国,并以其强大的舰队和出色的指挥官在多次海战中战胜法国。

其中最著名的战例包括滑铁卢战役和特拉法尔加海战,这些战役后来成为军事战略学的经典案例,展示了英国军队在弹道学、战略思考和作战计划方面的优势。

3.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特拉华河过冰战例。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将美国大陆军从英军的追击中成功撤退的一次战例。

当时英军正追击美军,而美军通过特拉华河上的冰面成功逃脱。

这一战役被认为是军事战略中的巧妙计策,因为美军利用了天气和地理条件,使得英军无法追击,并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4. 德国携带装甲车进攻波兰的二战战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军队采用了新颖的战术,携带装甲车辆快速穿越波兰的防线。

这一战术使得波兰军队无法有效应对德军的进攻,并迅速占领了波兰。

德国携带装甲车进攻波兰的战例被认为是装甲战争中的经典战术之一,并对后来的战争策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5. 珍珠港事件是美国参与二战的导火索,也是日本海军在战略决策中的重要战例。

1941年,日本海军袭击了位于夏威夷的珍珠港,导致美国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一事件展示了日本军队的迅猛进攻和美国的被动防御,被广泛视为二战中的经典战例。

中外十大经典战争(2024年)

中外十大经典战争(2024年)

中外十大经典战争一、战争1、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从人类的诞生到现在,发生了不计其数的战争,虽已过去数百年,甚至千年,依然被后世所铭记。

二、世界军事史上十个经典战术1、闪击战闪击战也叫闪电战,由古德里安创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率先使用的一种由航空部队与装甲部队进行密切协同的战术战役模式。

是以对敌方重要的战役战术目标、指挥中枢、交通枢纽等进行空袭迅速取得制空权、瘫痪地方指挥体系,同时以坦克部队、炮兵、装甲及摩托化步兵等多兵种组成密集的装甲突击群,在战术空军的协同下迅速突破敌防线,并向敌纵深目标进行快速的穿插机动,对敌进行分割包围,从而对敌进行歼灭作战的模式。

2、战略轰炸战略轰炸是一种空中作战方式,主要指使用远程轰炸机对敌方的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经济、工业及军事目标进行集中和长期的攻击和破坏,通常具有大规模破坏和高效率的特点。

战略轰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二战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战略轰炸在现代战争中仍然扮演重要角色,需要充足的情报支持和后勤支持,同时也依赖于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完善的指挥系统。

3、狼群战术狼群战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对大西洋上的盟军商船和美国对太平洋上的日本运输船所使用的潜艇战术,即用多艘潜艇组成小分队,像狼群一样轮番对敌方军舰和运输船发起水下攻击。

猛虎也怕群狼,德国海军用“狼群战术”,组织成群潜艇袭击盟国的海上舰船,破坏盟国的海上运输线,使盟军蒙受重大损失。

4、堑壕战堑壕战,也叫壕沟战,是敌对武装部队从挖入地下的相对永久的战壕系统进行攻击、反击和防御的战争。

战壕通常彼此靠近,当进攻的优势火力迫使对方部队“深入挖掘”以牺牲其机动性以获得保护时,常会诉诸堑壕战。

战壕系统最初只是部队仓促挖掘的一系列散兵坑。

随后加深这些洞,以便一名士兵可以安全地站在其中,并且各个散兵坑可以连接,建造出一个更永久的野战防御工事系统。

古今中外经典战例

古今中外经典战例

以下是古今中外经典战例的介绍:1.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国与赵国因争夺上党,在赵国的长平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

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之久,双方投入的兵力共计百万。

战争前期双方互有胜负,但后期秦国派出白起作为主帅,使用离间计使赵王换下坚守不出的廉颇,由赵括代替他。

赵括主动出击,最终中埋伏而死,秦国也损失了20万的兵力。

此战之后,东方六国再无实力与秦国对抗。

2.1916年的凡尔登—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战役。

德军对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枢纽——凡尔登进行重点进攻,随后英法联军在索姆河发动支援性进攻战役。

最终英法联军以61.5万人伤亡的代价取胜,而德军损失65万人。

英军在此次战役中首次亮相使用了世界级新武器——坦克。

此战之后,德国大伤元气,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3.项羽的彭城之战是楚汉战争中的一场大战。

项羽凭借其雄才大略和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56万之众,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4.韩信的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中汉大将韩信指挥的一场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

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一带,韩信以不到3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阵斩赵军主将陈余,活捉赵王歇,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态势。

5.白江口之战发生在唐朝时期。

唐朝刚刚平定了朝鲜半岛百济政权后,不料自以为翅膀长硬的倭国竟横插朝鲜半岛一脚,重兵送回了百济王子扶余丰,煽动起朝鲜半岛大叛乱。

这场战役中唐朝名将刘仁轨率领的800骑兵在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以出奇制胜的方式击败了倭国数万军队,从此彻底打消了倭国向东扩张的野心。

如需更多经典战例介绍,建议查阅相关历史典籍或咨询历史学家获取。

瞒天过海经典战例

瞒天过海经典战例

瞒天过海经典战例瞒天过海是一种特殊的军事手段,是指在敌人和所有人都认为你会从一个方向进攻时,你却选择了另一种方式。

这种战术需要具备极高的战略和战术素质,对军事领导能力和指挥能力的要求也很高。

以下是三个瞒天过海的经典战例。

第一战例:巴巴罗萨行动巴巴罗萨行动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苏联发动的进攻行动。

德国以集中机械化部队进入苏联境内作为主要战略,然而德国在开始战争之前,秘密地将800多架飞机和3万多名士兵调到波兰边境,以便在进攻阶段快速地突破苏联防线。

德国的这个计划被严格保密,以至于连德国陆军参谋部的其他高级官员也不知道这个计划的存在。

结果这个奇袭行动大获成功,德国成功地利用了瞒天过海这种战术手段,从而让苏联的防线分散了精力。

第二战例:丹东之战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为保卫东北边疆,曾在边境地区不断加强兵力,被英法联军视为最大的阻碍。

英法联军于1858年发动了辽东半岛之战,将清军逐步击败,占领了丹东、大连等城市。

然而,当攻陷丹东之后,联军却发现,他们的胜利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实际的战略效果。

当时,清军采取了瞒天过海的战术,将大量人力疏导出丹东,让其守军数量看起来比实际上要少得多,这样假象让英、法两军相信占领丹东的损失并不逊于占领任何一个边境城市。

第三战例:金门炮战金门岛位于中国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几十年来一直是两岸关系中的热点之一。

1980年代早期,为了援助台湾当局,美国向台湾出售了大量武器。

当时,中国大陆认为这是一个严重威胁,并派出了大量军队秘密地部署在福建东海岸。

当台湾将军计划在1982年发动一次偷袭时,中国军队采用了瞒天过海的战术,将真实情况隐蔽起来,与台湾一方保持着高度的戒备状态,以至于台湾一方被中国军队充分制约,最终导致了偷袭行动的失败。

总之,瞒天过海是一种充满挑战性的战术,它需要高度的机智和决策能力。

同时,它也需要周到、有条理和一定策略性的思考,适合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战争发生时
土木工程专业与人防工程建设
摘要:
从古至今,纵观中外,人类史上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战争,早到公元前,近到最近,大到上
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小到局部冲突。

而战争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资源浪费,通货
膨胀、经济停滞甚至倒退,基础设施的破坏,社会治安混乱,人员伤亡,交战双方人民成
为敌人,大型战争会给一代或几代人民造成阴影,造成各种历史遗留问题。

关键字:战争土木工程人防工程
正文:
近现代世界军事问题: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深,世界交流也进一步增加,经
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各国人
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然而,世界各国家各地
区间矛盾却并未减少,反而因为经济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而加剧,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均加强军事装备,世界各地大战小战频频发生。

如:科特迪瓦内战,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苏丹达尔富尔
武装冲突,海地内战,以黎冲突,南奥塞梯战争,迦萨战役以及最
近的俄格冲突,利比亚战争,朝韩冲突,俄日北方四岛之争,韩日
独岛之争,中印边界问题,中菲黄岩岛冲突,中日钓鱼岛之争等等。

还有最根本的中美对抗,这是最关键的。

显然,欧美等国对中国的
正常崛起极力阻挠是有其目的的,也是有其根本利益所在。

所以,
中国想要抵抗这种阻力继续发展,就必须不动摇的快速发展自己实力,当自己强大才能在世界之林取得一席之地。

首先必须了解自己国家的最新军事动态,如: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强硬,建立三沙市,中国新型三维雷电探测网覆盖钓鱼岛及附属岛屿;在钓鱼岛问题上,果断决策,积极应对,政府出台《钓鱼岛是中国
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加大军事装备力度,连续军事演习,包括解
放军长假期间大规模军演;加快开发新武器并服役,优化新型作战
平台,如中国大型巡逻机巡视海疆“三只眼”全面监控,中国第
12批护航编队抵沙特吉达港补给休整,中国航母雷达堪比“宙斯盾” 能搭载46架歼15,专家称未来10年内我国将至少拥有2-3艘航母;
显然,国家对于世界问题有着自己的计划,而我们同样该有自己的
计划,上述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争,冲突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却
影响着我们正常的生活,对人们的生理心里多多少少造成了伤害,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它重视它,才能更好的避免它。

而作为土木工程
专业的同学,如果战时需要,我们又有什么作用,能做些什么呢?
再来介绍土木工程和人防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

它既指所应用的
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
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
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
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
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

本专业主要
培养从事铁路、公路、机场等工程和房屋、桥梁、隧道、地下工
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技术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高
层次工程人才。

毕业生可在高校、设计部门和科研单位教学、设
计、研究工作,也可以在管理、运营、施工、房地产开发等部门
从事技术工作。

人防工程建设:
人民防空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
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
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是坚持城
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

人防工程按构
筑形式可分为地道工程、坑道工程、堆积式工程和掘开式工程。

人防工程按战时功能分为指挥通信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
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和其他配套工程五大类。

早期人防工程:
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国城镇曾掀起了“深挖洞”的群众运动。

各单位、街道居民在房子底下挖洞,尔后相互连通,形成了
四通八达的地道网。

由于缺少统一规划,缺乏经验,加上技术力
量不足,这些工程一般幅员较小,质量较差,现统称为早期工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防工程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我国已经建成了一大批质量高、幅员大、效益好的平战两用
工程,人防工程的种类齐全,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但是,因为过
去大搞群众运动修建的早期工程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所以许多人对人防工程建设的现状不了解.,认识还停
留在70年代的水平上,以为人防工程就是防空洞。

实际上,这种
看法是很片面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人防工程已经改变了过去
的面貌和形象。

现代人防工程:
现在,新建的人防工程在建设前都经过了可行性论证,既考虑到
战时防空的需要,又考虑到平时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
的需要,具有平战双重功能。

同时。

人防工程严格按建设程序办事,从土建到装修都注重质量。

建成投入使用后,取得了显著的
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许多大中型人防工程成为城市
的重点工程
可见,人防工程是一项很关键的社会设施,各地区都必须有相应
的部署以及配套设施,一旦战争发生,人防工程的作用就显得十
分重要。

然而土木工程不仅与人防工程息息相关,还和其他各方面有着密
切关系,比如; 2004年6月,台湾企图袭击大陆三峡工程的新闻一
度闹的沸沸扬扬,据台湾媒体披露,台军作战部队专门制订了相应
的攻击计划,妄图依靠对三峡大坝的打击来阻挠未来解放军可能进
行的渡海作战。

台军分析认为,从攻击效果和实施条件上看,可能
性较大的有三种:巡航导弹攻击、远程轰炸机空袭、特种作战分队
潜伏至三峡大坝进行破坏。

当然大陆军方也做了强有力的回击,称如果台军真的对三峡大坝发
起攻击,台湾方面将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另一方面,三峡工程关系
着几千万甚至几亿中国人的生命安全,三峡的自身安全和军事防护
是这个工程设计到施工以及后期维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三峡坝体的强度非常高,并且是混凝土重力坝,即每一个坝
块都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来保证稳定性。

几枚导弹,几颗炸弹对与
庞大的三峡来说无异与蚍蜉撼大树。

另外,三峡是一个“河床型”
水库,即使溃坝,由于库区曲折河道的阻滞,库内蓄水将分段下泄,对下游的广大地区的破坏也非常有限。

另外,虽然三峡直到2009年
才正式完工,但是有关的防御部署早在1997年就已部署完毕,并不
断加强,真正构成了一道铜墙铁壁。

其实无论是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还是最近的美国入侵伊拉克,轰炸
对方的军事目标和民用基础设施都是战争的前奏,特别是北约轰炸
南斯拉夫,北约根本就没有出动陆军就赢得了战争。

能够迅速击垮
对放的各种通讯、交通、防御设施成了现在战争所追求的目标,这
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使敌人瘫痪,丧失反抗能力。

然而有了“矛”,就必然会有“盾”的存在。

就如三峡最初的设计
中就早已经将军事袭击作为考虑的一个因素了,上面就从三峡自身
设计、选址、人防等方面讲述了这个问题。

所以说在地球这个不平
静的星球上,土木工程和军事自古以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土木工程——长城,就是一件军事防御工程。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其实,土木工程涉及到生活各个方面,军事自然更是离不开土木工程。

所以,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平
时多关注这些方面,在必要时发挥自己的微薄之力,还是十分有
意义的。

当然,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要有过强的专业知识,夯实基础,才能在这方面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中华网军事
《西洋世界军事史》
《土木工程概论》
《地下建筑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