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第六课秦陵兵马俑湘美版 (11)

合集下载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完整资料).doc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六年级上册备课人:赵成伟备课时间2014 年9月11日教具学具准备师:相关课件、兵马俑的图片资料、作业展示板、人形纸片。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勾线笔、彩色笔。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用第一课时一、猜图导入课题:(1)游戏“翻翻看”:谁能最快猜出图片后是什么?生:兵马俑。

(2)兵马俑为谁建造?——秦始皇。

你对这位皇帝有什么了解?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师: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

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

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陵兵马俑(板书课题)ppt课件。

31页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置媒体运用二、初探秦陵兵马俑:三、整体欣赏,谈感受:(1)什么是“俑”?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2)体会秦陵兵马俑的宏大(3)看了刚刚的图片介绍,你觉得兵马俑怎么样?(4)到底多大?让我们用一组一号坑的数据来回答。

(5)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刻?生:头发、五官、衣服都进行了精雕细刻。

头发:发丝清晰可见。

细致入微。

五官:眉目清晰,表情丰富细腻。

衣服:铠甲一块块的,甲丁历历可数,皱褶生动。

马俑:两耳竖立、双眼炯炯有神、喘着粗气的鼻孔、马嘴象发出嘶鸣一般。

师:这么多的细节说明兵马俑还有什么特点?(生:细致、精美、逼真……)教师总结板书:精美1、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国组织把秦陵兵马俑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遗产和我国世界遗产。

)现在让我们怀着无课件演示过程。

ppt课件。

ppt课件演示。

课件欣赏:兵马俑整体欣32 页33 页。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 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 (11)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 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 (11)

秦陵兵马俑【教学目标】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文化知识,能简单说出兵俑主要的艺术特色。

2.能以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兵俑的了解和感受。

3.能分析兵俑的造型特点,描绘兵俑的表情及服饰特点。

4.能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文化知识。

2.了解兵俑造型的艺术特色。

3.描绘出兵俑的面部表情特征及设计兵马俑的铠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道具、勾线笔、水彩笔、美术书【教学过程】课前导入师:孩子们,你们好,老师呢和你们是初次见面,那谁能告诉老师初次见面有哪些礼节?生:师:现在请你自我介绍一下好吗?(还有谁?)这位同学请你自我介绍一下行吗?现在轮到老师自我介绍我,我姓胥名方,来自任家小学,很高兴认识大家,初次见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见面礼,请看黑板(出示蝴蝶)师:漂亮吗?生:师:这些都是为你们准备的,但要想多得,就得看到谁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了师:那孩子们,我们现在可能上课了吗?生:师:上课,孩子们好生:一、师生对话,了解历史师:老师呢!不光给你们带来了见面礼,还给你们带来了震惊世界的文物,不过是模型,那你们猜一猜它们是谁,是干什么的呢?生:师:那再猜一猜它们是哪个时代的士兵呢?生:师:在那个时代有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生:揭示课题师:说到秦始皇,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秦始皇的故事。

秦始皇生前有着一支横扫六国的强劲军队,他十分酷爱这支军队,想在死后也能拥有这支军队在地下王国里保护他的灵魂,于是他命人用泥土做成了人偶军队陪葬于地下,我们称这些人偶为“俑”,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秦陵兵马俑”。

二、视频导入激发兴趣视频展示师:请大家看“秦陵兵马俑”看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三、分享预习成果师:孩子们,现在请你们结合刚刚看的视频以及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资料,预习一下(回答以下问题)兵马俑在什么地方呢?兵马俑分为那两个大类?它为世界第几大奇迹?它属于什么艺术创作手法?它属于圆雕还是浮雕,为什么?师:那有谁去参观过“秦兵俑”吗?生:四、参观中,解决问题师:看来大部分同学们都没有去过,那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参观一下秦陵兵马佣中的兵佣,请仔细参观你们桌子上的兵俑,从这几兵俑身上你发现了什么?生:师:请参观这幅图表现了兵俑什么的不同?生:师:他们分别有哪些动作?师:那接下来我们再来参观它的头式(出示课件),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师:嗯,有的戴冠,有的盘起士兵头戴介帻或束发绾髻军吏配有装饰的板冠(这种冠是将军戴的冠,这种冠是文官戴的冠),所以发式也是生:(区分兵马俑官职的重要标志)。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六年级上册备课人:赵成伟备课时间2014 年9月11日课题6、秦陵兵马俑授课时间11月24日~11月28日课型综合·探索课时1课时授课班级六年级1~2班总第11课时内容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方法与过程目标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教具学具准备师:相关课件、兵马俑的图片资料、作业展示板、人形纸片。

生:搜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勾线笔、彩色笔。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用第一课时一、猜图导入课题:(1)游戏“翻翻看”:谁能最快猜出图片后是什么?生:兵马俑。

(2)兵马俑为谁建造?——秦始皇。

你对这位皇帝有什么了解?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师: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

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

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陵兵马俑(板书课题)ppt课件。

第31页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置媒体运用二、初探秦陵兵马俑:三、整体欣赏,谈感受:四、小试牛刀:(1)什么是“俑”?兵马俑是怎样被发现的?(2)体会秦陵兵马俑的宏大(3)看了刚刚的图片介绍,你觉得兵马俑怎么样?(4)到底多大?让我们用一组一号坑的数据来回答。

(5)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刻?生:头发、五官、衣服都进行了精雕细刻。

头发:发丝清晰可见。

细致入微。

五官:眉目清晰,表情丰富细腻。

衣服:铠甲一块块的,甲丁历历可数,皱褶生动。

马俑:两耳竖立、双眼炯炯有神、喘着粗气的鼻孔、马嘴象发出嘶鸣一般。

师:这么多的细节说明兵马俑还有什么特点?(生:细致、精美、逼真……)教师总结板书:精美1、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国组织把秦陵兵马俑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秦陵兵马俑》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秦陵兵马俑》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第6课
《秦陵兵马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简单的欣赏雕塑作品;
技能目标:能绘制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绘制线描图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兵马俑吗?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
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秦陵兵马俑》;
二、作品鉴赏:
师:课件出示几幅兵马俑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些兵马俑的外形具有哪些特点?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观察的很到位,说明大家是十分具有观察能力的小朋友;
三、实践展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尝试绘制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
生:结合课文内容,认真进行制作;
师:巡视指导,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积极举手上体进行作品展示。

师:及时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并做相应的总结;。

秦陵兵马俑(教案) 湘美版 美术六年级上册

秦陵兵马俑(教案) 湘美版 美术六年级上册

兵马俑教材分析“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

”秦汉兵马俑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印痕,是先民们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艺术瑰宝,其气势恢宏,场面浩大,形象生动,或写实、或写意的艺术手法,是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的艺术学习宝藏。

本课让学生走进兵马俑的世界,感受其气势宏大、撼人心魄的气势,从而领略秦代丰厚而骄人的艺术与文化。

教学目标:1、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艺术价值,提高审美意识。

2、让学生学会细心、耐心的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并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3、了解一些考古常识和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

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能捻过欣:分析、讨论、感受等方式,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有关除料、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1.艺术无国界,艺术本一家。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请你闭眼聆听,想象一下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画面?2.这样气势恢宏,声势浩大的战争场面,必然有千军万马。

就是这支强大勇猛的军队,有一位叱咤风云的统帅,来自秦国(秦始皇)。

对了,他就是秦始皇。

秦陵主要由丞相李斯设计,用举国之力整整花费了38年的时间,建造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一一秦始皇陵兵马俑板书课题一一兵马俑二、新授1俑是古代陪葬的人偶3.你们知道这些兵马俑是怎么被发现的吗?1973年农民杨志发区地里挖地,这一锄头下去,震惊了全世界。

因为他的发现也因为考古学家的付出,才得以让这些艺术珍品展示于众。

猜一猜,考古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呢?如果你是一位考古学家,你会怎么做?选定发掘地点、对象一一采用什么方法挖掘,并做好文字、绘图等记录一一编号、分类、修复(课件):4.选定发掘地点、对象——5.采用什么方法挖掘,并做好文字、绘图等记录一一6.编号、分类、修复考古学家必须精通地层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高超的修复技能。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说课稿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说课稿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秦陵兵马俑》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通过欣赏和分析兵马俑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材以秦陵兵马俑为主题,通过图片、文字和活动建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于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相关知识,并通过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能够欣赏和分析兵马俑的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能够欣赏和分析兵马俑的艺术魅力。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等教学资源,结合实地考察和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秦陵兵马俑的图片或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欣赏与分析: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和相关文物,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3.知识讲解:介绍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兵马俑的文化价值。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动手制作:学生根据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进行绘画或制作兵马俑的实践活动。

6.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湘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秦陵兵马俑》

湘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六课教学设计:6、秦陵兵马俑活动一一、教材分析:秦陵兵马俑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先辈们智慧创造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画兵马俑草图,欣赏评述文物,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的体验活动之中,共享人类的文化资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主要是通过欣赏兵马俑,让学生领略中华民族古老灿烂的文化,在提高审美欣赏水平的同时,增加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知识阅历逐渐丰富,求知欲强。

本课让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兵马俑,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继续保持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生命的激情。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思路:“活动一”的学习内容是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从兵马俑的造型、纹样、色彩等方面进行欣赏评述。

教学程序为:交流——欣赏分析——模仿造型——小结评述。

教学目标:1、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能简单说出兵马俑主要的艺术特色。

2、能以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兵马俑的了解和感受。

3、能分析兵马俑的外形结构特点,描绘兵马俑的线描图。

4、能互相合作,模拟摆放兵阵,凝聚集体的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音乐总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联想,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同学们仔细聆听。

(放课件音乐)提问: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2、师: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段视频:这一支威武之师正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千军万马。

你了解秦始皇这位历史人物吗?(他统一了中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正是这位雄霸天下、叱咤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他的声威,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这样的千军万马,于是他动用了全国的力量为自己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地下军事王国,这就是兵马俑。

板书课题:6、秦陵兵马俑二、欣赏1、提问什么是俑?(人死后陪葬用品)2、请同学们观看一下这些兵马俑视频,感受一下。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观看了秦陵兵马俑后说:“世界本来只有七大奇迹,秦陵兵马俑的发掘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6. 秦陵兵马俑-湘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6. 秦陵兵马俑-湘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6. 秦陵兵马俑-湘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史和秦朝的历史背景;2.学习秦陵兵马俑的特点和形式;3.通过绘制秦陵兵马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4.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秦陵兵马俑的特点和形式;2.绘制秦陵兵马俑的技巧和细节。

教学难点1.对秦陵兵马俑特点和形式的理解;2.绘制兵马俑时各个部位的注意点。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为秦陵兵马俑的绘制。

教学方法1. 课前启发让学生们在课前自行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投影或板书的形式,向学生普及秦陵兵马俑的形式和特点,并详细介绍如何正确绘制秦陵兵马俑。

3. 生动示范教师在黑板上或纸上进行生动的绘画示范,让学生们可以直观地感受绘画过程和细节。

4. 个性化指导教师巡视全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并纠正错误。

教学时数本节课为1节45分钟的美术课。

四、教学流程1. 课前启发(5分钟)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特点,鼓励学生在课前自行了解秦陵兵马俑。

2. 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或板书的形式,向学生普及秦陵兵马俑的形式和特点,并详细介绍如何正确绘制秦陵兵马俑。

3. 生动示范(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或纸上进行生动的绘画示范,让学生们可以直观地感受绘画过程和细节。

4. 学生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练习绘制秦陵兵马俑。

5. 个性化指导(10分钟)教师巡视全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并纠正错误。

6.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展示独特的绘画作品。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绘画作品和个性化指导,评估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

六、拓展与应用1.回学校后,让学生们进行秦陵兵马俑创意绘画,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2.带学生前往博物馆参观秦陵兵马俑的实物,强化学生对秦陵兵马俑的认识和兴趣。

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 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秦陵兵马俑》是湘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主要通过对秦陵兵马俑的欣赏、分析和探究,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秦陵兵马俑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秦陵兵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军事博物馆,它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本课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展示了秦陵兵马俑的壮观场面、不同的兵种和造型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和文字资料。

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首先通过欣赏秦陵兵马俑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兵马俑的宏大和壮观;然后介绍了兵马俑的发现过程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的重要历史价值;接着分析了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独特魅力;最后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兵马俑,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发现过程和艺术特点。

2.掌握秦陵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兵马俑的形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审美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2.通过示范、实践等方法,让学生掌握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兵马俑的技巧。

3.通过展示、评价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发现过程和艺术特点。

2.掌握秦陵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兵马俑的形象。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6.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2014秋) (共11张PPT)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6.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2014秋) (共11张PPT)
面积500平方米,66件, 似是指挥中心。
面积6000多平方米,1300多件, 混编兵种,伺机待动。
面积14260平方米,6000多件观察质地和颜色,你有什么发现? 2号考古队:观察发型和表情,你有什么发现? 3号考古队:观察衣着和动作,你有什么发现?
1号考古队:观察质地和颜色,你有什么发现?
为活动二做准备。
模塑粗坯----雕刻细节----阴干烧制-----通体彩绘
2号考古队:观察发型和表情,你有什么发现?
3号考古队:观察衣着和动作,你有什么发现?
军吏俑 御手俑 将军俑
跪射俑 立射俑
考古线描图
平时写生图
请仿照考古人员的方法,为你喜欢的兵马俑绘制一 幅线描图,并能体现兵马俑的结构特点与精神面貌。
拓展: 请查找资料,了解兵马俑各个俑坑的布阵情况,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秦陵兵马俑-湘美版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秦陵兵马俑-湘美版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秦陵兵马俑-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湘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秦陵兵马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制作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实践。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掌握制作兵马俑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秦陵兵马俑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2. 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兵马俑实物或图片、制作工具等。

2. 学具:兵马俑制作材料、绘画工具、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新课讲解:介绍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分析兵马俑的造型、色彩和纹饰,引导学生了解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兵马俑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兵马俑的文化价值和保护意义。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秦陵兵马俑-湘美版2. 课题:秦陵兵马俑3. 教学目标: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掌握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教学难点:兵马俑制作工艺,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

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实践操作、作品展示与评价、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一件兵马俑作品。

2. 结合兵马俑的特点,创作一幅与之相关的绘画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评价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并掌握了制作方法。

湘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秦陵兵马俑》评课稿

湘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秦陵兵马俑》评课稿

湘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秦陵兵马俑》评课稿一、引言《秦陵兵马俑》是湘美2011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的教材中的一篇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篇教材,学生能够了解到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评课,探讨其教材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为进一步完善课程提供参考。

二、教材设计1. 教材内容教材以秦陵兵马俑为核心内容,以让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起源、形态和意义为主要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包括: - 秦朝简介:对秦朝的历史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了解秦朝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 兵马俑简介:介绍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及其在秦朝墓葬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兵马俑的兴趣。

- 兵马俑的形态:通过描绘兵马俑的造型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它们的独特之处。

- 兵马俑的意义:从历史、艺术和文化多个角度探讨兵马俑的重要意义,并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2.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既包括学习知识的目标,也包括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教学目标包括: - 认识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形态特点。

- 了解兵马俑在秦朝墓葬中的作用和意义。

-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材设计明确了教学重点和难点,为教师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指导。

教学重点包括: - 秦陵兵马俑的起源和形态特点。

- 兵马俑在秦朝墓葬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包括: -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地理解、描述和欣赏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本教材设计中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视频展示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兵马俑的形态特点,可以通过视频展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 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 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秦陵兵马俑 | 湘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雕塑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 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代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雕塑艺术。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让学生对古代雕塑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其艺术特点。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作品欣赏1. 教师出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觉得这些雕塑作品有什么艺术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四、课堂实践1.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雕塑作品。

2. 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制作过程和技艺。

2.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作品欣赏1. 教师出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觉得这些雕塑作品的制作过程和技艺有什么特别之处?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秦陵兵马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秦陵兵马俑》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欣赏到秦陵兵马俑的独特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他们对历史题材感兴趣,而且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关于兵马俑的图片或实物。

但学生对秦陵兵马俑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秦陵兵马俑,以及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欣赏法:让学生欣赏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培养审美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画,提高绘画技巧。

4.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秦陵兵马俑的认识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秦陵兵马俑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布置教室,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秦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课题。

提问:“你们对秦陵兵马俑有什么了解?你们觉得它美吗?为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关于秦陵兵马俑的短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及其艺术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讲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造型等。

然后引导学生动手绘画,尝试模仿秦陵兵马俑的风格。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其他同学欣赏、评价。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 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 秦陵兵马俑 ︳湘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六课秦陵兵马俑︳湘美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第六课,教材来源于《湘美版小学美术教材》。

此节课是针对六年级学生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造型特点,并通过示范教学,引导学生绘制兵马俑。

二、教学目标1.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现存状况。

2.熟悉兵马俑的基本构型和造型特点。

3.掌握绘制兵马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与造型特点。

2.绘制兵马俑的基本构造。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地绘制兵马俑的细节部分。

2.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本课的导入主要是通过图片和文字的配合来进行的,教师可选择播放视频,介绍秦陵兵马俑的历史和背景,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秦始皇做兵马俑的初衷和目的。

2. 介绍秦陵兵马俑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或者通过放映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让学生通过了解背景,进一步了解造型特点。

3. 示范绘制兵马俑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者黑板和粉笔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兵马俑的基本构造和造型特点。

然后,教师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借鉴,掌握绘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 让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讲解艺术创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思考,让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素材和工具进行创作。

5. 交流展示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让他们互相欣赏和评价他们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艺术创作的过程和经验。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造型特点,并掌握绘制兵马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积极培养学生的艺术天赋和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3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3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省级名师授课教案
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秦陵兵马俑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先辈们智慧创造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世界文化宝贵遗产。

本课充分利用学生对秦陵兵马俑的神秘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文物的欣赏感悟活动中来。

从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的秦兵马俑进入学习活动。

教材兵马俑主图展示了气势恢弘的秦俑兵阵,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兵阵庞大的气势。

对秦兵俑阵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欣赏神态各异的兵马俑个体,了解其造型特点,尝试秦陵兵马俑的线描。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了解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方法过程:能分析兵马俑的外形结构特点,描绘兵马俑线描图。

知识技能:能通过感受、分析、讨论、等方法,表达自己对秦陵兵马俑了解和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能分析兵马俑的外形结构特点,描绘兵马俑线描图。

教学过程。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课件PPTA016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6.秦陵兵马俑》课件PPTA016

● 作业:根据照片或实物,仿照考古人员的方法描绘一幅兵马俑的线描图,体会兵马俑的特点。
● 同学们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宏大的规模、磅礴的气势、精巧的塑造工艺、高超的写实能力令人瞩目。它 为世界了解中国、● (1)分别有什么不同的服饰?
● 陶俑从服饰可以分为: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
● (2)陶俑分别有什么不同的姿势?
● 陶俑从姿势可以分为:立射俑、 跪射俑等。
● 陶俑的形体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 陶俑的形体结构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
小学美术湘美版六年级上册 《6.秦陵兵马俑》
类型:获奖课件PPT
“俑”
谁认识这个字? 它是什么意思?
● 这节课,
● 让我们一起走近气势恢宏的秦 陵兵马俑。
● 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为文物的复原做了很多工作,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
● 根据以下图片,思考:

出土的艺术珍品分为几大类?
● 出土的艺术珍品分为: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
● 观察下图,思考: ● 普通士兵、军官、车兵各自的特点? ● 分别通过什么特征进行区分的?
● 普通士兵和各级军官之间的差别往往是通过头饰和铠甲来体现的,头饰和铠甲越复杂,代表的 军衔越高。但车兵例外,因为需要驾车,所以他们的铠甲没有护肩,以减轻手臂的负担,轻松 地驾驭战车。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六课秦陵兵马俑-湘美版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六课秦陵兵马俑-湘美版共22张PPT

小试牛刀
这三个分别是将军俑、武士俑和军吏俑的头部和 身体,试试把它们正确地拼在一起吧。
1
2
3
A
B
C
揭晓答案
士兵的身份不同,他们的发式、着装也是有区别 的。军衔越高,发式和服装越复杂。
3
2
1 你答对了吗?
A
B
C
课堂实践
创作提示: 根据自己的个体感受,选择其中一项作 业进行创作。 1.倾向于表现写实感受的线描作品。 2.倾向于表现装饰意味的装饰线描作品。
学习反馈
发型
是区分兵马俑身份的重要标志
单板长冠 双板长冠
鹖冠
不戴冠的轻便灵巧,身份低微。
单板长冠 双板长冠
头发清晰可见,细致入微;发 式有的戴帽、有的盘起…… 戴冠的十分霸气,身份尊贵。
学习反馈
表情
五官眉目清晰,表情丰富细腻
威严
机警
沉稳
严肃
老练
年轻
凝重
学习反馈
服装
服装
纹理清晰,质地分明。 有的铠甲,有的布衣。
课前五分钟
“秦粉”说秦俑
老师有话说 珍惜爱护文化遗产!
湘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六课
秦陵兵马俑
初识兵马俑
自学成才
温馨提示:
1.看书20—21页,认真观察图片。 2.根据导学要求,同桌交流讨论。
导学要求:秦俑都在那些部位进行了精 雕细刻?它们之间又有那些不同呢?
学习反馈
学习反馈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学生有话说










课后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