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认识医生教案

合集下载

托班主题教案:认识医生

托班主题教案:认识医生

托班主题教案:认识医生前言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托班幼儿了解医生的工作,减少幼儿对医院和医生的恐惧感,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活动目标认知目标:幼儿能够了解医生的工作和医院的基本环境。

情感目标:幼儿能够减少对医生和医院的恐惧,理解医生是帮助病人的人。

技能目标:幼儿能够学会基本的健康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材料准备医生服装和医疗玩具(如听诊器、注射器模型等)医院环境的图片或视频健康知识宣传册或绘本绘画和手工材料(如彩色笔、纸张、剪刀、胶水等)环境布置在活动区域布置一些医院环境的图片,如医生看病、护士照顾病人等场景。

三、活动流程1.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医生和医院的简单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医生角色扮演幼儿穿上医生服装,模拟医生看病的情景。

3. 医院环境介绍展示医院环境的图片或视频,向幼儿介绍医院的各个部分。

4. 健康知识讲解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讲解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

5. 自我保护教育教育幼儿如何保护自己,如勤洗手、不随意触摸眼睛和嘴巴等。

6. 绘画活动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医生或医院,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7. 手工制作制作简单的医疗玩具,如纸听诊器、纸注射器等。

8. 健康操学习一套简单的健康操,培养幼儿的运动习惯。

9. 活动总结教师总结活动,强调健康的重要性,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

四、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健康知识。

五、注意事项安全第一:确保所有活动在成人监督下进行,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鼓励参与:鼓励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不要忽视任何一个孩子。

耐心引导:幼儿学习需要时间,教师应耐心引导,避免急躁。

六、评估与反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医生的工作和健康知识。

收集幼儿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感受和建议。

七、附录健康知识资料:提供一些关于健康知识的简单资料,供幼儿和家长参考。

活动照片:记录活动的精彩瞬间,用于活动总结和家长沟通。

托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医生

托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医生
医生的重要性
医生在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是维护人们身体健康、保障生命安 全的重要力量。尤其在疫情期间,医生们冲锋在前,为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贡 献。
活动目标设定
01
02
03
知识目标
让幼儿了解医生的基本职 责和工作内容,认识常见 的医疗器械和用品。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模 仿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角色扮 演和互动游戏。
血压计
测量血压的仪器,通过袖 带充气和放气来检测血压 值。
注射器
用于注射药物或抽取血液 的器具,使用前需消毒。
疾病预防和日常保健知识普及
洗手
教导孩子们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 在接触公共设施后,要使用肥皂和流 动水彻底清洗。
饮食均衡
充足睡眠
保证每晚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有助于 身体恢复和增强免疫力。
鼓励孩子们摄入各种营养食物,避免 偏食和挑食,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托班主题活动教案认 识医生
目录
• 活动背景与目标 • 活动内容与方法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培养 • 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 • 家长参与与支持体系建设
活动背景与目标
01
托班幼儿特点及需求分析
01
认知特点
托班幼儿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 奇,善于模仿,喜欢通过游戏和互动学习新知识。
引导幼儿关爱他人,学会感恩
情感共鸣
通过讲述医生治病救人的故事, 激发幼儿对医生的感激之情,理
解医生的付出和奉献。
角色扮演
组织幼儿扮演医生和病人,模拟医 疗过程,体验医生的辛苦和关爱, 学会关心他人。
感恩教育
引导幼儿用言语或行动表达对医生 的感激,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

认识医生教案模板及反思

认识医生教案模板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医生的职业特点,知道医生的工作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职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医生职业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医生的职业特点,知道医生的工作内容。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职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医生职业相关图片、视频、医生工作场景图片等。

2. 学生准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收集医生职业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医生职业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职业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医生职业的特点。

(二)新授1. 教师展示医生工作场景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医生的工作内容。

2. 学生分组讨论,收集医生职业相关资料。

3. 分组汇报,分享收集到的医生职业信息。

(三)巩固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医生与患者沟通的场景。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医生职业的特点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医生职业的认识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医生职业的特点和重要性。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尊重职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以下是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2.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医生的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医生职业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关爱他人、尊重职业等,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托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医生

托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医生

托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医生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能够:
1.了解医生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
2.了解医生的工作环境和工具
3.了解如何保护身体健康
二、教学准备
1.医生服装道具
2.医疗器械模型
3.医院相关图片
4.医学知识卡片
5.医师职业相关故事书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以上一次的体验为例:
“上次我们去火车站看了看防护员工,你们还记得吗?今天我们来了一个特别的游客,他就是救护车医生!”
老师穿上医生服装,向幼儿表明角色。

2. 了解救护车医生的工作
让孩子们通过提问来了解救护车医生的日常工作,他们去哪里工作,有什么重要性等。

3. 了解医生的工作环境和工具
通过医生制服、医院图片、医疗器械模型来让孩子们了解医生的工作环境和工具。

4. 了解身体知识,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让孩子根据医学知识卡片进行问答互动,让他们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5. 讲述医师职业相关故事,并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
老师讲述一些医师职业的故事,然后让孩子穿上医生服装,进行角色扮演,感受医生的工作环境。

四、教学效果
幼儿们通过这一次的教学活动,了解到医生是保卫人们健康的关键岗位,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五、课后练习
老师可准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卡片等学习材料,让孩子在家中通过游戏的形式对医学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

六、结语
通过本次主题活动,我们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医疗知识,让他们了解医生工作的重要性,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奠定重要的基础。

托班主题教案:认识医生(2篇)

托班主题教案:认识医生(2篇)

托班主题教案:认识医生教学一:认识医生教学目标1、知道医生是我们生病时医治我们的人,医生有特别的制服。

2、学说短句:医生,辛苦了。

教学准备1.医生工作时的录像。

2.医生及不同职业人物的卡片。

教学建议1.出示不同职业人物的照片:让托儿从中找出医生。

2.和托儿一起来说说:生病了要找谁、医生穿什么衣服、用什么工具给病人治病等。

3.观看医生工作的录像,认识医生的制服和医生使用的听诊器、针、体温计等。

教学二歌曲“小医生”教学目标通过情境表演,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小医生”。

教学准备木偶娃娃、听诊器、针管、录音磁带。

教学建议1.用娃娃生病了引出情境表演,教师一边演示用听诊器,一边念歌词。

2.教师范唱,幼儿学唱第一段。

3.教师边表演给娃娃打针,边念歌词。

4.幼儿学唱第二段。

5.两段完整地唱。

托班主题教案:认识医生(2)主题:认识医生目标:1. 了解医生的工作和责任;2. 培养对医生的尊重和认可;3. 增强孩子们对健康的意识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活动安排: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医生工作的图片,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并与他们讨论他们对医生的了解和认知。

2. 活动1:游戏「我是医生」a. 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孩子扮演医生的角色。

b. 其他孩子在模拟就诊的情景下去看医生。

c. 医生角色的孩子需要问询病情,进行诊断,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治疗。

d. 孩子们轮流扮演医生的角色,增加理解和认识医生的机会。

3. 活动2:制作医生工具a. 准备一些工艺材料如纸板、颜料、剪刀、胶水等。

b. 孩子们根据指导制作医生用的工具如医生帽子、手术刀、听诊器等。

c. 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讨论医生工具的用途和医生的工作。

4. 活动3:参观学校附近的医疗机构a. 与学校附近的医疗机构联系,安排参观活动。

b. 孩子们可以亲眼看到医生的工作环境,并观察医生如何处理病人。

c. 在参观中,引导孩子们提问,了解医生的日常工作和对病人的关心。

5. 活动4:角色扮演「医生和病人」a. 孩子们自由组队,分为医生和病人角色。

幼儿园职业教育:认识医生教案实例分享

幼儿园职业教育:认识医生教案实例分享

幼儿园职业教育:认识医生教案实例分享幼儿园职业教育:认识医生教案实例共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的职业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幼儿教育中,适当的职业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各种职业,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和态度。

今天,我将共享一则幼儿园职业教育的教案实例——认识医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教育活动开展职业教育。

一、认识医生教案实例共享1. 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了解医生是什么职业,医生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 培养幼儿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医生的职业特点。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学准备- 医生的服装道具,如白大褂、口罩、手术衣等。

- 医疗器械玩具,如玩具注射器、听诊器等。

- 医生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材料。

3. 教学活动- 导入环节:播放医生的视频,让幼儿们初步了解医生的工作内容。

- 学习活动:老师穿上医生服装,向幼儿们展示医生的日常工作场景,让幼儿们亲身感受医生的工作。

- 游戏体验:设立医生角色扮演区,让幼儿们扮演医生和病人,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增强对医生工作的认识。

- 制作手工:幼儿们用纸板等材料制作简单的医生工具,如口罩、听诊器等,增加动手实践的乐趣。

4. 总结回顾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幼儿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全面了解了医生这一职业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在角色扮演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对医生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些活动,也增强了幼儿对医生的尊重和理解,培养了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我的观点和理解医生作为一个崇高的职业,对社会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

通过幼儿园的职业教育,可以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他们对各种职业的尊重和理解。

而这样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的职业选择都是非常有益的。

幼儿园职业教育中的认识医生教案实例共享,对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幼儿园小班人物认知:认识医生详细教案

幼儿园小班人物认知:认识医生详细教案

《幼儿园小班人物认知:认识医生详细教案》一、引言在幼儿园小班的教学中,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职业和人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今天,我们将重点关注医生这一特殊的职业,探讨如何设计一份详细的教案,以帮助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医生这个职业,从而拓展他们的认知和兴趣。

二、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能够简单描述医生的工作内容和日常工作环境。

2.帮助孩子们了解医生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3.激发孩子们对医生职业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学习和探索医学知识。

2. 教学准备1.图书资料:准备一些适合幼儿园小班的图画书或简单文字介绍医生的图书。

2.视听资料:找一些简单直观的资料,展示医生的工作场景和医疗知识。

3.游戏道具:可以准备一些医生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医生服装、医疗器械模型等,以便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3. 教学步骤1.以从简到繁的方式介绍医生的工作内容和意义,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可以通过阅读图画书、观看等形式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医生的工作内容,如医生能帮助病人治疗疾病,给病人打针、开药等。

–引导孩子们讨论医生对社会的重要性,比如当人们生病时,医生会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2.细化医生的职责和工作环境。

–通过游戏角色扮演,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医生的工作,比如让他们扮演医生给玩具角色做基本的检查治疗。

–借助图书和,向孩子们展示医生在医院、诊所的工作场景,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医生的工作环境,如手术室、急诊室等。

3.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态度和兴趣。

–鼓励孩子们在游戏中挖掘更多医生的知识,可以让他们问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展示他们自己对医生的理解,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小短剧表演等形式。

4.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医生认知的活动,孩子们对医生这一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简单描述医生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

他们也对医生产生了兴趣,愿意去探索更多有关医生的知识。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帮助幼儿园小班的孩子认识医生这一特殊职业,不仅是扩大他们的社会认知,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医学和医疗的尊重与关爱。

幼儿园托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医生(通用9篇)

幼儿园托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医生(通用9篇)

幼儿园托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医生(通用9篇)幼儿园托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医生篇1活动一:认识医生活动目标:1、知道医生是我们生病时医治我们的人,医生有特别的制服。

2、学说短句:医生,辛苦了。

活动准备1、医生工作时的录像。

2、医生及不同职业人物的卡片。

活动建议1、出示不同职业人物的照片:让托儿从中找出医生。

2、和托儿一起来说说:生病了要找谁、医生穿什么衣服、用什么工具给病人治病等。

3、观看医生工作的录像,认识医生的制服和医生使用的听诊器、针、体温计等。

活动二:歌曲“小医生”活动目标通过情境表演,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小医生”。

活动准备木偶娃娃、听诊器、针管、录音磁带。

活动建议1、用娃娃生病了引出情境表演,教师一边演示用听诊器,一边念歌词。

2、教师范唱,幼儿学唱第一段。

3、教师边表演给娃娃打针,边念歌词。

4、幼儿学唱第二段。

5、两段完整地唱。

活动三:比较圆形和方形活动目标比较圆形的不同,感知圆的东西能滚,方的东西滚不起来。

活动准备1、人手1个圆积木和1个方积木。

2、在室内布置一些圆形和方形的实物和玩具。

活动建议1、托儿随意玩玩,看看方积木、圆积木,说说圆积木没有角,方积木有角。

2、自由地在室内找找圆形和方形的物品,把能滚的物品举起来。

3、想一想、说一说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哪些东西是方形的?活动四:故事“打针”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人物形象,知道生病时要去看医生。

2、去医院看病打针时不哭闹。

活动准备故事“打针”的桌面教具(小白兔、大象、马、猴子、猫医生)。

活动建议1、教师有表情地讲故事。

2、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根据故事内容提问。

3、讨论:假如我是小白兔,打针时,我要怎么样?教育托儿生病打针吃药时不哭闹。

活动五:手工“做问候卡”活动目标1、对生病的人表示关心。

2、利用已有的技能,制作一张问候卡。

活动准备油画棒、“O”(心)形卡片人手一张。

活动建议1、与托儿谈论家中、园中有没有人生病,生了病怎么办。

幼儿园:教案 《我是小医生》

幼儿园:教案 《我是小医生》

幼儿园教案《我是小医生》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医生的职业特点,培养幼儿对医生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懂得保持卫生、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医生职业,了解医生的工作内容。

2. 学习简单的卫生保健知识,如洗手、戴口罩等。

3. 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生病的故事,引发幼儿对医生的兴趣。

2.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小医生,体验医生的工作。

3. 游戏互动:设计相关的卫生保健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医生服装、听诊器、体温计等。

2. 素材:相关故事、图片等。

3. 环境:布置一个温馨的课堂氛围。

五、教学步骤:1.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小朋友生病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医生职业。

2. 认识医生:介绍医生的工作内容,让幼儿了解医生的重要性。

3. 角色扮演:让幼儿穿上医生服装,使用听诊器、体温计等工具,体验医生的工作。

4. 学习卫生保健知识:教授幼儿简单的卫生保健方法,如洗手、戴口罩等。

5. 游戏互动:设计相关的卫生保健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个关于卫生保健的小任务,如学习洗手七步法等。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医生职业的认识和兴趣。

2. 检查幼儿在游戏互动中是否能正确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应用所学到的卫生保健方法。

七、教学拓展:1. 邀请real doctor 或护士来课堂分享经验,增加幼儿对医疗职业的认知。

2. 组织幼儿参观医院或诊所,让他们亲身体验医生的工作环境。

3. 开展关于健康主题的家长座谈会,增进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参与和关注。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情感波动,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生病和医疗过程。

2. 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或难以理解的信息。

认识医生教案模板范文中班

认识医生教案模板范文中班

适用年龄:中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医生的职业特点和工作内容,知道医生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

2. 通过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增强幼儿对医生的尊重和信任,培养良好的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1. 认识医生,了解医生的工作。

2. 学习基本的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医生工作的辛苦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在面对疾病时,懂得寻求医生帮助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医生的工作》2. 医生工作道具:听诊器、病历夹、药丸等3. 医生服装4. 娃娃医院游戏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知道医生是做什么的吗?2. 幼儿分享自己对医生的认识。

二、认识医生1. 教师展示课件《医生的工作》,介绍医生的职业特点和工作内容。

2. 通过课件,让幼儿了解医生的工作环境、工具和基本工作流程。

三、角色扮演1. 教师分配角色,让幼儿扮演医生、病人、护士等。

2. 模拟医院看病场景,让幼儿体验医生工作的过程。

3. 教师指导幼儿如何进行角色扮演,注意尊重他人,认真完成角色任务。

四、实际操作1.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听诊器、病历夹等工具。

2. 幼儿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健康知识教育1. 教师讲解基本的健康知识,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等。

2. 幼儿分享自己了解的健康知识。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医生的工作。

2. 幼儿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了解幼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幼儿的健康意识。

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医院,了解医生的真实工作环境。

2. 开展健康知识竞赛,巩固幼儿所学知识。

幼儿园托班主题活动示范课教案熟悉医生

幼儿园托班主题活动示范课教案熟悉医生

幼儿园托班主题活动示范课教案——熟悉医生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医生的职业特点,知道医生是救助病人的专业人士。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医生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医生的职业特点,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简单的自我保健方法。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医生服装、听诊器、药箱等道具;健康知识图片、视频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有利于幼儿专注地参与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穿着医生服装,带着听诊器和药箱进入教室,引起幼儿的兴趣。

2. 主题讲解:介绍医生的职业特点,让幼儿了解医生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

3. 互动环节:让幼儿模拟就诊,使用听诊器给娃娃看病,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健康知识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传授简单的健康知识,如洗手的重要性、如何预防感冒等。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医生的认识,以及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医生知识,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学习内容。

3. 家长鼓励幼儿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医生职业的认识和理解。

2. 通过课后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是否能运用所学到的健康知识。

3. 定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幼儿和家长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我是小医生”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医生职业的乐趣。

2. 邀请医院的医生来校进行实地讲解,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医生的工作环境和内容。

3. 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加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全家人的健康意识。

八、教学资源1. 医生职业介绍资料:包括医生工作内容、职责、职业要求等。

2. 健康知识资料:包括预防疾病、健康饮食、良好生活习惯等。

3. 教学道具:医生服装、听诊器、药箱等。

托班主题教案:认识医生

托班主题教案:认识医生

托班主题教案:认识医生1500字托班主题教案:认识医生一、主题背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不可避免地感染病菌或遇到日常的小伤口。

因此,教导幼儿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非常重要。

本节课的主题是“认识医生”,旨在培养幼儿对医生的了解和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保健观念和更好地应对患病时的情绪。

二、教学目标:1.了解医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

3.培养幼儿积极面对疾病的态度,学会如何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病症。

4.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短视频,展示医生给小朋友看病的场景,引发幼儿对医生的认知和兴趣。

2. 感知学习:(15分钟)a. 介绍医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如给小朋友看病、给药物等。

b. 给幼儿播放医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的幻灯片,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医生的工作。

c. 与幼儿交流,询问他们对医生的认知和想法。

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经历。

3. 操作体验:(20分钟)a. 分发医生、患者和药品等相关角色扮演道具,让幼儿分成小组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

b. 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医生给患者看病的场景。

教师在旁边引导和帮助幼儿,例如询问患者的症状、给予患者适当建议等。

c. 鼓励幼儿向医生提问,询问医生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并接受医生的建议。

4. 创作活动:(20分钟)a. 给幼儿提供绘画纸和彩色笔,要求他们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医生形象。

b. 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绘制的医生形象,并提问幼儿医生如何给患者看病。

5. 教学总结:(5分钟)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医生的知识和体会。

强调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保健习惯。

四、教学资源:1. 医生职责和工作内容的幻灯片。

2. 医生、患者和药品等相关角色扮演道具。

3. 绘画纸和彩色笔。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判断是否理解医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认识医生幼儿绘本教案小班

认识医生幼儿绘本教案小班

认识医生幼儿绘本教案小班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认识医生这个职业,并了解医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

2.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幼儿对医生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激发幼儿对医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关爱意识。

3. 操作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模仿医生的工作动作,如听诊、量体温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医生这个职业,了解医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医生的工作意义,培养幼儿对医生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材料,《认识医生》绘本、医生服装道具、医疗器械模型等。

2. 教学环境,教室中央摆放医疗器械模型,墙上贴有医生的图片和工作场景。

3. 教学辅助,教师准备PPT,介绍医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PPT,介绍医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激发幼儿对医生的兴趣。

2. 绘本阅读(15分钟)。

教师给幼儿讲故事《认识医生》,让幼儿通过绘本了解医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

3. 角色扮演(2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部分幼儿扮演医生,其他幼儿扮演病人,进行模拟诊疗活动。

4. 制作医生工具(1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制作医生工具,如医生帽、口罩、听诊器等,让幼儿亲手制作医生用品,增强对医生的认知。

5. 游戏活动(20分钟)。

教师组织医生游戏活动,让幼儿模仿医生的工作动作,如听诊、量体温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6. 总结(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医生的工作意义,培养幼儿对医生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医生的认知得到了拓展,了解了医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培养了对医生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激发幼儿对医学的兴趣,进一步加深对医生的认知和理解。

大班认识医生活动教案设计

大班认识医生活动教案设计

大班认识医生活动教案设计一、活动背景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医生的职业特点,知道医生的主要工作内容。

2.培养幼儿对医生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三、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医生服装、医生工具箱、医药箱、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道具;健康知识卡片、画纸、彩笔等。

2.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看医生的经历,对医生有一定的了解。

四、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身穿医生服装,引起幼儿兴趣。

2.认识医生:教师向幼儿介绍自己的职业,讲解医生的主要工作内容,如看病、治疗疾病、保健等。

3.体验医生工作:教师邀请幼儿模拟看病场景,使用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工具为幼儿检查身体,让幼儿体验医生的工作。

4.学习健康知识:教师通过健康知识卡片,向幼儿讲解简单的健康知识,如如何预防感冒、发烧、肚子疼等。

5.动手制作: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医生形象,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五、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医生的职业特点和主要工作内容,分享自己学到的健康知识。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医院”主题区域,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医生,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品质。

六、活动注意事项1.注重幼儿的安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全程关注幼儿。

2.在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3.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分享活动内容和幼儿的表现。

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了解医生这个职业,培养幼儿对医生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同时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大班认识医生活动教案设计活动背景:孩子们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对各种职业都充满了向往。

医生这个职业在孩子们心中往往具有很高的地位,因为医生能救死扶伤,让人们恢复健康。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医生,培养他们对医生的敬意,我们设计了这次“大班认识医生活动”。

活动目标:让孩子们了解医生的日常工作,知道医生是如何帮助病人的;培养孩子们对医生的尊敬和感激之情;通过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认识医生教案

认识医生教案

认识医生教案认识医生教案1内容与要求: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2、遇到打针吃药不害怕,在角色游戏中获得快乐成功体验。

活动重点与难点:重点:遇到打针吃药不害怕,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成功体验。

难点: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材料及环境的创设:1、幼儿有去医院看病的生活经验。

2、幼儿图书人手一册、多媒体课件、角色游戏“医院”的材料、四个篮子、各种动物玩具、动物图片、字卡等。

设计思路:1、本次活动是在主题活动“小医生”背景下展开的,幼儿都有去医院看病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医生特别感兴趣,在角色游戏里也乐于模仿医生,本次活动是以幼儿的兴趣出发,为幼儿的表达与表现欲望提供了条件。

2、活动主要目标是幼儿情感的激发,培养幼儿不怕打针、吃药的勇敢品质。

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领,分享、体验成功快乐。

本次活动是主题活动结束阶段的一次语言活动,依据主题活动的阶段目标和本班幼儿实际,旨在引导幼儿大胆发言与展示自己已有经验,获得成功的快乐,使主题的关键目标得以实现。

3、在活动的教学方法上,我采用的有启发、鼓励、提问法、情境法。

通过欣赏图片,启发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调动幼儿操作积极性。

在引导幼儿游戏时,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即小班幼儿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高峰期,对模仿成人的动作或玩具特别感兴趣,角色意识不是很强。

因此,在指导幼儿游戏时,我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平行游戏的需要。

同时,也利用平行游戏法对幼儿进行指导:以参与游戏中角色的身份加入游戏中,在与儿童的游戏中达到指导的目的。

活动流程:激发兴趣→欣赏故事→自主阅读→游戏体验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1、师:xx来了没有?(没有)知道为什么她没来吗?(生病了)那你们生过病吗?都是什么病啊?(引导幼儿积极回忆经验)最后是怎么治好的?(医生打针、吃药)2、师:原来医生的.本领这么大啊!森林里也有位迪迪医生,他的本领也可大了,都有什么本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认识医生》幼儿小班教案大全《认识医生》一等奖教学设计

《认识医生》幼儿小班教案大全《认识医生》一等奖教学设计

《认识医生》幼儿小班教案大全《认识医生》一等奖教学设计活动一:认识医生活动目标:1、知道医生是我们生病时医治我们的人,医生有特别的制服。

2、学说短句:医生,辛苦了。

活动准备1、医生工作时的录像。

2、医生及不同职业人物的卡片。

活动建议1、出示不同职业人物的照片:让托儿从中找出医生。

2、和托儿一起来说说:生病了要找谁、医生穿什么衣服、用什么工具给病人治病等。

3、观看医生工作的录像,认识医生的制服和医生使用的听诊器、针、体温计等。

活动二:歌曲“小医生”活动目标通过情境表演,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小医生”。

活动准备木偶娃娃、听诊器、针管、录音磁带。

活动建议1、用娃娃生病了引出情境表演,教师一边演示用听诊器,一边念歌词。

2、教师范唱,幼儿学唱第一段。

3、教师边表演给娃娃打针,边念歌词。

4、幼儿学唱第二段。

5、两段完整地唱。

活动目标:1.模仿小医生治病的情景,萌发关爱病人的情感。

2.尝试用垂直或水的线条添画,表现使用各种医药用品的情景。

3.发展幼儿辨别方位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材料:1.医药箱(内有玩具药瓶、针筒、盐水袋、体温表、听诊器等)。

2.幼儿操作材料:小床、娃娃、模拟医药箱的纸盒(内有小药瓶、小勺,剪成针筒、盐水袋、体温表等外形和长条的卡纸)彩色水笔、剪刀。

活动过程:一、观察医药箱里的物品1.说说医药箱的名称和用途。

二、讨论演示1.娃娃生病了,将娃娃放在床上盖上小被。

2.小医生来了,赶快打开医药箱(1)观察各种操作材料,分辨它们的形状,对照实物想象可以做成什么医药用品。

(2)教师演示沿着纸边画长方形并添加若干线条做成体温表。

三、学做小医生1.打开医药箱,看看里面有些什么,尝试做个体温表。

2.观察其他操作材料的外形,用沿边画线条或剪直线的方法做成各种医药用品。

3.边制作边模仿医生为娃娃打针、喝药水、吊盐水、量体温等。

四、分享交流1.医生来检查病房了,请小医生对照自制材料说说怎样为娃娃治病。

认识医生幼儿园教案

认识医生幼儿园教案

认识医生幼儿园教案教学背景在幼儿园教育中,孩子们开始学习认知、语言、社交、运动等多个方面知识,其中健康课程尤为重要。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当孩子们开始了解自己的身体时,他们需要认识医生这个职业以及医生的职责。

本教案旨在通过游戏与实践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医生这个职业并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

教学目标1.认识医生这个职业,知道医生对我们健康的重要性;2.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如勤洗手、遵医嘱等;3.思考自己的身体需要什么,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

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1.认识医生这个职业;2.医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3.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

教学过程第一步:游戏认识医生1.师生互动:老师向学生介绍医生这个职业,并展示医生的工作照片;2.师生互动:老师请学生猜测医生在做什么工作,引导学生根据医生照片进行猜测;3.游戏拓展:老师带领学生玩“当医生”游戏,鼓励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医生的工作内容。

第二步: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1.师生互动:老师向学生介绍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如勤洗手、饮食健康、遵医嘱等;2.师生互动:老师请学生分享自己保护健康的方法,鼓励学生思考自己的身体需要什么;3.实践探究: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洗手实验”,通过实验观察手上的细菌,并告诉学生洗手对于保护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全课讨论: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认识医生的过程以及保护健康的方法;2.学生回答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测试学生对医生职业的理解以及如何保护健康的认识;3.洗手实验:通过观察孩子们洗手后的细菌数量,测试孩子们对洗手的掌握程度。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

此外,本节课也增加了学生对医生职业的认识,让他们了解到医生对健康的贡献。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幼儿健康教育,努力培养健康的下一代。

认识医生教案模板范文

认识医生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小班教学目标:1. 了解医生的工作职责和重要性,培养幼儿对医生的尊敬和信任。

2. 学习基本的医疗常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3.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

教学重点:1. 理解医生的工作职责。

2. 学习基本的医疗常识。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对医生的尊敬和信任。

2.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认识医生》2. 医生制服道具3. 医疗器械道具(如听诊器、针筒等)4. 医生工作场景视频5. 小组活动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医生制服道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医生的制服,医生叔叔阿姨穿着它去工作。

”二、主题活动1. 教师播放《认识医生》教学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提问:- 医生是做什么工作的?- 医生叔叔阿姨为什么要穿白大褂?- 医生叔叔阿姨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病人治病?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并讲解医生的工作职责。

三、角色扮演1. 教师邀请幼儿分组,每组扮演医生和病人。

2. 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医生为病人看病的过程。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动作和语言,确保角色扮演的准确性。

四、小结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医生的工作职责和重要性,知道了医生叔叔阿姨是帮助我们治病的人。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昨天我们学到的内容吗?”2. 幼儿回答后,教师进行复习。

二、医疗常识学习1. 教师出示医疗器械道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这些是什么工具?”2. 幼儿回答后,教师讲解这些工具的作用,如听诊器、针筒等。

3. 教师讲解基本的医疗常识,如发烧、感冒等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三、小组活动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发小组活动材料。

《医生》幼儿园教案

《医生》幼儿园教案

《医生》幼儿园教案《医生》幼儿园教案(精选6篇)《医生》幼儿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一些医生的工作和本领,知道医生对人们健康的重要性2、通过开展角色游戏,体验做医生的快乐3、了解生病的症状,知道感冒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大人,要及时看医生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看病”2、一名医生教育资源3、“娃娃医院”的材料活动过程1、猜谜:“身穿白褂子,头带白帽子,你若生病了,找他准没错。

”(医生)2、提问:医生是干什么的?你在什么地方看过医生?你们喜欢医生吗?师:“告诉你们,今天啊老师就请来了幼儿园的医生阿姨。

瞧!她来了!”3、医生出场,介绍医生工作时用的工具,并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医生阿姨脖子上挂的是什么?医生,我们班上有的小朋友总是生病,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不容易生病呢?4、播放课件“看病”,幼儿观看。

师:“小朋友,你们生病的时候在医院是怎么看病的呢?前几天啊,美子老师也生病了,我们来看看她在医院是怎么看病的呢?是谁接待了她?她又是怎么对医生说的?提问:美子老师先到了什么地方?在到了什么地方?5、播放流程图片,幼儿观看。

提问:你们去过医院吗?你们哪里不舒服的时候才会去医院看病的?在医院看病的时候,有时还会大针,你们怕打针吗?对了,我们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才不会容易生病呢?6、游戏“看病”带领幼儿参观场景,并对场景进行介绍;请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老师和幼儿共同游戏《医生》幼儿园教案篇2活动目标:1、根据故事“苹果树找医生”的情节,学习听辩三段体的乐曲,理解每段乐曲的意思。

2、学习有节奏的捉虫,乐意用动作来表现对第二段乐曲的感受。

3、活动能与同伴共享空间,学习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1、事前听过故事。

2、啄木鸟图片、字卡。

3、乐曲节奏图。

活动过程:(一)导入,模仿啄木鸟捉虫的动作。

1、你们看这是谁呀?它有什么本领?它是怎样捉虫的?(请个别幼儿学一学)2、集体学一学啄木鸟捉虫的动作。

认识医生幼儿园教案

认识医生幼儿园教案

认识医生幼儿园教案主题:认识医生目标•了解医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学习如何保持身体健康;•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医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医生的职责是照顾病人的身体健康。

–医生可以用药物、手术和其他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

–医生还要通过检查和问诊来了解病人的病情。

2.医生的工作环境–医生在医院、诊所或者手术室工作。

–医生需要和病人、家属以及其他医护人员合作。

3.如何保持身体健康–饮食均衡:吃各种食物,尤其是蔬菜和水果。

–运动锻炼: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参加体育课、晨间操等活动。

–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不乱吃东西等。

教学准备•图书:《小医生》、《小孩子交通安全寓言故事》等;•医生服装(可以用纸制作);•医学工具:玩具医疗器械等;•图片:不同类型的医生工作环境等。

教学活动1.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回忆曾经看过医生的经历,询问他们对医生的印象和了解程度。

2.学习医生职责和工作内容(15分钟)–通过大图书《小医生》或图片展示,向幼儿介绍医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引导幼儿提问,并鼓励他们分享个人经历或观察到的医生工作情景。

3.角色扮演(20分钟)–让幼儿穿上纸制医生服装,分为医生和病人角色。

–安排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对话,让幼儿体验医生如何进行检查和问诊。

4.学习保持身体健康(15分钟)–通过大图书《小孩子交通安全寓言故事》或图片展示,向幼儿介绍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引导幼儿讨论并总结出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

5.制作医生工具(20分钟)–让幼儿用纸板、颜料和纸制医用器械制作玩具医疗器械。

–引导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思考不同的医疗器械有何作用。

6.总结(5分钟)–让幼儿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自由发言分享学到了什么。

教学延伸在课后,可以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参观当地的医院或与医生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医生的认识和了解。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初步了解医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并学会了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教育幼儿尊敬医生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医生是我们生病时医治及帮助我们的人,医生有特别的制服。
2、学说短句:医生,辛苦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观看大班的体检。
2、医生及不同职业人物的卡片。
3、请保健医生给幼儿讲解医生的具体工作。
活动过程:
1、出示不同职业人物的照片,让幼儿从中找出医生。
2、和幼儿一起来说说:生病了要找谁?医生穿什么衣服?用什么工具给病人治病等?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医生的工作。
2、教育幼儿尊敬医生的情感。
3、认识一些常见的医疗器械。
活动准备:
1、通过看电视了解一些关于医生的工作情况。
2、常见的简单的医疗器械:体温计、消毒剂、口罩手套
家长指导建议:
1、要求幼儿用较完整的话大胆表述所看到的内容
例如:他是谁?做什么工作?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他?
2、根据以有的生活经验讲述医疗器械的名称、用途,并亲身体验测量体温的过程。
周日眼睛嘴脸鼻子耳朵摸
15.picture16.nice17.my18.your19.dance20.read21.sing
图片好看我的你的跳舞读唱歌
22.draw23.can24.family25.me26. grandfather27.grandmother
画画能家庭我祖父祖母
28.father29.mother30.who31.he32.she33.fat34.thin35.tall
3、请保健医生给幼儿讲解医生的具体工作,并出示听诊器、针、体温计、制服等叫幼儿认识。
4、请个别幼儿协助演示“医生是如何给病人看病的”?
5、教幼儿一起来学说短句:医生,辛苦了。
歌曲:小医生
1=d 2/4
5 5 3 4 ︱ 5 1 ︱ 6 6 4 6 ︱ 5 — ︱ 3 4 5 ︱
我 是 小 医 生 , 我 是 小 医 生 , 会 看 病 ,
89.colour90.red91.blue92.yellow93.green94.up95.down96.kite
颜色红色兰色黄色绿色上下风筝
97.sky98.fly99.high100.Danny101.Jack102.Eddie103.Alice104.Kitty
天空飞高的丹尼杰克爱迪爱丽丝凯蒂
父亲母亲谁他她胖瘦高
36.short37.classmate38.one39.two40.see41.girl42.boy43.three
矮同学一二看见女孩男孩三
44.four45.five46.six47.count48.little49.paper50.rabbit51.seven
四五六数数小的纸兔子七
标题:
1.Module 1 Getting to know you2.பைடு நூலகம்reetings3.Look and say4.Look and learn
第一单元认识你招呼看和说看和学
5.Play a game6.Say and act7.Listen and enjoy8.My classmates
做游戏说和做听和欣赏我的同学
52.eight53.nine54.ten55.apple56.pear57.peach58.orange
八九十苹果梨桃子桔子
59.supermarket60.tree61.juicy62. sweet63.love64.you65.eat
超市树果味的甜的爱你吃
66.hamburger67.pizza68.cake69.pie70.have71.snack72.bar
汉堡包批萨蛋糕派有点心柜台
73.soup74.farm75.this76.that77.chick78.duck79.cow80.pig
汤农场这那小鸡鸭奶牛猪
81.greeting82.cut83.stick84.bear85.tiger86.monkey87.panda88.zoo
招呼剪贴狗熊老虎猴子熊猫动物园
9.On Sunday afternoon10.My face11.A picture of Alice
在周日的下午我的脸一张爱丽丝的华
12.Module 2 Me, my family and friends13.My abilities14.Ask and answer
第二单元我,我的家庭和朋友我的能力问和答
15.Do a survey16.I can draw17.My family18.My friends
做个调查我能画我的家庭我的朋友们
(5 3)︱ 2 3 4 ︱(4 2)︱ 5 5 6 5 ︱ 3 5 ︱ 1 — ‖
会 打 针 , 会 看 病 , 会 打 针 。
一年级英语知识点汇总
单词:
1.morning2.afternoon3.please4.book5.ruler6.pencil7.rubber
早晨下午请书尺铅笔橡皮
8.Sunday9.eye10.mouth11.face12.nose13.ear14.tou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