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干涉仪应用介绍(三)——高速长距离位移测量
激光干涉仪测量方法
或 =∑
某一目标位置的反向偏差为 ,即
= ↑- ↓
沿轴线或绕轴线的各目标位置的反
在某一目标位置的单向定位标准不确定度的估算值为 ↑ 或 ↓即
↑=
∑(
)
()
或
=
(
∑
)
(
)
某一目标位置的单向重复定位精度为 ↑或 ↓,即
↑ = 4 ↑或 ↓ = 4 ↓
( 3) 确定采集移动方式采集数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线性循环
采集方法,另一种是线性多阶梯循环方法。GB17421 评定标准中采用 线性循环采集方法。测量移动方式: 采用沿着机床轴线快速移动,分 别对每个目标位置从正负两个方向上重复移动五次测量出每个目标 位置偏差,即运动部件达到实际位置减去目标位置之差。
(图2) ( 2) 确定测量目标位置根据GB17421 评定标准中规定,机床规 格小1 000mm 取不少于10 个测量目标位置,大于1 000mm 测量目标 位置点数适当增加,一般目标值取整数,但是我们建议在目标值整数 后面加上三位小数。主要考虑机床滚珠丝杠的导程及编码器的节距所 产生的周期误差,同时也考虑机床全程上各目标位置上得到充分地采 集。
沿轴线或绕轴线的任一位置 的重复定位精度的最大值。即
R↑ = max [ ↑],R↓ = max [ ↓]
R = max [ ] 轴线单向定位精度A↑或A↓,即 A↑ = max [ + 2 ↑] - min [ - 2 ↑] 或 A↓ = max [ ↓ + 2 ↓] - min [ ↓ - 2 ↓] 轴线双向定位精度A,即 A = max [ ↑ + 2 ↑; ↓ + 2 ↓] - min[ ↑ - 2 ↑;
( 4) 评定方法采用双向计算方法进行评定机床的位置精度。目
激光干涉仪的应用
激光干涉仪的应用摘要:数控机床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机械磨损和各类性能下降的情况,本文着重描述如何利用RENISHAW激光干涉仪,对数控机床的直线度、线性定位及重复定位进行测量,取得数据进行机械调整和螺距补偿。
关键词:数控机床;精度检测;线性测量;直线度测量;系统补偿1.引言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数控化设备,它一般由信息载体、计算机数控装置、伺服系统和机床本体四部分组成。
数控机床在使用多年之后,随着机械的磨损,各类零部件性能的下降,各数控轴的定位精度会随之下降。
在零部件磨损不太严重的情况下,为节约成本,可对数控设备进行系统螺距补偿,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定位精度。
在更换关键零部件(丝杠、导轨、光栅等)后,也该对设备进行精度补偿,使设备保持较高精度。
直线度是,在对设备进行螺距补偿之前,必须要保证机床轴在A、B两个方向的直线度。
此项工作同样可以利用激光干涉仪测量,通过调整机械部件,校准直线度。
保证直线度非常重要。
只有保证了直线度,线性定位、重复定位才有实际意义。
2.适用范围本文所述内容,以英国RENISHAW激光干涉仪为例,第一部分介绍直线度测量,适用所有机械设备进行直线度调试。
第二部分介绍线性定位及重复定位测量,适合所有具有螺距补偿功能数控系统的数控设备。
3.测量及调试3.1直线度测量组件及原理直线度误差是指与运动轴垂直方向的位移。
直线度测量镜组可用来测量线性轴的直线度误差。
该组件包括下列要件:直线度干涉镜、直线度反射镜。
直线度测量有两个镜组:测量短程从0.1 m 至 4 m 及测量长程从 1 m 至30 m。
就短程而言,距离指的是直线度干涉镜和直线度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即可被测试的轴长。
就长程而言,距离指的是激光头和直线度反射镜之间的距离。
这两种情况下,直线度测量的量程都是±2.5 mm。
直线度干涉镜和反射镜互相匹配成对。
因此,不能与其它直线度工具交换要件。
每一个直线度干涉镜和反射镜都标明独立的序号。
激光干涉测量
激光干涉测量xxxxxxxxxxxxxxx 摘要:干涉测量技术是以光波干涉原理为基础进行测量的一门技术。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激光的出现、隔振条件的改善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的成熟,使干涉测量技术得到长足发展。
本文介绍了激光干涉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激光干涉测量双频激光干涉仪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干涉测量技术已经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因为微电子、微机械、微光学和现代工业提出了愈来愈高的精度和更大的量程,其它方法难以胜任;另一方面因为当代干涉测量技术本身具有灵敏度高、量程大、可以适应恶劣环境、光波和米定义联系而容易溯源等特点,因而在现代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
激光的出现在世界计量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用稳频的氦氖激光器作为光源,由于它的相干长度很大,干涉仪的测量范围可以大大的扩展;而且由于它的光束发散角小,能量集中,因而它产生的干涉条纹可以用光电接收器接收,变为电讯号,并由计数器一个不漏的记录下来,从而提高了测量速度和测量精度,比如说我国自行设计与制造的以氦氖激光器作为光源的光电光波比长仪,可以在20分钟之内把1米线纹尺上1001条刻线依次自动鉴定完毕,精度达到±0.2μm,这就是激光干涉仪的成功例证。
一、激光干涉仪的介绍激光干涉仪,以激光波长为已知长度,利用迈克耳逊干涉系统测量位移的通用长度测量,有单频的和双频的两种。
1、单频激光干涉仪从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扩束准直后由分光镜分为两路,并分别从固定反射镜和可动反射镜反射回来会合在分光镜上而产生干涉条纹。
当可动反射镜移动时,干涉条纹的光强变化由接受器中的光电转换元件和电子线路等转换为电脉冲信号,经整形、放大后输入可逆计数器计算出总脉冲数,再由电子计算机按计算式[356-11]式中λ为激光波长(N 为电脉冲总数),算出可动反射镜的位移量L。
使用单频激光干涉仪时,要求周围大气处于稳定状态,各种空气湍流都会引起直流电平变化而影响测量结果。
2、双频激光干涉仪双频激光干涉仪是在单频激光干涉仪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外差式干涉仪,,双频激光干涉仪可以在恒温,恒湿,防震的计量室内检定量块,量杆,刻尺和坐标测量机等,也可以在普通车间内为大型机床的刻度进行标定,既可以对几十米的大量程进行精密测量,也可以对手表零件等微小运动进行精密测量,既可以对几何量如长度、角度.直线度、平行度、平面度、垂直度等进行测量,也可以用于特殊场合,诸如半导体光刻技术的微定位和计算机存储器上记录槽间距的测量等等。
激光干涉仪在机床精度检测中的应用
激光干涉仪在机床精度检测中的应用【摘要】激光干涉仪在机床精度检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激光干涉仪的原理。
然后分别探讨了激光干涉仪在机床定位、加工精度、重点部件和整机精度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激光干涉仪可以实现对机床精度的全面检测,为机床的精度提升和故障排查提供重要手段。
最后总结指出,激光干涉仪在机床精度检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和降低故障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激光干涉仪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机床行业的发展,提高机床加工质量,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关键词】关键词:激光干涉仪、机床、精度检测、定位、加工、重点部件、整机、领域、应用前景、精度提升、故障排查。
1. 引言1.1 激光干涉仪在机床精度检测中的应用激光干涉仪是一种高精度、非接触式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机床精度检测领域。
通过测量光波的干涉现象,激光干涉仪能够实现对机床定位、加工精度、重点部件和整机精度等方面的精准检测。
在现代制造业中,机床的精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利用激光干涉仪进行精度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激光干涉仪基于激光光束的叠加干涉原理,能够精确测量不同部位的表面平整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参数,为机床的精度提升提供了重要依据。
激光干涉仪还可以实时监测机床加工过程中的变形和振动情况,帮助工程师及时调整工艺,保证加工精度。
激光干涉仪在机床精度检测中的应用具有广泛前景,为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和故障排查提供了重要手段。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激光干涉技术将在机床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行业向着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激光干涉仪原理简介激光干涉仪是一种通过激光光束的干涉现象来测量物体形状、表面轮廓或者位置的精密仪器。
其原理基于光的干涉现象,即光波的叠加。
激光干涉仪通常由激光光源、分光镜、合并镜、待测物体、反射镜、干涉条纹图像采集器等部件组成。
激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激光器产生的单色平行光束,经分束镜拆分成两束光,分别经过不同路径到达合并镜反射后汇聚在待测物体表面,然后再经待测物体表面反射回来,通过合并镜再次汇聚到干涉条纹图像采集器上。
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
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张欣(2021110034)摘要:为了实现纳米级以上分辨力位移的测量研究,利用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可以达到纳米级分辨力,其具有可溯源、分辨力高、测量速度快等特点,是目前位移测量领域的主流技术。
本文对目前主要的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进行了分类介绍,并对各种干涉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关键词:纳米级;激光干涉;位移测量;1 引言干涉测量技术( interferometry ) 是基于电磁波干涉理论,通过检测相干电磁波的图样,频率、振幅、相位等属性,将其应用于各种相关的测量技术的统称。
用于实现干涉测量技术的仪器被称为干涉仪。
在当今多个科研领域,干涉测量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天文学,光纤光学,以及各种工程测量学。
其中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激光的研制成功,使得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在各种精密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的基本功能是将机械位移信息变成干涉条纹的电信号,再对干涉条纹进行调理和细分,进而获得所需要的测量信息。
整个激光干涉测量系统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有光电转换、信号调理、信号细分处理。
1.1激光干涉仪分类激光干涉仪是以干涉测量为原理,利用激光作为长度基准,对数控设备(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机等)的位置精度(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等)、几何精度(抚养扭摆角度、直线度、垂直度)进行精密测量的精密测量技术。
由于激光具有波长稳定、波长短、具有干涉性,使得激光在现代光电测量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激光干涉测量系统中。
下面介绍激光干涉仪测量原理以及激光干涉仪。
光的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图1.光的相长以及相消干涉如果两束光相位相同,光波会叠加增强,表现为亮条纹,如果两束光相位相反,光波会相互抵消,表现为暗条纹。
图1.1就是光的相长以及相消干涉,而激光干涉仪主要依据的原理就是激光的干涉产生明亮条纹并将其转换成相关的电信号,从而获取所需要的位移信息。
激光干涉仪测量距离和表面精度
激光干涉仪测量距离和表面精度激光干涉仪是一种常用的精密测量仪器,可用于测量距离和表面精度。
通过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激光干涉仪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本文将介绍激光干涉仪的原理、测量距离和表面精度的方法,以及激光干涉仪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激光干涉仪是基于光波的干涉现象进行测量的仪器。
光波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发生的波的叠加现象。
激光干涉仪通过将激光分成两束,一束作为参考光束,一束照射到待测物体上反射回来作为待测光束,再将两束光波进行干涉,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变化来获得距离和表面精度的信息。
激光干涉仪的测量距离的原理基于光波的干涉,利用干涉条纹的变化来获得物体到仪器的距离。
当两束光波相遇时,它们会发生干涉,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形态会随着物体到仪器的距离的变化而改变。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形态和间距的变化,激光干涉仪可以计算出物体到仪器的距离。
这种测量方法具有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适用于微小距离的测量。
激光干涉仪的测量表面精度的方法基于光波的干涉,利用干涉条纹的形态和间距来获得表面精度的信息。
当光波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由于表面的形态和光的反射特性的影响,干涉条纹的形态和间距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形态和间距的变化,激光干涉仪可以计算出物体表面的精度。
这种测量方法具有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适用于表面平整度和粗糙度的测量。
激光干涉仪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制造业、科学研究和地质勘探等。
在制造业中,激光干涉仪可用于检测零件的尺寸和形状,以及测量零件表面的精度。
在科学研究中,激光干涉仪可用于研究光学现象、材料的性质和微小物体的运动。
在地质勘探中,激光干涉仪可用于测量地表的高程和形态,以及探测地下的岩层和地下水位。
总结一下,激光干涉仪是一种常用的精密测量仪器,可用于测量距离和表面精度。
通过利用光波的干涉现象,激光干涉仪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形态和间距的变化,激光干涉仪可以计算出物体到仪器的距离和物体表面的精度。
位移测量方案
位移测量方案引言位移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测量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可以用来分析结构的变形、判断机械设备的偏差、监测地壳的运动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位移测量方案及其原理、应用和优缺点。
1. 激光干涉激光干涉是一种高精度的位移测量方法,基于光的干涉原理。
该方法利用激光束在被测物体上的反射或透射,通过干涉条纹的变化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其原理是利用两束激光光束叠加产生干涉条纹,并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变化来确定位移的大小。
激光干涉位移测量的优点包括高精度、高灵敏度、非接触等。
它可以实现亚微米甚至纳米级的位移测量,适用于很多精密测量领域。
然而,激光干涉测量仪器较为复杂,而且对环境的要求较高,比如要求测量场景中无明显的震动和振动。
2. 拉线测量拉线测量是一种常见且简便的位移测量方案。
它通过在被测物体上安装一根细长的拉线,并通过测量拉线的伸缩变化来确定物体的位移。
一般情况下,拉线固定在物体的一个固定点上,而另一端连接到一个测量装置上,如传感器或机械测量仪器。
拉线测量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并且适用于一些不复杂的位移测量场景。
然而,由于拉线的伸缩变化受到重力、温度和机械松弛度等因素的影响,其精度和稳定性相对较差。
因此,在高精度和长期稳定性要求较高的位移测量场景中,拉线测量可能不够适用。
3. 压阻传感器压阻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位移测量传感器,也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
它通过测量材料电阻值的变化来确定物体的位移。
当物体受力或变形时,材料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并通过传感器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进行测量和记录。
压阻传感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精度较高。
它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下的位移测量,如机械设备的变形监测、土体的沉降测量等。
然而,压阻传感器在测量大位移或动态变化时,受到材料的线性范围和响应速度的限制。
4. 光栅尺光栅尺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位移测量仪器。
它由一个具有特殊编码的光栅和一个读写头组成。
激光干涉仪功能及应用
SJ6000激光干预仪产品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速度快、测量围大、分辨力高等优点。
通过与不同的光学组件结合,可以实现对线性、角度、平面度、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回转轴等参数的精细测量,并能对设备进展速度、加速度、频率-振幅、时间-位移等动态性能分析。
在相关软件的配合下,可自动生成误差补偿方案,为设备误差修正提供依据。
1.静态测量SJ6000激光干预仪的系统具有模块化构造,可根据具体测量需求选择不同组件。
SJ6000根本线性测量配置:图1-根本线性配置SJ6000全套镜组:图2-SJ6000全套镜组镜组附件:轻型线性附件远距离线性附件可调转向镜直线度附件图3-SJ6000 镜组附件镜组安装配件:镜组安装件测头夹具垂直度安装三脚架1.1. 线性测量1.1.1. 线性测量构建要进展线性测量,需使用随附的两个外加螺丝将其中的一个线性反射镜安装在分光镜上,组装成“线性干预镜〞。
线性干预镜放置在激光头和线性反射镜之间的光路上,用它的反射光线形成激光光束的参考光路,另一束光入射到线性反射镜,通过线性反射镜的线性位移来实现线性测量。
如下列图所示。
图5-线性测量构建图图6-水平轴线性测量样图图7-垂直轴线性测量样图1.1.2. 线性测量的应用1.1.2.1. 线性轴测量与分析激光干预仪可用于精细机床、三坐标的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微量位移精度的测量。
测量时在工作部件运动过程中自动采集并及时处理数据。
图8-激光干预仪应用于机床校准图9-激光干预仪应用于三坐标机校准SJ6000软件置10项常用机床检验标准,自动采集完数据后根据所选标准自动计算出所需误差数据,可生成误差补偿表,为机床、三坐标的误差修正提供依据。
图8-数据采集界面图10-数据分析曲线界面1.1.2.2. 高精度传感器校准利用激光干预仪对位移传感器检定成为开展趋势,其特点是反响速度快、测量精度高。
图10-激光干预仪应用于传感器校准1.1.2.3. 实验室标准器激光干预仪是当今精度最高的测长仪器,因光波具有可以直接对米进展定义且容易溯源的特点,因此国家实验室多用激光干预仪做实验室标准器进展量值传递。
激光干涉仪用途
简介以激光波长为已知长度、利用迈克耳逊干涉系统(见激光测长技术)测量位移的通用长度测量工具。
激光干涉仪有单频的和双频的两种。
单频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的,最初用于检定基准线纹尺,后又用于在计量室中精密测长。
双频激光干涉仪是1970年出现的,它适宜在车间中使用。
激光干涉仪在极接近标准状态(温度为20℃、大气压力为101325帕、相对湿度59%、C O2含量0.03%)下的测量精确度很高,可达1×10−7。
工作原理一个角锥反射镜紧紧固定在分光镜上,形成固定长度参考光束。
另一个角锥反射镜相对于分光镜移动,形成变化长度测量光束。
从激光头射出的激光光束(1)具有单一频率,标称波长为0.633µm,长期波长稳定性(真空中)优于0.05ppm。
当此光束到达偏振分光镜时,被分成两束光—反射光束(2)和透射光束(3)。
这两束光被传送到各自的角锥反射镜中,然后反射回分光镜中,在嵌于激光头中的探测器中形成干涉光束。
如果两光程差不变化,探测器将在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的两端之间的某个位置观察到一个稳定的信号。
如果两光程差发生变化,每次光路变化时探测器都能观察到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两端之间的信号变化。
这些变化(条纹)被数出来,用于计算两光程差的变化。
测量的长度等于条纹数乘以激光波长的一半。
应当注意到,激光波长将取决于光束经过的空气的折射率。
由于空气折射率会随着气温、压力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而变化,用于计算测量值的波长值可能需要对这些环境参数的变化进行补偿。
在实践中,对于技术指标中的测量精度,只有线性位移(定位精度)测量需要进行此类补偿,在这种情况下两束光的光程差变化可能非常大。
产品用途1.激光干涉仪是检定数控机床、坐标测量机位置精度的理想工具。
检定时可按照规定标准处理测量数据并打印出误差曲线,为机床的修正提供可靠依据。
2.激光干涉仪配有各种附件,可测量小角度、平面度、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在现场使用尤为方便。
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
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摘要:为了实现纳米级以上分辨力位移的测量研究,利用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可以达到纳米级分辨力,其具有可溯源、分辨力高、测量速度快等特点,是目前位移测量领域的主流技术。
本文对目前主要的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进行了分类介绍,并对各种干涉仪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激光干涉位移测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关键词:纳米级;激光干涉;位移测量;1 引言干涉测量技术( interferometry ) 是基于电磁波干涉理论,通过检测相干电磁波的图样,频率、振幅、相位等属性,将其应用于各种相关的测量技术的统称。
用于实现干涉测量技术的仪器被称为干涉仪。
在当今多个科研领域,干涉测量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天文学,光纤光学,以及各种工程测量学。
其中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激光的研制成功,使得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在各种精密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的基本功能是将机械位移信息变成干涉条纹的电信号,再对干涉条纹进行调理和细分,进而获得所需要的测量信息。
整个激光干涉测量系统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有光电转换、信号调理、信号细分处理。
1.1激光干涉仪分类激光干涉仪是以干涉测量为原理,利用激光作为长度基准,对数控设备(加工中心、三坐标测量机等)的位置精度(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等)、几何精度(抚养扭摆角度、直线度、垂直度)进行精密测量的精密测量技术。
由于激光具有波长稳定、波长短、具有干涉性,使得激光在现代光电测量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激光干涉测量系统中。
下面介绍激光干涉仪测量原理以及激光干涉仪。
光的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图1.光的相长以及相消干涉如果两束光相位相同,光波会叠加增强,表现为亮条纹,如果两束光相位相反,光波会相互抵消,表现为暗条纹。
图1.1就是光的相长以及相消干涉,而激光干涉仪主要依据的原理就是激光的干涉产生明亮条纹并将其转换成相关的电信号,从而获取所需要的位移信息。
整个光电系统中激光干涉仪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市场存在各式的激光干涉仪,但从其工作的基本原理上来说,主要可以分为单频激光干涉仪以及外差激光干涉仪两种基本类型。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激光干涉测量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激光干涉测量技巧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在物理实验中被广泛应用,具有高精度、非接触、高速测量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的原理、常见应用以及相关的技巧。
一、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的原理激光干涉测量主要利用激光的波动性以及光的相位差来测量被测量体的形状、振动、位移等参数。
具体而言,激光束从激光器发出后经由光学系统进行整形、调节,并通过分束镜将激光分成两束光线,分别射向被测量体的不同部位。
被测量体上的反射光线再经由反射镜汇聚到合束镜并通过合束镜合并成一束,最终再通过干涉仪的光程差计算出被测物体的形状、位移等参数。
二、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的应用1. 表面形貌测量: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可以用于测量各种物体的表面形貌,如微观表面粗糙度、形状等。
通过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可以获取高精度、非接触的表面形貌信息,对于材料加工、制造工艺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2. 振动测量: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振动状态,如机械结构的振动、声学振动等。
通过激光束的干涉效应可以实时地观测物体的振动状态,并得到相关参数,对于振动分析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3. 位移测量: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位移。
通过激光束的干涉效应可以实时地测量物体的位移,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应用于位移传感、结构变形检测等领域。
三、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的技巧1. 技术参数的选择:在进行激光干涉测量时,需要根据被测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激光波长、功率、光斑直径等参数。
不同的被测对象需要不同的技术参数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光路设计与调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中的光学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光路设计和调整对于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至关重要。
要注意对光路的稳定性、光斑的均匀性、光束的聚焦等问题,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3. 干涉信号处理:激光干涉测量所得到的干涉信号含有丰富的信息,但也伴随着一定的噪声。
因此,在信号处理时需要注意对干涉信号进行滤波、放大、数字处理等操作,以提高信噪比和测量精度。
激光位移测量系统在长度计量技术中的应用
激光位移测量系统在长度计量技术中的应用摘要:长度测量仪器在现代机床和生产生活当中使用范围广泛,能够有效测量各项数据,为不断提升测量精准度还需要借助激光位移测量系统开展工作。
由于这项测量系统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密度等优势,因此在测量过程当中能够获得更精准的数据信息。
基于此,以下就将针对激光位移测量技术和具体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激光位移;测量系统;长度计量技术引言:在社会科技与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当中,对长度计量的要求也更加精确,因此就需要充分借助新技术,应用于长度计量工作的开展当中。
尤其是在传统计量工具使用繁琐且精准度不高的背景下,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就更需要利用激光位移测量系统,进一步提升长度计量的精准度。
一、长度测量概述(一)长度计量理论分析在长度计量过程当中,就是通过将检测量的值与另一个标准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被测量的物体具体长度。
在测量过程当中一旦出现误差,那么就会在其数量上产生几十倍的差距,因此,要保证测量结果精准,那么就需要建立完善的长度基准和不同的标准器,而在实际测量过程当中,为了充分保证其准确性,那么就需要针对被测量物体的多面进行测量[1]。
在测量开展的前期,需要对被测量物体进行定位,方便后期测量,同时也能够避免过程当中由于位移而引起的测量数据不精准。
此外,在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严格落实地面统一的重要原则,充分确保测量基面与底面的一致性。
同时还要求测量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数据体系,通过逐级对比,进一步获得更为精准的测量数值。
(二)长度测量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当中长度计量具有重要的价值。
例如在工业生产当中,对于加工工业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是伴随着当前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那么在实际长度测量过程当中,就有了更为精密的数字要求。
同时,这项技术在航空领域,农业种植方面以及多个领域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生物学和医学方面在针对细胞和医疗器具的测量过程当中更是对数字的正确程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常见的如纳米,微米等数据单位无一不彰显了对长度计量精准度的细致要求。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12
只用一个角锥棱镜反射器作动镜还可以组成图(d)所示的 双光束干涉仪,它也是一种较理想的光路布局,基本上不 受镜座多余自由度的影响,而且光程增加一倍。 (2)整体式布局 这是一种将 多个光学元件结合在一起,构 成一坚固的组合结构的布局。 如右图所示,立方体分光器上 蒸镀了其他元件。整个系统对 外界的抗干扰性较好,抗动镜 多余自由度能力强,测量灵敏 度提高一倍。但这种布局调整 起来不方便,对光的吸收较严 重。 1.立方体分光器;2.移动反射镜
14
(4)零光程差的结构布局 在干涉仪中,为使初始光程差 不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常采用参考臂Lc和测量臂Lm相 等,并使两臂布置在仪器同一侧的结构形式。此时,干涉仪 的初始光程差Lm-Lc=0,即所谓的零光程差结构形式,如图所 示。这种结构布局可以提高干涉仪的测量精度。
(a)测量时测量光路光程增加;(b)测量时测量光路减小
式中,nj、ni分别为干涉仪两支光路的介质折射率:li,lj 分别为干涉仪两支光路的几何路程差。若把被测件放入 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干涉仪的光程差将随着被测件的
位置与形状而变,干涉条纹也随之变化,测量出干涉条
纹的变化量,便可直接获得l或n,还可间接获得l或n有关
的各种被测信息。
2
激光干涉测量长度和位移
二、测量系统组成
激光干涉测量仪的主要部分有:激光干涉仪系统、干涉条纹 计数和处理测量结果的电子系统及机械系统。 (一)干涉仪系统 干涉仪系统主要包括光源、分束器和反射器。 1.激光干涉仪常用光源 因为He-Ne激光器输出激光的频率和功率稳定性高,它以 连续激励的方式运转,在可见光和红外光区域里可产生多种波 长的激光谱线,所以,He-Ne激光器特别适合作相干光源; 2.干涉仪将一束光分为两束或几束的方法 (1)分波阵面法 激光器发出的光经准直扩束后,得到一平而 光波的波阵面。利用有微小夹角的两反射镜Ml和M2(菲涅尔双 面镜)的反射,将光波的波阵面分为两部分,然后使二者在屏幕 P相遇,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如下图(a)所示。 (2)分振幅法 把一束光分成两束以上的光束,它们全具有原 来波的波前,但振幅减小了。如迈克尔逊干涉仪。常用的分光 器有:平行平板分光器和立方体分光器.如下图(b)所示
激光干涉仪测量原理及应用
激光干涉仪测量原理及应用激光干涉仪是一种基于干涉原理的精密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业制造和医疗领域。
本文将介绍激光干涉仪的测量原理、测量对象以及应用领域。
一、测量原理激光干涉仪利用激光光束的干涉现象进行测量。
首先,通过激光发生器产生一个相干的激光束,然后将光束分为两束,其中一束通过参比光路径传播,另一束通过待测物体的表面反射。
两束光束重新合并后,通过干涉现象形成干涉条纹。
根据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待测物体的表面形态、位移或变形信息。
在激光干涉仪中,常用的测量原理有两条著名的分支:相位差法和长度差法。
1. 相位差法相位差法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相位差来确定待测物体的形态、位移或变形信息。
当待测物体发生形变或位移时,相位差会发生变化。
利用激光干涉仪测量相位差,并通过相位差与位移间的关系,可以获得待测物体的位移信息。
2. 长度差法长度差法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长度差来确定待测物体的形态、位移或变形信息。
待测物体的表面形态、位移或变形导致光程差的改变,进而影响干涉条纹的长度差。
通过测量长度差,并通过长度差与位移间的关系,可以获得待测物体的位移信息。
二、测量对象激光干涉仪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测量任务中,包括科学研究、工业制造和医疗领域。
1. 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领域,激光干涉仪常用于测量微小位移和形变。
例如,在光学领域,激光干涉仪可用于测量光学元件的表面形态和位移,以及光学系统的变形;在材料科学中,激光干涉仪可用于测量材料的热膨胀、压力变形等。
2. 工业制造在工业制造领域,激光干涉仪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和测量任务中。
例如,激光干涉仪可以用于检测零件的形状和尺寸,以确保制造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此外,激光干涉仪还可以用于测量机械零部件的运动、振动和变形。
3. 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激光干涉仪被应用于眼科手术和体内干涉成像。
在眼科手术中,激光干涉仪可以测量眼角膜的形态和厚度,以辅助眼科医生进行手术;在体内干涉成像中,激光干涉仪可以测量生物组织的纤维结构和表面形态,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
激光位移干涉仪
激光干涉仪激光干涉仪是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测量光程之差从而测定有关物理量的一种精密光学测量仪器。
其基本原理和结构为迈克尔逊干涉仪。
两束相干光间光程差的任何变化会非常灵敏地导致干涉场的变化(如条纹的移动等),而某一束相干光的光程变化是由它所通过的几何路程或介质折射率的变化引起,所以通过干涉场的变化可测量几何长度尺寸或折射率的微小改变量,从而测得与此有关的其他物理量。
测量精度决定于测量光程差的精度,如传统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干涉条纹每移动一个条纹间距,光程差就改变1/2个波长,所以干涉仪是以光波波长为单位测量光程差的。
现代激光干涉仪是以波长高度稳定的稳频激光器为测量工具,其稳定度一般优于10的—7次方。
激光干涉仪的测量精度之高是任何其他测量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一) 第一代激光干涉仪最早的干涉仪以单频激光器作光源,基本与迈克尔逊干涉仪一样,只是平面镜被角锥棱镜代替,同时加入了两个探测器来探测干涉场,如图1所示。
系统设法使两个探测器探测到的信号相位差90°,以便实现可逆计数。
单频干涉仪的输出信号可以表示为()()⎥⎦⎤⎢⎣⎡±+=⎰tdt t v A A t u 0004cos λπϕ 其中0A 为直流分量,A 为交流分量振幅(有用的信号)。
在短距离测量时,一般来说直流分量变化不大,认为是恒定值,单频干涉仪以其简单、反射镜移动速度不受原理限制、有用信号占有的频带范围较窄等表现出它的优越性。
但是激光功率的飘移,光电接收系统飘移,长距离测量时测量光束强度下降等因素,使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均不断下降,轻则造成工作点飘移、干涉条纹分数部分测量误差等,严重时整形电路停止工作,干涉仪失效。
因此第一代干涉仪由于可靠性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限制。
(二) 第二代激光干涉仪1. 内相位调制干涉仪内相位调制干涉仪是在参考镜上加上某一振幅和频率的调制振动信号,那么干涉仪的光程差就会相对于平均位置正负的交替变化,干涉仪信号为()()⎥⎦⎤⎢⎣⎡⎪⎭⎫ ⎝⎛++=⎰t dt t v A A t u m t ωελπcos 4cos 00 图1 探测器分光棱镜激光器测量镜 探测器 参考镜其中ε和m ω分别是调制信号的振幅和圆频率。
激光干涉仪在机床精度检测中的应用
激光干涉仪在机床精度检测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各种高精尖数控机床越来越多,其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的稳定运行,可借助于激光干涉仪定期对机床实施精度检测,从而确保其加工精度,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激光干涉仪;测量误差;产生及消除;激光干涉仪具有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大、分辨力高等优点。
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使用激光干涉仪对数控机床进行定位精度检测,已经成为公认的检测方法。
在检测的准备过程中,准直光路通常会占用较长的时间,介绍一种快速准直光路的测量技巧,通过综合规划三轴测量先后顺序,充分利用已经调好的光路准直条件,快速有效地调节有90°光路旋转轴的测量准直工作,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激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激光干涉仪实际工作的过程,激光器发出的激光通过分光镜形成两束光,一束直接照射到固定反射镜上出现参考光束,一束直接射到移动反射镜中产生测量光束,随后通过分光镜汇合后干涉。
若两束光相位相反,出现暗条纹;若相位相同则出现明条纹。
测量光路长度出现改变后,干涉光束的相对相位出现改变,将反射镜每移动一个波长的距离即会产生一个明–暗–明的光强度循环,依靠公式进行计算能够准确测量移动,从而了解机床的位置精度。
对数控机床直线运动精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把移动反射镜固定于机床导轨上并和导轨同时运动,对回转运动精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角度反射镜相对角度干涉镜的旋转会导致两束光的光程出现变化,从而计算得到被测角度值。
具体的检测步骤如下:(1)对激光器系统进行设置以做好线性测量准备;(2)确保激光束和机床的运动轴保持准直;(3)启动自动环境补偿功能同时保证在软件中输入准确的材料膨胀系数;(4)对机床线性误差实施测量和记录;(5)对采集的数据信息实施综合分析。
二、激光校准系统1.线性干涉仪的测量原理。
我们称为“线性干涉镜”。
它的作用是为光束提提供一个路径。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干涉条纹的形成
分波面干涉
通过分波面干涉,将一束激光分成两束或多束相 干光波,使它们在空间中相遇。
固定பைடு நூலகம்程差
为了形成稳定的干涉条纹,需要保证两束光的光 程差保持恒定。
干涉图样的形成
当两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的光程差会导致光 波的相位差,从而形成明暗交替的干涉图样。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contents
目录
•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概述 •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 •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的分类 •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的应用实例 •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是一种基于光 的干涉现象进行长度、角度等物 理量测量的高精度测量技术。
相位等参数。
通过将激光束反射到被测物体上, 并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精
确测量物体的振动情况。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 航天、汽车和能源等领域,用于 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评估结构
的稳定性。
光学元件检测
激光干涉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光 学元件的质量和性能,如透镜、 反射镜和光栅等。
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数量和分 布,可以评估光学元件的表面 质量和光学性能。
该技术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大的 测量范围,适用于大型结构、长距离 和高精度测量。
光学多普勒激光干涉测量技术
光学多普勒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和干涉现象 相结合的原理,通过测量激光束在运动物体表面反射后产生 的多普勒频移来测量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振动等参数。
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实时性的优点,广泛应用于 流速测量、振动分析、表面形貌测量等领域。
激光干涉仪原理介绍
激光干涉仪原理介绍激光干涉仪(Interferometer)是一种基于干涉原理的精密测量仪器。
它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和波动性,通过测量光程差或位相差的变化,可以对物体的长度、形状、表面质量等进行高精度的测量。
本文将介绍激光干涉仪的原理、构成和使用方法。
一、激光干涉原理激光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是激光光束的干涉,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的叠加形成的干涉图案。
激光干涉仪一般是利用两束平行或近似平行的激光光束进行干涉。
当两束光束相遇时,由于光的波动性,会产生相长相消的干涉条纹。
根据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测量物体表面的形状、光程差等。
二、激光干涉仪的构成1.激光器:激光干涉仪使用的激光器一般是氦氖激光器或半导体激光器,能够提供稳定的、单色、相干光源。
2.分束器:分束器是将激光光束分为两束平行的光束的光学元件,常用的分束器有半反射镜或分波镜。
分束器分为两个光路,一个称为参考光路,另一个称为测量光路。
3.反射镜:反射镜用于将分离出的两束光束反射回归并形成干涉。
反射镜一般被安置在待测物体的两端,将参考光束和测量光束反射回到检波器。
4.检波器:检波器用于测量干涉条纹的强度和位置。
常用的检波器有光电二极管和CCD相机等。
它将干涉图案转化为电信号,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三、激光干涉仪的使用方法1.相对干涉法:相对干涉法是通过比较两个物体之间的长度差异来测量物体的形状或表面质量。
在测量时,将待测物体和参考物体分别安置在两个光路中。
随后,根据两个干涉图案的变化,可以计算出两个物体之间的长度差异。
2.绝对干涉法:绝对干涉法是通过测量干涉图案中的位相差来进行测量。
在测量时,同时测量待测物体和参考物体表面的干涉图案。
通过分析两个干涉图案的位相差,可以计算出物体表面的形状和高度差。
应用领域:在制造业中,激光干涉仪常用于测量工件的形状、平整度和表面光洁度。
例如,在光学元件的制造中,可以使用激光干涉仪来精确测量元件的曲率和表面误差。
在科学研究中,激光干涉仪可用于测量物体的振动、变形和位移等动态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FPS3010长行程高速位移测量
Long distance and high-speed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s using the FPS3010
基于光学法珀腔传感器FPS3010干涉仪可以测量目标相对位移,测量精度达到亚纳米分辨率,实时位置输出带宽达10MHz。
在工业,科研以及研发等多种应用中需要高速以及长行程精密测量。
如下面所示,FPS3010可以测量距离高达3m,并且速度达2m/s。
在这些测试中,FPS3010干涉仪采用的是M12探测头,并且在被测目标安装了反射器。
图1中为整体设备,包括探测头和反射器。
采用商用线性电机平台,可实现目标位置多次重复测量。
另外,通过采用反射器取代平面镜,安装过程更为简易快捷:反射器相对于探测方向角度4度内都可以测出信号。
反射器内部采用了3个正交式反射镜组成的几何结构。
信号的高稳定性保证了FPS3010可以在全行程任意位置下进行标定,整套设备的使用方法非常友好,简易。
第一次测试,目标距离传感器头1m。
包含振动目标的0.9m振动幅度以及达1.0m/s 速度。
图2(a)显示的是在振动过程中,目标位置测量和速度。
图2(b)描述了在高速运动中的测量,距离为0.5m,速度为2.0m/s。
从红色曲线中可见,平台最大加速度是一个限制:在到达位置B之前,需要10毫秒才能达到2m/s速度,同时也需要10ms减速。
在图2(b)中,当运动到B点位置时,FPS3010也可以记录线性位移平台的位置误差,从图中可以看到超调值为5微米。
这个应用证明了FPS3010干涉仪测量位移3m,测量速度达2.0m/s时,可以达到亚纳米的重复精度。
如果需要更多的资料,请联系我们!
图1:测量旋转物体运动误差机构。
当轴旋转是,采用两个干涉传感器探头测量垂直于其转轴的两个方向上的运动误差。
不同的被测物体采用不同尺寸的传感器探头。
线显示平均值位置(校正偏心),而每根点划线显示误差值为5微米。
更多应用文章及应用视频见官方网站!
动智精密设备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为装备行业和科研领域提供尖端运动和测量解决方案,产品范围从超精密压电纳米扫描台,到高精度六自由度并联定位系统、皮米分辨激光干涉位移传感器,以及为工业应用设计的高精度运动模块和运动系统等。
我们的产品大量应用在光电子、半导体设备、生物设备、精密、同步辐射和高端科研领域。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国内的用户在装备技术方面取得成功,并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科技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