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期末重点)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期末重点)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一、导言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3、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语言是符号系统。

2、符号是具体事物的标记或代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二、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社会功能(信息传递、人际互动)、思维功能。

2、所谓“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3、语言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4、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5、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以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6、大脑的左半球管右半身的动作,还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

7、大脑的右半球管左半身的动作,还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8、儿童语言的学习与心智的发展是同步的,并且有所谓的“临界期”:人出生之后过了一定的期限,如果没有后天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其语言习得与心智发展的潜能就失去了。

9、聋哑人也是能思维的。

①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

只是因听不见别人说话而学不会语言。

②聋哑人不能运用听觉符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视觉符号,手语,动觉,触觉)。

10、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与语言的性质密切相关。

语言的普遍性质是语言的最根本的性质。

3、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方面,二者不可分离,相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语言学概论语言的功能和特点

语言学概论语言的功能和特点
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旳风俗习惯和文化老式旳人 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旳部落、部族和民族。 ❖ 交际工具是指人们用来交流思想,进行交际旳工具。
二、语言是人类社会旳交际工具
❖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怎样了解这句话? ❖ (1)语言具有全民性,是社会现象 ❖ 社会旳集体习惯决定了语言旳基本面貌。
❖ (2)语言和社会相互依存
性交际工具; ❖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旳最主要旳辅助
交际工具; ❖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旳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旳交际工具
❖ 3、语言交际功能旳体现 ❖ (1)信息传递功能 ❖ (2)人际互动功能
语言旳其他社会功能
❖ 1、▲语言具有标志功能 ❖ 每一种人好像都随身携带着一枚语言徽章,标明他
属于某个民族、属于某个民族旳某个地域或某个社 会阶层。 ❖ 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为全民服务。 ❖ 讨论: ❖ 1)、曹禺旳名作《日出》中旳张乔治形象 ❖ 2)、回到家乡不说家乡话会怎么样? ❖ 3)、旧时学徒跟着师傅学手艺,只学会了手艺而 没有学会行话(即“春点”)是不能出师旳。
和应用旳阶段。
❖ 思索:
❖ 1、成人能对小朋友旳每一种言语行为都做出 反应和鼓励吗?语言有生成性吗?父母关心 孩子话语旳真值还是话语旳正确性?
❖ 2、小朋友语法旳发展是先天还是交际中取得 旳?狼孩为何不能取得正常旳语言能力?一 有语言刺激就能形成语法吗?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旳,语言是各
民族不同旳
语言旳其他社会功能
❖ 2、文化录传功能 ❖ ▲语言是一种特殊旳文化,本身就是人类所
拥有旳最主要旳一种文化,还是文化旳最主 要旳统计者和传播者。 ❖ 如:“象”、“婚”
第二节、语言旳思维功能
❖ 1、语言和思维旳含义 ❖ 语言是人类最主要旳交际工具,是词汇和语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
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学话 就是要掌握这套材料和规则,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的需 要自由讲话,但不不能杜撰词语,违反规则,所以在自由 中又有不自由,说话只能在这种有限和无限、自由与不自
说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另一是运用 语言的结果,也就是说出来的话。说出来的一句一句的话 和说话时所用的词与规则是两回事。语言是说话和表达思 想的工具,而说出来的话则是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可以从语言的社会 功能来认识它。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 具。这是语言的基本职能。作为社会统一使用的交 际工具,语言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但阶级对
语言也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语言是思 想的直接现实。语言和思维是互相依存的,但是语 言和思维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语言是各民 族不同的,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
①说话是在自由与不自由,有限与无限的 ②语言是工具,说话是运用这种工具,话
每个正常的人都至少掌握一种语言,用这种语言去说话, 就是创造句子,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但是无限的句 子中包含着有限的东西,不同的句子中所包含的词是有限 的,每个词象机器的零件一样可以卸下来,装上去,反复 使用,因而同一个词可以和不同的词组合,构成不同的句
语言与思维区别:
第一,功能不同。 第二,规律不同 。 第三,范畴不同。 第四,的性质和特点。语言
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声音是语言符号的特质形式。因
此,语言符号使用起来最简便,容量最大,效果也最好。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结合是任意的,由 社会约定俗成的,音与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①语言符号系统由音位层和符号层组成, ②语言的分层装置是通过组合和替换运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语言的功能

2、语言思维能力得生理基础
大脑就是人类语言思维能力得生理 基础。现就大脑基本构成和功能分 区做一个简单介绍,目得就是从神经 认知科学得视角揭示语言和思维得 内在联系。
(1)大脑得左右分工。
人得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中间有
脑桥连接。人在出生时没有左右
大脑得分工,但随着年龄得增长和
语言认知能力得成熟,大脑左右半
2、语言得信息传递功能
语言得社会功能中最基本得就是信息传递功 能。 理解语言得信息传递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人类社会中语言信息传递得作用。 (2)人类社会信息传递得其她方式与语言得关联。
(1)人类社会中语言信息传递得作用。
通过信息得交流,社会成员可以彼此分享各自 得经验感知和思想成果,更好地分工协作,发挥 潜能。
(2)心理学认为,客观得现实通 过认知转化为主观化得信息必 须有一套符号,最基本最重要 得符号就是语言。语言符号帮 助人达成对外界得认知,储存 认知得成果,并且发展人得认 知能力。
(3)认知神经科学证明,大脑中 有专门控制语言功能得区域, 和人得抽象能力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语言和思维就是密 不可分得。
思维方式得特殊性可以体现在语言得各个 层面。
A、从词汇系统看思维方式得差异。
汉语得基本颜色词分为七段,分别就是红、 橙、黄、绿、青、蓝、紫。英语得基本颜 色词分为六段,分别就是purple、blue、 green、yellow、orange、red。
B、从语法系统看思维方式得差异。
(2)互动包括两个方面:
一就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得 情感、态度、意图。
另一个方面就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 达得情感、态度、意图对受话者施 加了影响,得到相应得语言或行动上 得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大脑左半球还控制着语言功能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
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右半球则在音乐等艺 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 央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 观思维。
目前已知,人类大脑有躯体运动区、躯体 感觉区、视区和听区,这四个区对称地在大脑 两个半球中存在,除此之外,大脑还有人类特 有的语言功能区: (1)说话中枢:布洛卡区,大脑左半球 前部。如受伤,就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 但基本能听懂别人的话。 (2)书写中枢:大脑左半球前部。如受 伤,其他运动能力尚好,但失去写字、绘画等 精细动作的能力,称作失写症。
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语言。思维的 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 维方式的差异。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在不同 的社会群体中使用。这些不同的语言既有共同 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虽思维能力是全 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在思维方 式上会有所不同。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民 族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方式,学会了一种语言 也就学会了该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所以, 有人认为,学某种外语应用该国人的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总得以某种物质的形式作为依托, 最方便、灵活的依托是声音。此外,视觉、动觉、 触觉也能作为依托。没有任何依托的“赤裸裸”的 思维是不存在的。
五、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 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 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 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人类 思维能力的普遍性与语言能力的普遍性是一致 的。语言的普遍性质也是语言的最根本的性质。
其他形式的传递工具
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可借助语言外的其他形式,如文
字、旗语、信号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都是 传递某种信息的形式。 文字打破了语言交流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 起着重大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是关于文字使用和阅读写 作的教学。但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对语 言的再编码系统,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前,语言早 已存在,估计至少有几万年。现在世界上无文字的语言仍比有 文字的语言多很多。我国亦是如此。

01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01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17-18世纪上层贵族的沙龙语言: 日历——? 森林--? 耳朵--? 衬衫--? 请坐--?
日历——未来的记忆 森林--田园的美景 耳朵--智力之门 衬衫--生者和死者的永恒伴侣
请坐--请您满足这把椅子想要拥抱您的 欲望吧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bov)的调查
William Labov (1927-Professor of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labov@central.cis.upenn. edu Office Hours: Tuesday 1:00 - 3:00 PM or by appointment
Labov对社会语言学的贡献
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of English in New York City.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1966.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对任何事物和现象的研究都可以从结构(其内部构成及 其属性)和功能(起什么作用)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这一章 即是从语言的功能来探讨语言的本质的。
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 的社会属性)
语言是什么?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与 社会的关系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从历时角度(语言起源和发 展)看,这种关系表现为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语言与社会共变。从共时角 度看,这种关系表现为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依存--语言与社 会共存。
3.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很多,一般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 建筑。但语言既不属于经济经济基础,也 不属于上层建筑。它是作为交际工具为全 社会服务的。
二、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doc

语言学概论.doc

语言学概论知识框架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和说话言语是个人说话的行为和结果,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语言是说话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言语则是运用这种工具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

2、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说话的目的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

说话时所用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3、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不但是人类社会交际的工具,而且是各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和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1、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和思想不同,思想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是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实现的能力。

思维的时候需要语言。

语言和思维是两种独立的现象,但形影相随,不可分离。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2、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考察语言和思维关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3、思维离不开语言的实验根据4、关于聋哑人的思维聋哑人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他们的大脑也分左右半球,各有分工。

其次,大脑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由它统一指挥。

抽象思维总得以某种物质的形式作为依托,最方便,灵活的是声音。

没有依托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5、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6、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一: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1 什么是符号为什么要用符号来交际语言是符号系统,这句话概括了语言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词这种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声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

2、符号应具备的条件约定俗成四个字点出了语言符号的本质。

语言符号可以拼装拆卸,重复使用。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课件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课件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 2.语言和民族 (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
同一种语言,如汉族使用汉语,藏族使用藏语,西班牙人使用西 班牙语,俄罗斯人使用俄语等。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 但是,语言又不是民族的最可靠的标志,绝 对地认定“一个民族,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 一个民族”,以至依赖所操语言的同异来划分民 族,是很容易犯错误的,也是与现实世界相乖违 的,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同一个民族使用两种或 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是客 观存在的。如在法国、德国长大的华人,他们不 会汉语,而只说法语、德语,我们难道可以凭其 语言而认定他们是法兰西人、德意志人?这显然 是荒谬的,他们还是汉族人。
• 大量研究证明,一些动物,如蜜蜂、海豚、 黑猩猩等,都有自己独特的交际方式,如蜜蜂会 用其特定的舞蹈动作告诉自己的同伴蜜源的方位、 距离等;海豚、黑猩猩等,会用不同的叫声来传 递不同的信息,有些似乎还挺“复杂”。这些就 是所谓的“动物语言”。但是人类的语言同动物 的“语言”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二、语言是人类的标志 1.人类有几千种语言
语言在哪儿?它在人类生活的共时差异和历时变化中。人类 语言有很大的共时差异,如我们会亲身感受到周围的人,没有两 个人的口音完全相同;一个地区的不同村子,也有可能产生群体 性语言差异。一个人的语言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也会有差异。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 语言有多少?世界的语言非常复杂。德国语言学家芬克(Frans Nikolous Finck)在1909年出版的《世界语言的谱系》,收集2000 种语言的标本。现在调查出来的语言大约有5000种。正在使用的 语言大约有3000到4000种,其中70%的语言没有文字记录。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本章重点: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与联系·语言的性质:社会性、全民性、符号性、系统性。

·语言的功能:交际功能 和 思维功能一、语言和言语“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中提出了应该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言语”(parole )“语言”(langue )1. 定义:·言语(说话):运用语言的行为(说)和结果(话),具有一定的个人因素,因人而异。

·语言:由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对一个民族来说只有一套。

2.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

3.语言与言语的联系:语言制约言语-----个人的言语交际,必须符合语言系统的社会惯例。

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是行为和结果。

二、语言的性质1.社会性: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全民性: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3.符号性: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第二章)4.系统性:· 1. 语言的社会性(1)语言为社会服务:语言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每个社会都存在自己的语言,语言是不同民族的区别标志 。

·2.语言的全民性——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言语:一句一句说,长短差别很大。

词按 照一定的顺序组合,长度、数目可以无限。

言语(说话)自由,不受时间、地点、动机等限制。

·语言:不同的句子所包含的词有限; 组合句子的规则有限。

语言使言语(说话)在选择材料、遵循规则等方面必须服从社会习惯。

区分语言和言语的意义: 区分语言和言语有助于认清语言的客观存在,使我们在语言研究中分清主要和次要,从而把语言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1.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和世界语言的多样性说明语言 是 社会现象。 2.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说明语言是社会现象。 (1)语言依存于社会。社会是语言产生和发展必备 件。 (2)社会需要语言。语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考题

一、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应该怎样理解? 二、语言不是个人现象,为什么会有“鲁迅的语 言”、“老舍的语言”的说法? 三、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四、既然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那么“人 有人言,兽有兽语”、“鸟语花香”该作怎样解 释?
第二节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两种极端的观点: 1、语言和思维是毫无关联的现象 2、语言是思维的唯一载体
语言和思维的联系
语言和思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 说是相依为命的.(这里所说的思维是指抽 象思维)。 语言和思维是互相依赖着存在、相互依赖 着发展的。 1.语言是思维的依托 2.语言是思维的结果
要是没有语言,我们就会和高等动物不相上 下。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语言学,无论就其理论结构而言,还是就
其任务之确切性而言,都是在人文科学中最 先进而且对其他各种学科有重大作用的带头 学科。 ——[瑞士]皮亚杰(Jean Piaget)
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最早是由德国的语言学家、 普通语言学的创始人洪堡特提出的。 索绪尔在 《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作了 系统的理论阐述。其目的是为了纯化语言研究对 象。
返回


பைடு நூலகம்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 它与社会相互依存,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 工具。 1.从语言的产生看,语言没有阶级性。 2.从语言的发展看,语言没有阶级性。 3.从语言的本质看,语言没有阶级性。

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人类社会的( ),而且也是思维的 ( )。
2、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 ),言语是个 人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 )。
3、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是( ),没有( )。
4、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5、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 级性的。( )
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 具
一、语言和言语
日常生活中语言和言语是同义的,不加区分:
1、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2、言语必须接近群众。
作为语言学术语,二者是不同的。
定义
言语 言语活动:人们说话(写作)的动作行为 言语作品:人们所说(写)出来的话
言语:是个人说话的行为和结果。 语言: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公认的词语 和规则
联系:一方面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没有 语言就没有言语。 另一方面语言也不能脱离言语。
练一练
1、杨朔的语言真美。 2、你真不会说话。 3、他会说好几国话。 4、用着我的时候,你就言语一声。 5、写工人就要用工人的语言。 6、熟了,也就有共同语言了。
二、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人类独有的。 动物的交际方式和人类的交际方式有个本质 的区别(课本34页)
语言是什么?
❖ 1、从社会功能上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 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 2、从语言结构自身来看:语言是一套音义结 合的符号系统。
❖ 3、从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上来看:语言是一种 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特殊 的社会现象。
简言之 语言:是一种用于人类交际的音义 结合的符号系统。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的总和。 言语的两种形式
外部言语:指说出来的可以使别人感知的话。 内部言语:指没有说出来的内心的话,是个人深思默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还承载着社会功能。

语言的社会功能指的是语言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和产生影响的能力。

本文将从语言的沟通功能、表达身份和认同、交际和合作以及社会控制等方面探讨语言的社会功能。

首先,语言的沟通功能是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语言通过传递信息和理解意义的方式,使人们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知识和经验,从而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交流。

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文字,语言都是人们相互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

其次,语言也有助于表达个体的身份和认同。

语言是一个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

通过使用特定语言,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文化背景、地域归属和社会地位等。

例如,一个人使用方言或其中一种特定的口音可能会暗示他们来自特定的地区或社区。

此外,语言还可以传递社会角色和地位的信息,例如用于表达不同的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

交际和合作是另一个语言的社会功能。

语言使人们能够进行有效的交际和合作,帮助协调个体间的行动和共同实现目标。

通过语言,人们能够与他人协商、讨论和解决问题,达成共识和共同行动。

语言的合作功能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此外,语言还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

语言通过规范、规则和习惯成为社会的规范,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

通过语言,社会可以建立规则和价值观,并将其传递给个体,从而引导和控制个体的行为。

例如,法律和道德规范都通过语言来进行制定和传达,以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总之,语言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

它包括语言的沟通功能、表达身份和认同、交际和合作以及社会控制等方面。

通过语言,人们能够有效地交流和理解意义,表达自己的身份和认同,协调个体间的行动和达成共识,以及建立社会规范和控制个体的行为。

语言的社会功能对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章_语言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_语言的社会功能

(二)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
(三)关于聋哑人的思维
第一,聋哑人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 的大脑和发音器官,他们的大脑也分左右两半球,各有 专门的分工。他们主要是因为耳聋听不见别人说话,才 学不会语言。一旦恢复或获得了听觉,聋哑人也就可以 逐渐学会说话。 其次,大脑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司令部,人的各种感觉器 官由它统一指挥,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聋哑人不能从 听觉中得到应有的信息,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 补偿。 第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听觉获得信息的可能 性比视觉大得多,通过视觉的交际,效果究竟不如有声 语言,这不能不给聋哑人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影响。对 聋哑人来说,不会说话确实有很多不便。
2、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也说明语言是社 会现象
① 语言的产生、发展依赖于社会。 ② 社会也离不开语言,语言对社会是极端重要的。
二、语言不是自然现象
①语言有产生、发展的过程,但与自然界的有机体的发 生、发展过程有着根本不同,最根本一条就是语言的一 切受到社会的制约。 ②语言不能几代同堂,只要产生了“子语”,母语就告 结束,而且,一种语言的“死、活”要看它是否为当代 人所运用,“死”的语言还可在文献中保留。如:古代 汉语。 ③有生必有死,这是生死的共同规律,但语言的老、死、 却只是一种可能,是否成为现实,决定于具体的社会条 件。
《红楼梦》第四十四回有这样一段描写:贾琏、凤姐 听说鲍二媳妇上吊自杀,她娘家的人要打官司,“都 吃了一惊”。可是凤姐“忙收了怯色,反喝道:‘死 了罢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从说的话看,气壮 如牛,从实际的神态看,却是“吃了一惊”,“忙收 了怯色”。林之孝家的后进来,没有看到这种神态, 也就听不懂凤姐的下面一段话:“我没一个钱。—— 有钱也不给他!只管叫他告去。也不许劝他,也不用 镇唬他,只管叫他告!——他告不成,我还问他个 ‘以尸诈讹,呢!”多厉害的言辞!实际的含义却是 想吓唬吓唬人家,给点钱,早一点了结,以免把事情 闹大。林之孝家的没有联系凤姐当时的一些特定的神 态,不知就里,因而感到为难,等到贾琏和他使眼色, 才明白过来。

第一章__语言的功能

第一章__语言的功能
• 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
(音乐、图形、几何空间)
• 左半球:主管抽象思维;
(语言、概念、计算能力)
• 人类的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分工是人类所特有的。
• 人类以外的动物,没有这样的分工,没有专门管语 言的“左半球”,因此它们没有逻辑思维的能力, 也掌握不了语言。
大脑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
(1)说话中枢
(4)听觉性语言中枢
也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靠近视觉语言中枢。也叫韦 尼克区。这一区域受损的人得称为感觉性失语症。
大脑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
语言功能分区依据各种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脑 部受损区域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的。这些功能区的界限不是 很清楚。 这些都足以说明语言的生理基础是存在的。
语言功能区主要存在于左半球,左半球相关部位比 右半球大。通过种种的实验证明,掌管语言的机制在大 脑左半球。
• 4)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 ·同一个民族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地方色彩。
第一节 语言的社会功能
18世纪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里提供了这样一个例 子——
• 巴尔尼巴比有三个饱学之士研究如何改造本国语言,他们建议取 消语言中所有的词汇,这样会对健康有利,因为说话时都会对肺 部产生影响;而且可以更精炼地表达思想。因此,谈论一件事情 的时候只需要把所需要的东西带在身边就可以了。所以,“我常 常看到两位学者被背上的重荷压得要倒下去,像我们的小贩一样。 他们在街上相遇的时候,就会放下负担,打开背包,谈上整整一 个钟头。谈完话后,才把谈话工具收起,彼此帮忙把负荷背上, 然后才分手道别。”但是老百姓们纷纷反对,“因为他们要求有 像他们祖先一样说话的自由。”
• A.首先体现在词汇的掌握和词汇量的发展上 • 一到六岁 从几个到几千个 • B.在语法掌握方面有更明显的体现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二)儿童获得语言的原因 儿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极为复杂的语言 系统,原因何在?许多科学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 趣,并提出了一种又一种解释。其中比较有影响的 主要有以下四种:
(1)模仿说 即认为儿童是通过模仿成人语言来掌握语言 的。这一说法有其依据: 一方面,每个做父母的都有过教幼儿说话的 经历,而且会使用各种办法调整自己的语言,以便 于幼儿模仿;另一方面,儿童获得语言必然有一个 语言环境,与语言言环境完全隔绝的幼儿是不可能 获得语言的。
(2)强化说 即认为儿童获得语言不但得通过模仿,还得 通过强化刺激来完成,如夸奖是一种正强化,纠正 就是一种负强化。 这种说法来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 “条件反射”理论和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和美 国心理学家斯金纳等的“刺激反应”理论。
(3)天赋说 这是一种建立在人的大脑中存在语言遗传机 制这样一种假设基础上的解说。这种说法认为:人 的语言知识中有一部分,如语类、层次等最基本的 句法原则,是人类先天就有并可以通过遗传获得的, 这些语言知识可以通过后天接触的语言环境不断加 以调整和补充,最后才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而在 先天的语言能力和后天的调整补充这二者中,前者 更为关键、更为重要。

(一)人际互动功能的主观性

我马上去/我马上来。 阿里亚兴打了万卡。 阿里亚兴打了他的学徒/万卡被阿里亚兴打了。 你已经迟到两次了。

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 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
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
,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
这证明,人在沉思默想的时候,发音器官 伴随着与平常说话模式一致的轻微的运动。只是 这种运动产生的声音无法让人听见,当然思维的 人也不需要听见自己的声音。有时不知不觉地把 这种内部语言发出声音来了,出现自言自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 什么是语言?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我们主要侧重于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来认识考察语言。

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看,人类语言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功能都是相同的,即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按照我们的教材给语言下一个定义就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2. 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即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

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

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

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即语言和思维的关系)3. 怎样认识理解语言和说话的关系?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说话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行为,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所产生的结果。

1) 借助哲学上的观点来认识,语言和说话其实就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语言就是一般的事物,说话就是特殊的、个别的事物。

属于语言的一切都是概括的,一般的,反映共性的东西,属于说话的一切都是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

因为说话总是和具体的环境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话语中的任何词语反映的任何概念,都是具体有所指的。

2) 语言是一套规则系统,说话时对规则的具体运用,所说的话是根据规则系统的要求使用组织材料的结果。

3) 语言是社会的,说话是个人的。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而说话则是个人行为。

4) 说话推动语言的发展。

说话不断为语言提供新鲜的材料,充实语言,促进语言的发展。

说话可以说是语言发展的直接动力,没有说话,没有社会全体成员对语言的运用,语言也不可能自行发展起来。

所以,语言是材料库,而说话则是材料库的最重要的补给手段。

4. 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huó(活)",这是为什么?这是由语言作为社会大众的交际工具决定的。

每种语言,其语言单位的组合顺序是有一定规则的,同时,不同的语言虽然有不同的音义组合关系,但各种语言音义组合关系相对而言是固定的,大家都必须共同遵守。

5. 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学会掌握语言呢?因为:(1)词语的组合规则是十分有限的,掌握了一个规则,可以推出无限多的句子。

(2)语言中的词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数量是有限的,一个词可以重复使用,所以语言系统中的句子是无穷的,但构成句子的材料却是有限的,这也有利于人们学习掌握语言。

6. 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1) 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事物,要么是自然现象,要么是社会现象,而语言就是属于社会现象。

社会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社会的共同体,与此密切关联的现象就是社会现象。

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把社会中的个人结成群体的纽带,是人与人互相联系的桥梁,进行沟通的工具,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没有语言,人类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

2) 语言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

一个社会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

语言就是一定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没有社会,也就没有语言。

语言是在劳动过程中因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与人类社会、人的抽象思维同时产生的。

语言的一切自始至终都与人类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语言带来影响,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社会性可以说是语言的本质特性。

3) 语言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4) 语言是社会现象,这是由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

语言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存在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因素。

5)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还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类社会以外没有语言。

社会以外不但没有语言,即使是人,只要离开了社会,也会失去语言能力。

人类大脑特有的语言能力与生俱来,具有一定的先天条件。

但如没有后天的社会环境,不在适当的时期同实际的语言相接触,就不能激发出大脑语言能力的内在机制。

因此,语言的习得同样具有社会性,离不开社会。

7. 语言的社会性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具体认识?1)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在许多情况下,语言往往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的标志,不同语言的不同的音义关系只能从社会性角度才能得以圆满解释。

2) 同一个民族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地方色彩,这是因为语言是社会现象,是因为不同的社会集团选择确立了不同的音义关系。

3)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语言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4) 离开了人类社会无所谓语言,所以语言并不是人的本能的反映。

人的语言能力是在一个语言环境中反复学习才掌握的。

说话则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是为了适应他人的需要而存在的;如果离开社会,没有了这种需要,人们就会逐渐地丧失说话的语言能力。

8. 为什么说语言不是个人现象?1) 表面上看,语言表现为具体的人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但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2) 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代代相传,不可能是个人现象。

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

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但依然使用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

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3) 语言的社会性并不否认个人的语言特点和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这种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同的人对共同使用的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是不一样的,这是构成个人语言特点的主要方面;二是每个社会成员在运用语言时会不同程度地超出已有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这往往可以成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开端。

4) 总之,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语言是社会现象,不是个人现象。

9. 语言是不是自然现象?语言不是自然现象。

不可否认,语言有其自然属性的一面,一方面,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是声音的一种,也是因为物体振动周围空气而发出声音来的,语音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这也是语言的自然属性之一。

正因为语言有这些自然属性,所以也有人把语言看成是自然现象,而且历史上受到认识水平的局限,把语言当作自然现象的观点还十分风行。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如果语言是自然的,其产生发展就应该有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不会给语言造成任何的影响,而实际上恰恰相反,语言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同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其产生和发展就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规律,不受人类的约束。

自然的东西只能利用,不可能创造,而语言却是人类创造的,同人类一道发展的。

比如古代汉语没有电视、电脑、广播等词,而现代汉语有这些词,这是因为社会发展了,客观世界有了这些事物,语言中才相应地有了这些词。

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其词汇系统就不应该有这样的差别。

可见,语言是完全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它的发展变化也是服从社会的需要的。

语言与社会的联系是如此密切,对人类社会有如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那么世界上就不应该有这样多的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语言应该是一样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达5千多种,还有许多没有发现,这都只能从社会性方面才能加以解释,从自然现象角度就无法解释清楚,无论有多大学问的专家也无法解释。

10.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基本含义归结起来就是,语言是全民性的,是全民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性。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很多社会现象都是具有阶级性的,而语言则不属于那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

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不属于经济基础又不属于上层建筑,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的,而是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服务的。

语言没有阶级性这个特点就是语言是全民性的,不是为某一阶级服务的。

因为社会里的人不论属于哪个阶级和阶层,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交际,都要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可以这样说,一个社会的集体就是依赖统一的语言把全体成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

因此,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11. 语言没有阶级性,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表述认识?语言没有阶级性1) 从语言的服务对象看,语言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或阶层服务的,语言面前人人平等,有自由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权利,这是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语言只是一种你可以用来表达思想和看法的工具,但它本身没有阶级色彩。

2) 从语言自身结构看,构成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也是没有阶级性的。

如语音中的音素、音位、元音、辅音之类,词汇中的词语、语法中的结构单位、结构规则等等,都谈不上有阶级性。

3) 从语言的产生的社会大环境看。

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

语言是人类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并在生产劳动中根据社会交际的需要逐渐地加以完善的。

语言具有全民性。

1) 具有阶级色彩的词语在整个语言的词汇系统中只占很少的分量,基本词汇仍然是全民的;2) 构词材料依然是现成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是具有全民性特点的;3) 没有独立的语法结构和语音形式,仍然是大众语言的形式和结构;4) 具有阶级色彩的词语使用范围很小,如“朕”、“崩”,对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小,根本改变不了语言没有阶级性的特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