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儿科课件 流行性腮腺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常证 (1)邪犯少阳 证候特点: 治法: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方药:银翘散合柴胡葛根汤加减
(2)热毒壅盛 证候特点: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

变证
(1) 邪陷心肝 证候特点: 治法:清热解毒、熄风开窍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加服紫雪丹或至宝丹。 加减法:昏迷抽风者加紫雪丹或至宝丹, 助清热镇惊开窍。

2、发病:本病多见于儿童,85%的病例发 生在5~15岁之间。可见于各个地区,冬春 季为流行高峰,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见暴 发流行。 3、传染性:传染源为患者及隐性感染者。 一般在腮腺肿胀前一天和肿大后3天这段时 间内,传染性最强。
4、预后:大多经过良好;而成人患本病, 临床经过较重,可伴发睾丸炎或卵巢炎。 一般在一次感染后,均可获得终身免疫, 不再感染第二次。

十一、中西医结合思路

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 西医治疗。它采用内服与外敷相结合 的方法,内服药从内以清热解毒、消 肿散结,外敷药使药物之功力直达患 部,从而大大缩短病程,提高了疗效。
十二、饮食调护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又富含营养之流质 或半流质饮食,忌食肥厚,辛辣酸涩之品。
十三、预防

1. 自动免疫 目前,国内开始应用麻疹、风疹、 腮腺炎三联减毒活疫苗,获得了满意的预防效果。 2. 被动免疫 应用痊愈期血液或其丙种球蛋白肌 注,可起到预防或减轻症状的效果,被动免疫力 约维持2周~3周。 3. 隔离与留验 患者须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

(二)体征

相当于上颌第二臼齿对应颊粘膜 处可见红肿的腮腺管口。耳下以耳 垂为中心向周围弥漫肿大,边界不 清,表面灼热,有弹力感及触痛。
(三)并发症

1、神经系统并发症 神经系统并发症可有脑炎及脑膜炎两 种。 2、生殖器官并发症 睾丸炎、副睾炎或卵巢炎多见于青春期 后,儿童期少见。 3、急性胰腺炎 可见于年长儿,大多发生于腮腺肿胀后 3日~4日或一周 。 4、感音性耳聋
十四、研究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思考题
腮腺炎的中医病机关键是什么? 腮腺炎的诊断要点? 腮腺炎常证、变证的辨证论治。


单独发生腮腺炎病毒脑膜脑炎 时,只能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血清 学检查和脑脊液分离出腮腺炎病毒, 加以确诊。
八 、鉴别诊断
急性淋巴结炎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其他病原所致的腮腺炎或腮腺肿大
九、中医治疗
(一)内治法 1、辨轻重: 2、辨常证与变证: 3、治疗总则为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4、分证论治
(三) 其他疗法
1. 针灸疗法 2.按摩 3.静脉给药 (1) 双黄连粉针剂60mg/kg/天(15滴/ 分)。 (2) 清开灵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 盐水100ml稀释后静滴。

十、西医治疗
(一) 一般治疗 (二) 抗病毒药治疗 可用吗啉呱、病毒唑 (三) 合并症治疗 1. 脑膜脑炎: 2. 胰腺炎: 3. 睾丸炎:
流行性腮腺炎
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
许尤佳
目的要求
了解流行性腮腺炎概念,发病情况 熟悉流行性腮腺病因病理及临床特点 掌握流行性腮腺的诊断要点及中西医
治疗要点
流行性腮腺炎
ຫໍສະໝຸດ Baidu
1、定义: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 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腮腺或其他唾液腺(颌下腺、 舌下腺)非化脓性肿大、疼痛。

1、痄腮风温邪毒自口鼻而入壅阻足少阳 经脉,郁结于腮部。 2、足厥阴肝经布两胁,循少腹,绕阴器, 邪热亢盛,气血阻滞,疏泄失常,故可 伴有脘腹及睾丸疼痛。 3、热极生风,内窜心肝,神明受扰,亦 可痉厥昏迷。
病因:外感风温邪毒 病位:足少阳胆经
与足厥阴肝经密切相关 病性:多为实证、热证 。

五、临床表现
(一)症状 1、 潜伏期 14天~21天,平均为18天。 2、 前驱期病毒血症持续3日~5日,多数 患儿前驱症状不明显。可有发热、乏力、肌 肉酸痛、食欲不振、头痛、呕吐、咽痛等症 状。少数患儿可首先出现脑膜刺激症状。

3、腮肿期 在起病24小时内,患儿诉腮 腺部位疼痛肿胀,腮腺肿胀多为两侧性, 一般先见于一侧,尚可两侧同时肿胀。 肿胀的特点为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弥漫 肿大,边界不清,表面灼热,有弹力感 及触痛 。 腮腺管口红肿。颌下腺及舌下腺也 可受累。
六、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 (二)酶类测定:急性期血清及尿中的淀粉 酶含量明显升高。 (三)血清特异性抗体:感染后2周~3周即 可出现,1月时达最高滴度,3个月后逐渐降 至低水平。

七、诊断要点
当腮腺或其他唾液腺急性肿痛, 加以有腮腺炎患者的接触史,临床 即可诊断流行性腮腺炎。 对缺乏腮腺炎特征的疑似病例, 可进行实验室检查,以协助诊断。
(2) 毒窜睾腹
证候特点: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加减法:腹痛甚加白芍10g、救必应15g以缓急 止痛;呕吐者加竹茹6g、法夏8g以降逆止呕。
(二) 外治法

1.生大黄5g~10g加醋适量调成糊状外涂患处。 2、青黛散:以醋调外敷腮部,每日3~4次。 3、仙人掌外贴法:取新鲜仙人掌除针剖开, 以切面(或捣泥)外敷患处,一日更换一次。
中医学中属于“痄腮”范畴。
中医源流

病名: 《内经》“颌肿” 《诸病源候论》:“卒肿” 《局言发挥》“时行腮肿” 《医学入门》:“搭腮肿” 民间:“蛤蟆瘟”“猪头肥”
隋代《诸病源候论》曰:“风热
毒气客于咽喉,颌颊之间,与气 血相搏,结聚肿痛。” 论述了卒肿的病因、病位、 病机和病证。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三、西医病因和发病机理
病原体:腮腺炎病毒。 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发病机理:在腮腺肿胀前7天至肿胀
出现后9天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主要为通过唾液飞沫 吸入,侵入口腔和鼻粘膜,在上呼 吸道上皮组织内繁殖,形成病毒血 症,再侵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胰腺、性腺等腺体,也可涉及神经 组织及其他器官。
四、病 理
为非化脓性炎症改变。
腮腺腺体及其周围组织充血、肿胀及 水肿,被膜上可见点狀出血,腺泡细胞 呈混浊肿胀或坏死碎解,腺体间质有浆 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和淋巴细胞、单核细 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腮腺管水肿,管腔中有脱落的坏死 上皮细胞堆积,阻碍了唾液的排出,使 其滞留在腺体内,致使唾液内的淀粉酶 经淋巴系统流入血液,故而血液中的淀 粉酶含量增高,并从尿中排出。 受病毒侵犯的睾丸曲细精管上皮充 血、出血和淋巴细胞浸润,间质有水肿 及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 胰腺充血、水肿,胰岛可见轻度退 化及脂肪性坏死改变。 脑部的病变白质较灰质为重,神经 细胞变性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