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的悖论

合集下载

论述节约悖论的内容

论述节约悖论的内容

节约悖论:稀缺资源管理的困境导言节约悖论指的是当资源变得稀缺之时,个体或社会常常出现逆向行为,即节约反而导致浪费的现象。

本文将从悖论现象解释、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全面探讨节约悖论的内容。

节约悖论的悖论现象1.1 稀缺资源与节约意识人们普遍有保护有限资源的节约意识,期望通过减少消耗来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使用成本。

然而,当资源变得稀缺时,可观察到的实际行为却常常与该预期背道而驰,这就是节约悖论的悖论现象。

1.2 个体层面的资源行为变化个体在面临资源充裕时,往往会按需求适度消费。

然而,当资源变得稀缺时,个体会出现担忧和焦虑情绪,试图通过节约来规避可能的短缺风险。

这表现为过度紧缩的消费行为,以及对运用和享受资源的抑制。

1.3 社会层面的资源行为变化资源的稀缺性引发了社会层面的竞争和不稳定性。

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争夺和抢夺资源的行为,这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匮乏现象。

此时,社会形成了一种“随大流”的行为模式,个体之间过度追随他人消费和行动,导致资源消耗快速增长,而非减少。

节约悖论的原因分析2.1 心理认知扭曲在面对稀缺资源的情况下,人们容易产生认知和心理的扭曲。

首先,人们往往将资源的稀缺视为自己不够好、不够强大的象征,从而在心理上形成紧缺性的设限。

其次,人们过度关注可能失去的东西,而忽视已拥有的资源,这导致了对节约的过度追求。

2.2 社会规范和竞争压力社会规范和竞争压力也是节约悖论产生的重要原因。

社会环境中对节约的强调,以及流行的奢侈消费观念相互冲突,从而使得个体感到双重压力。

这种压力导致当资源稀缺时,个体选择了相对安全和符合规范的节约行为,以避免被社会否定。

2.3 短期利益优先人们往往更容易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可持续的资源管理。

当资源稀缺时,个体和社会更倾向于追求即时的回报,而往往忽略了对未来资源的需求和规划。

这使得个体和社会陷入了资源再分配和浪费的怪圈。

应对节约悖论的策略与对策3.1 教育与宣传教育和宣传是应对节约悖论的基础和核心。

论述节约悖论的内容

论述节约悖论的内容

论述节约悖论的内容一、引言节约悖论是指在某些情况下,节约行为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节约悖论的定义、原因及解决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什么是节约悖论1. 定义节约悖论是指在某些情况下,节约行为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具体来说,当个体或群体采取一种节约行为时,可能会使得其他人采取更加浪费的行为,从而使得总体上资源的使用效率变低。

2. 例子以水资源为例,当一个人或一个家庭采取了节水措施,比如减少洗澡时间、使用低流量淋浴头等等,这样做确实可以减少水的使用量。

但是如果周围邻居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在他们使用过多水资源时,水压不足就会出现问题。

这时候他们就需要更多地使用水来弥补压力不足所带来的影响。

这样一来,虽然个体采取了节约措施,但整体上却浪费了更多的水资源。

三、什么导致了节约悖论1. 社会规范节约悖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规范。

在某些情况下,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受到了社会规范的影响,这些规范可能会导致人们采取浪费资源的行为。

比如说,在某些地方,人们认为“大方”是一种美德,这就会导致他们在使用资源时不太考虑资源的浪费问题。

2.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也是导致节约悖论的原因之一。

当个体或群体缺乏关于资源使用情况的准确信息时,他们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

比如说,在一些公共场合,人们无法获得其他人使用资源的信息,这就可能导致他们采取浪费资源的行为。

四、如何解决节约悖论1. 改变社会规范为了解决节约悖论问题,我们需要改变社会规范。

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来推动人们形成更加环保、节约的价值观念。

2. 提供准确信息提供准确信息也是解决节约悖论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向公众提供准确的资源使用信息,从而帮助人们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3. 制定合理的政策政策制定也可以帮助解决节约悖论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奖励等方式来鼓励人们采取节约措施,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形成更加节约、环保的氛围。

五、结论总之,节约悖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解决。

节俭悖论的概念

节俭悖论的概念

节俭悖论的概念
节俭悖论是指为了节省开支而进行的节俭行为最终可能会导致支出更多的现象。

具体而言,节俭悖论可以发生在个人、组织或国家等不同层面。

在个人层面,节俭悖论可以表现为一个人为了省钱而购买低价商品,但由于质量不佳导致频繁维修或更换,最终花费的钱可能比购买高质量产品还要多。

此外,个人为了避免花费额外的费用,可能会拒绝购买必要的健康保险或医疗服务,导致在疾病或意外情况下付出更高的费用。

在组织层面,节俭悖论可以体现在企业为了减少成本而裁减员工,但这可能导致生产力下降、员工士气低落,甚至影响到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从而导致销售额下降甚至破产。

在国家层面,节俭悖论可以表现为政府为了能够达到财政健康而削减公共开支,但这可能导致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总之,节俭悖论强调了在追求节约成本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长期和综合效益,以避免由于节俭行为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你不知道的6个著名的经济学悖论,看后人类都无法阻止你装逼了

你不知道的6个著名的经济学悖论,看后人类都无法阻止你装逼了

你不知道的6个著名的经济学悖论,看后人类都无法阻止你装逼了一、丰收悖论设想某年大自然对农业格外恩惠,寒冷的冬季冻死了所有的害虫,适于播种的春季早早到来,没有发生恶性霜冻,细雨滋润了成长中的禾苗,阳光灿烂的十月使得收割顺利并得以运往市场。

年终时,那么一家愉快地坐下来计算一年的收入,但他们会大吃一惊:好年景和大丰收反而降低了他们的收入。

二、节俭悖论经济学家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指出:节俭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美德,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有害的,讲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与贫困,促成贫困的“恶性循环”,他甚至形象地告诉人们,如果“你们储蓄5先令,将会一个人失业一天”。

三、价值悖论两百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价值悖论:没有什么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什么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

换句话说:为什么对生活如此必不可少的水几乎没有价值,而只能用做装饰的钻石却能索取高昂的价格呢?四、金钱悖论金钱原本是一种好东西,它是社会财富的标志,意味着对无论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的价格的肯定和承认。

即使在古代社会,金钱所代表的哪个东西即物质财富,也总是社会追求的首要目标,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

为了金钱,可以生产出许多丑恶的事来,从勾心斗角、小偷小摸,到杀人放火、铤而走险、世界大战。

同时,“金钱”这个词听起来又总是透着那么一股“俗气”。

为什么人们一方面要追求金钱,另一方面却又贬低金钱呢?五、囚徒困境博弈论中有个经典案例叫“囚徒困境”,讲的是两个人一起做坏事被警察抓走,被分别关在两个不通信息的牢房里进行审讯。

警方告诉他们,如果你们中的一个背叛,即告发了同伙,就可以无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而你的同伙就会以最重的罪被判决。

当然,如果两人互相背叛的话,两个人都会被判以重罪。

六、劣币驱逐良币这是著名的经济学定律。

该定律指出: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铸币--“良币”收藏起来。

节俭的悖论

节俭的悖论

在微观经济学中,S↑→个人财富↑,从这个角度看,节俭是美德。

而在宏观经济学中,C↑→Y*上升到Yf。

这便引出了消费致富论(越花钱,越有钱)、节俭的悖论。

18世纪初,英国医生孟迪维尔,在他写的讽喻诗《蜜蜂的寓言,或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里就主张:“增加经济繁荣的,是消费而不是储蓄。

”该诗的内容是说有一个社会,人们贪婪自私,追求浮华虚荣,所以无不奢侈浪费,以此炫耀自豪。

但是,整个社会反而兴盛繁荣。

忽然有一天,其中的公民决定放弃奢侈生活,国家也削减军备,大家都致力于储蓄,因此奢侈品无人问津,货弃于地。

依供给奢侈品为生的人无法谋生,结果弄得一团糟。

因此孟迪维尔认为:“节俭仅仅是美德,不能使国家兴盛……私人从事储蓄的确是致富之道。

”但是他认为:“实行这个方法,令国家也可以致富则是错误的。

”凯恩斯继承了孟迪维尔的观点,也认为:“私人致富之道,应用于国家行为之上,失业乃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

”凯恩斯反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节俭是美德的观点,断言节约造成失业。

他说:“节约的目的是使工人解除工作……不论什么时候,你节约了5先令,你就要使一个人失去一天的工作……假定我们处于这样的极端情况,把自己的收入全部储蓄了起来,那就没有一个人再能找到工作。

”“节俭是美德”和“节俭的悖论”的争论体现了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的存在。

局部合成谬误整体↑ → ↑(个体)(总体)合成谬误:对局部是正确的,对整体未必正确。

例如:单个农民的大丰收,增加了个人的收入;整个地区的大丰收,出现了谷贱伤农。

单个厂商的涨价,增加了个人的收入;全体厂商的涨价,导致了通货膨胀。

局部整体↑ ← ↑(个体)(总体)分解谬误:对整体是正确的,对局部未必正确。

例如:整个国家消费旺盛,经济繁荣起来;个人的铺张浪费,增加了个人的负债。

整个国家厉行节约,经济萧条;个人的厉行节约,增加了个人的财富。

合成谬误、分解谬误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理论推导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则深刻地体现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矛盾、互斥。

第四组:节约是消费?——正确解读“节约的悖论”

第四组:节约是消费?——正确解读“节约的悖论”
节约还是消费?
——正确解读“节约的悖论”
VS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指导老师:贾明琪 教授
第四组小组成员
组长:李 燕 成员:安运广 曹 王丽娜 胡雪琴.

合作
沟通
协调
思考
paradox of thrift
内容提要
–凯恩斯与“节约的悖论”?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正确解读“节约的悖论” –“节约的悖论”中国化的建议
内容提要
–凯恩斯与“节约的悖论”?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节约的悖论”就是悖论 –“节约的悖论”中国化的建议
Paradox of Thrift
典型案例分析
国外典型案例: 案例1:“节约悖论” 在美国的应用及影响
国内典型案例: 案例2:“节约悖论” 在中国的应用及影响 案例3:“光盘行动” 的“节约悖论” 案例4:充电器的“节约 悖论”
Paradox of Thrift
我国1998年以来GDP\CPI变化情况
gdp增幅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0.80% 0.40% -1.40% 0.70% 3.90% 1.80% 1.20% 1.50% -0.70% 4.80% 3.30% 2.60% 10.00% 8.40% 7.80% 7.60% 9.10% 8.30% 5.90% 11.30% 9.60% 10.10% 9.20% 14.20% 12.70% 10.40% 9.30% 7.80% 5.40%
“节约的悖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积极作用
罗斯福新政实施之后,在大量资源闲置,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采取凯恩 斯主义的刺激消费措施促进了经济恢复和增长。

节约悖论(第一组)

节约悖论(第一组)

第一小组
THANKS
周子钰 黎璐 欧阳宁静 陶俊逸
蜜蜂们听了哲人的 话,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迅速贯彻落实, 个个争当节约模范。 但结果出乎预料, 整个蜂群从此迅速 衰败下去,一蹶不 振了。
背景
02
生产过剩 经济萧条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发达国家开始出现经济周期即生产过 剩问题,节约悖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被归纳出来。凯恩斯的经济萧条策略 就是加大开支刺激需求拉动回升。
PE1=Y1

两种 观点
∆Y
PE2=Y2

PE2
B
· · · · · · 这使均衡收入
减少
收入,产出,Y
PE2=Y2
PE1=Y1
条件限制
03
凯恩斯的国民收 入决定分析,是 在非自愿失业存 在的前提下进行 的短期、静态分 析;
而索洛模型从长期、 动态的角度来看,人 们会将节约下来的钱, 用于投资,以增加生 产能力,从而使经济 趋向更加繁荣。
目录
01 · 引言
02 · 背景与前提假设
03 · 两种观点 04 · 总结
01
挥霍导致繁荣,节约导致萧条
引言
↑简单介绍↑
0在 《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中提出了 著名的节约悖论, 他引用了一则古老 的寓言:有一窝蜜 蜂原本十分繁荣兴 隆,每只蜜蜂都整 天大吃大喝。后来 一个哲人教导它们 说,不能如此挥霍 浪费,应该厉行节 约。
03两种观点当k0时经济处于稳定状态详情参照课本185页索洛模型03两种观点总结凯恩斯的节约悖论中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即消费制约收入消费制约收入是短期的现象而且基于生产能完全满足消费这个条件从长期和客观来看提高国家生产力才是增加国民收入最基本条件04第一小组欧阳宁静陶俊逸

节约悖论与《蜜蜂寓言》

节约悖论与《蜜蜂寓言》

身旁的经济学:节俭的悖论与《蜜蜂的寓言》十八世纪初,有一个名叫曼德维尔的荷兰医生写了一本书《蜜蜂的寓言》,讲的是一个蜜蜂王国的兴衰史。

最先,这群蜜蜂追求豪华的生活,大举挥霍浪费,结果整个王国百业鼎盛,兴盛发达。

此后他们意识到太浪费了不好,就放弃了豪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整个社会凋敝,最后被敌手战胜而逃散。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个人的罪过,民众的利益”,意思是浪费是“个人的罪过”,但能够刺激经济,成为“民众的利益”。

这部作品在当时被法庭判为“有碍民众视听的坏蛋作品”,但是 200 多年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中遇到启迪,成立了以总需求剖析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知识告诉我们,总需求包含投资、花费、政府开销以及净出口( =出口—入口)等。

花费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增添花费能够刺激经济。

这个结论与《蜜蜂的寓言》同样。

花费的增添是积蓄的减少,传统的观点以为节俭是美德,但这类个人的美德惹起的积蓄增添、花费减少却使得经济衰败。

增添花费有悖节俭的美德,但却有益于整体经济繁华。

这就是“节俭的悖论”。

任何经济理论都是以必定的条件为前提,走开了详细条件很难判断出它是正确仍是错误。

那么“节俭的悖论”在什么前提下是正确的呢?凯恩斯针对20 世纪 30 年月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以为经济危机、失业率高的主要原由不是总供应能力,而是总需求严重不足,致使产品剩余,经济衰败。

只有增添有效需求,即居民增添花费、减少积蓄,能够使得公民经济恢复增添。

在这类状况下,“节俭的悖论”仍是有道理的。

但是这不过短期剖析,从长久来看,一个经济的繁华还取决于投资,增添积蓄能够增添资本积累,进而扩大投资规模,进而使得经济长久繁华。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节俭。

有很多人辛辛苦苦一辈子,会想尽方法存一点钱。

但是,银行的高积蓄率的另一面就是花费减少,致使产品供应剩余,公司动工不足,失业人数会增添,而人均收入降落,最后直接致使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节俭悖论不存在

节俭悖论不存在

节俭悖论不存在节俭悖论是偷换概念的悖论,也是传统经济学逻辑混乱的悖论。

节俭从使用价值的角度看,可以节约资源,是一种美德,可是从价值的角度看,节俭等于广大人民不把自己的使用权交给资本家,使资本家无法获得利润。

节俭悖论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从使用价值角度看,节俭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从价值的角度看,节俭等于广大人民不负债、不为资本家提供利润,就是因为广大人民虽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但不为资本家提供利润,被传统经济学家认为是悖论。

消费包括使用价值的消费和货币支出,传统经济学把使用价值的消费和消费的货币支出混为消费,于是有“节俭悖论”。

消费和消费支出不是同一个东西,消费的是使用价值,支出的是货币。

使用价值一经消费,就退化为环境要素,使用价值消失了。

消费的货币支出是资本家利润的来源,人民不支出货币、不负债,资本家没有利润。

消费的货币支出不会减少货币,只会把人民的货币转移给资本家。

为了欺骗人民,传统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家编造边际消费倾向,说什么人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这是纯粹的歪理。

这样的歪理,在宏观经济学里教育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为统治阶级输送合格的统治人才,你说,人民怎么会有未来?主流经济学认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增加,消费增加,可是消费增加的速度赶不上收入增加的速度,这个叫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具体说,10,000的收入,消费8,000,100,000的收入,消费20,000,前面的边际消费倾向为80%,后面就减到20%,是不是歪理,当然是。

传统经济学家认为收入取决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不考虑政府和进出口),消费取决于收入,这不等于消费取决于消费支出吗?这么循环论证的理论代表主流经济学家的歪理。

节俭悖论不存在,存在的是主流经济理论的悖论。

节俭悖论

节俭悖论

20 节俭悖论古老美德何以成为现代罪恶?这是一个蜜蜂王国的故事。

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

而后来,由于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社会的衰败。

本故事出自于18世纪荷兰的曼德维尔博士的《蜜蜂的寓言》。

在这个故事中,曼德维尔博士旨在表述自己的一个令世人十分惊骇的观点——“节俭的罪恶,奢糜的贡献”。

这就是让许多经济学家备感困惑的“节俭悖论”。

受这个故事的启发,经济学家凯恩斯发现了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他还进一步论证了节俭悖论。

在他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中,凯恩斯认为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因为公众节俭,就会降低消费;增加储蓄,社会收入势必减少。

根据这种看法,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就会促进经济繁荣。

反之,就会导致经济萧条。

看起来节俭悖论的确是一个蕴涵逻辑矛盾的理论,因为,人们的普遍观点认为,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个人积累财富最常用的方式,增加储蓄,往往可以致富。

而储蓄又与国民收入呈现反方向变动,储蓄增加,则国民收入就会减少,储蓄减少,则国民收入就增加。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了:节制消费增加储蓄,对个人是件好事,对国民经济却是件坏事?其实不是,从个人理财角度来说,储蓄也未必就是最好的致富途径。

从前,有一个惜金如命的财主,他把自己的金子埋在花园里的一棵大树下面,每隔几天就要挖出来,自我陶醉一番。

突然有一天,有人发现了他的秘密,就把他藏在树下的金子给偷走了,为此,财主痛不欲生。

后来他的邻居们来看他,当了解事情的经过后,他们就问他:“你从没花过这些金子吗?”“没有,节俭是我们家的传统,我每次只是看看而已。

”他回答。

邻居听了,就哈哈大笑起来,并对他说:“按你这种对待金子的做法,有和没有金子对你来说都是一样啊!如果你还是感到难受的话,就在大树底下再埋一些石头,把它们当作金子收藏起来好了。

节俭悖论——精选推荐

节俭悖论——精选推荐

节俭悖论节俭悖论的(或悖论的储蓄)是⼀个悖论,经济学,推⼴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尽管它已经表⽰早在1714年在寓⾔的蜜蜂,[1]和类似的情绪⽇期⾄古代。

[2][3]的悖论,如果每个州试图节省更多的钱在多次经济萧条,那么总需求将会下降,将反过来降低总储蓄的⼈⼝因为减少消费和经济增长。

令⼈费解的是,勉强讲,总储蓄可能下降甚⾄当个⼈储蓄试图上升,和,⼀般来说,储蓄增加,可能会伤害经济。

[4]都是⽭盾的⼴义和狭义的索赔在假设的合成谬误,即什么是真正的部件必须真正的整体。

狭窄的索赔透明地反驳了这种假设,和⼴泛的⼀个是通过暗⽰,因为虽然个⼈节俭通常断⾔来对经济有益,节俭悖论认为集体节俭可能对经济产⽣不利的影响。

节俭的悖论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组件,并形成了主流经济学的⼀部分⾃1940年代末以来,尽管它是在⼀些⽅⾯的批评。

概述这个论点是,在平衡,总收⼊(因此需求)必须等于总输出,总投资必须等于总储蓄。

假设储蓄上升更快的函数之间的关系,收⼊⽐投资和输出,然后增加边际储蓄倾向,其他条件不变,将平衡点收⼊等于输出和投资等于储蓄较低的值。

在这种形式它代表⼀个囚徒困境储蓄有利于每个但有害的⼀般⼈⼝。

这是⼀个“悖论”,因为它有违直觉。

谁也不知道节俭悖论会落⼊⼀个合成谬误⽂中⼀个概括了什么是被认为是适⽤于个⼈在经济整体的⼈⼝。

尽管锻炼节俭可能有利于个⼈通过启⽤,个⼈储蓄的“⾬天”,它可能不是有利于整体经济。

这种悖论可以解释为分析的地⽅,和影响,在⼀个经济的储蓄增长。

如果⼀个⼈⼝节省更多的钱(这是边际储蓄倾向增加所有收⼊⽔平),然后对公司总收⼊将会下降。

这种减少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少的⼯资增长,或许裁员。

最终,⼈⼝的总储蓄将会保持不变甚⾄拒绝,因为较低的收⼊和⼀个较弱的经济。

这个悖论是基于命题,提出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许多经济衰退是基于需求。

假设,如果所有的⼈能够拯救他们的钱,储蓄将上升,但有⼀种倾向,宏观经济状况将会下降。

节约悖论及习题

节约悖论及习题

案例:节约悖论“节约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俭悖论”、“节约反论”、“节约的矛盾”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

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节约的悖论是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它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是存在的,是短期的。

长期中或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在,节约的悖论是不存在的。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分析,是在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短期、静态分析。

另外,还要注意到凯恩斯的分析是一种总量分析,没有具体分析消费结构与收入结构。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他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

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

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

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

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景象就是节约悖论的一个生动而可叹的例子。

由于人们对未来预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尽量多储蓄。

但是,他们不愿意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又导致其收入继续下降。

当国民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将会导致更多的国民收入,使整个经济呈现繁荣局面;而当国民降低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则会引起国民收入下降,使整个经济陷入衰退。

简而言之,就是:挥霍导致繁荣,节约导致萧条,这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节约的悖论”。

“节约的悖论”提出来以后,常常使人迷惑不解。

根据一般人的常识,一个家庭也好,或一个企业也好,或一个国家也好,如果大家都挥霍浪费,很快就会吃光喝光,破产衰亡。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有两句诗说得好: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

节俭的悖论

节俭的悖论

节俭的悖论作者:雾满拦江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0年第12期在18世纪的欧洲,曾经流行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群蜜蜂为了追求奢华的生活而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居然很快兴旺发达起来。

后来,由于换了蜂王,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转而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社会的衰败,最终沦落到被敌人打败而逃散的命运。

这个故事所说的是“节俭的逻辑”,在经济学上被称为“节俭悖论”。

它所宣扬的“浪费有功”的潮流风气,在当时受到了严厉的指责,被认为是败坏社会风气的肇始。

然而在200多年之后,这一备受批评的理论,却被经济学家重新定义,认为其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的行为,对经济发展造成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当我们沉迷于“省一分钱就是赚一分钱”的观念时,社会上突然涌现出一大批新潮流理财奇才。

他们的理论是,在新经济条件下,古老的节俭美德,可能是现代的罪恶!我们知道的事实是,节俭是一种被人称道的美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社会的主潮流,而从理论上讲,节俭是个人积累财富最常用的方式。

那么,古老的美德如何成为新时代的罪恶?主潮流何以被新潮流所替代了呢?在解开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要了解两点。

一是在经济学领域,我们必须避免逻辑上的合成错误。

这也就是说,对个人有益的事情,并不一定就对全体有益;在很多情况下,个人的精明,很可能导致社会的愚钝。

二是解开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是否处于萧条状态。

在已经过去的古老时代中,我们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岗位。

因此,我们把国民产品用于当前消费越多,可用于资本形成的产品就越少,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时代不同了。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节俭的社会潮流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

当公众越节约,越是降低消费,提高储蓄,社会收入就会越少。

因为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总是呈反方向变动的,当消费增加,储蓄就会减少,消费减少,储蓄就会增加。

所以,储蓄便与国民收入呈现出反方向变动。

节俭的悖论名词解释

节俭的悖论名词解释

节俭的悖论名词解释节俭,作为一种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品质。

它强调消费的节制、资源的合理利用、财务的规划,旨在实现个人的经济自由和持久繁荣。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节俭也存在着一种悖论,即在某些情况下,过度追求节俭可能会产生不利后果。

节俭的悖论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为一种理念,节俭可能导致贫穷的恶性循环。

在贫困地区,节俭可能被迫成为一种生存之道。

但当节俭成为唯一的选择时,难以脱离贫困的局限。

人们的收入有限,而过于节俭可能导致投资的匮乏和消费的降低,从而难以实现财务增长。

因此,节俭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使人陷入贫困的困境,无法摆脱此悖论。

其次,节俭也可能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在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体系中,过度的节俭可能导致需求的下降。

当大多数人选择节衣缩食时,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需求减少,导致生产和雇佣率的下降。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经济停滞和萧条,从而损害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过度的节俭可能是一个悖论,可能适得其反,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过度追求节俭也可能导致生活品质的下降。

当人们过于注重节约成本时,有时会忽略生活中的一些重要方面。

他们可能会选择廉价而不是质量好的商品,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幸福。

这种把“节俭”作为最高目标的行为,可能导致个人的生活品质下降,从而与追求节俭的初衷产生矛盾。

因此,节俭的悖论也体现在对个人生活质量的妥协。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妥协并不意味着节俭本身没有价值。

在某些情况下,节俭仍然是一种积极的品质。

它对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止浪费和减少环境负担具有积极意义。

在个人层面上,节俭可以培养人们的理财能力和金钱管理技巧,有助于实现财务目标和稳定的经济生活。

在社会层面上,节俭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不能因为节俭存在悖论,就否定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节俭的悖论是指过度追求节俭可能导致不利后果的现象。

这一悖论体现在贫穷的恶性循环、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以及生活品质的下降中。

阐述节俭饽论

阐述节俭饽论

阐述节俭饽论一、什么是节俭悖论呢节俭悖论啊,简单说就是一种看起来很矛盾的情况。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节俭,比如说吃饭不能浪费粮食,买东西要货比三家,能不花的钱就不花。

这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是一种很正确的美德呀。

就像我们家,爸妈一直都很节俭,每次逛超市都会对比价格,挑最便宜的东西买。

可是呢,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要是大家都拼命节俭,那就有点问题了。

二、节俭悖论在经济中的体现如果所有人都只存钱不花钱,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卖不出去啦。

你想啊,企业生产的东西没人买,它就赚不到钱,赚不到钱就只能裁员或者倒闭。

企业一倒闭,那员工就没工作了,没工作就更不敢花钱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就像以前有个小镇,大家都很节俭,都不怎么去镇上的商店买东西,结果那些商店慢慢就开不下去了,很多人也因此失业了。

三、节俭悖论的深层次原因这背后的原因呢,其实就是消费和储蓄的关系。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马车,如果消费不足,经济就很难发展。

而节俭就意味着减少消费,增加储蓄。

可是储蓄太多了,钱就没有在市场里流动起来。

经济就像一个大机器,钱就是润滑油,如果润滑油都不流动了,机器就会运转不畅。

四、如何看待节俭悖论我们不能说节俭就完全不好,节俭在个人层面上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从整个社会和经济的角度来说,也要适度消费。

就像我们自己可以有个小账本,哪些钱是必须要节俭的,比如不必要的奢侈品消费;哪些钱是可以用来支持经济的,比如购买一些性价比高的生活用品或者文化产品。

这样既能保持我们节俭的美德,又能让经济健康发展。

概括性来讲呢,节俭悖论就是提醒我们要在个人节俭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可不能一味地只知道节俭或者只知道消费哦。

节俭的悖论名词解释

节俭的悖论名词解释

节俭的悖论名词解释“节约悖论(Paradox of thrift)”是由凯恩斯推广而流行的一种理论,虽然一直说早在1714年在风靡的寓言,和类似的情绪可以追溯到古代,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

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理论解释要理解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注意到: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分析。

通俗地讲,就是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萧条状态,市场上有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中,找不到销路,也就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统计数字中。

显然,如果国民增加消费,积压的产品就能实现其市场价值,从而使统计到的国民收入数字增加;反之,如果国民减少消费,积压产品增加,统计到的国民收入数字就会下降。

这就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分析的实际意义所在。

但现实经济并非保持静态不变,而是一个动态过程。

从长期、动态的角度来看,人们会将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投资,以增加生产能力,从而使经济趋向更加繁荣。

相反,若只图眼前繁荣,大肆挥霍浪费,则会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经济停滞和崩溃。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般人们强调节约,反对奢侈浪费。

在这里,需要提醒读者注意:千万不要将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混为一谈。

一般地,静态分析的结论常常与动态分析的结论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

如静态地来看,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该商品需求量会增加,但是动态地来看,则有“买涨不买跌”之说,即当一种商品价格动态地随着时间下降时,消费者将持币待购,从而导致市场需求量下降。

再如经济学中著名的“消费函数之谜”实际上也是混淆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结果。

静态地来看,收入越高,其用于消费的比例越低,但动态地来看,在收入随着时间增加的同时,消费需求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结果消费在收入占的比例并不下降。

反驳节俭不必要的作文

反驳节俭不必要的作文

反驳节俭不必要的作文中国古老的节俭文化延续至今,深入人心,世世代代的人民都将节俭视为生活的一种根本性指导原则。

但是近些年来,节俭只是一种流行的词语,其内涵被无视了。

有些人滥用节俭,认为节俭意味着必须把自己局限在贫乏的生活方式之中,而这种节俭实际上并不是必要的。

由于缺乏经济知识,有些人认为不消费便是节俭,从而把节俭归结为一种对大众无福的行为,而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在现代社会,有节俭的消费和投资是必要的,它是一种有效的财务策略,可以帮助人们降低风险、节省资金,为未来提升收入创造可能。

由于过份出色的消费消耗,有些人认为节俭会把`生活的乐趣剥夺一空,而这种观点又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节俭并不是放弃消费,而是把消费聚焦在需要和能够把财富增值的事情上面。

比如,为了经济效益,人们可以有节俭的消费方式,像是选择批发商品,合理安排购物时间或者利用折扣优惠等。

而在必要时,还可以安排一些消费,以获得满足,比如时尚服饰、娱乐活动等,只要做到不沉迷,这仍然算是一种节俭的消费方式。

正确的节俭还应多考虑投资的相关内容。

现代财务学的发展已经使得节俭不再是只指营建一个小小的储蓄账户,而是一种让你的资金获得增值的财务战略。

有些人把投资视为一种效率低下、风险大的活动,但实际上,投资是一种有效的节俭方式,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加可观的收益。

投资还可以为人们的未来制定可行的财务计划,帮助他们实现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从而使事情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总之,节俭不是指一种不必要的单纯的消费抑制,它更加全面的考虑了用户的财务状况,同时考虑未来的投资和财务计划。

它让我们可以可以利用节俭的方式进行消费、投资,获得更高效和更安全的财务状况。

因此,节俭并不是一种不必要的行为,而是一种必要的财务策略,是一种实现财务自由的捷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3-13 用知识开启成功之门,用智慧造就 精彩人生。 7
节约悖论的数字推理
• 均衡的国民收入Y*=(C。+I。)/(1-c) 均衡的国民收入Y*=(C +I。)/ Y*=( 。) • 在这一式子中,c作为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小于1的 在这一式子中, 作为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小于1 变大时, 1/( 的值变大,国民收入Y*增加; Y*增加 数,当c变大时, 1/(1-c)的值变大,国民收入Y*增加; 变小时,1/( 值变小,国民收入Y*变小。 Y*变小 当c变小时,1/(1-c) 值变小,国民收入Y*变小。 • 这意味着,当国民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 这意味着,当国民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将会 导致更多的国民收入,使整个经济呈现繁荣局面; 导致更多的国民收入,使整个经济呈现繁荣局面;而当国 民降低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则会引起国民收入下降, 民降低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则会引起国民收入下降, 使整个经济陷入衰退。简而言之,就是:挥霍导致繁荣, 使整个经济陷入衰退。简而言之,就是:挥霍导致繁荣, 节约导致萧条。 节约导致萧条。 • 应该指出, 应该指出,这是因为在收入不成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 下的现代社会,是消费制约生产,而不是生产限制消费。 下的现代社会,是消费制约生产,而不是生产限制消费。 如果不消费或者降低消费就会使资本的运动停滞, 如果不消费或者降低消费就会使资本的运动停滞,随后又 会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的停滞,最终导致生产的停滞。 会引起对劳动力需求的停滞,最终导致生产的停滞。
2012-3-13 用知识开启成功之门,用智慧造就 精彩人生。 9
储蓄率继续提升难度大
通过自动机制(失业补助和税负下降)和主动性措施( 通过自动机制(失业补助和税负下降)和主动性措施(削减税 收和其它措施性措施) 收和其它措施性措施),政府在分配机制中的作用使得可支配 收入维持了增长,但这些因素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收入维持了增长,但这些因素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未来收入 增长将严重依赖就业市场的稳定。 增长将严重依赖就业市场的稳定。 • 我们对影响可支配收入几大因素的未来变化预测如下:( :(1 我们对影响可支配收入几大因素的未来变化预测如下:(1) 工资收入近期下降速度会加快,然后在2010年出现疲弱的复苏。 2010年出现疲弱的复苏 工资收入近期下降速度会加快,然后在2010年出现疲弱的复苏。 政府支出的正面作用仍将持续, (2)政府支出的正面作用仍将持续,转移支付将继续快速增 加,失业补助和社保方面的经费在今明两年可能会分别增长 10%和7%。( 。(3 资产回报对可支配收入的拖累作用将逐步消失, 10%和7%。(3)资产回报对可支配收入的拖累作用将逐步消失, 公司分红大幅下降、存款收益因零利率而大幅下降、 公司分红大幅下降、存款收益因零利率而大幅下降、个人经营 企业收入因经济不景气而下降的痛苦调整,将持续整个2009 2009年 企业收入因经济不景气而下降的痛苦调整,将持续整个2009年, 2010年将会减缓。(4)税负会继续保持低位。 2010年将会减缓。(4 税负会继续保持低位。 年将会减缓。( • 通过上述分解法的分析,我们预测2009 2009年全年的居民税前收 通过上述分解法的分析,我们预测2009年全年的居民税前收 入呈现下降,但到2010年会出现中等程度的反弹。 2010年会出现中等程度的反弹 入呈现下降,但到2010年会出现中等程度的反弹。由于税负下 降在起作用,2009和2010两年的可支配收入会继续增长 两年的可支配收入会继续增长, 降在起作用,2009和2010两年的可支配收入会继续增长,尽管 程度很微弱。 程度很微弱。 • 可支配收入的疲弱增长意味着消费不振和储蓄率提升困难。 可支配收入的疲弱增长意味着消费不振和储蓄率提升困难。 我们认为,在收入缓慢增长的背景下,要达到7 8%的目标储蓄 我们认为,在收入缓慢增长的背景下,要达到7-8%的目标储蓄 将会花费很长的时间。 率,将会花费很长的时间。
节俭悖论(Paradox of Thrift) 节俭悖论
2012-3-13
用知识开启成功之门,用智慧造就 精彩人生。
1
家庭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
• 又称个人部门( indivFra bibliotekdual sector
),是金融市场上
重要的资金供给者。在任何国家和地区,家庭部门都是金 重要的资金供给者。在任何国家和地区, 融市场上重要的资金供给者,是金融工具的主要认购者和 融市场上重要的资金供给者, 投资者。一般情况下,家庭部门的收入总是大于支出,原 投资者。一般情况下,家庭部门的收入总是大于支出, 因不外节俭或预防不测。 因不外节俭或预防不测。 节俭或预防不测
精彩人生。
节约悖论的核心理论
•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分析,是在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前提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分析, 下进行的短期、静态分析。另外, 下进行的短期、静态分析。另外,还要注意到凯恩斯的分 析是一种总量分析,没有具体分析消费结构与收入结构。 析是一种总量分析,没有具体分析消费结构与收入结构。 •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 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年凯恩斯在 的节约悖论,他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 的节约悖论,他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有一窝蜜蜂原本 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 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 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 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蜂们 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 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 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预料, 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 下去,一蹶不振了。 下去,一蹶不振了。 • 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景象就是节约悖论的一个生动而可叹的 例子。由于人们对未来预期不抱任何希望, 例子。由于人们对未来预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尽 量多储蓄。但是, 量多储蓄。但是,他们不愿意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又导致其 收入继续下降。 收入继续下降。
2012-3-13
用知识开启成功之门,用智慧造就 精彩人生。
2
节俭悖论(Paradox 节俭悖论(Paradox of Thrift) • 个人与家庭的资金主要来自储蓄。 个人与家庭的资金主要来自储蓄。 • 我国、日本和美国的储蓄率有何不同?为什 我国、日本和美国的储蓄率有何不同? 储蓄率越高越好吗?为什么? 么?储蓄率越高越好吗?为什么? • 案例分析 • 我国的高储蓄率与节俭悖论。 我国的高储蓄率与节俭悖论。
• 家庭部门因其收入的多元化和分散特点而在金融市场上成 为一贯的投资者和供给者。正因为这个特征, 为一贯的投资者和供给者。正因为这个特征,才使金融市 场具有了广泛的参与性和聚集长期资金的功能。 场具有了广泛的参与性和聚集长期资金的功能。 • 可以说,如果没有家庭部门作为主体,金融市场便缺乏迷 可以说,如果没有家庭部门作为主体, 人的魅力,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要大打折扣。 人的魅力,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要大打折扣。 • 家庭在金融市场中的活动领域与方式:家庭部门因投资目 的的五花八门而使其活动领域极其广泛, 的的五花八门而使其活动领域极其广泛,遍及货币市场和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
2012-3-13 6
用知识开启成功之门,用智慧造就 精彩人生。
节约悖论的数字推理
• 其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I=S,即投资=储蓄。 其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I=S 即投资=储蓄。 I=S, • S=Y即储蓄=国民收入—消费 其中 S=Y-C,即储蓄=国民收入 消费 • 而消费则被假定为一线性函数:C=C。+cY, 而消费则被假定为一线性函数:C=C。+cY, 其中C 为不受收入影响的自发消费, 其中C。为不受收入影响的自发消费,c为边际消 费倾向,即增加的消费占增加的收入的比重。 费倾向,即增加的消费占增加的收入的比重。由 于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不变, 于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不变,c同时也为平均消费倾 即消费占收入的比重。 向,即消费占收入的比重。 • 于是有: =-C。+(1 于是有:S=-C。+(1-c)Y • 又假定投资固定不变, 又假定投资固定不变,即:I=I。 • 于是得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方程: 于是得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方程: • 。=-C。+(1 I。=-C。+(1-c)Y • 解之得: 解之得:
2012-3-13 用知识开启成功之门,用智慧造就 精彩人生。 4
凯恩斯的解释
• 梅纳德 凯恩斯 (1883~1946),20世纪最有影响的 梅纳德·凯恩斯 (1883~1946),20世纪最有影响的 经济学家,一生对西方经济学做出了极大贡献, 经济学家,一生对西方经济学做出了极大贡献,一 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 战后繁荣之父” 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 凯恩斯认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凯恩斯认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勤俭节约对于个人 或家庭来说是美德,然而对整个社会来说, 或家庭来说是美德,然而对整个社会来说,节约意 味着减少支出,迫使厂商削减产量,解雇工人, 味着减少支出,迫使厂商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 而减少了收入, 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 蓄,造成有效需求不 足,阻碍经济发展和产量、就业增加。 阻碍经济发展和产量、就业增加。 • 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德宾(E.F.M.Durbin)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 德宾(E.F.M.Durbin) 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 甚至将“储蓄”说成“ 甚至将“储蓄”说成“一个特别危险的自我毁灭过 凯恩斯则鞭挞了节俭的储蓄者,1931年 程”。凯恩斯则鞭挞了节俭的储蓄者,1931年1月他 在广播中断言,节俭将促成贫困的“恶性循环” 在广播中断言,节俭将促成贫困的“恶性循环”。 他还告诉大家,如果“你们储蓄五先令, 他还告诉大家,如果“你们储蓄五先令,将会使一 个人失业一天”。 个人失业一天” 用知识开启成功之门,用智慧造就 2012-3-13 5
2012-3-13
用知识开启成功之门,用智慧造就 精彩人生。
8
美国经济陷入“节俭悖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