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说课稿
2023年《敬畏自然》说课稿
![2023年《敬畏自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664ea3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c.png)
2023年《敬畏自然》说课稿2023年《敬畏自然》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对课文的理解: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可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历来都是奉行自我中心主义,甚至宣称要征服自然。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更是按照自己的好恶随意践踏自然,肆意破坏环境:开山垦荒、围湖造田、大肆捕杀野生动物、毫无节制地开采等等。
当然,人类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干旱、水灾、泥石流、沙尘暴,还有那可怕的“非典”,这些无一不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郑重警告。
所以,人如何与自然和睦相处,如何创造美好、和谐的生存环境,已是新的时代主题,并且直接关系到民族与人类的未来。
于是,人教版语文教材继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安排了诸如《珍珠鸟》等一系列保护动物、善待生命的相关课文后,在本册中又编排了以《敬畏自然》为首篇的第三单元,它们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其科学理性精神,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让学生明白,敬畏自然并不是走向“人定胜天”的反面,而是对“人定胜天”的发展,是对自然的人文性的探究。
树立他们平等对待生命的意识,与自然和谐共处。
激励学生爱自然,爱生命,爱生活。
(二)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及爱护自然的观点。
2、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讲究形象的语言的含义。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树立平等对待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学习__使用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及体味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但对这种比较抽象的议论性散文,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
依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的“三个维度”的要求,制定了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体现的是“深课浅教”的原则。
二、说教法新课标提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那么教师在做到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同时,更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做到有序,有度,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学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说课稿范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92b57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3.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说课稿范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说课稿一、说教材《敬畏自然》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议论文,通过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的思考,引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本文以记述学生对班里的一条蚯蚓进行观察和学习为起点,以此引导学生思考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性。
文章采用具体的细节,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可以亲身感受到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了解和掌握蚯蚓的生活习性,了解自然界的一些奇妙之处。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珍惜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责任感。
三、说教学过程本课使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写作能力。
第一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通过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景象和生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美丽。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然中有哪些奇妙的事物?你们遇到过什么与众不同的自然现象?第二步:导入文本,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蚯蚓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入手来思考:为什么蚯蚓喜欢呆在泥土里?它们又是怎样呆在泥土里的?第三步:感悟自然神奇,学会敬畏自然。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感悟。
通过比较不同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理解他人观点和及时决策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尊重和保护自然?第四步:培养学生写作技能。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悟,找出精彩的细节和描写,进行个人写作。
教师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连贯性。
第五步:展示成果,互相欣赏和评价。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欣赏和评价自己的作品,通过评价学习和改进写作技巧。
四、说学情分析通过对这篇议论文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通过个人写作,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敬畏自然》说课稿
![《敬畏自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cd7f52e04a1b0717ed5dd09.png)
11敬畏自然一、说教材该课文是八年级下期语文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
本单元共有五篇文章,主题为人与自然,都注重空间上的广袤性与思维上的哲理性,并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学习本单元要求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敬畏自然》是本单元第一篇文章,属于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散发着理性光辉的散文。
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
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学好本课将会为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作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能力目标: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2、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意,培养语感。
德育目标: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并进而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正确领会“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的含义。
三、教法:情景教学法、诠释法、讨论点拨法。
学法:体验探究法、圈点勾画法、问答法,四、说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多媒体播放刘仪伟等解说的世博会的《人与自然》宣传片)2、学生看后谈感受3、师根据情况适时地导入课题倒下的是树吗?(宣传片中的一句话)(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人与自然》的图片解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通过这个环节唤起学习的探究兴趣,消除学生的心理隔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细读题目说说“敬畏”的近义词、反义词。
题目中隐含怎样的信息?2、阅读全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圈点勾画生字词,初步感知文章,并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
(设计意图:题目是全文的“眼睛”透过眼睛可提前获得本文的相关信息,说理性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揭示作者的观点,养成从标题入手、准确把握文章的读书习惯。
自由诵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题敬畏自然的含义。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教学理念)(三)精读课文,探究思考1、设问: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分解成以下三个问题探究:①“敬畏自然”意味着怎样对待自然?②“敬畏自然”是要人类无所作为?③为什么应该“敬畏自然”?2、学生探究性阅读,教师适时点拨,适时播放多媒体图片(设计意图:三个问题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和理解,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敬畏自然说课稿
![敬畏自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81f498c51e79b896802267b.png)
《敬畏自然》说课稿献县二中:杜芳华一、说教材内容:《敬畏自然》一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课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理,从而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学好本课将会为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做好铺垫。
由于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观察,对事物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思维条理性的训练。
同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本课特征以及八年级学生的状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它们分别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学生刚接触议论文,对这种文体还不熟悉。
在教学中渗透一些议论文的基础知识,这样更利于学生接受。
(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 a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b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学习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
c 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目的是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乐于讨论问题,勇于回答问题的能力。
②学习本文有层次地表述观点的方法。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懂得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目的是使自然界更美好,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美好。
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
总之,这三个目标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但并不是割裂存在,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二)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中富含哲理、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作者的观点。
2、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三、说教法和学法:(一)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敬畏自然》说课稿
![《敬畏自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e1eac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9.png)
《敬畏自然》说课稿(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篇《敬畏自然》的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了解并理解“敬畏自然”的重要性,明白保护环境、倡导绿色生活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主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投身于环保行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敬畏自然的关键词,透析作者的观点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启发引导、情景模拟、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四、学法指导:通过学生读课文、扩展资料查阅、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否曾经思考过为什么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帮助学生激发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学习课文(15分钟)学生个体阅读课文《敬畏自然》,并标注重点词汇和句子理解。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整理课文中的敬畏自然的关键词和作者的观点。
每组派代表汇报。
4. 情景模拟(1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选择一个情景,模拟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如:在森林中观察树木的生长、在海边感受浩渺的洋流等等。
5. 总结提问(5分钟)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他们总结并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六、自主学习(10分钟)老师布置相关的阅读材料和作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拓展知识。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文题目:《我的敬畏之心》,要求学生写一篇以“敬畏自然”为主题的作文,反映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八、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情况,反思并改进教学方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自然的爱护和保护意识,让学生从小树立敬畏自然的观念,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热门-《敬畏自然》说课稿4篇
![热门-《敬畏自然》说课稿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72bf55ad51f01dc281f1a4.png)
《敬畏自然》说课稿4篇【说教材】――教材分析1.课文简析《敬畏自然》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所选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敬畏自然》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这篇科学文艺作品的体裁是散文,侧重于议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2.探究问题“敬畏”,从字面上看是既敬重又畏惧的意思,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是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长早是无法和大自然相比的【说目标】――目标确立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及文本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过程和方法目标1.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主旨2.理解本文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3.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说重点难点】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重点:把握文意层层推进的论证思路难点: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说教法】――教法选择《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具体方法如下:导入课文――情境法初步感知――诵读法概括事件――点拨法分析形象――讨论法拓展迁移――练习法【说学法】――学法指导《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具体的学法如下:情境体验法: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读书入境法:训练学生朗读感知的能力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发散联想法: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说教学创意】《敬畏自然》因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又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有一定难度特别是理解层层推进的论证思路因此,设计教学为组合要言课,从文中提炼出表示观点的句子,然后进行重新组合,以利于学生体会的论证思路总体结构:解题――析要模式解文题――明结构――析精段――抓核心【说教学过程】(一)导入:亲爱的朋友,当你走到春光明媚的杨柳岸,看着碧波荡漾时,有没有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当你在炎热的夏日走进一片绿阴时,有没有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当你在夜间穿行于浓密森林时,有没有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当你攀上一座山峰,看到危石林立、云雾缭绕时,有没有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当你把生命释放于远山沧海、大地长天时,有没有感受到自然的力量?我们拥有了农田和工厂、村庄和城市,我们拥有了武器和各种工具,我们建立了国家,我们有了自己的文明、自己的历史在隆隆的机器声中,我们仍可以听到我们的上空永远响着那句人类福至心灵的共同呼唤:敬畏自然!(二)检查预习1.字词竞赛2.作者相关情况简介(二)初读课文,品悟标题1.齐读严春友关于《敬畏自然》的一段话一直以来,人类对自己创造的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和今天高度发达的科技而感到无比骄傲自豪,各民族都以展示自己的文明与智慧为屹立世界的重要砝码而现代人更是目空一切地不断膨胀人类私欲而不顾自然的危机,更忘乎所以地藐视自然的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这篇《敬畏自然》可能会使人人类被欲望燃烧的头脑冷静一下2.自读课文,回答问题提问设计:如果要你从文中选用一个短语表述作者的观点,你会用哪一个?(敬畏自然)3.品悟标题提问设计:“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提示:可以把这个问题进行拆分,敬是什么意思?畏是什么意思?联系实际情况谈谈,为什么要敬畏自然)学生思考,回答(“敬畏”,从字面上看是既敬重又畏惧的意思,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是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长早是无法和大自然相比的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长造物,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是令人可能恐惧的,人类应该调整自己和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而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美好)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说理性的标题往往就揭示作者的观点,养成从标题入手、准确把握文意的读书习惯以由浅入深的分层次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完成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的突破(三)再读课文,品析精段1.问题设计:如果要你从文中选用一个段落表述作者的观点,你会用哪一段?(最后一个自然段)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清层次3.分组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一组读两个“再也不应该”,一组读两个“首先应该”设计意图:理解作者先将人类对自然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然后总结自己观点写法的妙用(四)三读课文,品核心句子1.问题设计:如果要你从文中选用几个句子支持作者的观点,你会用哪几句?2.学生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设计意图:这里运用“提取主句法”,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概括句、总说句、中心句等重要句子,以表现文、段中的关键信息通过寻找支持观点的句子,理清结构,体会本文层层推进的论证思路,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3.用“组合要言法”将文中重要的词句组合起来,加以综合性的表达,比较详细、完整而概括地表现作者的思路学生交流后可这样归结: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因为,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再说,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而且,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五)巧拟标语,拓展延伸1.大屏幕上展示一组大自然受破坏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并引导学生为每年6月5日的世界环保日拟一条宣传标语2.教师提示:拟标语要简洁明了,生动形象,朗朗上口,感染力强3.学生拟好后,交流修改,分小组选出优秀者发言,师生互动评价4.教师出示一些标语示例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体现学科渗透意识;让学生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并学以致用;启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态,保护环境(六)教师小结:就智慧而言,自然是大海,人类是小水滴;就生命而言,宇宙是大生命,人类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全文按照“概括――具体――推论――结论”的思路展开,层层推进,告诫人类要敬畏自然,增强环保意识这种方法值得我们思考、写作时借鉴。
《敬畏自然》说课稿
![《敬畏自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0135f2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e.png)
《敬畏自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敬畏自然》。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敬畏自然》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议论性散文。
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所选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意在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敬畏自然》一文从宏观上议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主张人类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学习这篇文章,对于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的观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品味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内涵。
2、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敬畏自然”的内涵。
(2)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对于议论性散文这种文体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文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深刻的哲理感到困惑,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不够,环保意识相对薄弱,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有关自然景观的视频、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的魅力和伟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敬畏之情。
2、问题导学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敬畏自然》初中语文说课稿范文
![《敬畏自然》初中语文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a2f97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9.png)
敬畏自然,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尤其对于我们这些现代人来说。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工业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技,我们似乎已经对自然失去了敬畏之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一下《敬畏自然》这个主题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应该怎样去实践敬畏自然。
一、敬畏自然的含义敬畏自然怎么理解呢?从字面上来看,敬畏自然就是对自然抱持敬畏之心。
什么是自然呢?自然可以指生命的起源,大自然中的物种、天气、气候、地球等等。
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敬畏自然就是对这些自然现象心存敬畏之情,理解并尊重自然的规律,珍爱自然的生态和环境。
人类不断地在破坏自然,污染空气和水源,种植大量转基因作物和荒野掠夺,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
敬畏自然,需要我们对自然世界的了解、保护和尊重。
二、敬畏自然的重要性一个珍惜和敬畏自然的社会,能够让人们感到舒适、和谐和快乐,也能保证人类的健康和美好的未来。
敬畏自然有着重要的原因。
敬畏自然可以保护环境。
我们身处的地球永远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如果我们不能敬畏自然,研究自然,尊重自然,我们就会永远在破坏自然的过程中前行,给环境、生态、自然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同时,如果我们真的敬畏自然,我们就会开始努力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敬畏自然能够改善我们的心理健康。
许多研究已经表明,接触自然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减轻抑郁症状,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大自然,欣赏山水画卷,踏青赏花,走进森林,听凉爽的流水声,静心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宁静与保护。
敬畏自然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像水、土、空气、天然气、石油等等都是自然界提供给我们的宝贵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我们可以确保这些自然资源可以得到妥善的利用和扬长避短。
三、怎样去实践敬畏自然既然敬畏自然是这么重要的,我们应该怎样去实践敬畏自然呢?以下是几个建议:尽量减少塑料使用。
《敬畏自然》说课稿
![《敬畏自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890f66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8.png)
《敬畏自然》说课稿《敬畏自然》说课稿1说教育进程要到达教育方针、把握要点、打破难点,最好把本文分为两个过程来进行,零星过程重在课文的全体感悟,引导同学开头了解文章的内容、观念,其次过程重在写作技巧的探求与了解赋有哲理性的言语。
零星步:创设情形全体感悟〔1〕导语规划当你为世界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才智而傲慢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才智制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遭到深深的震慑呢?但是,自不量力的人类却试图面临布满了母性关怀和父性才智的自然说:“我要降服你!”快看看一段短片,望咱们坚持大显神通的糊涂和现实的温情吧。
以多媒体播映《人与自然》的片段,引导同学进入学习状况,分辩同学的学习爱好,为课文了解营建一个情感气氛。
〔2〕自主研习,全体感知同学默读两遍课文,首要堆集举办字词,结束字词操练。
其次圈点勾画,找出文中表达观念的要害句子,扼要写出对每一段的读书感受与了解,并小声播映音乐,以创设轻松的阅览气氛。
这个环节为同学创设杰出的自主学习情形,引导同学捉住要害句子了解文章主题敬畏自然的意义。
〔3〕互动探求进行四人小组的协作评论沟通关于文章的全体感知,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能够同学答复、能够老师答复,一起,老师留意引导同学理清是怎么一步步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念的。
第1段:人类“降服自然”的想法是过错的。
第2段:大自然暗笑人类。
〔理由:1、翻开的空间只不过天际之间。
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
3、科学史也是犯过错的前史。
〕第3段:人类制造的东西可能是人类的圈套。
第4段:世界必定存在比人更高档的生物。
第5段:大自然的才智也远胜于人。
第6段:人类的才智是世界自我熟悉的东西。
第7段:人类仅仅世界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8段:世界自身才华硕大的永久的生命。
第9段:生命都是世界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法。
第10段:在世界中到处都是人类的兄弟。
第11段:咱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咱们相等的生命,敬畏它们才华敬畏世界,敬畏自然,敬畏咱们自己。
2024年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说课稿
![2024年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af9a13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8.png)
2024年八年级语文《敬畏自然》说课稿敬畏自然说课稿一、说课内容:本节课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敬畏自然》,是以自然为主题的散文。
教学内容紧扣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自然的伟大、神奇和无限的力量,引导学生养成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习惯和道德观念。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文本阅读,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的伟大和神奇,理解自然的力量对人类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文本中的观点,并进行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敬畏自然的良好习惯和道德观念,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说课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自然的伟大、神奇和无限的力量,引导学生养成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习惯和道德观念。
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观点,并进行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三、说教学方法和学法:本课采用“导入-阅读-讨论-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导入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文本阅读,带领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概括。
学法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和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说教具和教材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教材准备:课本、复印资料、图片、黑板、彩色粉笔等五、说课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呈现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伟大。
2. 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自然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自然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步骤二:阅读(15分钟)1. 让学生先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2. 播放录音,带领学生跟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模仿。
3. 分段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
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步骤三:讨论(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小组代表,就课文中的观点和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敬畏自然说课稿范文
![敬畏自然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ae786514791711cd79172a.png)
敬畏自然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一)对课文的理解:该课文是八年级下期语文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八年级下期继续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本册第三单元共有五篇文章五篇文章都注重空间上的广袤性与思维上的哲理性并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敬畏自然》是本单元第一篇文章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白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二)教学目标一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要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二是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要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学习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三)教学重点:一是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二是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四)教学难点在于:一是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二是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二、说教法罗素说过: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智慧这种习惯对一个人的未来生活是一种灾难为让学生学有所获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教学设计第一点就是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进行适量变化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及较高的注意力教学设计的第二点在于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的思考本课以散文形式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文章中有部分字词是必须掌握的可以考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可采用情景激励法、资料交流法、比较法、及讨论法针对文章难点主要考虑采用点拨法、分析法、提问法、诠释法等力求能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来使显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三、说学法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到学生身上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唤起他们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所以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讨论法、问答法仿写法等四、说教学过程要达到教学目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最好把本文分为两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骤重在课文的整体感悟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观点第二步骤重在写作技巧的探究与理解富有哲理性的语言第一步:创设情景整体感悟一、导语设计: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然而不自量力的人类却妄图面对充满了母性关怀和父性智慧的自然说:我要征服你快看看一段短片望我们保持理智的清醒和灵魂的温情吧以多媒体播放《人与自然》的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理解营造一个情感氛围二、自主研习整体感知学生默读两遍课文首先积累优美字词完成字词练习其次圈点勾画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简要写出对每一段的读书感受与理解并小声播放音乐以创设轻松的阅读气氛这个环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题敬畏自然的含义三、互动探究进行四人小组的合作讨论交流对于文章的整体感知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可以学生回答、可以老师回答同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第10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第11段: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合作讨论探究能力在这环节中安排时间让学生自主钻研课文鼓励学生质疑解惑从而理清文章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结构完成教学重点: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第二步:强化理解、能力延深首先课堂上请学生展示提前从网络、书籍等渠道收集到的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资料1、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人类改造自然取得了些值得骄傲的成绩举例说明2、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有些破坏自然的行为举例说明3、对人类取得的这些成绩对人类破坏自然的行径你的态度如何?作者的态度如何?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感受作者的情感分析其中蕴含的哲理新课标指出:学生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在这一环节中请学生发言说明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意见只要学生谈来有理有据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和理解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完成教学难点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同时以教材为立足点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拓宽视野是对学生搜集、处理、利用信息资源一次有益的锻炼然后根据学生找出的文章中富有哲理性和思辨色彩的语句进行分析体会文章运用拟人、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由此老师展示一些相关图片请学生做环保小记者为这些图片配上简洁的广告语号召人们保护自然、敬畏自然此环节意在让学生模仿课文语言风格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检索筛选、判断信息的能力以教材为立足点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结合专题开展阅读拓宽阅读视野同时阅读后的整理、汇报、交流又是对学生搜集、处理、利用信息资源一次有益的锻炼创意说明: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简评:这是一节古典诗词诵读、鉴赏课纵观全程教者由旧知引入从易到难由低至高善于垫石铺路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获满足感生求知欲而布置学生上网查寻资料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了解作者生平事迹培养了学生检索、筛选、判断信息的能力显示出教者把教的内容巧妙地转换为学生学的活动的功力中间主体部分以读为经抓点带面读与问问与析的关系处理得明快、清晰结尾宕开一笔依境改写当堂评价于常态中求变化可谓别开生面总之整个教学环节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平中见奇奇中求实呈现出一种和谐、深厚、跌宕之美。
《敬畏自然》优秀教案(精选5篇)
![《敬畏自然》优秀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41417c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5.png)
《敬畏自然》优秀教案《敬畏自然》优秀教案(精选5篇)《敬畏自然》优秀教案1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生字词;了解反问句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亲近、敬畏、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思想目标: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树立环保意识。
能力目标: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的含义。
二、走进课堂:请大家欣赏一幅获得2008年度公益广告国际大奖的宣传画。
并猜猜宣传画的空白处会配上哪些文字?(图片略)三、走进文本:什么是“自然”,什么叫“敬畏”?一句话概括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
自然是万事万物的统称。
敬畏是既敬重又畏惧之意。
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自己!四、解构文本:结构图(略)五、品味文本:请自找一句喜欢的话,与同学一起分享。
请品味以下既形象,又富有哲理的语句。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赏析:这句话使用了反问与比喻的修辞,既加强了语气,发人深省,又生动形象说明了人类破坏自然其实就是自取灭亡的道理。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赏析: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类智慧不过是自然智慧的一个杰作,我们依然是自然之子这个道理。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宇宙视为人类的弟兄,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宇宙万物都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我们必须与他们和谐相处的道理。
六、精读文本: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明确: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2、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品”?明确:苍蝇蚊子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固然讨厌,但是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十分奇妙,体现了大自然创造的精妙绝伦。
3、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具体比较了“相形见绌”?明确:1、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2、大自然“懂得”用美学原则创造各种事物以至人体,我们人类的智慧却不能。
《敬畏自然》说课稿7篇
![《敬畏自然》说课稿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4d93d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4.png)
《敬畏自然》说课稿7篇《敬畏自然》说课稿1一、说教材,说学生(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学生特点《敬畏自然》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单元主题为人与自然,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富有哲理性的语言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八年级的学生,主要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生动可感的,也还没有进行过对宇宙的思考,所以,在教学中要把这篇议论性很强,又兼有学理性的,转化成丰富可感的、可以接受的精美文句、思想。
另一方面,八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立论,论证等基础知识。
所以学习这篇,只能给以科学思维情感上的关照,使其获得一定的现代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品味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教师引导;抓住的关键句,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与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三)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二、说教法(一)本课以引导、分析、启发、探究、比较阅读为主要教法,辅以多媒体,结合学生现实生活来理解课文主要观点,在一定情景下进行读、写、听、说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辩论等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图片、画面、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
2、讨论点拨法。
3、比较阅读法。
4、辩论法。
以小组方式展开辩驳,加深对的理解,树立环保意识。
5、句子赏析法。
6、仿写法。
三、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两组图片,让学生找出哪些表现自然智慧,哪些表现人类智慧,并思考问题:人类智慧和自然智慧哪个更伟大?学生保留观点,一起看作者严春友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导入新课。
2、整体阅读,感悟两种智慧,在文中让学生画出哪些句子是自然智慧,哪些句子是人类智慧,并让学生感悟作者的感情倾向,用四个字来概括,概括出标题——敬畏自然。
初中八年级语文说课稿敬畏自然
![初中八年级语文说课稿敬畏自然](https://img.taocdn.com/s3/m/10f790ca168884868662d6a7.png)
初中八年级语文说课稿《敬畏自然》一、说教材,说学生(一)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学生特点《敬畏自然》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属于科学小品文。
单元主题为人与天然,要求明白课文内容、熟习科学文艺作品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这是一篇散发着理性灿烂的散文,议论较盛,涉及弘大,词句流通,能引导门生对天地天然孕育发生玄思。
八年级的学生,重要还处于形象头脑阶段,他们喜好生动可感的文章,也还没有举行过宇宙的思索,以是,在讲授中要把这篇议论性很强,又兼有学理性的文章,转化成富厚可感的、可以担当的精致词句、头脑。
另一方面, 八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立论,论证等底子知识。
以是学习这篇散文,只能赐与科学头脑情绪上的看护,使其得到肯定确当代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
⑵理解“敬畏自然”的含义。
2、能力目标:⑴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步培养阅读科学文艺作品的兴趣。
⑵理解本文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⑶揣摩关键语句,体味其深刻含意,培养语3、德育目标: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4、美育目标:感受文章智慧诗意的言语。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2、探究思考,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四)教学难点:1、概括要点,理解层层推进的论述方法。
2、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正确领会“宇宙的智慧”“宇宙的生命”的含义。
3、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之后,教师作简要小结。
并补充《雷雨》人物关系图,使学生更清晰的把握《雷雨》的复杂人物关系。
为下面教学做好准备。
二、说教法:(一)本课以引导、分析、启发、探究、比较阅读为主要教法,辅以多媒体课件,结合学生现实生活来理解课文主要观点,在一定情景下进行读、写、听、说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辩论等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图片、画面、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
2、讨论点拨法。
3、比较阅读法。
《敬畏自然》课程教案(7篇)
![《敬畏自然》课程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39255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e.png)
《敬畏自然》课程教案(7篇)《敬畏自然》教案篇1学习目标:1、课前预习,查字典,疏通字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3、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
4、了解文章拟人、反问等修辞的手法,品味文章中的富有哲理的语句。
学习重难点:重点:1、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和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
难点:了解文章反问等修辞的手法,品味文章中的富有哲理的语句。
学习设想:1、组织学生搞好课前预习,朗读课文,疏通字词,搜集有关人与自然方面的资料。
2、创建一个和平融洽的学习氛围,倡导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3、教师准备些必要的课件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
从学生对“人”和“自然”的认识导入。
二、检查预习:1、字词疏通情况。
示例:咫尺蓬蒿鲲鹏幼稚相形见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2、划出文中对你有启发的语句。
师生交流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语句能表达作者的观点。
提示:最后一段。
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他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他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敬畏他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四、探究,思考:(一)认识人类:1、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我们取得了哪些骄傲的成绩。
试举例说明:讨论:(提示:四大发明人类登月计算机的普及等)课件展示:总结:2、对人类取得的这些成绩,你的态度如何呢?作者对人类取得这些成绩,态度如何呢?学生自由探讨,交流。
教师总结:(二)认识自然:联系课文,结合自己的实际,具体谈谈你对自然的认识。
课件展示:(三)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如何?在本文中,作者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学生思考,交流。
人教版敬畏自然说课稿
![人教版敬畏自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1cc827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5.png)
人教版敬畏自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敬畏自然》。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敬畏自然》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题的散文。
文章通过作者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和深刻感悟,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环境保护的深刻认识。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情感丰富,而且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和生态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结构。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伟大,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体会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并将这种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学方法本课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自然景观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课文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并通过角色扮演加深理解。
4.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亲身感受自然,引导学生表达对自然的感悟。
5.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课文标题:《敬畏自然》2. 关键词汇:壮丽、和谐、共生等3. 主要句型:描述自然景观的句子结构4. 教学重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5. 教学难点:如何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说课,我希望能够全面、深入地展示《敬畏自然》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初二语文《敬畏自然》说课稿
![初二语文《敬畏自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9ea6e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0.png)
初二语文《敬畏自然》说课稿敬畏自然【课堂信息】授课内容:初二语文《敬畏自然》课时数:1课时适用人群:初二学生课堂目标:通过学习《敬畏自然》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到自然界的伟大与神奇,培养学生敬畏自然的意识,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张人亚乘船飞扬山水,被山水的美丽和自然的伟大所感动,感叹大自然之神奇。
2. 提问:你们在什么情况下感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二、阅读课文(35分钟)1. 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带着问题“《敬畏自然》中的小猿学到了什么?请大声朗读其中的关键句子。
”2. 听课文朗读(自动语音合成)并跟读。
3. 学生个人默读课文。
4. 学生合作朗读课文,并就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讨论。
三、讨论(15分钟)1. 提问:小猿为什么要敬畏自然?大自然有怎样的力量?2.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动物或自然现象,讨论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它们的特点和力量。
3. 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
四、输出(15分钟)1.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身边事例,写一段文章,描述一次感受到大自然力量的经历,并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2. 学生分小组互评,评选出一篇最佳作品。
3. 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1. 学会敬畏自然。
2. 了解大自然的力量,并感受其神奇与伟大。
3. 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明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敬畏自然》这篇课文中领悟到敬畏自然的深层含义,并将其内化于心。
【板书设计】敬畏自然【课堂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读了《敬畏自然》,了解到了自然界的伟大与神奇,明白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培养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多关注自然,保护环境,将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付诸于行动中,共同呵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延伸探究】一、自然与人类在《敬畏自然》这篇课文中,小猿通过自己的经历,认识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他发现自然界拥有超乎想象的力量,能够塑造山川河流、创造万物生灵。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说课稿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敬畏自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d37489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3.png)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敬畏自然说课稿《敬畏自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品味*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教师引导;抓住*的关键句,揣摩理解*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教学重点品味*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揣摩理解*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分析及设想:*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比较,揭示人类应爱护自然、敬畏自然的道理。
八年级的学生,主要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生动可感的*。
所以,如何把这篇议论性很强兼有学理性的*,转化为丰富可感的可以接受的精美文句、思想,是我们教师所要致力追求的。
所以本课应把抽象的道理具像化,整体把握课文时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具体研读课文时力图通过情景教学法、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等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来理解文本,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体会作者深邃的忧患意识,提高认识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
课前准备:学生:①预习*,自学字词,弄清文意。
②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①准备与自然、保护自然相关的图文资料。
②准备有关爱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激情导入多媒体展示三组图片:1、认识自然课件展示:自然风光旖旎的图画,如:青草如茵,树木成林,海滩似玉,白沙如带,绿洲如茵,鸟飞长空,鱼翔浅底……等美丽的海岛风光画卷(播放轻音乐)2、认识人类课件展示:人类史上取得的骄傲成绩,如:四大发明,人类登月,神州六号发射场景……3、认识人类与自然课件展示:登山,横渡,航天航空,空气污染,森林毁灭,土地沙化,动物暴减,非典,禽流感……生看后谈感受,师给以评价: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母亲,人类一直享受着她的恩惠,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繁衍、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