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汉字形体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章草)—— 楷书——草书(今草、狂草)——行书(行楷、行草) 甲骨文:上古时期的古人刻写在龟甲 与兽骨上的文字。 金 文:古人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也叫钟鼎文 。



书: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人创造的笔画圆转的汉字





5、转注 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说文》:“考,老也。”又:“老,考也。” 6、假借 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我:《说文· 我部》:“我,施身之谓也。”按,许慎之说非。李孝 定《甲骨文字集释》:“契文‘我’象兵器之形。以其柲(按:字音bì , 古代兵器的柄)似戈,故与戈同,非从戈也。……卜辞均假为施身之谓 之辞。” 其:《说文· 箕部》:“箕,……其,籀文箕。”段玉裁注:“按经 籍通用此字为语词。”据此,“其”字本是籀文“箕”字,假借为语气 副词和代词。 之: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卜辞从止从一,人所之也。 《尔雅· 释诂》:‘之,往也。’当为‘之’之初谊。”按:“之”训 “往”,上古典籍中常见,如《孟子· 梁惠王上》:“牛何之?”但上古 典籍中用以表示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的用法则是假借。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一、“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六书:古人总结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六书 的解释影响最大。 一般认为,其中只有前四种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关,后两 种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无关。 “四体二用说”。 1、象形 许慎:“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创造汉字。 描画轮廓的:日、月、鸟、鱼 描画具有特征部分的:牛、羊




四、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1、古今字 古时字少,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后世为 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 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 “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 “古字”。 例如《史记· 项羽本纪》:“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 尽王矣。” 又例如《左传· 昭公二年》:“既成昏,晏子受礼。” 莫——暮 其——箕 要——腰 2、异体字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完全同音同义,就叫做“异体 字”。异体字是因为不同的时间与地域造字而形成的,异 体字的存在也与人们写字时求新求异求美的心理有关。



2、指事 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 纯符号的指事字:上、下 象形字上加符号的:亦、本、末 3、会意 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武信是也。” 会意是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 让人们看了可以体会出其意义的造字法。 例如:步、逐、鬥、莫、牧 4、形声 许慎:“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造字,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 类别。 例如:杞、问、物、江、裏





异体字形体上的分歧: 会意字与形声字的分别——凴凭、嶽岳、淚泪、巖岩 意符不同的异体字——詠咏、睹覩、嘆歎、駆敺、雁鴈 声符不同的异体字——线線、煙烟、蚓螾 意符声符都不同的异体字——剩賸 变换各种成分的位置——慙慚、和咊、鵝騀鵞、襍雜 3、繁简字 一个字的繁体与简体字合称为“繁简字”。汉字形体的 繁简问题自古就存在,我们现在所说的繁简字,繁体字指的 是解放之前பைடு நூலகம்行的繁体字,简体字指的是解放之后公布的简 体字。 一个字的繁体与简体也是异体字的关系。 简体字排印古籍的影响: 《史记· 孝景本纪》:“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 前后:1、前一个皇后。2、前前后后。




二、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与汉字的部首 1、形声字的结构——六种形体结构: 左形右声——江棋诂超(基本结构) 左声右形——攻期胡邵 上形下声——空箕罟苕 上声下形——汞基辜照 内形外声——辩闷问闽 内声外形——阁國固裏 特殊结构:勝、徒、寳、裁 2、汉字的部首 部首就是意符,意符是对声符而言的,部首是就它统领的字而言的。 许慎最早提出部首的概念,他的《说文解字》用了540个偏旁作部 首。

形体。秦统一之前的篆书称为大篆,秦统一之后经过李 斯等人改革而推行的篆书称为小篆。 隶 书:两汉时期通行的标准的汉字形体即为隶书。 其特点是笔画方折,字形成“八”字分散,毛笔的运笔 痕迹比较明显,而且几乎完全丧失了原始汉字的图画 性。

隶变的意义: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称 为“隶变”,也叫“隶定”、“隶古定”等。 隶变之前的汉字称为“古文字”,隶变之后 的汉字称为“今文字”。隶变是汉字形体演 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 分水岭。它把小篆圆转的曲线变成了方折的 笔画,使汉字的形体变得平直方正,并大量 改造与简化汉字的形体,从此,汉字的象形 意味大部分丧失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