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校本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机器人》

中学校本课程教材《机器人》

第一节 认识机器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机器人的概念2、让学生知道机器人的基本功能及机器人构成的基本条件 教学内容:各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都有所不同,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机器人的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中国的科学家们把机器人定义为:“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而且其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协同能力等,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 机器人的基本的机能机器人作为一种具备一定智能的自动化机器,有如下3个基本的机能:1.对外界产生作用: 人们可以用手拿东西和用脚踢球,我们可称之为动作器官。

2.获取外界信息: 动物可以用耳朵听见声音,蜗牛的触须碰到硬物就会收缩, 我们可称之为感应器官。

3.规划作业: 从家里到学校通常都有几条路可以到达,同学们却通过大脑及其思维能力找到最近的一条路,我们可称之为思维器官及其思想。

机器人构成的基本条件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级、最聪明的动物,基本条件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不但拥有了复杂的、完美的身体结构,而且还拥有了发达的大脑。

那么机器人要发展成为优秀的、高级的机器人也应该具备相应的条件。

(1)条件一 —— 机械部件正如人类的身体需由骨架和肌肉牵引才能完成一定的动作一样,机器人的身体和动作表现也是由特定的机械结构组成的。

在制作机器人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使用课堂上提供的拼装套件,还可以选取身边随手可得的各种材料作为机器人的加工原料。

例如:木板、金属板、塑料板、有机玻璃板,还有像螺丝、螺帽那样的各种各样的五金紧固件。

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机械设备的动作,例如缝纫机、变速自行车、起重机、挖土机等等,相信一定能受到良好的启发,从而设计出能满足我们自己功能需求的机械结构。

(2)条件二——感应和动作电子部件一个真正拥有智能的机器人通常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具有感知能力的电子器件我们通常又称之为传感器,顾名思义,这类器件具备了“传”递“感”应信息到机器人的大脑的功能。

机器人知识校本课程

机器人知识校本课程

机器人知识校本课程方案(0707稿)机器人知识的普及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教育界的重视,各级各类机器人制作竞赛此起彼伏。

但是,机器人制作竞赛活动中出现的一些学生兴趣活动异化现象促使我们思考机器人制作活动在基层学校的发展方向问题;同时,本校在机器人制作方面的学生社团活动中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少,而受益学生并不多的现实,也需要我们思考是不是有必要继续这一做法;另外,本校信息科技课程全年段开设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以解决现行教材只有三年级一个年级的矛盾。

凡此种种,促使我们开始探讨将机器人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入学科课程,对全体学生进行机器人基础知识启蒙教育的可能性。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思考、研究和准备,初步形成了以下校本机器人知识课程方案,并从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起在四年级信息科技课中试验性开设。

一.课程性质1.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普及机器人基础知识,拓展信息科技等技能操作类课程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不重技术重思路,不重成绩重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定位1.校本课程:完全根据学校特定的环境、设施、师资、学生情况、课时限额等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与实施。

2.技能性课程:实践操作为主,知识介绍为辅,即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以教育机器人的实际操控学习为主,而不能把教学重点放在机器人知识的介绍上,上成科普讲座课。

3.实验课程:小学机器人知识课程具有实验性质,不但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式、评价标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课程方案本身也有待在实践中逐步修正完善。

4.课程行动研究的对象:在课程实施中进一步开发和研究课程,设计、开发和实施同步进行,通过课程行动研究完善课程设计,促进课程开发,优化课程实施。

3.发展首先在信息科技学科中开设,以后相机扩大到其它学科(劳动技术、拓展活动等课程)中,逐步建立成系列的校本机器人知识教育课程。

二.课程设置1.课程规划依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将机器人知识课程的学习内容大致分解成机械搭建、程序控制和综合运用三个相对独立又循序渐进的部分,在不同年级、不同课程中实施教学。

2024版《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总纲

2024版《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总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团队合作、项目实践等方式,培 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非技 术性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拓展学生科技视野
让学生了解虚拟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 用,拓展学生的科技视野,增强学生 的科技素养。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虚拟机器人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核 心技能,包括虚拟机器人的构建、编 程、调试等。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判断和评价不同的观 点和解决方案。
小组合作与互动方式
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虚拟机器人的设计、 编程和制作等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小组间竞赛与展示
组织小组间的虚拟机器人竞赛和展示活动,激发 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ABCD
小组内成员互动交流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以满足更多需求
持续学习
教师需要关注虚拟机器人领域的 最新动态和技术成果,通过参加 培训、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更新自
己的知识储备。
实践锻炼
教师可以积极参与虚拟机器人项目 的研发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 力和技术水平。
交流合作
教师可以与同行、企业等开展交流 合作,共同探讨虚拟机器人教育的 发展方向和策略,实现资源共享和 互利共赢。
05
成果展示与评价方式
学生作品展示形式和内容要求说明
展示形式
学生作品应以视频、PPT、实物模 型等形式进行展示,充分展现虚拟 机器人的功能和特点。
内容要求
作品应包含机器人的外观设计、功 能实现、编程逻辑等方面的内容, 体现学生的创意和实践能力。
评价标准制定依据和具体实施办法介绍
评价标准
根据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 技术难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制定具体 的评分标准和细则。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校本课程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校本课程

一、引言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主执行任务的机械设备,它在工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如何设计和制作一台高质量的机器人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部分,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已经成为了一项校本课程。

本文将探讨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的相关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活动等方面,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二、课程设置1. 课程名称:机器人设计与制作2. 课程类型:校本课程3. 课程对象:高中生、大学生三、教学内容1. 机器人基础知识1) 机器人定义和分类2) 机器人的构成和原理3) 机器人的应用领域1) 机械结构设计2) 电子电路设计3) 控制系统设计3. 机器人制作实践1) 机器人模型制作2) 程序设计和编程3) 实际操作和调试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设计原理。

2. 实践教学利用实验室和工作坊等场地,组织学生进行机器人制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机器人设计比赛、科技创新项目等活动,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采用国内外权威教材,包括《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人控制工程》等。

2. 实验设备提供各类机器人零部件、传感器、电子元件等实验设备,保障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

3. 指导教师聘请具有丰富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保证教学质量。

六、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课程作业、实验报告、设计项目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考察他们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

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3. 教学质量评估学校进行课程评估,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估,不断改进和提升课程质量。

七、结语机器人设计与制作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沈家门第一小学虚拟机器人课程指导纲要

沈家门第一小学虚拟机器人课程指导纲要

沈家门第一小学《虚拟机器人》课程指导纲要一、指导思想(一)、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科技型人才的需要国家未来的发展,取决于今天人才的培养。

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观念、制度、模式、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

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机器人教学活动是为了贯彻中共中央“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都能得到全方位训练和提升,对进行学科知识渗透、培养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学校信息技术特色深入发展的需要我校作为浙江省数字化示范单位以及国家信息化试点学校,信息技术是学校的一大特色。

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也在全区名列前茅,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的知识也有较强的求知欲。

为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的“海贝贝乐学超市”自主选课平台中陆续添加了很多信息技术拓展性课程,如Flash动漫制作、平面绘画等。

而机器人作为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的高端内容,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内容。

以此作为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特色项目是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展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资源,充实和完善信息技术教育校本课程,为学校信息技术特色深入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形成学校特色。

(三)、机器人普及化教育的需要机器人教育有着很多的优点,但由于对资金和场地的要求较高,往往难以普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虚拟机器人应运而生。

一所学校只要投入两三万购置一套虚拟机器人网络仿真平台,学生就能在计算机房通过校园网络登录到这个网络平台,在电脑上模拟参与机器人的搭建、程序编写、场景任务仿真等一系列机器人教学活动。

虚拟机器人突破了传统实体机器人资金和场地的限制,又能保留机器人教育的整个过程,对于机器人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可能。

因此我们选择虚拟机器人来作为学校信息技术的特色拓展课程进行开发。

我们的主干追求:普及,精品,高效。

普及,以“海贝贝乐学超市”学生自主选课系统为平台,面向全校学生开课,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学习机器人的机会;精品,打造特色精品课程和社团;高效,通过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精心研讨教学并配合相应微课视频,培养一批具有科学思想、科技知识、科学工作方法的孩子。

《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

《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
学会了使用虚拟机器人仿真软件进行机器人的设计、编 程和调试,具备了一定的机器人开发能力。
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了虚拟机器人创意设计和实现的任 务,提高了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01
学生对虚拟机器人的兴趣和 热情得到了激发,对机器人 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
识。
02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的动手 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
学生操作指导
在学生自行搭建过程中,提供必要 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 完成搭建任务。
学生自主设计实践
设计方案制定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构思和设计草图, 制定详细的虚拟机器人设计方案。
功能调试与优化
学生完成搭建后,进行功能调试,发现 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搭建实践
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自主选择搭建材料 ,动手搭建虚拟机器人。
开展相关课程。
通过虚拟机器人课程,学生可以 接触到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培养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知识目标
掌握虚拟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 构造方法,了解机器人技术的
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0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制 作简单的虚拟机器人,实现基
本功能。
0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 和热情,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
成果展示与交流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虚拟机器人, 并分享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04
编程控制与调试技巧
编程环境介绍及使用方法
介绍虚拟机器人编程环境
包括编程界面、功能模块、编程语言 等方面的概述。
安装与配置编程环境
编程环境使用方法
通过实例演示编程环境的基本操作, 如新建项目、编写代码、保存和导出 程序等。

机器人校本课程纲要资料讲解

机器人校本课程纲要资料讲解

机器人校本课程纲要《机器人》校本课程纲要xx中学《机器人》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简介:1.开发背景:学校为学生开设了机器人这门课,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未来社会更需要有实践经验,有新的想法,创造力和新的思考方式。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核心,它帮助学生发现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寻找替代方案,挑战假设,并提出新的想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们会自觉地学习、获取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了合作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充分表达思想能力。

核心理念是“做中学,玩中学”。

它传达的观念是让孩子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让孩子成为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是主导角色。

我校机器人教学主要采用乐高机器人EV3的可程序化积木为主,乐高机器人套件最吸引人之处,就像传统的乐高积木一样,玩家可以自由发挥创意,拼凑各种模型,而且可以让它真的动起来。

2.开发教师—— xxx3.课程名称——可编程机器人4.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5.课程类别——可编程机器人拼装技能与编程能力提升6.课时安排——每周一节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各个部件之间的组合方法(2)根据自己的想象,拼装出有创意的机器人或积木(3)对可编程机器人进行简单的编程操作2.过程与方法:(1)学会设计、拼装机器人、对机器人进行编程(2)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意分享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编程机器人除了能给学生带来这些相互促进的能力之外,还可以带来无穷的乐趣。

为兴趣而生、在能力中提升兴趣,这些能力都不是刻意去要求的,都是潜移默化的,无形中就学会这样的能力,同时能认识各种机械的运动方式、学习作品中的数学和物理原理、了解机械装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后期通过机械结构,传感应用,程序应用进行研究探索性学习,进入机器人编程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机器人发展历史及简单结构拼装2.讲解教师本人利用废旧的材料搭建一个机器人模型3.熟悉各个零件的名称和作用4.认识乐高机器人积木及基本零件识别5.组装简易机器人5. 传动装置的功能和作用6. 建筑的建构7. 搭建一个简单的小车8. 乐高机器人编程环境介绍9. 了解各个传感器10. 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11. 触动传感器的应用12. 为小车进行编程13.小组合作进行创意触碰小车搭建14.为搭建的触碰小车进行编程15.利用超声波搭建一个壁障小车16.为壁障小车进行编程四、具体实施1.教学环境:机器人教室。

2024版《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

2024版《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

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基础知识讲解•虚拟机器人搭建与编程实践•团队协作与竞技挑战•创新拓展与成果展示•课程总结与反思课程介绍与目标虚拟机器人课程背景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医疗、教育等。

掌握机器人技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虚拟现实技术为机器人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通过构建虚拟的机器人环境和场景,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机器人的结构和原理,提高学习效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虚拟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了解虚拟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掌握虚拟机器人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包括编程、调试和仿真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0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02激发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热情;0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04引导学生关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拓0102 03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8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课程内容包括虚拟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原理、分类、应用、编程、调试和仿真等。

上课时间每周一次,具体时间根据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

上课地点学校计算机房或多媒体教室。

课程安排与时间基础知识讲解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器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并通过控制器进行决策和行动。

机器人定义机器人分类机器人技术组成根据应用场景和功能,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

包括机械结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关键技术。

030201机器人基本概念与分类通过计算机生成的模拟环境,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虚拟现实定义基于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人机交互等技术,构建三维虚拟环境。

虚拟现实技术原理在游戏娱乐、教育培训、工业设计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虚拟现实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原理及应用如Python 、C 等,用于编写机器人控制程序。

机器人教学大纲

机器人教学大纲

机器人教学大纲第一篇:机器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机器人学《机器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性质何任务本课程是自动化、机械类专业为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开设的硕士研究生选修课程。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人类(地球人)正在以非凡的智慧构思新世纪的蓝图。

世界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但是,地球人在发展中也面临着环境、人口、资源、战争和贫困等普遍问题,同时还要学会与机器人共处,这是21世纪地球人必须正视和处理的紧要问题,是影响地球人生存和发展的休戚与共的重大事件。

机器人学是一门高度交叉的前沿学科,机器人技术是集力学、机械学、生物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论与控制工程学、电子工程学、人工智能、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之大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

自第一台电子编程工业机器人问世以来,机器人学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正如宋健教授1999年7月5日在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第14届大会报告中所指出的:“机器人学的进步和应用是本世纪自动控制最有说服力的成就,是当代最高意义上的自动化。

” 机器人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不但使传统的工业生产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将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严谨的求学态度,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机器人的特点、结构与分类。

了解机器人学的研究领域及其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2)掌握机器人运动方程的表示及运动方程的求解。

(3)掌握机器人动力学方程。

(4)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控制原则,初步掌握机器人的位置控制和柔顺控制以及机器人的分解运动控制。

(5)了解机器人规划的作用和任务,初步认识机器人的轨迹规划问题。

(6)了解机器人编程的要求和分类、机器人语言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功能。

此外,还必须重视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机器人学的数学基础第三章机器人运动方程的表示与求解第四章机器人动力学第五章机器人的控制第六章机器人学的现状与未来合计授课学时10 12 14 14 2 54实验学时三、课程的内容与要求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第一章:绪论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机器人学的起源与发展,讨论机器人学的定义,分析机器人的特点、结构与分类。

《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

《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

《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活动内容:一、初识虚拟机器人活动地点:机房1课时:2活动网络教室、范例预备:活动1、通过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虚拟机器人的原理。

2、完成账号的注册和登陆。

目标:3、初步把握萝卜圈虚拟仿真软件平台的根本功能及使用方法。

课时:2 课时一、赏识仿真机器人活同学们应当对机器人都有所了解了,那么虚拟机器人又是怎么一回事情呢?因特网上有很多关于虚拟仿真机器人的视频,请大家来赏识一下。

动〔一〕、翻开百度搜寻,在视频页面中输入“虚拟仿真机器人”,搜寻机器人视频。

〔二〕、选择自己宠爱的视频进展观看。

过〔三〕、了解虚拟机器人和实体机器人的异同点。

二、生疏仿真平台通过视频的赏析,同学们应当清楚了,虚拟机器人其实就是使用电脑客户端通程过网络连接到仿真平台,在虚拟3D环境下模拟出来的机器人,其本质和实体机器人无异,机器人的搭建、程序的设计、各类场景任务的完成都可以在虚拟环境下进展。

我们今日开头要接触的是“IRobotQ3D”虚拟机器人,它是由杭州萝卜圈公司研发的一款虚拟仿真机器人平台,我们利用它进展机器人的各种学习,首先就让我们来生疏一下这个平台。

(一)、注册成为会员1、在桌面上双击“IRobotQ 3D”快捷方式,启动“萝卜圈三维机器人在线仿真平台”,在登录窗口中单击“注册”,在扫瞄器中显示注册网页。

2、照实并负责地填写个人信息,单击“马上注册”成为会员。

提示同学们,账号的密码应设置成自己简洁记忆的字母、数字或特别符号的组合。

为了账号的安全,设定的密码的位数应长一些,一般至少在6 位以上,如:zhang3###。

3、登陆仿真平台完成注册后,请同学们在登陆界面输入刚刚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萝卜圈虚拟机器人平台。

三、练一练我们很多的仿真任务都是在本地模式中完成的,接下来请大家点击左上方的“本地模式”,进入到本地模式界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界面中各个板块的功能。

小组合作沟通,汇报探究结果,教师补充。

“小学Arduino创意机器人”课程纲要

“小学Arduino创意机器人”课程纲要

“小学A r d u i n o创意机器人”课程纲要“小学Arduino创意机器人”课程是一门交叉了多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涉及到许多基础学科,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化学、生物、多媒体等,学生在运用Arduino平台进行创造开发的时候,把学习到的零碎知识与机械工程转变成一个探究世界相互联系的不同侧面过程,它要求学生人为地对多门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创造,这一实践过程使得学生在杂乱无章的学习情境中获得设计能力、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使得孩子们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小学Arduino创意机器人”基于学科理论,立足于实际生活,通过技术思想以及Arduino平台的运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细心生活、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一、课程目标体系“小学Arduino创意机器人”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进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STEM素养,强调学生在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思考、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根据三维目标的划分,将课程目标细分如下: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机器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完成简单的机器人设计、硬件装配、程序编写、功能调试等任务;通过在掌握有关机器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创意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在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仿及积极的创意,能够完成简单的机器硬件装配、程序编写、简单调试等任务,使机器人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机器人技术的重要性以及Arduino平台的便捷性,培养对Arduino机器人课程学习的兴趣以及动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兴趣,提高问题意识和编程思维以及STEM素养,促进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结构在小学阶段,机器人可以与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整合,也可以作为信息技术课的拓展课程,以Arduino为平台的机器人课程教学需要搭建硬件、检测与控制电路,然后编写程序,就可以控制机器人的各种动作和行为。

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

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

虚拟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机器人 教育、科研、娱乐等领域。
校本课程目的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对机器人技术的兴趣和
认识。
通过虚拟机器人课程,让学生掌 握机器人基本原理和编程技能, 了解机器人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提升学生 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学习态度与习惯
学生应对自己在虚拟机器人课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进行自我评价,如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自主学习 意识等方面的表现。
拓展资源推荐
相关书籍
在线课程
技术社区
竞赛活动
《虚拟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机器人学导论》等书籍可以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虚拟机器人 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中国大学MOOC、Coursera 等在线教育平台上提供了丰富 的虚拟机器人相关课程,学生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 行选择和学习。
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 活动教案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基础知识与技能 • 虚拟机器人设计与搭建 • 编程实践与挑战任务 • 团队协作与成果展示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虚拟机器人概述
虚拟机器人是一种基于计算机 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仿真机 器人系统。
虚拟机器人可以在计算机上模 拟真实机器人的各种行为,包 括运动、感知、决策等。
02
基础知识与技能
计算机编程基础
1 2 3
了解编程语言和编程环境
介绍常见的编程语言(如Python、C等)和编程 环境(如集成开发环境IDE),让学生了解编程 的基本概念和工具。
学习基本编程语法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变量、数据类型、 控制结构(如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等基本概念 和用法。

2024年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

2024年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

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活动教案虚拟校本课程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虚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虚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4.增强学生对我国虚拟技术的了解,激发学生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虚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虚拟的编程方法3.虚拟的应用领域4.虚拟竞赛规则及技巧5.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6.我国虚拟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三、教学安排1.理论课:讲解虚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介绍虚拟编程方法和竞赛规则。

2.实践课:学生分组进行虚拟编程实践,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3.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虚拟竞赛,检验学习成果。

4.交流分享: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竞赛经验,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虚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

2.演示法:展示虚拟编程过程和竞赛实例。

3.任务驱动法:布置编程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

4.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编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交流分享法:组织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竞赛经验,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完成的虚拟编程作品的质量和创新性。

3.竞赛成绩:参考学生在虚拟竞赛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4.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教学资源1.教材:《虚拟教程》2.软件工具:虚拟编程软件3.硬件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4.网络资源:虚拟相关网站、论坛和在线教程5.教师团队:具备虚拟教学经验和竞赛指导能力的教师七、教学保障1.提供完善的教学设施和设备,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

4.加强与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校本课程纲要
xx中学
《机器人》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简介:
1.开发背景:
学校为学生开设了机器人这门课,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未来社会更需要有实践经验,有新的想法,创造力和新的思考方式。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核心,它帮助学生发现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寻找替代方案,挑战假设,并提出新的想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们会自觉地学习、获取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了合作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充分表达思想能力。

核心理念是“做中学,玩中学”。

它传达的观念是让孩子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让孩子成为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是主导角色。

我校机器人教学主要采用乐高机器人EV3的可程序化积木为主,乐高机器人套件最吸引人之处,就像传统的乐高积木一样,玩家可以自由发挥创意,拼凑各种模型,而且可以让它真的动起来。

2.开发教师—— xxx
3.课程名称——可编程机器人
4.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5.课程类别——可编程机器人拼装技能与编程能力提升
6.课时安排——每周一节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各个部件之间的组合方法
(2)根据自己的想象,拼装出有创意的机器人或积木
(3)对可编程机器人进行简单的编程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设计、拼装机器人、对机器人进行编程
(2)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意分享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可编程机器人除了能给学生带来这些相互促进的能力之外,还可以带来无穷的乐趣。

为兴趣而生、在能力中提升兴趣,这些能力都不是刻意去要求的,都是潜移默化的,无形中就学会这样的能力,同时能认识各种机械的运动方式、学习作品中的数学和物理原理、了解机械装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后期通过机械结构,传感应用,程序应用进行研究探索性学习,进入机器人编程阶段,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
1.机器人发展历史及简单结构拼装
2.讲解教师本人利用废旧的材料搭建一个机器人模型
3.熟悉各个零件的名称和作用
4.认识乐高机器人积木及基本零件识别
5.组装简易机器人
5. 传动装置的功能和作用
6. 建筑的建构
7. 搭建一个简单的小车
8. 乐高机器人编程环境介绍
9. 了解各个传感器
10. 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
11. 触动传感器的应用
12. 为小车进行编程
13.小组合作进行创意触碰小车搭建
14.为搭建的触碰小车进行编程
15.利用超声波搭建一个壁障小车
16.为壁障小车进行编程
四、具体实施
1.教学环境:机器人教室。

2.任务型教学方法。

新课程提倡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以能做某事作为评价标准。

通过布置任务,以及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开放型教学方法。

教师要开放性的处理教材,结合教材丰富学生知识和创意,拓宽他们的视野,实现知识的整合。

4.通过创设融合了情境的任务,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五、课程评价
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
2.结果评价:以每次制作的机器人来评价;对优秀的创意机器人全班进行鉴赏学习,掌握构造和拼装技巧。

3.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多维评价。

教学方案一
授课时间:3月7日学时数:1学时
项目:机器人主讲教师:
xxx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概念、特征;
2.使学生了解中鸣、乐高机器人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机器人原理的介绍
教学步骤1.导入
机器人诞生、机器人的发展
2.概念讲解
智能机器人的构成
3.基本工具初识
马达、机械部件
组织形式小组为单位活动
教学内容机器人发展历史及简单结构拼装
1、机器人诞生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自己的总结
中国的科学家们把机器人定义为“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
机器,而且其具备一些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
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协同能力等,是一种具有高
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2、机器人的发展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自己的总结
第一代机器人属于示教再现型
第二代则具备了感觉能力
第三代机器人是智能机器人
3、智能机器人的构成
它不仅具有感觉能力,而且还具有独立判断和行动的能
力,并具有记忆、推理和决策的能力,因而能够完成更加
复杂的动作。

中央电脑控制手臂和行走装置,使机器人的
手完成作业,脚完成移动,机器人能够用自然语言与人对
话。

具有机械部件
(例如:木板、金属板、塑料板、有机玻璃板,还有螺丝、螺帽等各种五金紧固件。


具有感应和动作电子部件
(光源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具有机器人的大脑(RCU)
具有机器人的思想(编程实现)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