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教化 ·
礼仪与教化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案礼仪与教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礼仪与教化的概念,认识到礼仪与教化的重要性。
2. 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
3.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4. 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礼仪与教化的概念介绍。
2. 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
3. 民族传统礼仪与文化传统的教化作用。
4. 品德修养与道德观念的培养。
5. 自制力和团队合作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述和讲解的方式介绍概念和基本规范。
2. 实践训练法: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3. 讨论法:通过学生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小游戏导入:给学生解释礼仪与教化的概念,并进行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
2. 礼仪规范的讲解:教师通过讲解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如问候礼仪、用餐礼仪、礼貌用语等,让学生明白如何与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根据社交礼仪规范进行表演。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讨论和总结:学生们讨论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归纳总结出一些重要的道理和经验。
5. 民族传统礼仪与文化传统的教化作用的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一些中国传统的礼仪和文化,如拜年、传统婚礼等,让学生了解到礼仪和文化的紧密联系,并分析一些传统礼仪的教化作用。
6. 讨论和展示: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对传统礼仪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7. 品德修养与道德观念的培养:教师通过讲解一些道德故事和案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道德观念,激发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8.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9. 总结和评价: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
五、教学评价方法:1. 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礼仪与教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礼仪与教化》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案一、教案背景礼仪与教化是一门重要的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通过学习礼仪与教化,学生可以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社交能力,并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了解礼仪的重要性和作用;2.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提高社交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礼仪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礼仪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礼仪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2. 礼仪的基本要素- 介绍礼仪的基本要素,如言谈举止、仪容仪表、衣着装扮等;-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情境下的礼仪行为。
3. 礼仪的实践与运用- 分析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仪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制定并实施一项礼仪实践计划,让学生将礼仪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教化的概念和方式- 解释教化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教化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分析教化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温暖、耐心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
5. 美的感知与创造- 提供各种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开展创作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四、教学步骤1. 导入- 通过有趣的小游戏或问题,引起学生兴趣,预热课堂氛围。
2. 知识讲解- 逐个介绍礼仪的概念、意义和基本要素,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角色扮演-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不同情境下的礼仪行为。
4. 礼仪实践计划- 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礼仪问题,并制定一项实践计划。
5. 教化的概念和方式- 讲解教化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温暖和尊重的方式对待他人。
6. 美的感知与创造- 展示各种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鉴赏,并鼓励他们进行创作。
7. 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总结并反思今天的学习收获。
礼仪与教化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案教案标题:礼仪与教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礼仪,以及礼仪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习惯和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1. 礼仪的概念和作用a. 礼仪的定义和内涵b. 礼仪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c. 礼仪与教化的关系2. 基本的社交礼仪规范a. 礼貌用语和行为准则b. 礼仪在不同场合的表现方式c. 礼仪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3.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习惯和道德品质a.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b. 培养学生的尊重他人和关心他人的品质c.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起学生对礼仪的兴趣,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礼仪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2. 介绍礼仪的概念和作用,分析礼仪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礼仪与教化的关系。
活动设计: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列举出不同场合下的社交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案例分析:4. 提供一些社交场合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适当的行为举止,培养他们的判断和应变能力。
角色扮演:5.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社交场合下的交往情境,让学生实践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总结反思:6. 学生进行小结,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礼仪和教化的知识,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评价: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礼仪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小议论文。
8. 教师对学生的角色扮演和小议论文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对礼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多媒体素材:图片、视频等展示礼仪的场景和案例。
2. 社交场合的案例:用于学生分析和提出适当行为的情境。
3. 角色扮演道具:用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道具和服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社区服务等,培养他们的社交礼仪和道德品质。
《礼仪与教化》教学课件3
涅菲尔蒂头像
阿门哈特三世的斯芬克司像
《国王与王妃像》
思考与活动
修建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大型法老雕像就是为了显示法老的权威,威慑民众。商代青铜等级划分,地域文化
古埃及美术作品是如何体现“礼仪与教化”这一主题的。古埃及法老运用美术规范社会秩序的手段和我国那个时期接近,造成表现风格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古印度
约公元前3100年
印度河 恒河
梵文 阿拉伯数字
古中国
公元前2070年~前771年
黄河 长江
甲骨文 长城兵马俑
古希腊
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
南欧爱琴海诸岛
蕴育了整个欧洲文明古典字母表音文字 希腊哲学 人体雕塑
五大文明发源地
这节课主要看看,其它地方美术作品是如何体现“礼仪与教间害怕金字塔”。 ——埃及谚语
皇后祭献女神爱西斯(坐者为爱西斯)
克努姆特普墓室壁画
从这些图片中你可以总结出埃及壁画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有什么特点?
舞 蹈三个乐女
侧面的头部
正面的肩膀和胸膛
侧面的臀部和腿
埃及象形文字
埋藏在金字塔下,同木乃伊一样神秘的,是古埃及人通向来世的船
汉谟拉比法典
钉子的形状
两 河 流 域 的 文 明
楔形文字
亚述狩猎图受伤的母狮
空中花园遗址
玛雅文化
特 奥 蒂 瓦 坎 城
象征着雷电的响尾蛇构成
雨 神 雕 像(阿兹特克时代)
玛 雅 浮 雕
礼仪与教化
四大文明古国
五大文明发源地
五大文明
年代
发源地
早期文明
古巴比伦
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现伊拉克境内。
礼仪与教化教学设计
礼仪与教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白礼仪是啥玩意儿咱得让学生知道礼仪可不是那些高高在上、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礼仪啊,就像是我们生活里的小规则,就像你去朋友家做客,得先敲门,不能直接闯进去,这就是礼仪。
它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而且啊,礼仪还跟教化有关系呢,它能让咱们变得更有教养,知道啥是对的,啥是错的。
2. 让学生感受礼仪的魅力我想让学生从心里觉得礼仪是个特别有趣又有用的东西。
比如说,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仪,参加婚礼的时候要穿得漂漂亮亮、喜气洋洋的,可不能穿着拖鞋就去了。
这时候礼仪就像魔法一样,让整个场合都变得很有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礼仪和教化之间的联系是个重点哦。
我得给学生讲清楚,礼仪是怎么通过一些行为规范来教化我们的。
就好比在学校里,我们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要问好。
这不仅仅是个简单的问好,这是在教我们要尊重他人,这就是礼仪背后的教化意义。
2. 难点难点呢,就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践行礼仪。
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啊,有时候会比较随性,想干啥就干啥。
所以我得想办法让他们知道,礼仪不是约束,而是一种让自己和别人都舒服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1. 故事教学法我打算给学生讲好多好多关于礼仪的小故事。
像“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那么小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姐姐,这就是礼仪。
通过故事,能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礼仪的内涵。
2. 情景模拟法我会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来模拟。
比如说在餐厅里的礼仪,怎么点菜,怎么和服务员说话,餐具怎么使用。
在模拟的过程中,他们就能更直观地感受礼仪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我一上课就会问学生:“宝子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那种特别没礼貌的人呀?”然后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
这样就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我就可以顺势引出今天的主题——礼仪与教化。
2. 讲解礼仪的概念我会说:“宝子们,礼仪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魔法。
它是一些大家都认可的行为规范。
比如说,你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这就是礼仪。
礼仪与教化说课稿
礼仪与教化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本课“礼仪与教化”在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我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学生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礼仪文化,认识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
(二)主要内容本课主要内容包括: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礼仪的种类与作用、教化的含义与意义、礼仪与教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礼仪与教化的内涵及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本文作为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礼仪与教化的价值,培养他们尊重他人、谦逊有礼的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同时,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的起源、发展、种类及作用;2. 使学生理解教化的含义、意义以及礼仪与教化的关系;3. 帮助学生掌握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的具体方法。
(二)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对礼仪与教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道德修养;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谦逊有礼的人际交往能力;3.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关爱他人,尊重社会;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3.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文明建设的热情,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礼仪的起源、发展、种类及作用;2. 教化的含义、意义以及礼仪与教化的关系;3. 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的具体方法。
(二)难点1. 礼仪与教化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2. 学生对礼仪与教化价值观念的内化与实践;3. 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道德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礼仪与教化》精品教案
课题
礼仪与教化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中
学习
目标
1.了解在阶级社会中的美术作品会受到什么影响,了解青铜时期艺术;
2.了解青铜器早期及纹饰的演变,掌握美术鉴赏方法对作品进行分析;
3.通过学习,感知美术的社会价值和时代关系。
重点
礼仪与教化的含义及在青铜器艺术作品中体现的形式
难点
礼仪与教化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演变,青铜器的种类及功能,以及青铜器所体现的礼仪与教化作用。
(四)赏析青铜器的花纹
饕餮纹鸟兽合体纹龙纹蛇纹
学生赏析作品,通过观察分析思考问题
了解礼仪与教化的概念,知道青铜器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产物,了解青铜器的分类和纹样图案。
课堂活动
同学们,动手试试,制作一幅青铜器作品。
观看优秀的作品,了解制作方法。
1.首先构图画出纹样和青铜器类型,刻刀把纹样刻出来,在用拓印的形式拓印在素纸上。
(二)青铜器的概念
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但因为出土的青铜因为时间流失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被称为青铜。其中以鼎最为人们熟知。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人们对祖先、对神灵的崇拜远远超越了对于自身的认同。
2.小组合作,分工合理
3.时间:15分钟
学生探讨,互相分工合作
小组活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也更加深入了解掌握青铜器的艺术形式
课堂小结
1.作品评价:学生互评,选出最佳作品。教师点评。
2.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礼仪与教化,了解了青铜器是东方传统礼器,阶级社会的美术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体现了人类生活的礼仪,对人类起着教化作用。
《礼仪与教化》教案
问:在阶级社会初期,什么美术种类最为出名?
青铜器的图片欣赏
教师总结:青铜器在阶级社会初期,它具有怎样的功能
问:青铜器由实用的生活用品变成了什么?
由此可见,阶级社会的美术是为谁服务的
学生集体回答:
青铜器
学生看图了解其功能
学生回答:
礼器 成了地位的象征
统治阶级
具体欣赏
出示《司母方鼎》作品介绍
出示《大孟鼎》,让学生分析其造型及纹饰有何不同。从而给人怎样的感觉?
老师总结,并出示对比表格
学生讨论
分组到讲台上填写答案
深入分析
两者分别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的代表,哪为何会有如此的不同呢?与什么有关?
学生讨论回答
课堂练习
老师讲评
做活动建议(一)
补充鉴赏
《莲鹤方壶》
《长信宫灯》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
复习旧课
问:奴隶社会的美术是为谁服务的
统会的美术又是怎样的呢?它又是为谁服务呢?
新授
出示《秦兵俑》
老师总结概括其艺术特点
出示《霍去病墓前雕塑》并作介绍
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兵马俑
学生比较两艺术群体有何不一样的艺术特点
完成下表,分组完成
深入分析
教师讲评学生所填写的表格,得结论:
汉的美术作品的才华功能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强化皇权地位向宣扬有利于统治者的思想转变
汉宣扬的是哪种思想?
汉代具有代表物的作品种类有哪些?
《礼仪与教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在阶级社会中的美术作品会受到什么的影响,及商代到魏晋时期的社会美术现象
2、通过本课的学习,指引学生了解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礼仪与教化》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案教案:礼仪与教化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所设计的教材是《礼仪与教化》。
本教材以儿童礼仪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以小故事和插图的形式揭示了礼仪的重要性和教育价值,通过讲述小学生和家庭的生活场景,引导儿童端正学习和生活态度,丰富他们内心的世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技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礼仪的含义和作用。
(2)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规范。
(3)学会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往。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
(2)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提高学生对礼仪的重视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优雅仪态。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礼仪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规范。
(3)学会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往。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并接受礼仪的理念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1.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理解并接受礼仪的理念和价值观。
(2)示范法: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规范。
(3)讨论法:通过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礼仪的运用。
2.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引发学生对礼仪的兴趣,通过举例子、发问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
(2)讲解阶段:给学生讲解礼仪的概念和作用,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和解读。
(3)示范阶段: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示范,通过演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礼仪的运用。
(4)讨论与分享阶段: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情景模拟与实践阶段:学生分小组进行场景模拟活动,通过实践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举止和合作意识。
礼仪与教化第一课时教材分析.ppt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了解社会政治与文化观念 的变化对青铜器的影响,打破原有的比较粗略的观 察方法,学会较为细致的分析作品的变化。
引导学生将观察与分析科学化、系统化,多进 行比较,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主要采用“比较鉴赏法”,将观察内容一一地 加以列举、比较,并运用教材所介绍的知识对比较 的结果进行分析。
活动过程中先由学生讨论,最后由教师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总 结。
三、教学基本思路
主要围绕着“礼仪与教化”这一社会 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而展开。
当文字、国家以及阶级差别出现之后, 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就必然会运 用一定的道德与法律来约束人民。而美术 作品是宣扬这种思想的重要手段。
一、教学目标
了解 “礼仪与教化”这一要求的出现 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主要的目标:了解围绕这一主题在中 国商代到魏晋时期、世界其他文明中出现 的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美术风格以及这 些作品产生的具体社会背景。
本课时是第一课时,了解中国夏、商、 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美术作品的特点。
二、学习活动分析
主要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礼仪与教化” 这一社会要求对美术创作的影响,这种要求并 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三个课时内容中将会分别分析中国 商朝到魏晋时期社会政治、道德观念对美 术创作的影响以及世界其它地区的情况。
四、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讲授法、展示法 对话法、设问法。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学 法:阅读法、讨论交流法等。
请各位评委老师 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甗 yǎn
甗(yǎn,“演”)是中国先秦 时期的蒸食用具,可分为两部分, 下半部是是锅,用于煮水,上半部 是笼屉,底部本身就是网眼,用来 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簋,读作诡(Guǐ),是古 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 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 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 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长信宫灯 (西汉)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
孝 子 棺 线 刻 郭 巨 埋 儿
孝子馆线刻(北魏晚期)河南洛阳出土,两侧棺板各分三组公刻六福孝子共刻绘六幅
孝子(舜、郭巨、原谷、董永、蔡顺、尉)的故事。《郭巨埋儿》线刻,取自传统的 “二十四孝子故事”。该线刻将挖坑、养母等多个场景连续绘画于同一画面中,但每一 场景均以山石做背景,将故事和场景分开,又营造出统一的画面环境。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2020/12/11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生 活 习 惯
曾 侯 乙
社 会
铜 鉴 缶
制 度
陶器(盛装酒、食物)
青铜器
乐器
为什么改变?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第
二
二
单
课
元 辉
礼
煌
仪
的
与
美 术 历
教 化
程
ChengMingLin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鼎
奴隶制社会普通人能享用吗?
古代用的一种炊具,相 当于现代的锅。在商周奴 隶制社会里,“鼎”曾被 奴隶主贵族用来“别上下, 明贵贱”作为标志统治权 利和等级的一种器物。
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 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 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 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 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 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高中语文教案--礼仪与教化
高中语文教案--礼仪与教化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重要性- 掌握规范的交往礼仪及其注意事项- 能够发挥文化辨析能力,利用文化进行言语的引导和规范- 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品德修养教学重点- 传统文化中礼仪和其重要性- 规范的交往礼仪及其注意事项- 利用文化进行言语的引导和规范教学难点- 利用文化进行言语的引导和规范- 品德修养的培养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课程名称:传统文化中的礼仪- 教学内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含义和重要性- 课时要求:通过多媒体资料、学生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课件演示、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第二课时- 课程名称:规范的交往礼仪- 教学内容:掌握规范的交往礼仪及其注意事项- 课时要求: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交往礼仪及其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通过模拟、情景演练、课堂展示等方式进行第三课时- 课程名称:利用文化进行言语的引导和规范- 教学内容:学生辨析中国文化中的有关礼仪的内容,使学生掌握其应用- 课时要求: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利用文化进行言语的引导和规范- 教学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小组辨析、表演等方式进行第四课时- 课程名称:品德修养的培养- 教学内容: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品德修养- 课时要求:通过学生小组活动、团体讨论等方式培养良好的行为惯和品德修养- 教学方法:通过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课堂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 期中考试- 总结性评价实施建议- 教师需要对传统文化、礼仪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 教师需要进行多媒体及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 在授课过程中积极运用多媒体及现代化教育手段。
《礼仪与教化》课后反思
《礼仪与教化》课后反思《礼仪与教化》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强调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准则和自我教化。
作为一名学生,我对这门课程深有感触。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举止对社会的影响,并能够产生一种幸福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交往时。
首先,这门课程深入探讨了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是人与人交往中的行为准则,它不仅体现着人类的文明进步,而且也是一种社会规范。
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
购物时,我常常忽视排队等候,往往会乱插队。
但是,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后,我意识到这种行为对其他人造成的不便和打断别人的经济活动。
因此,现在我会细心体贴地遵循购物过程中的种种规范,使扫码购物变得无比轻松。
其次,这门课程教育我如何寻找自我。
教育学者形容教育的目标是“人性化”。
这就是说,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特殊的兴趣、经验和能力。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个人兴趣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我突然意识到我对社会中的问题充满了好奇心。
在与朋友们交往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这一点。
我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并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
这样,我不仅能够探索自己的兴趣,而且能够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这门课程教育了我如何培养自己的良好情操。
一个人的行为,就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显现。
好的情操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标准,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良好的情操能够使一个人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更能让人尊重。
由此,我开始不断自我反省和自我塑造,我渐渐地拥有了一种乐观向上、大度宽厚的品格。
当时候,我对自己的品格也感到更加自信和骄傲。
总的来说,《礼仪与教化》这门课程教育我如何更好地发扬光大自己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反思了我的一些错误行为。
这是一门需要多思考的课程,需要学生去反思自己的一些行为举止,同时也需要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并体现自己的气质。
我的感受是,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在认识自我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教会了我如何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让我更成为了人。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
第二单元第二课礼仪与教化1. 介绍在人际交往中,礼仪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技能。
它不仅可以提高个人形象,还可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礼仪和教化是相互关联的,通过礼仪可以传达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教化人们追求高尚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探讨礼仪与教化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2. 礼仪的重要性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表现。
在社交场合,正确的礼仪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教养和修养,还可以提高个人的社会形象。
良好的礼仪习惯可以让人感到愉快、舒适,使交往更加轻松和顺畅。
3. 礼仪的基本原则3.1 尊重他人礼仪的首要原则是尊重他人。
这包括尊重对方的隐私、观点和感受。
不询问他人不愿透露的事情,不争论和批评他人的观点,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保持尊重他人的行为可以建立信任和友谊,在社交场合中更容易与他人相处。
3.2 注意言谈举止言谈举止是礼仪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
要注意用语的文雅程度,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语言。
在交流中要保持耐心和友善,不打断他人的谈话。
在餐桌上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说话时保持安静,不张口嚼食物。
这些细节上的注意非常重要,可以影响他人对我们的印象。
3.3 着装得体衣着是礼仪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体现了对场合和他人的尊重,还可以展现出个人的品味和风格。
在正式场合要穿着得体,不要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合适的服装。
选择适合自己体型和肤色的衣物,并注意保持整洁和卫生。
4. 礼仪与教化的关系礼仪和教化是相互关联的概念。
通过礼仪,我们可以教化他人,使他们更加注重道德和价值观。
礼仪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来影响他人。
良好的礼仪习惯可以激励他人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同时,教化也可以通过礼仪来实现。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礼仪规范,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和价值观念。
教化的过程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实施,通过教师的榜样和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礼仪的重要性。
大学生礼仪与教化意识的建立教案
大学生礼仪与教化意识的建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提升他们的礼仪素质;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提高他们的教化意识;3、培养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自我管理意识。
二、教学内容1、礼仪1.1 礼仪的概念及其意义1.2 礼仪与素质的关系1.3 传统文化中的礼仪1.4 现代社会中的礼仪2、教化意识2.1 教化的概念及其意义2.2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化2.3 大学生在生活中的教化行为3、自我修养和自我管理3.1 自我修养的概念及其意义3.2 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互动式的讨论,让学生了解礼仪和教化的概念及其意义,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现代社会中的礼仪,了解大学生在生活中的教化行为。
2、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场景、情境剧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礼仪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教化意识。
另外,可以通过讲解自我修养的方法及其实践,让学生明确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以此提高他们对自我修养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形式展示礼仪和教化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模拟场景教学通过实际情境的模拟,让学生体验到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3、讲述教学通过传统的讲述教学方式,让学生详细了解礼仪和教化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测验、作业评分和表现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可以通过实际表现及考核结果,帮助学生培养自我修养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行为。
六、教学进度1、第一课时:礼仪的概念及意义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感受礼仪在生活中的作用,理解礼仪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化作用。
2、第二课时: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学生了解古代文化中的礼仪规范及其演变,同时从中汲取有益于现代社会的处事之道。
3、第三课时:现代社会中的礼仪学生将了解到现代社会的礼仪变化及其新特点,同时更多的探索礼仪在不同场合的应用,以及大学生如何在具体场景中运用礼仪知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礼仪与教化第一课时.ppt
时代或地区 典型的美术 形式特征 所表现的观 如何为统治 为什么选择 导致变化的
作品
念
者服务
这种材料 原因
中国
时代或地区 典型的美术 形式及特 所表现的观 如何为统治 为什么选择 导致变化的
作品
征
念
者服务
这种材料 原因
中国 商代
青铜器
形式:纹 饰、器型
权利的象征
、同时具有 威慑的作用
1、区分社 会等级。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授 课 人 : 李 骘
青铜器的铸造:
浇注
鼎: 古代的炊 具,相当于现代 的锅,在商周奴 隶制社会里,鼎 曾被奴隶主贵族 用来“别上下、 明贵贱”作为标 志统制权利和等 级的一种器物。
甗(演):蒸饭器。 分上下两部,上体 盛米(古称“甄”), 下体为鬲,煮水,中 间有孔通气。
观 察 内 容 司(后)母戊方鼎 大 克 鼎
时代 足形 造型特点
商 四足 方刚
周 三足 圆柔
纹饰与铭文 饕 餮 纹 波 曲 纹
观念和背景
饕餮纹(兽面纹):贪食的怪兽;类似牛羊的 正面头部凶怒形象。两眼非常突出,口裂 很大,有角与耳 。
四 羊 方 尊
商、周青铜器主要艺术背景:
• 商代的青铜器,鬼神观念浓厚,充满神 秘、威慑的色彩。特别是商末施暴,纹 样与造型呈现狰狞与恐怖。《司母戊方 鼎》、《虎食人卣》等。
《戟》 《吴王夫差铜矛》
铙槌敲击。
编钟
《铜熨斗》 《镂空锄》
青铜器的分类
烹 食 酒水 饪 器 器 器器
杂 兵乐工 器 器器具
礼器:杀俘祭祖的器
物,也是奴隶主贵族区 别尊卑等级的标志。
下一段
大克鼎.西周 司(后)母戊大鼎.晚商
礼仪于教化课件
02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关注 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潜力和 创造力。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对于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公民素养的 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礼仪教育能够培养人的道德品 质和行为习惯,使人更加文明、 有礼。
礼仪的实践有助于将教化的理 念转化为行动,使人在日常生 活中更好地践行道德准则。
教化是礼仪的基石
教化能够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 养,使人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缺乏教化的人往往缺乏礼仪的意识和 素养,因此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其礼 仪行为。
互动式学习
鼓励学习者参与互动,通过实践、 讨论等方式加深对礼仪与教化知识 的理解与掌握。
礼仪与教化的跨文化交流
01
02
03
文化差异认知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 仪与教化观念,尊重文化 多样性,促进跨文化交流 与理解。
跨文化交流平台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鼓励 各国学习者分享本国礼仪 与教化传统,促进文化交 流与融合。
礼仪于教化课件
目录
• 礼仪与教化的概述 • 礼仪的种类与特点 • 教化的方式与手段 • 礼仪与教化的关系 • 礼仪与教化的实践应用 • 礼仪与教化的未来发展
01
礼仪与教化的概述
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礼仪的定义
礼仪是一种规则和惯例,它规定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的 行为准则,包括语言、举止、服饰等方面。
礼仪的重要性
排队、保持安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等方面的礼节。这些礼节能够体现一个人的 文明素养,有助于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和和 谐。
礼仪与教化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礼仪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礼仪的基本规范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4.增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礼仪的概念和作用(1)礼仪的定义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所遵循的一定的规范和习惯,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2)礼仪的作用礼仪有以下几个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增强人际交往的和谐性;•提高个人修养和社交能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2. 礼仪的基本规范和技巧(1)言谈举止•言语要文明,不说脏话、不说粗话;•行为要得体,不随意嘬瓜子、不大声喧哗;•姿态要端庄,不随意摆弄头发、不翘二郎腿。
(2)着装打扮•着装要整洁,不穿破烂衣服、不穿露肩露背的衣服;•打扮要得体,不化浓妆、不戴过于华丽的首饰。
(3)社交礼仪•礼貌待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不随意插话;•尊重他人,不随意批评别人、不随意挑剔别人;•注意礼仪,不随意吃东西、不随意玩手机。
3. 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1)课堂教学•通过讲解礼仪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通过讲解礼仪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礼仪行为;•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交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文艺演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礼仪的重要性;•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培训和模拟演练,让学生在模拟中掌握正确的礼仪行为。
4. 增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和社交能力(1)自我修养•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礼仪规范;•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能力,让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礼仪行为。
(2)社交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让学生能够在社交场合中自如应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让学生能够在团队中协作共赢。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礼仪的概念和作用,讲解礼仪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引导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礼仪行为。
礼仪与教化 教案
礼仪与教化教案教案标题:礼仪与教化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礼仪,明确其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礼仪规范,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交能力。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和作用2. 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3. 社交场合的礼仪要点4. 尊重他人和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培养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对礼仪的理解和重要性。
- 通过图片、视频或实际例子展示礼仪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礼仪的定义和作用,解释为什么良好的礼仪能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 分别讲解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重点强调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和合作共赢的原则。
3. 案例分析和讨论(15分钟)- 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交场合,如家庭聚会、学校活动等,让学生讨论应该如何展示良好的礼仪。
-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不当行为,并提出改进建议。
4. 角色扮演(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个特定的社交场合,要求他们设计并表演出示范性的礼仪行为。
- 角色扮演结束后,学生互相评价和提供改进意见。
5. 总结归纳(10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 强调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实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所学内容。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实际案例2. 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讲义或PPT3. 社交场合的案例材料4. 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布置评估方式:1.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礼仪行为的准确性和适应性进行评估。
2. 讨论和案例分析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析案例时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质量。
3. 学生总结归纳: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或礼仪培训师进行讲座或工作坊,加深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
2. 组织社交活动,让学生实践所学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原始艺术的形式: • 工艺美术、陶器、玉石工艺、雕像、 岩画等。 • 原始艺术与原始人生活的关系: • 实用与装饰性; • 巫术祭祀活动; • 原始图腾; • 生殖崇拜。
提问:
• 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什么因素导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
• 文字和国家的出现。
• “文明社会”和原始社会在社会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 文明时代有文字,并且出现了国家,人也分化为不同的 社会阶级。当时的社会权力呈金字塔结构,一般有一个 最高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力;贵族和平民之间也产生 了明显的阶级对立。
• 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和世界各国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阶段,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到今天,在 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品。
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
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功能
• 虽然青铜器的形制来自原始社会的陶器,但当时的青铜器 不是普通的生活器皿,而是祭祀用的,即所谓的“礼器”。 • 青铜是一种贵重的金属,并不是普通人用得起的。其中最 典型的是鼎,它是权利 共同点
不同点
思考与交流
作品名称 秦始皇兵马俑 作品形式 大规模的雕塑群 霍去病墓雕塑 石雕
造型手法 泥塑烧制成陶俑
审美效果 整齐,气势宏大;强 调整体气势
循石造型
质朴粗犷;突出单个 作品的力度
守卫秦始皇的陵墓 作品功能 (地下)
作品意义 共同点 不同点 显示权力,为死后的 生活服务 为统治者个人服务 直接
虎牛形祭案(西汉)
长信宫灯 (汉)
• 秦、汉的青铜器:向轻便、精巧、实用的 生活用具和观赏器发展。
• 此权圆台形,鼻钮。 权身有18道瓜棱,棱 间刻秦始皇廿六年 (公元前221年) • 诏书14行,诏文曰: “廿六年,皇帝尽并 兼天下,诸侯黔首大 安,立号为皇帝, • 及诏丞相状绾,法度 量,则不壹,歉疑者 皆明壹之。
伍子胥铜镜 东汉
• 瓦当是古代建筑附件,覆在屋顶上的筒状瓦的头上,装饰 以文字或图案。 • 半瓦当是圆形的一半。瓦当一般的是圆形,采用的形象有 四神,以及树木、楼阁、人物、动物等,造型均极完整。
思考与交流:
青龙
朱雀
汉代四神瓦当
白虎
玄武
• 远古时期,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不理解,以为有动物能呼风唤 雨,主宰宇宙,心中产生崇拜,部落奉为图腾。商代,人们把 天空四方的星象组成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 武,以后作为方位或地域概念。到汉代,四神也被视为武力的 象征,并出现在宫殿装饰瓦当及铜镜上。四神瓦当代表东西南 北四个方位,又有驱邪除恶,镇宅吉祥的含义。其造型考究, 体现了工匠们的高度智慧和艺术才情。 • 请据上文所述辩识以上四种图案,说出它们的名字及代表方位。
墓马 王 形堆 帛帛 画画 局一 部号 T
西汉 马王堆帛画
马王堆帛画一号墓T形帛画局部
马王堆帛画一号墓T形帛画线图
画像石艺术
• 汉代盛行画像石,汉画像是中国古人丧葬 风俗和礼节仪式等场境的伴生事象。 • 升仙信仰在两汉时期成为画像砖石墓葬里 风靡一时的思想风尚。表现墓主及其亲眷 生前生活的再现并有着祈祝和福荫等意义。
《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 这幅画作的内容是根据三国时曹植的《洛神赋》而创作的。 画家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营造了原赋中 的意境氛围,出色地完成了从文学艺术到造型艺术的转换。
《洛神赋图》
• 整个画面构思布局非常奇特,人物的刻画细腻生动。画卷 中的人物以丰富的山水景物作为背景,山水起伏,林木掩 映,逐一地展现出不同的意态、情节。
霍去病墓石雕 立马
• 立马又称“马踏 匈奴”,是霍去 病墓石雕群中最 具纪念与象征意 义的作品,其风 格与时代相一致, 雄厚浑朴,气魄 宏伟,不计细节, 立意独到。此雕 塑高190cm,长 168cm。
霍去病墓石雕卧马
霍去病墓石雕卧牛
霍去病墓石雕石象
霍去病墓石雕跃马
思考与交流
作品名称 秦始皇兵马俑 作品形式 霍去病雕塑
纪念霍去病的功绩 (地上)
宣扬保家卫国、效忠 皇帝的思想 为统治者服务 间接
汉代帛画
• 面对无可避免的死亡,秦汉时期的人 们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灵魂概念。 他们认为人死后,其灵魂并不会随之 死亡而是脱离了肉体,在另一个世界 里永享安宁。 • 这幅“T”型帛画就描绘了墓主人死后 灵魂的历程。帛画在空间上分为三层, 中间为人世,下部为冥界,顶部为天 界,并通过两条蛟龙将三部分联合在 一起,主题是“引魂升天”。
• 根据贵族的等级,祭祀时对鼎的数量和形式都有规定:天 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以此类推。
鼎的作用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炊器 实用物品
礼器
祭祀用品
青铜器的发展史
• 扑朔迷离的夏代
• 高度发展的商代
• “神化”向“人化”的西周 • 繁荣的春秋战国
• 继续发展的两汉
• 衰落的魏晋南北朝
风格演变
chi《螭龙鬲》
秦 兵马俑三号坑
• 秦 兵马俑一号坑 长方形军阵
• 跪射俑
将 军 陶 俑
军 吏 陶 俑
• 二号坑面积約六千平方米,由车兵、步兵 和骑兵組成曲尺形的军阵的秦俑。
• 二号兵马俑坑出土的车轮遗迹
面三 积号 坑 在 平一 方号 坑 西 端 以 北 520 米 ︐
25
• 三号兵马俑坑 陶马
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学说从此成 为我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和政治基础,它对美术的影响 也是多方面的。统治者通常都会借助美术作品来宣扬忠、勇、 孝、节等儒家倡导的行为准则。
• 霍去病墓石雕
• 西汉大型纪念性雕塑霍去 病墓代表汉代石雕艺术的 突出成就,是汉武帝为了 纪念霍去病大将军生前对 匈奴作战的功绩而修建的。
• 现存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卧牛、 伏虎、野猪、象、蟾、鱼、怪兽食羊、巨 人搏熊、野人、蛙人、龟等十多件。 • 这些大型石雕,都是用整块的岩石雕刻而 成。作者充分利用和发挥了石料天然形态 的特点,在保持岩石自然美的基础上通过 精密的构思和简洁的雕凿,巧妙地运用圆 雕、浮雕结合线刻的艺术手法,使石雕产 生浑朴自然的效果,强化了整体感和力度 感,具有粗犷厚重而含蓄内敛的魅力。赋 予了顽石以生命和活力。
秦始皇诏文权
通高5.3cm,径4.7cm,重0.260kg
秦始皇陵兵马俑
• 秦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王朝, 它的艺术特点也 体现围绕帝王而 创作的特点。 • 举世闻名的秦始 皇陵兵马俑通过 整齐森严的排兵 布阵以及写实逼 真的人物刻画, 给观众留下深刻 的印象。 秦 兵马俑
秦 兵马俑一号坑
秦 兵马俑二号坑
魏晋南北朝 著名画家
顾恺之
•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批有历史记载的画 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顾恺之。他的艺术成就表现在艺术 创作和理论建树两个方面。
• 他用线紧劲连绵,线条运转优美流畅,富有节奏,如“春 蚕吐丝”。绘画创作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惜原作无 存,留传在世的仅有他根据文学作品而创作的《女史箴图 卷》、《烈女仁智图》和《洛神赋图》等作品的摹本。 • 顾恺之的画论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 山记》3 篇,均由唐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记载而流传下来。 提出了“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的美学命题。
曾侯乙编钟﹙战国﹚
莲鹤方壶(春秋)
• 春秋、战国的青铜器:器形轻灵、奇巧, 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时 代精神之象征。装饰手法写实。
莲鹤方壶(酒器)
高125cm,宽54cm,重64kg
• 方壶形体巨大。双层 镂雕莲瓣盖上立有一 只展翅欲飞、引颈高 吭的仙鹤。镂空的双 龙耳较大,上出器口, 下及器腹。壶体四面 以蟠龙纹为主体纹饰, 并在腹部四角各铸一 飞龙。圈足下以两只 伏虎承器。
武梁祠中的伏羲、女娲像
石刻画
• 1931 年于河 南洛阳市郊翟 泉镇北邙山半 坡出土。石室 线画共八幅, 刻有孝子人物 传、墓主的生 活起居、出行 游乐的场面。 孝子石棺以线 刻孝子故事, 人物动作生动 自然,构图及 人物情节安排、 背景处理都很 精致忧美。
孝子棺线刻 郭巨埋儿 南北朝
• 孝子故事石棺线刻画之二(南北朝)
《洛神赋图》
• 画家行笔流畅劲利而又富有韵律感,用于表现丝质的衣 裙,十分得体;在勾勒人物的面容时,能于细处求工, 精密而圆熟。
《洛神赋图》
• 画面从曹植在洛水见到洛神开始,到洛神飘然而去为止, 缠绵悱恻,若即若离,交织着如怨如慕、如梦如幻的欢 乐和惆怅,向往和失落,憧憬和怀念。
第二课 礼仪与教化
中国篇
概述
• 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出现了国家和不同的阶级之后,统 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规定了一系列的道德和法律 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 这些要求也必然反映在美术创作中,因为美术作品中所出 现的直观的视觉形象很适合宣扬这些思想,甚至比抽象的 文字更生动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 所以在中国传统中一直有要求美术作品“成教化、助人伦” 的观念。
《女史箴图》
• 《女史箴图》中的线条循环婉转,均匀优美。女史们着下摆 宽大的衣裙,修长婀娜;每款衣裙配之以形态各异、颜色艳 丽的飘带,飘飘欲仙,雍容华贵。在整个人物构图上,均以 细线勾勒,只在头发,裙边或飘带等处傅染以浓色,微加点 缀,不求晕饰,整个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亮丽活泼,其卓越 高妙的绘画语言是无懈可击的。
• 此爵倾酒用的流甚宽 大,与流相对的尾尖 锐,口与流之间有伞 形柱一对。器腹呈杯 形,一侧有兽首,器 下有三刀形尖足。 • 器身装饰鸟纹,有华 丽的冠羽。 • 常常以宽带状的形式 饰于器 • 物的颈部、肩部,作 为辅助纹样。 • 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 • 一种鸟身竖立,另一 种鸟身横置。
人形灯﹙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