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聚落与环境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量 2
比例 3. 3
数量 1
比例
59 50 0. 2 439 25 2068 61
1. 从兴隆洼文化至夏家店上层文化前后延续达5000 年左右, 聚落对地貌选择的总体取向 偏重于坡地、山坡。正是这样的原因, 兴隆洼文化典型聚落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克什克腾旗南 台子遗址、赵宝沟文化命名地赵宝沟遗址等处房屋均呈现明显的顺坡排状分布。
( 一) 各考古学文化期聚落的高程选择 聚落与高程的关联度是探讨人类环境选择的途径之一, 为此我们选择了西辽河流域文物 普查资料最丰富的敖汉旗作为样本区域, 并将各考古学文化期不同高程聚落所占比例列为表 一。本文确定聚落高程及获取聚落与河流的距离均利用ArcGIS 技术中数字地形DEM 数据。表 一显示, 各考古学文化期聚落主要选择在 400- 700 米的高程区域内, 坐落在这一高程区的聚 落在同一文化期聚落总数中多占 70% 以上, 其中兴隆洼文化占 95. 1% , 赵宝沟文化占 87. 7% , 红山文化 占 87. 2% , 小河沿 文化占 64. 8% , 夏家店下 层文化占 73. 0% , 夏家 店上层文 化占 71. 8% , 选择趋向明显。与此不同, 400 米以下、800 米以上高程区很少有聚落分布。
一 西辽河流域各考古学文化期聚落的环境选择
西辽河流域具有丘陵山地与河谷平原兼备的地貌特征, 整个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 辽河干流横穿流域中部, 在河流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冲积平原, 沿河南北两侧为科尔沁沙地, 这 样的地貌不仅为森林、草原等多种生态系统的存在提供了条件, 而且因高程差异增加了环境的 复杂性。地貌、高程是影响水资源再分配与动植物资源重新组合的重要因素, 而水资源与动植 物资源正是人类存活与聚落选址的必要条件。基于这样的原因, 本文将从这两项要素入手, 展 开对西辽河流域各考古学文化期聚落环境选择的分析。
〔1 〕 赤峰中美联合考古项目组: 《内蒙古东部( 赤峰) 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 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3—
考古学报 2010 年第 1 期
高程区的山坡、坡地也有空间变化, 无论聚落位置稳定还是移动, 人类对水源、食物的追求贯穿 始终。正是这样的原因, 400- 700 米高程区的山坡、坡地不仅是人类社会早期经济生活中比较 容易获得水源与食物的区域, 同时对于这一地区人地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既是西辽河流 域文明的起源地, 也是文明的扩展中心。
〔1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 文物出版社, 1991 年。 〔2 〕 刘国祥: 《兴隆洼文化聚落初探》, 《考古与文物》2001 年 6 期。 〔3 〕 赵志军: 《从兴隆沟遗址浮选结果谈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问题》, 《东亚古物》A 卷, 文物出版社, 2004 年。 〔4 〕 张雪莲等: 《古人类食物结构研究》, 《考古》2003 年 2 期。 〔5 〕 王 小庆: 《兴隆洼与赵宝沟遗址出土细石叶的 微痕研究—— 兼论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 文化的生业形态》, 《西部考古》
表二
敖汉旗各考古学 文化期聚落选址与地貌类型的数量以及比例关系( % )
地貌类型
坡 地( 梁、高
山 坡、缓 坡、漫 山
岗、山 梁、山 脊、
顶(
山 包上、山
山岗、梁岗等)
上、山头)
台地
河岸台地
山洼
沙带
总数
考古学文化 兴隆洼文化 赵宝沟文化 红山文化 小河沿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夏家店上层文化
数量
48 42 319 22 893 53
〔1 〕 夏正楷等: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考古文化演变的地貌背景分析》, 《地理学报》2000 年 5 期。 —2—
韩茂莉: 史前时期 西辽河流域聚落与环境研究
域数千计的聚落普查记录中, 选择普查资料丰富的敖汉旗作为分析样本, 将各考古学文化期聚 落的地貌位置汇于表二, 并以此为基础计算敖汉旗各考古学文化期聚落选址与地貌类型的比 例关系( 表二) 。通过对表二的综合分析, 就西辽河流域聚落的地貌选择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表一 高程比例
考古学文化 兴隆洼文化 赵宝沟文化 红山文化 小河沿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夏家店上层文化
敖汉 旗各考古学文化期不同高程聚落比例( % )
300- 400m 400- 500m 500- 600m 600- 700m 700- 800m 800- 900m 900- 1000m
3. 3
1. 0
( 二) 各考古学文化期聚落的地貌选择 夏正楷等先生曾重点论证了聚落选址与地貌变化的关系〔1 〕, 这无疑是探讨聚落生成与环 境选择的重要思考点。西辽河流域史前时期聚落遗址在数千个以上, 文物普查资料对于遗址地 貌部位的记述可以作为分析聚落选址与地貌依存关系的基础。为了分析便利, 本文在西辽河流
〔2 〕 Ch ang K w ang -chih , R ethi nki ng A rchaeology , N ew Y ork , R andom Hou se , 1967. —1—
考古学报 2010 年第 1 期
阶段, 且主要依据为汇集于《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中的文物普查资料, 因此文 中涉及的聚落均取义于考古学定义。
2. 西辽河流域各考古学文化聚落在以坡地、山坡为主要选择的同时, 又以分布在河谷两 侧的坡地、山坡为多。表二显示敖汉旗史前时期聚落地貌选择具有这一特点之外, 1999 年赤峰 中美联合考古项目组观察到, 分布在赤峰附近的兴隆洼文化聚落主要坐落在锡伯河和半支箭 河流域, 河床与远离主要河流的较高山丘上都没有发现聚落遗址, 近90% 的聚落遗址分布在距 河道 40- 50 米的坡岗上。赵宝沟文化聚落除濒临锡伯河、半支箭河、阴河干流两侧的坡岗上, 在距干流较远的缓坡与山坡上也发现有聚落遗址, 红山文化聚落多见于锡伯河、半支箭河、阴 河等主要河流的坡岗地带, 小河沿文化聚落选址与红山文化接近, 夏家店下层、上层文化聚落 同样具备沿河流两侧坡岗地带分布的特点〔1 〕。
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聚落与环境研究
韩 茂 莉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1)
目 次
一 西辽 河流域各考古学文化期聚落的环境选择 二 聚落 与高程、地貌等因素相关度的环境分析 三 西辽 河流域史前时期聚落持续使用时间与环境容量 四 结语
西辽河流域地处北纬41- 45 度、东经118- 124 度, 包括由西辽河干流以及西拉木伦河、老 哈河、教来河等主要支流汇成的区域, 此外乌尔吉木伦河在特大洪水期也能进入西辽河, 基于 这一原因, 人们也将这里视为西辽河流域。西辽河流域属于中国北方生态脆弱地带, 史前时期 这里不仅经历着大暖期至大暖期结束气候转冷的全球变化过程, 而且先后出现了兴隆洼、赵宝 沟、红山、富河、小河沿、夏家店下层、夏家店上层等考古学文化。以聚落为基础, 存在于各考古 学文化间环境适应方式的异同, 不仅取决于人类生存方式, 也与全球气候变化直接关联, 因此, 通过聚落选址与人类活动方式获取环境信息成为本文重要思考与研究的内容。有关这些问题 的研究, 学术界已取得很多成果〔1 〕, 对笔者具有重要启示。本文拟重点探讨史前时期西辽河 流域聚落的环境选择与人地关系。
综合上述研究, 400- 700 米高程区的近河山坡、坡地是史前时期西辽河流域聚落的首选 位置, 这一高程之外的山顶、河谷只在一定时期发挥过作用。
二 聚落与高程、地貌等因素相关度的环境分析
史前时期人类生存需求的主要方面在于水源、觅食条件以及安全保障, 聚落选址必然以满 足这些条件为前提, 因此聚落的位置应是人类获取水源、食物的理想地带。从兴隆洼文化至夏 家店上层文化, 前后延续5000 年, 各文化期的聚落不仅表现出数量增多, 而且围绕400- 700 米
〔1 〕 刘观民: 《西拉木伦河流域不同考古学文化分布区域》, 《考古学文化论集》第一辑, 文物出版社, 1987 年; 赤峰中美联合 考古项目: 《内蒙古东部( 赤峰 ) 区域考古调查阶段性报告》, 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李 水城: 《西拉木伦河流域古文化变 迁与人地关系》, 《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 科学出版社, 2002 年; 夏正楷等: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流域考古文化演变的地 貌背景分析》, 《地理学报》2000 年 5 期。
张光直教授曾为聚落作出如下定义: 聚落可以看作考古学的基本分析单位, 它是一个静态 的、占据着特定时间和空间范围的单位, 并包括人工制品、人类居住遗迹以及文化堆积的层位 关系〔2 〕。考古学基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拉近了聚落与考古操作中遗址的距离, 即在居住地这 一概念之外还包括所有人类活动的遗迹与信息, 进而与地理学将聚落仅定义为人类各种形式 的居住场所形成区别。本文的研究时段包括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两个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
44. 3
26. 2
24. 6
1. 6
3. 5
36. 8
24. 6
26. 3
8. 8
5. 4
41. 8
26. 6
18. 8
5. 9
1. 5
1. 9
25. 9
16. 7
22. 2
33. 3
1. 8
20. 5
25. 9
2源自文库. 6
17. 6
6. 1
1. 5
1. 1
14. 3
26. 1
31. 4
17. 9
8. 2
比例
81. 3 84. 0 72. 7 88. 0 43. 2 86. 8
数量
2 1 14 625
比例
3. 4 2. 0 3. 2 30. 2
数量
9 7 104 3 523 6
比例
15. 3 14. 0 23. 7 12. 0 25. 2 9. 8
数量 1 27
比例 0. 2 1. 3
( 一) 兴隆洼、赵宝沟文化的采集、渔猎方式与聚落选址的环境分析 以聚落为依托留存的人工制品、人类居住遗迹以及文化堆积不仅从各个角度揭示了人类 生存方式的特征, 同时也展示了聚落所在地的环境面貌。兴隆洼、赵宝沟文化分别存在于距今 8000- 6500 年与距今 7100- 6400 年〔1 〕, 工具以及动植物遗存显示, 在这两种文化持续时段 内人类的生存方式基本以采集与渔猎为主, 属于这两个考古学文化的遗址中几乎没有发现栽 培作物的种粒及配套的农耕生产工具〔2 〕, 尽管近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等通过 浮选在敖汉旗兴隆沟获得了距今 8000- 7500 年的炭化黍、粟籽粒, 但正如他们所言, 属于这一 时期的谷粒仅占出土植物种子的 15% , 这一比例与同一遗址中距今 4000- 3500 年的第三浮选 地点谷粒占出土植物99% 的结果形成鲜明对比〔3 〕。这样的事实证明, 当时存在少量的原始农 业, 但农业在人们的经济生活方式中并不占主导地位。考古学界针对兴隆洼文化遗址所作的古 人类食物结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人骨测量结果显示, 兴隆洼文化期人类对C3 类植物的摄 入量较多, 而C3 类植物与稻米、小麦相关, 由于此时西辽河流域还没有种植水稻、小麦, 故C3 植 物直接摄入来自于坚果; 间接摄入与以 C3 类植物为食物源的动物相关, 无论坚果还是动物均 应来自采集、渔猎生存方式。此外兴隆洼文化期人类的 15N 值也较高, 这是 食肉较多的反 映〔4 〕。兴隆洼、赵宝沟文化遗址石器微痕研究也显示出非农业生产为主的特征, 取自兴隆洼 文化遗址的细石叶具有明显的 E1、E2 ( 被加工物为动物皮、肉类) 以及 D1 、D2 ( 被加工物为骨头、 鹿角) 型光泽, 这类光泽显示细石叶是用来切割肉类或解体动物。赵宝沟文化遗址的细石叶也 同样具有 E1、E2 、D1 、D2 型光泽, 此外一些还具有 A 类光泽, 这样的光泽与禾本植物、竹子等相 关。细石叶之外, 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刀, 极少数作砍砸之用, 加工对象为木材或动物骨 骼, 多数为肢解动物的工具。这一文化期出土的石斧同样属于加工动物皮革、鞣制兽皮的工 具〔5 〕。 古人类食物结构与石器微痕研究所显示的兴隆洼、赵宝沟文化人类生存方式以及动植物 资源特征与这一地区的环境十分吻合。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遗址的房址与灰坑内均发现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