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理论中的地理思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水理论中的地理思维
杨卡,张小林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 风水理论作为我国古人生产生活的依据之一,具有盲目迷信和不科学的地方,但在另一方面,却是古代人民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形
成的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古代人民伟大智慧的凝结,包含着丰富的地理学思维和合理的科学内核。从以下方面来阐述风水理论的
地理思维:风水理论产生和发展于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风水理论充分关注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议题,体现了古人的地域综合体的思
维;风水学从不同尺度来考察人类周围的环境,体现了地理学的尺度观念。
关键词 风水;地理环境;地域综合体;尺度
中图分类号 P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6)11-2526-02
Geographil Thoughts on Theory of Chinese Ancient Geomantic Omen
YANG Ka et al (College of Geologic Science,NanjingNormal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7 )
Abstract As a greatwisdomborn of experience, Chinese ancientgeomantic omenwaswidely used in the ancients.productive activity and daily life. It
includes plenty of geographic thoughts and scientific contents. It is point out in this paper that: geomantic omenwas derived fromand influenced by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tpaysmore attentiononman-landrelationship andthe regional association; geomantic omenseeingaboutgeographical environ-
ment at varied scales, which embodies a bright character of geography.
Key words Geomantic omen;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Regional association; Scale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奥的哲
学思辩。自从生态学和和谐论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和肯定
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悠久思
想渊源。我们的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认识到自然的尊
贵,就已经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存,风水学便是其中之
一。只是古人的这种认识中难免有一种对自然的盲目崇拜
和敬畏,和谐和生态的思想主要限于哲学范畴,还没有完备
的科学的依据。而现代的生态科学和和谐思想是结合了现
代科学技术,以及理性认识的结果。在人类发展到今天,探
究传统哲学和古文化中的精髓,有助于我们在科学和理性之
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在返顾之中求前进,于交融之
处得升华。
风水理论同时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0的宇宙整体观,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思想,营造良好居住条件和保护
周围环境的生态思维,更体现了中庸之道,伦理观念,礼制道
德乃至审美教化意识。风水理论作为我国古代人民生产生
活的依据之一,虽然有很多盲目迷信和原始思维的内容,但
同时也是古代人民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经验
的积累,是古代人

民伟大智慧的凝结,包含着丰富的地理

思维和合理的科学内核。
1 地理环境与风水源起
中国风水的发展历史悠久,从根源来看,风水学产生于
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5国语6云:/人事必将与天地
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0,风水学说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在
与大自然的博弈之中,逐渐产生的对大自然的理性认识和盲
目崇拜的意识反映,并从一般的认识逐渐加深,系统化为一
种指导生产生活的学说。而这其中的风水就是指对人类产
生作用的地理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而在周公全书中指天、
地、土、木、山川等自然景观。因此可以说风水最初起源于人
类对地理环境的认知,以及人类对人地作用规律的把握,对
自然现象潜在机理的模糊认识。/原始人类满意的生态环境
和中国文化定型阶段的环境是理想风水模式的原型,它存在
作者简介 杨卡(1980- ),女,河南南阳人,博士,从事城市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 2006-01-18
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和文化深处,决定了中国人的环境吉凶
意识0[1]。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种认识,古人把它简化成一定的图
式、概念、语句和模式,从而形成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在
不同生产生活实践中扩展的风水术。先秦和秦汉是风水学
的萌芽和形成时期,当时产生了阴阳,五行(金、木、水、火、
土),方位(前、后、左、右、中),四时(春、夏、秋、冬),四象(青
龙、白虎、朱雀、玄武),八卦(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和
干支,而这些既是风水中必不可少的内涵和要素,又是古人
对自然的认识和对地理环境特征的认识和总结,例如四象是
人类对动物的认识,八卦是来自于自然现象,而干支则是古
人对生物和自然现象认识基础上的地理规律的总结(图1),
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人的风水思想是在地理环境的作用下逐
渐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图1 地理环境所孕育的风水理论
在发展过程中,风水理论更融合了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在风水选址时,首先考虑到选
择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其中最经典的图式就是坐北朝南、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太师椅模式,居住其中既
安全,又能有效地减缓寒风等自然灾害的侵扰。而对水体形
式和地下水质(观水)的考察是为了日常生产生活用水,对山
体形式(靠山雄峻,左砂高大)的选择是出于对我国的自然地
理环境特点和气候特点(冬季风强烈)的考虑。至于闽派理
气和赣派理形的分化也和两地的地理环境特征息息相关。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Anhui Agri.Sci.2006,34(11):2526-2527,2530 责任编辑 孙红忠 责任校对 孙红忠2 风水演变中的

人地主题
风水理论中应用的基本模式的来源,是地理环境要素及
其整体对人类
的作用形式。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运动
的规律性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反映在古人的意识中,是对自
然规律的一些模糊认识和把握。而一些风水师则完成了从
意识到模式的转变过程,这也就是风水理论的产生。在人地
关系的认识方面,风水理论认为自然与人类息息相通(天人
合一),人类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
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
风水理论中把人看成是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不
能违背天道,更不能对抗自然,但可以适当地利用自然,达到
/天人合一0的至善境界。有谓:/人与天地并立为三,非天地
无以见生成,天地非人无以赞化育,,故而不曰人而曰天,
务全其自然之势,期无违于环护之妙耳0[2]。风水理论和我
国的传统文化中把天、地、人并立为三材,追求天人合一的思
想充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并有利于人类对自
然环境的保护,促进资源利用的集约。同时对自然的敬畏也
形成了古人听天由命,过分悲观的宿命思想,随着人类认识
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观念逐渐消失。
风水理论中注重对地理环境的保护。风水理论中山、
林、水是挡风聚气的必需之物,因此宅居、村寨、城市的选址
往往同山体、林木和水体的形式、组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表现在除了要求/山环水抱0之外,还对树木的情况有所讲
究:/村乡之有树木,犹人之有衣服0[3],/树长林茂,烟雾团
结,吉气钟灵故也;倘使伐树,宅屋风吹气散0[4]。因此清王
朝为了保护祖先的龙兴之地,保持良好的风水,对东北地区
严令禁止采伐,并且采取封禁政策,将大面积的区域保护起
来,至今还能在东北找到柳条边的遗迹。这种做法在一定程
度上保护了周围的生态环境,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出了一定
的贡献。
风水理论追求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协调。风水学中追求
/山环水绕、负阴抱阳0的生存环境,追求人类和自然环境的
和谐共存。而对阴阳、五行、方位、四时、四象等的考虑,也体
现了古人把自然作为母体,追求与自然和谐的思想。风水学
还按照阴阳五行、八卦九宫一类的宇宙图式来营造居住环
境,是古人/天人合一0和顺应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协调与合
作的典型例证。当代杰出的科学史家、英国学者李约瑟
(JosephNeedham)论及/中国建筑的精神0时,对风水的建筑形
象作了如下概述:/再没有其它地方表现得象中国人那样热
心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皇宫、
庙宇等重大建筑自不在话下,城乡中无论集中的,或是散布
在田园的

房舍,也都经常地呈现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
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0[5]。俞孔坚也
称风水理论
是/通过对最佳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使人与大地
和谐相处,并可获得最大效益、取得安宁与繁荣的艺术0[6]。
3 传统风水与地域综合
风水理论具有典型的地域综合体的综合意识。/气0作
为古人意识中的本源物质和能量来源,正是各种地理要素相
互作用的综合。因为风水理论中的任何一个/气场0,都是由
周围的山、水、风、树木、方位等诸多地理要素所构成,并由它
们的形状、大小和组合方式所决定。由山体构成的/左青龙、
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0的环境正好是挡风聚气的最好方
式。/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0[7],而是否/得水0和
/藏风0,都决定于山、水等各种要素的空间拓扑关系与组合
特征。因此,5葬经6把风水选择标准概括为/来积止聚,冲阳
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0,这正是综合的地域概念。相土
尝水、象天法地的综合考虑是风水选址的基本模式,也是古
人对地域综合体的初步认识。
同时,在风水理论中有地域核心要素的统领地域综合体
观念。风水理论中以/气0、/形0作为探讨/吉0/凶0的最基本
要素,其中更以/气0为核心。古人认为气变化万端,无处不
在:/气之所聚,在天成象,在地成形0[4]。气可以幻化成万
物,是世界的本源物质:/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
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生气行呼地中,发而生乎万
物0[7]。而对于风水来说,气是形成风水的最核心的要素: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
之风水0[7]。
风水理论还关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首先,/气0与/形0
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5葬经
翼6中这样论述:/气者形之微,形者气之著;气隐而难知,形
显而易见,气吉形必秀润,特达端庄;气凶形必粗顽,欹斜破
碎0。明末清初学者宋应星的5天工开物6的5论气#气形6篇
中说道:/盈天地皆气也0、/由气而化形,形返于气0。而
/形0,正是由山体、水体等自然地理要素所构成,这些要素及
其构成的变化,决定了/气0的形式,同时又受到/气0的反作
用和制约。由此可见,/风0、/水0、/山0和/气0也是密切联系
的。晋#郭璞的5葬书6有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0,清人
范宜宾注云:/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0,说明
/风0和/水0是影响/气0的关键要素。5管氏地理指蒙6中指
出/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水无山则气散而不附,山无
水则气寒而不离0,又体现了山、水、气的综合联系。
4 风水思辨之尺度观念
风水所指的自然环境不仅是地理环境的

凝缩,更是具有
多重尺度的地理环境的综合。确定风水中的觅龙、察砂、观
水、点穴、取向等步骤就是一种尺度转换的体现。
在宏观尺度,要求对山川龙脉、王
气、方位、气候等要素
的把握。觅龙就是去寻找那些来龙深远、去脉奔腾、能够传
递/生气0的山脉,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山脉的走向、形态,如九
龙五势[8]的说法,这是辨别风水的第一步。这一尺度可以大
到整个国土,例如古人认为我国的长江、黄河将国土划分成
三系列山脉,成为从昆仑山发源的三条/干龙0(黄河以北的
为/北龙0,长江、黄河之间的为/中龙0;长江以南的为/南
龙0),而/干龙0的旁侧,又生/支龙0,/干龙0、/支龙0共同构
成了绵延不绝的龙脉,这也正是我国地理环境和山系特征的
简化。
在中观尺度,风水学要对选址周围的山体、水体、气流、
树木等进行辨别和观察,即所谓的察砂、观水。在风水学中,
/砂0是指周围的群山,与象征龙脉的主山脉相伴,而最佳模
式就是依照龙的威严、虎的凶猛、龟的稳重、雀的飞升而形成
(下转第2530页)
252734卷11期 杨卡等 风水理论中的地理思维离带等进行经常的修理和改善。重点是基地土质状况,要求
土地有3年时间未曾施用高残留的化肥等,全面推广配方施
肥,增施有机肥,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减少高毒、高残
留农药的投入量,降低农药使用量,促进基地可持续利用和
发展。规范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针对存在的问题,应该做好
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做好规划。企业在建设绿色食品
生产基地时应做好规划,在相似的生产条件下,力求集中布
局,易于隔离生产、质量管理、技术服务等。第二是加强约
束。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约束机制,形成稳
定的协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以保障产品供给,保证双方利
益的实现,避免出现中途转产。调查中发现,农户对于通过
契约等形式与企业形成稳定的供求关系非常看重,高于免费
供种、技术服务等,包收更能调动生产积极性。第三是构筑
诚信。企业与农户通过生产基地结合起来,共同进行绿色食品
的生产开发工作,双方为严格遵守绿色食品的生产规范,就必
须构筑坚实的诚信基础,以保证/绿色0投入,/绿色0产出。
2.4 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建立多元化的绿色食
品开发投入机制 一是政府要调整现有农业资金投向,生
态建设、商品粮基地建设以及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重
点向绿色食品开发倾斜。二是省财政每年对绿色食品开发
要安排一定的专项投入。三是银行企业要把资金集中投入
用于绿色食品开发。四是广泛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

绿色食
品的开发,尤其是引进外资和民间资金,加快形成多形式、
多层次、多渠道的绿色食品开发投入机制。其中省财政资
金重点用于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科技开发与技术推广、重点
企业的扶持与奖
励、绿色食品市场建设。各级政府要积极
筹措资金,加大绿色食品开发的投入。
2.5 培育绿色食品市场,开展绿色营销 为了在绿色食品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架设起供需桥梁,让绿色食品实现其经
济价值,使绿色食品走向城市,走向外省和国际市场,必须
尽快培育和建设绿色食品市场,通过省内、省外和国际市场
带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一是适应绿色食品产业特点及
其市场体系功能专业化和流通渠道网络化的要求。在武汉
市建立一个绿色食品综合批发市场,包括绿色食品产品贸
易市场、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市场、绿色食品技术市场和绿色
食品信息市场,配置符合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要求的运输、保
鲜、贮藏、包装、分级等基本设施和设备,为绿色食品产业发
展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同时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的绿色食
品贸易/窗口0。二是建设绿色食品市场营销网络。以省绿
色食品综合市场为中心,依托全省现有各类相关专业批发
市场,设立绿色食品专柜、专卖店、连锁店和绿色食品配送
公司。并逐步辐射到全国各地的各类相关批发市场,形成湖
北省绿色食品批发营销网络。同时努力开拓绿色食品国际市
场,及时了解国外绿色食品信息,组织引导企业做好绿色食品
出口贸易。
参考文献
[1]罗昆.湖北绿色食品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湖北农业科学,2002(5):
139-141.
[2]陈荣清.发展绿色食品,振兴湖北经济[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3):50
-52.
[3]李秋洪,袁泳.绿色食品与西部开发战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
(3):127-128.
(上接第2527页)
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0的环绕模式。而观水,
实际是考察地上地下水源水流的形态和水质。/风水之法,
得水为上0[7],水被古人看成是聚气、聚财和地脉的象征,而
水也正是古人生产生活的依赖,因此观水成为风水选址的
重要一环。观水要找水口、相水形、看水色、尝水味。实际
是考察地上地下水源水流的形态和水质,水质清明味甘为
好,水形呈随龙(贵有分枝)、拱揖(贵在前)、绕城(贵有情)、
腰带(贵有环湾)为好。古人通过查砂和观水,寻找山环水
绕,适于生产和居住的中观地理环境。
风水理论在微观尺度表现为点穴的思路,对生物、地
基、地质方面的详细考察,以及在园林的造园手法中也有相
当的表现。点穴即选择合适的具体位置,要求综合考虑各
种相关因素,选择背山面水、顺

山势、背风向、靠水源的位
置。我国古典园林也把风水学运用到了微观的领域,造园
之时讲究山水、林木、花草等布局和选择阴阳和谐、刚柔相
济,通过细致的叠山理水、选树构景努力营造一个有生气之
地。风水学在园林之中和住宅之外的
植物配置上,也有大
量的理论,这是古人对植物习性以及地理特点的认识总结。
5 结语
我国风水理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由于当时科学
和认识水平的不足,有很多盲目迷信的成分在内,也有大量
的玄之又玄的无稽之说,但是其中也包含着我国古代人民
几千年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美学、建筑学等多
种智慧思想的结晶,更加广泛地潜藏着众多的地理学思维,
无论是对于地理学、建筑学、规划学还是哲学、美学、环境学
等都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凯文#林奇称中国风水学/是一门
专家们正在谋求发展的前途无量的学问0[9]。在现阶段,正
如潘谷西教授在5风水探源序6所言:/去其荒诞的外壳,揭
示其合理的内核0,积极发扬传统风水理论的优秀思想和艺
术魅力。
参考文献
[1]俞孔坚./风水0模式深层意义之探索[J].大自然探索,1990(1):81-91.
[2]管氏地理指蒙.中国神秘文化典籍类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3]林枚(清).阳宅会心集;卷上/种树说0[M].刻本.嘉庆十六年.
[4]周易阴阳宅[Z].
[5]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3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337-338.
[6]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郭璞(晋).中国神秘文化典籍类编[M].葬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8]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105
-106.
[9]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530 安徽农业科学 200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