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弗逊悬架计算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架系统计算说明书
1.整车有关参数
1.1 轴距:L=2610mm
1.2 轮距:前轮B1=1530mm
后轮B2=1510mm
1.3 轴荷(kg)
1.4 前后轮空满载轮心坐标(Z向)
1.4 前、后悬架的非簧载质量(kg):
G u1=108kg G u2=92kg
1.5 悬架单边簧载质量(kg)
悬架单边簧载质量计算结果如下:
=(795-108)/2=343.5kg 前悬架:空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M
01
=(872-108)/2=382kg
半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 M
03
满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M02=(891-108)/2=391.5kg
=(625-92)/2=266.5kg 后悬架:空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M
1
半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M
=(773-92)/2=340.5kg
3
满载单边车轮簧载质量为M2=(904-92)/2=406kg
2、前悬架布置
前悬架布置图见图1
图1 T21前悬架布置简图
3、前悬架设计计算
3.1 前悬架定位参数:
3.2 前悬架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带稳定杆,单横臂,螺旋弹簧,双向双作用筒式减震器。
(1) 空满载时缓冲块的位置和受力情况 空载时,缓冲块起作用,不受力 满载时,缓冲块压缩量为13.8mm ,(由DMU 模拟得知,DMU 数据引自T21 M2数据)。 根据缓冲块的特性曲线,当缓冲块压缩13.8mm 时,所受的力为:125N (2) 悬架刚度计算
螺旋弹簧行程杠杆比:1.06
悬架刚度为K 1= ((391.5-343.5)*9.8-125/1.06)/(5-(-15))= 17.62N/mm
(3)前螺旋弹簧
①截锥螺旋弹簧
②螺旋弹簧行程杠杆比:1.06
③刚度C1=K1*(1.06)2*0.9=17.62*(1.06)2*0.9=17.81N/mm
(4)静挠度和空满载偏频计算
空载时挠度 f 1= N 1/K 1=( M 01*9.8)/K 1=(343.5*9.8)/17.81=18.9cm 静挠度 f 01= f 1 +(5-(-15))/10=20.9 偏频n:
空载为 Hz f n 15.19.18/5/511===
满载为 Hz f n 09.19.20/5/
50101===
结论:前悬架偏频在1.00~1.45Hz 之间,满足设计要求。
4、后悬架布置
后悬架布置图见图2
图2 T21后悬架布置简图
5、后悬架设计计算
5.1 后悬架定位参数:
5.2后悬架为纵向拖曳臂式悬架,双横臂,圆柱等螺距螺旋弹簧,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带横向稳定杆。
(1) 空满载时缓冲块的位置和受力情况 空载时,缓冲块起作用,不受力 满载时,缓冲块压缩量为12.7mm ,(由DMU 模拟得知,DMU 数据引自T21 M2数据)。 根据缓冲块的曲线,当缓冲块压缩16.7mm 时,所受的力为:147N
(2)悬架刚度计算
弹簧行程杠杆比:1.51
悬架刚度为K 2=( (406-266.5)*9.8-147/1.51)/(25-(-30))=23.09 N/mm (3)后螺旋弹簧 ①圆柱螺旋弹簧
②螺旋弹簧行程杠杆比:1.51
③刚度:C 2= K 2*1.51*1.51*0.9=23.09*1.51*1.51*0.9=47.39 N/mm
(3)静挠度和空满载偏频计算
空载时挠度 f 2= N 2/K 2=( M 1 *9.8)/K 2=(266.5*9.8)/23.09=11.31cm 静挠度 f 02= f 2 +(25-(-30))/10=16.31
偏频n: 空载为 Hz f n 49.131.11/5/
522===
满载为 Hz f n 24.131.16/5/50202===
结论:后悬架偏频在1.17~1.58Hz 之间,满足设计要求。
6、前后减振器匹配分析
由于T21是在T11的基础上设计的,其前后悬架载荷空满载变化如下表
T11前减振器
后减振器
衡定减振器的重要参数――相对阻尼系数ψ:
s cm 2/δ=ψ
δν=F
δ――减振器阻尼系数 c ――悬架系统刚度 s m ――簧上质量
由表六得:T21与T11的前后悬单边簧上质量相差很小,这样,反应到相对阻尼系数ψ上,影响甚微。
结论:T21前后悬先期借用T11前后减振器总成,后期根据实际的调教结果进行更新。
7、前后悬架偏频比
空载状态前后悬架偏频比:30.115.1/49.1/12==n n 满载状态前后悬架偏频比:14.109.1/24.1/0102==n n
结论:空载时前后悬架的偏频比稍大,后期可根据实车的实际调教结果进行调整。
8、空载侧倾稳定性分析
侧倾中心距单侧车轮中心面距离 )
(2)
(101211011G G B G B G B +⨯⨯+⨯=
=(795×1530+625×1510)/{(795+625)×2}=760.6mm
最大侧倾稳定角
︒==15.46)730/6.760arctan()/arctan(1=Hg B θ
这里的最大侧倾稳定角度46.15º>35º,因此空载静特性侧倾稳定性满足GB7258-2004
的要求。
9. 满载侧倾性能分析
悬架的侧倾角刚度:2212
1
b k k m )(=+
前稳定杆刚度:19.5N/mm 后稳定杆刚度:23.52N/mm
前悬架侧倾角刚度 r a d N m m
m / 1005.71530)5.19235.20(21
721⨯⨯⨯==+ 后悬架侧倾角刚度 r a d N m m
m / 1082.61510)52.23216.18(2
1
722⨯⨯⨯==+ 则总的角刚度为:
rad Nmm m m m /1094.6)1082.610(7.05 2
1
)(2177721⨯=⨯+⨯=
=+ 又由公式:
)
h H (W )
h H (W ---=
m μθ
θ――侧倾角
W ――簧载质量
(h H -)――侧倾力臂
空载时的侧倾力臂为389 mm ,则:
W 为簧载重量=(1420-108-92)×9.8=11956N 按侧向加速度为0.5g 时计算,侧倾角为:
)
h H (W )
h H (W ---=
m μθ389
119561094.6389
119560.57
⨯-⨯⨯⨯=
≈0.0359 rad 由上式可得侧倾角θ=0.0359rad ≈2.05º<5º,侧倾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