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ppt课件
合集下载
急救知识培训-气道异物的急救PPT课件
![急救知识培训-气道异物的急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c56c9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0.png)
急救知识培训-气道异物的急救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气道异物概述 • 气道异物急救流程 • 急救技能培训 • 气道异物急救案例分析 • 常见问题与解答
01 气道异物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气道异物是指固体或液体物质意 外进入气道,造成气道阻塞或呼 吸困难。
类型
根据异物性质,可分为食物性异 物、非食物性异物、化学性异物 等。
如何判断是否发生气道异物?
01
总结词:准确判断
02
详细描述: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呛咳、嘴唇发绀等症状,如 有疑虑,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03
总结词:专业操作
04
详细描述:如有需要,可进行专业的医疗检查,如胸部X光检查,以 确定是否存在气道异物。
气道异物急救有哪些注意事项?
总结词:保持冷静 详细描述: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
站在患者身后,双手环抱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抵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 脐稍上方,另一手紧握该拳,快速向内、向上叩击5次,检查异物是否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站在患者身后,双手环抱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抵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 脐稍上方,另一手紧握该拳,向上快速挤压5次,检查异物是否排出。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03 急救技能培训
培训对象与目标
培训对象
普通市民、医护人员、学校师生等
培训目标
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掌握气道异物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操作,降低意外事 故的致死率。
培训内容与方法
培训内容
气道异物发生的原因、症状、紧急处理措施等
培训方法
理论讲解、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
培训效果评估
01
02
03
contents
目录
• 气道异物概述 • 气道异物急救流程 • 急救技能培训 • 气道异物急救案例分析 • 常见问题与解答
01 气道异物概述
定义与类型
定义
气道异物是指固体或液体物质意 外进入气道,造成气道阻塞或呼 吸困难。
类型
根据异物性质,可分为食物性异 物、非食物性异物、化学性异物 等。
如何判断是否发生气道异物?
01
总结词:准确判断
02
详细描述: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呛咳、嘴唇发绀等症状,如 有疑虑,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03
总结词:专业操作
04
详细描述:如有需要,可进行专业的医疗检查,如胸部X光检查,以 确定是否存在气道异物。
气道异物急救有哪些注意事项?
总结词:保持冷静 详细描述: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
站在患者身后,双手环抱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抵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 脐稍上方,另一手紧握该拳,快速向内、向上叩击5次,检查异物是否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
站在患者身后,双手环抱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抵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 脐稍上方,另一手紧握该拳,向上快速挤压5次,检查异物是否排出。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03 急救技能培训
培训对象与目标
培训对象
普通市民、医护人员、学校师生等
培训目标
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掌握气道异物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操作,降低意外事 故的致死率。
培训内容与方法
培训内容
气道异物发生的原因、症状、紧急处理措施等
培训方法
理论讲解、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
培训效果评估
01
02
03
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PPT
![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055e2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a.png)
误区二
只有儿童才会发生气道异物梗阻。事实上,成人和儿童都可能发生气道异物梗 阻,尤其在进食时大笑、说话或口含异物时,都可能导致异物进入气管。
04
气道异物梗阻的预防与 宣传
提高公众意识
公众教育
通过媒体、网络、宣传册等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气道异物梗阻的危害和预防措 施,提高公众的认知和警觉性。
社区讲座
经验教训
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需要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
在发生气道异物梗阻的情况下,应尽快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同时,应保持冷静,避免因慌乱而加重病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案例二
一名70岁的老人在进食时,由于咀嚼不当,导致一块鸡肉卡在气道中,经过家属及时施救,并迅速送 往医院,最终成功取出异物,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失败案例
案例一
一名2岁幼儿在吃糖果时,不慎将糖果吸 入气道,家长未能及时发现并实施急救 ,导致孩子窒息死亡。
VS
案例二
一名50岁的中年人在饮酒时,由于饮酒 过量,呕吐物进入气道,导致窒息死亡。
社区宣传活动
宣传周
设立气道异物梗阻宣传周,集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义诊、讲座、演练等,提高社区居民的防范意识和 应对能力。
宣传栏
在社区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定期更新气道异物梗阻的相关知识和急救方法,提醒居民关注和重视气道异物梗阻 问题。
05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
案例一
一位3岁儿童在玩耍时不慎将一颗糖果吸入气道,家长立即实施了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将糖果排出 ,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定期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气道异物梗阻的专题讲座,向公众传授预防和急救知识, 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只有儿童才会发生气道异物梗阻。事实上,成人和儿童都可能发生气道异物梗 阻,尤其在进食时大笑、说话或口含异物时,都可能导致异物进入气管。
04
气道异物梗阻的预防与 宣传
提高公众意识
公众教育
通过媒体、网络、宣传册等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气道异物梗阻的危害和预防措 施,提高公众的认知和警觉性。
社区讲座
经验教训
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需要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
在发生气道异物梗阻的情况下,应尽快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同时,应保持冷静,避免因慌乱而加重病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案例二
一名70岁的老人在进食时,由于咀嚼不当,导致一块鸡肉卡在气道中,经过家属及时施救,并迅速送 往医院,最终成功取出异物,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失败案例
案例一
一名2岁幼儿在吃糖果时,不慎将糖果吸 入气道,家长未能及时发现并实施急救 ,导致孩子窒息死亡。
VS
案例二
一名50岁的中年人在饮酒时,由于饮酒 过量,呕吐物进入气道,导致窒息死亡。
社区宣传活动
宣传周
设立气道异物梗阻宣传周,集中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义诊、讲座、演练等,提高社区居民的防范意识和 应对能力。
宣传栏
在社区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定期更新气道异物梗阻的相关知识和急救方法,提醒居民关注和重视气道异物梗阻 问题。
05
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
案例一
一位3岁儿童在玩耍时不慎将一颗糖果吸入气道,家长立即实施了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将糖果排出 ,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定期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气道异物梗阻的专题讲座,向公众传授预防和急救知识, 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最新急救知识培训(气道异物梗阻急救)PPT课件
![最新急救知识培训(气道异物梗阻急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2cfd04c1c708a1294a441b.png)
产后护理(一)
产后尤其是3天内继续监测血压、脉搏、心 率、体温,观察有无烦躁不安、心悸气促, 产后2 天发生心力衰竭,由于产后子宫收缩、大量体液回 流到体循环,血容量再度增加,使原有的心血管症 状加重所致,经及时治疗未发生母婴死亡。
产后护理(二)
产妇怕热多汗,应协助其更换衣裤,注意保暖,保 持会阴部清洁,遵医嘱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为满足 病人机体代谢需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 素、易消化饮食。
4、重复5次。
5、如果仍不能解除,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拍打和5次 胸部按压。
如果婴儿开始意识不清或已无意识:
1、支撑婴儿,同时将婴儿移到一个坚固 的平面上。
2、如果急救医疗服务还没到或还没呼叫, 立即呼叫120。
3、开放气道。(肩下垫枕) 4、给予2-5次人工呼吸,在第一次人工呼
吸时,如果吹气没有使胸廓抬起,重新 摆放头部,然后做下一次吹气。
妊娠期GD的诊断标准
血FT3,FT4升高,TSH降低; 同时伴有眼征、弥漫型甲肿、甲状腺区震颤或血 管杂音、血刺激性TSH受体抗体阳性。
妊娠合并甲亢的药物治疗
妊娠合并甲亢时的治疗应首选( B )
A.他巴唑 C.碳酸锂
B.丙基硫氧嘧啶
D.心得安
E.碘剂
轻度妊娠合并甲亢的护理
妊娠期可以耐受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 故病情 轻者一般不用抗甲状腺药物 (ATD) 治疗,可在高 危门诊检查与随访,注意胎儿宫内生长速度,一般 可以安全妊娠及分娩。
③ 另一只手抓住拳头,突然向后、向上快速猛推,压 入病人上腹部;
④重复连续推击,直到异物从气道排出或病人意识丧 失。
• 注意:实施每一个新的猛推动作,应该是不连贯的、 顿击的动作,以使异物排出来。
气道异物梗阻PPT课件
![气道异物梗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ec6d036f1aff00bfd51ed3.png)
气道异物梗阻
ppt课件完整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因和判断
气
道
完全性
异
物
梗
阻
的
表
不完全性
现
ppt课件完整
2
气道梗阻急救方法 - 成人or儿童(意识清醒)
背部叩击法
腹部冲击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ppt课件完整
3
气道梗阻急救方法 - 成人or儿童(意识清醒)
胸部冲击法 适用于肥胖者 或孕妇
ppt课件完整
4
气道梗阻急救方法 - 成人(意识丧失) 胸部冲击法
CPR
ppt课件完整
5
气道梗阻急救方法–婴儿(意识清醒)
俯卧背部叩击法
胸部冲击法
ppt课件完整
交 替 进 行
6
异物取出方法及注意事项
成人用食指(婴儿用小指)将异物钩出
不要将其推入气道更深处
防止患者反射性闭嘴咬合伤及救治者手指。
ppt课件完整
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海姆立克急救法ppt课件
![海姆立克急救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2e525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c.png)
策略二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的过程中,应 持续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直到窒 息者能够正常呼吸或急救人员给出 停止施救的指示。
策略三
在日常生活中,应提高安全意识, 避免可能导致窒息的情境,如避免 在吃饭或喝水时大笑或说话等。
05 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一
总结词
及时施救,挽救生命
详细描述
某家庭聚餐时,一名儿童误吞异物,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家长立即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成功将异物排 出,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仰卧位急救法
患者仰卧,施救者骑跨在患者大腿外侧,双手掌根部快速按压患者腹部,反复 多次直到异物排出。
儿童操作步骤
儿童站立急救法
施救者站在儿童身后,双手环绕儿童腰部,用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腹部中线部位 ,即剑突与脐之间,另一手紧握拳头向上快速挤压腹部,反复多次直到异物排出 。
儿童仰卧位急救法
儿童仰卧,施救者骑跨在儿童大腿外侧,双手掌根部快速按压腹部中线部位,反 复多次直到异物排出。
重要性
在气道异物梗阻的情况下,海姆 立克急救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挽救 患者的生命。
历史与发展
历史
海姆立克急救法由美国医生亨利·海 姆立克在1974年发明,最初称为腹 部冲击法。
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海姆立克急 救法逐渐完善并成为国际通用的急救 方法。
应用场景与对象
应用场景
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气道异物梗阻,如食物、呕吐物、血块 等。
对象
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人,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以及昏迷或 失去意识的人。
02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
原理概述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 种用于解除呼吸道异 物阻塞的急救方法。
该方法在紧急情况下 非常有效,是家庭和 公共场所必备的急救 技能。
气道异物梗阻急救课件
![气道异物梗阻急救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38d8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4.png)
脑损伤:缺氧可能导致脑损伤,影响认知和运动功能
死亡:严重气道异物梗阻可能导致死亡
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适用人群:成人、儿童、婴儿
操作步骤:站在患者背后,双手环抱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置于患者肚脐和肋骨之间,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内向上挤压
注意事项:避免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效果:通过挤压腹部,使肺部空气形成气流,将异物排出
01
02
03
04
适用情况:气道异物梗阻,患者无法呼吸或呼吸困难操作步骤:站在患者背后,双臂环绕患者腰部双手握拳,拳心向内,置于患者胸骨下缘,两乳头连线中点连续快速用力向内、向上冲击患者胸部,直至异物排出或患者恢复呼吸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保持患者头部低于胸部避免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肋骨骨折如患者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效果评估:异物排出,患者呼吸恢复患者意识恢复,能够自主呼吸心肺复苏有效,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4
气道异物梗阻的原因
进食时说话或大笑
01
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
02
进食时食物过大或过硬
03
儿童吞咽功能发育不全
04
老年人吞咽功能衰退
05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口腔疾病
06
异物吸入或误吞
07
气道异物梗阻的危害
呼吸困难:气道被异物阻塞,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缺氧:由于呼吸困难,导致身体缺氧,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演讲人
气道异物梗阻急救课件
气道异物梗阻概述
气道异物梗阻的预防措施
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
气道异物梗阻的案例分析
气道异物梗阻概述
气道异物的定义
气道异物:指进入气道的异物,如食物、玩具、硬币等
海姆立克急救法ppt课件
![海姆立克急救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1b02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2.png)
按压要快速、有规律地重复进 行,直到受害者能够自行咳嗽
并呼吸顺畅。
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01
02
03
注意事项
在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时 ,应注意避免用力过猛或 按压时间过长,以免对受 害者造成伤害。
风险防范
在窒息事件发生时,应尽 快采取急救措施,避免因 拖延而导致受害者呼吸困 难甚至死亡。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受害者情况严重或持 续时间较长,应立即寻求 专业医疗帮助。
践方法与技巧
确定受害者
首先需要确定窒息事件的受害 者,观察其是否有呼吸困难、 无法发出声音或咳嗽等症状。
站位姿势
施救者应站在受害者身后,双 手环绕其腰部。
实施急救
施救者应将受害者腰部向前倾 斜,呈90度角,然后用手掌根 部在受害者胸骨下端进行快速 按压。
重复操作
完善培训体系
建立更加完善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培训体系,包括培训内容、教材 、师资等方面,提高培训质量。
科研创新
针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应用场景 和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更加
有效的急救方法和技能。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急救界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广海姆立克急救法,为 全球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急救服
务。
THANK YOU
成人版海姆立克急救法
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急救
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发生窒息,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呛咳、 气急、面色青紫、烦躁不安等情况,就需要立即采取急救 措施。
快速按压腹部
施救者要用一手握拳,并将握拳的拇指侧紧抵住患者的腹 部,找到脐上两横指的位置。然后用另一只手抓住握拳的 手,向上快速按压患者的腹部。
站于患者身后
海姆立克急救法课 件
目录
• 海姆立克急救法简介 •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基本原理 •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践与注意事项 •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推广与应用
并呼吸顺畅。
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01
02
03
注意事项
在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时 ,应注意避免用力过猛或 按压时间过长,以免对受 害者造成伤害。
风险防范
在窒息事件发生时,应尽 快采取急救措施,避免因 拖延而导致受害者呼吸困 难甚至死亡。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受害者情况严重或持 续时间较长,应立即寻求 专业医疗帮助。
践方法与技巧
确定受害者
首先需要确定窒息事件的受害 者,观察其是否有呼吸困难、 无法发出声音或咳嗽等症状。
站位姿势
施救者应站在受害者身后,双 手环绕其腰部。
实施急救
施救者应将受害者腰部向前倾 斜,呈90度角,然后用手掌根 部在受害者胸骨下端进行快速 按压。
重复操作
完善培训体系
建立更加完善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培训体系,包括培训内容、教材 、师资等方面,提高培训质量。
科研创新
针对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应用场景 和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更加
有效的急救方法和技能。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急救界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广海姆立克急救法,为 全球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急救服
务。
THANK YOU
成人版海姆立克急救法
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急救
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发生窒息,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呛咳、 气急、面色青紫、烦躁不安等情况,就需要立即采取急救 措施。
快速按压腹部
施救者要用一手握拳,并将握拳的拇指侧紧抵住患者的腹 部,找到脐上两横指的位置。然后用另一只手抓住握拳的 手,向上快速按压患者的腹部。
站于患者身后
海姆立克急救法课 件
目录
• 海姆立克急救法简介 •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基本原理 •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践与注意事项 •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推广与应用
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护理课件
![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aef56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b.png)
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护理课件
目 录
• 气道异物梗阻的基本知识 • 急救护理的重要性及原则 • 现场急救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预防和康复指导
contents
01 气道异物梗阻的 基本知识
定义与类型
定义
气道异物梗阻是指异物进入气道, 导致气道阻塞,影响正常呼吸。
类型
根据异物大小和阻塞程度,可分 为完全梗阻和不完全梗阻。
护理
加强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及时记录 病情变化,提供必要的护理措施,如 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
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确保患者的安全。
05 预防和康复指导
预防气道异物梗阻的措施
避免给婴幼儿喂食大块食物
应将食物切碎或捣碎后再喂给婴幼儿,避免 喂食大块食物,如糖果、果冻等。
教育孩子正确的进食习惯
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的进食习惯,如细嚼慢咽、 不边吃边玩等。
监督孩子进食
家长应全程监督孩子进食,不要让孩子在跑 跳或哭闹时进食。
注意环境安全
确保家中环境安全,避免孩子接触小件物品 和容易吞咽的玩具。
康复指 导
心理疏导
对因气道异物梗阻产生心理阴 影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帮助
他们克服恐惧和焦虑。
呼吸训练
指导孩子进行呼吸训练,如深 呼吸、吹气球等,以增强呼吸 肌的力量和协调性。
语言训练
对于因气道异物梗阻导致语言 障碍的孩子,进行语言训练, 帮助他们恢复语言表达能力。
健康宣教
向家长和孩子普及气道异物梗 阻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安
全意识和急救能力。
家庭护理和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 如发现孩子出现呛咳、气急、呼吸困 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目 录
• 气道异物梗阻的基本知识 • 急救护理的重要性及原则 • 现场急救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预防和康复指导
contents
01 气道异物梗阻的 基本知识
定义与类型
定义
气道异物梗阻是指异物进入气道, 导致气道阻塞,影响正常呼吸。
类型
根据异物大小和阻塞程度,可分 为完全梗阻和不完全梗阻。
护理
加强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及时记录 病情变化,提供必要的护理措施,如 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
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确保患者的安全。
05 预防和康复指导
预防气道异物梗阻的措施
避免给婴幼儿喂食大块食物
应将食物切碎或捣碎后再喂给婴幼儿,避免 喂食大块食物,如糖果、果冻等。
教育孩子正确的进食习惯
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的进食习惯,如细嚼慢咽、 不边吃边玩等。
监督孩子进食
家长应全程监督孩子进食,不要让孩子在跑 跳或哭闹时进食。
注意环境安全
确保家中环境安全,避免孩子接触小件物品 和容易吞咽的玩具。
康复指 导
心理疏导
对因气道异物梗阻产生心理阴 影的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帮助
他们克服恐惧和焦虑。
呼吸训练
指导孩子进行呼吸训练,如深 呼吸、吹气球等,以增强呼吸 肌的力量和协调性。
语言训练
对于因气道异物梗阻导致语言 障碍的孩子,进行语言训练, 帮助他们恢复语言表达能力。
健康宣教
向家长和孩子普及气道异物梗 阻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安
全意识和急救能力。
家庭护理和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 如发现孩子出现呛咳、气急、呼吸困 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技术
编辑课件
2015.12
1
气道异物梗阻原因
好发人群:老年人、婴幼儿
老年人
咳嗽反射动作迟缓(进食时) 进食时说笑
吃大块食物(如鸡块、排骨、鲍鱼),速度太快,咀嚼不话、哭笑、打闹
剧烈活动时,口含物很容易被吸入气管,引起气管阻塞,
•将前臂靠在膝盖或大腿上
•用另一手掌根部向前下方,用力叩击婴 儿背部肩胛之间,每秒一次,拍打5次
•然后,用手固定头颈部,两前臂夹住婴 儿躯干,小心将其翻转呈仰卧位,翻转 过程中,保持婴儿头部低于躯干
•用两指快速、冲击性按压婴儿两乳头连 线正下方5次,每秒一次
•然后,反复进行,直至异物清除或婴儿 失去反应
编辑课件
23
谢谢大家
编辑课件
24
要求掌握的内容:
气道异物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一——立位腹部冲击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二——成人仰卧位腹部冲击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三——自救腹部冲击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四——儿童腹部冲击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五——婴儿拍背、胸部快速按压法
编辑课件
2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16
(二) 儿童气道异物梗塞救治图解
打开气道,检查口腔异 物,判断呼吸
如无呼吸,口对口人工吹 气2次,如胸部无起伏
腹部冲击部位定位
脐上二横指
腹部编辑冲课击件5次
检查异物是否排出,如已 排出用食指钩取异物 17
(三) 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救治图解
4、胸部快速冲击5次 3、将婴儿翻转为仰卧位
1、将婴儿翻转为俯卧位
编辑课件
骑 跨 前 臂 上
固 定 下 颌 角
翻 转 成 俯 卧 位
背 部 叩 击
13
固定后颈部
翻转仰卧位
胸部冲击
胸部冲击
编辑课件
14
第一目击者,观察现场
特殊表现:“V”字手势,意识清 楚
观察病人是否能大声咳嗽、能否说话
不
能
能
询问是否有异物梗塞 “我懂急救,让我帮您”
鼓励病人咳嗽
如咳嗽无效,帮助病人 实施海氏手法(立位),直到异物排出 检测意识、呼吸、循环体征 若病人意识不清
婴儿吐奶时,由于会厌活塞盖运动失灵,没有把气管口盖严,奶汁误入了气管, 叫做“呛奶”;还由于婴儿神经系统发育欠完善,一些反射还很薄弱,不能把呛 入呼吸道的奶咯出,这便导致气道机械性阻塞而发生严重呼吸困难缺氧,即称为 “呛奶窒息”。
呛奶窒息的婴儿可出现颜面青紫、全身抽动、呼吸不规则,吐出奶液或泡沫、鲜 血、黑水等。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如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婴儿猝死。
原理
• 抬高膈肌
• 肺内气体排出 • 人工咳嗽 • 异物排出
编辑课件
8
海姆立克手法—一
立位腹部冲击法
成年清醒病人 1.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 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2.一手握空心拳,将拇指侧顶 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 指处、剑突下方
3.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 内、向上挤压冲击病人的腹部
4.约每秒一次,直至异物排出 或患者失去反应
上腹部,冲击性向上挤压,使其腹压增高,借助膈肌抬高和胸廓缩小的冲击 力,使气道呛奶部分喷出;待手放松时,患儿可回吸部分氧气,反复进行使窒 息缓解。
编辑课件
22
如何预防婴儿呛奶?
1、喂奶时机适当: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
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 易发生意外。
表明自己的身份,帮助病人 实施海氏手法,(立位),直到异物排出 检测意识、呼吸、循环
如病人意识不清
仰卧海氏法
若无意识、呼吸、心跳,立即开始
心肺复苏ABC程序救治 编辑课件
15
第一目击者,观察现场
初步检查,判断意识,询问并轻拍病人
高声呼救,求助他人,启动EMS
病人无反应
畅通气道,清除口腔异物,检查呼吸
宝宝口腔咽部,将溢出的奶汁、呕吐物吸出;没有抽吸装置,妈妈可用手指缠 纱布伸入宝宝口腔,直至咽部,将溢出的奶汁吸除,避免婴儿吸气时再次将 吐出的奶汁吸入气管。
刺激哭叫咳嗽:用力拍打孩子背部或揪掐刺激脚底板,让其感到疼痛而
哭叫或咳嗽,有利于将气管内奶咳出,缓解呼吸。
辅助呼气:重点是呼气,带有喷射力量。方法是抢救者用双手拢在患儿
2、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
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 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3、控制速度: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
的流出。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 流出。
4、注意观察: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宝宝鼻孔,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宝
编辑课件
9
海姆立克手法—二
昏迷病人
平卧,抢救者面对病 人,骑跨在病人的髋部; 一手置于另一手上,将下 面一手的掌跟放在胸廓下 脐上的腹部,用身体重量, 快速冲击病人的腹部,直 至异物排出
仰卧位腹部冲击法
编辑课件
10
海姆立克手法—三
自救腹部冲击法
一手握拳头,另一 只手抓住该手,快速 冲击腹部;或用圆角 或椅背快速挤压腹部。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 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 挤压腹部,使阻塞物 排出。
编辑课件
21
呛奶窒息如何急救?
体位引流:如果宝宝饱腹呕吐发生窒息,应将平躺宝宝脸侧向一边或侧
卧,以免吐奶流入咽喉及气管;如果宝宝吃奶之初咽奶过急发生呛奶窒息(胃内 空虚),应将其俯卧在抢救者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利于气管内的奶倒空 引流出来。
清除口咽异物:如果妈妈有自动吸乳器,立即开动,只用其软管,插入
2、头 部低于 躯干, 背部叩
5、如异 物已排 出用小 指将异
击5次
物钩出
编辑课件
18
取出异物
如异物被冲出, 可小心用手指将异物 勾出,但应注意不要 将其推入气道更深处, 操作同时,防止被患 者咬伤救助者手指。
编辑课件
19
预防呼吸道的异物堵塞
避免吞咽过量或体积过大食物 进食时避免大笑 避免体内酒精浓度过高 应将果冻、豆类、糖果、药丸、药片放在安
编辑课件
11
海姆立克手法—四
V 型
儿童腹部冲击法
手
势
•操作方法与成人相同
•如有呼吸心跳停止,立即CPR
询
问
•操作步骤如下:
病
人
立
位
腹
部
冲
击
仰卧位腹部冲击编辑课件
12
海姆立克手法—五
婴儿救治法(拍背、胸部快速按压法)
操作者取坐位或单膝跪地,将婴儿俯卧 于操作者一侧手臂上,手要托住婴儿头 及下颌,头部低于躯干
导致窒息
编辑课件
2
编辑课件
3
气道梗阻的表现
(一)不完全阻塞:病人可以咳嗽或咳嗽 无力,喘息,呼吸困难,吸气时可以听到 高调声音,皮肤、甲床、口唇、面色紫绀。
(二)完全阻塞:较大的异物完全堵住喉部或气管,病人面 色青紫,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病人很快发生窒 息,失去知觉、呼吸心跳停止。
(三)特殊表现:当发生梗阻时,病人常常不由自主地表现 为: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表情痛苦。
完全梗阻的表现
不能说话 不能咳嗽 不能呼吸
编辑课件
6
海姆立克急救法
1974年美国外科医生 Henry J·Heimlich发明。
原理:利用突然冲击腹部
的压力,使膈肌抬高,使
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向
上的气流,这股气流具有
冲击性、方向性,它会快
速冲入气管,从而将异物
排出。
编辑课件
7
海姆立克手法--原理
编辑课件
4
气道不完全梗阻急救
如果病人呼吸尚好,救助者不需要做任何处 理,尽量鼓励病人咳嗽,将异物自行排出
要守护病人身边,注意观察病情
如果梗阻持续存在,要快速送往医院
编辑课件
5
气道完全梗阻急救
识别方法:通过询问“你被噎住了?能说话吗?”, 了解病人能否咳嗽和说话,如果不能,应立即采取 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
全地方,避免婴儿、儿童误服
编辑课件
20
婴儿呛奶后的急救技术
原因
婴儿呛奶是咽喉活塞——会厌失灵造成。会厌在食道与气道交汇处,会厌是这个 交叉路口指挥食物和空气分流的一个特殊组织结构,好像一个带折叶的盖子,能 灵活地掀开和盖住声门气管。当呼吸或说话时,会厌向上张开,使喉腔开放,气 体自由出入;当咽东西时,会厌向下,盖住气管,使东西不至进入气管内只能进 入食道。那么是什么指挥会厌呢?当然是人体神经系统通过吞咽反射等一系列复 杂肌群活动来完成。新生儿、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易造成会厌失灵,而 呛奶就是其主要表现。
有呼吸,观察呼吸、循环 检查是否有大量出血并止血
等候EMS人员
无呼吸,人工吹气 胸部有否起伏
有起伏,观察呼吸、循环体征
无起伏,再次调整气道后, 人工吹气,胸部有无起伏
有起伏,观察呼吸、循环体征 若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立即CPR
编辑课件
无起伏,实施仰卧海氏冲击法 连续5次 检查口腔,用手取异物法取出
宝脸色表情,若宝宝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 喂奶。对发生过呛咳婴儿、早产儿,更应严密观察,或请医生指导喂哺。
5、排出胃内气体:喂完奶后,将婴儿直立抱在肩头,轻拍婴儿的背部
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再放婴儿在床上。床头宜高15度,
右侧卧30分钟,再平卧,不可让孩子趴着睡,避免婴儿猝死。
编辑课件
2015.12
1
气道异物梗阻原因
好发人群:老年人、婴幼儿
老年人
咳嗽反射动作迟缓(进食时) 进食时说笑
吃大块食物(如鸡块、排骨、鲍鱼),速度太快,咀嚼不话、哭笑、打闹
剧烈活动时,口含物很容易被吸入气管,引起气管阻塞,
•将前臂靠在膝盖或大腿上
•用另一手掌根部向前下方,用力叩击婴 儿背部肩胛之间,每秒一次,拍打5次
•然后,用手固定头颈部,两前臂夹住婴 儿躯干,小心将其翻转呈仰卧位,翻转 过程中,保持婴儿头部低于躯干
•用两指快速、冲击性按压婴儿两乳头连 线正下方5次,每秒一次
•然后,反复进行,直至异物清除或婴儿 失去反应
编辑课件
23
谢谢大家
编辑课件
24
要求掌握的内容:
气道异物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一——立位腹部冲击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二——成人仰卧位腹部冲击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三——自救腹部冲击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四——儿童腹部冲击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五——婴儿拍背、胸部快速按压法
编辑课件
2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16
(二) 儿童气道异物梗塞救治图解
打开气道,检查口腔异 物,判断呼吸
如无呼吸,口对口人工吹 气2次,如胸部无起伏
腹部冲击部位定位
脐上二横指
腹部编辑冲课击件5次
检查异物是否排出,如已 排出用食指钩取异物 17
(三) 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救治图解
4、胸部快速冲击5次 3、将婴儿翻转为仰卧位
1、将婴儿翻转为俯卧位
编辑课件
骑 跨 前 臂 上
固 定 下 颌 角
翻 转 成 俯 卧 位
背 部 叩 击
13
固定后颈部
翻转仰卧位
胸部冲击
胸部冲击
编辑课件
14
第一目击者,观察现场
特殊表现:“V”字手势,意识清 楚
观察病人是否能大声咳嗽、能否说话
不
能
能
询问是否有异物梗塞 “我懂急救,让我帮您”
鼓励病人咳嗽
如咳嗽无效,帮助病人 实施海氏手法(立位),直到异物排出 检测意识、呼吸、循环体征 若病人意识不清
婴儿吐奶时,由于会厌活塞盖运动失灵,没有把气管口盖严,奶汁误入了气管, 叫做“呛奶”;还由于婴儿神经系统发育欠完善,一些反射还很薄弱,不能把呛 入呼吸道的奶咯出,这便导致气道机械性阻塞而发生严重呼吸困难缺氧,即称为 “呛奶窒息”。
呛奶窒息的婴儿可出现颜面青紫、全身抽动、呼吸不规则,吐出奶液或泡沫、鲜 血、黑水等。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如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婴儿猝死。
原理
• 抬高膈肌
• 肺内气体排出 • 人工咳嗽 • 异物排出
编辑课件
8
海姆立克手法—一
立位腹部冲击法
成年清醒病人 1.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 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
2.一手握空心拳,将拇指侧顶 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 指处、剑突下方
3.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 内、向上挤压冲击病人的腹部
4.约每秒一次,直至异物排出 或患者失去反应
上腹部,冲击性向上挤压,使其腹压增高,借助膈肌抬高和胸廓缩小的冲击 力,使气道呛奶部分喷出;待手放松时,患儿可回吸部分氧气,反复进行使窒 息缓解。
编辑课件
22
如何预防婴儿呛奶?
1、喂奶时机适当: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
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 易发生意外。
表明自己的身份,帮助病人 实施海氏手法,(立位),直到异物排出 检测意识、呼吸、循环
如病人意识不清
仰卧海氏法
若无意识、呼吸、心跳,立即开始
心肺复苏ABC程序救治 编辑课件
15
第一目击者,观察现场
初步检查,判断意识,询问并轻拍病人
高声呼救,求助他人,启动EMS
病人无反应
畅通气道,清除口腔异物,检查呼吸
宝宝口腔咽部,将溢出的奶汁、呕吐物吸出;没有抽吸装置,妈妈可用手指缠 纱布伸入宝宝口腔,直至咽部,将溢出的奶汁吸除,避免婴儿吸气时再次将 吐出的奶汁吸入气管。
刺激哭叫咳嗽:用力拍打孩子背部或揪掐刺激脚底板,让其感到疼痛而
哭叫或咳嗽,有利于将气管内奶咳出,缓解呼吸。
辅助呼气:重点是呼气,带有喷射力量。方法是抢救者用双手拢在患儿
2、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
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 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3、控制速度: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
的流出。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 流出。
4、注意观察: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宝宝鼻孔,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宝
编辑课件
9
海姆立克手法—二
昏迷病人
平卧,抢救者面对病 人,骑跨在病人的髋部; 一手置于另一手上,将下 面一手的掌跟放在胸廓下 脐上的腹部,用身体重量, 快速冲击病人的腹部,直 至异物排出
仰卧位腹部冲击法
编辑课件
10
海姆立克手法—三
自救腹部冲击法
一手握拳头,另一 只手抓住该手,快速 冲击腹部;或用圆角 或椅背快速挤压腹部。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 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 挤压腹部,使阻塞物 排出。
编辑课件
21
呛奶窒息如何急救?
体位引流:如果宝宝饱腹呕吐发生窒息,应将平躺宝宝脸侧向一边或侧
卧,以免吐奶流入咽喉及气管;如果宝宝吃奶之初咽奶过急发生呛奶窒息(胃内 空虚),应将其俯卧在抢救者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利于气管内的奶倒空 引流出来。
清除口咽异物:如果妈妈有自动吸乳器,立即开动,只用其软管,插入
2、头 部低于 躯干, 背部叩
5、如异 物已排 出用小 指将异
击5次
物钩出
编辑课件
18
取出异物
如异物被冲出, 可小心用手指将异物 勾出,但应注意不要 将其推入气道更深处, 操作同时,防止被患 者咬伤救助者手指。
编辑课件
19
预防呼吸道的异物堵塞
避免吞咽过量或体积过大食物 进食时避免大笑 避免体内酒精浓度过高 应将果冻、豆类、糖果、药丸、药片放在安
编辑课件
11
海姆立克手法—四
V 型
儿童腹部冲击法
手
势
•操作方法与成人相同
•如有呼吸心跳停止,立即CPR
询
问
•操作步骤如下:
病
人
立
位
腹
部
冲
击
仰卧位腹部冲击编辑课件
12
海姆立克手法—五
婴儿救治法(拍背、胸部快速按压法)
操作者取坐位或单膝跪地,将婴儿俯卧 于操作者一侧手臂上,手要托住婴儿头 及下颌,头部低于躯干
导致窒息
编辑课件
2
编辑课件
3
气道梗阻的表现
(一)不完全阻塞:病人可以咳嗽或咳嗽 无力,喘息,呼吸困难,吸气时可以听到 高调声音,皮肤、甲床、口唇、面色紫绀。
(二)完全阻塞:较大的异物完全堵住喉部或气管,病人面 色青紫,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病人很快发生窒 息,失去知觉、呼吸心跳停止。
(三)特殊表现:当发生梗阻时,病人常常不由自主地表现 为: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表情痛苦。
完全梗阻的表现
不能说话 不能咳嗽 不能呼吸
编辑课件
6
海姆立克急救法
1974年美国外科医生 Henry J·Heimlich发明。
原理:利用突然冲击腹部
的压力,使膈肌抬高,使
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向
上的气流,这股气流具有
冲击性、方向性,它会快
速冲入气管,从而将异物
排出。
编辑课件
7
海姆立克手法--原理
编辑课件
4
气道不完全梗阻急救
如果病人呼吸尚好,救助者不需要做任何处 理,尽量鼓励病人咳嗽,将异物自行排出
要守护病人身边,注意观察病情
如果梗阻持续存在,要快速送往医院
编辑课件
5
气道完全梗阻急救
识别方法:通过询问“你被噎住了?能说话吗?”, 了解病人能否咳嗽和说话,如果不能,应立即采取 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
全地方,避免婴儿、儿童误服
编辑课件
20
婴儿呛奶后的急救技术
原因
婴儿呛奶是咽喉活塞——会厌失灵造成。会厌在食道与气道交汇处,会厌是这个 交叉路口指挥食物和空气分流的一个特殊组织结构,好像一个带折叶的盖子,能 灵活地掀开和盖住声门气管。当呼吸或说话时,会厌向上张开,使喉腔开放,气 体自由出入;当咽东西时,会厌向下,盖住气管,使东西不至进入气管内只能进 入食道。那么是什么指挥会厌呢?当然是人体神经系统通过吞咽反射等一系列复 杂肌群活动来完成。新生儿、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易造成会厌失灵,而 呛奶就是其主要表现。
有呼吸,观察呼吸、循环 检查是否有大量出血并止血
等候EMS人员
无呼吸,人工吹气 胸部有否起伏
有起伏,观察呼吸、循环体征
无起伏,再次调整气道后, 人工吹气,胸部有无起伏
有起伏,观察呼吸、循环体征 若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立即CPR
编辑课件
无起伏,实施仰卧海氏冲击法 连续5次 检查口腔,用手取异物法取出
宝脸色表情,若宝宝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 喂奶。对发生过呛咳婴儿、早产儿,更应严密观察,或请医生指导喂哺。
5、排出胃内气体:喂完奶后,将婴儿直立抱在肩头,轻拍婴儿的背部
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再放婴儿在床上。床头宜高15度,
右侧卧30分钟,再平卧,不可让孩子趴着睡,避免婴儿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