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筝》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放风筝》教案(精选16篇)
•••••••••••••••••《放风筝》教案《放风筝》教案(精选1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放风筝》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放风筝》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尝试讲述图片中的主要内容。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白云会变成什么风筝。
2.丰富象声词:呼啦、吧嗒、咩咩咩、昂昂昂和哒哒哒。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1.《放风筝》图片。
2.活动前请家长带幼儿进行观察云彩的想象活动及放风筝的活动。
活动重点:学习观察图片并大胆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活动难点:能大胆想象并讲述小白云还会变成什么风筝。
活动过程:一、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师:出示放风筝的图片。
春天来了,天气变暖和了,小草发芽了,果树开花了,小朋友们都出来干嘛了?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放过风筝吗?你们放过什么风筝?2.师:一群小动物也来放风筝啦!有哪些小动物?想知道小动物是怎样放风筝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
1.小兔放的是什么风筝?小兔为什么要放胡萝卜的风筝呢?是怎么放的?(丰富象声词:呼啦)2.小猫放的是什么风筝?小猫为什么要放小鱼的风筝呢?1.谁空着手来啦?小猪是怎么走来的?(丰富象声词:吧嗒)。
它没有风筝,心里会怎么想?谁做了它的风筝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我们来看一看谁来了?(小白云)小白云会变成哪些风筝?小猪为什么喜欢放这个风筝呢?(当幼儿想象出一个动物风筝时,幼儿就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及动作。
)三、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整地讲述图片内容。
引导幼儿给图片取名字。
四、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图片内容。
五、迁移讲述的经验。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你还想让小白云变成什么风筝?为什么呢?如:“小白云一会儿变成小鸭子,嘎嘎嘎地叫着……”引导幼儿运用图片中的故事结构连贯讲述。
六、结束活动。
《放风筝》教案篇2活动目标:1、欣赏风筝对称的艺术美,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第三阶第8课放风筝教案
第三阶第8课放风筝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放风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团队合作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教授学生放风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
如何在风筝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和控制风筝的方向。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或者简单的体育活动来热身,让学生放松身心,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2. 知识讲解。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历史,让学生对风筝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放风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场地、如何正确地扎好风筝线、如何控制风筝的飞行方向等。
3. 实践操作。
在讲解完基本方法和技巧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或者草地上进行实践操作。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一遍放风筝的过程,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纠正他们的错误操作,并鼓励学生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4. 总结反思。
在实践操作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
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在放风筝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同时总结放风筝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
1. 风筝。
2. 放风筝的场地。
3. 放风筝的线。
五、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听取学生的总结反思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小测验或者问答来检验学生对放风筝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放风筝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放风筝这一活动,也让学生们更加热爱大自然,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类似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设计
三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种类和制作方法,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2. 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历史与文化2. 风筝的种类与结构3. 风筝的制作方法与技巧4. 风筝的放飞技巧5. 风筝的安全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历史与文化,掌握风筝的制作方法与放飞技巧。
2.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方法与放飞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与文化、种类与结构。
2. 采用示范法,展示风筝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风筝的放飞,掌握放飞技巧。
4.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有关风筝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风筝制作材料,如纸张、竹签、线等。
3. 准备空旷的场地,便于学生放飞风筝。
4. 准备安全器材,如风筝线剪、防护眼镜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筝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风筝的历史与文化,让学生了解风筝在我国的传统地位。
3. 知识讲解:介绍风筝的种类与结构,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风筝及其组成部分。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制作风筝,示范制作过程,让学生跟着操作。
5. 放飞练习:讲解风筝的放飞技巧,让学生在空旷场地进行放飞练习。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在讲解过程中,穿插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讨论环节:在制作和放飞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评价环节:课堂结束前,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风筝的熟练程度。
2. 学生放飞风筝的技巧和稳定性。
3. 学生对风筝历史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独立制作一个风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放风筝(第二课时)-教学教案
放风筝〔其次课时〕-教学教案一、学习目标1、学问与技能: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漂移〞的情景。
2、情感与态度:激发同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爱好,宠爱生活。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重点:引导同学理解体会课文中对放风筝具体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
难点:引导同学对天空中的形态各异的风筝进行想象。
创新点:有层次表达画面内容,融入自己合理的对天空中风筝的想象。
空白点:用假设制造空白,假设你也在放风筝,你都观察了什么你什么心情〔三〕教具的选择与使用目的:挂图,挂念同学直观性观看画面,易于理清观看挨次,表达有层次。
三、教学过程:环节老师活动〔时间〕同学活动〔时间〕启动环节同学们,你们宠爱放风筝吗请同学说一说他是怎样放风筝的。
〔与生活实际相联、爱好导入〕1/谈体会、谈感受2/ 学习环节出示挂图指导看图挨次提出读文要求,找出哪些是想象,哪些是画面中存在的引导同学重点理解“花花绿绿〞“各式各样〞词语的意思及文中的作用引导同学重点理解体会“放风筝〞一段4/图文对比学习找出主要人物及他们在做什么大声读课文议一议、谈一谈读、画、谈、再读16/稳固环节引导同学看图,挂念同学组织语言,让同学做到图文结合找出能表达“我〞放风筝时的急迫心情,喜悦之情的句子,让生读2/想象自己假设也在放风筝时的动作、语言、神态,结合画面说一说〔创新、空白点〕同学再读9/反思小结提示本节课的学习方法1、多读,体会放风筝时的喜悦之情2、想象自己置身其中的心情,语言,动作。
2/ 同学谈本节课收获1、看图方法2、学会想象,使文章生动3/争辩体验作业布置写“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漂移〞的情景1/写片段〔课外〕用时合计10/ 30/放风筝〔其次课时〕一文由chinesejy教育网.chinesejy 搜集整理,版权归全部,转载请注明出处!。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风筝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放风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习放风筝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愿。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放风筝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和合作能力,并运用到放风筝的实际制作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一幅插图或放风筝相关的视频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问一些相关问题,如:你们放过风筝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放风筝是怎样的一种活动?请举手回答。
2. 学习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5分钟)•老师通过PPT或讲解向学生介绍放风筝的起源、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到放风筝的起源和它在各个国家的文化中的地位。
3. 学习放风筝的制作方法(2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观看视频或通过图片展示,向学生展示放风筝的不同种类和制作方法。
•向学生教授制作简单平面风筝的方法,并提供相关材料,供学生实践制作。
4. 学生实际操作制作风筝(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每个小组制作一架风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和装饰。
•老师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5. 学生展示风筝并交流心得(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并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
•其他学生对展示的风筝给予评价和提出意见,共同讨论如何进一步完善风筝的制作。
6. 总结和评价(10分钟)•老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评价,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多参与手工制作活动。
四、作业1.让学生回家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并在下节课时带来展示。
三下习作放风筝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风筝的习俗和乐趣,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了解放风筝的习俗和乐趣。
2. 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风筝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观察放风筝的场景,收集放风筝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风筝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风筝的形状、颜色和飞行的姿态。
2. 学生分享自己放风筝的经历和感受。
二、了解放风筝的习俗和乐趣1. 教师讲解放风筝的历史渊源、民间传说和习俗。
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不同地区放风筝的习俗和特点。
三、观察、思考和表达1. 学生观察放风筝的场景,记录下自己看到的景象和感受。
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写作技巧,将观察到的内容表达出来。
四、写作实践1.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放风筝的习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修改习作。
五、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分享放风筝的乐趣和感受。
2. 教师评价学生的习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思考和表达的重要性。
2. 学生拓展思考,如何将放风筝的习俗传承下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让学生了解放风筝的习俗和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以下几点:1.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鼓励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3. 适时进行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改进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第2篇课时:1课时年级:三年级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放风筝的习俗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描述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放风筝》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设想: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不同类型的风筝,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确保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课中实施:
a.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风筝。
b.学习课文,深入理解,引导学生掌握描写方法。
c.实践活动,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设计风筝中发挥创意。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走进教室,手中拿着一只色彩斑斓的风筝,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放过风筝吗?”
2.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教师微笑倾听,引导学生分享放风筝的趣事,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放风筝的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有趣的故事,感受放风筝的乐趣。”
4.教师以课文为范例,教授作文写作技巧,如如何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如何描绘场景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风筝,观察并讨论其特点,如形状、颜色、放飞场景等。
2.各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观察到的风筝特点及写作思路。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放风筝这一传统习俗,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绿色生活的理念。
二、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各种形状、颜色的风筝,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二)讲授新知,500字
三年级第二单元作文放风筝教案及反思
教学
目标
让学生了解放风筝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放风筝活动的感受和体会,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
准备
准备放风筝的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发学生对放风筝活动的兴趣;提前安排好放风筝的实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放风筝的乐趣;准备写作素材,如相关的词汇、句型模板等,帮助学生进行写作
通过放风筝活动和作文写作,要引导学生在情感上获得满足,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感
作文分享
学生进行作文分享和互相欣赏,鼓励同学们积极表达对放风筝活动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
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放风筝实践和作文训练中的参与度,鼓励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写பைடு நூலகம்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绘放风筝的场景,提高写作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导入
观看放风筝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放风筝活动的兴趣,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放风筝经历或期待
实践体验
组织学生进行放风筝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放风筝的乐趣和风筝在空中飞翔的场景
写作指导
向学生介绍放风筝的相关词汇、句型结构,引导他们构思放风筝的作文内容
写作训练
学生进行放风筝作文的写作训练,可以从放风筝的地点、天气、风筝的形状、颜色等方面展开想象和描写
《放风筝》教学设计(6篇)
《放风筝》教学设计(6篇)《放风筝》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放风筝》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放风筝》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教学过程: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1.诵读古诗《村居》(1)师:(出示古诗)同学们,老师带来了大熟悉的一首古诗,我们一起来读读。
(2)师:孩子们,你们能说说这首诗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一句话:谁干什么)(3)师:诗里没有写风呀,怎么说是写风筝的呢?2.学习资料袋里的内容,了解有关风筝的知识师:说得真好!我们语文书中也有一个地方介绍了风筝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1页,读读“资料袋”里的内容吧!师:山东潍坊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风筝节,可见风筝得到大家的喜爱。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风筝》。
3.板题,读题。
师:(板题)我们来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课前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借用诗词为学生的文本感悟做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三年级下册《放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三年级下册《放风筝》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1:三年级下册《放风筝》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14个生字,学会其中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筝、体育场、花花绿绿、各式各样、老鹰、端端正正、稳稳当当、骨碌碌、橘红色、墨绿、斑纹、热闹、宇宙、飘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
3、把阅读、观察、想象结合起来,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孩子们在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激发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兴趣。
4、学习作者观察和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表达清楚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对放风筝详细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喜悦心情。
难点:根据课文的描绘,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风筝进展想象。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和生字。
2、搜集有关风筝的图片。
教学媒体: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观看放风筝图片,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放风筝图片,欣赏。
2、谈话:大家刚刚看见的风筝漂亮吗?春天,万物复苏,春风温暖,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你放过风筝吗?你愿意参加放风筝的活动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几个小朋友是怎样放风筝的课文。
〔板书课题〕二、范读课文。
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三、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2、自学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运用联络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生字词。
3、读通课文。
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字。
四.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1/212下一页尾页2、四人小组内交流哪些字难记,哪些字难写。
4、全班交流。
重点指导:鹰、嚷、墨等字的写法。
5、检查读课文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分小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哪些问题在初读之后可以解决。
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并家听。
2、熟读课文,考虑:画出描写图画内容的句子。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放风筝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和背诵诗歌《放风筝》。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够正确表达放风筝的过程,并能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放风筝的乐趣。
4.了解和理解传统文化中放风筝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理解和背诵诗歌《放风筝》。
2.能够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表达放风筝的过程,并能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放风筝的乐趣。
2.了解和理解传统文化中放风筝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1.课文《放风筝》。
2.放风筝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放风筝的材料和工具:纸、竹子、线、彩色笔等。
4.黑板和白板,粉笔和白板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让学生观看一段放风筝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放风筝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你们以前有没有放过风筝?放风筝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受?二、学习课文《放风筝》(15分钟)1.教师将课文板书在黑板上,逐句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模仿跟读。
2.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尝试理解和猜测生词意义。
3.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
三、课文理解与讲解(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探讨课文的意义,解释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疑惑。
2.教师板书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解释词意。
3.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课文含义,并让学生再读一遍课文。
四、开展探究活动(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放风筝的制作材料和方法,向学生展示放风筝的工具。
2.学生分小组,自由选择放风筝材料制作放风筝。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合作完成放风筝的过程表述。
例如:首先我们要准备纸、竹子、线等材料;然后用彩色笔画出漂亮的图案;最后,我们找一个开阔的地方放风筝。
五、展示和分享放风筝的过程(15分钟)1.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制作和放风筝的过程,并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放风筝的乐趣。
2.其他小组同学聆听,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六、总结和拓展(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们总结放风筝的过程,强调放风筝的乐趣和意义。
(三年级语文教案)1、放风筝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对放风筝具体过程的描写,感受孩子们的喜悦心情。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天空中的风筝进行想象。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写风筝的诗或文章。2、自制或买风筝准备参加放风筝活动。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过的古诗导入,在学生对风筝的历史有了简单了解之后,先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掌握观察图画的一般顺序,在理解图画的基础上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理清“大蜻蜓”飞上天之前、之时、之后的情景,并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兄弟俩当时高兴的心情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巩固理解,加深印象,在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交流搜集材料,拓展阅读(最好也应该要求学生读熟。为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带学生外出放一次风筝,最后,写一篇日记,将这种感受记录下
2、图文对照,自读课文,学习本课中的生字并画出生词。重点指导以下生字词:“鹦鹉、老鹰、仙鹤、蜈蚣”等,联系事物,观察特点,说出记忆方法。用手书写记忆生字。
3、图文对照,再读课文,畅所欲言说说课文大意。
1、同桌齐读课文,讨论作者在课文中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又写了什么。理清文章思路,重点讨论作者是怎样把放风筝的过程写具体的。
第二课时
1、指认并默写生词。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大致内容。
1、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除了文中写到的风筝,还会有哪些风筝?为什么作者没把这些风筝全写进课文中?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一段,讨论:作者把那些没有生命的风筝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为什么?你能做到吗?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重点讨论朗读“我”和哥哥把“大蜻蜓”放上天空一段,指导读出当时“我”高兴的心情。
三年级第二单元作文放风筝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第二单元作文放风筝教案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放风筝的由来、制作方法和风筝的飞行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传授放风筝的制作方法和飞行技巧。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放风筝的制作和飞行方法。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放风筝的乐趣,并谈论放风筝的由来和意义。
2.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学生展示放风筝时的气氛和风筝的种类,并解释风筝的飞行原理。
3.制作风筝(20分钟)准备麻绳、纸、竹子等材料,让学生分组制作风筝。
老师给学生讲解风筝的制作步骤,并在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指导。
4.飞行示范(15分钟)教师示范放风筝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飞行练习。
5.回顾总结(10分钟)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风筝,讨论风筝的飞行情况,总结飞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
6.情感体验(10分钟)让学生结合当天的活动,写下自己对放风筝的体验和感受,包括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飞行时的愉快。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放风筝这项传统活动非常感兴趣。
他们在制作风筝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也学会了动手制作的能力。
但是在飞行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有些学生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风筝无法顺利起飞。
因此,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飞行技巧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享受放风筝的乐趣。
同时,也要注重对环境的爱护,不要让风筝飞到禁飞区域或是对他人造成伤害。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和尊重传统文化。
三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设计
三年级教案《放风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风筝的制作材料和工具3. 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制作方法4. 风筝的放飞技巧5. 风筝的安全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难点: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放飞技巧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图片、视频和资料,以便进行教学演示和讲解。
2. 准备制作风筝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竹签、线等。
3. 准备一片空旷的场地,以便进行风筝放飞实践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筝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风筝,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讲解风筝的起源、发展历程、制作材料、工具、基本构造、制作方法、放飞技巧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3. 实践:分组进行风筝制作和放飞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总结:对学生的制作和放飞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注意事项。
5. 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风筝的文化和制作技巧,提高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风筝历史和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风筝制作和放飞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风筝文化的了解和认同程度。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风筝的历史、制作方法、放飞技巧等理论知识。
2. 演示法:展示风筝的制作过程和放飞技巧,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3. 实践法:分组进行风筝制作和放飞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风筝制作和放飞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作教学设计放风筝
习作教学设计放风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学生能够掌握放风筝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过程和方法:- 学生通过讲解、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放风筝的知识和技能。
-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自主实践来提高放风筝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放风筝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三、教学步骤:1. 讲解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5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放风筝的起源和发展。
- 讲解放风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2. 示范放风筝的基本步骤和技巧(15分钟):- 示范如何选择适合的场地和天气条件。
- 示范如何制作和装配放风筝。
- 示范如何掌握放风筝的动作和技巧。
3. 学生实践放风筝(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 学生根据示范,自己制作和装配放风筝。
-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操场或户外空地放风筝。
4. 学生反馈和分享(10分钟):- 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放风筝和放风筝的成果。
- 学生分享放风筝的感受和体会。
5. 小结和评价(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
- 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感受和收获进行反思。
四、教学评价:- 学生制作的放风筝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成功放飞?- 学生在放风筝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掌握放风筝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学生能否理解和应用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五、教学资源:- 放风筝的图片、视频、PPT等多媒体资源。
- 放风筝制作和装配的工具和材料。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和制作不同形状和样式的放风筝。
2. 学生可以尝试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放风筝,了解不同风力对放风筝的影响。
3.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摄影等形式记录和展示他们放风筝的经历和成果。
4. 学生可以与其他班级或学校进行放风筝比赛或展览活动。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可以不仅学习到放风筝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能够了解放风筝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024年三年级语文风筝标准教案
2024年三年级语文风筝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语文教材第七单元《放风筝》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学习生字词,如“风筝”、“放飞”、“翱翔”等;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和放风筝的乐趣;3. 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放风筝的乐趣;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风筝的制作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风筝制作材料、示范风筝。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风筝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a.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新词并理解;b. 朗读课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c. 讨论放风筝的乐趣,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实践操作:a. 教师示范风筝制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b. 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制作风筝;c.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风筝,进行评价和交流。
4. 例题讲解:a. 出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进行解答;b. 讲解答案,分析解题思路。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放风筝》2. 生字词:风筝、放飞、翱翔、制作、乐趣等3. 课文内容:风筝制作过程、放风筝的乐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写一篇关于放风筝的短文。
答案示例: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放风筝。
我们带了一只漂亮的蝴蝶风筝,它在空中翩翩起舞,吸引了很多人观看。
放风筝真有趣,下次我还想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放风筝。
2. 作业要求:不少于100字,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风筝的制作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放风筝》教学设计
《放风筝》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五月的季节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是一个郊游的好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大家都准备怎样安排?(大面积提问)2指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入课题。
3你都放过什么样式的风筝?(大面积回答)]4你听说过花儿放风筝吗?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花儿放风筝是怎么一回事。
二、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新的生字。
1、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将课文读通顺。
对阅读中有困难的地方标示出来。
2、学生朗读课文,老师巡视。
3、老师出示投影片:瞧草坪尾巴蝴蝶蜻蜓绿盈盈盘旋滑行4、同位之间互相帮助检查生字的发音。
5、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老师提要求:认真听其他同学读,思考哪些词语的意思自己不懂。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精读体会情感。
1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想每一小节诗所描写的景色。
2指学生分小结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生字和词语的发音。
3在小组内合作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4说一说读诗歌的时候自己想象到了哪些景色?(重点指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学生)5你想到的这些景色诗歌中写到了吗?有感情得读一读。
6诗歌中你喜欢哪些内容画出来,说说为什么?(同位交流,老师巡视)7集体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互相补充,扩展思维。
8花儿为什么也会放风筝呢?他们还会放飞什么?发挥小组的力量想一想。
9指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续写一小节。
(三)学习生字,巩固基础知识。
1出示生字卡片,交流记忆方法:瞧坪尾蝴蝶蜻蜓盈盘旋滑2同桌间交流记忆方法,老师了解记忆有难度的生字。
3全班重点交流:盈旋瞧滑(老师适当的进行板书标示记忆重点)4简单交流记忆其他的生字。
5学生独立学习生字的书写,有重点的练写:盈旋瞧滑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诗歌,大家也来尝试做个小作家,想一想花儿还会放飞什么?写一小节诗歌,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四、板书设计:花儿也会放风筝——放出才翅膀的蝴蝶、长尾巴的蜻蜓……《放风筝》教学设计2活动准备音乐《放风筝》、风筝图片的PPT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活动目标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变化完整表现出放风筝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风筝》教学设计-教学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放风筝》教学设计
严丽菊
--------------------------------------------------------------------------------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是如何将风筝飞上天的过程以及美丽、热闹的天空写具体的。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五、六节。
教学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五张)
(1)各式图案的风筝、说话练习题一道。
(2)两段对比的话。
(3)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伴随优美的音乐)。
(4)辅助背诵的两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
重点学习了课文一、二节,了解到作者从体育场上人很、风筝的样式多、放风筝前的喜悦心情这几方面来具体写的。
2.朗读一、二节。
教师引读:
到体育场来放风筝的人可真不少……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我跟哥哥说……
3.出示多媒体幻灯片(1)
(1)仔细观察:除了书上描述的以外,天上还有哪些风筝?
(2)说话练习:
天上有(),有(),有()…就是没有()。
二、发现学习(一)
1.过渡:望着天上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想让风筝飞上天。
课文(三、四节)具体描写了放飞风筝的经过。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2):哥哥拿着线轴,向前跑。
我拿着风筝。
哥哥收住脚,“大蜻蜓”飞上了天空。
3.这两段话有哪些不同?课文第三节是怎样将放风筝的经过写具体的?
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四人小组学习。
要求:
1)每位组员都要发表意见。
2)学习组长组织组员交流。
3)组长最后归纳总结。
4.学习组长交流学习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5.朗读三、四节,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发现学习(二)
1.过渡:成功地将风筝放飞上天,给“我”和哥哥带来了快乐。
欣赏风筝在天上随风飘荡的情景,更是一种无穷的乐趣。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风筝在天空中随风飘荡的情景。
3.多美丽的天空,又多热闹的天空。
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得好吗?为什么?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
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
4.学生评价教师的朗读。
教师追问:这些语句为什么不能去掉?体会作者是如何将美丽的天空写具体的。
5.有感情朗读第五节。
6.分工读第六节,在朗读中体会并总结相似的句式:
什么,怎样,好像在干什么。
7.再次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用以上句式练习说话:
那美丽的“花蝴蝶”,(),仿佛()。
那灰褐色的“蜈蚣”,(),好像()。
那碧绿的“大蜻蜒”,(),犹如()。
8.有感情朗读第五、六节。
9.背诵五、六两节。
(1)出示多媒体幻灯片(4),辅助背诵: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蜒”叽叽喳喳地叫()。
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
那金黄的“小蜜蜂”,(),好像()。
那鲜红色的“大金鱼”,(),好像()。
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仿佛()……
(2)独立背诵。
(3)集体背诵。
四、总结全文
1.总结语:“天空中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显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
”多么美丽的风筝,多么美丽的天空,多么快乐的心情。
放风筝,其实放飞的更是一种心情:舒畅、满足、快乐、无忧无虑……
2。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
《放风筝》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