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复习课》教案
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
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
2. 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原子半径、化合价、原子序数等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分为七个周期,十六个族。
3. 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a. 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b. 族的变化:同一族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
2.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2. 利用图表、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元素周期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元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
2. 讲解元素周期律的概念: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和发现过程。
3.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介绍周期表的七个周期和十六个族。
4. 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规律:通过观察周期表,引导学生发现原子半径、化合价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5. 讲解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详细讲解同一周期和同一族内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6. 练习与应用: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分析解释。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领域:如化学反应原理、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
2. 讲解一些重要的元素周期律规律:如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分界线、过渡元素的特点等。
元素周期律的教案
元素周期律的教案教案:元素周期律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律的由来和基本原理。
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排列规律。
3.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排列规律。
2.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排列规律。
2.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准备:1.幻灯片、电子白板或黑板。
2.元素周期表。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10分钟)2.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然后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是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Step 2:讲解元素周期律的由来和基本原理(20分钟)1.通过幻灯片、电子白板或黑板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律的由来和基本原理。
2.解释元素周期律是根据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元素进行分类和排列的表格。
3.引导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和主要贡献者。
Step 3: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排列规律(30分钟)1.通过幻灯片、电子白板或黑板向学生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排列规律。
2.解释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周期、族和元素符号。
3.解释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排列规律包括:按原子序数递增、周期性重复和相似性。
Step 4:讲解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和意义(20分钟)1.通过幻灯片、电子白板或黑板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和意义。
2.解释元素周期表可以预测元素的性质、化学反应和存在形式。
3.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元素周期表在冶金、化工、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Step 5:巩固与拓展(20分钟)1.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感悟。
2.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扩展讨论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鼓励他们运用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Step 6:课堂总结(10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排列规律。
2.强调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和意义,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应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
2022届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学案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周期: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
(2)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
短周期长周期序号 1 2 3 4 5 6 7元素种28818183232数0族元素21018365486118(2)族(18个纵行,16个族)。
【微点拨】1.在周期表中,同一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等,如0族氦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其余最外层8个电子;2.在短周期中,第ⅡA族和第ⅢA族不相邻。
二、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3.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对于元素Li、Na、K。
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Li<Na<K;②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Na>Li;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Na>Li;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OH>NaOH>LiOH。
(2)对于元素Cl、Br、I。
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l<Br<I;②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Br>I;③单质与氢气化合由易到难的顺序为Cl2>Br2>I2;④其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至强的顺序为HI<HBr<HCl;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弱至强的顺序为HIO4<HBrO4<HClO4。
4.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现有元素:Na、Mg、Al、S、Cl。
(1)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Al>S>Cl。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教案
一、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涵和外延。
2.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方式。
3.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数学表达和应用。
4. 教学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
5. 教学过程:(1)导入:回顾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2)讲解: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发展历程,讲解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方式。
(3)互动:提问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4)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排列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规律,能够运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查找和性质分析。
2.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的划分以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规律。
3.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表中特殊元素的定位和性质分析。
4. 教学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元素周期表。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之间的关系。
(2)讲解: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的划分,讲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规律。
(3)互动:提问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4)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主族元素的性质与周期表分布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主族元素的性质,掌握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
2. 教学重点:主族元素的性质、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
3. 教学难点:主族元素性质与周期表分布之间的关系。
4. 教学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元素周期表。
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
(2)讲解:介绍主族元素的性质,讲解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
(3)互动:提问学生对主族元素性质与周期表分布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主族元素的应用。
《元素周期律》优秀教案
《元素周期律》优秀教案教案名称:《元素周期律》理解与应用教学目标:1.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和常见的元素周期表信息。
3.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元素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1.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
2.掌握常见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3.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元素周期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元素周期律概念,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了解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基本了解程度。
2.展示元素周期表,让学生观察表格的排列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运用PPT讲授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及重要的科学家贡献。
2.详细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规律,包括周期、族、主副族等概念解释。
3.根据PPT展示,讲解元素周期表中常见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三、训练与实践(40分钟)1.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填写空缺的元素符号和原子序数。
2.让学生完成一道应用题,通过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元素相关问题。
例:如何判断普通饮用水中有无氯元素?3.学生在小组间交流,共同解决练习和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助。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学生汇报答案,教师进行点评。
2.引导学生总结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3.鼓励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拓展思维。
五、学后作业(5分钟)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元素周期律为基础,编写一个小故事,描述元素周期表中两个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2.布置元素周期表的背诵作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基本性质。
教学延伸:1.可以邀请化学教师或专家进行相关讲座,深入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前沿研究和应用。
2.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素周期表的比较研究,了解不同种类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和应用。
3.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实际体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和实验数据的分析。
元素周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论文
元素周期表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一、教学思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经验建构而来;学习产生于个人对知识的理解、阐释;学习是学习者在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对意义理解的过程。
教育建构主义的根本信条是: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支持建构知识,而不是灌输知识的过程。
高三复习不是“炒冷饭”,不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对学生讲解已懂的知识,而是学生对知识的重新认识,建构知识网络、融合提升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活动要以问题为主线组织、调控课堂教学,通过创设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尽快地进入紧张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学科知识的热情,促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归纳总结知识,建构、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运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借助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分析、推测某些元素的位置和性质。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逐步形成认识世界客观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四、教学难点:运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推测某些元素的位置和性质。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归纳法六、教学过程引言:上一节课,我们复习了元素周期律,这一节我们复习元素周期表,那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是什么关系呢?学生: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教师: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工具,那我们该不该把工具拿在手里呢?(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周期表的重要性,首先从思想上重视对元素周期表的复习)学生:该。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复习 教案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课教案一.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并能熟练应用;(2)进一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关系。
2.过程与方法(1)能够设计出适当的图表来表示1-18号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能够总结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并画出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框架;(3)能初步具有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能把位、构、性初步联系起来并熟练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1)体会对比、归纳、总结等科学方法在探究学习中的应用;(2)认识到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学习中的重要作用;(3)能从元素周期表的设计与探究过程中体验到科学探究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二.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律的实质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三.教学难点位、构、性三者之间的规律及其应用.教学方法回答法、归纳整理、讲练结合五.教学用具多媒体电量关系原子A Z X阳离子A Z X n+六.教学过程 【考点梳理】含考点:1、原子序数2、核素、同位素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初步认识「质子「原子核峠L 中子决定元素种类决定核素种类1、几个重要关系式质量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二核内质子数二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Zn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Z+n ) 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逅子和一定数目住子的原子。
同位素:同一兀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说明:(1)符号A ZX 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 ,质量数为A ,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 的一个原子.(2)只有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才能互称同位素.即同位素的质子数必定相同,而中子数一定不同,质量数也不同.(3)由于一种元素往往有多种同位素,因此同位素的种数要多于元素的种数. (4)同位素的特性:物理性质不同(质量数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5)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氕、氘、氚(6)重要同位素的用途:氘、氚为制造氢弹的材料;14C 多用于考古中测定文物年代;※注意:“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如Cl -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例题](2011)2•硒(Se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8034Se 的中子数为A .34B .46C .80D .114原子核外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变化决定元素的性质(2008)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称为同位素的是A•12C和14CB•氧气和臭氧C•甲烷和乙烷D.正丁烷和异丁烷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_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能量越_低,离核越近。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3)能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的规律;(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
2. 教学难点:(1)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及其应用;(2)元素周期表中族、周期的分布及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教学新课:(1)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2)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族的概念及分布规律;(3)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元素周期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2. 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及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 完成练习题,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元素周期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药物设计、材料科学等。
2. 分享成果: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成果分享,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七、案例分析1. 案例一: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以某种药物的设计为例,讲解如何利用元素周期律选择合适的元素进行药物设计。
2. 案例二: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表》教案元素周期表是化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描述了化学元素的特性和排列方式,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如何设计一份优秀的《元素周期表》教案,让学生感到有趣、容易理解并且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先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来撰写教案。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和规律;2. 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各个元素的特性、价电子及价态;3.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针对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重难点分别为:1.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和规律,以及描述这些规律的基本概念;2. 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各个元素的特性和应用方法,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掌握元素的化学反应和相关知识,为深入理解元素周期表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方法针对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讲授法:对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该表格的排列方式和规律;2. 实验法:利用化学实验在实验室中模拟元素间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元素的特性和反应;3. 案例法: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元素周期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作用和价值。
四、教学内容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和排列方式;2. 元素周期表中基本元素的特性、价电子和价态;3. 元素的化学反应和相关知识;4.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方法和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五、教学评估教师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评估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测试、作业和实验报告等。
通过这些手段,学生可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也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及时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案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教案[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理解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关系。
2.了解元素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理解元素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位、构、性”关系应用的思维模型。
一、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及性质规律1.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1)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同周期元素由左向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由上向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2.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区和非金属区(1)金属性强的在周期表的左下方,最强的是Cs(放射性元素除外),非金属性强的在周期表的右上方(稀有气体除外),最强的是F。
(2)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故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
3.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1)同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相同(O、F除外)。
(2)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3)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H最低价为-1,O、F除外)。
(1)金属元素只表现金属性,非金属元素只表现非金属性()(2)氟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3且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4)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最高正价一定是+2价()(5)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答案(1)×(2)×(3)×(4)×(5)×1.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碱性最强的是NaOH。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强的是HF。
2.X元素能形成H2X和XO2两种化合物,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是()A.13 B.14 C.15 D.16答案 D解析根据H2X可知,X为-2价,X元素在第ⅥA族,上述四种元素属于第ⅥA族的是16号元素硫。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教案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教案篇一: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必修2 第一章物质构造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根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根底知识。
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根本的物质构造知识,这些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根底。
在本章中,这些知识将更加细化,理论性更强,体系更加完好。
通过《物质构造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关于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展综合、归纳。
同时,作为理论指导,学生能更好的把无机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在物质构造的根底上,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在初中和必修I中所学习的氧化复原反响和许多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连汇贯穿。
在第三节,通过化学键的学习,可以为今后有志深化学习化学的同学打下一定的根底。
总之,本章内容既是必修的重要理论内容,也是为选修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二、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明白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掌握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周期性变化。
才能目的:提高学生们归纳整理的才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学会总结,学会概括,体会构造决定性质的理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周期性变化。
难点:明白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四、学情分析: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根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根底知识。
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根本的物质构造知识,这些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根底。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六、课前预备:学生学习预备:导学案- 1 -教师教学预备:投影设备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不明白点(主要以学生课前板书答案展示的方式)(二)、情景导入,展示目的:教师:原子构造大家在初中就已经理解了,刚刚通过同学们对导学案的展示已经对原子构造理解的不成征询题了,那么核外电子详细如何样排布?有什么规律特点,以及元素周期表可以表达出哪些构造规律,与元素性质规律有什么联络,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内容。
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5篇)
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5篇)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主要内容包括:原子序数和周期性的概念;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以及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等几个部分。
并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属基础理论知识范畴,不仅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
在教材安排上,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不仅对学过的碱金属‘卤素等主族元素作了规律性的总结,也为即将学习的元素周期表和氧族元素等律后元素的学习奠定了理论知识基础。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才真正打开了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性的学习元素及其性质的科学大门。
3教材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情感目标:热爱、理解对规律探讨的科学家(二)能力目标: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观点教育:量变引起质变。
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三)德育目标: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从周期律的导出,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探求知识、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核外电子排布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难点: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二。
教学方法:1方法:诱思探究法──通过自学、讨论、对比、实验、设疑等方式诱导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探究。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3)能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判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深化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2)利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性质的比较和分析;(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精神;(3)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1)定义:元素周期律是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2)发现: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垂直排列,每个周期代表一个电子层的填充;(2)族:水平排列,同一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区块:周期表中的方格区域,表示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1)元素周期律的内在逻辑关系;(2)元素周期表中区块、族的划分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强化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3.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元素周期律的奥秘;4.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3. 分析: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讲解周期、族、区块的划分及应用;4. 实践:让学生利用元素周期表,分析具体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5.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元素周期律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学历案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涵,包括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族的划分,以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能够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预测元素的性质,解决相关化学问题。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和表现。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难点(1)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位构性”关系的综合运用。
三、知识回顾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2、电子排布规律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四、知识讲解(一)元素周期律1、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原因: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元素的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 除外),最低负化合价=主族序数 8。
3、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二)元素周期表1、周期(1)周期的定义: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元素称为一个周期。
(2)周期的分类:短周期:第一、二、三周期,分别包含 2、8、8 种元素。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一、备考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2、 学会用等量代换原理寻找等电子微粒3、比较各种简单微粒半径的大小.4、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要点精讲(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具有相同电子层的一系列元素列为一个周期:周期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2)族: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或价电子数(副族)的一系列元素称为一族.第一周期 (2种)三个短周期 第二周期(8种)第三周期(8种)七个周期 第四周期(18种) (七个横行) 三个长周期 第五周期(18种) 第六周期(32种) 一个不完全周期 第七周期(21种) 七个主族(ⅠA - ⅦA ) 十六个族 七个副族(ⅠB-- ⅦB ) (十八个纵行) 一个八族(Ⅷ)(含3个纵行)一个零族(稀有气体)主族元素: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非金属元素:8-|负化合价|).或 (非金属元素: 最高正化价+|负化合价| = 8零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已达稳定结构,故稀有气体在通常情况下难以发生化学反应:但与F 2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如XeF 4等化合物,所以其惰性是相对的。
副族元素:全部由长周期元素组成的族.副族序数=价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价电子:用来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外层电子以及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二)性质递变规律:(1)同周期元素递变性:Na Mg Al与冷水反应: 剧烈 缓慢与热水反应: 更剧烈 明显且溶液呈碱性 元素周期表元素种数与H+(酸溶液)反应: 很剧烈剧烈较为缓和Mg(OH)2 Al(OH)3与酸(H+)反应:可溶(Mg(OH)2+2H+=Mg2++2H2O) 可溶(Al(OH)3+3H+=Al3++3H2O) 与碱(OH-)反应: 不溶可溶(Al(OH)3+OH-=AlO2-+2H2O)Si P S Cl与H2化合条件高温下,很少部分化合高温加热光照或点燃氢化物稳定性极不稳定不稳定较不稳定稳定最高氧化物 SiO2 P2O5 SO3 Cl2O7及其水化物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酸性弱酸中强酸强酸最强的酸(水溶液中) 结论: Na Mg Al Si P S Cl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2)同主族元素递变性:族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O周期非金属性逐渐增强1 金非稀2 属金有3 性属气4 逐性体5 渐逐元6 增渐素7 强增强小结: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则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三)构、位、性的相互关系性质位同化学性质同位近化学性质近主族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除O、F)左→右递变性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决定电子得失能力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周期序数=电子层数(四)(五)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无论是原子还是离子(简单)半径,一般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及电子间的排斥力的相对大小来决定.故比较微粒半径大小时只需考虑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排斥情况.具体规律小结如下:1. 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则半径越大.即同种元素: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如:H+<H<H-; Fe>Fe2+>Fe3+Na+<Na; Cl<Cl-2. 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越小.即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则半径越小.如:(1)与H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H->Li+>Be2+(2)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O2->F->Na+>Mg2+>Al3+(3)与Ar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S2->Cl->K+>Ca2+3. 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1)同主族的元素,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无论是原子半径还是离子半径从上到下递增.(2)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如Na>Cl(3)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比较时要把阴阳离子分开.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半径大于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半径.如Na +<Cl -如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 3+(4)如既不是同周期,又不是同主族,比较原子半径时,要寻找到合适的中间者.如Ge 、P 、O 的半径大小比较,可找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中元素为中间者.(N ) O(Si ) PGe因为Ge >Si >P >N >O,故Ge >P >O(六)周期表的应用:(1)根据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元素及新物质(农药、半导体、催化剂等)(2)预测元素的性质:① 比较不同周期,不同族邻位元素的性质;② 推知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3)判断气态氢化物的分子构型和分子极性:① 第ⅣA 族:4RH ——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② 第ⅤA 族:3RH ——三角锥形,极性分子,3NH 溶于水呈弱碱性③ 第ⅥA 族:R H 2——折线形(V 型),极性分子,水溶液呈弱酸性(除O H 2)④ 第ⅦA 族:HR ——直线形,极性分子,水溶液呈强酸性(HF 为弱酸)三、知识点小结1、等电子微粒2、比较各种微粒半径的大小3、推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典题分析:例1、(2008四川)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 .除点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 族的所有元素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元素周期律教案【,教学资料】
元素周期律教案-【通用,经典教学资料】教案章节:一、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教学目标:1. 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
2.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
3. 掌握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方法。
教学内容:1. 介绍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2. 解释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作用。
3.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和结构。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
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
3. 利用元素周期表,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方法。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的理解。
2. 评估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使用元素周期表时的熟练程度。
教案章节:二、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教学目标:1. 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数学表达式。
3. 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解释元素周期律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3. 探讨元素周期律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引导学生学习元素周期律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领域。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2. 评估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数学表达式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探讨元素周期律应用领域时的积极程度。
教案章节: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教学目标:1.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方式。
2.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和规律。
3. 熟悉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分类和周期性。
教学内容:1.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方式。
2. 解释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和规律。
3. 探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分类和周期性。
1.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方式。
2. 引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和规律。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涵和外延。
2. 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够运用元素周期表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3)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元素周期律的数学表达及其推导;(2)元素周期表中族、周期的划分及其规律;(3)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元素周期表的动态变化,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化学》、《高中化学》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PPT等。
3. 网络资源:有关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普文章、视频等。
4.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化学发展史,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2)提问:元素周期律是什么?有何意义?2. 知识讲解:(1)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内容,如原子序数、原子半径、化合价等;(2)推导元素周期律的数学表达式,如周期表的排列规律;(3)介绍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周期、族、周期表的划分等;(4)讲解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实例分析:(1)分析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2)分析同一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3)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解决实际问题,如化合物稳定性判断、金属性判断等。
4. 课堂互动:(1)提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有何关系?(2)提问:如何利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推断?(3)小组讨论:元素周期律在现代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轮复习_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案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考纲要求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3.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以I 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5.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教材精讲一.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3.具体实例:以第3周期或第ⅠA 、VII A族为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注意:元素各项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新的发展的基础上重复。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间性质的差异也在逐渐增大,并且由量变引起质变。
二.元素周期表及其结构1.元素周期表: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⑴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成的横行叫周期。
长式周期表有7 个周期:1、2、3 周期为短周期;4、5、6周期为长周期;7为不完全周期。
目前1~7周期元素数目分别为2、8、8、18、18、32、26。
周期序数= 电子层数。
⑵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的纵行叫族(除8、9、10列)。
长式元素周期表有18 纵行,分为16 个族。
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族序数后加字母A表示。
7个。
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
用族序数(罗马数字)后加字母B表示。
7个。
第Ⅷ族:第8、9、10 纵行。
0族:第18 列稀有气体元素。
⑶镧系元素:周期表中[行6,列3]的位置,共15种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够正确书写前20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能够熟练书写常见物质的电子式。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理解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会应用元素周期表。
3、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和内容,能够利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
4、准确区分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并会熟练应用。
过程与方法:
提升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能力,学习比较、综合、归纳和推断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唯物主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感悟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对科学实践指导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元素周期律
难点: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
1. 归纳整理,质疑探究 【教学流程】
学生讨论归纳本章的知识点
学生展示归纳的成果 学生质疑互动 教师总结归纳 练习巩固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讲述】
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元素的性质和它在元素
周期表中的位置;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也可以推断
元素原子的结构和该元素所形成单质或化
合物的性质;
根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也可以推断
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
置。
【小结】
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2.明确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B
特
殊
知
识
点
元
素
之
最
最活泼金属_____ 、最活泼非金属____
最轻的金属____ 、最轻的非金属_____
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___ ,含H%最大的是___
最强酸_______ 、最强碱_________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和非金属_______
找半导体:在“折线”附近Si Ge Ga
找农药:在磷附近P As S Cl F
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
过渡元素Fe Ni Pt Pd Rh
Cs F2
Li H2
HF CH4
HClO4CsOH
Al O
应
用
举
例
【练习并归纳】
1.利用元素周期表推断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
强弱
2.利用元素周期表确定某
些元素的原子结构,并
由元素的性质的递变规
律来推测元素的性质。
3. 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
中寻找新物质(农药、
半导体、催化剂等)
进一步理
解元素的
原子结
构、位置
和性质之
间的关
系,证明
结构决定
性质的原
理。
培养
学生演绎
推断的思
维能力。
总
结元素的原子结构、位置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作业】
《点击》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
板书: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七主、七副、一八、一零;三长、三短、一不完全。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最高正价数|+|负价数|=8
2. 元素周期律
3.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4. 元素的原子结构、位置和性质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