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转基因辩论
![转基因辩论](https://img.taocdn.com/s3/m/83eae84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b.png)
转基因辩论
尊敬的评委和各位观众,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讨论一个备受争
议的话题——转基因。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
来实现特定性状的技术,它在农业、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
广泛的应用。
然而,转基因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包括对人类健康和
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影响。
支持转基因的人认为,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病
能力,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从而有助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此外,转基因技术还可以生产更加营养丰富的食品,满足人们对健
康食品的需求。
在医学领域,转基因技术也可以用于生产药物和治
疗疾病,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然而,反对转基因的人认为,转基因技术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
境造成未知的风险。
他们担心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或导
致其他健康问题,而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他们还指出转基因技术可能会导致农业生产过于依赖少数种
子公司,削弱农民的权益。
在我看来,转基因技术是一种有潜力的技术,可以为人类社会
带来许多好处。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科学研究和监管,以确保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
和可持续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为他们提供
足够的信息和透明度,让他们能够做出理性的决定。
总的来说,转基因技术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话题,需要我们进
行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辩论,能够更加全面地
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方向。
谢谢大家!。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8af95d3186bceb19e8bbde.png)
(7)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
【答案】 (1)A (2)有丝分裂 (3)囊胚
(4)①②③ (5)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 相同
(6)前者主要用于治疗不孕夫妇的不孕症, 后者可以用于治疗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 移植的疾病
(7)会破坏人类正常的性别比例,违反伦理 道德
(对应学生用书P272)
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 (1)目前对基因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基因间 的相互作用了解有限。 (2)目的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3)外源基因往往是随机插入宿主细胞基因 组的。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考查转 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分析。解答本题时可运 用辩证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讨论。从转基因 生物会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会不会富集,转 基因产品中的外源基因是否会在环境中传播, 转基因生物能否成为外来物种,是否对环境造 成破坏,如何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评价等方 面切入,来解答本题。
() A.基因检测 B.设计试管婴儿性别 C.克隆人 D.对植入前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答案】 C
4.“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 精子和卵子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 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如图所示的时期,再将胚胎 移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它不仅使一部分 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 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
②是否引起基因歧视及其他危害。
(1)重组的新细胞经过发育,要想获得基因 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可采用________技术。
(2)若将上述技术用于白血病病人的骨髓移 植,图中患者是O型血,提供卵细胞的女性是 AB 型 血 , 则 骨 髓 移 植 成 功 后 患 者 的 血 型 是 ________型。
【答案】 C
2.如今,从土豆、草莓到西红柿,各种各 样的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更有资 料显示,我国餐桌上有50%以上的大豆色拉油 属于转基因食品。然而,近年来,有关转基因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87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含解析)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87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fd4145af45b307e87197fc.png)
考点87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生物反应器——生产细胞产品(1)转基因成果转基因抗性农作物(2)对安全性问题的争论①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a.反对“实质性等同”。
b.担心出现滞后效应。
c.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
d.担心营养成分改变。
e.侵犯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
②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a.可能扩散到新的生态区域,破坏生态平衡。
b.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c.可能与某些细菌或病毒杂交,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
d.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进入杂草,形成“超级杂草”。
③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生活环境造成破坏。
(3)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①正视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问题,要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②制定政策和法规,最大程度保证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安全性。
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3(1)生物武器的种类(连线)(2)我国政府观点: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
考向一生物技术的安全性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引起人们争论的技术原因是①转移基因的功能往往未知②转移基因的结构往往未知③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④外源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参考答案】C解题技巧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问题的原因(1)目前对基因的结构、调控机制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有限。
(2)目的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3)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4)转基因生物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其他物种竞争力弱而大量死亡,引起生态危机。
2.安全性常见误区(1)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如果引进的生物会破坏环境或者对当地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可能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锐减。
(2)转基因生物具有危害≠阻止技术的发展:应用正确态度对待转基因技术,不能因为可能的危害而阻止技术的发展。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bc6b52743323968011c9243.png)
二、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观点 技术名称 伦理方面 克隆 人 技术方面 技术还不成熟 反对 违反了人类的 伦理道德观念 可通过 胚胎分级 、 染色体 基因诊断 、 检查 等方法解决技 术问题 支持
观点
技术名称
反对
支持
胚胎也是生命, 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并 设计试管婴儿 杀死胚胎无异于 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 “谋杀” 基因 检测 技术 方面 伤 很难用在具体医 有一些 遗传性 疾病检测 疗中 后可在早期采取措施
(5)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试管婴儿也是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 精卵发育而来的,在生殖方式上它属于有性生殖。
(2)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为:
(3)若获得同卵双胞胎可运用胚胎分割移植技术,即在 囊胚期,将内细胞团均分成两份,每一份经培养移植后
生物安全(对 生物多样性的 影响)
离有限、花粉存活时
间物原有的分
类地位、减少农药使 用、保护农田土壤环 境
打破物种界限、二次污染、
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 毒蛋白等可能通过食物链 进入人体
性的影响)
2.转基因生物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①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②减少农药使用,减少环 境污染 ③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 加值 ④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 物品质 ⑤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相 关产业发展
缺点
①可能产生有毒蛋白或新过敏
原
②可能产生重组病菌、重组病 毒或超级杂草
③可能使疾病的传播跨越物种
障碍 ④可能会损害生物多样性
⑤可能干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关键一点] (1)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人类解决饥饿和贫困不可或缺的 技术。
【状元360】2015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基础课件:选修 3.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状元360】2015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基础课件:选修 3.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bbe32e2f60ddccda38a0fd.png)
1.生物武器概念:旧称细菌武器。生物武器是生物战剂及 其施放装置的总称,它的杀伤破坏作用靠的是生物战剂。生物 武器的施放装置包括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弹头和航 空布撒器、喷雾器等。以生物战剂杀死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 武器统称为生物武器。
2.生物战剂概念及分类。 (1)概念:是军事行动中用以杀死人、牲畜和破坏农作物的 致命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生物战剂是构 成生物武器杀伤威力的决定因素。 致病微生物一旦进入机体(人、 牲畜等)便能大量繁殖,导致破坏机体功能、发病甚至死亡。它 还能大面积毁坏植物和农作物等。
考点一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1.一分为二地看待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1)引发争论的原因: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人 们意想不到的后果,这是因为人们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 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的了解相当有限;转移的基因虽然 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少却是异种生物的基因;外源基因插 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2)争论观点的比较(列表): 问题 观点 理由 转基因食物引起食物安全性问题有许 食 绝不能对转基 多方面: ①安全性检测问题, 反对“实 物 因食物的安全 质性等同”;②担心出现滞后效应; 安 性掉以轻心 ③担心出现新的过敏源;④担心营养 全 成分改变;⑤侵犯宗教信仰或人权等
问题 食 物 安 全
遗传物质是 DNA (1)转基因鱼成功的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人的 GH 是一个含有 191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若将 人的 GH 基因转移到鱼体内, 则转基因鱼增加的脱氧核苷酸数至 1 146 ,并写出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过程。 少是________
答案 C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12b95731b765ce05081434.png)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学案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
2.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
学习重点:(1)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多层面、多角度的关注。
(2)运用生物学知识对不同观点的理由进行辨析和讨论。
学习难点:(1)从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高度去审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2)了解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争论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和伦理道德背景。
(3)保证课堂讨论、辩论会,以及社会调查的组织工作有序而有效地实施。
一、转基因成果1.微生物方面(1)制造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如清除石油污染的_______________。
(2)使用___________ ____,生产稀缺的生化药物,即_______________。
2.转基因动物方面(1)在培育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
(2)科学家把转基因动物(如奶牛)变成_______________,让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____________或人类所需要的____________。
3.转基因植物方面(1)成果: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________、_______、抗除草剂、______等全新性状的农作物。
(2)推广国家及品种:全球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国家已经有十几个,种植面积最大的前四个国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以种植________ _______最多,其次是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1)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反方观点:反对“实质性等同”、出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正方观点:有安全性评价、科学家负责的态度、无实例无证据(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反方观点:扩散到种植区之外变成野生种类、成为入侵外来物种、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成为超级杂草、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正方观点:生命力有限、存在生殖隔离、花粉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反方观点:打破物种界限、二次污染、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毒蛋白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正方观点: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1)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以及___________ ____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转基因 生物 利弊 辩论
![转基因 生物 利弊 辩论](https://img.taocdn.com/s3/m/0224fdcf172ded630a1cb60d.png)
基因改造生物带给人类收益还是危害5 月16 日消息:通过基因改造的生物是否会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危害?面对基因改造生物可以带给人类的巨大收益和可能带来的危害,人类该何去何从?昨天,在由国家环保总局主办,由加拿大食品检验署、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协办的生物安全培训班上,到会的各路专家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到了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上。
国家环保总局自然司柏成寿告诉记者,通过基因方式对生物体进行改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很多物种在改良后产量有了增加,也增强了防御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的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改良后的品种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危害。
他举例说,像“抗虫棉”,这种棉花经过一定的基因转化后,可以使自然界中原来危害棉花的害虫死去,但它也可以使很多非目标的有益昆虫死去。
还有一些农作物被注入一种抗除草剂基因,当农田中施加除草剂时,所有的杂草都会死去,只保留下农作物本身。
但在某种情况下,这种抗除草剂的农作物会和杂草出现杂交,这种杂草就被称为“超级杂草”,消灭起来就非常困难。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许崇任和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刘标还列举了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转基因作物事件,包括:将巴西豆的基因转入大豆,虽然可以改良大豆营养组成,但可能会引起部分人群发生过敏反应。
转Bt 基因玉米可以提高有益昆虫绿草蛉的死亡率和延长发育时间。
用食转基因马铃薯的蚜虫饲喂瓢虫,会影响瓢虫的生殖力及存活。
而蚜虫是温带作物中重要的害虫,瓢虫是其天敌。
通过基因改造的生物是否会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危害?面对基因改造生物可以带给人类的巨大收益和可能带来的危害,人类该何去何从?昨天,在由国家环保总局主办,由加拿大食品检验署、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协办的生物安全培训班上,到会的各路专家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到了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上。
国家环保总局自然司柏成寿告诉记者,通过基因方式对生物体进行改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很多物种在改良后产量有了增加,也增强了防御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的能力。
16-17版:专题整合提升: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步步高)
![16-17版:专题整合提升: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步步高)](https://img.taocdn.com/s3/m/469c282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b.png)
专题检测卷(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对转基因生物引起安全性争论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B.转移的基因一般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且往往属于同种生物的基因C.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不太清楚D.科学家对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的调控机制了解有限2.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科学家应科学地认识、评估和利用转基因生物B.社会公众在购买相关产品时应享有知情权C.转基因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D.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利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刚兴起的时候,都以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且必须在“负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的实验室里操作。
这里“负压”的作用主要是()A.防止重组基因的生物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从而对环境造成基因污染B.提高微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C.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D.避免其他微生物对实验材料的污染4.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制订相应的法规、条例规范生物技术的应用B.拥有生物武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各国均应加强研究和制造C.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D.高致病性的基因重组到高传染性的病毒基因组中,就可能在人或动物群体中迅速蔓延5.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他的依据是()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D.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只能在种植区以内繁殖6.转基因技术就是对某一物种具有特殊性状的基因进行分离,并把它转移到另一物种中去,从而使这一物种具有组合基因。
17-18版: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创新设计)
![17-18版: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创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0ad8a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b.png)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判断正误: (1)转基因食物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 (2)转基因生物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 (3)对待转基因技术应该趋利避害,不能因噎废食。( ) (4)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 中。( ) (5) 转 入 到 油 菜 的 抗 除 草 剂 基 因 , 可 能 通 过 花 粉 传 入 环 境 中。( ) 答案 (1)× (2)√ (3)√ (4)× (5)√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3.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与推广给社会带来的社会效益 抗逆转基因作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使农作物具有抗逆 能力(如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毒、抗干旱、抗盐碱等), 因此,抗逆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 农作物摆脱土壤和气候的限制,使得作物在不良的环境中 更好的生长,提高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但是,抗逆作物不能固氮,不会使土 壤中无机盐的含量增加,因此,不可能减少化肥的制造量 和使用量。
①转基因不会改变生物原 有的分类地位 ②转基因 抗虫作物的种植,减少了 农药的使用量 ③抗除草 剂农作物的种植,减轻了 农田管理的负担,保护了 农田的土壤环境 ④新闻 报道不实,增加了公众对 转基因农作物的恐惧感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2.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首先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 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在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 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要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 有害转基因生物的危害性,要趋利避害。 (3)完善相应的法令法规,利用法律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 安全性。 (4)增强科学家的法律意识,提高科学家的研究道德水平。
预习导学
转基因 生物 利弊 辩论
![转基因 生物 利弊 辩论](https://img.taocdn.com/s3/m/c1912528bd64783e09122b31.png)
基因改造生物带给人类收益还是危害5 月16 日消息:通过基因改造的生物是否会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危害?面对基因改造生物可以带给人类的巨大收益和可能带来的危害,人类该何去何从?昨天,在由国家环保总局主办,由加拿大食品检验署、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协办的生物安全培训班上,到会的各路专家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到了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上。
国家环保总局自然司柏成寿告诉记者,通过基因方式对生物体进行改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很多物种在改良后产量有了增加,也增强了防御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的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改良后的品种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危害。
他举例说,像“抗虫棉”,这种棉花经过一定的基因转化后,可以使自然界中原来危害棉花的害虫死去,但它也可以使很多非目标的有益昆虫死去。
还有一些农作物被注入一种抗除草剂基因,当农田中施加除草剂时,所有的杂草都会死去,只保留下农作物本身。
但在某种情况下,这种抗除草剂的农作物会和杂草出现杂交,这种杂草就被称为“超级杂草”,消灭起来就非常困难。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许崇任和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刘标还列举了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转基因作物事件,包括:将巴西豆的基因转入大豆,虽然可以改良大豆营养组成,但可能会引起部分人群发生过敏反应。
转Bt 基因玉米可以提高有益昆虫绿草蛉的死亡率和延长发育时间。
用食转基因马铃薯的蚜虫饲喂瓢虫,会影响瓢虫的生殖力及存活。
而蚜虫是温带作物中重要的害虫,瓢虫是其天敌。
通过基因改造的生物是否会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危害?面对基因改造生物可以带给人类的巨大收益和可能带来的危害,人类该何去何从?昨天,在由国家环保总局主办,由加拿大食品检验署、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协办的生物安全培训班上,到会的各路专家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到了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上。
国家环保总局自然司柏成寿告诉记者,通过基因方式对生物体进行改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很多物种在改良后产量有了增加,也增强了防御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的能力。
专题4__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复习)
![专题4__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6ca0f4a336c1eb91a375dc7.png)
(2)解决的办法:
对于基因歧视现象,可以通过正确 的科学知识传授,伦理道德教育,立 法得以解决。
三、禁止生物武器
1.概念:
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 称生物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 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 毒素。
2.生物武器的种类
•致病菌: 炭疽杆菌 •病毒: 天花病毒 •生化毒剂: 肉毒杆菌毒素 •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新型鼠痘病毒、 转基因流感病毒
基 因 身 份 证
1.基因检测的优点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的措施,适 时进行治的办法
(1)问题:
①目前人类对基因结构及基因间相互作用尚 缺乏足够的认识,要想通过基因检测达到预防疾病 的目的是困难的; ②基因检测结果本身会给受检者带来巨大的 心理压力; ③个人基因资讯的泄露会造成基因歧视.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第一次重 组DNA获得成功.
2.转基因的重要成果
(1)微生物方面:工程菌,如可以清除石油污染的假 单孢杆菌等 (2)基因制药方面:如疫苗、抗生素、干扰素等
(3)转基因动物方面: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 转基因家畜、家禽,生物反应器
(2)转基因生物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
(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a.趋利避害,而不能因殪废食 b.建立相应的法规 如1993年制定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 办法》和2002年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 标识管理办法》
二、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一)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中国政府的态度:
注:利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
转基因辩论
![转基因辩论](https://img.taocdn.com/s3/m/5832ae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d.png)
转基因辩论正方,支持转基因技术的利益方。
反方,反对转基因技术的社会团体。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就转基因技术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
在这场辩论中,正方将为转基因技术进行辩护,认为它对农业和食品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反方则将提出转基因技术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主张禁止或限制其使用。
让我们期待一场精彩的辩论吧!正方,转基因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科学技术,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好处。
通过转基因技术,我们可以培育出抗虫、抗病、耐旱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解决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安全问题。
同时,转基因作物还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反方,但是,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首先,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引发生态灾害。
其次,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引发过敏反应或导致抗药性。
此外,转基因技术还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的垄断化,削弱农民的权益,加剧贫富差距。
因此,我们主张对转基因技术进行严格的监管和限制,甚至禁止其使用。
正方,我们理解反方的担忧,但是我们认为,转基因技术并非一无是处。
在严格的监管下,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转基因技术的优势,同时避免其潜在的风险。
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不断改进转基因技术,确保其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我们应该相信科学,而不是盲目地排斥一项技术。
反方,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和问题。
即使在严格监管下,转基因技术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类健康的安全,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高产量和经济利益。
我们主张采取谨慎的态度,暂时停止或限制转基因技术的使用,等待更多科学证据的支持。
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你们对转基因技术有何看法呢?请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观点和想法。
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重要的话题,共同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感谢大家的参与!。
浅谈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浅谈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0b5430252d380eb62946dea.png)
浅谈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开展“转基因”工程研究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其研究进展在社会上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上至专家学者、下至普通百姓对“转基因”问题的争论也从未停止,反对者认为“转基因”的研究违背了自然规律,其安全性有待考证,而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工程领域,有助于我国生物领域学科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正确认识转基因生物的利弊,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关键字: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利弊转基因生物包括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是把来源于任何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转入植物。
这可能是自然界无法发生的,人们也无法预测基因进入一个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何种作用。
转基因动物一方面是将正常人的基因片断导入动物体内让这种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并通过该动物分泌的奶或其他组织提取获得具有活性的分泌物质获得大量廉价的珍稀药物。
另一方面是利用转基因动物培养人体器官,解决人体器官移植供体短缺问题[1]。
一转基因生物的优点1、转基因植物的优点:可以培育高产、抗逆的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抗除草剂植物;培育高营养作物,解决营养缺乏问题;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人类所需的各种口服疫苗;利用转基因植物消除环境污染等。
2、转基因动物的优点:提高动物育种效率;建立多种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而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转基因动物技术可改造动物的基因组,使家畜、家禽的经济性状改良更加有效,如使生长速度加快、瘦肉率提高,肉质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抗病力加强等;可以决定后代性别;是对多种生命现象本质深入了解的工具,如研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细胞发育的潜能性,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胚胎发育调控,肿瘤,神经与发育等;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对濒危物种的挽救;生产人体或动物进行器官或组织移植时所需的器官和组织;转基因动物可作为医用或食用蛋白的生物反应器等等。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辩论稿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辩论稿](https://img.taocdn.com/s3/m/d1a717eb5acfa1c7ab00cc7b.png)
第一阶段:双方1辩立论陈词正1:我方的观点是转基因生物存在着安全问题,应禁止。
理由如下: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们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都了解的相当有限;再加上转移的基因虽然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少却非同种生物的基因,由于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是往往随机的,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很可能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
例如在转基因食品中,可能会出现新的有毒物质或过敏原,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在生物安全方面,我们担心将各类活的转基因生物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的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在环境保护方面,转基因生物还有可能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破坏。
综上所诉,我们有理由认为;转基因生物无论是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还是环境安全方面,都存在着安全隐患。
反1:我方的观点是转基因生物是安全的,应提倡。
我们认为,基因工程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后,在短短的30年间,就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生物科学的核心技术,在农牧业,工业,环境,医药卫生等方面展示出巨大的成就和美好的前景。
例如在农业方面,科学家将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旱基因,抗除草剂基因等,导入农作物中以提高其抗逆能力,在改良了农作物品质的同时,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环境。
在医药方面,现在利用转基因工程菌生产的药物已有60多种投放市场,最常见的就是胰岛素,干扰素等,有效的解决了像糖尿病这些常见病给人类带来的困扰。
转基因产品给人类带来的福音还有很多,而对方辩友所提到的那些安全隐患,我认为是过分担忧,并没提供出实际的事例来证明,我们不能怕噎着,就不去吃饭吧,所以我方坚持认为:转基因生物是安全的,应提倡。
第二阶段:双方2辩·3辩分别选择进行攻辩环节1: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正2:请问对方辩友,你是否认为刚生产出来的转基因食物需要安全性检测反2:当然需要正2:那也就是说你也同意转基因生物是存在安全问题的喽、反2:我认为任何刚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安全检查是必须环节。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https://img.taocdn.com/s3/m/b564d51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a.png)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目前对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在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两个方面
B. 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不反对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但反对转基因
C. 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
D. 生物武器是用致病微生物、生化毒剂、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
答案:
C
分析:
【解答】解:A、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是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另外还有生物安全问题,A错误;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反对生殖性克隆人实验,但不反对转基因,B错误;
C、试管婴儿可以设计婴儿的性别,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C正确;
D、生物武器是指有意识的利用微生物、毒素、昆虫侵袭敌人的军队、人口、农作物或者牲畜等目标,以达到战争目的一类武器,干扰素为淋巴因子,并非生物武器,D错误.
故选:C.
【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转基因食品、产品上都要标注原料来自转基因生物,如“转基因××”“转基因××加工品(制成品)”“加工原料为转基因××”“本产品为转
基因××加工制成”.对于转基因食物潜在隐患要进行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等措施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保障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
![转基因生物安全性](https://img.taocdn.com/s3/m/43ab232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c.png)
BRAND PLANING
商业产品部
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
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第一次重组DNA获得成功.
现代基因工程的创始人P·伯格(美国,1926-)在1960年以敏锐的科学预见力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是否可以创造出一种人工方法,把外界的遗传基因引入动物体内,以达到改变遗传性状和治疗某些疾病的需要呢?1972年,伯格把两种病毒的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再用DNA连接酶把这两种DNA分子连接起来,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重组DNA分子,首次实现两种不同生物的DNA体外连接,获得了第一批重组DNA分子,这标志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伯格因此获得了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不必担心转基因食物安全性的理由: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科学家的负责态度可以防止新过敏原的产生;至今尚未发现食用转基因食品而影响人体健康的事例;没能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物有问题;
(2)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引起生物安全的理由: 可能会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成为野生种类,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干涉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可能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细菌或病毒,有可能使杂草成为除草剂除不掉的”超级杂草”;
不引起生物安全的理由:扩散到种植区以外就很快死亡要表现出新性状,必须具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使他们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存活时间有限;
01
02
(3)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 引起环境安全的理由: 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重组微生物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重组DNA与微生物杂交,可能产生有害的病原微生物;转基因植物花粉中的有毒物质可通过蜜蜂进入蜜蜂,再经过食物链传递; 不引起环境安全的理由:转基因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抗除草剂农作物的种植,减轻了农田管理的负担,保护了农田的土壤环境;
(生物科技)转基因生物利弊辩论
![(生物科技)转基因生物利弊辩论](https://img.taocdn.com/s3/m/3fe7fc1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9.png)
(生物科技)转基因生物利弊辩论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基因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转基因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转基因生物是指通过修改或插入外源基因,使其具备特定的性状或功能,从而达到人类需求的一种技术。
但是,转基因生物的利弊争议也在不断地被讨论和争论。
下面从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转基因生物的好处1. 提高粮食和作物产量。
通过转基因技术对植物进行适当的改造,可以增加作物的抗旱、抗虫、抗病的能力,提高物种适应力和生产力。
同时,还可以延长作物的生长周期,让它们能够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得到更好的生长。
2. 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转基因技术还可以通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真正实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而且,转基因生物中的基因编码有助于增加作物生长效率,减少种植面积和灌溉方式,从而方便经济发展。
3. 为医学研究和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转基因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包括基于DNA技术的探测和诊断工具以及基于蛋白质的药物研究和治疗。
1. 健康风险的不确定性。
由于转基因生物中的基因是人为地改造和加入的,所以长期食用可能会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健康风险。
例如,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从而影响人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2. 生态风险的不确定性。
转基因生物中的基因对自然界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会与野生物种相交配,产生突变而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威胁生态平衡。
此外,转基因作物对昆虫、花粉等生态环境可能带来不良影响。
3.食品安全难以保障。
转基因技术还存在物种间基因转移的不确定性,以及作物种植田间杂交的难以控制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食品安全。
特别是在转基因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食品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转基因生物的利弊有着双重性:有助于增加农产品产量和环保,同时也存在安全性和健康风险。
因此,在推广和应用转基因技术的同时,必须掌握转基因技术的风险和安全性,确保生产和加工遵循严格的安全标准。
这才是我们更好地利用此项技术的前提条件。
转基因辩论
![转基因辩论](https://img.taocdn.com/s3/m/364f639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6.png)
转基因辩论
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就转基因这一话题展开激烈的辩论。
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生物体中,以改变其遗传特性的技术。
这项技术在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支持者认为,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增加抗病性,减少农药使用,从而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同时,转基因作物还可以抵抗干旱、逆境等环境压力,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此外,转基因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医学领域,用于治疗疾病,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然而,反对者则认为转基因技术可能会带来未知的风险。
他们担心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此外,转基因技术也可能会加剧农业生产的垄断现象,使农民失去种子自主权,导致农业生产结构的单一化。
在我看来,转基因技术的确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为人类社会
带来巨大的利益。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因此,
我们需要在推广转基因技术的同时,加强监管和风险评估,确保其
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总的来说,转基因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在充分发挥其
优势的同时,也要警惕其潜在的风险。
只有在科学、严谨的监管下,转基因技术才能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谢谢。
关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辩论赛稿
![关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辩论赛稿](https://img.taocdn.com/s3/m/de9fd1e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b.png)
关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辩论赛稿关于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大辩论。
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转基因生物的释放可能对环境质量、生态系统或生态平衡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生物在自然界中释放将污染自然资源库,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对生态环境产生难以预料的冲击,其潜在威胁不亚于核扩散。
具体表现有:(1)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会转变为杂草。
(2)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漂流可能会导致新型杂草产生。
(3)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导致新型病原体产生。
(4)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生态系统中的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
(5)转基因生物可能危机生物的多样性。
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外来物种,其引入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产生无法估量的损失。
第二,转基因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可能致癌和其他遗传病。
(1)转基因生物可能含有毒性。
(2)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
(3)转基因食品可能产生对抗生素的抗药性。
(4)转基因食品可能会改变食品的营养成分。
(5)转基因食品有可能会降低生物的免疫力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及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国际权威机构都表示,人工移植外来基因可能令生物产生“非预期后果”。
即是说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足够的科学手段去评估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风险。
1 转基因生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4]1.1 转基因生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释放到环境中的抗虫和抗病类转基因植物,除对害虫和病菌致毒外,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生物也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一些有益生物死亡。
1.2 增加目标害虫的抗性和进化速度研究表明,棉铃虫已对转基因抗虫棉产生抗性。
转基因抗虫棉对第一、第二代棉铃虫有很好的毒杀作用,但第三代、第四代棉铃虫已对转基因棉产生抗性。
如果这种具有转基因抗性的害虫变成对转基因表达蛋白具有抗性的超级害虫,就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
1.3 杂草化释放到环境中的转基因植物通过传粉进行基因转移,可能将一些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或对环境胁迫具有耐性的基因转移给野生亲缘种或杂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1、争论的原因:(1)目前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2)许多转移的基因是异种生物的基因。
(3)外源基因插入宿住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
2、什么叫实质性等同?指在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因此不必再进行安全检测。
3、争论、: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担心的理由:(1)反对实质性等同(2)担心出现滞后效应(3)担心出现新的过敏源(4)担心营养成分改变(5)担心把动物蛋白基因转入农作物会侵犯了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
不必担心的理由:(1)所谓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2)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
(3)科学家的负责态度,可以防止新过敏源的产生;(4)至今尚未发现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5)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物有问题。
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担心的理由:(1)转基因生物可能会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成为野生的种类。
(2)可能会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3)可能重组出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4)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会通过杂交传给其他杂草成为用除草剂除不掉的超级杂草。
不必担心的理由:(1)转基因农作物扩散到种植区以外会很快死亡。
(2)要表现出新性状必须具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
(3)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使它们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
(4)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
(5)植物花粉存活时间有限。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担心的理由:(1)转基因生物打破了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重组的微生物可能会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重组DNA与微生物杂交,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病原微生物。
(4)转基因植物花粉中的有毒物质可能通过蜜蜂进入蜂蜜,再经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动物和人体内。
不必担心的理由:(1)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用量。
(3)抗除草剂作物的种植,减轻了农田的管理负担,保护了农田土壤环境。
(4)由于新闻报道的不实,增加了公众对转基因农作物的恐惧感。
二、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不赞成的理由:(1)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
(2)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伦理道德观念。
(3)克隆人是在人为地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4)克隆技术尚不成熟,可能克隆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
赞成的理由:(1)克隆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得到解决。
(2)克隆人是一项科学研究,既然是科学,就应该允许研究克隆人。
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人的四不原则:不赞成、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相关的实验,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三、设计试管婴儿的伦理问题1、什么是设计试管婴儿:设计式管婴儿是在试管婴儿的基础上,在早期胚胎移入母体子宫之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如诊断血型、诊断性别,诊断HLA的类型等,有选择性地把胚胎植入母体子宫,以达到生出所需类型婴儿的一种技术手段。
(HLA与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有关)特别注意:(1)设计试管婴儿重在设计(2)设计的时间在胚胎移植之前。
(2)设计的含义是指进行遗传学诊断。
(4)设计的内容:诊断血型、性别,HLA的类型。
2、认为不符合伦理道德的理由:(1)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2)早期的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的胚胎,无异于谋杀。
(3)有人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如设计婴儿性别。
3、认为符合伦理道德的理由:(1)设计试管婴儿是为了救人,是救治患者的最好、最快的办法之一。
(2)提供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3)脐带血是试管婴儿的身外之物。
四、基因检测引发的伦理问题:1、反对的理由:目前人类对基因结构及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尚缺乏足够的认识,要想通过基因检测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是困难的。
基因检测结果会给受检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个人基因资讯的泄漏会造成基因歧视。
人类的多基因遗传病,既与基因有关,又与环境和个人生活习惯有关。
2、支持的理由:一些遗传病在后代中复现率很高,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措施,适时治疗。
对于基因歧视现象,可以通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伦理道德教育和立法得以解决。
五、禁止生物武器:1、生物武器的种类(1)致病细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
(2)病毒:天花病毒、某些动物的痘病毒。
(3)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
(4)生化毒剂:如肉毒杆菌毒素。
2、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于1972年4月10日,由苏联、美国、英国三国签署。
生效于1975年3月26日,1984年11月15日我国也加入这一公约。
中国的态度: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反对生物武器及其设备的扩散。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1.下列关于“转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B.被转移的基因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人们对它们的研究已经相当透彻,绝对不会引起安全性问题C.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必须用到工具酶D.转基因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2.科学家将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然后再用基因工程方法进行批量生产,请问在这一过程中用到以下哪项原理(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 D.细胞融合3.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4.下列哪项明显体现了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问题( )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β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5.目前我国转基因农作物( )A.在研究、农田试种阶段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B.在研究、农田试种和商品化阶段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C.在研究、农田试种、大面积种植和商品化等各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D.有的阶段需核发批准证书后才允许进入下一阶段6.下列哪项不是哺乳动物克隆实验的缺点( )A.重构胚胎成功率低B.流产率高C.胎儿畸形率高D.克隆后的胚胎着床率高7.以下关于“试管婴儿”生产技术过程不存在的是( )A.体外受精B.细胞培养C.胚胎移植D.基因重组8.试管婴儿是指( )A.在试管内把受精卵培育成足月的婴儿B.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在试管内完成受精过程C.把精子移植到母体内D.将发育的胚胎移植到母体内发育9.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于90年代成功地把固氮肥基因整合到小麦的DNA分子中,并成功表达,该项技术属于( )A.转基因技术 B.分子杂交C.细胞杂交D.杂交育种10.下列细胞中属于干细胞的是( )A.皮肤的角质层细胞B.皮肤的生发层细胞C.皮肤中的汗腺细胞D.皮下脂肪细胞11.进行基因筛检有助于发现某些早期癌症,但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这些负面效应是指( )A.使受检者获得了知情权B.使受检者在人寿保险、就业、婚姻等方面受到压力C.使个人隐私受到更好的保护D.使人类基因组计划难以完成12.转基因作物是通过转基因对农作物进行精确地改造而产生的,转基因作物一方面在产量、抗逆性及品质等方面有显著改进,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转基因作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存在着危害。
英国首相布莱尔为此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说:“毫无疑问,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可能带来危害,保护公众和环境的安全,现在是,将来也是政府的首要任务。
但与此同时,这种新的科技成果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利益,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就以上材料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技术的一种产物B.如果转基因作物产生了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反对转基因技术C.科学家必须在现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D.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13.1978年天花就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但是某些国家至今仍然保存着天花病毒毒株。
下列有关天花病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以皮肤和黏膜的斑疹、丘疹、疱疹为特征B.组成天花病毒核酸的碱基共有8种C.天花病毒无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D.用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的培养基不能培养天花病毒14.下列生物技术在战争爆发时最可能用于生产生物武器的是( )A.组织培养B.重组DNAC.胚胎工程D.细胞融合15.制定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法律法规,能够( )①规范生物技术研究②防止生物技术滥用③规范科学家的研究行为④对生物技术产生负面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16.下列哪项是反对克隆人的生物学家的观点( )A.克隆技术尚不成熟,很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B.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弥补克隆技术的不足C.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D.不能迁就于人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可以改变的17.下列属于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是( )①侦查罪犯②预防遗传病③基因诊断遗传病④体外受精技术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8.下列基因工程对人类有益无害的是( )A.将抗病毒的干扰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批量生产干扰素B.将蜡状杆菌改造成像炭疽杆菌的致病菌C.将某种生物毒素的基因与流感病毒基因拼接D.将流感病毒基因进行改造,可引起某种动物染病19.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其依据是( ) 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D.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只能在种植区以内繁殖20.转基因植物可能引起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的根据是( )A.部分DNA发生了重组B.某一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C.重组DNA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D.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50分)21.(12分)(1)饲料加工过程温度较高,要求植酸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