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专题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第三种: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 式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 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
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
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 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
第五种类型:语言炼字类
同意。“一声”好。“一声”以动衬静,突显了 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
好事近·梦中作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注)①夭矫:卷曲而有气势。
7.下列对作品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
A.上阕第一句一反俗套,将“雨打花落”说成是“春雨催 花”,顿出新意。
•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峰回路转,武判 官的身影已消失不见,诗人依然深情目送。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 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 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 将士的象征。
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 画面生动,色彩鲜明。描写了诗人对友人的 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诗歌鉴赏题目类型及答题 方法指导
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 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1.离别类: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
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 草(离愁别恨),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
一个“动”字,把本来静止的春色化 为动态,写出了春雨的播撒催发满山的 野花,山花烂漫,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小寒食:指寒食的次日,清明前一天。②鹖(hé)冠:传为楚隐 者鹖冠子所戴的帽子。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 去世前半年多。
(5)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 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 励。
(6)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 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 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 品性的情怀。
(7)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 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 或讴歌河山。
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正面和侧面描写, 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3.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 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 4.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 征、铺陈,白描。
5.“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 的乡村场景?
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 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 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
6.“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 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不同意。“数声”好。“数声”动静结合,突显 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 轻松、愉悦的氛围。
并没有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 悲伤”
类术语):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 自然、清新、优美、质朴。
一、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中进士,因安史之乱爆发,未能 为官。后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又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未受重用。
《夜上受降城闻笛》借景抒情,借回乐峰、 受降城、丘陵下的沙地等月下景色。戍边将 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纪村事 [唐]韦庄 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 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
[注]饷田:到田间送饭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2.爱情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 友谊),红叶(传情之物)。
3.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 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
4.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 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 忠心不泯灭),猿(悲伤)。
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1.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
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 动。
2.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
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
正确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
5.其他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 (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 洁身自好)
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 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 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述并概 括画面特点。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长安城中, 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家乡: 浮云缭绕,遥不可及,宫阙:错落有致,落 日笼罩。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 “B”。 (1)首联写春望之景,用“东风”“却望”“千门”照应题目
(___A____)
(2)“草色闲”中的“闲”字精巧,与诗人愁情形成对比。
(__A_____) (3)颔联写春望之思,间接抒发了诗人思乡望归之情。(___B____) ((4_)__B尾__联__写)春望之感,表现感时伤乱、归隐田园的主题。 ((5_)_A_全__诗__虚)实结合,浅吟低唱,让人读后产生情感共鸣。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首联中“强饮”一词是痛快豪饮的意思,表明诗人晚 年要纵酒人生。
B.颔联写诗人在船上所见所感,春来水涨,江流浩瀚, 自己老眼昏花。
C.颈联运用叠词,具有韵律美,写景由近及远,由蝴蝶 而鸥鸟,层次分明。
D.尾联总收全诗,诗人北望长安,思朝廷,忧愁顿生, 有沉郁苍茫之美。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达了诗人对边 塞奇异壮美风光的喜爱之情。
• B.“湿罗幕”“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 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军营将士的艰苦生活。
•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犁红旗冻不翻”,大雪纷纷、天寒 地冻,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
B.三、四两句运用对比手法,突显了小溪的幽静与林间的 喧嚣热闹。
C.“飞云当面化龙蛇”形象地写出了飞云在空中飘舞、变 幻的景象。
D.本词语言清新明丽,借助想象,描绘了一幅充满浪漫色 彩的画面
8.请结合语境对第二句“花动一山春色”中的“动”字作鉴赏。
8.请结合语境对第二句“花动一山春色”中 的“动”字作鉴赏
8.《杜诗镜铨》认为结尾写愁“结有远神”。 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愁”的原因。
①首句“强饮”不仅写出自己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 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表现出诗人年老体衰、 穷愁潦倒的愁苦。 ②借用“鹖冠”一典,点出作者身不在官,壮志难酬 的忧愁之情。 ③“老年花似雾中看”,既直接表明作者暗自伤老之 情。 ④以蝶鸥往来自如的景色反衬诗人困居舟中的忧思。 ⑤“愁看直北是长安”表明诗人心系国运安危,担忧 时局多难的情怀。 ⑥以“舟中作”为题,既真实地反映了诗人晚年漂泊 困苦的处境,又从自身想到了国家的动荡不安。
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1.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 象联想)与实写; 2.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 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 3.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 (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 4.景物的动静角度: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 静写动;(高考常考) 5.观察的层次: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 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6.调动感觉的角度:视觉(形和色),听觉(声), 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
A.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 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 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B.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 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 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 (1)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 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 多用典故) (2)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 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 梅等意象) (3)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 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4)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 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 觉的描写
(8)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 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 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
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 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
夜上受降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问: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 但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3.问:两诗都写夜间“闻笛”,都抒发思乡之情,但 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春夜洛城闻笛》运用想象和夸张,突出 笛声的无处不在,借抒发离情别绪的《折杨 柳》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 显得生机勃勃。
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 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
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 优美,富有意趣。
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 的田园生活气息。
5.“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 6.“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 诗句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