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评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宗璞《红豆》中的爱情与人性《红豆》创作于1956年,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成了众多批评家、伪批评家的靶子。在一片批判声中,《红豆》销声匿迹了。直到1979年,在《重放的鲜花》一书中,才重新绽放出闪亮的光彩。一直以来,都是把这篇小说当作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经历曲折痛苦后如何走向革命的。连宗璞本人也说:“当初确实是想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怎样在斗争中成长。”可是如果说这就是文章的灵魂的话,那么它的革命性、阶级性比起当年的“三红一创,山青保林”来说又太逊色了。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当我们仔细感受这篇文章时,会被打动的是作者不经意流露出的那种感情的细腻、哀伤;爱情的喜悦、缠绵、惆怅。与同时期表现感情冲突的《小巷深处》、《在悬崖上》及之前的《登记》相比,它的爱情意味就更足了,甚至可以说就是在表现江玫与齐虹之间分分合合,纠纠缠缠,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故事。

其次,我们来看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描写,齐虹“有一张清秀的象牙色的脸,轮廓分明,长长的眼睛,有一种迷惘的做梦的神气。”“他爱诗、爱音乐、爱大自然;他能熟练地朗诵莎士比亚的诗句;能弹一手好钢琴;能够领略和欣赏贝多芬、肖邦的音乐……”一个有这样俊美外表以及如此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修养的人,怎么会是“自私自利”、“凶残”、“憎恨人类”、“相互利用”是个“自由主义者”呢?我们抛开1956敏感的时代,拿到当今的偶像剧中看,绝对是白马王子,女孩追逐的对象。而他的缺点从他的阶级立场来看也并不是不可饶恕的,他只是厌恶战争,痛恨人类之间的虚伪,世事的繁杂。他与张恨水《金粉世家》中的少爷金燕西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对爱情的执着让我们看的是一个痴情的,认真地齐虹,而不是“自私自利”、“凶残”。作者被自己笔下的这段爱情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内心深处是认可了这样一个可爱的人物。江玫这个在小资产阶级温柔乡里长大、单纯娴静、酷爱音乐、生性高洁的少女,又怎么能不受齐虹地吸引深深地爱上他呢!

最后,信仰的不同决定齐虹和江玫的分别将是一个不能挽回的悲剧,自古至今,任何的爱情都要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可是人心中那最真实的感情却不是时代可以泯灭的。八年后,江玫已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党的工作者,可当她看到与齐虹相爱的信物红豆还完好无损时,竟是那么激动“好像是有一个看不见的拳头,重重地打了江玫一下”、“江玫觉得一阵头昏”、“江玫怔怔地”、“脸色刷地一下变得惨白”、“发颤的手”、“泪水遮住了眼睛”,往事才又重回脑海……《红豆》展露出天然、纯真的爱情心理,实现了人性真实的部分还原,是时代话语与作家的潜在意识交织碰撞的结果。作者自觉不自觉中表现出知识分子在痛苦与欢乐交织在一起的时代洪流中所面对的人生选择和内心矛盾,这是作者有限的感情流露。也是当时所有的知识分子的心声。

不管阶级的差别,信仰意识的不同,人性在此刻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在当时的时代爱情的主题是被禁止的,作家们纷纷摈弃“小我”,个人化的叙事被共同话语所替代,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作家“自我”的消失。在自我与时代之间,作家们在困境中挣扎。“双百方针”的提出使的这样一批作品如昙花一现般出现又随即被时代忘却。可又无法忘却,所以江玫才会在理智的选择,清醒的认识后,所带来的并不是大彻大悟,而是一份撕心裂肺的痛。看似的矛盾也许正是人性的挣扎。那个时代过去了,可我们仍然无法回避心中人性的压抑,这仍会是作家们表现的永恒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