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J-23型多功能艾灸仪

合集下载

多功能艾灸仪参数

多功能艾灸仪参数

多功能艾灸仪参数
1.名称:多功能艾灸仪,
2.仪器具有磁疗,艾灸疗,隔物疗。

3.★仪器具有温针疗。

4.有国家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必须是合法医疗设备。

5.入选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推荐中医诊疗设备名单目录
6.★入选(2011版第一批)中医诊疗设备评估选型推荐品目,
7.产品成熟稳定,进入市场要有三年以上的时间(提供注册证),
8.★必须附崔学伟主编的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实用现代艾灸疗法》书一本9.提供温针灸导入孔专利证书
10.灸头具有磁化功能,灸头表面磁0.023T-0.12T;灸头具有六个释放磁力孔11.★每个灸头单独控制温度
12.可同时使用10个灸头,灸头单独固定并附绑带
13.提供灸头发明专利证书
14.提供临床使用处方;
15.连续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
16.每个灸头恒温范围:30℃~70℃内连续可调;
17.★灸头头温度严禁大于70℃度(大于70℃有烫伤危险)
18.每个灸孔插头具有锁扣功能(防止脱落)
19.电压:220V±10%
20.输出额定电压:12V(低电压)
21.安全性能符合GB9706.1的规定;
22.艾隔热垫必须长期供应。

23.艾隔热垫必须有注册证描述。

24.电源输入功率:140V A
25.产品适用范围:中医人体穴位艾灸治疗。

26.10个硅胶隔热垫
27.全国使用医院达1000家以上。

艾灸治疗仪在卒中后尿失禁的应用及护理

艾灸治疗仪在卒中后尿失禁的应用及护理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 2010年 6月一 2O11年 6月 在本 院脑 病 科 就
诊 的 卒 中后 尿 失 禁 患 者 66例 ,随机 分 为 治 疗 组 与 对 照组 ,每组各 33例 。治 疗 组 ,其 中男 I7例 ,女 16例 ; 年 龄 43~76岁 ,平 均年 龄 (65.86±12.18)岁 ;平 均 病 程 (88.3±6.2)d。对 照组 ,其 中男 13例 ,女 20例 ;年 龄 42~ 75岁 ,平 均 年龄 (64.19±7.39)岁 ;平 均 病 程 (90.0±5.7)d。两组 患者在 年龄 、性别 、病 程上 比较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0.05),具 有 可 比性 。 1.2 诊 断 标 准
两 组患 者均 给予基 础 药物 治 疗 与 针灸 治 疗 ,继 续 使用控 制原 发 性 疾 病 的 药 物 (如 阿 司 匹林 、降 压 或 降 糖药 等 );针 灸 偏瘫 、失 语 的腧 穴 等 治 疗 ,但 禁 用 可 能 影 响膀 胱 功能 的其他 中西药 物和疗 法 。 1.4.1 对照组 在 上述治疗基 础上 ,进行膀 胱训练 ,向 患者解释 膀 胱训 练 治 疗尿 失 禁 的合理 性 ;8:00 a.m~ 8:00 P.rn期间 ,患者 每 隔 1.5 h排尿 1次 ,待 无 尿 失禁 后 ,再延长至 2 h排尿 1次 ,直至每 4 h排尿 1次 。训 练 期间 ,患者保持正 常饮食 ,不 必限制液体 摄人 ,为不 影 响 患者睡眠 ,夜 间不需训 练 ,连续治疗 1月 。 1.4.2 治疗 组 在 对 照 组 治疗 的基 础 上 ,使 用 艾 灸 仪加 热艾绒 ,敷 垫关元 、气 海 等 穴 。在 患者 脐 下 3寸 , 腹 中线上 ,患者 仰卧取 穴 。取穴 后 ,连 接 DAJ一23型 多 功 能艾灸 仪 ,采 用 艾 灸仪 专 用 隔热 垫 (由黑 龙 江 齐 齐 哈尔 市祥 和 中 医器 械 有 限责 任 公 司提 供 )进 行 艾 灸 , 热度 以患 者能耐 受为度 ,持 续 20 r ain,每 日 1次 ,连续 治 疗 1个 月 。 1.5 观 察 指 标

针刺联合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疗效观察孙萍萍;齐瑞;马玉玺;施婕妤【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105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估法(FMA)、Barthel指数(B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肌电图F波波幅、阈值及时限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MA、BI及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肌电图F波波幅、阈值及时限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隔药灸经筋结点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疗效确切,对于改善机体痉挛状态,促进肌力及患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9(038)001【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针灸疗法;针刺疗法;电针;灸法;药饼灸疗法;针药并用;中风后遗症;肌痉挛;偏瘫【作者】孙萍萍;齐瑞;马玉玺;施婕妤【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上海市崇明区第三医院,上海 2021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6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据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高达200万,发病率约为120/10万[1]。

脑卒中除有高发病率外,致残率、死亡率及复发率也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2]。

痉挛性瘫痪为引起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残疾的重要原因,文献报道,在发病3周内,痉挛性瘫痪的发生率高达90%,其中以上肢屈肌痉挛为主要表现[3]。

艾灸仪使用方法指南

艾灸仪使用方法指南

艾灸仪使用方法指南艾灸仪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工具,被广泛用于保健和治疗各种疾病。

本文将为您提供艾灸仪的详细使用方法指南。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使用艾灸仪前,您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您选择的艾灸仪是质量可靠的,并具有相关的认证标志。

其次,清洁并消毒艾灸仪,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性。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穴位艾灸仪的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

根据具体的需要,您可以咨询中医师或参考相关的穴位图表,来确定适合您的穴位。

第三步:热身在使用艾灸仪之前,您需要进行一些热身准备。

可以使用热水泡脚或进行简单的全身按摩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身体。

第四步:点燃艾条在使用艾灸仪之前,您需要点燃艾条。

选择一根质量优良的干艾条,点燃后等待其形成红色火苗,并确保火苗稳定。

第五步:开始艾灸将点燃的艾条放置在艾灸仪的指定位置上,然后将艾灸仪放置在目标穴位上,以适当的力度用旋钮固定住。

艾条的燃烧产生的热气将渗透到穴位中,起到保健和治疗作用。

第六步:艾灸时间控制艾灸的时间应该根据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艾灸的时间可以从10分钟到30分钟不等。

初次使用艾灸仪时,建议控制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逐渐延长使用时间。

第七步:调节艾灸强度艾灸仪通常具有调节温度和强度的功能。

根据个人的感受和需要,您可以适当调节温度和强度,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和舒适度。

第八步:注意事项在使用艾灸仪时,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避免过度使用,以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其次,避免在肿胀、破溃或感染的皮肤区域使用艾灸仪。

最后,使用过程中要保持放松和舒适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

第九步:艾灸后护理使用完艾灸仪后,您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

可以用温水清洗皮肤,以去除残留的艾灸渣和汗水。

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休息习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效果的持久。

结语艾灸仪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工具,在保健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您可以更好地利用艾灸仪来改善健康和舒缓不适。

三阴交穴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

三阴交穴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

三阴交穴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作者:崔建美李得浩马树祥金子环李旗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0年第07期【摘要】三阴交穴为治疗妇产科疾患的要穴,以往临床报道多为在该穴施针刺,笔者在临床以艾灸该穴为主配合针刺也收到了良好疗效,本文就痛经、带下病以及滞产为例,介绍该穴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三阴交;妇产科;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128-1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也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不但能治疗脾经的疾病,又能治疗肝肾两经的疾病。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经的经筋“聚于阴器”;肝经经脉“环阴器”,其经筋“结于阴器,络诸筋”;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经的经筋“结于阴器”。

故三阴交穴一直被视为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要穴。

笔者课题组在妇产科临床以该穴为主,并随证配伍,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1痛经《诸病源候论》记载“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

痛经病位在胞宫、冲任,以“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

实者可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导致子宫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虚者主要由于气血虚弱、肾气亏损致子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

若病因未除,素体状况未获改善,则下次月经来潮疼痛又复发[1]。

王××,23岁,学生,月经初潮年龄14岁,周期规律,2009年10月2日因经行腹痛而就诊,患者近4年来每次月经来潮前一天及经期第一天小腹坠胀疼痛,量可,色暗,有血块,且血块排出前痛甚,排除后痛减,舌淡苔薄脉弦。

属气滞血瘀型痛经,治宜行气活血止痛。

取三阴交、太冲,三阴交用温针灸,太冲用泻法,留针30min,除经期不治疗外,其他时间每天治疗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一个月后痛经消失。

随访半年未复发。

2带下病带下原因诸多,但不外乎湿。

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

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

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1. 本文概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之一。

近年来,针灸作为传统中医非药物治疗方法,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因其良好的镇痛效果、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及较少副作用的特点,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近五年(2019年至2024年)国内外关于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包括但不限于温针灸、电针、耳针、穴位注射等多种针灸手段的应用及其联合疗法的效果评估。

通过对大量高质量文献的系统回顾与综合分析,探讨不同针灸方法的治疗机制、优势以及局限性,并结合研究成果总结最佳实践模式与未来研究方向。

还将关注新型艾灸设备如DAJ多功能艾灸仪在温针灸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及其相较于传统温针灸的优势比较。

通过本综述,期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针灸治疗策略指导,同时推动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向着更为精准化、个体化的方向发展。

2. 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在撰写《近5年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文献综述》一文中,“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这一部分可以这样展开: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广泛的临床应用。

近五年来的研究表明,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常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常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密切相关。

针灸通过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激发机体自身修复能力,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针对KOA,针灸尤其注重调理肝肾,因为按照中医理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易导致关节病变。

针灸具有明显的通经活络作用。

中医出血性中风分析总结、评估

中医出血性中风分析总结、评估

出血性中风疗效分析、总结和评估一、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1996颁布)(二)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7-60)制定。

二、治疗方案(-)基础治疗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07,第一版)推荐的脑出血的治疗要求实施。

(二)中医治疗1、中药汤剂: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填精补髓为主。

脑出血方:水蛭8g、虻虫5g、生大黄(后下)10g、生蒲黄(包煎)15g、瓜篓20g、三七10g、龟板胶(炜化)10g、石菖蒲15g 权变法:便滤:去生大黄;气虚:加黄黄30g;痰热重:加胆星5〜10g;湿邪重:加茯苓30g;肢体痉挛:加伸筋草20g。

2、中成药:急性期:推荐清开灵注射液、神昏者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或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推荐黄茜注射液;3、外治法:薰洗、塌渍、贴敷等;4、针刺:头针、体针、眼针、舌针等;5、中医治疗器械(如:排尿障碍者:DAJ-23型多功能艾灸仪治疗)6、康复;7、推拿。

三、疗效分析及总结2011年,我科共收治149例出血性中风患者,其中危重病例占2.33%o 我科通过应用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填精补髓之法治疗出血性中风。

以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治标,填精补髓以治本,促进了血肿的吸收,缩短了治疗周期。

通过综合治疗,其治愈率达到31.63%o 症状:我科收治149例出血性中风患者,经过中医药辨证治疗,应用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填精补髓治疗大法,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或痊愈。

头痛、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骞涩等症状明显减轻,好转率可达98机早期即进行正规的针刺、康复等辅助治疗后明显降低了致残率,减少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体征:2011年我科收治出血性中风的患者,通过中医药辨证治疗为主,辅助以西医治疗,配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患者神经系统查体可明显改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肢体肌张力、吞咽障碍可明显改善。

艾灸治疗仪的操作方法

艾灸治疗仪的操作方法

艾灸治疗仪的操作方法艾灸治疗仪是一种常用的传统中医疗法仪器,可以通过艾灸热力温热人体穴位,起到治疗和调理的作用。

艾灸治疗仪的操作方法如下:1. 准备工作在使用艾灸治疗仪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艾灸仪本体、艾灸条和电源线等工具。

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清洁。

2. 选择合适的穴位根据个人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艾灸治疗。

可以参考中医学和经络学的相关知识,或者咨询专业医师或中医师的建议。

3. 备灸操作将选好的艾灸条放在准备好的艾灸治疗仪上。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单灸或者多灸,也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配灸方式。

将艾灸条插入仪器的插座,并确保插头与插座完全接触,固定好。

4. 艾灸操作接通电源,将艾灸治疗仪开关启动。

根据需要,可以调节艾灸的时间和温度等参数。

一般来说,艾灸的时间通常为10-30分钟,温度为50-70摄氏度。

可以根据个人的感受和舒适程度进行调整。

5. 进行艾灸选择好的穴位后,用指腹轻轻按压该穴位,然后再将灸条的圆端置于穴位上,轻轻按压,使艾条充分接触皮肤,然后按下启动按钮或触摸屏上的相应功能键。

6. 调理过程在艾灸治疗仪的作用下,艾灸条会逐渐加热,产生温热的刺激作用。

艾灸时,可以配合调理吸气和呼气,放松身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7. 注意事项艾灸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艾灸前注意保持身体清洁,尽量避免皮肤有流汗、油脂和其他污垢,以免影响艾灸的效果。

2)启动艾灸仪时,建议先将温度降低至适中,然后再逐渐调高,以免过热烫伤皮肤。

3)在艾灸过程中,应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或疼痛感,应及时停止治疗。

4)艾灸后应注意保持温暖,避免受凉和受风,加强锻炼和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5)艾灸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保证卫生安全。

8. 结束治疗艾灸治疗完成后,先关闭艾灸治疗仪的电源,然后将艾灸条从插座上取下。

艾灸治疗后的穴位通常会有一定的发红和红点现象,这是正常的反应。

治疗结束后,注意休息和调理。

多功能艾灸仪DAJ-23

多功能艾灸仪DAJ-23

多功能艾灸仪DAJ-23豪华型推车式,可以使用≥20个灸头同时施灸,电脑控制、每个灸头可单独设置使用温度,有灸头温度、时间设定显示、带有腹部七个穴位的组合灸头,不需单独固定,线长1.8米。

★2009年选入年国家中管局唯一灸疗设备★投入市场八年以上★每个灸头单独控制温度1、电源输入电压和频率 a)电源电压: AC220V±10% ; b)输入额定功率: 500VA±10%;c)电源频率: 50Hz±2%2、输出参数 a)灸头阻抗30Ω±10 b)单个灸头功率:5W±10% c)输出额定电压: 12V±10%,3、电气安全性能 a)外壳漏电流:<0.1mA b)患者漏电流:<0.1mA c)A电介质强度: 4000V;4、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10℃~+40℃; b)相对湿度:30%~75% c)电源为 AC220V±10%、50Hz±2%。

d) 熔断器容量:3A;磁振热治疗仪XY-K-CZR-II1、额定输入功率:245VA。

2、磁场强度范围:≤38mT。

3、振动频率为50Hz±1Hz。

4、振动幅度为2mm-5mm。

*5、六种治疗模式。

6、温度控制:开机默认为常温工作模式,可选择温控工作模式,分40℃、46℃、52℃、58℃四级可调。

7、治疗定时时间为治疗时间0-99min,设置。

8、将磁疗,振动,热疗三种治疗方式相结合由一种导子同时输出,实现三种治疗同步进行。

9、输出通道:双通道(可同时连接两个导子)。

10、数码管显示窗口。

11、标配一个标准温热导子和一个颈肩温热导子。

12、治疗仪治疗完毕,并有峰鸣器报警提示。

*1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设备推荐产品。

14、生产企业注册资金≥6000万元。

*15、产品通过北京国医械华光认证有限公司(CMD)ISO9001、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6、产品通过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六合治疗仪产品技术参数:电源:AC220V,50HZ;定时选择:15’、20’、25’;输出波形:六种脉冲调制波形自动循环或任意锁定某种波形;输出幅度:最大输出有效值不大于40V,连续可调;热疗温度:强、弱、零三档可调,最高温度不大于60度。

DJ-23型多功能艾灸仪磁灸神阙穴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80例

DJ-23型多功能艾灸仪磁灸神阙穴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80例

1 .诊 断标准 。西 医诊 断标 准 : 参 照 第 7版 《 诸 福 棠 实用 儿科 学 》 及 B超腹 部 肿 大 , 淋 巴结 的 数 量 为 2个 以 上, 形态 呈类 圆形或 椭 圆形 , 长径 > 1 . 0 O 1 3 3 , 短 径 > 0 . 5 c m, 边界 清 , 内 回声 均 匀 ] 。中医诊断标 准 : 参 照
汪 受 传 主编《 中 医儿 科 学 》 “ 腹痛” 中腹 部 中寒 、 乳 食 积 滞、 脾 胃虚 寒 、 气滞血 瘀 等 4证 。
2 .纳 入 标 准 : ( 1 ) 符 合 上 述 肠 系 膜 淋 巴结 炎 的 中 西
医诊 断标准 ; ( 2 ) 年龄 3 48岁 的患 儿 ; ( 3 ) 患 儿家 属 自愿 加 入本 研究 , 服从 本 研究 要求 者 。 3 .排 除 标 准 : ( 1 )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属 胃肠 结 热 型 患 儿; ( 2 ) 不接 受 特色 中医疗 法 的患儿 ; ( 3 ) 年 龄 小 于 3周 岁 或 大于 1 0周 岁患 儿 ; ( 4 ) 合并 严 重心 、 脑、 肝、 肾、 肺及

分 成等 量 , 每 6 ~8 h给 药 一 次 。发热 及 严 重腹 痛 患儿 予相 应退 热 及解 痉 治疗 。7 d为 1个疗 程 , 治 疗 1个疗 程后 进行 疗 效评价 。
治 疗 结 果
疗效 评 价标 准 。显 效 : 治疗 7 ~1 5 d腹 痛 症 状 消
失, 腹部 C D F I 超 声 复查 未 见 异 常 ; 有效 : 治疗 7 ~1 5 d 腹 痛症状 消 失 , 腹部 C D F I 超 声 复 查 仍 有 少 量 淋 巴结 ,
但 较前 明显 减小 ; 无效 : 治疗 7 ~1 5 d腹 痛仍 存 在 , 腹 部

艾灸器具研究进展

艾灸器具研究进展

艾灸器具研究进展谢薇;杨万凤;董画千;冷羽;陈晓琼【摘要】介绍了国内艾灸器具的发展现状,重点从器具的主要构成、性能、特征等方面对温控、烟控、多功能、多方位精准、床式、尬灸部位等类型的灸具进行了归纳整理.指出了新型灸具改善了传统艾灸方式的弊端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提出研制一种实用性强且利于推广的灸具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期刊名称】《医疗卫生装备》【年(卷),期】2019(040)002【总页数】5页(P99-103)【关键词】艾灸;艾灸器具;灸疗;艾灸盒;艾灸床【作者】谢薇;杨万凤;董画千;冷羽;陈晓琼【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阳550001;贵阳中医学院,贵阳550001;贵阳中医学院,贵阳550001;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阳550001;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阳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6;R245-330 引言灸疗源于原始社会,当时用树枝燃烧来烫、烧灼,以木枝为重要灸材。

秦汉是艾灸发展的重要时期,艾灸、温熨、杂木灸在此时期被临床使用,其代表著作《黄帝内经》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魏晋朝出现艾炷器[1],瓦甑灸也在此时期出现,它象征着器械开始作为灸疗的器具。

隋唐时期,施灸材料较以前有了深一步的发展,代表作有《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呈现出种类较多的加药灸、隔物灸。

宋代《太平圣惠方》记载了8种不宜做灸材的树木[2],在《针灸资生经》中初次记录了“天灸”[3]。

明代《古今医鉴》把铜钱当作灸具,有专门熏灸的熏灸罐灸具[4],该时期《医学入门》言:“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久。

”清朝施灸更为成熟,《疡医大全》中有核桃壳灸治疮疡的记载,《针灸易学》中用泥钱当灸具,《外科图说》中进一步革新,有了灸板、灸罩。

明清时期是灸法发展的鼎盛阶段。

但近代以来,因历史缘故,灸疗逐渐凝滞、衰落。

艾灸发展缓慢促进了灸具的研发,出现一系列的灸具,如特制温筒灸、木灸盒、温灸箱、竹筒温罐、金属温罐。

多功能艾灸仪(参数)

多功能艾灸仪(参数)

多功能艾灸仪最高限价2.2万/台
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技术参数
10型:
1、电源输入电压和频率
a)电源电压:AC220V±10% b)电源频率: 50Hz±2%
c)输入额定功率:70w±10%
2、输出参数
a)输出额定电压: 12V±10%
b)单个灸头功率:5W±10% c)灸头阻抗30Ω±10%
3、电气安全性能
a)外壳漏电流:<0.1mA
b)患者漏电流:<0.1mA c)电介质强度: 4000V
4、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16℃~28℃ b)相对湿度:≯90% c)电源为 AC220V±10%、50Hz±2%。

d )熔断丝容量:2A
5、使用性能:同时使用10个灸头,显示温度,蜂鸣提示;灸头线长度1.5米
项目单位指标连续工作时间h ≤8
施灸半径mm 0—1500
温度控制范围℃30—70
最大定时时间vf 30±1分钟
隔热垫mm Ф44~46
艾灸头表面磁通量密度T 0.023~0.12
温针孔Ф 4
隔物灸槽Ф22。

DAJ多功能艾灸仪

DAJ多功能艾灸仪

D A J多功能艾灸仪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操作流程:1、插入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2、将专用隔热垫(内含艾绒)置入艾腔内按实,应用绷带固定于治疗部位。

并将连接灸头的插头,插入主机插座中。

4、按下“启动”开关,连接输出的指示灯变亮。

5、调节输出枢纽,先以低档开始,5--10分钟后,旋转“测温转换”观察每组输出温度(指示表显示0℃—100℃),以患者耐受为度(感觉正常患者),治疗时间机器自动定时。

6、主机发出“嘀嘀”响声,治疗结束,依次调节输出枢纽为0位,关掉主机电源开关,解去绑带收回艾灸头,最后关掉总电源。

适应症:1.各种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静脉炎、末梢神经炎、关节炎、腰腿痛、中风、腹泻等。

2.内、外、妇、儿、五官科、神经系统、泌尿等各科,凡适合传统灸法的一切病症均可使用。

禁忌症:1、禁忌症:大凡热症、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艾灸。

如阴虚痨瘵、咯血吐血、心悸怔忡、高热神昏、中风闭症、肝阳头痛、多梦遗精等一切阴虚阳亢、邪热内积的病症均当禁灸。

此外,不论外感或阴虚内热病症,凡脉象数疾,极度衰弱者亦不宜艾灸。

不宜灸之病如伤寒、赤痢、麻疹、鼠疫、天花、白喉、脑脊髓膜炎(惊风刚痉之类)猩红热(喉痧)、丹毒、恶性肿瘤、急性阑尾炎、心脏瓣膜炎(心痛寒热)、兔性大叶性肺肿(肺风痰喘)、急性腹膜炎、传染性皮肤病、肺结核之末期、血压高症、高度贫血症。

2、禁灸部位和穴位:凡血管表浅、头、面、五官及关节筋腱部位不宜施化脓灸重要器官附近、肌肉浅薄处、乳头、睾丸、眼部附近、阴部、妇女月经期和妊娠期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如遇急重病症,必须灸施灸者,有些部位可以改用艾条灸,间接艾灸等变通灸法。

禁灸穴位:哑门、风门、天柱、承光、临泣、头维、攒竹、睛明、素髎、禾髎、迎香、颧髎、下关、人迎、天牖、天府、周荣、渊腋、乳中、鸠尾、腹衷、肩贞、阳池、中冲、少商、鱼际、经渠、阳关、脊中、隐白、漏谷、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心俞、承泣、承扶、瘛脉、耳门、石门、脑户、丝竹空、地五会、白环俞等穴,凡酒醉之后、身心极度衰疲时须绝对禁忌.。

重点专科中医护理专科申报表.

重点专科中医护理专科申报表.

甘肃省中医药重点专科(中医护理)建设项目申报书申请项目名称:风湿骨病中医护理申请项目类别:中医护理学申请单位名称:XXXXXXXXXXXXXX (盖章)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单位通讯地址:单位邮政编码:电话:单位传真:电子邮件: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制二○一五年三月一、医院综合情况二、申报项目基本情况五、近三年来医院护理工作情况(可做附件8)六、申报项目建设经费预算时间2015.1-2015.12建设内容(一)临床护理建设1.中医专科护理规范建设:在原有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实践进行优化,实施专科护理质量评价。

2.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积极推广和落实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开展中医护理技术规范化研究3.优质护理服务:贯彻2011年全国医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广度和深度方面不断发展。

(二)护理队伍建设1.进一步完善护理继续教育及专科护士培养制度。

2.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护理管理人员、护理学术人才、中医专科护理人才等。

(三)完善护理管理1.继续开展中医专科护理的质量检查与考核,突出中医专科知识、专业技术、专科护理水平,完善中医专科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

2.加强护理信息化的工作,完善管理职能。

(四)中医护理难点和解决措施1.优势病种和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的实施与评价解决措施:发挥专科护士优势,由专科护士负责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具体指标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开展中医护理评价。

1.开展耳穴埋豆、穴位按压、中药外敷、中药泡洗、艾灸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每科室增加中医护理技术1-2项;初步建立失眠、便秘等常见症状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标准及技术操作规范。

2.优质护理服务:全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

积极开展对责任制护士的岗位绩效管理,选择3个病区为试点,建立护理岗位管理模式;并对责任护士开展360°的满意度评价。

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治疗痛经52例

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治疗痛经52例

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治疗痛经52例痛经是妇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见于未婚女性。

笔者采用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治疗痛经52例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单纯痛经患者104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艾灸仪组、对照组各52例。

年龄:治疗组12~28岁,对照组14~30岁;病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最短5个月,最长3年。

全部病例均经西医妇科检查,符合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

两组患者病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2.1 艾灸仪组主穴:次 、中极、三阴交。

配穴:实证加关元、阿是穴,伴有恶心呕吐加内关;虚证加肾俞、关元、足三里。

寒湿凝滞取血海、归来、地机、水道,肝郁气滞取太冲、期门、中脘,脾肾两虚取脾俞、足三里、肾俞、太溪、命门,血瘀取天枢、血海、行间、地机。

治疗:每日1次,每次45分钟,灸头温度50℃,灸至皮肤潮红为度。

灸时穴有热感,无其他不适感,月经前3~5天开始治疗,10次一疗程,每个月经周期治疗1疗程,以3疗程为限。

2.2 对照组采用中成药艾附暖宫丸口服治疗(药物由齐齐哈尔市中药厂制)。

从月经前3~5天开始用药每次1丸9g,每日2次,连续10天一疗程,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痊愈:疼痛消失,随访半年至1年无复发;好转: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3个月后偶见复发;无效:疼痛虽缓解,但疗效未能维持3个月以上。

3.2 治疗效果艾灸仪组痊愈32例,占61.6%;好转15例,占28.8%;无效5例,占9.6%。

有效率为90.4%。

对照组痊愈11例,占21.2%,好转21例,占40.3%;无效20例,占38.5%。

有效率为61.5%。

经χ2检验,χ2=11.8,P<0.05,艾灸仪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典型病例刘××,17岁,1996年7月10日来诊。

自述:经行腹痛3年。

今日行经第1天小腹冷痛难忍,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经量少夹有紫红血块。

DAJ-23型多功能艾灸仪

DAJ-23型多功能艾灸仪

DAJ-23型多功能艾灸仪告别艾灸燃烧五千年的历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第一批中医诊疗设备国中医药办函【2009】116号多功能艾灸仪是中国现代艾灸疗法的载体,经我公司多年研究,根据传统的壮灸原理,采用现代的计算机电子技术、磁疗方法,并广泛征求国内著名的针灸专家意见,而发明的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新型艾灸仪器。

多功能艾灸仪在保持传统艾灸所需要艾绒的基础上,消除了艾灸燃烧冒烟,污染环境、操作不便、效率底下等弊端。

通过电子加热和磁疗作用,充分利用艾的有机成份,可同时对多个穴位施灸。

彻底结束了传统艾灸疗法燃烧了5000多年的历史,使艾灸疗法进入了现代。

经二十年来国内外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可完全替代壮灸、艾条灸、并可实施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及温针灸、发泡灸、化脓灸等。

多功能艾灸仪使用具有外隔热,防交叉感染功能的专用隔热垫。

各用户还可以根据实践经验,采用内病外治的成方及验方,将方剂碾碎制成灸壮、置于本仪器的艾腔内直接对穴位实施药物导入、发挥治疗作用。

上海邦逞实业有限公司是齐齐哈尔市祥和中医器械有限责任公司驻江苏、浙江、上海地区的办事处,主要负责江苏、浙江、上海地区的招商加盟、销售及售后服务工作。

现正式面向江苏、浙江、上海地区招收经销商。

1、操作方法和特点的比较传统艾灸疗法在施灸过程中,要手工操作、艾绒燃烧、污染环境、需施治者看护,需要人工控制温度,容易灼伤患者,不能同时施灸多个穴位。

现代艾灸疗法在施灸过程中,无需手工操作,不需点燃艾绒,不需要施治者看护,不需要人控温度,可同时对患者多个穴位施灸,提高疗效,节省施治时间,符合当今的快节奏的社会。

不会灼伤患者,可随时调整和检测被灸穴位温度,便于临床观察和理论研究。

2、禁灸穴位的比较传统艾灸在灸法史书中规定了24个禁灸穴,而现代灸法对其中大部分穴位施灸不但没有产生不良效果,而且其疗效还特别显著。

如头维、阴市穴等。

因此现代艾灸疗法对传统的禁灸穴是可以突破的。

隔物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隔物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隔物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张馨【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2(031)024【总页数】1页(P20)【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隔药饼灸【作者】张馨【作者单位】武汉市中医医院,43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2.2+12012年9月8日收稿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笔者2011年12月~2012年4月采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祥和中医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DAJ-23型多功能艾灸仪,配合灸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120例,其中治疗组(常规抗炎止咳解痉治疗加隔药饼灸疗)60例,对照组(常规抗炎止咳解痉治疗)60例,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120例均来自我院呼吸科门诊和病房病人,参照1979年11月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的标准进行诊断,即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

随机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8~75岁,平均34.25岁。

对照组60例,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17~74岁,平均33.75岁。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0例病人在治疗前均做心电图、胸片、血常规等相关检查。

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消炎、止咳、解痉药物治疗,并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2周。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隔物灸治疗。

2.2.1 取穴:取定喘、肺俞、膏肓俞、至阳穴。

2.2.2 药饼配制:用白芥子、玄胡、甘遂、细辛、半夏、麻黄等以2:1.5:1.5:1:1:1的比例制成药粉。

加麝香0.1g,用鲜生姜汁调和后做成直径2cm的药饼。

2.2.3 操作:患者俯卧位或坐位,将配制好的药饼放置在上述穴位上,均取双侧。

设置治疗温度在45℃左右,年龄小者温度可稍低,肥胖者可稍高,不同穴位可调节不同温度,以患者感觉温热能够耐受为宜。

治疗时间30分钟,治疗完成后取下药饼,以施灸穴位留有明显红晕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J-23型多功能艾灸仪
告别艾灸燃烧五千年的历史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第一批中医诊疗设备国中医药办函【2009】116号
多功能艾灸仪是中国现代艾灸疗法的载体,经我公司多年研究,根据传统的壮灸原理,采用现代的计算机电子技术、磁疗方法,并广泛征求国内著名的针灸专家意见,而发明的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新型艾灸仪器。

多功能艾灸仪在保持传统艾灸所需要艾绒的基础上,消除了艾灸燃烧冒烟,污染环境、操作不便、效率底下等弊端。

通过电子加热和磁疗作用,充分利用艾的有机成份,可同时对多个穴位施灸。

彻底结束了传统艾灸疗法燃烧了5000多年的历史,使艾灸疗法进入了现代。

经二十年来国内外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可完全替代壮灸、艾条灸、并可实施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及温针灸、发泡灸、化脓灸等。

多功能艾灸仪使用具有外隔热,防交叉感染功能的专用隔热垫。

各用户还可以根据实践经验,采用内病外治的成方及验方,将方剂碾碎制成灸壮、置于本仪器的艾腔内直接对穴位实施药物导入、发挥治疗作用。

上海邦逞实业有限公司是齐齐哈尔市祥和中医器械有限责任公司驻江苏、浙江、上海地区的办事处,主要负责江苏、浙江、上海地区的招商加盟、销售及售后服务工作。

现正式面向江苏、浙江、上海地区招收经销商。

1、操作方法和特点的比较
传统艾灸疗法在施灸过程中,要手工操作、艾绒燃烧、污染环境、需施治者看护,需要人工控制温度,容易灼伤患者,不能同时施灸多个穴位。

现代艾灸疗法在施灸过程中,无需手工操作,不需点燃艾绒,不需要施治者看护,不需要人控温度,可同时对患者多个穴位施灸,提高疗效,节省施治时间,符合当今的快节奏的社会。

不会灼伤患者,可随时调整和检测被灸穴位温度,便于临床观察和理论研究。

2、禁灸穴位的比较
传统艾灸在灸法史书中规定了24个禁灸穴,而现代灸法对其中大部分穴位施灸不但没有产生不良效果,而且其疗效还特别显著。

如头维、阴市穴等。

因此现代艾灸疗法对传统的禁灸穴是可以突破的。

能否不存在禁灸穴还有待在临床上慎重观察,如:女子石门穴灸不孕。

禁灸穴:头维、承光、脑户、风府、瘖门、下关、耳门、人迎、丝竹空、承泣、脊中、白环、乳中、石门、气街、渊液、经渠、鸠尾、阴市、阳关、天府、伏兔、地五会、緳脉
3、灸感的比较
用传统灸法施治时患者具有酸、麻、胀、重、痒、蚁爬及热的灸感,这是施灸时借其燃烧的艾的温热性及艾的有机成份,对患者的穴位的良好刺激作用,是好的感觉。

用现代灸法施治时,患者除具有上述灸感外还有跳动、针刺、电击、疼痛、穴位发凉出风的灸感,经观察,比传统灸法的良好刺激作用更强,施治效果更好。

4、临床效果的比较
传统灸法的疗效早已被肯定和证实,但传统的灸法对人们的强身健体、美容等方面的实践稍嫌逊色。

而现代灸法由于可同时对多个穴位施灸,将艾灸与磁疗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温度、时间可控,从疗效上真正体现了“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的古训。

在镇痛,调整功能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净化血液,体现突出的功效。

这种重要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确切的证实。

现代社会人们精神紧张,压力大,绝大多数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现代艾灸疗法对现代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症,对强身健体、消除亚健康状态,以及美容、延缓衰老方面更有独到神奇之处。

在现代美容领域,用现代艾灸疗法进行全身多个穴位的施灸,调整人体内分泌,是传统艾灸疗法无法比拟的。

5、施治环境的比较
传统艾灸疗法的施治环境很差,烟熏火燎,环境污染严重,患者不愿进入这种环境中接受治疗,除非上大医院看不起病或看不好的病才到艾灸馆来治疗。

现代艾灸疗法在施治时由于其不污染环境的特点,使患者进入艾灸治疗室和进入医院是一样的感觉,患者都可以高兴的接受治疗。

条件好的诊所可以把环境布置得清新高雅,以吸引高层次的患者接受治疗。

治疗疾病?
多功能艾灸仪能够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肩周炎、静脉炎、末梢神经炎、关节炎、腰腿痛、腹痛、腹泻、扭伤红肿疼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半身不遂、高血压。

内、外、妇、儿、五官科、神经系统、泌尿、内分秘调节仪对减肥、祛癍、美白、调节内分泌、对乳腺增生、乳腺囊性肿瘤、纤维瘤、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盆腔炎、附件炎、痛经、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现代艾灸适应:家庭,社区,医疗机构,科研,医院,美容院,养生保健馆。

→操作简单、技术易掌握,疗效高,费用低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