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学
名词★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国际分工: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生产的国际专业化。

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从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

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

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

绝对利益:由斯密提出,指在某种商品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
本绝对低于其贸易伙伴国,劳动生
产率占绝对优势。

各国从事占绝对
优势产品的生产,便可获益,世界
总体福利水平也可得到提高。

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
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

认为:即使
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
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
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
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
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
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
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
利益。

贸易条件:一般指单位出口能够换
回的进口,即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
商品价格的比率,简称“交换比
价”。

一般用在一定时期(如一年)
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
品价格指数对比来表示。

关税壁垒:指高额进口税。

国家通
过对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提
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
争能力,形成对国外商品进入本国
市场的阻碍,像一堵墙一样保护国
内生产和国内市场。

故名。

是贸易
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

此外,还有
差价税和进口附加税。

它是在贸易
谈判中迫使对方妥协让步的重要
手段。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
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可分为两
类:一类是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
施,指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
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
直接限制商品出口,如进口配额
制、“自动”出口限制等。

另一类
是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指进口
国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件和
标准,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
口押金制、苛刻的技术标准和卫生
检疫规定等。

幼稚产业:某种产业由于技术经验
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这类产业就是幼稚产业。

国际收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间资金收支流动的行为。

包括两种具体形式:直接的货币收支和以货币表示的资产的转移。

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广义国际收支: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指为系统记载的、在特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居民与世界其他地方居民的全部各项经济交易,不仅包括外汇收支的国际借贷关系,还包括一定时期全部经济交易与往
来,如无偿援助、易货贸易、捐赠
等。

流动借贷: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
贷关系并且进入了实际支付的那
种债权、债务关系,它对国际收支
的平衡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有着重
要的决定性影响。

固定借贷: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
贷关系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的那
种债权债务关系。

它对国际收支从
而对汇率的走向无实质决定性作
用,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现象,
即债务存在时汇率反而走高。

马歇尔—勒纳条件:一国货币贬值
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关键取决于进
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出口商的需
求弹性只有在足够大时,贬值才能
引起更大需求。

进口商品的需求弹
性越大,汇率下跌对进口的抑制作
用也就越强。

假设进出口商品的供
给弹性趋于无穷大,则当进出口商
品的需求弹性之和绝对值大于1
时,汇率下调就能改善贸易收支,
否则就会出现相反情况,这是该条
件的重要性。

官方储备:指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
或其他官方货币机构所掌握的外
币储备资产及其对外债权。

包括货
币、黄金、外汇和分配的特别提款
权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普通提
款权。

SDRs:特别提款权:是与基金组织
有关的储备资产之一,其目的是通
过人为地创造一种储备资产以弥
补当时作为主要储备资产的黄金
的不足。

作为国际结算的信用资
产,其不具有内在价值。

每隔一定
时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份额
将其分配给会员国,会员国可以用
它支付债务,或卖掉以获取外汇现
金。

它是无附带条件的流动资金。

国际投资头寸:据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的定义,其为一国对外的金融资
产与负债存量的余额。

其不属于国际收支表的标准构成,但与该表共同构成一国全面的国际账户。

它的构成与国际收支表中的金融账户是一致的。

外汇汇率: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和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

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等价关系,是外汇在市场中的价格。

汇率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远期汇率、即期汇率等。

外汇倾销:利用本币对外贬值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

条件是对外贬值要快于对内贬值且对方不报复。

浮动汇率:指一国货币汇率根据市场供求状况,任其自由涨落,国家没有义务干预的汇率。

在实践中存在着完全的自由浮动与当局一定程度干预的有管理的浮动的情况。

联系汇率:即盯住汇率。

国际金融
中汇率决定的一种做法,即将本币
盯住某单一国家的货币,与之建立
某种联系来确定自己货币的汇率,
实际汇率围绕它根据供求状况在
一定幅度内浮动。

某些发展中国家
实行之。

升水、贴水:在直接标价法(即用
本币表示外币价格的标价法)下,
远期汇率比即期汇率高的差价称
为升水,低的差价为贴水。

在间接
标价法(即用外币表示本币价格的
标价法)下,相反。

偿债率:在经济上衡量一个国家对
外债务水平的指标,即该债务国当
年还本付息的债务额与当年出口
收入的比率。

实践证明,该比率在
20%以内为宜,30%为警戒线。

现值经济债务率:在经济上衡量一
个国家对外债务水平的指标,即该
债务国当年未偿还债务的现值与
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世行认
为80%为临界值,债务超过临界
值60%的为中等债务国。

贸易乘数:指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
研究中的作用,探讨对外贸易与国
民收入和就业之间的关系。

在贸易
乘数公式中,它是边际储蓄倾向与
边际进口倾向的和的倒数。

贸易乘
数原理主要分析在边际储蓄倾向
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小于l的条件
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有效需
求、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量。

边际进口倾向:指每一单位增量国
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

边际进
口倾向越大,乘数效应对经济的刺
激作用就越小,反之则较大。

开放经济:一国与国外有着经济往
来,如存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往
来,也就是对外有进出口和货币、
资本的往来,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
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即为开放
经济。

封闭经济:一国在经济活动中没有与国外的经济往来,如没有国际贸易或国际金融、劳动力的交流,仅仅存在国内的经济活动,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之间并末存在密切的往来,称该国处于封闭经济状态。

贸易创造: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结成关税同盟后,因取消关税降低了贸易商品的价格,使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这就是贸易创造。

贸易转移: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的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将从低成本供应国(非成员国)转向高成本供应国(成员国),这就是贸易转移。

这对进口国是种福利损失。

NAFTA:即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由美加墨三方于92年签订、94年元旦起生效和实施。

内容:①关税相互减免;②取消进口限制;③坚持产地规定;④政府采购协定;⑤鼓
励投资;⑥扩大相互金融服务;⑦
发展相互自由运输;⑧鼓励保护知
识产权;⑨协商争端解决机制等。

★财政学名词★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私
人不愿供给或供给不足的社会需
要的产品或劳务。

通常具有非排他
性、非竞争性特征。

这使得消费者
试图成为免费搭车者,从而私人供
给者不能得到供给该商品的所有
成本,故公共物品时常由政府直接
或间接提供供给。

社会公共需要:相对于私人个别需
要,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及某些社
会职能的需要。

如行政国防文教卫
生环保的需要,也包括基础设施、
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
投资。

广义上还包括为调节市场经
济运行而采取各种措施和各种政
策提供的服务。

外部效应:指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
对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利益
而未得到补偿或造成损失而未予
以补偿的现象。

带来利益的外部效
应称为正外部效应(或外部经济),
造成损失的外部效应称为负外部
效应(或外部不经济)。

购买性支出: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
买商品和服务活动的支出,包括购
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或用于国家
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体
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
偿的、单方面的转移的支出,主要
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
支出,体现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
活动。

政府采购制度:是指以公开招、投
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厂商,从国
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
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


有公开、公正和竞争性特点,公开
竞争是该制度基石。

成本—效益分析法: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目标的方案,详列各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

实质包含两个过程:①政府确定备选项目和方案,②政府选择项目和方案。

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底为择优的标准。

公共定价法:包括纯公共定价和管制定价,前者是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如通信和交通等公用事业和煤、石油、原子能、钢铁等基本品行业)的价格;后者是政府规定竞争性管制行业(如金融、农业、教育和保健等行业)的价格。

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制度。

不同于无偿拨款和商业性投融资,是在大力发展商业性投融资渠道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投融资渠道,目的性很强,有严格的范围限制,主要是为提供公共物品特征的基础产业部门融资。

其方式和资金来源多样化。

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在我国政府的财政统计中,该补贴主要有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大类。

此外,政府还提供若干形式比较隐蔽的补贴,如财政贴息、税收支出等。

财政贴息:指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

是政府提供的形式比较隐蔽的补贴。

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是政府的间接性、财政补贴性支出。

规费收入:指国家机关为居民或团体提供特殊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如工商企业登记费、商标注册费、公证费等。

税率指国家征税的比率,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比。

分为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种。

课税基础:简称税基。

指建立某种税或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

它不同于课税对象,如商品课税的对象是商品,但其税基则是厂家的销售收入或消费的货币支出;也不同于
税源,税源总是以收入的形式存在,但税基却可能是支出。

税基选择是税制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包括①何为税基(收益、财产;支出)。

②税基宽窄。

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或者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致生产者决策的影响,即常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

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负转嫁: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售价或压低购价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复合税制:指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必须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过多种税的互相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

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和税收收入(或GDP)之间的函数关系。

对说明税率与税收、经济增长之间的一般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说明:①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高税收不一定是高效率;②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采取两种不同税率。

国债: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形成的国家债务。

是一特殊的财政和债务范畴,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债发行市场:即国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初始环
节,一般是政府与证券承销机构间
的交易,通常由证券承销机构一次
全部买下所发国债。

国债流通市场:又称国债二级市
场,是国债交易的第二阶段。

一般
是国债承销机构与认购者之间的
交易,也包括国债持有者与政府或
国债认购者之间的交易,分为证券
交易所交易和场外交易。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
计划,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
收支状况。

一般由中央预算和地方
预算组成。

有多种预算形式和预算
方法。

国家预算法:是国家预算管理的法
律规范,是组织和管理国家预算的
法律依据。

任务是规定国家立法机
关和政府执行机关、中央与地方、
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之间的权责关
系和收支分配关系。

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
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
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
法律效力的规章所收取、提取和安
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
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预算体制:即预算管理体制。

指处
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
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各种制度的总
称。

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
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和法律依
据,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

分税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
采取的一种分级分税预算体制。


要特征是规范化、法制化,长期相
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
一级预算主体。

要点有四:(1)一级
政权,一级预算主体,自求平衡;(2)
在明确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
分政府事权和财权范围;(3)收入
划分实行分税制;(4)预算调节制
度,即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政策: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
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具有导向、协调、控制和稳定等四方面功能。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它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收的自动稳定性,二是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

财政平衡: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相等的状态。

按我国的统计口径,是指当年的收支对比而言。

略有结余和略有赤字是实际生活中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

财政赤字: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差额,即预算收支出现逆差。

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各国界定不完全一样。

债务收入是否列入正常财政收入,对是否出现财政赤字影响很大。

财政政策效应:即财政政策作用的
结果。

评价财政政策效应,既要看
政策执行的结果如何,还要看所付
出的代价。

实际效应与预期效应的
背离称为政策效应偏差,包括实际
执行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偏差和人
为造成的偏差两类。

★货币银行学名词★
平方根定律:美国鲍莫尔发现,货币
的交易性需求对利率也很敏感,且
相对于交易数值而言,呈现出规模
经济的性质。

货币需求的公共权力动机:是因政
府的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
政策所产生的扩张性货币需求动
机。

政府把这些额外的流通货币投
向哪些部门,哪儿将受冲击。

故这
类动机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政府
如何分配这些所创造的额外货币。

货币外生性:指货币供给是由中央
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
响经济运行,但自身并不受经济因
素的制约。

无论货币需求多大,或
经济中其他变量的刺激多么强烈,
由于它的存在,货币供应不会受影
响而是自行变化。

货币供应的控制
权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牢牢掌握
在手,中央银行根据政府和金融政
策,考虑到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可
人为地进行调控,增减货币供应
量。

单一规则: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
量的最佳选择是实行“单一规则”,
即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不变的货
币供应增长率。

弗里德曼认为,①
货币数量的范围应该确定为流通
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业银行的存
款,即M2;②货币增长率应与经济
增长率大体相适应;③货币供应增
长率一经确定不能任意变动。

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
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
产构成。

货币均衡:指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大
致相等的一种状态。

有两层含义:一是简单货币均衡,即货币市场中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对等;二是总需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即社会总供给与总需示大致相当条件下的货币供求均衡。

前者是浅层次的,后者是深层的。

利息和利息率:利息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使用货币或借来资金所支付的代价,或说是货币资本所有者所获得的报酬。

利率则是利息与货币资本的比例关系。

现代经济生活中,利率是重要的变量,是各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借款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就是金融市场上的市场利率。

它包含了物价变动的预期和货币增贬值的影响。

而实际利率则是指名义利率剔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利率,是债务人使用资金的真实成本。

二者关系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基准利率:是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
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

它的变动
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各
国利率体系的核心。

中央银行改变
基准利率,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借
款成本,从而对信贷起着限制或鼓
励的作用,并同时影响其他金融市
场的利率水平。

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前者是指时
间在一年以内的利率,主要表现为
货币市场利率;后者是指时间在一
年以上的利率,主要表现为资本市
场的利率。

二者在金融市场上是被
联结在一起、会同时升降的,但短
期利率一般低于长期利率。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即需求型通
货膨胀。

指源于总需求膨胀而形成
的通货膨胀。

其第一推动力直接来
源于货币的过量发行。

货币的过量
发行导致总需求膨胀,从而引发通
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由于上游
产品成本和工资率的过度上升而
引起的通货膨胀。

货币工资率上升
引起通货膨胀的条件是:只有货币
工资率的增长超过边际劳动生产
率的增长时,通胀才会产生。

结构型通货膨胀:指生产结构的变
化导致总供求失衡或者导致部分
供求关系的失衡而引发的通货膨
胀。

结构失衡引发通货膨胀的传导
机制是价格刚性机制和价格攀比
机制。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现实经济生
活中,纯粹定义上的需求拉上型、
成本推动型、利润推动型、结构型
通货膨胀等,都不可能持续地进
行,最终演化为复杂的混合型通货
膨胀。

供求混合型的通货膨胀是其
主要表现形式。

从其动态特征看,
有“螺旋式”和“直线式”两类型。

直接融资:指货币资金的供给者和
需求者之间直接发生的信用关系。

双方可以直接协商或在公开市场上由货币资金供给者直接购入债券或股票。

通常情况下,由经纪人或证券商来安排这类交易。

特征:货币资金需求者自身直接发行融资凭证给货币资金供给者,证券商、经纪人等中间人只是牵线搭桥并收取佣金。

间接融资:指货币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资金融通通过各种金融机构中介来进行。

金融中介机构发行各式资金凭证给货币资金供给者,获得货币资金后,再以贷款或投资的形式购入货币资金需求者的债务凭证,以此融通货币资金的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资金凭证。

主要特征是:金融中介自身发行间接债务凭证,将货币资金供给者的货币引向货币资金需求者。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从原持有者的资产
负债表上消失。

作为直接信贷资产
的主要持有者,商业银行和储蓄贷
款机构最适于开展此类业务。

其本
质含义是将贷款或应收账款转换
为可转换工具的过程。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
机构实施的监督和管理。

由于金融
业是高风险的特殊行业,各国政府
都很重视金融监管,一般都通过立
法予以保障。

内容主要有:(1)审批
新设金融机构;(2)审定业务范
围;(3)检查市场活动;(4)挽救有问
题的金融机构,措施主要有存款保
险、兼并、接管、清盘以及注资挽
救等。

期货合约:是一种协议,要求协议一
方在指定的未来日期以确定的价
格买入或卖出某物。

期货市场的基
本经济功能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
防范不利价格变动的机会。

期货合
约是交易所创造的产物。

要创造一
个特定的期货合约,交易所须得到
政府批准。

期权合约:期权是一份合约,期权
的卖方授予期权的买方在规定的
时间(或日期)内从卖方处购买或
卖给卖方一定资产的权利。

买方付
出一定货币(期权价格)购入此权
利,并非一定要行使而只是在执行
价格对自己有利时才行使。

互换:互换是双方(包括到期对手)
达成的一项协议,此协议双方同意
定期交换支付。

交换支付以事先确
定的本金为依据,这个本金叫做名
义本金额或名义额。

每一方支付给
对方的数量等于约定的定期支付
率乘以名义本金额。

双方只交换约
定的支付,而不是名义金额。

上限和下限:是一种协议。

如果协
议中指定的金融变量的实际值与
事先确定的水平有所不同,协议的
卖方(接受保险金的一方)同意给
协议买方(支付保险金的一方)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