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解剖

合集下载

眼的解剖结构及相关概念

眼的解剖结构及相关概念

透明的胶质体,充满于玻璃体腔,占眼内容物的4/5,约4.5mL。主要成分为水。 玻璃体前面有一凹面称为玻璃体凹,以容纳晶状体,其他部分与视网膜和睫状体相贴。 玻璃体主要具有屈光和支撑视网膜的作用。
眼附属器
作用:保护、支持、 运动眼球
眼睑 结膜 泪器 眼外肌 眼眶
眼睑位于眼眶前部,覆盖于眼球表面,分上睑下睑,其游离缘称睑缘。上、下 睑缘间的裂隙称睑裂,其内外连接处分别称内眦和外眦。正常平视时,睑裂高 度约8mm,上睑遮盖角膜上部1-2mm。内眦处有一小的肉样隆起,称泪阜, 为变态的皮肤组织。睑缘有前唇和后唇。前唇钝圆,有2-3行排列整齐的睫毛, 毛囊周围有皮肤腺(Zeis腺)及变态汗腺(Moll腺)开口于睫毛囊,与眼球表 面紧密接触。
动眼 神经
眼眶为四棱锥体形的骨窝。其开口向前,尖朝向后略偏内侧。 成人眶深为40-50mm,容积为25-28ml 眼眶外侧壁较厚,其前缘稍偏后,眼球暴露较多,有利于视野开阔, 但也增加了外伤的机会。 其他三壁骨质较薄,较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骨折,且与额窦、筛窦、 上颌窦毗邻,在这些鼻窦发生病变时可累及眶内。
此部结膜组织疏松,多褶皱,便于眼 球活动。上方穹隆部绊缠有提上睑肌 纤维,下方穹隆结膜有下直肌鞘纤维。
这三部分结膜形成一个以睑裂为开口的囊状间隙,称结膜囊。
结膜血管来自眼睑动脉弓及睫状前动脉。 睑动脉穿过睑板分布于睑结膜、穹隆结膜和距角结膜缘4mm以外的球结膜,充血时称结膜充血。 睫状前动脉在角膜缘3-5mm处分出细小的巩膜上支组成角膜缘周围血管网并分布于球结膜, 充血时称睫状充血。 第V脑神经司结膜的感觉。
1.泪小点:是引流泪液的起点,位于上、下睑缘内侧端乳头状突起上,直径约0.2—0.3毫米。孔口与泪湖紧靠, 利于泪液进入泪点。 2.泪小管:是连接泪点与泪囊的小管,长约10毫米。开始约2毫米与睑缘垂直、后与睑缘平行,到达泪囊前,上、 下泪小管多先汇合成泪总管然后进入泪囊。也有上、下泪小管各自分别进人泪囊者。 3.泪囊:位于眶内壁前下方的泪囊窝内,是泪道最膨大的部分。泪囊大部分在内眦韧带的下方,上端为盲端,下端 与鼻汨管相接,长约12毫米,宽约4—7毫米。 4.鼻泪管:位于骨部的鼻泪管内,上端与泪囊相接,下端开口于下鼻道。 正常情况下,依靠瞬目和泪小管的虹吸作用,泪液自泪点排泄至鼻腔。若某一部位发生阻塞,即可产生溢泪。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图课件PPT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图课件PPT

第四节:眼附属器
睫毛、 眼睑、 结膜、 泪器、 眼外肌、 眼眶。
(一)睫毛
位于上下眼睑的边缘,向前上、前下方伸出, 排列整齐。根部有丰富的感觉神经丛,
对触觉非常敏感。睫毛的平均寿命为3~5个月。
(二)眼睑
眼睑位于眼眶出口,覆盖眼球前部,分为上睑和下睑, 中间称为睑裂,边缘为睑缘,上下睑缘交接处称为内 眦和外眦。内眦包围着一个肉状隆起,称为泪阜,泪 阜的上下缘处各有一小孔,为上、下泪小点。 眼睑通过瞬目作用将泪液散开,均匀地湿润角膜,填 补角膜表面的不平之处,使角膜形成良好的光学表面。 眼睑闭合可以保护眼睛免遭外伤。上下睑板有高度发 育的皮脂腺(睑板腺)埋藏其中,其出口位于睑缘上。 睑板腺分泌脂肪性油脂,形成泪液的最表层,在配戴 隐形眼镜时脂肪成份会沉淀在镜片上。
连 鼻泪管:位于骨性鼻泪管的管道内,上接泪囊,向下开口于
下鼻道
5mm---12mm,垂直10. 由7块颅骨组成,深4-5cm 6》分部:皮质,中央玻璃体,中央管 眼睑位于眼眶出口,覆盖眼球前部,分为上睑和下睑,中间称为睑裂,边缘为睑缘,上下睑缘交接处称为内眦和外眦。
敏锐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
眼球近球形,前后径为24mm,水平径 虹膜 根据光线的强弱使瞳孔缩小或开大,保证视网膜成像清晰
约23mm,此时如发育不完全±1.00mm
时就可以出现±3.00D的屈光度。
第二篇:眼球解剖
第一节 眼球的解剖及生理
•眼球壁 •外层 •中层 •内层
一、眼球壁
•外膜:由坚韧的纤维组织所组成,构 成眼球的完 整的封闭的外壁,起到保护 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 状的作用
•角膜 前1/6 •巩膜 后5/6 •中膜 又称葡萄膜,色素膜,血管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内膜 视网膜

眼解剖

眼解剖
脉络膜上腔 大血管层 中血管层 毛细血管层 玻璃膜
脉络膜生理特点
1、暗房作用 2、营养视网膜外五层 3、血液丰富易发生炎症或感染
视网膜
前接锯齿缘,后止视乳头周围,位于眼球内表面 的一层透明组织,外邻脉络膜,内含玻璃体。
解剖标志: 视乳头:纵椭圆形,
淡红色, 1.5mm 黄 斑:视乳头颞侧 缘3mm处, 约1~3mm, 色素 较多
视 网膜
生理特点:
1、视乳头
没有视细胞、无视觉、生理盲点
2、视细胞
视杆细胞:弱光(暗视觉) 视锥细胞:强光(明视觉)
色觉
3、黄斑
视细胞密集,中心凹处只有视锥细胞,为视觉最敏锐处
4、视色素
视蛋白+Vit A 视杆细胞——视紫红质 视锥细胞——视紫蓝质、视紫质、视青质
——红锥、绿锥、蓝锥
5、光感觉器电位:
修复依靠周围细胞的滑行和增大
角膜透明性保持与解剖的关系
(1) 无血管、无色素 (2) 纤维小板晶格状排列 (3) 上皮、内皮屏障作用 (4) 泪膜
角膜营养来源
1、角膜缘血管网 2、房水 3、空气
角膜的神经支配
三叉神经节 状神经丛 下神经丛
睫状长神经 失去髓鞘分叉 终末小球
环 上皮
角膜缘
临床定义:角巩膜移行区,半透明, 宽约1.5-2mm,上 下宽>内外宽 解剖定义:前界为前后弹力层终端的连线;后界为自巩膜 突向眼球表面作的垂直线;又以Schwalbe线为界分前后 两部分,后部内表面含小梁网和巩膜静脉窦
巩膜的组织结构
巩膜上层:纤维组织松弛,血管丰富 实质层:结缔组织/弹力纤维,紧密,血管少
近角膜处环形排列,其它部位与眼子午线同 巩膜内层(棕黑层):弹力纤维多于基质层,

眼部解剖结构(共65张PPT)

眼部解剖结构(共65张PPT)
泪囊
鼻泪管
泪器:
泪小管
泪腺
泪囊
鼻泪管
泪小点
泪液的分泌和排出:
3.泪液生理功能: 〔1〕湿润角膜、结膜。
〔2〕清洁作用
〔3〕杀菌作用
四、眼外肌:
每只眼有六条,司眼球运动。
内直肌--下斜肌---
下直肌---
----上斜肌
------上直肌
-----外直肌
眼外肌的神经支配: 外直肌──外展神经支配 上斜肌──滑车神经支配 上直肌 ┓ 下直肌 ┃━ 动眼神经支配
黄斑
〔3〕锯齿缘: 视网膜、脉络膜前部的终止处, 边缘呈锯齿状,距角巩缘约6-7mm。
锯齿缘
〔4〕视网膜血管:
视网膜中央动、静脉。 眼动脉分支→视神经→ 视盘→视网膜。 静脉的分布与动脉一致
二、眼内容
特点:
①透明,无血管和神经。 ②维持眼球的正常形态和眼内压。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1、房水〔aqueous humor〕: 〔1〕透明水样液,营养角膜、晶体、玻璃体。
内直肌 ┃
下斜肌 ┛
眼肌的起止点:
①下斜肌起于眶壁内下缘,
②余各肌起于眶尖总腱环。 ③各肌止于角巩缘后不同距离的巩膜上。
总腱环
五、眼眶〔orbit〕 1.由七块颅骨构成,呈四棱锥体:
额骨
蝶骨
颧骨
腭骨
筛骨
泪骨 上颌骨
2.眼眶和付鼻窦毗邻。 3.眼眶的孔、裂、窝:
泪腺窝
眶上裂
眶下裂
视神经孔
泪囊窝
4.眶内容物:
〔2〕维持一定的眼内压。
房水
〔2〕房水循环途径:
睫状体→ 后房→ 瞳孔→前房→房角小梁 网、Schlemm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 血循环。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
上睑的动作。
位于眼睑皮肤内的腺体, 分泌油脂和汗液,保持
眼睑湿润。
眼睑的功能
01
02
03
04
保护作用
眼睑能够阻挡外界物质进入眼 内,保护眼球免受损伤。
湿润作用
眼睑分泌的油脂和汗液能够保 持眼球湿润,防止干涩。
眨眼功能
眼轮匝肌的收缩能够使眼睑快 速闭合,起到眨眼的作用,清
洁眼球表面。
维持眼球形态
提上睑肌的收缩能够维持眼球 的正常形态,防止眼球下垂。
视神经
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信号传送到大脑,是视觉信息的主要通道。
眼肌神经
控制眼球运动的肌肉,使眼球能够跟随目标移动。
自主神经
调节眼部血管、瞳孔等自主功能。
视觉感知
形状感知
通过视网膜上的视细胞识别物 体的形状、大小、方向等信息 。
深度感知
通过双眼视差、遮挡关系等 判断物体的远近和深度。
颜色感知
通过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 识别颜色信息。
分泌功能
眼外肌能够使眼球进行上下左右及旋转运 动,使眼睛能够跟踪和聚焦移动的物体。
泪腺能够分泌眼泪,保持眼球表面的湿润 和清洁,防止感染。
眼部解剖的重要性
眼部解剖是理解视觉生理和病理的基础,对于眼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眼部解剖结构的异常可能导致视觉障碍和其他眼部疾病,了解眼部解剖有助于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
眼动脉
为眼部提供营养,同时负责向眼球后部组织 输送血液。
睫状后短动脉
为视网膜外层提供血流,部血液回流,将眼部代谢产物输送至 全身。
眼部神经
视神经
负责视觉信号的传递,将光线信息从 视网膜传至大脑。
动眼神经
控制眼球运动,包括瞳孔括约肌和睫 状肌。

眼解剖知识点总结

眼解剖知识点总结

眼解剖知识点总结一、眼睛的外部结构1. 眼睛的位置:眼睛位于头部的凹陷部位,一般来说,两只眼睛之间的距离约为两只眼睛的宽度。

2. 眼睛的保护结构:眼睛周围有眼窝骨和眼眶,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眼睛免受外部伤害。

3. 眼睑:眼睑由上下两个部分构成,它们是保护眼球的关键部分。

4. 睫毛:睫毛位于眼睑的边缘,它们的作用是防止颗粒物进入眼睛。

5. 泪腺:泪腺位于眼睑的上方,它们能够分泌眼泪,保持眼球表面的湿润和清洁。

6. 结膜:结膜是一层透明的薄膜,它包裹在眼球表面上。

7. 眼球:眼球是眼睛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光线的主要接受器官。

二、眼球的结构1. 眼球的外层:眼角膜是眼球最外层的透明薄膜,它的作用是让光线进入眼球。

2. 眼球的中层:巩膜是一层厚实的结缔组织,它保护眼球内部的结构。

3. 眼球的内层:视网膜是眼球内层的一种组织,它含有大量的视觉细胞,负责将光线转化成神经信号。

4. 眼球内的介质:眼球内有两种介质,分别是玻璃体和晶状体,它们起到折射光线的作用。

5. 瞳孔:瞳孔位于虹膜中央,它的作用是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量。

6. 眼球的肌肉:眼球周围有六种肌肉,它们负责控制眼球的运动和调节焦距。

三、眼睛的功能1. 视觉的形成:当眼睛接收到光线后,它会将其转化成神经信号,然后传送到大脑中进行处理,最终形成视觉。

2. 调节焦距:眼球的晶状体有着调节焦距的能力,从而保证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距离的物体。

3. 对光线的反应:瞳孔负责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量,从而使我们在明暗环境中都能够看清东西。

四、常见的眼睛疾病1. 近视和远视:这两种疾病是眼球对远处或近处的物体不能够进行正确对焦,常常需要通过戴眼镜或者隐形眼镜进行矫正。

2. 散光:散光是指眼球不能够正确聚焦光线,使得物体变得模糊不清。

3. 白内障:白内障是晶状体变得浑浊,会导致视觉变得模糊。

4. 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种眼内压增高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视力丧失。

五、眼睛的保护1. 防止辐射:长时间暴露在电脑屏幕或者强光下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因此需要注意保护眼睛。

《眼科学》眼部解剖结构ppt课件

《眼科学》眼部解剖结构ppt课件

血管膜
视网膜
最内层,贴于眼球内壁,结构复杂, 功能重要,对视觉的形成至关重要。
中间层,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有营 养作用,也称为葡萄膜。
眼内容物
01
02
03
房水
充满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 的透明液体,有营养角膜 、晶状体和维持眼压的作 用。
晶状体
透明、富有弹性的双凸透 镜,有折射光线和调节焦 距的作用。
眼运动神经
支配眼球运动,包括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
感觉神经
传递眼部感觉,如三叉神经和面神经。
视路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01
将视觉信息传递至大脑皮质。
视神经纤维
02
汇聚成视神经束,穿过视交叉进入大脑。
大脑皮质
03
处理视觉信息,产生视觉感知。
06
眼部疾病与防治
常见眼部疾病
近视
由于眼轴过长或角膜、晶状体曲率过 大,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面, 导致远视力降低。
04
泪器解剖结构
泪腺
泪腺
是产生泪液的器官,位于眼球的 外上方,分为上、下两对,分别
称为上泪腺和下泪腺。
泪腺的生理功能
主要分泌泪液,润滑眼球表面,保 持角膜湿润,防止感染。
泪腺的解剖结构
泪腺由腺泡和导管组成,腺泡分泌 泪液,导管将泪液引流到眼球表面 。
泪道
泪道
是泪液排出的通道,包括泪小点 、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眼科学》眼部解剖 结构ppt课件
目录
• 眼部概述 • 眼球解剖结构 • 眼睑解剖结构 • 泪器解剖结构 • 眼部血管与神经解剖结构 • 眼部疾病与防治
01
眼部概述
眼部的位置与功能
位置

人体解剖学中的眼部解剖学名称

人体解剖学中的眼部解剖学名称
晶状体是眼球中的主要透镜,能够调节光线进入 眼内并聚焦在视网膜上。
晶状体由透明蛋白质构成,形状和弹性随着年龄 变化而变化。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晶状体疾病,会导致视力下 降、视物模糊等症状。
视网膜
视网膜是眼球内部的感光组织 ,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
并传递到大脑。
视网膜由多种细胞组成,包 括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等。
功能
眶骨膜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眼球,同时参与维持眼部的正常形 态和功能。
结构特点
眶骨膜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紧贴眼球表面,中层与眶骨紧密结 合,外层连接眼睑皮肤。眶骨膜内有丰富的血管、神经穿过。
眶内容物
定义
眶内容物是指位于眼眶内的所有组织器官,包括眼球、眼睑、结 膜、泪器等。
功能
眶内容物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眼部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包括视觉、泪 液分泌和排泄等。
眼部解剖学名称
• 眼球 • 眼附属器 • 眼眶
01
眼球
角膜
角膜是眼球最外层的透明组织,覆盖在虹膜和巩膜之间,具有保护和折射光线的作 用。
角膜由五层组织构成,包括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 层。
角膜的形状和曲率影响视觉质量,角膜疾病如角膜炎、角膜溃疡等会影响视力。
巩膜
巩膜是眼球的外壳,呈白色不 透明状,具有保护眼球内部组 织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
眼外肌
01
眼外肌是眼球周围的肌肉,包括六块肌肉:上直肌、
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和下斜肌。
02
这些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控制眼球的运动,使眼球
能够上下左右转动,以及斜视。
03
当眼外肌协调运动时,能够使眼睛保持正视前方,并
保持眼球的稳定。
03

眼的解剖

眼的解剖
鼻泪管下端的H瓣有阀门的作用。眨眼时通过 压迫泪小管和扩张泪囊产生负压而使泪液引流, 睁眼时泪囊塌陷产生正压使泪液流入鼻腔。
泪液分泌:泪腺、副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受 刺激分泌为反射性分泌,起冲洗和稀释的作用; 由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分泌为基础分泌,作 用:维持角膜、结膜的湿润。
泪膜
脂质层
水液层
视路
视神经 视束
视放射
视交叉 外侧膝状体
视皮质
瞳孔反应路
视束
外侧膝状体
顶盖前区 E—W核
不交叉纤维 交叉纤维
睫状神经节
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瞳孔对光反应
直接对光反应 间接对光反应
瞳孔对光反应
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
患眼
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单眼光觉传入路 病变时,患病侧直接对光反应减弱或消失 而间接对光反应正常;健侧间接对光反应 减弱或消失而直接对光反应正常。
眼的解剖
内容概要
1、眼球 2、视路及瞳孔反应路 3、眼附属器及眼眶 4、眼的血管和神经
眼睛是视觉器官,由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 三部分组成。眼球与视路完成对外界视觉 信息的捕捉,提取,传递功能,在视皮质 形成视觉。眼附属器对眼球起保护作用。 人通过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90% 是由眼完成的.
粘液层 微绒毛 上皮细胞
泪膜:脂质层可阻止泪液蒸发和维持泪膜 稳定;水液层为泪腺的主要成分,转送水 溶性菅养成分,;粘液层含多种蛋白,基 底部嵌入角、结膜上皮细胞的微绒毛之间, 可降低表面张力使疏水的上皮细胞变成亲 水状态,泪膜的作用:润滑、保护、供氧 和营养和冲洗抑制微生物生长。
滑车 上直肌 内直肌
眼的结构简图
外层 纤维膜
视觉器
眼球壁 眼球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课件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课件

白内障
晶状体浑浊导致视力下降。
眼部疾病的诊断方法
01
视力检查
通过检查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 初步判断眼部疾病。
眼底镜检查
观察视网膜和视神经,了解眼底病 变情况。
03
02
裂隙灯检查
使用裂隙灯观察角膜、晶状体、玻 璃体等结构,发现病变。
眼压测量
测量眼球内部的压力,辅助诊断青 光眼等疾病。
04
眼部疾病的治疗方法
03
晶状体循环是指晶状体内部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过程,通过 晶状体囊和晶状体上皮完成。
04
玻璃体循环是指玻璃体内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过程,通过玻 璃体膜完成。
CHAPTER
03
眼附属器解剖
眼睑的结构和功能
眼睑的结构
眼睑分为上睑和下睑,由皮肤、皮下 组织、肌肉和睑结膜等组成。
眼睑的功能
CHAPTER
05
眼部疾病与治疗
常见的眼部疾病类型
远视
由于眼轴过短或角膜曲率过于 平坦,导致近视力模糊,远视 力清晰。
青光眼
眼内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和 视野缺损。
近视
由于眼轴过长或角膜曲率过陡 ,导致远视力模糊,近视力清 晰。
散光
由于角膜或晶状体表面曲率不 规则,导致视力模糊,可能出 现眩光和视疲劳。
保护眼球、调节光线进入量、湿润眼 球表面和防止异物进入等。
泪器的结构和功能
泪器的结构
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泪腺分泌泪液,泪道负责泪液的引流 。
泪器的功能
湿润眼球表面、去除眼球表面的灰尘和微生物、参与形成泪 膜等。
眼眶的解剖结构
眼眶的结构
眼眶是一个容纳眼球和附属器的骨性腔室,由上壁、下壁、内壁和外壁等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无色素睫状上皮:从虹膜根部延伸来,向锯齿缘延 伸与视网膜相连.血-房水屏障. (2)色素上皮:向前与瞳孔开大肌上皮相连,向后视网膜 相连. (3)基质: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和血管. (4)睫状肌(平滑肌):外侧纵行肌,中间放射状肌, 内侧环行肌。均起始巩膜突,可分布至小粱网.损伤后 可引起眼压变化.损伤后引起房角后退性青光眼,受副 交感神经支配 (5)睫状体上腔:睫状肌与巩膜之间.
前房角的功能
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
先天发育萎缩不全,色素堆积,外伤及炎症所致出血, 虹膜周边粘连等都会导致房水排出障碍,引起青光眼
正常视野
青光眼患者视 野
巩膜(sclera):
乳白色,坚韧,由胶原纤维组成.影响眼压测量. 表面被眼球筋膜及球结膜包绕。
厚度:0.3-1mm,后部2/3移行视神经鞘,内1/3呈
3.脉络膜choroid
占中膜后2/3,为柔软薄膜。前起锯齿缘, 后止于视乳头周围,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 生理特点及功能: ⑴有三层(大中小)丰富的血管,占眼球血液 总量的90%,70%在毛细血管,有运输营养物质, 供应视网膜外层的营养(尤其黄斑),并调节眼 部温度。 “眼球的血库” ⑵含有丰富的黑色素,吸收眼内分散的光线, 起到眼球遮光和暗房的作用,保证视网膜成像 清晰。
角膜
①角膜生理特点
(1)无血管,透明性,是重要的屈光介质之一。 (2)良好的自我保护和修复特性: (3)营养主要来自房水、泪膜及角巩膜缘血管网。 代谢所需要的氧80%来自空气。
(4)感觉神经丰富:三叉神经的分支支配,痛觉和 触觉灵敏,可引起迅速关闭眼睑或流泪等反射机制, 起到对眼球的保护作用。
②功能:维持眼球的完整及保护、防御和屈光功能 其厚度改变影响眼压和抵抗力.
六角形立方上皮细胞,随年龄增大,密度降
低.(10岁时3000-4000个/mm2,70岁时2600个/ mm2)
细胞间为缝隙连接,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
能;损伤后依靠邻近 细胞扩张和移行来填补缺
损区.不再生. 失代偿时可引起大泡性 角膜病变。
大约由50万个六边形细胞所组成。
成年后趋于稳定,大约以每年平均0.52%的速度递减。 临床上:平均密度1000个/平方毫米,是内眼手术术后发生角 膜失代偿的临界值。
占9/10. 排列最规 整,最透明. 角膜免疫 赦免. 损伤后由 瘢痕组织 填补,角 膜失去透 明性.不能 再生。
角膜基质层
内皮细 胞分泌而 来,可再 生,随年 龄而增厚. 对机械 损伤抵抗 力差,对化 学和病理 损害较强.
角膜后弹力层
外伤或 病理易发 生后弹力 层脱离.
角膜内皮层:
凸透镜。
准分子激光角膜手术
角膜组织学结构(5层)
上皮细胞层
来源外胚层. 表面有泪膜覆 盖. 5-6层鳞状上 皮细胞.无角 化.可再生. 分细胞层和 基底膜
神经末梢丰 富
由三叉神经的眼支——经 睫状神经——角膜。
前弹力层:
无细胞的胶原纤维膜.
有神经纤维通道
对机械损伤抵抗力较强,对化学 较弱损伤后不能再生. 功能不明.PRK 与 LASIK
视网膜各层结构的出血
眼球内容物
有三种透明物质,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屈光间质或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视网膜的红光反射
1.房水aqueous humor:
睫状突上皮产生,充满前、后房。成分:主要是水, 含少量氯化物、蛋白质、维生素C、尿素及无机盐。 Hp7.3~7.5。占眼内容4% ,动态循环中。
眼的解剖和生理
新乡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 眼科学教研室 刘向玲
眼即视器visual organ
包括眼球、附属器及视路构 成 眼球:眼球壁和内容物 附属器:眼睑、结膜、泪器 和眼外肌、眼眶 视路:视神经 、视交叉、外侧 膝状体、视放射、枕叶 皮质.
眼球的解剖与生理
似球形, 前后径 24mm. 突出度 12-14mm. 人种、屈 光度改变 可不同, 但两眼 <2mm. 。 包括眼球
视神经盘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血-视网膜屏障; 视色素的再生合成,维持视觉;---夜盲 维持视网膜的贴附; 胞饮和消化光感受器的代谢废物;---老年黄斑变性
创伤和手术后的再生和修复.
黄斑病变
视网膜的功能:感光
视信息在视网膜内形成神经冲动,由三级神经 元传递,即:光感受器--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 。神经节细胞轴突(视神经)沿视路将视信息传
递到视中枢,形成视觉。
视网膜三级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及其细胞组成
视网膜三级神经元组织图片放大
视网膜血供:中央动脉和睫状后短动脉
视盘的血管供应
视网膜中央动脉- --视盘表面神经纤 维层

睫状后短动脉分支 (Zinn-Haller环)- --筛板和筛板前
其二者间有沟通。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 网 膜 病
睫状充血
3.角巩膜缘(limbus):
角膜与巩膜的移行区,由角膜嵌入巩膜。约 1mm宽半透明区,前界为前弹力层止端到后弹 力层止端。后界为房角内的巩膜突或虹膜根部 垂直对应的球表面. (1)角巩膜缘血管网; (2)为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 (3)为前房角和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 (4)角膜缘干细胞所在。
(二)葡萄膜(uvea):
位于巩膜与视网膜之间,含丰富的血管、神经 和色素。又名血管膜、色素膜。从前向后分为虹 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1.虹膜(iris)
呈园盘状膜,中央有圆孔,为瞳孔(pupil),表面 有虹膜纹理和隐窝。位于晶状体之前,周边部与睫 状体相连接,称虹膜根部。内有司瞳孔大小的瞳孔 括约肌、瞳孔开大肌。
虹膜正面观
虹膜
虹膜的组织学
(1)基质层:,血管 神经行走其间.瞳孔 缘部环形分布的瞳孔 括约肌,受副交感神 经支配,司缩瞳作用 。
(2)色素上皮层: 前后两层.前层瞳孔 开大肌,受交感神经 支配,司散瞳作用。 后层在瞳孔缘翻转呈 瞳孔领.
虹膜局部示意图
虹膜生理特点及功能
(1)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弱,使瞳孔缩小或扩
外从状层最厚.
黄斑区
视网膜上视细胞亦称光感受器,分为:
视锥细胞:主要集中在黄斑区。含视紫蓝质对红 、 蓝、绿光敏感司明视觉及色觉。 视杆细胞:愈向周边部愈多,至黄斑中心凹处完全缺 如。含视紫质,司暗视觉 光感受器的组织结构:包括外节、连接绒毛、内节、 体 部和突触无部分
视网膜厚度:1.锯齿缘部约为100微米(um); 2.赤 道部150um;3.中心凹部90um。
视网膜﹙retina
黄斑macula lutea:是 视觉最敏 锐部位 视盘optic disc:视神 经纤维汇 集,生理盲 点. 血管:终末 血管无吻 合支 生理杯:
﹚及其重要组织结构
生后3-4个月 发育完成 中央小凹仅有 视锥cell,视敏 度最高. 缺少内从状层、 内核层、神经节 cell层、神经纤 维层.
大,以调节进入 眼内光线的量,保证视网膜成 像清晰。 (2)有丰富的第v颅神经纤维网.感觉敏锐, 炎症时疼痛剧烈。
虹膜炎瞳孔膜闭
3.睫状体 ciliary body
环状组织,位于 虹膜与脉络膜之间, 矢状面呈三角形, 与晶状体赤道部之 间有纤细的晶状体 悬韧带相连。 功能:分泌房水 维持眼内压和参与 调节作用。
(4)与睫状肌一起产生调节作用。
(5)可滤去部分紫外线,对视网膜起保护作用
(6)随年龄增加直径重量 下降-----老视. ,核越来越大,弹性
正常视力与白内障
白内障
玻璃体vitreous body:
位于玻璃体腔内,占眼内容80%,约4.5ml,透明胶质 体。主要成分为水。 玻璃体腔(vitreous cavity):占球内容积4/5。 前面有一凹面称玻璃体凹,容纳晶状体。其他部位与 视网膜及睫状体相贴。 视盘边缘、黄斑中心凹周围、玻璃体基底部(锯齿缘 前2mm后4mm)粘连紧密。 玻璃体中部有一光学密度较低的中央管,Cloquet 管,为原始玻璃体遗留,胚胎时期有玻璃体血管。
晶状体囊膜 晶状体核 晶状体前纤维 皮质 晶状体后纤维 皮质
晶状体纤维由赤道部上皮细胞向前后方伸展、延长 而成。新的晶状体纤维不断产生并将旧的纤维挤向 中心,逐渐硬化而形成晶状体核。
晶状体纤维
晶状体扫描电镜图象
晶状体的生理特点及功能:
(1)没有血管及神经,营养来自房水。
( 2)晶状体囊膜在代谢转运方面起重要作用, 当囊膜发生损害或房水 代谢变化时,晶状体将发生混 浊而形成白内障。 (3)是重要的屈光介质。
虹膜隐窝 脉络膜上腔 5% 10~20% 前房

睫状突上 皮分泌 集液管
后 房
瞳 孔
前房角
1
Shlemmen氏管 睫状前静脉 小梁网 血循环
房水静脉
房水循环途径
房 水 静 脉、 房 角 结 构
2.晶状体lens:
双凸透镜状,无色透明,具有弹性,不 含血管和神经。晶状体纤维外包薄膜,有弹性,称 晶状体囊。
前房角:周 边角膜与虹 膜根部之间 夹角.是房水 排出主要通 道. 有前房中胚 叶萎缩而来. 内部结构: 房水排出结 构: Schwalbe线、 巩膜突小梁 网、睫状体 带和虹膜根 (近小管组织)
前房角重要结构
房角结构
房角镜下观察
睫状体带
巩膜突
Schwalbe 氏线
小梁
虹膜根部
宽角:可以看到全部房角结构;窄1:房角稍窄,动态下观察睫状体带 可增宽或从看不见,到看见睫状体带;窄2:仅能看到巩膜突,动态下看不 见睫状体带;窄3:动态下看不见小梁的前半部;窄4:房角极窄,除 Schwalb 氏线外其他结构看不见。
脉络膜的组织结构
有外向内
1.脉络膜上腔:睫状后长动脉、后短动脉和神经 穿过.
2.大中血管层;面积广大,入口和出口比较狭小, 血流减慢.毒素和细菌易沉积.易发炎. 3.毛细血管层:密度高,血流量大.管壁薄,细胞间 有孔隙. 4.Bruch膜:随年龄增大而增厚,与视网膜色素上 皮层相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