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参数控制_上_
水污染控制工程_第十二章_ 活性污泥法
![水污染控制工程_第十二章_ 活性污泥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39fdf7aaea998fcd220ebf.png)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什么是活性污泥?
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 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的、 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活性污泥的性质
颜色 味道 状态 相对密度 比表面积
黄褐色
土腥味
似矾花絮绒颗粒
曝气池混合液:1.002~ 1.003
Lawrence、McCarty导出的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第四节 气体传递原理和曝气设备
构成 活性污泥法的三个要素
一是引起吸附和氧化分解作用的微生物,也 就是活性污泥;
二是污水中的有机物,它是处理对象,也是 微生物的食料;
回流污泥
RQ、Se、XR
系统边界
剩余污泥
QW、Se、XR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系统的典型流程
二、劳伦斯和麦卡蒂 (Lawrence-McCarty)模型
c (QQW) XXV eQWXR
污泥龄(SRT)
SRT:曝气池中污泥全部更新一次所需 要的时间。
(一)在稳态下,作系统活性污泥的物料平衡:
Q 0 ( X [Q Q W ) X Q e W X R ] ( d d)g X V t 0
▪ 在一定的污泥量下,SVI反映了活性污泥的凝聚沉淀性。 如SVI较高,表示SV值较大、沉淀性较差;如SVI较小,
污泥颗粒密实,污泥无机化程度高,沉淀性好。但是,
如SVI过低,则污泥矿化程度高,活性及吸附性都较差。
▪ 通常,当SVI为100~150,沉淀性能良好;而当SVI
>200时,沉淀性较差,污泥易膨胀。但根据废水性 质不同,这个指标也有差异。如废水溶解性有机物含
量高时,正常的SVI值可能较高;相反,废水中含无机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 ppt课件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369b1002768e9951e7389a.png)
含 有 重 金 属 及 影响不大,不过,在物化段可 活性污泥对有毒物质及重金属的反应有很快速和之
有毒有害物质 重点去除
后的表现,这和重金属、有毒物质的浓度、种类、
接触时间有关;活性污泥反应出来的表现多为解体
或活性降低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2
水温和其他控制指标的关系及联合分析方法
• 2)对活性污泥种群的影响
• 活性污泥的主体是微生物,即细菌,观察温度对细 菌的影响时,由于观察细菌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实 际工艺控制中通常观察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种群 变化可以发现水温对活性污泥的影响。
• 以原生动物为例,当水温过低时,会出现原生动物 数量降低、活性受限、部分种群消失等现象。
• 5)与活性污泥回流比
• 活性污泥受大波动PH值的污水、废水冲击的影 响程度与PH波动大小、持续时间、活性污泥原 有状态等存在关系。
• 当生化系统池整体水质PH值上升超过10的时候, 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将需要两天的恢复时间 来恢复整个活性污泥系统的正常运行。
• 在预计大波动PH值污水、废水冲击程度较大的 情况下,可以将活性污泥回流系统开至最大, 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二沉池的中性废水去稀释进 入生化系统的大波动PH值的污水、废水。
ppt课件
6
PH值和其他控制指标的关系及联合分析方法
环境工程学的几个重点图
![环境工程学的几个重点图](https://img.taocdn.com/s3/m/509830c06137ee06eff91898.png)
废水的类型——生活污水
• 来源:居住区、商业区、公用设施等;
• 特性: a.具有明显的日周期和季节性变化;
b.随地区和生活习惯不同而异;
c.与生活水平有关(供、排水设施等)
•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的确定
平均日生活污水量=污水量标准×设计人口数
废水的类型——生活污水
通常情况下,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指
平均日流量,设计流量指最大流量。
活性污泥:悬浮生长系统的净化过程和机理
絮凝体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有机物种类、无机胶体、盐浓度、搅拌(水力条件)、pH、原生动物等。 污泥膨胀 由于污泥沉淀性能不好而使微生物随出水流失,造成水质恶化的现 象。可分为:
——丝状菌膨胀:丝状菌占优势
——非丝状菌膨胀:因粘性物质大量产生与积累导致的膨胀
活性污泥的特点 生物活性──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细菌、原生、后生动物) 絮状,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细菌在一定生长条件下 的细胞分解物(菌胶团)形成 易于凝聚沉降 一般为黄、褐色,依废水特性和培养条件而异
净化过程和机理
悬浮生长系统中的净化作用是生物氧化、生物絮体的形成与吸附 作用以及有效的固液分离等作用的综合结果。
排 泥:控制泥龄、污泥浓度(生物量)及某活性。 每日增长的污泥称为剩余污泥。 曝 气:供氧、混合、保持污泥呈悬浮状态
净化过程:凝聚、吸附截留、生物氧化、沉淀分离 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活性污泥的净化原理
1、吸附阶段 2、氧化阶段
3、泥水分离阶段
影响活性污泥增长的因素
活性污泥法属于水体自净的人工强化,影响 其生长的因素主要有: 1、溶解氧 2、营养物质 3、pH和温度 4、有毒有害物质
积分: L L0e
K1' t
城市污水处理典型工艺流程
![城市污水处理典型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3aa955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1.png)
第三章城市污水解决典型工艺流程第一节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一、工艺原理向生活污水中不断地注入空气,维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通过一段时间后,污水即生成一种絮凝体。
这种絮凝体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构成的,易于沉淀分离,使污水得到澄清,这就是“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法就是以悬浮生长在水中的活性污泥为主题,在微生物生长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和污水充足接触,使污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它的重要构筑物是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
活性污泥法关键在于要使曝气池保持高的反映速率,让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处在良好的状态,同时要使曝气池内保持足够高的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
为此,沉淀后的活性污泥又回流至曝气池前端,使之与进入曝气池的废水混合后充足接触,以反复吸附、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在正常的连续生产(连续进水)条件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不断运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由于合成作用的结果,活性污泥大量增殖,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量愈积愈多,当超过一定的浓度时,应适当排放一部分,这部分被排出的活性污泥称作剩余污泥。
活性污泥通常为黄褐色(有时呈铁红色)絮绒状颗粒,也称为“菌胶团”或“生物絮凝体”,其直径一般为0.02~2mm;含水率一般为99.2%~99.8%,密度因含水率不同而异,一般为1.002~1.006g/cm3,活性污泥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一般为20~100cm2/mL。
活性污泥由有机物及无机物两部分组成,组成比例因污泥性质不同而异。
例如,城市污水解决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其有机成分占75%~85%,无机成分占15%~25%。
活性污泥中有机物成分重要由生长在活性污泥中的各种微生物组成,这些微生物群体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其中以各种细菌及原生动物为主,也存在着真菌、放线菌、酵母菌以及轮虫等后生动物。
在活性污泥中,细菌含量一般在107~108个/mL之间,原生动物为103个/mL左右,而原生动物中则以纤毛虫为主,因此可以用其作为指示生物,通过镜检法判断活性污泥的活性。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工艺部分)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工艺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a1478d55a26925c52dc5bf24.png)
求要的段化物对
性特水废业工
0.3�5.1 法气曝速高 7 50.0�30.0 沟化氧 6 50.0�30.0 法气曝时延 5 4.0�2.0 法合混全完 4 2.0 法附吸物生 3 4.0�2.0 法气曝段阶 2 4.0�2.0 法泥污性活统传 1 )d.SSLMgk(/5DOBgk 值制控比微食 艺工行运 号序 值制控考参比微食、4 。联关在存理合不制控的比微食与多障故行运数多大�认确的况状 行运行进统系对式公此用运要定一�时障故生发统系是别特。考参的上值数 的际实供提点观的量数物生微定决量数物食为而继�系关值比的量泥污性活 的有已与量物机有的统系理处入进内天一在�是义含的达表需身本式公 解理的式公算计比微食、3 。 �l/gm�度浓�DOB�物机有水进—aL � �l/gm�度浓�SSLM�体固浮悬液合混—X � �3m�积容气曝—V � �d/3m�量流水污—Q 中式 ])d.SSLMgk( /5DOBgk[ )VX( /aLQ=SN 。的示表来�SN�率荷负泥污—DOB 以是中用应际实�M/F�比微食 法方算计的比微食、2 。物食的解分待物生微即物机有是本原�物食是值 F 而 �尚和的里庙座一是物生微设假们我�么那。物生微的命生有是住记�的成 组物生微由是泥污性活。量数的在存泥污性活是就�思意的度浓泥污性活是 �SSLM 却值 M 。物生微做比值 M 把 �物食做比值 F 把 �的示表来值 M/F 用 解理的作操践实及义定面书比微食、1 �M/F�比微食、四 。度浓物机有 水进的低降应适以�低降所有会也度浓泥污性活�时低较度浓物机有水进当 反相�长增速快的度浓泥污性活导引会�时高较度浓物机有中分成水进当 。系关的比微食与分成水原�2� 。了低变率效理处而�多粒颗浮悬水出是只果结�多不泥污性 活效有其�质物性惰量多有含中度浓泥污性活的高过于由是实其�了高就率 效理处然自�了高度浓泥污性活�泥排不为认员人作操往往�象假的来带高 增假虚度浓泥污性活给多过质物性惰中分成水原意注要别特�中行1� 法方析分合联及系关的标指制控他其和分成水原、3 。澈清不水隙间�浊混液清上在现表�断折构结体 絮致导�撞碰互相下用作的拌搅在粒颗体絮量大的成形�时同�剂药凝混量 大耗消将�水废粒颗浮悬高而。间时留停的内池凝混在加增要需水废、水污 粒颗浮悬低对�以所�显明不果效沉整、足不对相力能附吸凝絮、少会机撞 碰间粒颗于由�水废、水污的少偏量含质物粒颗中水原对�求要的高较有也 性电带及量含质物粒颗中水原对凝混。响影的果效凝混对分成水原�1� 点意注的面方识认中艺工理处水废、水污际实在分成水原、2
污水的生物处理(一)活性污泥法
![污水的生物处理(一)活性污泥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6c36f4c5da50e2534d7f21.png)
第四章污水的生物处理(一)——活性污泥法教学要求1)掌握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反应机理;2)理解活性污泥法的重要概念与指标参数:如活性污泥、剩余污泥、MLSS、MLVSS、SV、SVI、θc、容积负荷、污泥产率等;3)理解活性污泥反应动力学基础及其应用;4)掌握活性污泥的工艺技术或运行方式;5)掌握曝气理论;6)熟练掌握活性污泥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一、活性污泥处理法的基本概念与流程活性污泥:是由多种好氧微生物、某些兼性或厌氧微生物以及废水中的固体物质、胶体等交织在一起的呈黄褐色絮体。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实质:人工强化下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包括分解和合成),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1)预处理设施:包括初次池、调节池和水解酸化池,主要作用是去除SS、调节水质,使有机氮和有机磷变成NH+4或正磷酸盐、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同时去除部分有机物。
2)曝气池:工艺主体,其通过充氧、搅拌、混合、传质实现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
3)二次沉淀池:泥水分离,澄清净化、初步浓缩活性污泥。
生物处理系统:微生物或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使污水净化,但同时增殖。
为控制反应器微生物总量与活性,需要回流部分活性污泥,排出部分剩余污泥;回流污泥是为了接种,排放剩余污泥是为了维持活性污泥系统的稳定或MLSS 恒定。
二、活性污泥的形态和活性污泥微生物1 活性污泥形态(1)特征1)形态:在显微镜下呈不规则椭圆状,在水中呈“絮状”。
2)颜色:正常呈黄褐色,但会随进水颜色、曝气程度而变(如发黑为曝气不足,发黄为曝气过度)。
3)理化性质:ρ=1.002~1.006,含水率99%,直径大小0.02~0.2mm,表面积20~100cm2/mL,pH值约6.7,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其固相组分主要为有机物,约占75~85%。
4)生物特性:具有一定的沉降性能和生物活性。
(理解:自我繁殖、生物吸附与生物氧化)。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9a2f8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d.png)
式中: x——每日的污泥增长量(kgVSS/d);= Qw·Xr Q ——每日处理废水量(m3/d);
a、b经验值的获得:
(1) 对于生活污水或相近的工业废水: a = 0.5~0.65,b = 0.05~0.1; (2) 对于工业废水,则:
合成纤维废水
0.38
0.10
含酚废水
0.55
0.13
制浆与造纸废水
0.76
0.016
制药废水
0.77
酿造废水
0.93
工业废水
a
b
亚硫酸浆粕废水
0.55
0.13
a、b经验值的获得:
(3)通过小试获得:
可改写为:
a
b
QSr/VXv(kgBOD/kgVSS.d)
x/VXv(1/d)
一、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
回流污泥
二次 沉淀池
废水
曝气池
初次 沉淀池
出水
空气
剩余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系统的主要组成
曝气池:反应的主体,有机物被降解,微生物得以增殖; 二沉池:1)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 2)浓缩污泥,保证污泥回流,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2)回流比的改变,可调整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剩余污泥: 1)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 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供氧系统:为微生物提供溶解氧
在条件一定时, 较稳定; 对于处理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系统,一般为0.75~0.85
4、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3)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olume) 定义: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功能: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正常范围: 2030%
污水的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
![污水的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1b98edbd64783e08122b78.png)
物降解与活性污泥增长
微生物的增殖是通过微生物合成与内源代谢两项生理活动完成的。 微生物增殖的基本方程式: dX dX dX 上式 变形为:△XV=Y(Sa-Se)Qd/Vt - gKd.Xvdt s dt e 剩余污泥量计算: △Xv= Y(Sa-Se)Q- Kd.Xv BOD-污泥去除负荷:Nrs=Q.Sr/V.Xv 1/θc=Y.Nrs-Kd Y、Kd的取值:经验数据,城市污水:Y取0.4-0.6;Kd取0.05-0.1
(S0-Se)/x.t=k2.Se可按Y=aX形式作图 VmaxKs的确定 K2的取值:0.0168—0.0281
对完全混合曝气池的应用
计算BOD—污泥去除负荷率Nrs Nrs=Q(S0-Se)/X.V=(S0-Se)/x.t=k2Se
计算容积去除负荷率: Nrv=Q(S0-Se)/V=(S0-Se)/t=k2XSe
曝气与空气扩散系统
进水 来自初沉池
V、X
曝气池
出水
Q-Qw 、Xe
二沉池
回流污泥 Xr
Qw、 剩X余r污泥
污泥龄定义: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VX)与每日排放的污泥量(△X )之比。
c
XV X
X QW X R
泥负荷与BOD容积负荷
在具体工程应用上, BOD—污泥负荷以F/M表示。 F/M=Ns=Q.Sa/X.V(kg/kgMLSS.d)
弧状菌
葡萄球菌
变形虫
丝状菌
草履虫 吸管虫属
小口钟虫 累枝虫
圆筒盖虫
轮虫
3、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与活性污泥的增长
增殖规律用增殖曲线表示。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速度,整个曲线
对数增殖期(增殖旺盛期):增殖速度达最大,且为常数,所以又称 减速增殖期(稳定期或平衡期):增殖速度变慢,直至为0,细菌总数 内源呼吸期(内源代谢期或衰亡期):细菌进行内源代谢,细菌总数 4、活性污泥絮凝体的形成:有多种学说。
活性污泥法各参数控制范围
![活性污泥法各参数控制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0f0285f9f90f76c661371ae4.png)
COD: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法
重铬酸钾法测COD时计算公式:
COD Cr=(V0-V1)×C×8×1000/V 式中
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L
V0——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1——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营养物质比例:BOD5:N:P=100:5:1
温度:控制在20-30℃
pH:仪器(控制在6.5-8.5)
SS:重量法
NH3-N:蒸馏比色法
DO:仪器(初期控制在1-2mg/l,成熟期控制在3-4mg/L)
SVI:污泥体积指数SVI=(1L混合液30min静置沉淀形成的活性污泥体积(ml)/1L混合液中悬浮固体干重)50-120良好
SV:污泥沉降比SV=(1OOml混合液静置30min后沉淀形成的活性污泥体积ml)/混合液体积)
污泥负荷率:Ns=QS/VX 污泥所需量m=XV/(1-ω) ω是含水率
污泥量回流量的大小一般为20%~50%,有时也高达150%,其直接影响曝气池污泥的浓度和二次沉淀池的沉降状况。
计算公式:
R·Q·Xr = (R·Q + Q)·X
式中:Xr——回流污泥的悬浮固体浓度,mg/L。
R——污泥回流比。
X——混合液污泥浓度,mg/L。
Q——流量
根据污泥沉降比确定回流比R=SV/(100—SV)
根据回流污泥浓度和混合液污泥浓度调节回流比,计算公式为:R=MLSS/(RSSS—MLSS)。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控制指标——PH值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控制指标——PH值](https://img.taocdn.com/s3/m/7b9263b4ddccda38366baf80.png)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控制指标——PH值1.书面定义及实践操作的理解(1)pH值的书面定义。
pH值是体现某溶液或物质酸碱度的表示方法,表示水中氢离子(H+)浓度值。
pH值的范围为014,一般0~7属酸性,7~14属碱性,7为中性。
(2)pH值在实践操作中的理解。
污水、废水处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进流水pH值的异常波动,单靠调节池等设备自身调整,有时也无法达到系统可承受的pH值范围(通常为6~9)。
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进流后的污水、废水进行pH值调整,将会对物化处理段和生化处理段造成明显的影响。
3.污水、废水pH值调整注意点首先,污水、废水的pH值调整,以废水中和废水最为经济节能,可通过调整池的水质调整达到以上目的。
废水的混合可在一项处理工序内完成,也可在相邻工厂之间完成,利用碱性废水或碱性废渣中和酸性废水。
例如,建筑材料厂产生碱性废水(石灰和氧化镁),在加以均化后,用泵送至附近化工厂与酸性废水混合。
这样结合所得的中性废水就比较适合进行最终处理了,完全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双方企业既节约了资金,也减轻了环境污染负荷。
在实际的污水、废水pH值调节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如图3-1所示的pH值中和突跃现象,使得调整污水、废水很难真正调整到酚酞pH值为中性,特别是水量大,污水、废水pH值过高或过低时,使用强酸强碱中和效果尤为明显。
遇到这种情况还是要充分发挥调节池的作用,通过连续的中和药剂投加、频繁的监测,保证中和后的污水、废水pH值不致过大地偏离中性值。
就实际操作过程来看,污水、废水最终调节的pH值宁可偏碱性而不要偏酸性,原因在于:(1)酸性污水、废水更容易腐蚀污水、废水处理设施。
(2)偏碱性废水更利于后段混凝沉淀的效果提升。
(3)就活性污泥主体微生物来说,抗碱性污水、废水能力要优于抗酸性污水、废水能力。
(4)偏碱性废水更容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为污染物的进一步去除提供了在中和酸性污水、废水的时候,如果污水、废水中需去除颗粒较多时,采用氢氧化钙要优于使用氢氧化钠的效果,特别是兼带去除废水中的磷酸盐时。
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控制特性参数简介
![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控制特性参数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04271fb19e8b8f67c1cb9d0.png)
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控制特性参数简介一、水温(T)在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当水温低于10℃时,微生物活性急剧减弱,净化效能大幅下降。
硝化菌(好氧池内)最适宜温度为30~35℃;反硝化菌(水解池内)最适宜温度为20~38℃.二、溶解氧(Do)Do控制数值与污泥浓度X、底物污泥负荷Vs有关。
一般工业废水处理中好氧活性污泥要求最低Do为2.0mg/L。
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分解和其本身在内源代谢期的自身氧化都是耗氧过程。
其中好氧去除BOD比好氧硝化过程对Do要求低。
三、水力停留时间(HRT)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不同净化效能对水中停留时间要求也不同,应根据净化效能确定水力停留时间。
四、污泥浓度(X)活性污泥池内单位容积活性污泥的干重。
污泥浓度分为:⑴悬浮固体浓度(mg/L或g/L)MLSS。
⑵挥发性固体悬浮物浓度MLVSS。
就是反应池内活性污泥中有机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
不包括吸附的无机悬浮固体。
该指标与水质、水量、底物污泥负荷Ns直接有关。
一般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中,往往按3000~4000mg/L浓度设计。
再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出水情况进行调整。
五、污泥负荷Ns单位重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承受的底物的量(Kg BoD/Kg MLSS・d)。
污泥负荷的大小直接决定活性污泥反应池内微生物菌群的营养和生长状况。
若Ns较大,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活性高但沉降性较差,易发生污泥膨胀。
若Ns较小,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期,沉降性能好,但活性差,易发生污泥解体。
活性负荷是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最重要的设计参数之一。
采用高污泥负荷,将加快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与活性污泥的增长速度,可减少曝气池容积,但污染物的去除率降低。
采用低污泥负荷,将降低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和活性污泥的增长速度,加大曝气池的容积,但处理效率提高。
六、污泥泥令(θ)反应池内活性污泥量(WX)与每日排放剩余污泥量(△X)之比。
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平均停留时间(d)七、污泥回流比(R)活性污泥反应池回流污泥量与进水流量的百分比。
活性污泥法系统的工艺参数及活性污泥质量
![活性污泥法系统的工艺参数及活性污泥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322a1149852458fb760b5600.png)
活性污泥法系统的工艺参数及活性污泥质量作者/来源:管理员发表时间:2012-8-20 19:01:221.系统的工艺参数活性污泥工艺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生物系统,描述这个系统的工艺参数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足曝气池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活性污泥浓度、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第二类是关于二沉池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二沉池内的混合液停留时问、水力表面负荷、出水堰的堰板溢流负荷、污泥层深度、固体表面负荷;第三类是关于整个工艺系统的参数,包括人流水质水量、回流污泥量和回流比、回流污泥浓度、剩余污泥排放量、污泥龄c以上参数相互之间联系紧密,任一参数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参数。
(l)人流水质、水量人流污水量Q必须充分利用所设置的计量设施准确计量,它是整个活性污泥系统运行控制的基础oQ的计量不准确,必然导致运行控制的某些失误。
人流水质也直接影响到运行控制。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污水中的BODs,因此,人流污水的BODs必须准确测定,它是工艺调控的一个基础数据。
(2)回流污泥量与回流比回流污泥量是从二沉池补充到曝气池的污泥量,常用Q表示。
Q是活性污泥法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通过有效调节Q,可以改变工艺运行状态,保证运行的正常。
回流比是回流污泥量与人流污水量之比,常用尺表示R= Qr/Q (11 -1)保持R的相对恒定,是一种重要的运行方式。
回流比R也可以根据实际运行需要加以调整。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R一般在250/0一IOOc}fo之间。
(3)混合液悬浮固体和回流污泥悬浮固体混合液悬浮固体是指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的浓度,通常用MLSS表示。
MLSS近似表示曝气池内活性微生物的浓度,是运行管理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
当人流污水的BOD增高时,一般应提高MLSS,即增大曝气池内的微生物量,来处理增多了的有机污染物c实际测得的MLSS是混合液的滤过性残渣,包括活性污泥絮体内的活性微生物量、非活性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因此MLSS值实际比活性微生物的浓度值大。
活性污泥法介绍
![活性污泥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a9eee8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3.png)
局限性
能耗较高
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混合、沉淀等过程需要消耗 大量能源,增加了运行成本。
对温度和pH值有要求
活性污泥法的最佳运行温度和pH值范围有限, 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ABCD
对有毒物质敏感
活性污泥法对有毒物质较为敏感,少量有毒物质 可能导致活性污泥死亡或性能下降。
占地面积较大
活性污泥法需要较大的构筑物和沉淀池,占地面活性污泥法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
活性污泥法的发展趋势
高效低耗
资源化利用
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改进反应器结构和加 强过程控制,提高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率 ,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将活性污泥中的有机物和营养元素进行回 收利用,如制作肥料、生物质能等,实现 资源循环利用。
低碳环保
智能化控制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加强污泥处理和处置过程中的环境监 测和监管。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 段,实现对活性污泥法的智能化控制,提 高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活性污泥法的研究方向
微生物种群与代谢机制 深入研究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种 群结构、代谢机制及其与环境因 素的相互作用关系,为优化工艺 提供理论支持。
过程控制与智能化 研究活性污泥法的智能化控制策 略,开发高效的过程控制算法和 监测技术,提高处理过程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有机物降解
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 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
氧气供应
通过曝气设备向池内提供 足够的溶解氧,支持微生 物的呼吸作用。
沉淀池
泥水分离
出水排放
通过沉淀作用将活性污泥与处理后的 水分离,使出水清澈。
经过沉淀后的清洁水可进行排放或再 利用。
第四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1
![第四章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1](https://img.taocdn.com/s3/m/cda93e14a6c30c2259019ecf.png)
曝气池的类型
曝气池的分类:
根据曝气池内的运行方式,可分为连续运行与 间歇运行两种; 根据曝气池内的流态,可分为推流式、完全混 合式和封闭环流式三种; 根据曝气方式,可分为鼓风曝气池、机械曝气 池以及二者联合使用的机械-鼓风曝气池; 根据曝气池的形状,可分为长方廊道形、圆 形、方形以及环状跑道形等四种; 根据曝气池与二沉池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合建 式(即曝气沉淀池)和分建式两种。
4.1 基本概念
• 活性污泥的发现
1912年开始,污水曝气产生悬浮状态褐色絮状 污泥 活性污泥组成: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 动物 1916年第一个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处理最广泛应用的方法
• 活性污泥法的实质:天然水体自净作用的 人工化和强化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A.细菌: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 ③ 稳定期: • F/M值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有机底物的浓度成为微生 物增殖的控制因素; • 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与残存的有机底物呈正比,为一级 反应; • 有机底物的降解速率也开始下降; • 微生物的增殖速率在逐渐下降,直至在本期的最后阶 段下降为零,但微生物的量还在增长; • 活性污泥的能量水平已下降,絮凝体开始形成,活性 污泥的凝聚、吸附以及沉淀性能均较好; • 由于残存的有机物浓度较低,出水水质有较大改善, 并且整个系统运行稳定; • 一般来说,大多数活性污泥处理厂是将曝气池的运行 工况控制在这一范围内的。
其中固体物质的组成:
1)活细胞(Ma): 2)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e): 3)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i) 4)无机物质(Mii):
有机物 75~85%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污泥浓度
3.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MLSS = Ma + Me + Mi + Mii 单位: mg/L 或 g/m3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参数控制下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参数控制下](https://img.taocdn.com/s3/m/f528f8d73186bceb19e8bbea.png)
活性活泥法的工艺参数控制(下)任周鸣(中莺石纯上海石漓讫王簸份有限公司玮境保护串心,上海200540)2污泥沉降比《SV30)2。
l理论定义及实际应用上的理瓣Sv3。
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量筒静止沉降30min后污泥所占的西分体积。
它是测定污泥性能最为简便的方法,僵在实际运行中污泥沉降比往往不被重视,相关专业书上对此介绍也很简单。
从污泥沉降比的定义可知,Sv30值越小,污泥沉降性能就越好,反之沉降性能就差。
城市污承处理厂SV30一般在15%~30%,工业废水处理厂的Sv3。
褶对要高。
对同一装置的污泥薅言,正常情况下污泥结构是褶对稳定的,污泥浓度越高SV∞值也越大,所以污泥沉降比的概念中还有污泥浓度的因素。
污泥沉降院兹取样点~敷定在曝气渣出水端。
SV3。
测定方便、快速,在了解工艺运行状态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除了解污泥的结构和沉降性能外,农污泥沉降性能稳定麴情况下,还霹作为剩余污泥排放的参考依据。
此外,污泥的一些异常现象也可通过沉降试验反映出来。
污泥沉降纥的定义,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似乎测定Sv3。
就是为了解30min后的测定结果。
有的专业书上把sv3。
的测定过程称为污泥沉降试验,因力Sv3。
并不仅仅是测定30min后豹污泥百分体积,在测定过程中还要观察沉降速率、污泥外观、泥水界面是否清晰、上层液是否有悬浮物等情况,这些表戏情况对予了解和判断运行状态很有帮助。
有经验的操作人员不需其他数据,只根据污泥沉降试验就可大致判断整个生化过程的运行状况。
在13常运符中,操作人员在测定SV3。
对墩往往只看测定的污泥沉降比,而没有认真观察和了解沉降过程和下沉污泥的表观情况,这就失去了测定污泥沉降院酶大部分意义,猩运行发生舜常时,也会失去污泥沉降测定过程中所能提示我们的故障信息,而这些信息并不一定能通过其他途径及时获得。
44给水排水V01.33No.122007在进行沉降试验时,也要注意观察沉降初期的沉降情况。
如果两种污泥的SV∞相同,孺初始阶段5min的沉降速度不同,其沉降性能也是不同的。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之活性污泥沉降比(SV30 % )
![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之活性污泥沉降比(SV30 % )](https://img.taocdn.com/s3/m/f7e9f77101f69e31433294eb.png)
h 沉降过程
.c 镇 压实性
描述 最终的沉淀物密实度;
原因 1、惰性物质量(越多越密实);2、负荷高低(越低越密实);3、曝气程度(过度则 差);4、污泥是否中毒(细碎密实);5、丝状菌膨胀(随膨胀度而变化)
www 国城 色泽
描述 1、颜色的深浅;2、颜色的光泽;3、颜色的鲜艳度
原因 1、活性污泥活性(越高色泽越淡);2、污泥老化程度(越老化越色深而无光泽); 3、污泥中毒(色泽晦暗);4、活性污泥负荷(负荷越高色泽越淡); 5、丝状菌膨胀 (淡而白);6、污泥浓度(浓度越高色泽越深);7、污泥反硝化(色泽亮丽)
8、SV30:充分掌握这个控制参数,几乎可以代替以上所有控制指标的系统判断功能
(检测方便、体现二沉池沉降过程、为及早发现系统问题提供可能)
注:水世界网是本次大会的唯一信息发布网站,任何转载请注明本站!
1
无可替代的模拟二沉池效果
.org 作用
模拟二沉池的沉 降过程
沉淀污泥压缩状 态的确认
便于确认上浮污 泥发生过程
1、土腥味重则活性高;2、酸碱味重则混合液PH异常;3、臭味重则缺氧考虑;4、其 他异味可考虑特殊工业废水的流入。
inaci水网 活性污泥沉降比观察要点释疑 [沉降过程]
h 沉降过程
.c 镇 整沉性
描述 自自由沉淀到集团沉淀的沉降阶段,整沉性体现表现出泥水界面清晰和整体沉淀
原因 1、活性污泥活性(越低越好);2、负荷高低(越高越差);3、曝气程度(过度则 差);4、污泥是否中毒(中毒污泥整沉差);5、丝状菌膨胀(整沉好但沉速慢)
or 间隙水
描述 原因
散在颗粒间水体清澈度;
1、曝气过度(大颗粒间隙水间仍可见小颗粒);2、活性污泥老化(间隙水清澈); 3、负荷过高(间隙水浑浊);4、污泥中毒(间隙水浑浊)
污水处理题库带答案
![污水处理题库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8fc76127284b73f24250c7.png)
2.电解质溶液传导电流是由于()。
3.A、自由电子运动B、离子迁移C、水分子的迁移D、离子的缔合答案: B3. 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
A、4.4-6.2B、4.0-5.6C、8.3-10.0D、6.8-8.0答案: C.5. 分液漏斗可用于分离()。
A、汽油和水B、润滑油中的机械杂质C、无水乙醇D、都不对答案:A.7.容积为50mL的常量滴定管,其分刻度值为( )毫升。
8.A、0.05B、0.1C、0.01D、0.5答案:B10. 下列仪器中不是滴定分析中准确测量溶液体积的是()。
A、滴定管B、量筒C、移液管D、容量瓶答案:B30. EDTA被广泛应用于配位滴定是由于( )。
A、EDTA 配位过程中没有酸效应B、EDTA 溶解性能好C、EDTA具有特殊的结构D、EDTA 与金属配位1:1比例便于计算答案: C31. 用0.01mol/L NaOH溶液滴定0.01mol/L HCL溶液时,最适合的指示剂是( )。
A、甲基红(pH=4.4-6.2)B、百里酚酞(pH=9.4-10.6)C、酚红(pH=6.4-8.2)D、甲基橙(pH=3.1-4.4)答案: C36. 测量溶液中的pH值,采用的定量分析是()。
A、标准曲线法B、直接比较法C、标准加入法D、增量法答案: B49、做BOD5的水样在环境温度()℃以下保存,冰箱内保存。
A、-10B、-4C、0D、4答案:D50、污水COD分析加入重铬酸钾的目的是氧化水样中的()物质。
A、还原性B、氧化性C、碱性D、酸性答案:A53、水中油含量测定采用仪器分析,所用溶剂是()。
A、乙醚B、四氯化碳C、乙醇D、水答案:B判断题58. ( )沉淀反应应该慢滴快摇,以免滴过终点。
答案:√60. (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量误差,它是由分析操作过程中某些不确定因素造成的。
答案:×正确答案:系统误差又称可测量误差,它是由分析操作过程中某些经常发生的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