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优化方案(PPT)最新
工程设计中的优化方法教学课件PPT

(4)数学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是解决优化设计的关键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是实际设计的数学抽象。
任何一个优化设计问题可归结为如下描述:
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适当的设计变量X, 使其目标函数 f (X)达到最优值。
其数学表达式(数学模型)为
设计变量
X= (x1, x2, ···, xn)T X∈Rn
在满足约束方程
无约束优化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计算方法
消去 黄金分割法 法 Fibonacci
直 插值 二次插值法
接 搜
法
三次插值法
索 爬山 坐标轮换法
法
法非导
共轭方向法
数法 单纯形法
最速下降法
间 接 寻 优 法
爬山 法导数 法
共轭梯度法 牛顿法
变尺度法
特点及适用范围
黄金分割法计算过程简单,收敛较快,应用较广
二次插值法算法成熟,收敛较快,应用广。函数性态较好时, 其效果比消去法好
所用数据为:F1=120kN, F2=12kN,[σ]=140MPa
表5-1 箱形梁设计结果比铰
跨度 l(cm)
常规设计(mm)
x1
x2
x3
x4
1050 760 340 6 10 1350 880 390 6 10 1650 1010 440 6 10
优化设计(mm)
x1
x2
x3
x4
790 310 5
计算简单,占内存少,收敛慢,可靠性差,适用于维数n<10 收敛较快,可靠性较好,占用内存少,特别适用于n<10-20 的二次函数 计算简单,收敛快,效果好,适用于中小型设计问题 计算简单,占用内存少,对初始点的选择要求低。最初几步 迭代函数值下降很快,但越靠近极值点越慢。和他法混用 所用公式结构简单,收敛速度较快,要求内存量少。适用于 多维优化问题求解 算法复杂,计算是大,对初始点要求高。一定条件下收敛速 度很快。高维优化问题不宜采用 收敛速度快,稳定性好,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适用于 求解多维优化问题8Βιβλιοθήκη 870 380 66
工程优化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保障施工安全,本项目提出工程优化施工方案,以实现施工过程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二、工程优化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1. 施工组织设计优化(1)合理划分施工阶段,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同步。
(2)优化施工队伍配置,提高施工效率。
(3)明确各施工阶段的施工任务和责任,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工艺优化(1)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
(2)优化施工工艺流程,缩短施工周期。
(3)推广绿色施工技术,降低环境污染。
3. 施工材料优化(1)选用优质、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降低施工成本。
(2)合理配置施工材料,减少浪费。
(3)加强材料进场、储存、使用等环节的管理,确保材料质量。
4. 施工设备优化(1)选用高性能、低能耗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2)合理配置施工设备,降低设备闲置率。
(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5. 施工安全优化(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施工安全。
(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3)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6. 施工质量优化(1)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3)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程质量。
三、实施措施1. 建立健全工程优化施工方案的实施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优化施工方案的有效实施。
3. 定期对工程优化施工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4. 加强与相关单位、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工程优化施工方案的实施。
四、预期效果通过实施工程优化施工方案,预计可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施工质量,降低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率。
2. 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3. 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资源浪费。
4. 保障施工安全,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设计优化方案与工程应用培训课件PPT(共 43张)

火电项目新技术应用及设计优化
(2)莱州二期在除尘器入口设置第一级低温省煤 器,脱硫塔之前设置第二级低温省煤器。除尘器前第一级 低温省煤器加热凝结水,提高机组经济性,降低热耗。脱 硫塔前第二级低温省煤器加热送风机出口冷二次风,提高 空预器入口冷二次风温。
莱 州 二 期 采 用 此 方 案 THA 工 况 可 降 低 发 电 煤 耗 约 1.56g/kWh,脱硫用水每台机组降低53t/h;75%THA工况可 降 低 发 电 煤 耗 约 1.15g/kWh , 脱 硫 用 水 每 台 机 组 降 低 20t/h。
火电项目新技术应用及设计优化
(2)莱州二期项目汽轮机为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 产 , 额 定 功 率 ( TRL ) 为 1000MW , 额 定 初 参 数 为 31MPa(a)/600℃/620℃/620℃ , 额 定 进 汽 流 量 为 2637.6t/h , 额 定 背 压 为 3.8kPa(a) ( 为 海 水 直 流 冷 却 系 统)、机组保证热耗(THA工况)7038kJ/kWh;锅炉为上 海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塔式炉,最大连续蒸发量 (BMCR) 为 2716.73t/h , 额 定 蒸 汽 参 数 为 33.44MPa(a)/605℃/623℃/623℃ , 锅 炉 保 证 效 率 94.90%;该工程初步设计的发电标煤耗为254.39g/kWh, 供电煤耗为261.90g/kWh;厂用电率为3.48%;全厂热效率 48.35%。能耗指标优于“行动计划”的要求,处于国内领 先水平。
莱州二期在主机规范书审定后又提出进行汽机低背压方案可行性研究工 作,针对单轴六缸六排汽和五缸四排汽配置1400mm/1500mm末级长叶片方案组 织了业内专家评审。鉴于国产超长末级叶片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必须考虑 研发及运行过程中的未知风险,其投标热耗保证值存在不确定性;六缸六排 汽机组国内无业绩,且2台机组需增加约5200多万元投资等多方面因素,经反 复论证比选,最终仍然确定选用相对成熟的国产超超临界参数、二次中间再 热、单轴、五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采用成熟的1146mm末级叶片。
工程优化方案模板范文

工程优化方案模板范文一、项目基本情况1.1 项目名称:XXXX工程优化方案1.2 项目背景:简要介绍项目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3 项目范围:详细描述项目的范围和限制条件1.4 项目目标:明确项目的优化目标和达成标准二、问题分析2.1 现状分析:对项目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包括存在的问题和隐患2.2 问题原因: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2.3 问题影响:分析问题对项目的影响,包括时间、成本、质量等方面三、优化方案3.1 方案制定:确立优化方案的目标、原则和方法3.2 技术优化: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技术优化方案,包括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3.3 管理优化:优化项目管理流程、组织架构、沟通协调等方面3.4 成本优化:提出降低成本的优化方案3.5 进度优化:提出提高项目进度和效率的优化方案3.6 质量优化:提出提高项目质量的优化方案3.7 环境保护:提出保护环境的优化方案,包括资源利用、废物处理等方面四、实施计划4.1 方案阶段:划分方案实施的各个阶段,并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节点4.2 项目计划:拟定全面的项目计划,包括工期、成本、人员、设备等资源的安排4.3 质量计划: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确保项目质量稳步提升4.4 安全计划:制定安全管理计划,保障项目施工安全4.5 环保计划:制定环保管理计划,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4.6 风险管理: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4.7 沟通计划:明确项目各方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方式,确保项目进展顺利五、预期效果5.1 技术效果:预计优化方案实施后,项目的技术指标、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效果5.2 经济效果:预计优化方案实施后,项目成本、投资回报率等方面的提升效果5.3 管理效果:预计优化方案实施后,项目管理效率、沟通协调等方面的提升效果5.4 环保效果:预计优化方案实施后,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得到降低的效果5.5 社会效果:预计优化方案实施后,项目为社会创造的效益和价值六、项目风险6.1 技术风险:分析项目实施中存在的技术风险和应对措施6.2 经济风险:分析项目实施中存在的经济风险和应对措施6.3 管理风险:分析项目实施中存在的管理风险和应对措施6.4 安全风险:分析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6.5 环保风险:分析项目实施中存在的环保风险和应对措施七、实施及监控7.1 实施方案:根据上述实施计划,按照既定计划开展实施工作7.2 监控措施: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和措施,确保项目进展符合计划7.3 问题处理:及时处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确保项目顺利完成7.4 进度管理:持续跟踪项目进度,及时调整计划和资源,保障项目按时完成7.5 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项目质量达到预期要求7.6 成本控制:建立严格的成本控制机制,保障项目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7.7 环保治理:加强对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监督,确保项目环保要求得到落实八、总结与展望8.1 项目总结: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8.2 成效评估:对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8.3 展望未来:对项目以后发展、改进和提升提出建议和展望以上为XXXX工程优化方案的基本模板,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项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工程设计中的优化方法

箱形梁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min f (X), X∈R4 s.t. gj(X)≤0, j=1, 2, ···, 6 属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选用可行方向法求解。
优化结果:取出三种跨度的优化结果见表5-1。
所用数据为:F1=120kN, F2=12kN,[σ]=140MPa
表5-1 箱形梁设计结果比铰
跨度 l(cm)
优化目标函数就是求目标函数的极小值或极大
值,即
min f (X) 或 max f (X)。
• 用效果函数(如性能指标、利润等)作目标函数,则是求极大值; • 用费用函数(如能源、材料、经费等)作目标函数,则求极小值。
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问题
• 单目标优化问题:只包含一个优化目标的问题 • 多目标优化问题: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优化目
常规设计(mm)
x1
x2
x3
x4
1050 760 340 6 10 1350 880 390 6 10 1650 1010 440 6 10
优化设计(mm)
x1
x2
x3
x4
790 310 5
8
870 380 6
6
1020 370 6
8
减轻自 重
(%)
19.8 18.8 13.7
3. 优化设计的计算方法
• 可行域 域内设计点(设计 方案)满足所有约束条件。
gu(X)=0
可行域
可行域内的设计点称为可行点。 不可行域
• 不可行域 域内的设计点
设计空间
不满足或不全满足约束条件。不可行域内的设计点
称为不可行点,一般是工程实际不能接受的方案。
约束优化设计中,最优点一般是约束区域的边界点, 即设计点位于某个约束面上: gu(X)=0 (1≤u≤p)
安装工程技术优化方案范本

安装工程技术优化方案范本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安装工程作为重要的支撑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目前,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安装工程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因此,电气、给排水、消防等安装工程技术的优化以及配套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2. 技术优化目标:本次技术优化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安装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
具体涵盖:a. 提高工程施工效率:通过应用新技术和工艺,提高施工速度和效率,缩短工程周期。
b. 优化工程质量:采用先进的材料和设备,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c. 降低工程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d. 强化工程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和纠纷。
3. 技术优化方案:a. 应用BIM技术:建立建筑信息模型(BIM),通过BIM技术提高施工过程的协同效率,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误差和漏洞,提升工程整体管理水平。
b. 创新设计理念:引入先进的安装工程设计理念,结合先进技术,优化管线设计,节约空间,提高施工效率。
c. 采用集成式传统管道配件:选择集成式传统管道配件,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施工难度。
d. 优化施工工艺:对安装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全面优化,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e. 强化智能化设备应用:引入智能化设备,提高设备的操作率和安全性,降低工程失败率。
f. 加强施工人员培训:通过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提高工程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质量问题。
4. 技术优化效果预期:a. 施工效率提升:通过技术优化方案的实施,预计施工效率可提升20%以上,缩短工程周期。
b. 工程质量提高:优化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减少质量问题和事故发生。
c. 工程成本降低:优化方案的实施能够降低工程成本10%以上,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系统工程解决方案ppt课件

需求管理 R
功能分析 F
逻辑设计 L
Electronics
Software
Mechanical
物理设计 P
系统工程协同管理平台
系统动与态仿行真为建模
(系可统靠分性析)
系统集验成证、测试Te、sts
Discrete (Events)
y=f(x) y=f(x,t) f(dx/dt,x,y,t)=0
Continuous (Physics)结构测试模型与数据
10/18
需求工程解决方案
• 需求管理: • 优化产品开发流程——从需求定义直至产品最终验证 • 支持层次迭代的系统工程流程,可以在任何层次子系统以需求为驱动设计 • 能够处理各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需求:
• 需求追踪: • 可以从任何来源捕获需求,强大的需求跟踪与影响性分析能力 • 可追溯性确保所有的需求在研制阶段得到满足和实现 • 完善的自动化报告与文档生成
功能定义
• 针对设计需求定义系统/子系统所需实现的功能,确定 系统间输入输出关系。
逻辑定义
• 定义系统逻辑结构以实现功能,实现系统行为建模与仿真, 建立系统级的统一仿真平台。
Requirement Functional
Req
Func
Logical Logic
Physical Phys
Simulate Simu
• V6 PLM系统工程解决方案
RFLP设计流程
系统功能的定义、分析与分解
• 功能定义
• 产品(或服务)所起的作用和所担负的职能。
• 功能分析
• 满足需求,优化方案,有利于创新 • 有利于发现问题,改进产品 • 有助于对功能进行分解
• 功能分解
• 认识产品的总体功能及分功能,把握功能的本质 • 建立功能之间的联系,与产品零部件的关系 • 实现总体功能 • 细化功能,有助于设计工作及多种设计方案
施工方案ppt课件

阐述项目目标的可衡量性和可达成性 ,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和评估 。
项目范围
确定项目的范围,包括项目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地域范围和 时间跨度等。
说明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和联系,强调项目的独特性 和差异性。
02
施工计划
施工时间表
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和设备的使用,避免浪费,采用节能型设备。
减少排放
对施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进行有效处理,降低排 放。
资源循环利用
对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绿色施工方案
绿色建材使用
优先选择环保、节能的建筑材料,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施工噪音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噪音,避免对周边居民和环境造成影响。
05
环境保护方案
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前环境评估
01
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的环境评估,了解当地生态状况和环境敏
感点。
减少水土流失
02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如设置挡土墙、植
树种草等。
保护野生动植物
03
确保施工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的安全,不破坏其栖息地,必要时
进行迁移或保护。
节能减排措施
能源节约
施工废弃物处理
建立废弃物分类处理制度,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分类 处理。
06
质量保证方案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方针
明确施工质量的总目标和要求,为整个项目提供指导。
质量目标
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制定具体的质量指标和验收标准。
质量责任
明确各参与方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质量控制措施
2024年度BIM技术应用PPT课件完整版

BIM技术可以实现从项目决策阶 段到竣工验收阶段的全过程造价 管理,保证项目造价始终处于可 控状态。
36
案例分析:某商业项目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
项目背景介绍
介绍某商业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规模、建筑特点、 施工难点等。
BIM技术应用情况
介绍在该项目中如何应用BIM技术进行成本控制和造价管 理,包括建立BIM模型、提取工程量、制定成本计划、成 本控制与分析等方面。
2024/2/2
15
复杂形体建模策略探讨
策略一
分解复杂形体为简单几何体组合。通过布尔 运算、拉伸、旋转等操作,将复杂形体分解 为若干简单几何体的组合,降低建模难度。
策略二
利用专业BIM软件进行复杂形体建模。借助 专业BIM软件如Revit、Archicad等,利用 其强大的建模功能和工具库,实现复杂形体 的快速准确建模。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如模型错位、图元丢失、性能优化等。
2024/2/2
11
协同设计与版本控制
2024/2/2
协同设计
01
多专业协同设计流程与规范,包括中心文件与本地文件协同方
式。
版本控制
02
使用工作集和阶段化控制模型版本,确保设计过程中的数据一
致性和可追溯性。
冲突解决与协调
03
在协同设计过程中解决专业间冲突,确保各专业设计协调一致
。
12
03
建筑信息模型构建方 法论述
2024/2/2
13
建筑信息模型构建原则及步骤
原则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提高建模效率和质量;便于后期修改和 维护。
VS
步骤
收集项目相关资料;确定建模精度和范围 ;建立项目基准坐标系;搭建BIM模型框 架;按专业分工进行模型构建;模型整合 与碰撞检测;优化调整及完善模型。
46标联合设计优化方案1精品PPT课件

2、增设箱式变电站至隧道内照明配电箱的 接地电缆
本合同段通过对施工现场土建单位完成的隧道接地进行 测试发现,电缆沟支架及扁钢所使用的材料均为角铁材 料,生锈并存在虚焊现象。接地阻值在80Ω左右,不能 满足接地阻值要求,故在本次联合设计中增设箱式变电 站至隧道照明配电箱的接地电缆(规格为BV500 1×16m2)。
1、增加隧道口加强接地网
由于本工程施工点位于多岩石、沙砾的山区地段,接地 条件差,按常规施工接地阻值难以满足设计要求。通过 对本合同段施工现场隧道接地极进行测试发现,清坪隧 道右洞左侧电缆沟接地极电阻为46Ω,长哨隧道右洞左 侧电缆沟接地极电阻为83Ω,左洞右侧电缆沟接地极电 阻21.5Ω,接地难以满足规范要求,所以建议在隧道进 出口增设加强接地网。每处增加50*5mm的镀锌角钢 15m ,40*4mm的连接镀锌扁钢40m,此接地网与隧道 建筑外露钢筋、电缆沟接地扁钢、电缆桥的接地缆线及 箱变的接地极相连接,按施工规范要求形成可靠的接地 系统网(在个别条件极差的接地极增添降阻剂或采用离 子接地棒等方式)。
设计院答复:EPS设计容量不允许变更。同意增加清坪、 表功铺、龙头湾1#、孙家砭隧道箱变内的EPS应急电源。
4、建议取消青龙嘴和龙头湾2号隧道太阳 能电源,改由就近箱变供电。
通过现场实际调查和测量分析,青龙嘴和龙头湾2号隧道的 太阳能供电电源无符合设计要求的安装位置。安装地点处于 我国西部的秦岭山区,春冬季节日照时间短,夏秋季节多阴 雨天气,而且太阳能安装位置的朝阳面均为海拔1000多米的 高山阻挡,全年平均日照时间每天不足3小时(厂家要求最 低4~6小时)。青龙嘴和龙头湾2号隧道相距百米左右为镇 安隧道入口和龙头湾1号隧道出口箱变,为青龙嘴及龙头湾2 号隧道内的LED诱导标供电提供较好的电源条件。从节约投 资成本、安全防盗及供电质量可靠性出发,建议取消青龙嘴 和龙头湾2号隧道的太阳能电源装置两套,增加安装在箱变 内的24V直流电源两台、增加绝缘导线RVV2*4电缆650米及 相关附属工程量。
BIMppt课件(2024)

BIM技术能够实现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包括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控制,同时促进各专业之间的 协同工作,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4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管理
2024/1/30
三维可视化进度展示
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将施工进度计划与模型相关 联,实现施工进度的可视化展示,方便项目管理人员直观 了解项目进展情况。
节能优化
通过对能源使用数据的分析,可以制定针对性的节能措施 ,如优化设备运行参数、改进设备维护计划等,降低建筑 物的能耗。
可再生能源利用
BIM技术还可以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相结合,如太阳能、风能 等,实现建筑物的绿色能源利用,提高建筑物的环保性能 。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1
前期准备
收集项目相关资料,明确项目需求 和目标,制定BIM实施计划。
建立BIM团队
组建具备BIM专业技能和经验的团队 ,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分工。
选择BIM软件
根据项目需求和团队技能,选择合 适的BIM软件进行建模。
2024/1/30
搭建BIM环境
配置BIM软件所需的硬件和网络环境 ,确保建模过程的顺利进行。
建筑设计
BIM技术可用于建筑方案设计、施工 图设计等环节,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 。
工程施工
BIM技术可用于施工进度管理、质量 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提高施工效 率和质量。
2024/1/30
8
BIM应用领域及前景展望
• 设施管理:BIM技术可用于设施维护、改 造和升级等环节源自提高设施管理效率和质 量。等。
一致性原则
2024/1/30
在BIM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应确保各 个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保持数据的
工程最优化设计理论、方法和应用PPT课件

于是 变成求
f(Xk+1)=f(Xk+αk dk )
的极值点问题
这里的核心问题是确定
?dk ?αk
1.解析法:可以确定dk(目标函数的负梯度方向),也可求出
一元函数的极值确定一最佳搜索步长αk,即φ(αk ) = f(Xk+αk dk ),应有φ’(αk )=0
min f (x1,..., xn )
s.t. gk (x1,..., xn ) 0 k 1,..., n
Eular,Lagrange, Problems in infinite dimensions, calculus of variations
1950s-, 数学规划法, 即:数值计算法(迭代法)—通过计算求得最优解。
供应量
360
300
200
?
分析:设每天生产甲产品 x1 件, 乙产品 x2 件,于是该生产计划问题可归结为
求变量 x1, x2 使函数 f(x1,x2)=60x1+120x2 极大化
需满足条件
g1(x1, x2 ) 9x1 4x2 360
g2 (x1, x2 ) 3x1 10x2 300
g3 (x1, x2 ) 4x1 5x2 200
Fe
2EI
L2
其中,I钢管截面惯性矩
I (R4 r4 ) A (T 2 D2 )
4
8
1
刚好满足强度约束条 件 时,有
F1 A
F(B2 h2 ) 2
TDh
y
其中 A是钢管截面面积 A=π(R2-r2)= πTD
工程设计优化方案(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项目的日益复杂,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
为了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提出一套工程设计优化方案,旨在从多个角度对工程设计进行全方位的优化。
二、方案概述本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设计进行优化:1. 设计理念优化2. 设计流程优化3. 设计工具优化4. 设计团队优化5. 设计成果优化三、设计方案1. 设计理念优化(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始终将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关注用户的使用体验,确保设计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2)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能源利用等因素,确保工程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3)追求创新和突破鼓励设计团队在技术创新、新材料应用、新工艺等方面进行探索,以实现工程设计的创新和突破。
2. 设计流程优化(1)明确设计目标在项目启动阶段,明确设计目标,确保设计团队在后续工作中始终围绕目标展开工作。
(2)细化设计任务将设计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明确每个子任务的负责人和完成时间,提高设计效率。
(3)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设计团队内部以及与项目其他部门的沟通顺畅,提高设计质量。
(4)优化设计评审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审制度,对设计方案进行多轮评审,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要求。
3. 设计工具优化(1)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设计质量。
(2)应用BIM技术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设计,实现设计、施工、运维等各阶段的信息共享,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
(3)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设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设计团队提供有益的参考。
4. 设计团队优化(1)加强团队建设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工程设计团队,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2)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工程师,同时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提高团队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二)事件过程描述
1、原方案设计情况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以及现场实际情况,首先施工地下三层部分,
依据地质勘查报告和水文地质条件,基坑需要进行降水。初步制定 的降水措施为“轻型井点降水方案”。降水井按建筑物基槽外围周
圈布置,降水井设计深度为30m,采用2寸潜水泵双机组抽水,每个
水泵连通一根直径200mm的排水管,抽出的水排入东湖。 2、降水方案分析及遇到的问题
渗漏;排泄以人工开采和向下渗流为主要形式;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
料及分析近年附近多处勘察报告中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地下水位年变 化幅度为1.00~2.00m。
3、基坑周边环境情况
本工程建筑物的位置坐落在一条古老河道内。在建筑物的西侧, 距离200m的位置是一条常年有水的污水河,距离建筑物南侧20m是东湖
湖观景区,且已经蓄水。
26
(3)每次分层连续浇筑,分层连续浇筑厚度不大于500mm,以方
便于振捣和保证砼浇筑质量。利用砼层面散热,对降低大体积砼浇筑
块的温升有利。施工时采取在300斜坡处做冲筋、在垂直于底板方向 每隔3m设置一道双层钢丝网等措施来增加混凝土的抗剪能力,并通过
本工程共计四个拱脚,每个拱脚尺寸为33.3m×28.2m,最深处为
16.915m,最浅处2.982m,自然地坪-1.650m,拱脚底标高-18.565m, 顶标高+6.000m。每个拱脚混凝土用量大约为10000m3 。
18
图5-4
体育场三维效果图 19
图5-5
拱脚三维效果图
(二)事件过程描述
1.原设计概况:
25
3.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项目部通过查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技术规范及其他相关书 籍,结合设计院的设计理念,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分析,制定大 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浇筑及结构裂缝控制措施,编制了专项方案。 (1)施工时共留设3道水平施工缝,混凝土分4次浇筑。单次浇筑 量2500m3左右。 (2)第一层浇筑底板做成300角斜面底板,浇筑过程中,9台振捣 棒分别在上中下和左中右分布,每台振捣棒固定振捣区域,使混凝土 可以得到充分的振捣。第二层浇筑高度6.1m,第三层浇筑高度5.4m, 第四层浇筑高度8.15m。
22
⑦钢筋绑扎顺序,模板支设,砼浇筑三工序整体协调安排好,
具体问题要细化,综合考虑; ⑧整体建模分析,如温度场、应力场都应该进行计算。分层浇
筑的施工方案也得到设计院及建设单位的认可。
图5-6
混凝土浇注留设3道水平缝,分4次浇注 23
项目部针对专家提出的每项建议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再次优化,
其关键性措施为: 1.经计算,在自重作用下不需考虑层与层之间的抗剪措施。
考虑。现代施工技术进步、组织管理经验积累,每个工程都可以用多
种不同方法完成,存在着多种可能方案,所以在决定方案时,应多方 分析比较、全面权衡,选择出可能最好的方案。
6
3、施工方案的评价、甄选是一个系统工程的多目标决策 过程,不论在技术方面或组织方面,通常都有许多可行的施工 方案选择,择选优化原则要坚持技术分析与经济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分析相结合。当影 响施工方案的某些因素无法用数量指标衡量或获取数据较困难 时,可定性分析评价施工方案优劣。对工期、成本、劳动力等 可以用数据指标衡量的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定量分析结 果,再对各方案进行对比择优。
用。②大体积混凝土对平面尺寸也有一定限制,平面尺寸过大,约束作用
所产生的温度应力也愈大,如采取控制温度措施不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 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也容易产生裂缝。本工程拱脚属于超大超厚 的大体积混凝土,控制裂缝并保证施工质量更加困难。 (2)当地商品混凝土公司的供应能力难以保证整体浇筑时的砼供应。 考虑以上不利因素,整体一次浇筑拱脚混凝土可进一步优化,以达 到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分析比较采用分层浇筑的施工方案。
,可在止水帷幕施工完毕后在基坑内先打一口观察井,根据水位下降 情况再定是否需要增加降水井,待水位降至设计标高以下再进行土方
施工。
17
案例二、某体育场工程拱脚大体积砼施工方案优化
(一)案例背景介绍
某体育场工程建筑建筑面积62363m2,主体框架结构,屋盖部分 为钢结构,由大跨度拱支撑钢结构桁架、纵横桁架、水平支撑及上下 弦系杆部分组成的桁架体系,其中钢结构罩棚设计采用独立砼拱脚基 础。
第五节
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优化案例分析
1
目
录
一、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优化的概念、意义 二、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优化的管理流程 三、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优化的方法 四、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优化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大剧院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优化 案例二、某体育场工程拱脚大体积砼施工方案优化 案例三、某游泳馆工程钢结构施工方案优化 案例四、景观塔外挂板吊装方案优化
图5-7
力学计算模型
24
(2)建立直角坐标系; (3)假设大体积混凝土受力平衡且匀速滑行; 得出方程组:
(4)查得砼与砼之间最大静摩擦力 2.在浇筑混凝土前对各个参数进行研究和规划。为了获得浇筑过
程中的各项参数值,在施工现场制作了一个4m×4m×2m的混凝土实体
模型,为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
一、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优化的概念、意义
1、在作业前,对作业采取的各种方法、方案进行比较,在充分论 证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法或方案,这种过程叫做方案优
化。
施工技术方案优化是在对项目实施条件(合同条件、现场条件、 法规条件)及设计文件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投标 简单的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施工方案、设备配置、施工程序、劳 动力组织等进行的必要调整。
7
四、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优化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大剧院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优化
(一)案例背景介绍
某基坑降水工程±0.000标高相对于绝对标高15.10m,施工现场平均 绝对高程为14.80m。工程为地下三层、地上四层、局部七层。地下三层 基坑最深处达-18.50m。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给出稳定水位埋深为9.0010.30m,地下水属孔隙潜水。工程南侧距离20m为东湖景区,且已经蓄水, 水面高程为14.00m。 工程特点: ①本工程地下三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区域,南北长40m,东西方向 宽38m。而整个建筑物形式为半径约75m的圆形。
每个混凝土拱脚均与地面成30°角。将其简化后进行力学计算:
(1)首先取1m混凝土条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力学计算模型
mg----浇筑混凝土的本身自重; mg1----浇筑混凝土自重的水平方向分力; mg2----浇筑混凝土自重的垂直方向分力; f------摩擦力; N------下层混凝土对上层混凝土的支撑力。
根据本工程设计图纸,每个拱脚均与地面成30°角,设计要求 每个拱脚的大体积混凝土必须一次整体浇筑成型。
20
2.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1)一般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施工特点为:①结构厚大对施工技术要
求高。水泥水化热较大且释放比较集中,其表面系数比较小,砼内部温升 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
8
②地下水位较高,赋存于3层粉土、3层粉质粘土和4层细砂中,
旁边东湖景区蓄水进一步造成地下水位的提升。通过现场实际勘 察,地下水位标高相对于±0.000标高为-9.30m~-10.60m。
③建筑红线内还有未拆迁的建筑物。
1、场区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华北地区区域地层表》,该区地层位居华北地层区华北
13
4、三轴搅拌桩采用套接法施工,严格控制搅拌桩的垂直度, 保证工程质量,对于施工冷缝进行在围护桩外侧补搅素桩补强处 理,搭接厚度不小于100mm。
图5-2
MC-920型步履式三轴搅拌桩机
14
图5-3
止水帷幕平面布置图
15
(四)结果状态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优化后的降水方案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施工效 果良好。止水帷幕没有发现漏水现象,为后续施工提供了保证,并达 到了很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1、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属于一次性投入,施工完毕后无需维护和 后期处理,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不受工期的影响也不影响现场 施工。止水帷幕共计施工11310m3,总投资653.7万元,如采用轻型井 点降水方案,降水期按1年计算,总投入资金 1738万元,采用止水帷 幕经济效益明显。 2、由于采用了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基坑内抽出的地下水 16000 吨,全部回灌至现场水井中。如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降水期按1年计算 ,将抽出地下水1576万吨。
12
(三)关键措施
1、止水帷幕只在地下二、三层基坑外侧设置,桩径为850mm, 桩之间咬合长度为250mm,桩长根据含水层的水位深度及底部隔水层 顶板的埋深来确定,桩长最深为21.9m。止水帷幕施工完毕后即可进 行土方开挖施工。 2、依据地质勘察报告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内3层、4层土层地 下水属孔隙潜水,无承压水,因此决定在基坑内打降水井,边挖土边 留设排水沟、集水井,基坑内的水随时用水泵抽走并回灌至现场水井 中。 3、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基坑内集水井抽水降水法,只抽取基坑 内部分地下水,且又回灌至现场水井中,极大的节约和保护了地下水 资源,符合国家倡导的绿色施工技术要求。
3
2、优化工艺不能影响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及设计方案要 达到的效果,并随着工程施工过程图纸、环境、风险、相关方 要求的变化适时调整方案、预案及其做好深化设计工作。 3、优化方案应切实可行,一切从实际出发,目的是要保 证工期,保证质量、安全、环境,降低施工成本。
4
二、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优化的管理流程
熟悉施工图纸 编制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对施工方案讨论、论证
请专家对方案的关键技术讨论、论证
修改完善、优化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逐级审批 施工方案交底 组织实施 施工方案的更改 危险性较大项目实施验收 项目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