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ae80cdb240c844769eaee93.png)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1、片剂的养护重点与方法:(1)一般片剂:吸潮后可发生分解、破碎、发霉、变质等现象;(2)包衣片(糖衣、肠衣片)吸潮后可发生褪光、褪色、粘连、溶化、霉变、膨胀脱壳等现象;(3)含糖片剂,如各种糖钙片、喉片、等,吸潮、受热后可发生溶化、粘连及变形;(4)对光敏感的片剂要注意避光保存;(5)中成药片剂易吸潮,要保证库房的干燥;(6)抗生素、生化制剂要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储存条件进行存放,并按“效期”原则出库。
以上剂型要注意保证库房密闭、干燥、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0-70%,要特别注意雨季的相对湿度如有超标要立即采取排潮措施。
片剂常见易变及需要重点养护的品种有:(1)磺胺嘧啶片:遇光易氧化、受潮易生霉,应在密闭、遮光、干燥处储存。
(2)阿司匹林片:遇湿热情况易分解,产生醋酸味和表面析出针状结晶,应在密封干燥处储存。
(3)维生素B1片:遇潮易发生松片,遇光易氧化分解变黄色。
(4)维生素C片:遇光受潮易氧化分解变黄色或黄棕色。
(5)复方甘草片:有吸湿性,吸潮后可变色、胀片、粘连、溶化,应在密封、干燥处储存。
(6)硝酸甘油片:遇光、空气、吸潮后可缓慢水解,含量下降,应在遮光、密封、凉处储存。
2、胶囊剂的养护重点与方法:胶囊剂(包括硬胶囊剂、胶丸剂)吸潮、受热后易变软、发粘、膨胀、生霉。
应注意要以防潮、防热为主。
(1)一般胶囊剂要在密封、干燥的凉处储存,但也不能过分干燥,防止胶囊脆裂,主药对光敏感的要注意避光。
(2)有颜色的胶囊要注意因受潮、受热而出现变色。
(3)装有生药的胶囊要注意因受潮、受热而出现的发霉、生虫、发臭。
(4)抗生素胶囊应在密封、干燥、阴凉处储存,避免因此使药品效价下降,并坚持按“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出库,胶囊剂常见易变及需要重点养护的品种有:(1)利福平胶囊:受湿热可发生粘软、发霉等现象,应在密封、避光干燥处储存。
(2)维生素AD胶丸:遇光、空气、吸潮、受热后,可发生氧化、粘连、发霉、漏油等,应在避光、密封、干燥处储存。
药品储存养护操作规程
![药品储存养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3a679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6.png)
药品储存养护操作规程
《药品储存养护操作规程》
一、药品库房管理
1. 药品库房应位于通风、干燥、无污染、光线适宜的场所。
2. 库房内应配备恰当的温湿度检测设备,并定时检测温湿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3. 药品库房内应有明显的货架标识和分类管理,确保不同种类的药品互不混淆。
4. 库房内应定期清理、消毒,确保无尘、无蛆、无霉。
二、药品储存管理
1. 所有药品应有清晰的标识、标签,包装完整,未过保质期。
2. 药品在储存时应按照规定的温度要求进行分类、存放。
3. 药品库房内应根据药品性质和储存要求,合理使用储存设备和容器,例如普通药品和易碎药品应分开储存。
4. 药品库房内不得储存易燃、易爆药品及其他有害药品。
三、药品养护管理
1. 库房内的药品应定期检查、清点和清理,确保药品包装完好、无渗漏、无损坏。
2. 定期组织对药品进行整理、搬运,避免长期放置导致变质。
3. 药品库房内应保持干燥,避免受潮和受潮变质。
4. 库房内发现问题药品应及时处理,避免影响其他药品。
综上所述,《药品储存养护操作规程》对药品储存和养护给出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药品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遵守规程,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才能够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品在库养护规程
![药品在库养护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20d9b0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f.png)
目的:制定药品在库养护操作规程,不断改善药品储存条件,保证库存药品质量安全。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药品在库养护的全过程。
责任:养护员、保管员、储运部、质管部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操作规程:1、养护员必须履行职责,应当根据库房条件、外部环境、药品质量特性等对药品进行养护。
经常检查并努力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指导和督促保管员按照药品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与作业。
2、养护员应当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调控、监测:2.1养护员应掌握库房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各测点终端的位置,能熟练地通过主机采集、记录、处理及报警功能,实时监控库房温湿度数据;2.2当药品储存环境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养护员应有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2.2.1.温度过高,采取各种降温措施来调节:用排风扇等通风设备进行机械通风降温;通过窗帘防止阳光直射,库房遮光降温;开启空调降温;2.2.2.温度过低时,采取保温防冻的措施来调节:关闭窗户,悬挂门帘;开启空调;2.2.3.湿度过高时,采取防潮除湿的措施来调节:通风除湿;开启除湿机,保持仓库相对封闭,经常移动除湿机的位置,达到全面除湿的效果;2.2.4.湿度过低时,采取的措施如下:可利用湿拖把拖地;可采取喷雾器喷雾;3、根据库存药品的质量特性采取具体的检查、养护措施:3.1由计算机系统对库存药品定期自动生成养护计划,提示养护人员对库存药品进行有序、合理的养护;3.2对验收合格药品入库三个月后进行第一次养护检查(周期性不得少于3个月一次),每季度循环检查一次所有在库药品;3.3不定期检查:一般汛期、梅雨季、高温、严寒或发现有质量变化苗头时的随机性检查;3.4检查的内容包括药品包装、外观、性状、有效期等;3.5在库的冷藏、冷冻药品由专人负责进行重点养护检查;3.6检查时注意事项:养护员在打开药品内包装进行检查时,必须在符合卫生要求的条件下进行,检查完毕后必须恢复包装原貌,确保不因检查对药品内在质量和外观带来质量影响。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1e52e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5.png)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药品的养护工作对于保障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正确进行药品养护操作,制定一套规范的操作规程至关重要。
以下是药品养护操作规程的一般内容:
一、贮存环境
1. 确保药品贮存环境干燥、通风,并避免阳光直射。
2. 药品贮存环境应无腐蚀性气体、强光和异味,并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二、容器包装
1. 对于液体药品,应注意避免振荡和剧烈震动。
2. 封闭性良好的容器是药品储存的重要保障。
三、安全
1. 严格遵守药品安全操作规程。
2. 禁止与其他有毒、腐蚀性物质共存。
四、检查及记录
1. 定期对药品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做好药品养护情况的记录,包括进货、存放、分装等环节。
3. 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
五、清洁与消毒
1. 对储存环境和容器包装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2. 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的消毒剂。
在药品养护操作规程的指导下,我们能够更好地保障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
同时,规范的操作规程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药品损耗,降低药品养护成本。
希望全体医务工作者能够认真遵守《药品养护操作规程》,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某医药公司药品储存与养护、出库与运输操作规程
![某医药公司药品储存与养护、出库与运输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4dc7a88ec3a87c24028c4db.png)
药品储存与养护、出库与运输操作规程目的:规范药品在库储存养护与出库运输过程,保证在库药品的安全和质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药品储存与养护、出库与运输操作管理。
责任部门:质量管理部、储运部药品入库操作规程:1、仓库保管员收到入库验收员签字的入库单后,应立即到待验区将药品与入库单所列内容逐项进行核对,对待入库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批号、数量等核对无误后,在入库单上签收,办理入库手续,并建立库存记录;2、仓库保管员在收货时,对货与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情况,有权拒收,并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报告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处理;3、对办理了入库手续的药品,仓库保管员按规定将储存药品按剂型实行分类、专库(区)保管与储存:3.1药品与非药品、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易串味药品、危险品等应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蛋白同化制剂、肽类等专门要求的特殊管理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拆除外包装的零件药品应当集中存放;不合格药品存放于不合格药品库(区);3.2在库药品实行色标管理,待验药品库(区)、退货药品库(区)为黄色;合格药品库(区)、待发药品库(区)、零货称取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库(区)为红色;4、仓库保管员在进行专库、分类存放的原则下,根据药品的质量特性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并符合以下要求:4.1按包装标示的温度要求储存药品,包装上没有标示具体温度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贮藏要求进行储存;4.2药品按温、湿度要求储存,冷库2~10℃,如其中有一个药品储藏要求为2~8℃时冷藏设备应设置为2~8℃。
阴凉库不得高于20℃,常温库0~30℃;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为35%~75%;5、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图式标志的要求,堆码高度符合包装图示要求,避免损坏药品包装;正确搬运堆码作业,轻拿轻放,严禁倒置;6、药品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垛间距不小于5厘米,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7、销后退回药品,凭“销后退回通知单”收货,存放于退货药品库(区),并做好退货记录。
药品储存养护操作规程
![药品储存养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8a2afb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7.png)
药品储存养护操作规程药品的储存养护是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药品储存养护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医疗机构应制定药品储存养护操作规程,加强对药品的管理。
下面是一份药品储存养护操作规程的范例,供参考。
一、储存条件1. 室温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2. 冷藏药品应存放在冰箱中,温度保持在2-8℃之间,并确保药品与食物、其他物品保持一定距离。
3. 冷冻药品应存放在-20℃以下的冷冻室中,确保温度稳定且不超过药品储存要求。
二、标识和分类管理1. 所有药品应有有效的标签,标注药品名称、剂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2. 不同类型的药品应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感染和混淆。
3. 对于有毒药品、易制毒物品和特殊管理药品,应单独设立存储区域,并限制相关人员的进入。
三、定期检查1. 定期对储存区域进行整理和清扫,保持环境整洁有序。
2. 对所有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查看药品标签、外观和有效期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有过期药品应及时清理。
3. 对冷藏药品和冷冻药品的温度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温度在规定范围内。
四、药品使用顺序1. 对于库存的药品,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使用,避免长时间库存或直接使用新进药品。
2. 对于急需使用的药品,应立即取出,并及时更新库存。
五、防潮防虫1. 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防止药品受潮。
2. 储存区域应杜绝虫害,保持清洁卫生。
六、药品外包装1. 药品外包装应完整无损,如发现破损或污染的外包装,应及时更换。
2. 外包装上的标签信息应清晰可辨,确保药品的有效标示和追溯。
七、药品破损和过期处理1. 发现药品包装破损或药品质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通知药剂科进行处理或更换。
2. 发现过期药品时,应加强对过期药品的清理工作,避免误用。
八、应急措施1. 针对突发事件或突发情况,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相关人员责任。
2. 在药品储存区域设置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医药公司(连锁店)药品养护操作规程模版
![医药公司(连锁店)药品养护操作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d72a6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e.png)
医药公司(连锁店)药品养护操作规程模版注:以下操作规程适用于医药公司和连锁店,用于药品养护操作,旨在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药品养护操作原则1. 药品养护操作基本原则:按照药品要求、规格、品种和用途进行分类、存储和保管。
2. 药品养护的根本目的:维护药品的初始质量和有效性,并确保每一次使用的药品都符合药品的要求、规格和品种。
3. 药品养护是一项必须进行的操作,它是保证药品质量,维持药品生命力的关键性操作环节。
二、药品养护操作流程1. 药品验收:药品一旦入库,检验员应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整,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符合要求,药品的外观和性状是否正常,保证药品的质量,有效期及安全性。
2. 药品分类:将完成验收的药品分类,依照药品的类型、种类、规格及贮存条件,注明药品的清晰标识及存放位置。
3. 药品存储:将药品妥善存储,药品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无异味的仓库中,且要避免日光直射,保持温度适宜、湿度适度、通风良好,避免药品受潮、受热、霉变、变质等现象发生。
4. 药品维护:检查存储药品的环境温湿度是否适宜,尽量避免储存时间过长影响药品质量,定期视情况清理和损坏药品,并测量储存条件中的温度和湿度,记录在药品维护表上。
5. 药品更新:及时更新药品,保证每种药品都按照药品的规格和种类归档存储,避免药品有效期过期使用,造成严重后果。
三、药品养护规范1. 药品储存条件的控制:药品对温度、湿度、光照等存储条件有着高度的要求,因此应根据药品的性质来控制其适宜的存储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储存。
2. 药品包装的保存:药品包装是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应保存药品的完好包装,包装内的干燥剂和密封片应该完好无损,并应尽可能避免药品接触到空气。
3. 药品维护的记录:应有详尽清晰的药品维护记录,包括药品的名称、批号、规格、维护日期、维护情况等,以便对药品的维护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改进。
4. 药品更新的实行:应定期审核过期、失效的药品并及时淘汰,同时对需要更新的药品要更新到最新的规格、型号、质量标准。
医院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医院药品养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5fe9f9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9.png)
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居住物业是指具备居住功能、供人们生活居住的建筑,包括住宅小区、单体住宅楼、公寓、别墅、度假村等;当然也包括与之相配套的共用设施、设备和公共场地。
物权法规定,业主可以自行管理物业,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它管理者进行管理。
下面一起看下为大家整理的物业管理制度文章。
医院药品养护操作规程目的:加强药品养护环节的质量管理,确保药品养护到位,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
责任人:库房管理员。
内容:1.药品保管人员做好库房温、湿度检测与记录,时间为上午9:30~10:00,下午2:30~3:00。
2.依据季节气候的变化按药品对温、湿度的特殊要求,利用仓库现有条件和设备,采取密封、避光、通风、降温、除湿等一系列养护方法,预防药品发生质量变异。
3.对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取干燥等方法进行养护。
4.保管员在库存养护中如发现质量问题,悬挂黄色标志和暂停发货,并尽快通知科主任和质量管理组及时处理。
5.采取的养护措施按规定做好《药品养护记录》。
6.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并按有关规定进行重点养护。
7.记录要求7.1记录按规定及时、完整、逐项填写清楚,不得用铅笔填写,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
确实需要更改的,划线后在旁重写,并在划线处盖本人图章。
7.2签字、盖章须用全名;记录、签字、盖章均为蓝或黑色。
7.3养护过程中的各种记录保存3年。
8.注意事项温湿度仪一般宜悬挂在不靠近仓库门窗而空气又能适当流通的地方,不宜悬挂在墙上或墙角处,并要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其高度以平视为准,一般以1.6米为宜。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bb006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13.png)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一、概述药品养护是指对药品进行储存、保管、保养和使用的一系列操作。
良好的药品养护操作规程是保障药品质量和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二、储存环境1.药品储存环境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要求。
常温药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冷藏药品应存放在2-8摄氏度的冰箱中;冷冻药品应存放在-20摄氏度以下的冷冻库中。
2.药品储存区应定期清理和消毒,确保无尘、无杂物和无异味。
3.药品储存区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标注储存温度、湿度和有效期限。
同时,应分别存放不同种类和性质的药品,避免交叉感染和混淆。
三、药品保管1.药品保管人员应做到熟悉药品性质、批号和有效期,并确保不存放已过期的药品。
3.保管人员应掌握药品保管的基本知识,包括正确使用药品保管设备、掌握保管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避免药品受潮和污染等。
四、药品保养1.药品保养应定期进行,包括检查包装完整性、有效期、贮存条件和使用状态。
2.药品保养人员应做到勤于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如药品包装破损、露天摆放等情况应立即处理。
3.药品保养人员应做好记录工作,包括药品保养记录、药品使用情况记录等。
五、药品使用1.药品使用人员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的剂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药品使用人员应做到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品,不得超量或停用。
3.药品使用人员应妥善保存药品,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卫生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药品使用人员应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包括用药情况记录、不良反应记录等。
六、药品丢失和报废处理1.若发现药品丢失,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并进行调查和核实。
2.药品丢失后,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紧急补充,确保患者用药不受影响。
3.药品过期或破损应立即报废,严禁使用过期药品。
七、药品养护培训1.储存、保管和保养药品的相关人员应定期进行药品养护培训,了解最新的养护操作规程和知识要点。
2.培训内容应包括药品养护操作流程、药品保管设备的使用方法、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等。
医院药品储存与养护操作规程
![医院药品储存与养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55fe56dc77da26924c5b06e.png)
医院药品储存与养护操作规程
1.药库保管员入库储存药品应按如下规程
(1)按照药品储存条件,将药品移入相应的库区。
(2)根据药品不同剂型,放入相应剂型指定储存区域。
(3)根据已在库药品的储存及码放情况,确定药品的库位。
2.药库保管员每日上午九点、下午两点半各一次,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检测.填写温,湿度记录表,对温、湿度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3.定期对在库药品进行循环养护,养护中发现问题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
特殊管理药品、近效期药品、重点养护药品按相关规定养护,对养护不合格药品报科质量管理小组,必要时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检验,按不合格药品处理程序处理。
4.药库保管员根据质量信息,国家质量公告不合格药品、明令禁止销售的药品、药监部门抽检不合格的药晶等情况对在库药晶进行抽查,将检查结果上报质量管理小组,有库存或发出的药品,停止使用,必要时召回。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e78c8e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8.png)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药品养护操作规程一、药品养护的概念药品养护是指对药品进行储存和保护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防止药品受到损害和变质,保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二、药品养护的原则1. 温度控制: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暴露在高温、低温或过大的温度波动的环境中。
2. 湿度控制:药品的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受到潮湿、过干等环境的影响。
3. 光线控制:药品应保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紫外线的照射。
4. 包装材料:药品的包装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抗腐蚀性,以防止药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5. 空气流通:药品储存和保护的环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潮湿、霉变等问题的发生。
三、药品养护的操作流程1. 药品验收:对于新到药品,应进行验收工作,包括查看包装完好性、外观和标签是否清晰等。
2. 药品分类:根据药品的种类和性质,进行分类存放,防止相互干扰和交叉污染。
3. 药品储存区域设置:建立药品储存区域,根据药品的特性设定不同的储存条件和环境要求。
4. 温度控制:根据药品的储存要求,设置适当的温度控制设备,确保药品的保存温度在规定范围内。
5. 包装材料选择: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确保药品的密封性和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6. 药品定期检查:对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检查包装完好性、有效期和保存条件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 药品过期处理:对即将过期的药品进行专门处理,根据药物类别进行销毁或退还。
8. 环境卫生清理:定期对药品存放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的良好状态。
四、药品养护的注意事项1. 药品储存区域应远离有害物质和易燃易爆品,防止受到污染和火灾的威胁。
2. 对药品储存区域和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的储存条件。
3. 对药品进行适当的湿度控制,通过控制空调、除湿机等设备,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对药品造成损害。
4. 对药品的保存环境进行良好的通风,防止药品受到有害气体的侵害,保持药品的新鲜度。
陈列药品存储养护操作规程
![陈列药品存储养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314fa4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13.png)
陈列药品存储养护操作规程陈列药品是指在医疗机构的药房、药库、门诊药房等地点供应给患者的药品。
因此,陈列药品存储养护操作规程的制定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的陈列药品存储养护操作规程。
一、药品摆放(一)在药房、药库、门诊药房、其他药品仓库等场所,应当设置药品摆放区,禁止放置其他物品。
(二)药品按照品种、类别、用途等因素分类摆放,同品种、同规格的药品应当放置在同一货架上,且应当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三)应当对药品进行标识,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四)对于易受损的药品,包括液态制剂、易受潮的药品、易受光的药品等,应当单独放置,以免受到污染或损坏。
(五)药品的存放区域应当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尘、防鼠等条件,并应当定期清洁。
二、温度、湿度、光照的控制(一)药品储存场所的温度应当符合药品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应当将药品存放在温度在15℃至25℃之间的地方。
若药品需要低温储存,应当储存于专门的冰箱或冷藏柜中,并标注好温度。
(二)应当根据药品的要求,对存放场所的湿度进行控制。
对于易吸潮的药品,应当尽量避免潮湿的场所。
同时,也应当注意确保储存场所的干燥度,并加强通风。
(三)应当避免药品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避免光线直射的场所存放药品,尽量避免光线暴露。
三、药品养护(一)药品进库后,应当对生产日期、有效期、包装及标签等进行检验,对不合格药品即时退回或处理,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二)应当对药品进行定期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处理及上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应当定期对储存场所及储存条件进行检查,防止湿度、温度、光照等因素对药品带来不良影响。
(四)对于药品包装破损、过期等情况的药品应当立即处理,避免出现不良的后果。
(五)应当定期对药品进行整理清理,清除废弃药品和过期药品,防止过期药品误用。
四、劳动保护(一)药品存储场所应当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无毒粉尘、无异味等条件。
(二)工作人员应当经过药品管理培训,掌握药品管理和养护的知识。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c2937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b.png)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一、药品存放
1. 药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 不同种类的药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 药品应放置在干净整洁的架子或柜子上,并严禁与脏污物品接触。
二、药品维护
1. 定期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如果有破损或变质应及时处理。
2. 对于液体药品,应尽量避免晃动和挤压,以免影响药品质量。
3. 对于需要冷藏的药品,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冷链管理,确保温度稳定。
三、药品管理
1. 药品使用前应查看有效期,已过期的药品严禁使用。
2. 对于需要特殊储存条件的药品,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和监控,确保符合要求。
3. 药品的取用和使用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四、药品处理
1. 对于过期或损坏的药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2. 对于剩余的药品,应及时归还到指定的药品仓库中,做到明确归还记录。
五、药品安全
1. 使用药品时应佩戴符合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具,避免吸入、接触及误食等意外。
2. 对于有毒、易燃等特殊药品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人员和环境安全。
养护药品是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药品养护,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使用,为病患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3ece36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1.png)
一、目的:为确保库存药品储存质量,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依据:《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在库药品的养护管理,养护员对本规程负责。
四、责任:保管员、养护员对本程序实施负责。
保管员负责药品在库储存管理;养护员负责库存药品的养护检查工作,并配合和指导保管员做好库内储存环境与条件的控制工作。
五、内容:1.养护员须根据仓储设施设备、储存环境、药品质量特性等对药品进行养护,具体工作是:1.1.指导和督促保管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与作业;1.2.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1.3.对库房温湿度进行有效监测,对超出规定范围要求的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调控;1.4.根据系统中每日的养护计划按照一般养护药品和重点养护药品进行检查,并建立养护记录,一般药品的养护做到每季度循环养护一次,重点药品的养护做到每月养护一次。
养护的重点是药品的包装、外观、性状、有效期等。
重点养护品种包括有效期短的品种、冷藏药品、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品种、蛋白同化制剂及肽类激素药品、近效期药品、首营品种、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品种等。
1.5.发现有质量可疑的药品,养护员应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做停售,报质量管理部,经质量管理部复查确认无质量问题的药品可解除停售继续销售;经确认不合格的按《不合格药品管理操作规程》执行。
2.药品因破损时,应迅速采取以下安全处理措施,防止对储存环境和其他药品造成污染。
2.1.液体泄漏,采取稀释、清洗、覆盖、吸附等有效措施;2.2.气体泄漏,采取通风等有效措施;2.3.粉末泄漏,采取覆盖、除尘、吸附等有效措施。
3.养护员须每月对设施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
4.养护员每季度对养护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包括检查库存药品批次、温湿度情况,设施设备检查使用情况,养护中发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采取的措施等),以便质量管理部、采购部掌握药品质量信息,确保经营药品质量安全。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78e506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d.png)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一、目的:确保所储存药品质量稳定,避免药品发生质量问题,特制订本规程。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三、范围:适用于药品在库检查、养护的全过程。
四、责任:养护员负责指导库管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负责药品质量检查和养护及设施设备管理工作。
五、内容1、仓库温、湿度管理:1)养护员按《药品养护管理制度》做好仓库温湿度监测和调控。
收到现场报警进行处理和记录。
2)如果库房自动温湿度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出现异常,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时,及时采取调控措施。
对监测的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情况应如实记录。
2、养护员指导和督促库管员对库存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对库管员不规范的储存与作业行为给予指正及监督改进。
3、养护员检查并改善储存条件、防护措施、卫生环境。
1)储存药品的货架、托盘等设施设备保持清洁,无破损和杂物堆放;2)药品储存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储存管理无关的物品。
4、养护员要按照养护计划对库存药品的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养护记录。
1)计算机系统依据质量管理基础数据和药品养护制度,对库存药品按期自动生成养护工作计划;2)系统自动生成普通养护和重点养护报表,养护员根据养护报表对库存药品的外观、包装等质量状况进行检查,核对批号、有效期和数量,做好养护记录;5、养护员在检查中发现有问题的药品要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填写“可疑药品报告单”,实物做好有效隔离措施,并通知质管部处理。
6、每季度汇总、分析养护信息。
7、对养护设备除在使用过程中按要求检查并记录外,每季度对各类养护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检查并记录。
8、养护设施设备出现损坏、故障等,要及时更换及报修,并做好记录;9、养护记录保存5年。
养护流程图。
医院药品储存与养护操作规程
![医院药品储存与养护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75738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b.png)
医院药品储存与养护操作规程一、引言医院是一个大型的医疗机构,有着庞大的药品库存量,因此妥善的药品储存与养护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健康。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医院药品的储存与养护工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储存要求1.储存空间:医院应当配置符合国家药品管理要求的专门储存区域,储存药品应符合药物分类的要求,避免不同种类的药品混放在一起。
2.温度和湿度控制:不同种类的药品有不同的储存温度和湿度要求,医院应根据药品的要求配置相应的恒温设备和湿度控制设备,确保药品储存环境的稳定。
3.光线控制:医院药品储存区域应采取遮光措施,防止阳光直射,避免药品受到光线的损害和氧化。
4.防潮措施:医院应配置干燥设备或者加湿器,根据药品的特点来调节空气湿度,避免药品因为潮湿而受到损害。
5.消防设备:医院药品储存区域应配置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备,确保药物储存区域的安全。
6.包装标识:药品的包装标识应清晰明确,容易识别药品的名称、规格、批号及有效期等信息,避免因为包装标识不清晰而给患者带来误导或者给药物调剂工作带来困扰。
三、养护要求1.定期巡查:医院应制定药品库房的定期巡查计划,每天安排专人巡查一次,及时发现并处理药品储存区域的问题。
2.整理摆放:医院应定期对药品进行整理摆放,按照药品分类进行摆放,并确保各类药品摆放有序、清晰明了,避免因为错乱而造成混淆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3.防潮防虫:医院应定期检查药品储存区域的防潮设备和防虫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或修理不良的设备,确保药品的安全和质量。
4.清洁卫生:医院应定期对药品储存区域进行清洁卫生,保持环境整洁干净,减少灰尘和杂质对药品的污染。
5.药品检验:医院应定期对药品进行检验,根据药品的有效期进行分类检查,一旦发现药品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和报废。
四、应急处理1.温度异常:一旦发现药品储存区域的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紧急处理,确保药品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医院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目的:
加强药品养护环节的质量管理,确保药品养护到位,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
责任人:
库房管理员。
内容:
1.药品保管人员做好库房温、湿度检测与记录,时间为上午9:30~10:00,下午2:30~3:00。
2.依据季节气候的变化按药品对温、湿度的特殊要求,利用仓库现有条件和设备,采取密封、避光、通风、降温、除湿等一系列养护方法,预防药品发生质量变异。
3.对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取干燥等方法进行养护。
4.保管员在库存养护中如发现质量问题,悬挂黄色标志和暂停发货,并尽快通知科主任和质量管理组及时处理。
5.采取的养护措施按规定做好《药品养护记录》。
6.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并按有关规定进行重点养护。
7.记录要求
7.1记录按规定及时、完整、逐项填写清楚,不得用铅笔填写,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
确实需要更改的,划线后在旁重写,并在划线处盖本人图章。
7.2签字、盖章须用全名;记录、签字、盖章均为蓝或黑色。
7.3养护过程中的各种记录保存3年。
8.注意事项
温湿度仪一般宜悬挂在不靠近仓库门窗而空气又能适当流通的地方,不宜悬挂在墙上或墙角处,并要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其高度以平视为准,一般以1.6米为宜。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