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2024年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51efd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f.png)
2024年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为了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在划分林种的基础上,按照提高森林综合效益的原则,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我国林业适应____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并已初步形成了法律制度。
一、划分林种类型规定做法《森林法》将森林划分为五种林种,即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薪炭林。
防护林是指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护岸林,护路林;用材林,是指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林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薪炭林是指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特种用途林是指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____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等。
为了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法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面积,不得少于本行政区域森林总面积的____%。
二、依照法定程序林种审批权限国家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____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____批准公布;地方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其他防护林、用材林、特种用途林、经济林、薪炭林,由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关于林种划分的规定____划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为了防止任意改变林种,法律规定,经批准公布的林种改变为其他林种的应当报原批准公布机关批准。
三、改革传统森林经营管理体制。
在完成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按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的要求,逐步做到管死一块、管活一块。
对生态公益林(含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要管死、不允许商品性采伐,只能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其任务主要是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由各级财政和社会力量建设,依靠法律、行政手段管理,以追求最大的生态、社会效益为目标。
浅谈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浅谈森林资源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7ed65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6f.png)
浅谈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森林资源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规划、利用、保护、管理和恢复的活动,是保持森林资源不断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本文将从森林资源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其经营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模式及其创新、现状和未来发展等方面。
一、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森林资源是我们自然界的重要资源之一,它们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经济需求,还能够支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
由于森林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其管理非常重要。
同时,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也是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只有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发展。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有很多方面,包括森林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管理和规划等。
而这些方面都涉及到了森林资源不同的利用目的和特点,也需要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
比如,为了保护和修复森林生态系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森林砍伐和滥采,并且需要通过恢复种植和森林管理来改善和重建森林生态。
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模式及其创新近年来,为了更有效地管理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已经采用了许多新的模式和技术手段,具体有以下几种。
1. 综合管理模式综合管理模式指根据森林资源本身的特点,针对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目的,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以达到综合利用森林资源的目的。
比如,该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复杂的生态问题,同时也能够达到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发展。
2. 信息化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模式指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遥感技术等的手段,来使森林资源的管理更加高效和科学化。
比如,通过电子地图、导航仪等工具,可以实时监控和管理森林资源,并且能够进行森林分析与决策支持。
3. 社区参与管理模式社区参与管理模式是指让社区参与到森林资源的管理中来,以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的模式。
在实施该管理模式的时候,需要建立更好的沟通机制,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并且充分调动社区的主观能动性。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ab2bbd026fff705cc170a94.png)
一)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定义:对森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评价、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对象—森林资源;宗旨—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系统整体原则;生态可持续性原则;公益性和公众参与性原则三)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1)人口与可持续发展;(2)资源与可持续发展;(3)环境与可持续发展;(4)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5)科学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6)公众参与与可持续发展四)森林可持续经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森林经营。
五)森林永续利用的概念: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
六)中国于1993年加入蒙特利尔进程七)森林永续利用的条件-林木条件:林木种类 (树种)、年龄结构、蓄积结构、林木生长量八)森林资源广义:林地、林木以及林区内野生的动、植物资源、其它资源和环境。
狭义:林地和林木资源。
可以看出森林资源既是自然资源,也是环境资源,它可以向社会提供以立木资源为主的多种林产品,同时也能向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服务。
九)林地资源结构:有林地(郁闭度≥0.2);疏林地(郁闭度0.1-0.19 );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苗圃地;无林地。
十)森林(有林地)按森林法划分为5大林种: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碳林、特种用途林十一)龄组:它是龄级的整化,通常龄组划分为5类,即幼龄林、中、近、成、过。
通常把达到森林成熟的那个龄级和高于森林成熟的那个龄级划为成熟林,龄级更高的林分化为过熟林;比成熟林低一个龄级的林分划为近熟林;余下的龄级数如果为偶数,则幼、中各占一半,如果奇数则幼龄林比中龄林多划一个龄级。
十二)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资源类型多;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少;分布不均;森林结构不合理(林龄结构、林种结构);林地生产力低下;人工林多,质量不高。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79844300b4c2e3f5727638b.png)
①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也称为森林经营管理,它是对深林资源进行区划,调查,分析,决策,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②森林永续利用:在一定的管理范围内能不间断的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的利用量③林业分类经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需求,按照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方向不同将森林五大林钟相应地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分别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④林班:是在林场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为林地划分为许多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林班定义的过程称林班区划⑤森林成熟龄:森林成熟是指森林在具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到达最符合经营目的的状态⑥工艺成熟龄:因此将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目的树种的材积平均生长量到达最大时的状态称为工艺成熟龄⑦数量成熟:林分或树木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时称为数量成熟⑧商品林:是以生产木材,竹林,薪材,干鲜果品和其他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⑨林钟区:就是在林业局或林场的范围内,在地图上一般相连接,经营方向相同的林班线为界的地域范围⑩作业级:在划分了林种区后需要根据小班特点将它们分别归类组织起来,采取相同的经营目的的和经营利用措施这种组织起来的单位,叫做经营类型或作业级⑪森林采伐量:是指采伐林木的蓄积量或采伐林木所能生产商品材的数量⑫森林资产评估:是根据特定的目的,遵循社会客观经济规律和公允的原则按照国家法定的标准和程序,运行科学可行的方法以统一的货币单位对具有资产属性的森林资源实体以至预期收益进行的评定估算⑬经济成熟:在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货币收入达到最多时的状态称为经济成熟,此是的年龄称为经济成熟龄⑭森林经营方案:在一定的林业生产条件和对森林资源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林业方针及政策为一个林业局或林场拟定经营方针经营目标和具体措施的施使计划⑮补充竹伐量:对疏林地散生木和采伐迹地上去更新下种作用的母树的采伐利用称为补充主伐,生产林的数量称补充主伐量⑯轮伐期:它表示林木经过正常的生长发育到达可以采伐利用为止所需要的时间⑰自然成熟:当树木或林分从衰老到开始枯萎阶段时的状态⑱自然区划法:是以林场内的自然界线及永久性标志,如河流,沟谷,山脊,分水岭及“道路”等做为林班线划分林班的方法⑲森林资源的作用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森林旅游文化效益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生物多样性资源库提供经济林产品最大的生物生产基地能源作用主要的碳储库维护大气成分的平衡⑳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内容:基础管理利用管理监督管理21法正林的条件:法正林级分配法正生长量法正林分排列法正蓄积量22公益林实行“谁受益,谁负责,社会受益。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基础 管理思想与模式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基础 管理思想与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f58b52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4.png)
森林面积
现在
采 伐
第2年
造 林
1 2 3 …… u
林龄
法正龄级分配示意图
(2)法正林分排列
排列的顺序是:从老龄 级林分向幼龄级林分 的方向与当地的主风 方向相反,同时与采 伐方向一致。
目的:便于采运、保护 幼树和利用风力天然 下种更新。
主风方向 12 3
采伐方向 u
道路
法正林分排列示意图
(3)法正生长量
物质基础和前提。 4. 提出实现永续利用的地域范围
(三)实现森林永 续利用的条件 林地条件
林地数量 林地质量 林地区划
内部条件
林木条件
树种 林分结构与年龄 林分蓄积量与生长量
森林经营水平
外部条件
林道网的建设 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公众参与
政策法规
二、森林可持续经营
(一)理论由来
•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受 到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引起各国的关注。为了保护环境, 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N),并于1987年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 略.
(二)理论内涵
• 盖耶尔提倡: • 尽可能地利用森林生产力,尽可能地保护和维
持森林,主张利用天然更新,经营混交林。 • 一句话:森林经营应回归自然,应尊重自然规
律,要利用自然的全部生产力。
五、分类经营模式
(一)分类经营宏观模式 1.林业分类经营
亦称林业分工论。 由美国林业经济学家提出。该理论认为,
总之,森林永续利用理论的发展历程分三个阶段:
1.从人类最早的思想雏形到17世纪末, 永续利用思想开始 产生,但没形成完整的理论学说。
2.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但主要是木材的永续利用。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内容和目的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内容和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43c772c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a.png)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内容和目的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森林的物种、数量、质量、生长状况等信息,为后续的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2.森林资源规划:根据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制定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包括森林经济、生态、社会等方面的规划。
3.森林资源管理:通过建立制度和实施措施,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包括森林的培育、保护、经营和利用等。
4.森林资源监测:对森林资源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森林资源评价: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效果进行评价,为后续管理提供参考。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目的是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
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实现森林资源的稳定增长和优化配置,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和经济发展。
- 1 -。
我国森林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
![我国森林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0c75ceb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5.png)
我国森林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森林经营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有效的森林经营管理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未来发展。
加强森林经营管理,保护和利用好森林资源,成为当前我国森林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探讨我国森林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接下来将分别从森林资源现状、森林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进森林经营管理的措施、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1.2 问题现状分析我国森林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引言:我国森林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森林经营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森林破坏和生态失衡。
过度采伐、滥伐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森林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管措施不到位,导致一些非法砍伐和滥伐现象屡禁不止。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不够严格,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足,导致了一些森林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我国森林经营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管措施不到位、法规执行力度不够等方面。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亟待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在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 正文2.1 森林资源现状我国森林资源总面积约为2.2亿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其中森林覆盖率为21.66%。
我国森林资源种类丰富,包括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等多种类型。
北方主要以针叶林为主,南方以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我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的森林面积相对较大,西部和北部地区的森林资源相对较少。
部分地区的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和砍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森林经营管理管理制度
![森林经营管理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d84bf5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e.png)
森林经营管理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保持森林生态平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国有森林、乡村集体林权森林以及其他经批准划拨、出让给各类经营主体管理的森林范围内的管理。
三、管理原则1. 合法合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森林资源,合法合规开展经营管理活动。
2. 保护优先原则:以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环境为首要任务,遵循生态保护、多样性维护、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3. 科学规划原则:依据森林资源特点,合理规划经营开发方案,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4. 公平公正原则:实行公平公正的资源配置制度,维护各种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森林经营管理活动的公平公正。
四、管理机构1. 森林经营管理局:负责规划制定森林经营管理的整体方针、政策和制度,组织实施年度经营计划,监督和检查各项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
2. 监管部门:负责为森林经营管理局提供技术、信息和资源保障,监督、检查和评估各项经营管理活动。
五、经营管理流程1. 规划阶段:进行林地调查,评估森林资源状况,确定经营规划。
2. 许可审批阶段:向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审批相关的经营许可证。
3. 实施阶段:根据审批通过的经营方案,组织实施相应的经营管理活动。
4. 监管评估阶段: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六、经营管理办法1. 合理布局:根据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合理规划林地经营布局,坚持产业集约发展。
2. 保护优先:划定禁伐带、退耕还林还草区等生态保护区域,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保护森林生态环境。
3. 科学利用:推广林下经济、高效利用森林资源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
4. 经营主体多元化:鼓励多种经营主体参与森林经营管理,建立合作社、公司等形式的经营实体。
5. 政策激励:制定政策鼓励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利用,对符合标准的经营主体给予相关奖励。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训心得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训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0578b31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3.png)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训心得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训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通过这次实训我收获了很多。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实践活动我深刻理解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管理的必要性。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我们需要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我亲身体验了森林资源的价值,比如通过砍伐树木得到木材,通过种植树木进行造林等。
同时,我也了解到森林资源的管理非常重要,只有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实践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技巧和知识。
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工具进行砍伐和修剪树木,学会了如何测量树木的高度和直径,学会了如何进行森林资源的清理和整理等。
这些实际操作的技巧对于我将来从事相关工作非常有用,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实践活动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挑战和困难。
在实践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如何确定砍伐的树木数量,如何进行森林资源的评估和监测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解决,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森林资源管理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训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通过这次实训我不仅加深了对森林资源的认识和理解,还学到了实际操作的技巧和知识。
同时,我也认识到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挑战和困
难,为我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相信这次实践活动对于我个人和专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404ac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3.png)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训心得体会精选篇1森林经理学实习心得通过这为期一周的实习,我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整个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从林班,小班的区划及调查,抽样技术调查,树干解析到最后的森林资源统计,不但如此,还将测树学林业遥感和森林经理学等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我对整个经理调查有了系统地认识。
但我也认识到自身的很多问题,首先是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用到的时候方知不够,如地形图的识别等方面;还有,可能是由于这方面的实习太少的缘故吧,在小班区划时有点盲目,划分出的小班部分界限不明显,因此调查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有时取的样点不够典型,造成我们的数据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不过经过这次的实践经验,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会吸取教训,加以克服的。
与此同时,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实习中,大家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最初的小班区划和树干解析部分,完全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
因此组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是我们顺利完成这次实习的关键,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完成一件大事,与同学同事乃至以后的科研搭档之间的积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笔财富。
总之这次实习使我们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两者相结合,为以后的工作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实训心得体会精选篇2实习心得实习心得正文:通过两周的认识实习,我受益匪浅,从以前的朦胧认识到如今较为清晰的感性认识;使我对所学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培养了我更加浓厚的专业兴趣;加深了对学过的课程的认识;深刻认识到科技的发展对通信工程的作用,了解当今电子行业现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责任的重大。
参观体验老师积极组织我们参观了内蒙古网通综合业务体验馆,其位于如意开发区一纬路16号的体验馆。
网通公司员工热烈欢迎我院师生的到来并请专业讲解员作解说。
一层是公众商务用户体验馆。
解说员向同学们讲述了电信业的发展历史电话信号的传输流程并且介绍了网通公司的主要业务。
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模式
![森林经营管理的理论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22a8d3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7.png)
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防止过度采伐和破坏,确保天然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
天然林保护
退化林修复
生物多样性保护
对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
保护森林中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03
02
01Biblioteka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恢复在森林经营活动中,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私有林的经营管理模式
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
04
生态优先
在利用森林资源时,应优先考虑生态效益,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可持续利用
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态优先原则
将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视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实现协调发展。
整体性原则
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定针对性的森林经营管理策略。
区域性原则
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森林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5
森林经营管理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确保森林资源的长期稳定供给,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将森林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强调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动态性和平衡性进行管理和保护。
总结词
该理论注重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生态监测、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等手段,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详细描述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森林多功能经营理论认为森林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木材生产、生态保护、休闲旅游等,应充分发挥这些功能的作用,实现森林的综合效益。
森林经营管理
![森林经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88b2ad1240c844769eaeef5.png)
一九九九年一、名词解释(20分)1、森林永续利用:是指在一定经营范围内能不间断地生产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木材和林副产品,持续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上,扩大森林利用量。
2、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用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的产物,是可持续林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的具体体现。
(P20)3、森林成熟:将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符合经营目标时的状态,称为森林成熟。
(P168)4、合理年伐量:经过计算和分析论证后所确定的合理森林年采伐量,称合理年伐量。
5、小班经营法:按小班设计和执行经营措施的方法。
(P75)小班经营法(检查法)是在林种区内直接以小班为单位,或合并类似小班为单位来组织经营,假如是几个小班来组织森林经营活动,其在地域上必须是相连的,经营目的和措施也是一致的。
6、森林经理调查:以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业、事业或行政区划单位(如县)为对象,为制定森林经营计划、规划设计、林业区划和检查评价森林经营效果、动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称为森林经理调查。
(P83)7、森林分类经营:是指根据森林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森林的结构特点(结构决定功能),分成几种不同类型,按照各自的经营目的,采用相应的经营模式,便于目标管理。
(P140)8、采伐限额:林业企业在经理期内所计算和确定的容许采伐的森林面积(公顷或亩)和蓄积量(立方米)。
9、森林评价:以森林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作为资产进行货币价值计算的科学。
(P108)10.恒续林思想:森林不仅是林木的简单集合,而是生物与土壤、气候集合而成的动态的平衡系统,择伐等必要的人为干扰是需要的,但反对皆伐等超限度的干预;森林经营必须以恒续维持森林有机体为最高经营原则。
(P146)二,试述土地纯收益最高成熟龄和森林纯收益最高成熟龄的计算方式和特点,你是如何评价纯收益争论的。
(20分)(P185、190)答:土地纯收益最高成熟龄计算方式的出发点是将土地当作资本,当土地资本获得的纯收益达到最高时作为成熟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⑵ 林班是永久性的经营单位;
⑶ 面积比较平衡,便于统计计算森林资源, 便于组织更大的营林单位; ⑷ 林班是技术计算和技术组织的单位; ⑸ 林班不是行政单位,它是森林经营管理 的土地区划单位。
★ 林班区划的方法
⒈人工区划法
优点:技术设计简单,排 列整齐,图像明显,面积 均匀,易识别方向,只适 宜于平原、浅丘和立地 条件变化不大的地区。
小班经营法与龄级法的比较
顺 序 1 2 3 项 目 小班经营法 龄级法 经营类型
森林经营措施设计单位 经营小班 计算采伐量的方法 采伐方式
按小班连年生长量 按龄级平均生长量 集约择伐 伐区式皆伐
4
5 6 7 8 9
采伐的木材产品种类
经营措施成本 每立方米成本 管理经费 土地利用程度 每公顷森林经理成本
四、小班经营法
小班经营法是组织森林经营单位的一种
特殊形式,它只适于十分集约经营的组织经
营单位要求,按小班固定经营小班或小班经
营组为单位,设计与实施经营措施的组织经 营方法,就是小班经营法的中心内容。
小班经营法特点
⑴ 区划成固定的经营小班;
⑵ 作业法、经营措施的设计和执行单位是
经营小班;
⑶ 定期进行生长量的调查,按连年生长量
区划是森林资源清查及科学经营管理森林的
基础,也是林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建设。
森林区划的意义
★ 便于进行森林资源清查,便于森林资源的
计算统计,分析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有利于森林经营单位的划分和组织; ★ 便于根据林区内部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经 营方针和设计经菅措施,组织林业生产; ★ 便于进行各种技术经济核算。
营林区区划的原则是:
(一)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根据有效的经营活动
半径范围, 特别是护林防火工作而设置的管理单位, 考虑作业区的境界范围;
(二)确定经营区的大小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⑴资源分布状况 ⑵树种特性 ⑷地形地势 ⑺交通条件 (三)营林区的界线 ⑶居民分布状况 ⑸火灾危险等级 ⑹经营水平
(四)营林区的经营面积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第四章 森林区划及组织森林经营单位 第一节 森林区划 第二节 组织森林经营单位
第一节 森林区划
一、森林区划的意义
森林区划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 就整个林
区的土地进行调查、经营、管理并进行地域
上的划分。 森林区划是森林经理的外业组成
部分,也是实施森林经营的重要手段。森林
确定采伐量; ⑷ 不仅适用于同龄林经营,更适用于集约 经营的异龄林,在采用集约择伐作业的条件下, 最能发挥土地生产力。
区划经营小班的条件 ⑴ 经营目的、经营利用方式相同,作业 条件基本一致; ⑵ 土壤和肥力等级基本一致; ⑶ 同一类立地类型或林型、坡向、坡度、 坡位基本相似; ⑷ 小班最小面积在0.5公顷以上。国外 一般3-10公顷。
3.立地质量等级的差异
4.立地类型或林型的不同 5.经营目的的不同
三、组织经营类型的详细程度与命名 组织经营类型的详细程度取决于森林经 营水平高低,设计措施实施的可能性,林分 的差异性,林区面积大小,经营目的、经济 条件好坏等因素。 命名一般以主要树种命名,也可结合林 分特点和培育目标来命名(立地条件、优势 树种、培育目标)。
显,林班线不能用来
识别方向。
⒊综合区划法
★ 林班区划的原则
◆ 便于作业,便于生产
◆ 利用自然境界线作林班线
◆ 根据地形地势、经营目的以及森林的特点来
考虑林班的形状
◆ 确定林班面积的大小考虑以下因素:森林经
理等级;林区面积的大小;火灾危险等级
第二节 组织森林经营单位
一、组织经营单位的意义
二、林种区的组织 林种区就是在土地地域上相互连接,其内
部经营强度一致,有相同的经营目的,并采取
同一经营制度和利用制度的所有林分或地段 的经营实体。因此,过去又把林种区叫做经营 区。
★ 划分林种区的依据
◆ 依据森林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来划分, 不同
类型的森林,划分不同的经营区。按《森林法》
的规定,划分为有五类, 即用材林经营区;防护林 经营区;经济林经营区;薪炭林经营区和特种用 途林经营区。 ◆ 根据森林经营强度的不同及开发运输的条件 的差别,划分不同的经营区。
★林种区的划分方法(原则) ◆ 不允许一个林班被两个不同的经营区划开, 即一个经营区,包括整个林班。 ◆ 划分经营区时,一般先通过照片或平面图 划分,第一次经理会议应有一个初步方案,然 后在外业现地确定界线,第二次经理会就正式 确定下来。 ◆ 经营区划分的细致程度,决定于林区的经 济条件、自然条件和经营强度, ◆ 经营区的命名主要体现在经营方向与主要 的经营目的上,是以具体的林种冠之。
二、林业局的区划
总的区划原则是,应根据省或大片林区的林 业规划,或某流域的具体情况,合理布局,区划出 林业局的大小。 林业局经营面积(指林业用地面积)以15-
20万公顷为宜,
三、林场的区划
林场区划的原则有以下三条:
1.关于林业生产 2.关于林场界限
3.林场的经营面积
四、营林区区划 (Forest range)
林区划是在林业区划原则指导下进行具体地域上经营
管理的划分、落实,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在较长时
间内起作用。
森林区划是多级的 : 国有部分的区划系统,
分别下述情况行林地区划:
天然林区,实行四级区划,即把大的天然林区
划分成林业局→林场→营林区(分场、工区)→
林班。
人工林区已建林场,一般实行三级区划,即 国有林场→营林区(工区、作业区)→林班。 集体(个体)部分的区划系统,一般实行三级 区划,即:县→乡→村 。
森林区划与林业区划区别
林业区划是在调查和分析了一个森林经营单位森 林资源的分布规律之后,根据确定的林业发展方向,把 林区划分成若干个具有不同经营目的的经营区域。可 见,森林区划的目的是进行森林资源管理和组织林业
生产; 而林业区划的目的是按照森林分布的条件和规
律,以及最适的经营方向,来制定林业发展规划。森
缺点:在一个林班内,无 论地形、地势,还是树 种等调查因子都很复杂, 林班线不可作交通线, 经营管理十分不便,对 于山区和丘陵地区不适 用。
⒉自然区划法
优点:充分照顾地形地 势的特点,地形地势和 其它条件简单。林班 线可作交通线,可作 集运材道,管理方便, 尤其适用于山区。 缺点: 排列不整齐, 林班面积大小不一致, 形状不规整,图象不明
五、林班区划(Compartment division)
林班就是为了森林清查, 计算森林资源和
管理森林,在林场范围内,把林业用地区划成若 干具有固定界线,且面积基本平衡的永久性的 土地区划基本单位,就叫做林班。林班与林班 之间的界线叫林班线(compartment line)。
涵义
⑴ 林班有固定的界线;
三、组织经营类型
(一)经营类型的概念及组织经营类型的意义
在同一林种区内, 一些在地域上一般 不相连接,但林况、立地条件和经营目的基 本相同,并需采取统一的经营方针及林学技 术计算与经营措施的许多小班组合的总体, 叫做经营类型,也就是过去所说的作业级
(二)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
1.林分树种差异
2.林分起源的差异
以大径级为主
两者相等 稍高 稍高 完全 12(卢布)
大、中、小径级
两者相等 稍低 稍低 不完全 6(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