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我见

学校是学生每天停留时间最多的地方,学生在这里像海绵一样吸取着知识的养分;老师像园丁一样辛勤地耕耘着。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希望在一个和谐的氛围内学习和教授知识,因此,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同学,这样才能构建和谐校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以育人为核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相互作用的新型关系,逐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更具有广度和深度。

(一)把微笑送给学生

很多人提到教师时,总会与”严肃”、”不苟言笑”联系在一起。其实,”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我去年任教的班有个学生叫杨光林,既是个苗族学生,又是个留守儿童。作业总拖着不做,上课不专心。我采用的是寻找他的优点,结果发现他还有不少优点,比如爱劳动,每天早晨他都去给同学们领牛奶,看见桶装水吃完了,他立即就去换;另外他非常有礼貌,每次见了老师总会笑咪咪地招呼。于是我只要一发现他做好事,就在晨会上表扬他,然后在课后微笑着悄悄地问他:”作业做好了吗?要抓紧一点哟!”杨光林总是边红着脸边搔着头对说:”还有一点点了”,我总是笑着对他说:”等一下我可要检查的。”我经常与杨光林坐在一起,耐心细致地批改他的作业,发现有错,要求及时更正,经常与杨光林等留

守儿童一起玩,问寒问暖。同时还要求同学们帮助他、鼓励他,久而久之,杨光林看到自己的不足,后来上课很认真,课堂作业能够认真完成,每次测试都有进步,毕业抽测时杨光林达到了”良好”。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会用微笑去欣赏。在学生感到失落失时,我会用微笑送去鼓励。在学生犯错时,我会用微笑细心呵护,微笑是一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开启教育成功之门,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二)把真情传给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要求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公正、平等对待班上每一位同学,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习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所,这样他们才能好好学习。杨小美,是苗族女孩,父亲是继父又长期吃药打针,不能干活,母亲一人要负担四个女儿的学习生活费用,家庭经济条件十分困难,导致杨小美同学在校很少说话,总是愁眉苦脸,只要谁问起她的家庭生活情况,她总是低头哭泣。冬天来临,穿着十分单薄的她,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我毫不犹豫地从家里拿出孩子的十几件衣服送给杨小美,还为她买了鞋子,笔记本等,每当我把这些这衣服、鞋子送到杨小美手里时,她含泪说了声:”老师,您真像我的妈妈,谢谢你。”这时,我又把杨小美紧紧拥抱在怀里,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这虽是小事,但在学生的记忆里却是深刻的。我送出了真情,收获了真心。

(三)把管理空间留给学生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力量、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

力助手。调动这部分同学的热情,注意培养并发挥其作用,是树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作为班主任,我做到了充分信任班干部,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并悉心指导。在为地震灾区捐款活动中,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我除带头捐款、组织学生捐款外,还指导学生抱上捐款箱、手拿”众志城诚、抗震救灾”小旗,牵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横幅走向社会,在不足500人的小场镇募集善款2832元。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密切了师生关系、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增强了大家的合作意识。(四)、适时恰当鼓励学生

在班上开展评比和竞赛活动,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评价,适当地鼓励,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在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评选出”文明学生”、”守纪律标兵”、”文明礼貌标兵”、”卫生标兵”、”学习标兵”、”劳动标兵”等,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我还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设立了各种”进步奖”。利用办墙报“书法园地”、”美文欣赏”、”小小书画家”等,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逐渐在班上形成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师生和生生的和谐关系的形成。

只要师生共同努力,班上的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用微笑面对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和成功的喜悦,保持良好的心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仁们,我们一起加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校园氛

围吧!

参考文献

[1]汪园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江西教育,2007(6)

[2]王秀玲:《碰撞与沟通》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2008年0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