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介绍
![朝花夕拾 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71586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2.png)
朝花夕拾介绍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一部自传色彩鲜明的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创作于1926年,由北京鲁迅博物馆收藏。
该作品记录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表达了鲁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以及嘲讽丑恶的社会现象和旧时代的思想文化问题。
在作品中,鲁迅使用了现实主义的笔法,对清末民初的生活做了形象的描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使用了象征、讽刺等手法,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它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历史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朝花夕拾》被广泛地认为是鲁迅创作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对于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朝花夕拾10篇故事
![朝花夕拾10篇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18ba7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7.png)
朝花夕拾10篇故事《朝花夕拾》中分别有:《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
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和残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朝花夕拾》的十个故事
![《朝花夕拾》的十个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03624b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2.png)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包含了十个故事,分别是:
1. 《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2.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3. 《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 《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5. 《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6. 《琐记》:回忆了作者家隔壁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描写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8. 《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9.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10.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朝花夕拾》原文阅读
![《朝花夕拾》原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ba0839c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2.png)
《朝花夕拾》原文阅读《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以下是其中几篇的原文:一、《狗・猫・鼠》从去年起,仿佛听得有人说我是仇猫的。
那根据自然是在我的那一篇《兔和猫》;这是自画招供,当然无话可说,——但倒也毫不介意。
一到今年,我可很有点担心了。
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
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 之流,可就危险已极。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脚色是“不好惹”的。
怎地“不好惹” 呢?就是怕要浑身发热之后,做一封信登在报纸上,广告道:“看哪!狗不是仇猫的么?鲁迅先生却自己承认是仇猫的,而他还说要打‘落水狗’!” 这“逻辑” 的奥义,即在用我的话,来证明我倒是狗,于是而凡有言说,全都根本推翻,即使我说二二得四,三三见九,也没有一字不错。
这些既然都错,则绅士口头的二二得七,三三见千等等,自然就不错了。
我于是就间或留心着查考它们成仇的“动机”。
这也并非敢妄学现下的学者以动机来褒贬作品的那些时髦,不过想给自己预先洗刷洗刷。
据我想,这在动物心理学家,是用不着费什么力气的,可惜我没有这学问。
后来,在覃哈特博士(Dr. O. Dahmhardt)的《自然史底国民童话》里,总算发现了那原因了。
据说,是这么一回事: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齐集了,单是缺了象。
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拈到了当这差使的阄的就是狗。
“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
” 它问。
“那容易,” 大众说,“它是驼背的。
” 狗去了,遇见一匹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 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
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二、《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
朝花夕拾10篇
![朝花夕拾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912e0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f.png)
朝花夕拾10篇摘要:一、前言二、朝花夕拾的背景与意义三、朝花夕拾的10篇作品概述1.《狗·猫·鼠》2.《阿长与<山海经>》3.《二十四孝图》4.《五猖会》5.《无常》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7.《父亲的病》8.《琐记》9.《藤野先生》10.《范爱农》四、朝花夕拾的影响与启示五、结语正文:一、前言朝花夕拾是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鲁迅从1926年至1928年间所写的10篇散文。
这部作品以生动的描绘、真实的感情、独特的文风,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二、朝花夕拾的背景与意义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录式散文集,以童年生活为背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清末民初时期的生活场景。
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不仅是一部反映时代特征的佳作,同时也是研究鲁迅思想的重要资料。
三、朝花夕拾的10篇作品概述1.《狗·猫·鼠》通过描述童年时家中饲养的狗、猫、鼠三种动物,表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2.《阿长与<山海经>》描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之间的感情,表现了长者的关爱与童年的纯真。
3.《二十四孝图》通过对《二十四孝图》的描述,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4.《五猖会》描述了鲁迅童年时参加的五猖会,展现了民间信仰的愚昧与迷信。
5.《无常》通过对无常的描绘,表现了人们对命运的无奈与恐惧。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求知之欲。
7.《父亲的病》描述了鲁迅父亲生病的过程,表现了家庭生活的艰辛与人性的脆弱。
8.《琐记》通过一系列生活琐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风气。
9.《藤野先生》描述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导师藤野严九郎,表现了师道风范与中日友谊。
10.《范爱农》描述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范爱农,展现了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时代的悲剧。
四、朝花夕拾的影响与启示朝花夕拾作为鲁迅的一部经典之作,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传达了鲁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朝花夕拾10篇
![朝花夕拾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bf647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3.png)
朝花夕拾10篇
朝花夕拾是一部由鲁迅所著的散文集,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散文作品。
以下列举了其中的十篇作品: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回忆起自己童年时光,在不同的环境中接触到的不同人和事。
2.《祝福》:描写了作者在看到生活困苦的邻居对他表示祝福后的感慨和自省。
3.《野草》:作者对于教育制度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批判。
4.《孔乙己》:通过描写一个酒馆里的酒囊饭袋孔乙己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下人们的困境和无奈。
5.《药》:鲁迅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看到的一位病人因为无法购买药物而去世的悲惨经历。
6.《故乡》:描写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对于现实生活的失望。
7.《记忆》:通过回忆自己兄弟姐妹的童年生活,作者抒发了对于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
8.《呐喊》:鲁迅在这篇作品中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丑恶现象,表达了他对于社会不公的愤怒。
9.《阿Q正传》:通过描写农民阿Q的故事,作者对于封建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10.《狂人日记》:通过一个精神病人的视角,作者揭示了现实社会对于个体的压迫和剥削。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https://img.taocdn.com/s3/m/8c5868b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f.png)
04
艺术特色与文学风格
叙事结构与技巧
要点一
叙事结构
作品采用回忆录的叙事结构,以鲁迅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抒发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感慨。
要点二
叙事技巧
作者运用倒叙、闪回、心理描写等技巧,使叙事更加生 动、引人入胜。
语言特色与运用
语言特色
作品运用简练、质朴、幽默的语言,富有 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人文气息。
成长启示
通过阅读《朝花夕拾》,人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了解人性的复杂性,学 会更好地与人交往、处理人际关系,从而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THANKS
反思
《朝花夕拾》所描绘的社会现实及其解决办法,对于当 代社会也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例如,鲁迅先生对传统文 化的批判和对国民性的剖析,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一 定的借鉴意义。
对个人成长的指导意义
精神指引
《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的文字可以引导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坚定信念 ,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
《朝花夕拾》
汇报人: 2023-10-27
目录
• 《朝花夕拾》简介 • 作品主题与思想 • 人物形象与塑造 • 艺术特色与文学风格 • 作品影响与评价 • 《朝花夕拾》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01
《朝花夕拾》简介
作者介绍
鲁迅(1881年-1936年)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他曾赴日本留学,从事文学、艺术等多 种职业,最终成为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和思想家。
人物塑造手法
真实刻画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原型,通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细腻描写,使读者 能够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关于朝花夕拾的简介
![关于朝花夕拾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c19245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e.png)
关于朝花夕拾的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26篇散文作品。
这部作品于1928年出版,是鲁迅先生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朝花夕拾》一书以鲁迅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悲哀。
本文将从书名、内容、主题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我们来解读一下《朝花夕拾》这个书名。
朝花夕拾是取自李商隐的《无题》诗:“朝花夕拾,亦无家,亦无室。
”这句诗意味着作者对生活的短暂和无常的思考。
他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揭示出人类生活的真相。
《朝花夕拾》一书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了鲁迅先生早期和晚期的作品。
其中,早期的作品主要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如《药》、《残雪》等;而晚期的作品则更多地关注了民众的苦难和社会的腐败,如《孔乙己》、《阿Q正传》等。
这些作品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观察和揭示,呈现出一个真实而残酷的社会画面。
《朝花夕拾》一书的主题主要包括对封建旧制度的批判、对民众苦难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
鲁迅先生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剖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批判了旧制度对普通民众的压迫和剥削。
同时,他也关注和揭示了民众的苦难和无奈,表达了对普通人的同情和关怀。
此外,他还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思考,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复杂性。
《朝花夕拾》一书的影响深远。
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当时的文化界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鲁迅先生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犀利的观察力,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更在思想上对后来的作家和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影响。
《朝花夕拾》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的作品。
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悲哀。
通过对封建旧制度的批判、对民众苦难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鲁迅先生呈现了一个真实而残酷的社会画面。
这部作品的影响深远,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碑。
朝花夕拾的所有篇名
![朝花夕拾的所有篇名](https://img.taocdn.com/s3/m/4f496ca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9.png)
朝花夕拾的所有篇名《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他早年的散文作品。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深受读者喜爱。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朝花夕拾》中的所有篇名。
第一篇《故乡》是《朝花夕拾》的开篇之作。
鲁迅以自己的故乡浙江绍兴为背景,回忆起了自己童年时代的点点滴滴。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的风景和人物,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二篇《阿长与《山海经》》讲述了鲁迅与一个叫阿长的人的对话。
阿长是一个卖书的人,他向鲁迅推荐了《山海经》这本书。
通过这个对话,鲁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第三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回忆自己求学时代的作品。
他以幽默的口吻,描绘了自己在百草园读书的经历,以及在三味书屋里读书的情景。
通过这些描写,鲁迅表达了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和对自由思想的追求。
第四篇《故乡的云》是鲁迅回忆故乡云的作品。
他以云为切入点,回忆起了自己童年时代的一些趣事和故事。
通过对云的描绘,鲁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第五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转变》是鲁迅对自己求学经历的进一步回忆和思考。
他通过对自己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的对比,表达了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对自由思想的追求。
第六篇《记忆》是鲁迅回忆自己童年时代的作品。
他以自己小时候的一些经历和感受为线索,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形象。
通过这些回忆,鲁迅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第七篇《故乡的冬》是鲁迅回忆故乡冬天的作品。
他以冬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故乡冬天的风景和人物。
通过对冬天的描写,鲁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冬天的独特感受。
第八篇《阿长与《山海经》的再次对话》是鲁迅与阿长的第二次对话。
这次对话中,鲁迅对阿长推荐的《山海经》提出了更多的质疑和批评。
通过这个对话,鲁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第九篇《故乡的春》是鲁迅回忆故乡春天的作品。
他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故乡春天的风景和人物。
朝花夕拾的意思解释
![朝花夕拾的意思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c98771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f.png)
朝花夕拾的意思一、朝花夕拾的基本含义朝花夕拾,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集的书名,也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回忆往事或慢慢回忆荣辱成败的情感。
朝花夕拾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早上看花朵开放,晚上捡起落英缤纷,形容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和珍惜。
这个成语常用在描述一个人逝去的往事或回忆得到的美好情感。
二、朝花夕拾的文学意义1.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它由十五篇散文组成,其中有些篇章描写了作者童年时期的生活和他对曾经的悲惨经历的回忆,而另一些篇章则以鲁迅的独特的思想和观点来批判现实社会。
整个散文集以鲁迅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真实的感悟,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悲哀。
2. 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与珍惜朝花夕拾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和珍惜。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美好的回忆,比如儿时的游戏、学校的友情、家庭的温馨等。
这些回忆像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给人以快乐和温暖。
正如鲁迅的散文集中,他通过对童年的回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描绘了他的过去生活中的悲哀和不幸。
三、朝花夕拾的个人体验1. 对鲁迅散文的感悟鲁迅的散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以深沉的思考和警觉的眼光观察着社会的黑暗,用朴素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中国重重的社会问题。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拷问。
在《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中,鲁迅用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展现了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2. 回忆是宝贵的财富每当我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心中总是充满了温暖和感慨。
那些小时候的游戏,那些曾经的朋友和亲人,都是我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每当我想起这些,都会感到幸福和满足。
回忆可以让我重温过去的幸福时光,也可以激励我更加珍惜现在和未来。
四、朝花夕拾的意义与启示1. 珍惜现在的生活朝花夕拾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当我们回忆起美好的过去时,也应该意识到这个当下的价值。
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不局限于过去,我们应该善待当下,珍惜眼前。
朝花夕拾的全部篇目
![朝花夕拾的全部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a8d1d66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6.png)
朝花夕拾的全部篇目《朝花夕拾》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它一共有10篇,分别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十篇散文内容概括:《狗·猫·鼠》:此文的前半篇完全是杂文笔调,而且,文中以讽刺语气加以引用的一些话,都摘自论敌徐志摩、陈西滢的文章。
直待写到后半篇,这才正式进入回忆序列。
《阿长与〈山海经〉》此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满怀诚挚之情地刻画了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
《二十四孝图》此文章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五猖会》记述的是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而这种少年的欢快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从而展示了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心理,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以及作者当时的童真童趣。
《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记述鲁迅儿童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人们了解少年鲁迅的可贵篇章。
《琐记》记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
《藤野先生》:作者通过怀念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性格和正直、热忱、高尚的品质,回顾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时期探索救国道路和思想转变的过程。
《范爱农》此文通过描述范爱农的悲剧遭遇,揭露封建社会对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的摧残。
注:《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的回忆性散文。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通用58篇)全文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通用58篇)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2ca08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a.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通用58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篇1拿起那本刚刚买来的《朝花夕拾》,慢慢地看,细细地读,我仿佛到了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他和狗,猫,鼠的故事,看他在百草园中快乐嬉戏,在三味书屋中刻苦读书。
朝花夕拾,表面上是说早上的花到了傍晚才去摘,暗指鲁迅先生到了晚年后去回味童年生活的快乐与点点滴滴。
《朝花夕拾》的开篇之作《狗,猫,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鲁迅先生用了对比与讽刺的手法,借物喻人。
他的仇猫,理由,怎么仇猫都写得惟妙惟肖,趣味十足。
还有鲁迅先生无意中救的那只小隐鼠,看了他的描述,我都想养一只呢!小隐鼠不惧人,很可爱,像小墨猴一般也喜欢舔墨,满足了鲁迅先生一度想养一只小墨猴的愿望。
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的天真烂漫。
也让我感受到他对小动物的喜爱。
最有趣的是当他知道心爱的隐鼠并不是被猫吃了,而是被长妈妈踏死时,发觉自己错怪了猫,从而对猫颇为客气。
还有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表达出了儿时最真的想法:在百草园中无忧无虑地玩耍,与小虫为友,以冬天捕鸟为乐,生活是多么有趣,多么自在啊!细致的描写让我很羡慕鲁迅先生在百草园的日子。
比起现在相对紧张的生活,那简直是乐园!但是鲁迅先生被家里人送到了最严厉的私塾读书,使他很怀念百草园的一切。
私塾的千篇一律使他有些厌倦,不过他也会自己找乐,让生活多些色彩……《朝花夕拾》以小孩子的目光写了鲁迅先生儿时,青年时的一些事情,平淡而不乏有趣,让我真切的了解了伟人的童年。
也使我很羡慕他自由的生活。
虽然有些地方看不懂,读不深,但也能多多少少了解一些。
有时间,你也来看一看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篇2最近,我读完了《朝花夕拾》这一本书。
朝花夕拾的10个篇目
![朝花夕拾的10个篇目](https://img.taocdn.com/s3/m/57a6b24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8.png)
朝花夕拾的10个篇目一、《狗·猫·鼠》内容:文章主要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某些人。
作者阐述了他仇猫(即不喜欢猫)的原因,其实这些原因与一类人的行为、性格很相像。
例如写猫捕食到比自己弱小的动物就尽情玩弄,直到玩厌了,才吃掉,就像某些人,抓住了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地折磨别人。
特色:以动物的角度,讲述了几个关于猫的故事或传说,揭示了作者对猫的复杂情感。
前半篇完全是杂文笔调,而且以讽刺语气加以引用的一些话,都摘自论敌徐志摩、陈西滢的文章。
后半篇正式进入回忆序列。
二、《阿长与〈山海经〉》内容: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刻画了一位粗俗、迷信、守旧、愚昧但真诚善良、忠厚的普通保姆形象。
长妈妈给作者买来了《山海经》,这让作者对她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从不满到感激。
特色: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满怀诚挚之情地刻画了一位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
三、《二十四孝图》内容: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特色:表现了中国儿童的苦难。
四、《五猖会》内容:记述了作者儿时适逢五猖庙会,看到盛大的庙会兴奋不已。
但在出发的时候,父亲却让他背诵一个字也看不懂的《鉴略》。
父亲说要把《鉴略》背熟,否则不允许去看五猖庙会。
作者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
特色:回忆了作者儿时到东关看五会的经历,批判了封建习俗的不合理,通过描绘家长与儿童心理上的隔膜,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受伤的心灵,揭露出封建思想习俗和教育方式的不合理。
五、《无常》内容:描述了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对死去的儿子是那么悲伤,所以他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
![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e579315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a.png)
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
“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
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
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目标】1、继续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粗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2、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3、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
4、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3、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教学准备阶段1.师方面:搜集资料,编写课件脚本,制作课件,制作与课文有关的片段;从网上下载视频,帮助学生了解鲁迅2.生方面:布置预习课文,利用课外时间到阅览室读《朝花夕拾》这部书,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全书内容。
(二)教学过程一、培养兴趣提高能力1. 简洁的导入2.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感受。
3.教师点拨:读书三功:“诵”“疑”“评”。
二、走近鲁迅了解创作风格(视频)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作者生平。
2.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三、深入文本了解背景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
1925年11月2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部务会议决定,小学生要读经,自初小四年级起,每周一小时,直至高小毕业。
北洋军阀竭力鼓吹那些所谓“以正人心而厚风俗”的读物。
上海出版了《男女百孝图全传》作为“家庭教育的好模范”的必读本。
《朝花夕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其用意,正如许广平在讲到关于鲁迅对待儿子海婴的态度时所指出的那样:“他自己生长于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天真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一切。
尤其是普通的所谓礼仪,把小孩子教成木头人一样,见了人都不敢声响的拘拘为仁”。
鲁迅希望儿童“敢说、敢笑、敢骂、敢打。
”(《欣慰的记念》第183页)因而,《朝花夕拾》中的许多作品,是对封建教育制和封建家长制的无情鞭挞。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四、合作交流概括内容1.阅读文本,把握整体内容;《朝花夕拾》目录:小引狗·猫·鼠阿长和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篇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2. 小组讨论,畅谈喜爱篇目;3.代表演讲,发表独到见解。
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狗?猫?鼠》——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侯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父亲的病》——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锁记》——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
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第二课时一、联系作品,分析人物找出在全书中你认为认为描写得最好或者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
附:人物形象简析:《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
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
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
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
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二、赏析片断写出感受精彩片段之——《阿长与山海经》1.通过粗读,了解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了什么?2.通过精读,认识阿长是一位怎样的旧中国劳动妇女3.通过品读,了解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
4.通过拓读,学习感受生活,学会默读他人。
(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师归纳:1.(1)“谋杀”我的隐鼠。
(2).“切切察察的毛病”。
(3). 摆“大”字的睡相。
(4)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
(5).“长毛”的故事。
(6).<<山海经>>。
(重点)2、阿长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愚昧无知、略带粗野,但又爽朗、热情、乐于帮助别人,她有着淳朴、宽厚、仁慈的美德。
3、文章是按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组织安排材料的。
这种前后感情的变化,实际上就是: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见课文的最后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三、指导阅读归纳手法1.《朝花夕拾》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2.运用这些艺术手法的好处是什么?教师归纳:⑴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
⑵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⑶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
⑷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⑸运用对比手法。
附:《朝花夕拾》的艺术手法: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
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绘声绘色,令人神往。
2、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3、善长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
如在《无常》中,从无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实中,作者既写出了无常富于人情味的特点,又巧妙地讽刺了生活中那些虚伪的知识分子,入木三分。
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
表面上很冷静地叙述事件的始末,其实是反话正说,在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
如在《父亲》中,对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
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拓展思维勇于实践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文本、图片、音像资料,制作自己的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