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公开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之道》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即中庸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理解和而不同思想的深刻哲理

正确认识中庸之道在处理现实生活事务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中庸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中庸之道在处理现实生活事务的重大意义

【教学方法】

讨论法、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我们已学的知识,你认为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么样的?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这9个字中,你认为最重要最核心的字是哪个字?

请在文中找出有“和”的句子。

二、感知课文

1、关于“和”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穿插字词解释)

解释:有子说:“礼的运用,以和谐为贵。现代圣王的治道,这是最为美善的地方,大事小事都遵循这一原则。但也有行不通的时候:只知和谐为贵而一味求和,不以礼仪加以节制,那也就行不通了。”

【教师讲解】礼本来指的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但礼的根本目的又在于起中和作用,也是要达和谐的境界。这样就造成了礼与和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辩证关系。按照儒家的礼治观点,就是要人们在遵守礼法的前提下和睦相处。所以一方面是"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目的;另一方面,一味地为和而和,不以礼来进行约束,不讲原则,也是不行的。

比如,让学生举例。

比如有个学生经常抄作业,其他的同学为了同学情深,就维持着这种不正常的和谐而纵容他去抄,这样也是不行的。这就是和与礼的辩证法。用于处理人际关

系,也就是既要团结,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又要坚持原则,不能搞庸俗的一团和气,吹吹拍拍。

(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解释:孔子说:“君子和谐而不同一,小人同一而不和谐。”

让学生举实例解释。

【教师讲解】“君子和而不同”,是指君子能够同周围的人的意见和谐一致,但这种和谐一致并非与别人的意见简单的机械的等同,更不是与别人苟同。这里面当然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自主性。

至于“小人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虽在一些问题上与别人的看法、意见一致,但是却很难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这是因为小人对事物没有独立见解,或是对自己的见解的真理性自我怀疑,或在真理与谬误之间,模糊不清,因而极易迷信别人。而且小人喻于利,没有精神追求,或对精神追求不屑一顾。

所以小人往往利同则合,利不同则分,并且在同流合污中还时时勾心斗角。再次,小人在人格上仰赖别人,缺乏骨气,缺乏是非观念,怕得罪恶人,所以要掩饰自己的真实观点。这就是“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为什么是“和而不同”呢?从《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的有关论述看,一是因为君子有与社会相协调的愿望,追求社会和谐。二是由于君子“博学于文”,对各种事务有自己独到见解。君子虽然知礼,重协调人际关系,但不会消弭自己的思想信念,更不会随声附和。三是君子人格正直,不会说假话,不会曲意违心地奉迎别人。因此,“君子和而不同”。

【70页最后一句】:

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原则最能体现中和之道的精神,它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具有最普遍的意义。“和”我们刚才已经分析过了,那么如何理解这个“中”字呢?

由“和”转到“中”,由“中”转到“中庸之道”。

2、中庸之道

阅读11.16,4.10则和13.21则,来议一议什么是“中庸之道”。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①?”子曰:“师也过②,商也不及③”。

曰:“然则师愈与④?”子曰:“过犹不及⑤。”

【注释】

①师与商:颛孙师(子张)与卜商(子夏)。

②过:过分,过度,过头。

③不及:赶不上,达不到。

④愈:好。

⑤犹:如同。

请同学来说说,就你个人的所见所闻谈谈看有没有“过犹不及”的例子。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第二则第10条:

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某些学校会规定:严禁男女生交往过密

中庸之一:过犹不及——度(板书)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之与比(3)。”

【注释】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比:亲近、相近、靠近。

中庸之二:无适无莫——义(板书)

子曰:“不得中行①而与②之,必也狂③狷④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⑤也。”【注释】

①中行:合乎中庸之道的言行。

②与:相与,交往。

③狂:激进。

④狷(juàn):耿直,不求有所作为却绝不肯同流合污。

⑤不为:指不干坏事。

中庸之三:狂者狷者——变(板书)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中庸”的理解是存在偏差的,甚至有人觉得中庸就是折中主义,那么,中庸=折中主义吗?

【教师讲解】

非也。折中主义是没有原则的求同一,“中庸”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它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

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搞折中主义、模棱两可;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毛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流、跟着走。这种观点是儒家关于“中庸”的原意吗?

子曰:“乡愿①,德之贼也②。”

【【【我们中国人经常骂人乡原,什么是乡原?乡就是乡党,在古代是普通社会的通称。这个原字,也与愿字通用。原人就是老好人,看起来样样好,像中药里的甘草,每个方子都用得着他,可是对于一件事情,问他有什么意见时,他都说,蛮有道理;又碰到另一方的反对意见,也说不错。反正不着边际,模棱两可,两面讨好。

现在的说法是所谓“汤圆作风”或“太极拳作风”,而他本身没有毛病,没有缺点,也很规矩,可是真正要他在是非善恶之间,下一个定论时,他却没有定论,表面上又很有道德的样子。这一类人儒家最反对,名之为乡原,就是乡党中的原人。孔子说这一类人是“德之贼也”,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德,但他这种道德是害人的,不明是非,好歹之间不作定论,看起来他很有修养,不得罪人,可是却害了别人。总要有一个中心思想,明是非,如此才是真正的道德。

乡愿”这种人表面上“谨厚老实”,看不出什么毛病,但他处处讨好,抹煞了是非,混淆了善恶,不主持正义,不抵制坏人坏事,他心里缺乏真实,其言行都不是发自本人的真性情。这种人外博谨厚之名,实系与世俗同流合污、求媚于世的伪善者。《孟子·尽心下》对“乡愿”有一段解释:孟子的得意弟子万章问道:“全乡人都说他老好人,他也到处表现是一个老好人的样子,孔子竟把他看成是败坏道德的人,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这种人要指责他,却又举不出大错误来,要责骂他,却也无可责骂的。“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乡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