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第八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单元测试

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第八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单元测试
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第八章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单元测试

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单元测试

[测试范围:第八章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1820年丹麦的科学家________首先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重要现象的发现,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2. ________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3.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可以改变________方向或________方向。

4.中考体育跑步测试,考生按要求正确佩戴计时芯片,考生通过起点、终点设置的磁感应带时,芯片里的线圈中就会产生________,从而激发芯片发送编码信息,系统实时获取计时信息,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________(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

5.如图1所示是一个LED磁浮小夜灯,它是由底座和LED灯组成的,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底座通电后,LED灯能悬浮发光。某同学经过研究分析得知:通电时,灯的底部和底座间都有磁性,所以灯能悬浮在空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发生________________现象使悬浮部分底部的线圈中产生电流,小夜灯能发光。

图1

6.如图2所示是灵敏电流表内部结构示意图,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通电导体在________中会受到力的作用,使指针发生偏转。此时如果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指针的偏转方向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图2

7.如图3所示是一种简易教具,螺丝尖与电池正极相连,下部紧吸在一柱形强磁体上。当一根导线分别与电池负极及强磁体相碰时,螺丝将发生高速旋转,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螺丝是由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材料制作的,运动时螺丝将_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图3

8.当我们对着话筒唱歌时,动圈式话筒中会产生电流,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动圈式话筒工作时的能量转化与扬声器的能量转化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9.如图4所示是简易的手摇发电机的模型。将小灯泡和电流表串联后与手摇发电机相连。缓慢摇动轮盘,观察到电流表指针来回摆动,且小灯泡闪烁发光,这说明该发电机产生的是________电。若快速摇动轮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

10.小刚将“220 V 100 W”的灯泡接在家庭电路上,闭合开关,用一蹄形磁铁去靠近灯泡的玻璃泡,他发现发光的灯丝晃动了,这是因为磁场对电流有________的作用;这个现象跟________(选填“发电机”或“电动机”)的原理相同。

二、选择题(共26分,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入括号内。第11~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第17、18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11.跟热机相比,下列各项不属于电动机优点的是()

A.开动与停止均比较方便

B.结构简单,制造便宜,占地较小

C.效率较低

D.对环境没有污染

12.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器件没有用到传感器的是()

A.动圈式话筒

B.红外线开关

C.热敏电阻

D.扬声器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

C.发电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D.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14.图5中四个装置可以用来研究有关物理现象或说明有关原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图5

A.图①说明电动机原理

B.图②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C.图③说明发电机原理

D.图④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15.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如图6所示为新能源汽车号牌专用标识。号牌中的圆圈由两部分组成:左侧是英文单词“Electric”的首字母“E”,右侧是电源插头的图案。号牌中的字母“D”表示纯电动汽车。这类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如图7所示实验中的()

图6

图7

16.如图8所示,新型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当交变电流通过充电底座中的线圈时,线圈产生磁场,带有金属线圈的智能手机靠近该磁场就能产生电流。下列设备与手机无线充电技术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图8

A.扬声器

B.动圈式话筒

C.电烙铁

D.电磁起重机

17.如图9所示是将绝缘导线缠绕在指南针上而制成的简易电流计,现将导线的两端接到电源两极,通电后小磁针发生了偏转,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9

A.该简易电流计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B.若将电源的两极对调,则小磁针会反向偏转

C.若断开开关,则小磁针回到原来的位置

D.若断开开关,则小磁针静止时其S极将指向地理南极附近

18.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10所示,闭合开关,使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图10

A.实验装置中甲部分运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B.实验装置中甲部分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实验装置中乙部分产生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发电机

D.若使导体ab水平向左移动,导体cd的运动方向不变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第19小题5分,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8分)

19.王老师发明了一种“发电地板”,如图11所示。发电地板的主要部件由永磁体和线圈组成,行人或车辆通过时,挤压地板使永磁体和线圈发生相对运动,便能发电。请你简要说明此装置的发电原理及其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图11

20.现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逐渐普及,它们都采用电动机来获得动力。某直流电动机的铭牌上标有“220 V 5.5 k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0.4 Ω。

(1)该电动机正常工作1 h消耗多少电能?电动机线圈产生多少热量?

(2)在工作过程中,电动机因故障卡住无法转动,很快就闻到焦煳味道,请你从能量转化角度解释这个现象。

21.如图12所示是直流两用机的装置示意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图12

(1)S1闭合、S2断开,当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线圈时,电灯是否会亮?这时此装置是什么类型的机器?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半环(换向器)起什么作用?

(2)S1断开、S2闭合时,线圈能转动吗?这时此装置是什么类型的机器?能量如何转化?

22.目前电能大都是通过电网采用有线方式传输的,人们一直梦想能实现大规模无线传输电能。为研究无线传输电能,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试制了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在短距离内点亮了灯泡,如图13所示,实验测得,接在b线圈上的用电器获得的电功率为输入a线圈电功率的40%。若给a线圈接一个电压为200`V的电源,测得该线圈中的电流为0.2`A,b线圈中只接入标有“220 V 100 W”的一只灯泡(忽略线圈的电阻及灯泡的电阻变化),求:

图13

(1)灯泡此时的实际功率为多大。

(2)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为多大。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23.电磁的相互转换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

(1)小红做了如图14甲所示的实验,给直导线通电,观察到直导线向右运动,这说明________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若只对调电源正、负极接线,通电直导线会向________运动。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直导线应选用________(选填“铝棒”“铁棒”或“橡胶棒”)。

图14

(2)去掉电源,在导线两端接上灵敏电流表,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向右平移直导线ab,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这是________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举一实例)。若将导体ab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松开手,让导体ab摆动,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及导线悬挂点的摩擦,摆动过程中导体ab的机械能总量将________,内能________ 。(最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

图15

(1)胡晓设计的电路如图15甲所示,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导线ab,ab的两端分别跟开关、螺线管连接,螺线管旁放置一个小磁针,闭合开关,当ab中产生电流时,螺线管中有________通过,小磁针会发生偏转。

(2)胡晓闭合开关后,不管导线ab在磁场中怎样运动,小磁针都不偏转,是没有产生电流,还是产生的电流

太小?他换用了一个灵敏电流表代替螺线管和小磁针,如果灵敏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表明ab中产生电流,实验情况如图乙所示。

A.观察并分析①②③现象可知:导体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产生感应电流。(2分)

B.观察并分析③④现象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对比图甲和图乙两次实验后,小星认为:图甲中小磁针不发生偏转,不是没有产生电流,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如果导体不动,使蹄形磁体________(选填“上下”“前后”或“左右”)运动,也能产生感应电流。

25.研究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图16

(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图16甲中,线圈左右两边框ab、cd的受力方向相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圈从图示位置再转动________度后线圈将恰好达到平衡位置,并最终停在该位置。

(2)图乙中的线圈可以持续转动,是因为它加装了________,该装置能在线圈________(选填“刚转到”“即将转到”或“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3)图丙所示的电动机模型中,调换器件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的放置可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

(4)通电后电动机模型不转动,若是接触不良,可以把铜片(电刷)再弯曲一下,从而增加它的________(填物质的物理属性)。

26.材料一: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做了如下实验:他设想将磁铁放入线圈中,线圈中可能产生电流,他将导线与螺旋线圈连接成闭合电路,为了避免磁铁对磁针的影响,他将螺旋线圈和小磁针分别放置在两个相连的房间,如图17甲所示。他将一个条形磁体插入螺旋线圈内,同时跑到另一个房间里,观察小磁针是否偏转。进行多次实验,他都没有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

材料三: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用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切割磁感线的时候,发现导体中产生电流,从而实现了利用磁场获得电流的愿望。

材料四: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巨磁电阻(GMR)效应而荣获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图17

(1)进行奥斯特实验时,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需要放置一根导线。为了产生明显的实验现象,该导线应该沿________(选填“东西”或“南北”)方向放置。

(2)科拉顿的实验中,________(选填“已经”或“没有”)满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分)

(3)科拉顿、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相继进行如材料所说的实验研究,是基于_________

_______的科学猜想。(2分)

(4)图乙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在闭合开关S1、S2且滑片P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暗,这说明巨磁电阻的阻值和磁场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1.奥斯特 电磁感应 2.闭合 切割磁感线运动 3.电流 磁场 4.电流 发电机

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电磁感应 6.磁场 会 7.导体 电 8.电磁感应 相反 9.交流 灯泡更亮 10.力 电动机 11.C 12.D 13.C 14.C 15.A 16.B 17.BCD 18.BCD

19.行人或车辆通过时,挤压地板使永磁体和线圈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使线圈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它工作时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0.(1)电动机消耗的电能:W =Pt =5.5 kW ×1 h =5.5 kW·h =5.5×3.6×106 J =1.98×107 J 。 由公式P =UI 得,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P U =5500 W

220 V

=25 A ;

由焦耳定律可知线圈产生的热量:Q =I 2Rt =(25 A)2×0.4 Ω×3600 s =9×105 J 。

(2)电动机卡住无法转动,电能无法转化为机械能,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因此产生大量的热,使线圈的温度迅速升高。

21.(1)电灯会亮 直流发电机 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2)线圈能转动 直流电动机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2.(1)灯泡的实际功率:P 实=40%P 输入=40%U 输入I 输入=40%×200 V ×0.2 A =16 W 。 (2)灯泡的电阻:R 灯=U 额2P 额

=(220 V )2

100 W =484 Ω,

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U 实=P 实R 灯=16 W ×484 Ω=88 V 。

23.(1)磁场左铝棒

(2)电磁感应发电机(或动圈式话筒)变小变大24.(1)电流

(2)A.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B.形成闭合回路

(3)产生的电流太小

(4)左右

25.(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电流方向不同90

(2)换向器刚转过

(3)①

(4)弹性

26.(1)南北

(2)已经

(3)磁能产生电

(4)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减弱而变大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练习题【最新最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练习题 分子动理论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3.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磁铁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原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5.在“爱生活,爱物理”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细心观察,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吸油烟机的风扇和照明灯泡是串联的 B.打开冰箱门能闻到冰箱中榴放进冷水中,工件的温度会________,冷水的内能会________,冷水的内能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的. 17.“钻木”能“取火”,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8.同学们过春节都喜欢放鞭炮,其中有一种“甩炮”,不需用火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摔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炸响.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________的方式,使它的内能增加,这是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19.如图,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交警会强制一些重型汽车在降温池里停留一会,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________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轮胎停在水中,通过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册复习教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1.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2.分子运动: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热------温度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扩散: (1)定义: 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扩散现象说明: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注意: 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发生扩散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4.分子间的作用力 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 考点二:内能 1.定义: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说明: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物体内能越大

(4)状态: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状态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3.改变内能的方式 (1)做功 (2)热传递 区别:A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能的形式改变,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B从状态,做功者应处于运动状态,而热传递无论是传递着或被传递着,整体处于静止状态 考点三:热值 1.定义: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的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J/kg 或J/m3 3.公式:q=Q/m 或q=Q/v 4.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Q=qm 或Q=qv 说明: A物理意义:酒精的热值 3.0×107J/kg B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状态、质量、体积、燃烧情况均无关 考点四:比热容 1.定义: 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t,则Q/m△t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Q/m△t 2.单位:J/(kg. ℃) 3.物理意义: 由课本第15页比热容表引出: 如:水的比热容: 4.2×103J/(kg. ℃) 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4.应用:计算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热传递过程中 Q吸=cm(t—t0)Q放=cm(t0—t)

最新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1、分子运动论的初步内容为: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2)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内能就越大。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少。 3、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温度差。 4、比热容(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 J/(kg·℃)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形状、大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相同。 水的比热容是:C=4.2×103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0C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5、热量的计算:Q吸=cm(t-t0) =cm△t(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 J ;c 是物体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t0是初温;t 是末温 . Q放=cm(t0-t),其中to-t=Δt指物质降低的温度。 6、热值(q ):单位质量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 J/kg 。 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mq;(Q是放出热量,单位是J;q是热值,单位是J/kg。 7、热机是利用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每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运动两次,曲轴转动 2周,对外做功 1 次。 在热机中,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跟完全燃烧所获得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总小于 1。 8、电源:能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内部不断的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在电源外部电流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是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使用电能进行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9、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组成。 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电路图: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10、串联:把用电器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并联: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 11、物理学中用电流来表示电流的大小。电流I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安培;常用单位是:毫安(mA)、微安(μA)。1安培= 103毫安= 106微安。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新版教科版

2013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新版教科 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基础复习 一、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间存在间隙;(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1)内能的大小与所有分子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分子间距离有关,表现为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和物体体积有关。(2)内能改变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3、热值: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用q表示。单位J/kg。公式:q=Q/m。 3、比热容: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1)比热容是表示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和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3)比热容的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 J/(kg℃)。

(4)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可用水做冷却剂和取暖剂调节气候等。 4、热量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其中c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t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t-t0表示物体升 高的温度,用△t表示t-t0,则Q吸=cm△t。 (2)放热公式:Q放=cm(t0-t)其中t0-t表示物体 降低的温度,用△t表示t0-t, 则Q放=cm△t。 二、改变世界的热机 (1)内燃机在汽缸内燃烧汽油或柴油。大多数汽车里的内燃机是燃烧汽油的,也叫汽油机。 (2)汽油机的构造:排气门、进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杠、曲轴。 (3)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外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内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

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如右图所示电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接通S2,灯亮且电铃响B.只接通S1,灯亮且电铃响 C.只断开S3,灯亮且电铃响D.只断开S1,灯亮且电铃响 2.关于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U/I,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这段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D.利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电阻,但是电阻和电压、电流无关 3.图示为常见的家用电器,关于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电风扇约2A B.电冰箱约1A C.电饭煲约 0.8A D.微波炉约10A 4.用铁锤敲打铁钉,铁钉温度升高是因为铁锤()A.把温度传递给铁钉B.把热量传递给铁钉 C.把内能传递给铁钉D.对铁钉作了功5.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不用任何仪器,只是靠近柴 图 1

油机排气管口观察和闻一下,并将手伸到排气管口附 近感觉一下尾气的温度,就能初步判断这台柴油机的节能效果。在同样负荷的情况下,关于柴油机的节能 效果,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尾气的温度越高,柴油机越节能 B .尾气的温度越低,柴油机越节能 C .尾气的柴油味越浓,柴油机越节能 D .尾气的颜色越发黑,柴油机越节能 6.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石蜡上。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3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7.三个电阻R1、R2、R3并联于同一电路中,其阻值分别是30Ω、20Ω、10Ω,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1、I2、I3,那么I1∶I2∶I3为( ) A .6∶3∶2 B .2∶3∶6 C .3∶2∶1 D .1∶2∶3 8.如下图所示四个电路中,电阻R 的阻值和电源电压已知,根据已知条件和电表的示数能测出电阻Rx 阻值的电路是 9.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都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中点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电路总功率变大 A V P a S 图3 甲 乙 丙 石蜡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体是由大量的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分子间存在着。 2、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与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内能越, 还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等因素有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和,两者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 的。 5、燃料燃烧过程是把燃料的能转化为能。燃料的热值是指1Kg 的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或,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特性,它与燃料的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或。 6、物体的吸热能力与、和有关,比热容是指单位的物质,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7、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1、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并转化为的装置。常见的内燃机有和。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做功冲程把把能转化成能,压缩冲程把能转化成能,一个工作循环包括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次,曲轴连杆转周,飞轮转转,只有冲程对外做功一次,把能转化成能,其他三个冲程靠来完成。 2、热机效率的公式。 第三章认识电路 1.物体具有吸引__________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物体带了电荷。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着________________。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本领强,它就会________电子而带_____电,束缚电子本领弱,它就会________电子而带_____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______。 3.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是__________,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_________。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 4.________是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5.电荷的_______移动形成电流。我们把_______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根据这个规定,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______极流向______极。 6.用导线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1.一切物质都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分子组成。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分子 直径:10?-10米=1埃。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 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它们同时存在。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 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十倍时,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缘故。第二节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 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2.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就越大。内能还与分子数目和种类等有 关。 3.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内能也常称为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 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5.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6.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等温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现象的实 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7.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由于热传递 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8.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9.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时,可 用物体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来量度。热量和功都可以用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所用的单位也应该相同,都是焦耳。 10.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才会体现出来的。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不能说成“物体含有 多少热量”。即“温度不能传,热量不能含”。 11.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热值。热值只与物质的种类有 关,用q表示,单位是J/Kg和J/m3,它的计算公式为Q=mq和Q=vq。 第三节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 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 2.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3.水的比热容是×103J/(kg·℃)。它表示1千克的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 放出)的热量是×103焦耳。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4.与比热容相关的计算公式:Q=cmΔt,式中的Q是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 J;c是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Δt是温度的变化量,取正值,单位是℃。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

二0一0年下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欧姆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 ) A.电压 B.电流 C.电阻 D.电功率 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3、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C .阳光照射石板,石板温度升高 D.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 4、某班同学在学了有关家庭电路的知识后安装了四盏电灯,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 5、如图2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 (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6、如果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 ) A 、带正电荷 B 、带负电荷 C 、带同种电荷 D、带异种电荷 7、小军想用电压表测出L 1的电压,如图3所示的四个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8、小兰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R 1和R 2的电流和电压后,做出如图4所示 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I -U图线,,则由图像可判断R1、R 2的大小 关系是 ( ) A、R1==R 2 B、R 1﹤R 2 C、R 1﹥R 2 D、无法比较 9、如果整栋楼房的电灯突然熄灭,常见的故障是 ( ) A 、所有的灯泡全坏了 B 、各支路开关都断开 C、各支路同时短路了 D、干路保险丝熔断 10、将标有“220V 100W”字样的白炽灯泡,接在110V 的电源上,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 A 、10W B、25W C 、40W D、60W 11、初中物理中有很多物理知识可以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下面列出的某位同学在课堂笔记中记录的几则老师课堂“语录”,你认为其中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 ( ) A.灯泡串联——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B .电源 —— 我对任何一个用电器都是平等的 C.保险丝 —— 牺牲我一个,保大家平安D.闸刀开关—— 在家庭电路中我就是“老大” 图2 A B C D I R R 图4 U 图1 图3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体系 九年级物理 第一章分子动力论和内能 分子动力论 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很小,但是分子仍能保持物质原来的性质)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由于分子运动,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了: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三、当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此时,引力大于斥力,引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加得更快,此时,斥力大于引力,斥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到分子直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为零。 四、固体、液体、气体在形状和体积上的不同是由于他们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不同造成的。 五、“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裂痕处绝大部分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 内能和热量 一、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反映了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3、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二、1、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不仅和温度有关,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3、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 三、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仅限于以下两种做功方式) A 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B 压缩物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2、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检测内容: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得分____卷后分____评价____ 一、选择题(12×3分=36分) 1.扩散现象(D)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 2.对热学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表示1 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 ℃吸收(放出)4.2×103 J的热量B.热量是指物体具有能量的多少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D.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B.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到处移动 C.当物体的温度为0 ℃时,组成物体的分子就停止热运动了,物体的内能就等于零 D.“摩擦生热”和“钻木取火”这两种方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本质是不同的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 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5.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C) A.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B.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 C.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D.两手相互搓揉,手掌发热 6.如图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塞紧塞子后,用气筒往瓶内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B) A.往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 B.往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变小 C.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温度降低 D.瓶塞跳出时,瓶内气体对外做功 7.铁块和铜块相互接触后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D) A.热量B.比热容C.内能D.温度 8. 燃料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质量为1 kg的无烟煤的热值小于质量为2 kg的无烟煤的热值 B.因为酒精的热值高于干木柴的热值,所以燃烧酒精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教科版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上)物理知识汇总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体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液、气都可发生。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3、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时,引力大于斥力,主要表现为引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斥力大于引力,主要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到分子直径10倍以上(气态)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为零。 筷子不易弯曲是因为外侧分子间距变大,分子间作用体现为引力,而内侧分子间距变小,分子间作用体现为斥力,两个力都保持筷子形状不变。 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是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断面两侧大多数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 4、温度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反映物质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对比实验) 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单个分子的运动不能叫热运动。 5、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不仅和温度有关,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内部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必然有分子动能,即有内能。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时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 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改变分增大和减小)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②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做功方式:A摩擦,B 压缩或膨胀。不包括后面力与距离的乘积的那种功) 7、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间有温度差,方向是:从高温到低温,结果是:两物体同温,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注意: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传递过程中吸放热相等,升降温不一定相等。 8、火柴可以擦然,也可以点燃,前者是用做功的方式点燃火柴,后者用热传递的方式点燃火柴。 冬天哈气和搓手(拍手也行)都能使手暖和,前者是用热传递方式,后者用做功方式使手暖和。 9、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A 内能和热量可以“传递”,但温度不能“传递”,B 内能和温度可以“具有”,但热量不能“具有”。 10、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11、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质量(或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J/kg,定义式:q=Q/m变形式: Q=mq m=Q/q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

备课本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为了切实搞好各班物理科教学,力争让学生成绩有一定的提高,特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以学校常规教研工作和教学常规的落实为主要工作,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素质;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精神并落到实处,按照学校教务处指导要求,加强对新教材研究学习,加强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使更多的学生提高物理成绩而不懈努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主能力,我所任教的两个班因为是从九年级接手,所以对学生情况只是从几个方面了解,大致情况如下:通过对上学期的知识情况测试来看,学生对一些简单的概念和公式掌握较模糊,基础不牢,导致一些简易的题型也无法答对,说明八年级的知识还有很大的缺口。大部分同学较懒惰,物理学习没兴趣,在班内形成了一种主流不学习的氛围。少部分同学虽学习,但主动性不强,基础不牢,处于学与不学的交界处。另外,一部分人,学习积极努力,但成绩不突出。个别同学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值得推崇,学习较自觉。但明显不扎实。从开学的几节课的反映看,学生的发展潜力仍然较大,很有希望带出好的成绩来,这几班学习中还是有个别的尖子生有培养前途,其余大部分学生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仍然有信心把他们带好,带出好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1、本届学生从八年级开始使用教科版教材。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材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3、教科书采用了苻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苻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期期末综合测试卷

九年级上期物理期末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在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锯木料时,锯和木料的温度都升高了B.冷水和热水混合成一杯温水 C.用铁锤打铁块,铁锤和铁块的温度都升高了D.流星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 2.将一瓶煤油倒掉一半,则留下的一半() A.密度不变,比热容和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C.比热容和热值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比热容、热值和密度都不变 3.下面是小明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没有关系 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不同时存在的 C.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4.在如图所示中,有条形磁铁和电磁铁,虚线表示磁感线,磁极 甲、乙、丙、丁的极性依次是() A.S、N、S、S B.N、N、S、N C.S、S、N、N D.N、S、N、N 5.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6.如图所示,1、2、3、4表示电路的四个连接点,现在只要灯L2发光,正确的连接方法是() A.只要将3、4连接起来 B.只将2、3连接起来 C.将1、2和3、4分别连接起来 D.将1、4和2、3分别连接起来 7.把一个电流表接入某电路中,用“+”和“0.6”两个接线柱,某同学读数时,看错量程,错读成1.2A,则正确的读数是() A.0.2A B.0.24A C.0.32A D.0.34A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的电路,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3V,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断路 B.灯座短路 C.开关接触不良 D.a-b-c段有断路 9.家用电能表(电度表)的盘面上标有“3000转/千瓦时”字样,接入一个“220V300W”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1分钟内电能表的转盘转( ) A. 0转 B.5转 C.15转 D.30转 10. 有两条电阻丝,它们的电阻之比是2:1,把它们并联后接入电压为 U的电路中,则在相 等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之比是 ( ) A.1:2 B.2:1 C.1:4 D.4:1 11. 有若干个在各自正常的电压下都能正常发光的灯泡,把它们并联在同一电路中,它们相 等的物理量是 ( ) A.亮度 B.电流 C.电压 D.电功率 E.电阻 12.历史上热机的出现曾标志着人类利用能源的巨大进步,早期的蒸气机是将水加热到高温,利用高温高压蒸气推动机器转动的,与现在的内燃机相比,蒸气机的效率较低,除了机械制造的技术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教科版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2.知道扩散现象。 3.知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重点:分子运动论的内容。 难点: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扩散形象的判断和解释。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周围有空气、石头、水等,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二.新课教学 1.分子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分子直径:1010 米=1埃。 2.分子运动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3)举例说明扩散现象:墨水滴入清水中、闻到香味、放煤的墙角变黑、腌(炒)菜变咸、糖放进水中水变甜等。 (4)如何判断是否扩散:可以这样认为:发生扩散后的两种物质不会自动分开,也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如果会自动分开或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则不是扩散。如水变浊了、扫地时尘土飞扬、铁生锈了等。 3.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存在间隙。 (2)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用弹簧连着两个乒乓球模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当r 4.练习 5.小结: (1)、分了动理论的内容: ①.物质由分子组成。 ②.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③.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第二节内能和热量(3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

3.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这改变。 4.使学生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事例; 5.知道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6.能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 7.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事例; 8.知道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常见的物理现象。 9.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及热量的单位——焦耳 10.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重点:内能的概念和其与温度有关。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 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 难点:内能,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 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 判定内能改变的方式。 教具:烧杯、清水、红墨水等。压缩空气引火器,机械能转化热能演示器,无色玻璃瓶,橡胶瓶塞,打气筒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机械能分哪些? 2.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 二.新课讲授。 1.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 (1)演示实验, (2)实验表明什么(教师作适当启发)。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物体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内能也常称为热能。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让学生讨论,并归纳回答,教师作启发诱导) ——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是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5小结和课后练习。 6五分钟测试和评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 二.引入新课 热水 温水 冷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