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摘要:该水源地位于青海省海晏县内。论文以该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地下水形成条件、区域地质条件,探讨了其环境影响,并结合相关研究结论及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影响评价

1 研究背景

该水源地位于青海省海晏县内,本次研究的目的为查明该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与供水有关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并提供开采地下水所需的有关含水层资料及数据,评价其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查明地下水的开采条件,确定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方案。

2 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

研究区地处青海北部牧业区,属大陆性半干旱气侯,其特征是干寒多风,冻结期长,日温差大。据海晏县气象站1997~2000年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0.5℃,相对湿度61%,最大冻结深度1.81m,多年降水量411.4mm,多年蒸发量1432.8mm。流经研究区的瓦日曲河为湟水河的上游段,发源于大坂山南麓。瓦日曲河出山口后分为东、西两条自北向南迳流,在马匹寺以北1.5km处汇合后,在西海镇附近转向东南,最后流出图区。

研究区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并由东西两侧向河谷中央倾斜,

地形最高点位于北部二郎杂土,海拔3695m,最低点位于南部恰力格。咀东东端瓦日曲河中心,海拔3030 m,相对高差665 m,地貌总体上可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

研究区出露的前第四纪地层(由)新到老为古近系、二迭系、元古界。其中古近系、元古界地层出露面积较大。古近系紫红色含砾泥岩、砂砾岩分布于河谷中上游两侧;灰绿色砂岩分布于河谷下游哈拉乌视沟口一带,构成了河谷基底。二迭系为紫红色石英砂岩夹粉砂岩及灰色钙质砂岩, 分布于河谷上游的拉卡珠一带;元古界由灰白色及灰色石英岩夹少量千枚岩、灰黑色黑云母片岩、石英片岩等组成,在莫哎河沟口两侧及二郎杂土一带大面积出露。第四纪地层广泛分布于研究区的平原地带和丘陵顶部,有中更新统冰碛(Q2gl)、上更新统冰水(Q3fgl)沉积和全新统(Q4al-pl)、冲积物(Q4-al)。

因受基底、地形和地貌的制约,河谷区第四系堆积物无论在纵向还是横向上变化都很大。在纵向上,马匹寺水源地至西海镇北侧以及恰力格咀一带明显变薄;在横向上,Ⅲ级阶地区基底隆起,西侧第四系堆积物明显比东侧厚。

研究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祁连褶皱系的祁连山中间隆起带。处海晏断拗陷盆地。又是新生代断陷盆地海晏盆地的一部分。

3 水文地质条件

流域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分布严格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气象和水文诸多因素的控制。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地层岩性、水理性质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冻结层上水。

研究区的地下水储存于河谷卵、砾石层中,隔水底板为古近系(E)泥岩及砂跞岩。河谷宽3~5 Km,含水层厚度15~25 m,纵向上潜水水力坡度从15.8‰逐渐变化为6.5‰,地下水迳流条件好,所谓的“储存”是补给和排泄的动平衡状态。

研究区的河谷潜水主要接受上游河水的渗漏补给,以及1~1′断面基岩山区地下迳流补给,其次是大气降水的渗入补给,而侧向补给是微弱的。瓦日曲河谷潜水含水层结构为:上部以全新统冲洪积卵石和上更新统冰水相泥质卵石松散堆积物构成同一潜水含水层,下伏古近系砂砾岩夹泥岩构成隔水底板,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瓦日曲河水渗入补给和山区地下径流补给。

水量极丰富地段,在平面形态上呈“丫”字型。水量丰富地段分布于1~Ⅲ勘探断面间极富水地段的周边。水量中等地段分布在富水地段的周边地带和塔塔滩河谷中心地带。水量贫乏地段分布在水量中等地段的周边和塔塔滩河谷的中心地带。研究区河谷潜水动态,主要受河水渗漏、人工开采、地下水泄出三种因素的制约。

4 水资源保护及环境影响评价

该水源地开采河谷潜水,开采区位于Ⅰ级阶地面上,但水源地以南地下水位埋深4~10m,现代河床砾石裸露,且河谷潜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河水渗漏补给,对河水具有极强的依赖性,所以对地表水资源保护极为重要。为了保护河谷潜水不被污染,除水源地开采区建立卫生防护带外,严禁在开采区上游建设污染性厂矿。为了保证水源地的正常开采,不允许上游人为截取瓦日曲河及一级支流莫哎河的地表迳流量。

新建水源地建成投产后,将使整个河谷区区域水位下降,其漏斗中心在新建水源地和已有水源地之间。在98%的保证率下模型连续运行5年,未来水源地投入运行后形成降落漏斗中心降深6m多,约占该处含水层厚度(约25m)的1/4,开采井井筒水位降9.3m,约占含水层厚度(24.3m)的1/2.6。因此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性的影响。但会使水源地周边的民井水位大幅度下降或疏干,应做好解决牧民的供水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新建水源地建成投产后,将对已有水源地产生附加降深,但不影响其开采量。

新建水源地建成投产后,在保证率为98%时,与调查年相比模型运行5年,下游泄出带的泄出量减少了0.605×104m3/d,蒸发量减少了0.13×104m3/d。河谷下游的地下水泄出带,由于有充足的水分供给,植被生长茂盛。拟建水源地开采将会导致的泄出带下移,但因下游区域地下水的埋深较浅,仍然会有足够水分供给植被的生长,所以新增

的开采量对下游植被的影响甚微或无影响。

5 结论及建议

允许开采量是在现有自然条件、水利设施和地下水开采现状基础上评价的,所以拟建水源地对现有水利设施不产生危害性影响。但在人为改变自然条件,引走上游和莫艾沟地表水、在流域内盲目打井、大量开采地下水都将动摇评价基础。

应建立水源地附近的地下水动态观测网以便预测未来地下水与环境条件变化趋势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建议提高生产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以节约水资源量。

参考文献

[1] 吕海臣. 长春市地下水开发环境问题研究[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03)

[2] 王国钦. 潜水呼吸用压缩空气的评定及测试[J]. 舰船科学技术, 1984,(04)

[3] 董东林, 孙桂敏, 武强, 田宝霖, 王晓波. 山西临汾市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灰色研究[J]. 中国煤田地质, 1998,(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