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生态阻控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成果的应用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污染物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一五”规划》、《丹江口库区及
3
上游污染物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污染物防治和水土保持“十 三五”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成果应用于神定河、泗河、犟河、剑河、官山河等 5 条污染严重的入库河流“一河一策”治理方案编制工作,减少了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入库水质改善效 果明显。技术成果在库区移民安置区面源污染防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为面源污染的追踪和识别 提供了技术支撑。技术模式成功地在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区域推广应用,实现了水土流失减少、面源 污染控制、人居环境改善的多重建设目标。
3、系统掌握了丹江口水库原消落带植被物种组成与分布特征,研发了新消落带植被恢复与重 建技术体系,解决了库区农业面源最后一道防线构建难题。调查发现原消落带植物有 72 科 208 属 285 种,初步确定了在消落带有较大恢复潜力的植物 53 种,构建高效污染阻控植物群落配置模式 12 种。示范区波浪淘蚀降低 45%-70%,氮磷拦截率分别达 13.7%-37.1%和 41.9%-77.7%。
中平;贾海燕; 朱惇;杨芳
有效
第 长江水资源 雷俊山;尹炜;
ZL2014205 08608.0
2015.1.21
4087365 号
4
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 10 件)
序 号
知识

国家
权类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地区)
授权号

证书编 授权日期

权利人
发明人
发明专 利有效 状态
1
发明 专利
用于丘陵型水库入 库河口湿地的稳定 植被生态构建方法
中国
适用于复杂集水小
2
发明 区的地表径流均匀 专利 布设装置的布设方
中国

3
发明 细菌类非点源污染 专利 源追踪方法
767913 号
华中农业大 学
李璐;史志华; 方怒放;尹炜
已公开

ZL2009102 73292.5
2011.11.2
856925 号
华中农业大 学
李璐;史志华; 方怒放;尹炜;
赵春华
已公开
第 长江水资源 尹炜;王超;裴
ZL2015206 04687.X
2015.12.3 0源自4904476 号保护科学研 究所
另外,该技术成果被水利部充分认可,于 2016 年委托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开展库区面 源污染追踪模拟技术培训。技术培训以丹江口库区基层水利、环保技术和管理人员为对象,培训学 员近百人,有效促进了库区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工作。2017 年,水利部进一步将技术成果列入《水 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为本技术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起到良好的推动推动作用。
2016.1.13
1915580 号
保护科学研 究所
贾海燕;朱惇; 王超
有效
王孟;雷阿林;
第 长江水资源 蒋固政;叶闽;
ZL2011100 97768.1
2014.12.1 0
1541149 号
保护科学研 究所
李迎喜;贾海燕; 杨芳;李超;余
有效
秋梅

ZL2010101 02730.4
2011.4.27
六、推广应用情况
技术成果被国务院南调办、湖北省水利厅、湖北省调水局、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长江委水 土保持局、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十堰市南调办、十堰市农业局、丹江口市政府、丹江口市南调 办、丹江口市水务局等多家单位采纳和应用。至 2016 年底,成果应用于水源区多个县(市、区) 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仅根据应用证明统计,累积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超过 4600 平 方公里,完成坡改梯 14 万亩,水土流失累计治理程度达到 70%以上;水源涵养林新增面积 1.9 万 公顷,营造水保林及经济果木林 1.5 万公顷,退耕还林 220 万亩,有效管护森林 1059 万亩,植被 覆盖率提高到 53%;在丹江口库周及丹江上中游综合治理胡家山、钱湾、张沟等小流域 234 条, 实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50 余条;治理消落地面积超过 500 公顷,选取植被配置模式 20 余种。据典 型调查推算,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下降 30%,小流域总氮输出强度下降 42%,总磷输出强度下降 63%。
9
新 专
型 样及测量装置 利
新型
实 用 可调式地表径流监 中国
新 型 测装置 10 专 利
新型
第 长江水资源 雷俊山;尹炜;
ZL2015106 79209.X
2017.12.2 2
2748533 号
保护科学研 究所
朱惇;王超;贾 海燕;裴中平
有效
第 长江水资源 雷俊山;尹炜;
ZL2014104 48869.2
2、以景观单元养分盈亏平衡为核心,围绕流域水廊道系统的优化布局,创建了管理和治理技 术并重的农业面源生态调控模式,确保污染物输出减少。形成了以坡面水分/养分调控为基础,沟 塘水系功能提升为纽带,景观格局优化布局为核心的农业面源污染生态调控模式,实现小流域水土 流失减少 72.8%,氮输出下降 42.2%,磷输出下降 63.2%,确保流域出水达标,保障入库水质。
1、发展了复杂景观环境下农业面源污染追踪技术,厘清了丹江口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控因 子及其输出规律,为因源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以“稳定同位素追踪法”、“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法”、 “抗菌素抵抗力分析法”等污染源追踪技术为核心,实现了对面源污染的定量模拟和源区识别,识 别准确率超过 75%,揭示出库区氮磷负荷“东高西低,靠近水源”的总体特征。
一、项目名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生态阻控技术及应用
二、提名者: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三、提名意见:该项目以保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质安全为目标,针对传统农业面源污
染综合治理工程维护与长效运行的技术要求较高,在我国分田到户的特殊经营方式下,无法系统调 控与管理,治理效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亟待加强等问题,攻克了农业面源污染识别、复杂景观系统 配置、消落带生态屏障恢复等技术难题,形成了以生态系统物质流合理调节为核心,变“对抗”为 “利用”、变“控制”为“调节”的农业面源治理新范式。提名材料真实有效,创新成果突出。 同意提名该项目申报 2018 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五、客观评价
(一)鉴定结论 2013 年 3 月 10 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土流 失与面源污染生态阻控技术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由王浩院士、刘昌明院士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 员会认为:该项成果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在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分区治理方面达到国际
中国
4
发明 专利
一种水库消落带陡 坡地区受损生态系
统修复方法
中国
5
发明 一种裸露红砂岩陡 专利 坡植被恢复方法
中国
6
实用 新型 专利
农村分散污水处理 及资源化利用系统
中国
实用 适用于复杂集水小
7 新型 区的地表径流均匀 中国
专利
布设装置
实用 用于研究植被缓冲
8 新型 带功能的模拟实验 中国
专利
装置
实 用 多参数地表径流采 中国
技术成果示范推广面积超过 4600 km2,水土流失累积治理程度达到 70%以上,支撑丹江口库
区及上游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50 余条,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 234 条。授权专利 13 项,发表文章
45 篇,出版专著 1 部,形成技术体系 3 套,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十
一五”、“十二五”期间的实施和“十三五”规划编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1
领先水平。 2015 年 3 月 24 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面源污
染追踪模拟技术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由刘昌明、王浩院士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 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面源污染追踪技术体系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科技查新报告 根据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检索中心的最新科技查新结果,本项目研究成果具有原创性, 在国内外均未有相同或类似的报道。 (三)验收意见 2010 年 12 月 28 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库 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开发”(2006BAC10B2)课题验收会。验收专家认为“课题研发了库区“疏、 幼、残”林的恢复与重建、水源涵养型林草植被空间结构配置、红砂岩冲蚀沟植被重建、溪沟湿地 植被恢复、库区面源污染沟塘系统调控阻截、小流域面源防治与生态农业一体化等多项库区生态综 合整治关键技术,集成了一套库区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模式……对推动我国大型库型水源地生态环境 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14 年 9 月 25 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武汉主持召开了“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技 术研究”(200901008)课题验收会。验收专家认为,项目针对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相关 问题开展了库区纳污能力变化分析、面源污染生态控制、库湾及支流水体生态修复、消落带生态保 护与植被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批突出成果。……项目成果应用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 水污染防治与水土保持规划》和《丹江口水库不达标河流治理对策》实施中,为丹江口水库水质安 全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持。” 2015 年 7 月 20 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在丹江口市主持召开了“库滨带生态屏障 构建技术体系及综合示范研究”课题验收会。验收专家认为,课题“筛选出了适于丹江口水库库滨 带的植物种类,提出了适于不同立地条件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并给出了基于污染阻控的库 滨植被缓冲带构建模式。……集成了库滨带生态屏障构建与陆源污染生态阻控技术体系。” (四)项目成果获得的科技奖励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生态阻控技术研究”获得 2013 年大禹水利科学技 术奖二等奖;“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面源污染追踪模拟技术研究”获得 2015 年大禹水利科学技术 奖二等奖。 (五)项目成果被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采纳应用 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将该成果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技术成果被国务 院南调办、湖北省水利厅、湖北省调水局、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长江委水土保持局、南水北调 中线水源公司、十堰市南调办、十堰市农业局、丹江口市南调办、丹江口市水务局等多家单位采纳 和应用,应用效果受到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的充分可定。如国务院南调办认为该成果“为《丹江口 库区及上游污染物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湖北省水利厅认 为该成果“有效指导了我省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效益”。长江委水土保持局认为 该成果“减少了面源污染,有效保护了水库水质,推动了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项目研发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13 项,其中发明专利 5 项,实用新型专利 8 项;发表学术论文 45 篇,其中 SCI/EI 收录 22 篇;出版学术著作 1 部。
四、项目简介
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水质安全 决定工程成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影响水源地水质的主要因素。传 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无法系统调控与管理,治理效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亟待加强。项目组 在国家科技支撑等项目支持下,通过多年持续攻关,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
2
(七)成果主要完成人和团队受到多项表彰 在本项目支持下,第一完成人史志华 2015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第二完成人 尹炜 2017 年被授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作为成 果主要完成团队 2015 年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八)社会媒体报道 2016 年 4 月,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并以本项目 的核心示范区湖北十堰丹江口市胡家山小流域为典型案例,介绍了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和清洁小流域 的建设成效,对示范区的建设和取得的生态环境效益予以了充分肯定。 2013 年 12 月,人民网就丹江口水库及上游水土保持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报道组来到丹江口 市习家店镇胡家山清洁型小流域五龙池水保示范工程现场,实地了解和查看了村庄污水收集处理、 沼气利用、面源污染防治监测等情况。报道指出:“治理后的胡家山小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 草覆盖率已达 80%以上,解决了流域内群众饮水难、耕作难、灌溉难、行路难、收入低等问题,治 理后增加农民收入是治理前的三倍,实现了村容整洁、生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