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民间舞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 “跳三步弦”等,是云南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 群众性民间舞蹈。流传于滇南个旧、石屏、建水、 蒙自、开远、通海、元江等地的彝族聚居区,元 明时期趋于成熟,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舞 蹈时,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或木棉蝗烟盒弹跳 起舞而得名。彝族人民极为喜爱烟盒舞,不论小 孩和老人都爱跳。
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舞蹈, 阿细跳月阿细语称“嘎斯比”,即“欢乐跳”之意,因 多在月光篝火旁起舞,故名曰“阿细跳月”。阿细跳月 也称“阿西跳月”、“跳乐”。它发源于云南省弥勒市 西山阿细人聚集区,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等地。 青年男女社交娱乐形式。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 子合着节拍与男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 踹脚,旋转而舞。流行于云南彝族地区。主要动作有三 步一蹦跳、拍掌、跳转等。节奏鲜明,情绪欢快。
拉祜芦笙舞是拉祜族的传统广场舞蹈,具有宗教祭祀与自娱相结 合的特点,因其伴奏乐器为芦笙而得名。芦笙是拉祜民间最为普及的 乐器,男性中无论大人小孩都必备无缺。芦笙舞也是拉祜民间最为普 及的舞蹈。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在民族节日和重大的庆典 活动中表演,要求按一定的程序跳完所有的套路,属于宗教礼仪活动。 另一种是在婚丧场合和一般娱乐场合进行,没有固定程序,可以随心 所欲,任意增减。宗教性的芦笙舞主要于农历八月十五在寨子的“神 林”里表演,春节期间在寨内家庭和广场举行。舞蹈的主持者家长或 村寨首领选定一位德高望重、舞技全面的老人或是成年人担任领舞。 主持人先在家里摆一张篾桌,桌上放一箩谷种,一对粑粑(象征太阳、 月亮),一对蜂蜡,一对香,一壶酒和一块猪肉,这便是敬献给神灵 的供晶。接着,主人为领舞的人拴线、敬酒,然后,所有的舞蹈者围 着供桌跳起了《嘎祭》,之后由一人端供桌,其余的舞蹈者跟着他跳 到了庭院外,继续跳着祭祀舞蹈,表现生产生活的舞蹈和模拟动物的 舞蹈,此时,其他的人可以随意加入到舞队中参与舞蹈。
保山县的布朗族在举行婚礼时也要“打歌”。歌舞一开始,主人用托盘端出一只煮熟的猪头, 于是领舞的人便唱起《猪头调》,接着把猪头放在堂屋的供桌上。随后,这位领舞人走到一 块空地上,弹起三弦或是吹起芦笙、笛子,带领着青年男女们绕着圆圈,边舞边唱。他们唱 的调子有《串花调》、《小翻身》、《大翻身》、《跺脚调》、《阉鸡摆尾》等。待年长者 退场后,青年男女们开始对唱情歌,一直延续到天明,人们将猪头切碎后分食,“打歌”活动才 宣告结束。
刀舞是景颇族民间男子的舞蹈。长 刀是景颇族男子形影不离的好伙伴,红 毛线织成的长刀背带,再加上五彩缤纷 的小绒球,把景颇的男子汉们打捞得英 俊又威武。长刀不仅是人们防身和劳动 的用具,还是他们心爱的装饰品,刀舞 是在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赋予刀术 劳动、战争、庆祝等社会生活内容,从 而使刀长成为—种表现思想感情的舞 蹈——刀舞。景颇族刀舞的跳法主要有3 种:—是反映生产过程的。二是反映战 争格斗的刀舞,主要形式是单刀舞,也 有双刀舞。三是节日欢庆的刀舞。
刀舞的伴奏乐器,有的只用笛子, 有的用木鼓或象脚鼓,也可用硭和镲, 或是各种乐器齐伴奏。刀舞的笛子曲调 并不固定,只要有跳跃旋律的曲调就行。 但打击乐器的伴奏却有固定的格式,为 了使小硭发出半音,伴奏的人要捏着硭 敲。
清人桂馥 在《滇游 续笔》中 记载“夷 俗男女相 会,一人 吹笛、一 人吹芦笙, 数十人环 绕踏地而 歌,谓之 踏歌。”
表演的程序大致是:甲队的“歌头”唱一句,甲队全体齐声应和;乙队“歌头”答一句,乙队 齐声应和。双方一问一答,唱一段歌喝一口酒,大家边唱边绕着篝火,以带有舞姿的步伐前 行,一直唱到对方答不上来为止。白族打歌的唱腔比较简单,没有乐器伴奏,调子宏亮中包 含着深沉的蕴味,所唱的内容多半是《创世纪》。《打虎歌》、《放羊歌》、《采花歌》等, 是一种歌、诗、舞三结合的具有原始风味的艺术形式。佤族的打歌,多半在节日到来时以村 寨为单位举行。人们先按男子在内、女子在外的规则围成两圈,每一队舞蹈者由吹葫芦笙的 人引导,大家边歌边舞跟在领舞者身后。在两个舞队的正中,有几个人吹笙、吹笛或是弹三 弦作为伴奏。
摩梭人的“打跳”或“锅桩舞”。甲搓舞的起源,传说是古代摩梭 人在受到外族侵犯时,部落首领发动族人在村口坝场上燃起一堆堆熊熊 大火,并围着火堆呐喊跺脚,制造声势,助长威风。打退敌人后,又围 着火堆唱歌跳舞以示庆祝胜利。甲搓舞演变成了群众性娱乐舞蹈。
今天,人们为了庆祝丰收,欢度节日,祈祝神灵等,都要跳起欢快 的甲搓舞,青年年男女也借机谈情说爱,结交阿夏。甲搓舞舞姿粗犷,wenku.baidu.com节奏刚健明快,令人畅快淋漓。
云南的打歌是一种流行在云南彝族、白族、佤族、布朗族等民间的古老歌舞。白族的打歌 主要流行地是鹤庆西山和洱源西山。他们的打歌活动,多半在举行“本主会”或是婚礼时进行。 打歌时,人们先在广场和彩棚(专供婚礼用的临时建筑)正中烧起一堆篝火。歌舞的人分为甲乙 两方,每方都由一个著名的“歌头”带领,其他的人手中端一碗酒,跟随着歌头。
云南民族民间舞蹈
云南民族舞蹈,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每个民族都有自 己独具特色的舞蹈。甚至一个民族,因居住分散,各聚居区的舞蹈,也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不同的类别。如彝族舞蹈的不同类别,最具有代 表性的即可分为:阿细跳月、烟盒舞、罗作舞、打歌、花鼓舞、丝弦舞、 铜鼓舞7大类。而闻名中外的傣族孔雀舞、象脚鼓舞由于艺人们的再创 造,也形成了不同的流派特色。其他如景颇族的“木脑纵歌”,哈尼族的 扇子舞、扭鼓舞,白族“绕山林”中的霸王鞭、双飞燕,拉祜族的芦笙舞, 纳西族的“哦热热”、东巴舞,藏族的中甸锅庄、德钦弦子,瑶族的铜铃 舞,苗族的跳芦笙,怒族的生产舞,傈僳族琵琶舞,哈尼族、布朗族的 大鼓舞,基诺族的竹筒舞,阿昌族“登娥罗”,德昂族的水鼓舞,独龙族 的剽牛舞,普米族的锅庄舞等。至少有约三百种舞,几百个名称,数以 千计的跳法,包括跳鼓、跳弦、跳歌、跳灯、杂跳六类。许多民族的舞 蹈不仅有整体性、群众性,而且通过节日、仪式和习俗使它们规范化、 制度化而得以世代传承。而且,作为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云南各民族 的舞蹈或多或少都保留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文 化心理特征。从这些舞蹈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部活的舞蹈艺术史, 也可以窥见一部活的文化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