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重点复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期末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1a860d176eeaeaad1f33052.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期末复习题2020101010-201-201-20111第一学期一、单项选择题(一题一分)1、因特网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互联网,它起源于美国。
其雏形是_________。
A .NCFC 网B .ARPANET 网C .GBNET 网D .CERNET 网答案:B2、在数据通信中使用曼彻斯特编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A .实现对通信过程中收发双方的数据同步B .实现对通信过程中传输错误的恢复C .提高对数据的有效传输速率D .提高传输信号的抗干扰能力答案:A3、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在。
A .系统高层软件B .系统物理结构C .传输介质D .服务器类型答案:A4、目前实际存在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采用拓扑结构。
A .总线型B .环型C .星型D .网状答案:D5、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________。
A .软件与数据库B .服务器、工作站与软件C .硬件、软件与资料D .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答案:C6、在因特网电子邮件系统中,电子邮件应用程序_______。
A .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通常都使用SMTP 协议B .发送邮件通常使用SMTP 协议,而接收邮件通常使用POP3协议C .发送邮件通常使用POP3协议,而接收邮件通常使用SMTP 协议D .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通常都使用POP3协议答案:B7、计算机网络拓扑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网络拓扑影响着网络的性能,以及_______。
Ⅰ.安全性Ⅱ.系统可靠性Ⅲ.层次结构Ⅳ.通信费用A .Ⅱ和ⅣB .Ⅱ和ⅢC .Ⅲ和ⅣD .Ⅰ和Ⅱ答案:A8、计算机网络按传输技术可以划分为广播式网络和。
A .点-点式网络B .星型网络C .树型网络D .环型网络答案:A9、组建一个星型网络通常比组建一个总线型网络昂贵,是因为_________。
A .星型网络集线器非常昂贵B.星型网络的每一根电缆的末端需要昂贵的连接头C.星型网络接口卡比总线型接口卡昂贵D.星型网络较之总线型需要更多的电缆答案:D10、表明IP地址的哪些位对应于网络地址,哪些位对应于主机地址的32位的数字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a4f8917a8114431b90dd854.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大纲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P1一、计算机网络概念:指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来实现网络中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技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二、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阶段 P1-2(1)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互联的计算机网络(2)多个主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的计算机网络(3)具有统一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化标准协议的计算机网络(4)以Internet为核心的高速计算机互联网络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P6(1)若干个主机,他们为用户提供服务(2)一个通信子网,它主要由节点交换机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通信链路所组成(3)一系列的协议,这些协议为主机和主机之间或主机和子网中各节点之间的通信而采用,它是通信双方事先约定好的和必须遵守的规则。
补: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四、资源子网 P7概念:资源子网由主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部设备(简称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资源子网实现全网的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和网络资源共享,它由各种硬件和软件组成。
五、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P8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资源共享,其主要功能如下:(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3)负荷均衡和分布处理(4)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六、计算机网络分类 P14按网络所采用的控制方式分类:(1)集中式计算机网络(2)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按网络作用范围分类:(1)局域网(2)广域网(3)城域网第2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一、数据传输方式 P31(1)模拟传输:指信道中传输的为模拟信号。
(2)数字传输:指信道中传输的为数字信号。
二、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 P32串行通信:指数据流一位一位地传送,从发送端到接收端只要一个信道即可,易于实现。
并行通道:指一次同时传送一个字节(字符),即8个码元。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总复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1dd4f42cf84b9d528ea7aca.png)
逻辑
(4)MAC地址表
第二章
2.3 虚拟局域网
理解Vlan Vlan的实现方式:基于PORT,IP,MAC
实现基于PORT的VLAN
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通信
VLAN的作用
形成一个虚拟的用户组,增加网络的安全性
减少广播影响
便于对网络进行管理和控制 简化移动、增加和修改用户
PKI基础设施采用数字证书来管理公钥,通过第三方的 可信任机构——认证机构CA,把用户的公钥和用户的 其他标识信息捆绑在一起,在Internet网上验证用户 的身份。
CA工作原理
认证机构(CA)为特定的实体管理公
开密钥.
实体(个人, 路由器, etc.) 可以在CA 注册公开密钥.
实体提供 “身份证明” 给 CA.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
复习提纲
医学考试范围
题型
第一章:1.1-1.5
单选 20 x 2’ 简答
第二章:2.1-2.4
第四章:4.1-4.4
5 x 8’
综合
2 x10’
第六章:6.1
实验
单选会涉及部分实验内容
第一章
1.1 网络空间(了解) 1.2 认识网络
参考模型: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标准以太网的技术特性 交换式以太网的技术特性
标准以太网
是基带网
是IEEE802.3标准,介 质访问控制方法是 CSMA/CD 传输介质类型基带 同轴电缆、非屏蔽 双绞线和光纤
标准以太 网的特性 拓扑结构主 要是总线型 和星型 是一种共享型网络
交换式以太网
独占传输通道, 独占带宽
端口作为网段网关
二层交换机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含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含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683662d763231126edb1177.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题一、填空题1.分组交换机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分组的存储、选择路由、转发)2.网络按距离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广域网(或W AN)、局域网(或LAN)、城域网(或MAN))3.网络类型按通信介质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二类。
(有线网、无线网)。
4.网络按拓扑结构划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不规则形等。
(总线形、星形、环形、树形、全互联)5.通信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信源、传输媒体、信宿)6.数据通信系统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数据终端设备(或DTE)、数据电路端接设备(或DCE)、通信信道)7.通信过程中每次通信都包含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内容。
(传输数据、通信控制)8.数字数据编码从幅度取值上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
(单级性码、双极性码)9.数字编码从信号电压或电流是否占满整个符号的持续时间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
(归零、不归零)10.数字数据到模拟信号的调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三种基本方法。
(移幅键控法、移频键控法、移相键控法)11.模拟信息的脉冲调制编码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个步骤。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7ef8b3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3.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日常的网上购物、社交娱乐,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远程办公,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支持。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相关知识点。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1、资源共享:可以共享硬件资源(如打印机、存储设备等)、软件资源(如应用程序、数据库等)和数据资源(如文件、图像、音频等)。
2、数据通信:实现计算机之间快速、准确地传输数据和信息,包括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文件传输等。
3、分布式处理:将大型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分配给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协同完成,提高处理效率。
4、提高可靠性:通过冗余技术和备份机制,当某台计算机或网络线路出现故障时,不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5、综合信息服务: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按覆盖范围分类(1)局域网(LAN):覆盖范围较小,一般在几百米到几千米之间,常用于办公室、学校、工厂等内部网络。
(2)城域网(MAN):覆盖范围在一个城市范围内,通常是几十千米。
(3)广域网(WAN):覆盖范围较大,可以跨越国家和大洲,如互联网。
2、按拓扑结构分类(1)总线型拓扑:所有节点都连接在一条总线上,信息沿着总线进行传输。
(2)星型拓扑:以一个中心节点为核心,其他节点通过单独的线路与中心节点相连。
(3)环型拓扑:所有节点通过首尾相连的方式形成一个闭合的环,信息在环中单向传输。
(4)树型拓扑:节点按照层次结构进行连接,形似一棵树。
(5)网状拓扑:节点之间的连接较为复杂,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可能存在多条路径。
3、按传输介质分类(1)有线网络:使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有线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0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题
![03《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c47228ea0116c175f0e48a5.png)
一、名词解释1.计算机网络一组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2.数字数据当数据采用离散的电信号表示时,这样的数据就被称为数字数据3.同步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必须保持双方步调一致,这就是同步。
4.模拟数据数据采用连续的电波表示时,这样的数据就被称为模拟数据5.带宽任何实际的模拟信道所能传输的信号频率都有一定的范围,其被称之为信道频带的宽度。
带宽等于信号频谱中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的差。
6.模拟通信系统如果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处于DCE•之间的信号是模拟信号,则这个通信系统就被称之为模拟通信系统7.数字通信系统如果在是数据通信系统中,处于DCE之间的信号为数字信号,则这个通信系统就被称为数字通信系统8.基带信号指未经载波调制的信号9.频带传输就是把基带数字信号经调制变换,变换成能在话音电路上传输的模拟信号10.外同步是在收发之间提供一条另外的时间链路,在发送数据之前,先向接受端发送一串同步的时钟脉冲,接收端按照发送方发来的同步信号频率来调整本方的内部时钟,并把接收时钟重复频率锁定在同步频率上,然后按照同步频率接受数据信息。
11.单工通信如果在通信过程中,数据信号在通信线路上的传输始终是一个方向,则这种通信被称为单工通信12.半双工通信如果通信系统中,通信信道的每一端可以是发送端,也可以是接收端,•信息可由这一端传输到那一端,也可以由那一端传输到这一端。
但在同一时刻里,信息只能有一个传输方向,这种通信被称之为半双工通信。
13.全双工通信如果在通信系统中,通信双方同时可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称这种传输方式为全双工通信14.频分复用是将可用的传输频率范围分为多个较细的频带,每个分细的频带作为一个独立的信道分别分配给用户形成数据传输子通路。
15.死锁是指整个网络操作停顿,无法继续运行的现象16.动态路径选择算法也叫自适应路径选择算法,动态路径选择算法是考虑拓扑结构又考虑通信负载的路径选择算法。
17.同步时分复用是将通信信道在时间上进行分割,形成一种时间上的逻辑子信道,以实现多路复用传输的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堂笔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e26b4df6f1aff00bed51e3d.png)
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一章网络基础1.1 网络空间1.1.1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优势A.信息量大,速度快,传播手法多样B.传播过程多向互动,传播主题广泛C. 开放性1.1.2网络热点技术1.1.2.1 云计算定义A.由专业网络公司来搭建计算机存储、运算中心,用户通过一根网线借助浏览器就可以很方便的访问所需的资源,把“云”作为资料存储以及应用服务的中心B.是一种将集群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向内外部用户提供服务的互联网新业务分类A.私有云B.公共云C.混合云特点A.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B.最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C.方便D.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E.归纳: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极其廉价1.1.2.2三网融合A.定义: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视频、语音和数据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B.包括a.技术融合(前提)终端融合:三类业务的终端融合。
比如将计算机电话机电视机即成为一个统一的终端设备,一同事支持看电视打电话和上网网络融合:三种业务网(PSTN/Video/Internet)建立在一个统一的承载网上,这个承载网就是Internet的承载网b.行业融合(目标)业务融合:构建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可扩展的横向集成的业务平台,包括统一的业务开放接口认证与计费用户与业务书籍管理等功能市场融合:在统一的监管政策环境下,同一个运营商可以同时提供三类业务。
统一营销1.1.2.3移动互联网1.1.2.3物联网TOTA.定义把物体连结成一个互联网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B.技术架构感知层:皮肤和五官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网络层: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传递和处置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审图融合,与行业需求结合,完成行业智能化。
1.2 认识网络1.2.1网络基本概念1.2.1.1计算机网络定义A.互联的计算机都是独立的自治计算机B.联网计算机之间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C.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1.2.1.2网络划分A.局域网LAN:最常见应用最广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大纲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68d013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9.png)
《网络技术与应用》(B)期末复习大纲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发展的产物。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互相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诞生阶段、形成阶段、互连互通阶段、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3、网络软件和硬件资源硬件: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输入/输出设备网络硬件通信硬件:网卡、通信线路、通信设备系统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网络通信软件网络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和维护网络应用软件: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处理。
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各自的主要特点: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6、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按照功能逻辑划分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7、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掌握总线型、星型、树型和环型四种拓扑结构的特点及图形。
8、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为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定、约束与标准,它代表着标准化,是一组规则的集合。
主要由语义、语法和规则三个要素组成。
9、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理将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
在网络分层当中,每一层是其下一层的用户,同时又是其上一层的服务提供者。
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好处是:独立性强、功能简单、适应性强、易于实现和维护。
10、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从而形成了网络体系结构的国际标准。
OSI构造了七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各层的主要功能是:物理层:建立在物理通信介质的基础上,为信息流提供物理传输通道,以便透明地传输二进制比特流,并将比特流转换成媒体易于传输的电、光等信号。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原始的物理连接改造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清华大学出版社_张博编)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清华大学出版社_张博编)](https://img.taocdn.com/s3/m/5003100325c52cc58bd6beec.png)
3)第 5 层:会话层。 会话层为表示层提供服务,在传输连接的基础上具体实施通信双方应用程序的会话,包括 会话建立、会话管理和终止的机制。 4)第 4 层:传输层。 传输层为会话层提供可靠数据传输服务。传输层对上层屏蔽数据传输的具体细节,为数据 的传输提供可靠的服务。为了提供可靠的服务,传输层提供建立、维护端到端的传输连接、 端到端的传输差错校验和恢复以及信息流控制机制等机制。 5)第 3 层:网络层。 网络层为传输层提供分组传输服务,保证报文分组能够从一个主机通过通信子网送达到另 一个主机上。网络层把传输层送来的数据流分割成一个个的分组,根据分组要送达的目的 主机地址,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每个分组选择一个最佳路径,使分组能够沿着这条路径通 过通信子网到达接收端的主机,并处理网络中可能出现的拥塞(由于通信量大而引起的网 络拥堵、死锁等)问题。 6)第 2 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连接的基础上,为网络层提供通信子网中两个相邻的通信节点间的可 靠的帧传输服务。数据链路层要对传输的比特以帧为单位检查错误,如果出现错误,要求 发送端重发。另外数据链路层还要处理相邻节点间流量控制问题。 7)第 1 层:物理层。 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比特传输服务,确保比特在通信子网中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 节点上,物理层协议主要定义传输介质接口的电气的、机械的、过程的和功能的特性,包 括接口的形状、传输信号电压的高低、数据传输速率、最大传输距离、引脚的功能、动作 的次序等等。
• 这里的开放系统的含义是:如果你的的系统是符合 OSI 标准的,那么你的系统就是 开放的,你的系统就可以与其他开放的系统实现互联。
• OSI 只是一个概念性的框架,不是一个具体的标准,它只是描述了开放系统的层次 结构,对各层功能做了精确的定义,但是它没有涉及各层协议实现的技术细节。
最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
![最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303119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e.png)
最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知识点大全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也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日常的通信交流到复杂的工业生产,从便捷的在线购物到高效的远程办公,计算机网络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知识点。
一、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它将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开来。
传统网络中,网络设备的控制逻辑和数据转发功能是紧密耦合在一起的,这使得网络的管理和配置变得非常复杂。
而 SDN通过将控制逻辑集中到一个单独的控制器上,实现了对网络的灵活控制和管理。
SDN 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在数据中心,它可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快速的业务部署和故障恢复;在运营商网络中,它能够优化网络流量,降低运营成本;在企业网络中,SDN 可以提供更精细的网络访问控制,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网络功能虚拟化是将传统的网络功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路由器等,以软件的形式运行在通用的服务器上。
这打破了传统网络设备硬件和软件的紧密绑定,大大降低了网络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NFV 使得网络服务的部署更加灵活和快捷。
例如,当企业需要新增一项网络安全服务时,不再需要购买专门的硬件设备,只需在服务器上加载相应的软件即可。
同时,NFV 还促进了网络功能的创新和快速迭代,为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三、云计算中的网络技术随着云计算的普及,网络技术在云计算环境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例如,虚拟私有云(VPC)技术为用户在云环境中提供了一个隔离的网络空间,保证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弹性 IP 技术使得云服务器能够动态地绑定和解绑公网 IP 地址,方便用户灵活地配置网络资源。
此外,还有内容分发网络(CDN)技术,它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式部署缓存服务器,将用户请求的内容快速分发到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上,从而提高内容的访问速度,改善用户体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最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80217c76284ac850ac0242b8.png)
1.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连接起来,按某种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使用目的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和利用公用网组建的专用网;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和混合型;按网络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和实用性;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集中式管理;综合信息服务。
4.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网络协议的定义:保证网络中的各方能够正确、协调地进行通信,在数据交换和传输中必须遵守事先规定的准则,这些准则必须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及控制信息的内容,这个准则为网络协议。
6.网络协议由3要素组成:语法、语义、时序。
7.常见的协议由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8.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功能。
则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
9.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
10.第二章1.被传输的二进制代码成为数据。
2.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表示形式。
(以下非重点- -)3.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段叫信源,接受信息的一端叫信宿。
信源与信宿通过通信线路进行通信,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也将通信线路称为信道。
4.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而传输数字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5.模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宿预计噪声源组成信源所产生的原始模拟信号一般经过调制再通过信道传输。
到达信宿后,通过解调器将信号解调出来。
6.数字通信系统由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噪声源以及发送端和接收端始终同步组成。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902380be1e650e53ea9957.png)
jsl.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连接起来,按某种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系统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使用目的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和利用公用网组建的专用网;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和混合型;按网络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和实用性;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集中式管理;综合信息服务。
4. 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 网络协议的定义:保证网络中的各方能够正确、协调地进行通信,在数据交换和传输中必须遵守事先规定的准则,这些准则必须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及控制信息的内容,这个准则为网络协议。
6. 网络协议由3要素组成:语法、语义、时序。
7. 常见的协议由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8. 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功能。
则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
9. 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
131根据网络传输技术进行分类■通信倍道的类型包■广播通信信道■点一点通信信道:■传输技术占■广播(Broadest)方式■点—A(Point-to-Point)方式■相应的计算机网络也可以分为两类:■广播式网络(Broadcast Networks)■点一点式网络(Point-to-Point Networks)10.第二章1. 被传输的二进制代码成为数据2•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表示形式。
(以下非重点--)3. 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段叫信源,接受信息的一端叫信宿。
信源与信宿通过通信线路进行通信,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也将通信线路称为信道。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e3724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1.png)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一、因特网应用因特网诞生于 1969 年初, 前身是阿帕网, 我国旳四大骨干网: CERNET、CSTNET、Chinanet、ChinaGBN。
(一)因特网应用技术旳基本使用措施:1.因特网服务旳基本类型: 远程登录( Telnet )、文献传播(ftp)、信息浏览和检索、电子公告牌系统( BBS )、电子邮件等。
2.因特网服务组织旳类型、提供旳服务与服务特点: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重要提供因特网旳接入服务。
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提供因特网信息检索、整顿、加工等服务, 如新浪、搜狐等。
ASP(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 重要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及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多种基于因特网旳应用服务。
3、因特网旳应用领域: 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网上娱乐等。
4.因特网应用旳发展趋势:1 )网格计算: 是分布式计算旳一种,它运用网络将大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设备集中在一起,使计算能力大幅提高。
2 )虚拟现实技术: 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旳计算机新技术,它运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辨别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旳虚拟环境,供顾客研究或训练。
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分支。
3 )无线网络应用技术(二)、搜索引擎旳分类、原理及特点因特网信息检索发展趋势: 多媒体信息检索, 专业垂直搜索引擎。
(三)运用因特网获取信息二、网络技术基础(一)网络旳重要功能1.计算机网络旳重要有三大功能: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交换机(二)、网络协议旳基本概念1.网络协议旳定义: 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互换而建立旳规则、原则或约定旳集合。
2、开放式系统互联参照模型(OSI)和TCP/IP协议:开放式系统互联参照模型(OSI)TCP/IP协议一种抽象旳参照模型分为7层, 由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面对顾客), 表达层, 会话层, 传播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分为4层, 由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面对顾客)、传播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3)TCP/IP协议集TCP协议数据传播控制协议规定怎样对传播旳数据进行分组和在网上传播, 并且对数据包进行管理和校核, 保证数据包旳对旳性TCP/IP协议集中最关键旳两个协议(四)、IP地址和域名1.IP地址旳格式: TCP/IP协议规定, IP地址是32位二进制数, 用“点分十进制”措施, 把它分为4个字节, 每个字节8位, 中间用小数点隔开, 然后将每八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种十进制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材课后复习题答案1_5章(胡远萍主编第二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材课后复习题答案1_5章(胡远萍主编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cb321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1.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材课后复习题答案1_5章(胡远萍主编第二版)《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新版)第1章认识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按照某种事先约定的规则(通信协议)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ARPAnet——美国高等研究计划署网络的缩写,是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开发的世界上第一个运营的包交换网络,它是Internet的雏形。
局域网——局域网通常指由单一组织机构所使用的,通信被限制在中等规模的地理区域内,能依靠信息传输速率较高、传输可靠性高、误码率低的物理通信信道的专用网络。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它由网络节点、通信链路组成。
资源子网——用户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是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
二、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组合的产物。
它可以把在区域上分散的单个计算机有机的连接在一起,组成功能更强大的计算机网络,以此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目的。
2.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及网状型等。
3.通常根据网络范围和计算机之间的距离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4.从网络功能上,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
5. OSI的会话层处于传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为表示层提供服务。
6.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运输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TCP 协议和 UDP协议,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任务。
7.TCP/IP模型的传输层定义了____UDP________和____TCP__________两种协议。
8.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____通信媒介__和_____节点___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___物理连接结构_____,它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网络技术与应用重点
![网络技术与应用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3e7bc558f5f61fb73666d2.png)
网络技术与应用----期末重点作业题重点1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哪些?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形拓扑、总线拓扑、环形拓扑,树形拓扑。
2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组成?(1)语义(Semantics):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2)语法(Syntax):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3)时序(Timing):也称同步,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3OSI/RM的分层?(1)物理层定义了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其作用是使原始的数据比特流能在物理媒体上传输。
(2)数据链路层中,比特流被组织成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通常称为帧)。
(3)网络层中,数据以网络协议数据单元(通常称为分组)。
其它还有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4决定局域网特性的技术有以下3个: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5 10BASE-T的网卡接口标准为RJ-456 IEEE802.3总线局域网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方法。
7 10BASE-5中,“10”代表:10Mbps,“BASE”代表:基带。
8 协议协议转换器(Gateway又叫网关):工作在三层以上,实现不同协议的转换。
9 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AP、RARP?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使 Internet 成为一个允许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不同操作系统的网络。
ARP(地址解析协议)是一个位于TCP/IP协议栈中的低层协议,负责将某个IP地址解析成对应的MAC地址。
RARP(逆地址解析协议)用于一种特殊情况,如果站点初始化以后,只有自己的物理地址而没有IP地址,则它可以通过RARP协议,发出广播请求,征求自己的IP地址,而RARP 服务器则负责回答。
10 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主要C 类 :主机号 8位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C 类地址对应的子网掩码默认值。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9f7f808f12d2af90242e615.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5题,每小题4分,20%)1.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异步传输指发送方可以在任何时刻发送数据,对每一字符都需加入“起、止”码元,使传输效率降低;同步传输是在传输的字符之间保持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以同步的时钟节拍来发送数据信号的,同步传输效率较高。
2.多路复用是指在数据传输系统中,允许两个或多个数据源共享同一个传输介质,就像每一个数据源都有自己的信道一样。
目前有三种技术: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波分复用技术(WDM)。
3.FDDI,即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是以光纤传输介质的局域网标准,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 X3T9.5委员会制定。
它采用令牌传递方式,在一个双环的光纤网络上提供高速且信赖度极高的局域网传输方式。
4.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5.完整性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时不被修改、破坏,不出现信息包的丢失、乱序等,即不能为未授权的第三方修改。
完整性是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是影响信息安全的常用手段。
6.基带传输:所谓基带,就是指电信号所固有的基本频带,简称基带。
当利用数据传输系统直接传送基带信号,不经频谱搬移时,则称之为基带传输,这种数据传输系统就称之为基带传输系统。
7.网桥:网桥也称桥接器,是连接两个局域网的存储转发设备,常用于局域网的互联,用它可以完成同种或相似体系结构网络系统的连接。
8.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是指在数据传输系统中,允许两个或多个数据源共享同一个传输介质,就像每一个数据源都有自己的信道一样。
9.ATM:异步传输模式是线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技术的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线路交换与分组交换技术的优点,是用于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的一种交换技术。
具有从实时的语音信号到高清晰度电视图像等各种高速综合业务的传输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050595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0.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资料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它使得我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共享。
以下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知识的复习整理。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计算机网络,简单来说,就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经历了从简单的终端连接到局域网、广域网,再到互联网的演变过程。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普及到商业、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主要由硬件、软件和协议三大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计算机(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
软件部分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如 Windows Server、Linux 等)、网络应用软件(如电子邮件客户端、网页浏览器等)。
协议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规则和标准,常见的协议有TCP/IP 协议、HTTP 协议、FTP 协议等。
三、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节点相互连接的形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星型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中心节点的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总线型拓扑结构中,所有节点都连接在一条总线上,某一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其他节点的通信,但总线故障会导致整个网络无法工作。
环型拓扑结构中,节点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环,数据沿着环单向传输,某个节点的故障会影响整个环的通信。
树型拓扑结构是一种分层结构,适用于分级管理和控制的网络。
网状型拓扑结构的可靠性最高,但建设和维护成本也最高。
四、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常见的网络体系结构有 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重点复习1.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在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在1969第一个网络诞生。
3、计算机网络的特征:①具有共享能力。
②各计算机自治(计算机自成系统)③网络协议支持(管理,控制和通信)④具有通信功能5.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总线型、星行、环形、树形。
6.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定义:是指实现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与资源共享的规则集合。
7.计算机网络的地址:①MAC地址。
②IP地址③域名地址。
8.按网络覆盖的地域范围分为:①局域网LAN②城域网MAN③广域网WAN9.互联网: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物理网络技术,互联网是由路由器互连在一起的物理网络的集合。
10、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包括四部分:主机系统、网络适配器、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11.无线传输介质分为地波、天波、微波和红外线等。
有线传输介质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缆。
12常用的网络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二层交换机、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
14.万维网是因特网上的网络应用系统,是一个大规模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提供交互式超媒体服务和大量的信息资源。
1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是指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16.OSI参考模型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送层、对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个层次17.OSI数据链路层3种媒介访问控制方法:1)争用2)令牌传递3)轮询18.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特点:资源共享、寻址与差错控制、路由选择、会话建立与管理、异构多重网络之间的通信、高带宽与多点共享、消除系统之间的差别与加密、负载平衡与拥塞控制。
19.应用层协议(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能让用户在两个相连的计算机之间文件传输; DNS协议:域名系统协议,提供正向解析,反向解析;TFTP:普通文件传输协议,与FTP 相似,但无需账号与口令;SMTP协议:简单邮件协议,将邮件从一台机数据传输给另一台; http:超文本协议,能够提供wed服务器):20.计算机网络组成必备要素:网络服务、传输媒介、通信协议,。
21.计算机网络可划分成两个结构化的子网: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通信子网管下三层)。
22.交换机的三种交换模式:直通式,存储转发式,碎片隔离式。
23.计算机网络由哪几部分组成?答:三部分:资源子网、通信子网、一系列网络协议。
24.资源子网:是由各计算机系统、终端控制器终端设备、软件和可供共享的数据库等组成。
其功能是负责全网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工作,向用户提供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存储能力、数据管理能力和数据输入输出能力以及其他数据资源。
25.通信子网由一些专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和连接它们的通信线路组成。
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网络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26.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2)多机系统互连阶段(初级计算机网络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局域网发展的重要阶段(3)标准化计算机网络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计算机局域网络的重要发展时期。
(4)新一代综合性、智能化、宽带、无线等高速安全网络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是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阶段27.网络协议:是通信系统必须共同遵守的一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协议定义了网络上的各种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相互通信、数据管理、数据交换的整套规则。
28.网络安全:是指为保护网络免受侵害而采取的措施的总和。
29.网络安全的最终目标是确保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30.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1.人为的疏忽2.人为的恶意攻击3.网络软件的漏洞4.非授权访问5.信息泄露或丢失6.破坏数据完整性31.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①身份验证技术②数据完整性技术③跟踪审计技术④信息伪造技术32.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有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可触发性等特征。
33.资源子网(高层网络):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
通信子网(低层网络):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34.计算机网络主要解决的问题:异种软件平台的互连。
异种硬件平台的互连。
不同网络交换设备及传输介质的互连。
35.协议:是指每一层次中指实体之间传输数据的规则。
协议的要素:①语法②语义③同步36.实体:指在每一层中实现该层功能的软件或硬件。
37.对等实体:分别位于不同系统对等层中的两个实体。
38.协议的功能:1.数据单元的分割与重组2.寻址,使得设备彼此认识,同时进行路径选择3.封装与拆封4.排序5.信息流控制6.差错控制,码率要求7.同步数据传输一致8.干路传输9.连接控制39.层次结构方法的优点:1.独立性强2.适应性强3.灵活性好,易于设计,实现和维护4.促进标准化40.TCP/IP是一组协议或称为协议簇。
TCP/IP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从上直下依次是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41.双绞线特点: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大类:STP外面由一层金属材料包裹,以减小辐射,防止信息被窃听,同时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但价格较高,安装也比较复杂; UTP无金属屏蔽材料,只有一层绝缘胶皮包裹,价格相对便宜,组网灵活。
42.光纤特点:(1)光纤的通频带很宽。
(2)无中继段长。
(3)由于光纤中传输的是光速,光速是不会受外界电磁干扰,不受电磁场和电磁辐射的影响。
(4)重量轻,体积小,方便安装。
(5)光纤通讯不带电,使用安全可用于易燃、易爆场所。
(6)使用环境温度范围宽。
43.物理层:是通过具体物理媒体将网络物理地连接在一起,目的是将原始的比特流从一台计算机主机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主机。
44.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发射二极管,对应的介质分别是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
45.光纤与铜线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提供更大的宽带2.轻便、传输距离远。
3.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难以拼接,但安全性好5.光纤传输系统比铜线传输系统造价高。
46.单工通信:只能一个方向传输。
半双工通信:双向传输,但只能一次一个方向传输。
全双工通信:双向传输,可以同时进行。
47.异步传输:是指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钟信号是相互独立的,但他们设置有相同的速率。
48.数据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
模拟数据是指在时间轴是连续变化的,在一定的范围有连续的无数个值。
49.模拟传输系统的构成:1.传输系统(传输线路和传输设备)2.源系统(信源+发送器)3.目的系统(信宿+接收器)50.信道的复用:对物理信道进行逻辑划分,以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信道复用主要有:模拟信道的复用、数字信道的复用、光纤信道的复用。
51.模拟信道的复用采用:1.频分多路复用FDM 2.数字信道:时分多路复用3.光纤信道:波分多路复用。
52.数据的交换方式:经典的数据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53.服务类型:面向连接服务。
无连接服务。
54.衡量数字信道的通信性能的指标有比特率(b/s)和波特率(bit/s)55.数据链路层:是在物理层提供无结构且可能出错传输的比特流服务基础上,通过执行数据链路层协议向网络层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将源主机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节点路由器或目的主机。
56.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流量控制机构。
差错控制机构。
链路管理。
帧的封装与解封。
帧的同步。
透明传输。
57.数据链路层的控制机制是指:流量控制机构。
差错控制机构。
58.实现流量控制的基本方法是滑动窗口机制。
59.差错校验:减少误码率提高传输质量,其一是要提高通信线路和网络设备的性能和质量,这要依赖于更大的投资和技术改进。
其二是采用差错控制技术。
差错控制技术是采用某种方法来发现并纠正传输错误。
60.提供网络服务者被称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
61.IPv6采用了长度为128位的IP地址,而IPv4的IP地址仅有32位。
62.PPP的三部分组成:一个将IP数据报封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PPP 既支持异步链路(无奇偶校验的8比特数据),也支持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
一个用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的链路控制协议LCP (Link Control Protocol)。
通信的双方可协商一些选项。
一套网络控制协议NCP,支持不同的网络层协议。
63.MAC层的访问控制方式:1.受控访问。
2.随机访问。
64.三种类型目的MAC地址:单播地址。
多播地址。
广播地址。
65.局域网的特点:1.共享传输信道2.高传输速率3.有限传输距离4.低误码率5.连接规范整齐6.用户集中,归属与管理单一7.采用多种传输介质及相应访问技术8.采用分布式控制和广播式通信9.简单的低层协议10.易于安装,组建,维护。
66.局域网主要包括:以太网、令牌环网、令牌总线网和无线局域网。
67.局域网构建:软件硬件,其他组件。
68.数据发送阶段:1.讲前先听2.无声则讲3有空就讲4.边讲边听5.冲突则等待6.多路传或夭折7.重复第一步。
69.数据的接收阶段:1.长度校验2.目的地址校验3.完整性校验4.本机处理70.网络接口卡NIC:物理层功能。
MAC子层功能。
网卡的大体工作流程。
71.局域网连网设备:多口中继器HUB。
网桥。
局域网交换机。
72.网络层:通信子网的最高层,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作用是实现主机到主机之间的通信,即点到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负责与资源子网的接口。
73.网络层协议:1.IP层提供的服务: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但是尽力的传输服务。
负责将分组数据从源主机送到目的主机。
2.IP的主要内容:规定了IP数据报的确切格式。
实现路由表的维护、路由选择以及数据报转发的功能。
体现不可靠的、尽力传输分组规则。
74.IP层的主要协议:①IP②ARP③RARP④ICMP⑤RIP75.IPv4是标识Internet上的主机和网络设备的唯一地址。
76.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的连接关系和物理布局。
77.IPv4地址的分类结构格式:A(网络号范围:1-126主机号范围:0.0.1-255.255.254 IP地址范围:1.0.0.1-126.255.255.254),B (128.1-191.254;0,1-255.254;128.1.0.1-191.254.255.254;),C (192.0.1-223.225.254;1-254;192.0.1.1-223.255.254.254;)为基本类,D类用于多播,E类保留。
IP地址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