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案例
第九章调控宏观经济《政府经济学》PPT课件
![第九章调控宏观经济《政府经济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c584e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1.png)
农产品的价格维持制度
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要按照支持价格收购 农产品,保持农场主投资的积极性。
当经济兴旺时,政府会减少对农产品的购买, 甚至会抛售以往收购的农产品,限制了总需 求的扩张。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第九章 调控宏观经济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目标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手段 第三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四节 宏观调控的启示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一、宏观调控的产生
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在1936年写的 《就业,利息和货币 通论》,提出了有效 需求原理,建立了宏 观经济理论体系。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政府的转移支付
主要包括政府发放的失业救济金和其他各种福 利支出
当经济衰退时,政府转移支付增加,从而给总 需求注入新的力量
当经济兴旺时,政府转移支付减少,对经济的 总体扩张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1.自动财政稳定器
定义: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和抑制,经济自动而 即时地朝正确的方向变化,借以对总供给和总 需求产生一种稳定作用的因素,也称内在稳定 器。
它包括税收,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农产品的价格 维持制度。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税收
税收乘数: 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税收 变化量之间的比率。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PPT 48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PPT 48张)](https://img.taocdn.com/s3/m/1487bec3b8f67c1cfad6b89d.png)
2.垄断组织及常见的形式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垄 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 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垄断联合比较常见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卡特尔;(2)辛迪加;(3)托拉斯;(4)康采恩。 垄断组织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资本主 义生产与资本的进一步集中,垄断组织形式不断 发生变化,如跨行业的混合联合公司。这是一种 新型的垄断组织。
20世纪80年代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 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的主要原因是:
(1) 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 了重大调整和变化,原来的传统基础工业在国民 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降低,电子、信息产业等新 兴产业部门兴起,从而使得处于基础部门的国有 企业的优势地位下降了。 (2) 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产品生命 周期大大缩短,市场供应小型化、多样化,国际 竞争激烈,这就要求企业经营灵活,应变能力强, 而国有企业不足以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正确理解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的特点,深刻把握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实质和经济运行的特征。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和发展
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历史演变的三个阶段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到19世纪70年代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由竞争阶段
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一,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占有,资本 家既是生产资料的直接所有者,同时也是资本主 义生产的直接组织者。 第二,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生产部门,都 存在着实力不相上下的各种不同的企业,任何一 个企业都不在该生产部门居于垄断地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宏观经济调控PPT课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宏观经济调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6cf5f510661ed9ac51f303.png)
2、供给学派的主张 信奉所谓萨伊定律(供给能够创造自身的需求)
(1)减税 (2)减少政府干预,增强商品和要素市场的竞争 (3)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增加,减缓政府预算支出 增长速度
11
(三)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学派在发达国家宏观调控中 的作用变迁
1、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现象之前,凯恩斯主义被各 国政府奉为主要的政策制定依据。
14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措施
1、财政政策 (1)增加和缩小政府支出 (2)增减税收 资金来源:税收融资、债务融资、货币融资
2、货币政策 (1)调节中央银行的贴现率 (2)进行公开市场业务 (3)改变存款准备金比例 (4)扩大信贷规模
15
3、收入政策 主要是限制工资上涨,使之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
(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国家对国际经济关系进 行干预 双边、区域、多变的协调,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各 种国际协定的签署
(五)劳资矛盾和其他矛盾需要政府出面协调 各国时有大规模罢工出现,美国金融危机期间民众对金 融机构高管高工资的不满与愤怒
7
三、发达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理论
(一)凯恩斯和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理论
1
第九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宏观经 济调控
第一节 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原 因及宏观调控理论基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 本主义,垄断资本利益集团可通过控制国家政权干预 社会经济生活,为自己的利益服务。(现实中的表现 之一:美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对华尔街金融垄断资本的 态度和政策)
2、后凯恩斯学派 (1)新剑桥学派:不同收入人群边际消费倾向不 同,强调改革分配制度,实现公平分配,提高有效 需求
(2)新古典综合派:通过财政货币政策,调节总 供求平衡,避免通货膨胀和失业。但在实践中常导 致出现过度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滞胀等问题 的出现。
上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具体案例
![上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具体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833ab55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b.png)
上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具体案例
上世纪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案例有很多,以下列举其中几个重要的案例:1. 新政:在美国的大萧条时期,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推出了一系列的新政政策,旨在扩大公共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税收和监管金融机构等,以刺激经济复苏。
这些政策帮助了大批失业者,并为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
2. 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同时制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全球经济秩序的规范。
该体系建立了固定汇率制度,限制了资本流动,以便稳定世界金融市场。
3. 经济计划: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实行了集中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对生产要素的统一配置和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统一规划,来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例如,苏联的五年计划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规划案例。
4. 紧缩政策: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面临高通胀和经济衰退的问题,政府采取紧缩政策来控制通胀和调整经济。
这些政策包括加息、削减公共支出和财政紧缩等,旨在稳定物价和恢复经济增长。
以美国为例,当时的总统罗纳德·里根推行了一系列减税和削减政府开支的政策,被称为里根经济学。
这些案例展示了上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采取的不同政策和措施,旨在应对经济危机、稳定通胀、推动经济增长等挑战。
虽然每个国家和时期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宏观调控一直是政府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手段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 政治经济学 第9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中国人民大学 政治经济学 第9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b0547a18fc4ffe473368ab42.png)
5 / 1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1. 国家调节不可能克服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不能消除部门间的比例破坏和经济结构失调。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推行的福利政策,无法 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占 有关系以及贫富悬殊的状况。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力图通过从政治和经济上 控制和剥削发展中国家,并通过转移污染严 重、能耗大的产业,妨碍这些国家的经济发 展,损害这些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资本主义国家与垄断资本互相结合。为私人垄断资 本追逐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具体表现 1. 使资本社会化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2. 使垄断资本的运动在国家垄断资本的参与下进行, 并受到国家的调节。 3. 使国家作为经济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作用,以 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为调节依据。
6
6 / 1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三种不同理论观点
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认识,理论界有三种观点: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 济,属于上层建筑。 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国家,既属于上层建筑, 又是经济基础。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属于经济基础。
7
7 / 1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 国有企业为整个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国有垄断资本存在的问题 经营机制不灵活、效率低下、造成巨大的财政包袱。
12
12 / 12
国有垄断资本存在问题的图示
13
13 / 12
国有垄断资本形式之二:国私共有垄断资本
国私共有垄断资本的组织形式 国私合营企业,即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 结合。 国私合营企业建立的途径 1. 国有垄断资本以参予制的方式与私人垄断资本合办 企业。 2. 国家和私人资本共同投资创立新企业。 3. 吸收私人垄断资本加入国家或地方政府所有企业。
政治经济学0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简明教程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0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简明教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dd5018866fb84ae45c8dbd.png)
第九章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和调节
2015-6-24
2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讲解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和调节的主要形式。通过本章学习, 使学生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与国家调 控的关系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 调节形式,从而正确认识国家干预和调节 的实质。
2015-6-24
第九章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和调节 24
2015-6-24
四、“福利国家”的困境与改革前景
1、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加重了财政困难
2、社会保障制度的负面效应日趋突出 3、高福利削弱了福利国家调控经济的能力
2015-6-24
第九章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和调节
25
讨 论
根据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说明其 对我国建立福利制度有何启示?
一、关于政府调控的两种不同观点
其一是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机制会自动把经济 运行调整到最佳状态,任何人为干预都是不必要 的而且是有害的。
其二是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政府干预主义,认为自 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有缺陷的,需要由政府对经 济进行宏观调控。
2015-6-24
第九章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和调节
(3)单纯地市场调节不仅不能解决社会矛盾,反而使阶 级矛盾激化
(4)市场调节无法解决商品生产者的狭隘经济利益与社 会公共利益的矛盾
2015-6-24
第九章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和调节
15
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2015-6-24 第九章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和调节 16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和调节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和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09d969d9c1c708a1284a44c8.png)
货币政策工具:(1)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指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2)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
(3)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形式包括:1)企业外部即流通过程的结合,如政府采购、发放补贴等等;2)企业内部即生产过程的结合,如国家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联合组建股份公司等等。
3)国家还可以代表垄断资本家总体直接掌握和经营资本,如运用国有财政资本,进行投资、消费,或者是建立国有企业等等。
作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
但是,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化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部分质变。
与私人垄断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1)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并以其巨大的力量,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
第九章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总结
![第九章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76e5185f524ccbff121849c.png)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的变化与国家调控
主要私有化方式: 1、出售公共部门的部分资产 2、自由化 3、特许招标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的变化与国家调控
私有化对于资本主义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 首先,私有化以后公司的主导权掌握在金 融资本和大的产业资本手里 其次,私有化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的根本 矛盾,只是在一定程度内起到有限的作用 最后,国有化和私有化都是资本主义进行 经济调整的手段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的变化与国家调控
2、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形式调整的实质
首先,就资本主义国有企业而言,仍然是垄断资 本主义所有制 其次,国私共有合营企业使私人垄断资本攫取高 额垄断利润。 再次,国家为私人垄断资本过剩的生产能力提供 了稳定的市场 最后,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 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制度环境
二、国家对经济干预调节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市场 失灵问题 2、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3、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矛盾需要依赖 于政府的力量加以协调和解决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宏观 经济调控
(1)市场解决不了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 (2)市场调节不能解决产业结构与经济协 调发展的矛盾 (3)单纯地市场调节不仅不能解决社会矛 盾,反而使阶级矛盾激化 (4)市场调节无法解决商品生产者的狭隘 经济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矛盾
2、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是由国家和私人垄断 组织联合投资形成的,是国家通过参与生 产和经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一种形式。 由于这种结合形式的企业往往在国家贷款、 补贴、订货、税收等方面得到优惠的条件, 从而使私人垄断资本可以获得有国家保障 的高额利润。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方式及实质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方式及实质](https://img.taocdn.com/s3/m/6ed8103eddccda38366baf5c.png)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方式及实质
1.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发达国家把铁路、电力等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收归国有,同时兴办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企业。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其目的是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
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3)财政政策调节。
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2.实质
国家干预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1 页共1 页。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https://img.taocdn.com/s3/m/700cb51755270722192ef70f.png)
NEW DEAL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
新政的背景:1929-1933年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胡佛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掉入沟底
新政的内容:整顿财政金融、 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政策、 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新政的评价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读读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 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罗斯福,一位出身高 贵的总统,一位腿部残疾 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 总统,一位最终成就了伟 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 于他的优秀品质。你觉得 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支撑起 他的成功?或许这正是我 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
罗斯福总统有哪些优秀
品质?
◆
身残志坚敢于直面困难、自信、果敢、信念坚定、乐
观豁达、爱国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勇于创新有政治远见,实施新政,使美国经济走 出低谷,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影响深远 ◆富有正义性,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帮助世界实 现了和平与安全。 ◆ ……
结合教材111——112页和课后阅读与思考, 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 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具体原因: • 盲目生产、无序竞争、自由放任主义盛行、财富分 配严重不均 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扩大 •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的刺激 生产和市场矛盾日益扩大 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 矛盾激化到总爆发
•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就要大量开采 煤炭;同时,资本家为了加紧剥削, 又要煤矿工勒紧裤带。一方面,煤矿 工人家里因为没钱买煤而挨冻,另一 方面,又从地下挖出来的煤“太多” 了,卖不出去。产品并非真正过剩, 只是由于工人被剥削得身无分文,没 有钱来购买煤。
•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其表现形式为生产销售冲突。在资本主义制 度下,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人民的 消费能力却没有相应提高,生产出来的东西 卖不出去;而国家又采取自由放任主义,整 个经济宏观失控,产销矛盾愈益尖锐,最后 终于大难临头,酿成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 界的经济危机。
政治经济学第9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政治经济学第9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d03ea37d69eae009581bec68.png)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三种不同理论观点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权力干预 经济,属于上层建筑;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国家,既属于上层建 筑,又是经济基础;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属于经济基础
11
11 / 1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第一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作用 •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调节
间的比例破坏和经济结构失调;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推行的福利政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资
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以及贫富悬殊的状况;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力图通过从政治和经济上控制和剥削发展
中国家,并通过转移污染严重、能耗大的产业,妨碍这些国
家的经济发展,损害这些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
10
10 / 12
国家垄断下的核工业和钢铁工业
15
15 / 12
二、国有垄断资本的特点及作用
国有垄断资本的特点
1. 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由国家直接控制和管理的,企业的盈
7
7 / 12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总之,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的结合,一方面没有改变资本主 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也不可能从 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 义的生产关系;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
12
12 / 12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一、国有垄断资本 二、国私共有资本 三、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 结合
13
13 / 12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案例(3篇)
![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6bbc9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3.png)
第1篇一、引言资本主义法律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保护私有财产权和市场经济秩序。
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以美国企业并购法律监管为例,分析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在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二、美国企业并购法律制度概述美国企业并购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法规:1. 反垄断法:《克莱顿法案》(Clayton Act)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是美国反垄断法的基石,旨在防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竞争。
2. 证券法:《1933年证券法》(Securities Act of 1933)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要求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披露相关信息,保护投资者权益。
3. 会计法:《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管。
4. 州级法律:各州根据本州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企业并购法律规范。
三、美国企业并购法律监管案例分析以下以美国微软公司收购雅虎公司为例,分析美国企业并购法律监管的实践。
1. 案例背景2008年,微软公司提出以446亿美元收购雅虎公司,但这一收购提议遭到雅虎董事会的拒绝。
随后,微软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提出反垄断审查申请。
2. 反垄断审查(1)审查程序微软向FTC提交了并购申请,FTC对并购案进行了反垄断审查。
审查过程中,FTC调查了微软与雅虎在搜索、广告、在线服务等领域的竞争关系,评估并购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2)审查结果经过审查,FTC认为微软收购雅虎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减少,损害消费者利益。
2008年8月,FTC正式批准了微软收购雅虎的提议,但要求微软在搜索、广告等领域对竞争对手开放部分技术。
3. 法律依据(1)反垄断法FTC根据《克莱顿法案》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对微软收购雅虎案进行反垄断审查,确保并购不会损害市场竞争。
市场经济与干预自由主义学原理的实践案例
![市场经济与干预自由主义学原理的实践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6e389a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7.png)
市场经济与干预自由主义学原理的实践案例市场经济和干预自由主义学原理是经济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市场经济指的是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来决定的经济体制,而干预自由主义学原理则是指政府在经济领域依据市场自由和个体自由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干预政策来保证公平与效率的双重目标。
本文将通过一些实践案例来探讨市场经济与干预自由主义学原理之间的关系。
一、就业保障政策在市场经济中,就业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
根据干预自由主义学原理,政府可以制定一些政策来促进就业的增长和稳定。
以中国为例,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保障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创业,减少企业的负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市场监管与公平竞争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但是自由竞争也可能导致市场垄断和剥削情况的发生。
因此,干预自由主义学原理提出了对市场进行适度的监管,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政府通过制定贸易政策和相关法规,防止市场垄断和不当的竞争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平竞争和市场有效运行。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和企业面临着风险和不确定性。
干预自由主义学原理主张在市场经济中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个体和企业提供一定的保障和救助。
例如,许多国家建立了庞大的社会保险体系,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以减轻个体和企业面对风险所带来的压力,增加其对市场经济的信心和稳定性。
四、经济危机应对市场经济存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而干预自由主义学原理强调政府在面临经济危机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避免危机的深化和恶化。
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干预措施,如降息、财政刺激计划和金融机构救助等,有效地稳定了金融市场,缓解了危机对经济的冲击,并推动了经济的复苏。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与干预自由主义学原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了解资本主义的教案:分析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关系
![了解资本主义的教案:分析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a52263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2.png)
了解资本主义的教案:分析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关系一、教学目标: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本质和运转机制,了解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案例分析、辨析对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运转机制。
2、市场经济的优缺点。
3、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意义和作用。
4、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运转机制1、教师输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在竞争市场经济基础上建立的,它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化经济运转机制。
生产资料主要指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三个要素,由于生产资料归私有,所有的生产活动和经济交易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2、提问: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什么特征?3、互动:辨析不同制度下经济发展的特征和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利弊,对于私有制和市场经济运作的理解。
第二节:市场经济的优缺点1、教师输入:市场经济是以自由竞争和供求关系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它的核心是利润追求和有效配置资源的过程。
市场经济往往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了经济总量和社会福利。
2、提问: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在哪里?3、互动:通过多项案例引导学生辨析市场经济的优劣,思考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改进的措施。
第三节: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意义和作用1、教师输入:市场经济能够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福利和利益,但它仍存在着市场失灵、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
政府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调控社会经济和环境,需要进行适当干预。
2、提问:政府如何干预市场经济?3、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
第四节: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关系1、教师输入: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是为了使市场经济更加健康和稳定,但政府过度干预也会破坏市场经济机制,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提问:政府应该如何协调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的关系?3、互动:通过讨论和辨析,引导学生思考市场经济和政府干预应该如何协调,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完整版)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案例运用
![(完整版)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案例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bae6d0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1b.png)
(完整版)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案例运用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案例运用——房地产1干预原因:(1)从公共产品层次上:商品房本身不是公共产品,而是私人产品。
(2)住房权方面,隶属于生存权,属于人的基本权利,是公共产品;但保证居住权不一定意味着对房屋的所有权。
(3)市场势力的垄断性层面上A商品房本身的供给并不垄断;B土地资源的垄断性在市场势力上,政府干预房地产应该仅仅从使用权的出让上进行干预,而不应该直接干预地产行业的商品房供给。
外部性层面:住房市场的外部性——民生问题宏观经济失调层面:房地产业的经济联动性(4)分配公平问题上市场分配强调效率,按照要素进行分配,但是要素禀赋本身就不是公平的,市场分配必然使得财富多的人拥有更多的住房,而财富不足的人难以实现住房权利2、干预目的公共品层次——满足居住权垄断性层次——保护土地资源、限制土地开发和使用,维持土地交易市场均衡发展,管制土地交易行为外部性层次——解决居民住房权利的民生问题宏观经济层面——利用房地产市场的联动作用,调节经济运行3、干预范围:(1)保证住房权利而不是住房所有权,因此保障失去住房权利的社会群体(2)干预土地交易市场、规范土地交易行为,限制土地交易规模(3)干预住房财富的分配不公,调节社会财富分配水平4、干预手段:(1)财政收入上的手段:税收调节财富的分配不公、缓解公平问题(房产税、契税、印花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管制—规费收入(2)财政支出上的手段:住房保障政策实施与落实—政策制定落实;普及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社保强制干预;银行利率调整(货币手段)总结:1、房地产市场失灵的方面并不在于商品房供给需求上,而在于土地使用权出让上、在于住房权利保障上、在于财富分配的公平问题上。
2、政府干预房地产,不应该是干预商品房的供给需求,更不应该参与到商品房的提供上来,而应通过保障性住房满足弱势群体的住房权;税收形式的公平分配财富,社会保障措施引导住房权实现。
3、政府应该整体通过税收、利率等政策引导房地产市场正常正确稳态发展,提升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联动性。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几种模式——兼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几种模式——兼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0ebe18e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76.png)
作者: 谷远峰
作者机构: 中南财经大学
出版物刊名: 学术界
页码: 58-62页
主题词: 通货膨胀;干预程度;宏观调控;经济大危机;经济增长;金融市场;总需求;资本主义;西方国家;经济运行
摘要: 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经济体制向以竞争机制为动力的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不可逆转的潮流。
就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几种模式作了回顾与分析。
认为:不受政府任何干预的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並不存在,所不同的仅是干预形式与干预程度上存在差异;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园丁型”国家干预经济的形式,是宏观控制同市场机制有效结合的较好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为私人垄断资本提供 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制度环境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的变化与国家调控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私有化 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弊端: (1)公共性与企业性对立 (2)资本主义国有企业仅仅是凯恩斯主义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宏观 经济调控
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宏观 经济调控
四、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控手段 1、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 3、产业政策 4、收入政策 5、经济计划
于政府的力量加以协调和解决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宏观 经济调控
(1)市场解决不了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 (2)市场调节不能解决产业结构与经济协
调发展的矛盾 (3)单纯地市场调节不仅不能解决社会矛
盾,反而使阶级矛盾激化 (4)市场调节无法解决商品生产者的狭隘
经济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矛盾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宏观 经济调控
2、国家参与经济调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国家长期的经济干预积累了巨额财
3、受国家直接或间接支持的私人垄断资本 国家对私人垄断资本直接或间接支持,是
指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各种经济调节措施, 为私人垄断资本控制的企业提供支持或制 造需求,以保证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正常运 行。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的变化与国家调控
4、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为表现形式的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
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资本属性
的这种反作用力,要求承认生产力的社会
本性的这种日益增长的压力,迫使资本家
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可能的限度内, 越来越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 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国家不得不 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
——恩格斯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的变化与国家调控
第九章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和调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解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 干预和调节的主要形式。通过本章学习, 使学生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与国家调 控的关系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 调节形式,从而正确认识国家干预和调节 的实质。
第九章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和调控
2、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是由国家和私人垄断
组织联合投资形成的,是国家通过参与生 产和经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一种形式。
由于这种结合形式的企业往往在国家贷款、 补贴、订货、税收等方面得到优惠的条件, 从而使私人垄断资本可以获得有国家保障 的高额利润。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的变化与国家调控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的变化与国家调控
1、国有垄断资本 它是由垄断资产阶级国家直接掌握和经营
的资本,形成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国家所有 制经济。
国家所有制经济的建立,主要有国有化 (把某些私人垄断企业有偿收归国有)和 投资创建(用财政拨款直接投资创建新企 业)两条途径。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的变化与国家调控
国家的宏观调节主要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 来进行的,其中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 策等。国家的微观规制是通过建立一整套 法律规则,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来进 行的。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的变化与国家调控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1、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国有化政策的原因
第一,国有化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要求 第二,国有化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私人垄断集团 第三,推行国有化是克服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震荡,
把经济运行调整到最佳状态,任何人为 预都是不必要的而且是有害的。 其二是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政府干预主义, 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是有缺陷的,需 要由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宏观 经济调控
二、国家对经济干预调节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市场
失灵问题 2、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3、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矛盾需要依赖
稳定经济的重要措施。 第四,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西欧国家广泛推行
“国有化”的意识形态基础。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的变化与国家调控
2、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形式调整的实质
首先,就资本主义国有企业而言,仍然是垄断资 本主义所有制
其次,国私共有合营企业使私人垄断资本攫取高 额垄断利润。
私有化对于资本主义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 首先,私有化以后公司的主导权掌握在金
融资本和大的产业资本手里 其次,私有化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的根本
矛盾,只是在一定程度内起到有限的作用 最后,国有化和私有化都是资本主义进行
经济调整的手段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宏观 经济调控
一、关于政府调控的两种不同观点 其一是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机制会自动
需求管理政策的一种手段,各国并没有将 其作为一项长远的经济战略。 (3)在实行国有化的过程中,政府干预限 制了企业的创造力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的变化与国家调控
主要私有化方式: 1、出售公共部门的部分资产 2、自由化 3、特许招标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 形式的变化与国家调控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任何一种社会经济体制 赖以运行的制度基础。当代资本主义的重 要变化之一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 式的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首先表现在国家作为国 有资本的所有者,通过参与资本主义再生 产过程对社会生产进行直接干预,形成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宏观 经济调控
五、国家经济调节的作用与局限性 1、国家经济调节,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经济
环境
首先,影响了经济周期的发展,减弱了经济危机 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冲击。
其次,能较好地克服市场调节本身的局限性,有 利于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改善。
再次,国家对经济的管制行为客观上有利于社会 整体利益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