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杠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各种杠杆,提取其共同特征,来认识杠杆。
(2)能在杠杆上确认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 )会画力臂
(4 )能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对杠杆的平衡进行猜想与假设,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力臂概念的建立,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及认识过程
教学难点:力臂的画法及杠杆的运用
【导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玩过跷跷板吗?我们欣赏一段动画,
(学生热情高涨,兴趣大增)
师:欣赏完动画,我们来动动手,比赛拔钉子,介绍提供的各种器材,看那组用的方法的最
多,最省力的是哪种方法?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借助一些工具就能容易的完成一些活动
投影:日常生活中使用工具的画面(撬棒、压水井手柄,羊角锤撬钉子)
师:结合你看到的动画及使用的工具找到这些工具的共同点
【自主预习案】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饶着__________ 转动的 _________ 叫杠杆。
2、五要素:支点指__________ ;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阻力是________ 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是________ 到__________ 的距离;阻力臂是 ________ 到
的距离。
3、作杠杆五要素示意图的步骤:先明确 ____________ ,再作出使杠杆转动的力和阻碍杠杆转
动的力,即___________ 力和__________ 力,要注意,这两个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作用点就
都应在__________ 上;再由支点向这两个力的作用线作__________ 线,分别标志出_________ 到
两个垂足的距离,即为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 。
4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 状态。
5•杠杆平衡条件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________________
总结出来的,其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
6 •根据杠杆使用活力情况,可将杠杆分为三类:
省力杠杆:动力臂_____ 阻力臂,动力_____ 阻力,如: ;
费力杠杆:动力臂_____ 阻力臂,动力_____ 阻力,如: ;
等臂杠杆:动力臂_____ 阻力臂,动力_____ 阻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堂探究案】
探究点1:力臂的画法
关于力臂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的数学模型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点”
为杠杆的支点;“线”是力的作用线,即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需要引起 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把力臂理解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长度”
。
(2) 作用在同一个点上的几个力,若它们的方向不同,那么力臂一般不同。
(3 )若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那么这个力的力臂就一定为零。
力臂的作法:欲作力臂找支点,再作二力延长线,经过支点作垂线,动阻力臂再分辨。可简 记为:一找点,二划线,三作垂线段,四标符号。 具体方法:
(1 )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 :。
(2 )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适当延长。
(3) 在从支点T 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在垂足处画出直角,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 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力的作用线重合, 让另一条直角边通过交点, 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
画垂线,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4) 把支点到垂足的距离用大括号括出或带有箭头的线段勾出,分别用 和.表示。
例:下列关于:的力臂的作图 中,正确的是( )
分析:A 图是从支点到力 的作用点的连线,不是力臂;B 图是从支点到力的末端点的连 线,也不是力臂; D 图是垂足 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更不是 力臂。因为它们都不符合力臂 的定义。
答案:C
探究点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⑴什么是杠杆的平衡状态:
⑵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什么要在水平位置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次测量的目的: (5) 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 调,使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O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2
实验序号 动力F 1 (牛) 动力臂L 1 (厘米) 阻力F 2 (牛) 阻力臂L 2 (厘米) 1 2 4 2
4 2 4
6 3 8 3
8
4
6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