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

导语:相信大家对于这几个字血浆纤维蛋白原还不太了解,我们可能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得各种各样的疾病,血浆纤维蛋白原是检测健康的一种指标,给

相信大家对于这几个字血浆纤维蛋白原还不太了解,我们可能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会得各种各样的疾病,血浆纤维蛋白原是检测健康的一种指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苦痛和折磨,让很多的人饱受着苦难,为此很多人也四处求医问诊,但是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那么这种疾病就没有办法治了吗?答案显然不是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吧!

方法:

1.纤维蛋白原与肝脏疾病纤维蛋白原系肝脏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浆,亦存在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正常血浆浓度为 1.5~3.5g/L,因此当肝脏严重受损,使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功能发生障碍,则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糖蛋白.可参与血栓及冠状动脉的形成和发展,是反映血栓状态一个指标,也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独立预报因子之一。纤维蛋白原升高提示机体纤溶活性降低,促血栓形成。

2.纤维蛋白原与肾病综合征 ( NS) NS患者的凝血因子改变,以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最为明显。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可达10g/L,这是由于合成增加的结果,这种增高与其从尿中丢失的量成比例,但纤维蛋白原的分解代谢率则正常。NS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胆固醇水平有显著相关性,而且两者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3.纤维蛋白原与粥样硬化纤维蛋白原和纤维素与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极为密切。已知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吸烟、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血清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血浆

血清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血浆 正常人从血管抽出的血液不加抗凝剂,自然凝固,经离心沉淀,下面红色部分为血细胞部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上面淡黄色部分就叫血清,里面没有第5、第8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 血浆的概念:正常人从血管抽出血液加抗凝剂(枸橼酸钠等),经离心沉淀,下面部分为血细胞,上面淡黄色部分就叫血浆,里面有第5、第8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 这里指新鲜血浆,时间长了,第5、8、因子也就失去活性啦。)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就是加不加抗凝剂,再者上面讲的成分。 血浆: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包括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原) 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的血浆。 血清 血液凝固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如将血液自血管内抽出,放入试管中,不加抗凝剂,则凝血反应被激活,血液迅速凝固,形成胶冻。凝血块收缩,其周围所析出之淡黄色透明液体即为血清,也可于凝血后经离心取得。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块,所以血清中无纤维蛋白原,这一点是与血浆最大的区别。而在凝血反应中,血小板释放出许多物质,各凝血因子也都发生了变化。这些成分都留在血清中并继续发生变化,如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并随血清存放时间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这些也都是与血浆区别之处。但大量未参加凝血反应的物质则与血浆基本相同。为避免抗凝剂的干扰,血液中许多化学成分的分析,都以血清为样品。 血浆 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是血液的重要组成分,呈淡黄色液体(因含有胆红素)。血浆的化学成分中,水分占90~92%,溶质以血浆蛋白为主。血浆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总称,用盐析法可将其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血浆蛋白质的功能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血液缓冲体系,参与维持血液酸碱平衡;运输营养和代谢物质,血浆蛋白质为亲水胶体,许多难溶于水的物质与其结合变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营养功能,血浆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或氧化分解供应能量;参与凝血和免疫作用。血浆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正负离子总量相等,保持电中性。这些离子在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血浆的各种化学成分常在一定范围内不断地变动,其中以葡萄糖、蛋白质、脂肪和激素等的浓度最易受营养状况和机体活动情况的影响,而无机盐浓度的变动范围较小。血浆的理化特性相对恒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首要表现。 血清,指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或指纤维蛋白已被除去的血浆。也就是说,血清是血浆的成分之一,现在知道血清去哪了吧 1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液体双试剂使用说明书

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分解产 物测定试剂 Reagent for P-FDP Test 版本号:YS2012-A01 编制日期:2012年1月 【预期用途】 本试剂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分解产物(FDP:Fibrin and 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的含量。FDP是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多种产物的总称,因为纤溶系统的亢进而增加,从而引起纤溶系统的异常,特别是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sseminated Intravacular Coagulation Syndrome)诊断,病程观察中,成为重要检查项目之一。随着凝固纤溶系统与肾病的关联被关注,可检测作为肾小球局部的凝固纤溶动态指标的尿中FDP。现在应用于肾炎,接受肾脏移植的患者,膀胱肿瘤,妊娠中毒症的诊断,病程观察,还用于对肾小球体内,下部尿路,流血中等反映凝固纤溶动态的检查。 【测定原理】 本品以乳胶凝集法为原理。样本中的FDP,可与附着在乳胶颗粒上的抗体产生抗原抗体的凝集反应,凝集反应产生的浊度的变化可通过测定特定波长的吸光度值,即可算出样本中FDP的含量。 【试剂成份】 组成规格比例主要组份 FDP试剂1:1 缓冲液、抗人FDP单克隆抗体胶乳颗粒 FDP校准品1ml(冻干) FDP、稳定剂,定值见瓶签 FDP质控品0.5ml(冻干) FDP、稳定剂,定值见瓶签 【试剂制备】 液体双试剂,可直接使用。 【稳定性和贮存】 本试剂在2~8℃避光条件下贮存(勿冷冻)可稳定至失效期;若试剂空白>1.5则视为失效。 【标本收集和处理】 新鲜血液9份体积与1份体积的0.11mol/L柠檬酸钠混合后,离心(3,000rpm,10~30分钟)后得到的上清可作为血浆样本使用。样本要采血后直接离心,当天进行检测。如当天不能检测的情况下,冷藏(2~10℃)可保存1天,冷冻(-80℃)可保存1个月。但是,解冻后的样本只限1次使用,不能反复冻溶。【操作参数】 【测定步骤】 空白管(B)校准管(S)样品管(U)蒸馏水(μL) 4 ― ― 校准液(μL)― 4 ― 样品(μL)― ― 4 试剂1(μL)100 100 100 混匀,37℃孵育3~5分钟 试剂2(μL)100 100 100 混匀,37℃孵育20秒后读取第一点吸光度,5分钟后读取第二点吸光度。将第二点吸光度减去第一点吸光度,读取各管的吸光度变化ΔA。【结果计算】 样本中FDP浓度(μg/mL)=×C S 式中:ΔA U样品管的吸光度变化 ΔA S校准管的吸光度变化 ΔA B空白管的吸光度变化 C S校准液中FDP的浓度 根据多点校准品浓度和对应吸光度变化值ΔA,采用多点非线性校准模式确定工作曲线,样本吸光度变化在工作曲线上相对应的浓度值即为测定浓度。 【校准】 请使用“yesen” FDP校准液。 【质量控制】 为确保测试质量,请使用“yesen”或其他商品化的定值控制血清与被测样本同时测试。控制血清给定的值必须经本方法确认。控制血清的使用可以检查仪器及试剂的性能。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包括仪器性能、温度控制、器皿的清洁和加样器的准确性。 【注意事项】 1.本试剂仅用于科研、实验、技术支持,不直接用于临床诊断; 2.请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及粘膜,一旦接触,应即用水冲洗污染部位; 3.试剂体积和样本体积可因仪器要求不同,按比例增减,计算公式不变; 4.不同方法学试剂的质控结果之间会存在差异,使用时请确保质控选择与试剂的方法学保持一致; 5.不同批号的试剂不建议混用,如混用应重新校准。 6.试剂中含有动物源性物质“抗体”,来源于非疫区,并经检验检疫,不排除含有其他未知的传染性物质存在,因此在使用时应按传染性物质对待。 7.当样本中FDP的浓度超过100μg/mL时,应将样本稀释后再测,测得的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参考值(参考范围)】 <5μg/mL,建议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可取本区域内健康体检者样品进行测定,得FDP均值和标准差s, 以±1.96s即95%置信区间为参考范围。 【性能数据】 下面结果是用本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试获得的。 1.试剂空白吸光度≤1.5(570nm,37℃)。 2.分析灵敏度:当样品中FDP浓度为20μg/mL时,其吸光度A≥0.010。 3.测量精密度:重复性CV批内%≤8%、CV批间%≤15%; 4.准确性:相对偏差不超过±15%; 5.线性范围:2.5μg/mL~100μg/mL (r>0.99); 6.抗干扰性:当样品中TBIL≤342μmol/L、TG≤20mmol/L、TC≤20mmol/L、Hb≤ 5.0g/L时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 7.方法比对:用本试剂与进口相同方法的试剂分别测定100例样本中FDP含量,结果y=0.982x+0.052r=0.999。 【产品特点】 1.消浊配方设计,保证很好的抗干扰性。 2.采用高品质的单克隆抗体,与其它蛋白不发生交叉反应。 3.测定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4.配套校准品,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方法:终点法反应时间:10分钟 主波长:570nm 副波长:无 样品量:4μL 试剂量:100μL/100μL 反应方向:正向定标方式:多点非线性元升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话:(021)67827182 传真:(021)67827181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867745754.html, E-mail:yesenbio@https://www.360docs.net/doc/867745754.html, 技术支持与用户服务 E-mail:yesen2011@https://www.360docs.net/doc/867745754.html, yesen1998@https://www.360docs.net/doc/867745754.html, (中国) E-mail:yesen2013@https://www.360docs.net/doc/867745754.html, yesen2014@https://www.360docs.net/doc/867745754.html, (境外) 地址:上海市松江工业区泖亭路188弄财富兴园-国际企业公园5号103-3 ΔA U-ΔA B ΔA S-ΔA B x x

纤维蛋白原定量偏高的治疗方法

纤维蛋白原定量偏高的治疗方法 我们可能对自身的纤维蛋白原定量还不太了解吧,这是反映我们正常身体机能的一项指标,通过对纤维蛋白原定量的了解,我们可以及时有效的对我们的身体做出调整,补充身体没缺乏的营养物质,如果有疾病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现在出现了很多人纤维蛋白原定量偏高,如何才能平衡纤维蛋白原定量偏高的情况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方法: 1.纤维蛋白原与肝脏疾病纤维蛋白原系肝脏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浆,亦存在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正常血浆浓度为1.5~3.5g/L,因此当肝脏严重受损,使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功能发生 障碍,则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 一种血浆糖蛋白.可参与血栓及冠状动脉的形成和发展,是反映 血栓状态一个指标,也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独立预报因子之一。纤维蛋白原升高提示机体纤溶活性降低,促血栓形成。 2.纤维蛋白原与肾病综合征 ( NS) NS患者的凝血因子

改变,以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最为明显。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可达10g/L,这是由于合成增加的结果,这种增高与其从尿中丢失的量成比例,但纤维蛋白原的分解代谢率则正常。NS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胆固醇水平有显著相关性,而且两者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3.纤维蛋白原与粥样硬化纤维蛋白原和纤维素与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极为密切。已知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吸烟、糖尿病,尤其是高血清甘油三酯都能引起血浆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升高,从而降低了纤溶酶原的合成。血液粘稠度比较高,这些均有利于纤维素的形成。纤维蛋白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作为凝血因子I由血液进入动脉壁内,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继发交联为纤维蛋白,可直接破坏内皮细胞吸附在红细胞表面,使动脉血栓发生率增加,并促进粥样斑快进展。另外血浆纤维蛋白原可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人们已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中纤维蛋白凝聚物的量组疾病 纤维蛋白原含量均增高,并都具有血液粘度增高.动脉粥样硬化甚者阻塞的特征.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纤维蛋白原定量偏高的相关情况,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纤维蛋白是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即凝血因子。 适应症用于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引起的低纤缩蛋白原血症。用量用法静滴,60滴/分钟,视病情而定。 注意事项 偶有过敏反应。仅供静脉输注,速度宜慢,快速过量输入可发生血管内凝血。反复多次输注可产生抗纤维蛋白原抗体,少数人可形成血栓。可成为传播传染性肝炎的媒介。本品一旦被溶解后,应立即使用。溶解后应为澄清并略带乳光的溶液,允许有微量细小的蛋白颗粒存在,输注时应使用带有过滤网的输血器。血栓静脉炎、动脉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者忌用。 规格 1.0/瓶,1.5/瓶。 纤维蛋白原(xianweidanbaiyuan)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分子量340,000,半衰期4~6日。血浆中参考值2~4克/升。纤维蛋白原由α、β、γ三对不同多肽链所组成,多肽链间以二硫键相连。在凝血酶作用下,α链与β链分别释放出A肽与B肽,生成纤维蛋白单体。在此过程中,由于释放了酸性多肽,负电性降低,单体易于聚合成纤维蛋白多聚体。但此时单体之间借氢键与疏水键相连,尚可溶于稀酸和尿素溶液中。进一步在Ca+2与活化的ⅩⅢ因子作用下,单体之间以共价键相连,则变成稳定的不溶性纤维蛋白凝块,完成凝血过程。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先天性缺乏,均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严重时可有出血倾向 进一步研究显示,纤维蛋白原与一种叫β3黏合素的受体结合,启动神经细胞上的表皮

生长因子受体,后者会抑制神经轴突的生长。 这项研究显示脊髓受伤后血液的渗透会妨碍神经再生,揭示了血液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在分子水平上的联系。如果能找到方法阻止纤维蛋白原启动神经细胞受体,可望促进脊髓的修复,缓解脊髓受伤导致的瘫痪症状。纤维蛋白原发挥凝血功能时,结合的受体蛋白质与此不同,因此有关疗法并不会妨碍它发挥正常凝血作用。 临床意义 1.纤维蛋白原与肝脏疾病纤维蛋白原系肝脏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浆,亦存在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正常血浆浓度为~L,因此当肝脏严重受损,使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功能发生障碍,则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糖蛋白.可参与血栓及冠状动脉的形成和发展,是反映血栓状态一个指标,也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独立预报因子之一。纤维蛋白原升高提示机体纤溶活性降低,促血栓形成。 2.纤维蛋白原与肾病综合征 ( NS) NS患者的凝血因子改变,以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最为明显。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可达10g/L,这是由于合成增加的结果,这种增高与其从尿中丢失的量成比例,但纤维蛋白原的分解代谢率则正常。NS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胆固醇水平有显着相关性,而且两者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3.纤维蛋白原与粥样硬化纤维蛋白原和纤维素与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极为密切。已知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吸烟、糖尿病,尤其是高血清甘油三酯都能引起血浆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升高,从而降低了纤溶酶原的合成。血液粘稠度比较高,这些均有利于纤维素的形成。纤维蛋白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作为凝血因子I由血液进入动脉壁内,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继发交联为纤维蛋白,可直接破坏内皮细胞吸附在红细胞表面,使动脉血栓发生率增加,并促进粥样斑快进展。另外血浆纤维蛋白原可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人们已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中纤维蛋白凝聚物的量组疾病纤维蛋白原含量均增高,并都具有血液粘度增高.动脉粥样硬化甚者阻塞的特征. 4.纤维蛋白原与心脑血管疾病对急性缺血综合征中血栓的研究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有冠状动脉阻塞病的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心肌梗死的范围也与纤维蛋白原增加程度密切相关。有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在其发生心肌梗死之前,往往有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现象。在心肌梗死病程中,再梗死多发生在纤维蛋白原水平超过7g/L的患者。 5.纤维蛋白原与血液流变学发现纤维蛋白原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及血小板聚集之间呈显着正相关,提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可使血液粘度增高.红细咆聚集增高,血小板聚集增高,从而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因其

冻干人纤维蛋白原说明书

冻干人纤维蛋白原说明书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S1******* 【中文名称】 冻干人纤维蛋白原 【产品英文名称】 Human Fibrinogen, Freeze Dried 【生产企业】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功效主治】 1.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缺乏症。 2.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严重肝 脏损伤;肝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大出血和因大手术、外伤或内出血等引起的纤维蛋白原缺乏而造成的凝血障碍。 【化学成分】 主要组成成分:人纤维蛋白原。 【药理作用】 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经凝血酶酶解变成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XIII)作用下,形成坚实纤维蛋白,发挥有效的止血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不可与其他药物同时合用。 【不良反应】 一般无不良反应,仅少数过敏体质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严重反应者应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禁忌症】 在严格控制适应症的情况下,无已知禁忌症。 【产品规格】 0.5g 【用法用量】 用法:使用前先将本品及灭菌注射用水预温至30~37℃,然后按瓶签标示量注入预温的灭菌注射用水,置30~37℃水浴中,轻轻摇动使制品全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以免蛋白变性)。用带有滤网装置的输液器进行静

脉滴注。滴注速度一般以每分钟60滴左右为宜。 用量:应根据病情及临床检验结果决定,一般首次给1~2g,如需要可 遵照医嘱继续给药。 【贮藏方法】 应严格保存于10℃以下避光干燥处。效期:在瓶签标明的有效期内使用。【注意事项】 1 本品专供静脉输注。 2 本品溶解后为澄清略带乳光的溶液,允许有少量细小的蛋白颗粒存在, 为此用于输注的输血器应带有滤网装置,但如发现有大量或大块不溶物 时,不可使用。 3 在寒冷季节溶解本品或制品刚从冷处取出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应特别注 意先使制品和溶解液的温度升高到30~37℃,然后进行溶解。温度过低 往往会造成溶解困难并导致蛋白变性。 4 本品一旦溶解应尽快使用。 招商代理信息 药店名称药店地址药店联系方式更新时间 冻干人纤维蛋白原网友点评 查看更多评论

人纤维蛋白原

人纤维蛋白原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人纤维蛋白原 英文名称:Human Fibrinogen 【成份】 主要组成成分:人纤维蛋白原。 【适应症】 1.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缺乏症。 2.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严重肝脏损伤;肝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大出血和因大手术、外伤或内出血等引起的纤维蛋白原缺乏而造成的凝血障碍。 【用法用量】 用法:使用前先将本品及灭菌注射用水预温至30~37℃,然后按瓶签标示量注入预温的灭菌注射用水,置30~37℃水浴中,轻轻摇动使制品全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以免蛋白变性)。用带有滤网装置的输液器进行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一般以每分钟60滴左右为宜。用量:应根据病情及临床检验结果决定,一般首次给1~2g,如需要可遵照医嘱继续给药。 【不良反应】 一般无不良反应,仅少数过敏体质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严重反应者应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禁忌】 在严格控制适应症的情况下,无已知禁忌症。 【注意事项】 1本品专供静脉输注。2本品溶解后为澄清略带乳光的溶液,允许有少量细小的蛋白颗粒存在,为此用于输注的输血器应带有滤网装置,但如发现有大量或大块不溶物时,不可使用。

3在寒冷季节溶解本品或制品刚从冷处取出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先使制品和溶解液的温度升高到30~37℃,然后进行溶解。温度过低往往会造成溶解困难并导致蛋白变性。4本品一旦溶解应尽快使用。 【特殊人群用药】 儿童注意事项: 尚无研究资料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慎用,只有经过利弊权衡后认为患者确有必要使用时方可使用,并在医师指导和严密观察下使用。 老人注意事项: 尚无研究资料 【药物相互作用】 不可与其他药物同时合用。 【药理作用】 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经凝血酶酶解变成纤维蛋白,在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XIII)作用下,形成坚实纤维蛋白,发挥有效的止血作用。 【贮藏】 应严格保存于10℃以下避光干燥处。效期:在瓶签标明的有效期内使用。 【有效期】 24个月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S2*******

纤维蛋白原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wantaiderui

纤维蛋白原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 1.1包装规格 1) 试剂1:50mL×1、试剂2:50mL×1; 2) 试剂1:50mL×2、试剂2:50mL×2; 3) 试剂1:50mL×1、试剂2:25mL×1; 4) 试剂1:50mL×2、试剂2:25mL×2; 5) 试剂1:45mL×1、试剂2:15mL×1; 6) 试剂1:45mL×3、试剂2:15mL×3; 7) 试剂1:48mL×1、试剂2:12mL×1; 8) 试剂1:48mL×3、试剂2:12mL×3; 9) 试剂1:50mL×1、试剂2:10mL×1; 10)试剂1:50mL×3、试剂2:10mL×3; 11)试剂1:60mL×1、试剂2:20mL×1; 12)试剂1:96mL×1、试剂2:24mL×1; 13)试剂1:100mL×1、试剂2:20mL×1。 1.2组成成分 试剂1:Tris-HCl缓冲液(pH7.5) 20mmol/L 聚乙二醇-6000 2% 试剂2:Tris-HCl缓冲液(pH7.5) 20mmol/L 抗人纤维蛋白原抗体适量 2.1试剂装量

应不低于试剂瓶签标示装量。 2.2外观 试剂1:无色澄清液体;试剂2:无色或黄色澄清液体。 2.3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37℃、340 nm波长、1cm光径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大于1.5。 2.4准确性 测试纤维蛋白原的参考物质NIBSC Lot#4,SSC,测试结果的均值与参考物质标示值的偏差应不超过±15%。 2.5重复性 测定不同浓度样本(高、中、低三个浓度),其结果的变异系数应不超过10%。 2.6批间差 测定在参考范围内的样本,其结果的相对极差R应不超过15%。 2.7线性 在[0.5, 6.0]g/L范围内,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应不小于0.990; [0.5, 2.0]g/L浓度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0.3g/L,(2.0, 6.0]g/L浓度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5%。 2.8分析灵敏度 浓度为0.5g/L纤维蛋白原样本时,吸光度差值应在0.001~0.2范围内。 2.9稳定性 在2℃~8℃贮存达到12个月的试剂,性能指标应符合2.2、2.3、2.4、2.5、2.7、2.8之规定。

纤维蛋白原(FIB)测试盒使用说明

纤维蛋白原(FIB)测试盒使用说明 货号:BC0050 试剂名称规格(200T)试剂主要成分 R1凝血酶试剂(液体)1ml×6瓶>100u/ml牛凝血酶,稳定剂适量,防腐剂适量。 R2纤维蛋白原标准品1ml×1瓶200~400mg/dL纤维蛋白原,缓冲液适量,稳定剂适量。R3咪唑缓冲液(IBS)75ml×2瓶 2.84×10-2M巴比妥钠,稳定剂适量。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凝固法为原理的各类半自动及全自动血凝仪检测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 含量。 二、试剂保存和稳定性: 2~8℃保存,未开封试剂有效期内稳定。 凝血酶试剂(液体):开封后2~8℃下可稳定1周。 纤维蛋白原标准品:复溶后在2~8℃下可稳定4小时。缓冲液2~8℃保存。 三、操作过程: 1、检测前准备 凝血酶试剂:使用前轻摇颠倒混匀. 纤维蛋白原标准血浆:按标签要求用去离子水复溶。静置使其完全溶解,轻摇颠倒混匀。禁 用含防腐剂的水。 2、样本收集和处理: 新鲜静脉血与0.109gM的柠檬酸三钠按9:1(V/V)混合均匀,以3000rpm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血浆,在2~3小时内进行实验。 3、检测流程:

①、标准曲线制作:将复溶后的纤维蛋白原标准品用缓冲液分别作1:5(100μl血浆+400μl缓冲液)、1:10、1:15、1:20、1:30稀释,取此不同浓度的标准血浆各200μl,37℃预温3分钟,然后分别加入凝血酶试剂100μl(不需预温),测定凝固时间。 ②、待测血浆用缓冲液作1:10稀释,取待测血浆200μl,37℃预温3分钟,加入凝血酶试剂100μl,测定凝固时间。 ③、标准曲线绘制:以不同浓度的纤维蛋白原标准品含量(mg/dL)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凝固时间为纵坐标,在双对数纸上作出标准曲线,或把FIB的浓度与相应的凝固时间输入到血凝仪中。不同稀释度的标准血浆浓度计算:以测标本时1:10的稀释倍数与其它稀释倍数的比值作为稀释系数计算。以下为范例(FIB标准血浆浓度为312mg/dL): 参比品稀释倍数稀释系数FIB浓度(mg/dL)凝固时间(s) 1:510/5=2624××× 1:1010/10=1312××× 1:1510/15=0.67208××× 1:2010/20=0.5156××× 1:3010/30=0.33104××× 待测标本FIB含量可以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或将标准曲线输入半自动或全自动血凝仪,标本结果即自动报出。 如果凝固时间不在标准曲线范围内,建议重新稀释病人血浆:凝固时间过长,可作1:5稀释后测定,结果乘以0.5;凝固时间过短,可作1:20稀释后测定,结果乘2。 四、测定原理: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在过量凝血酶的作用下,它会由可溶的蛋白转变成不可溶的聚合物,从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具有很高的外显率,绝大多数患者是杂合子,但是,文献中也有少量纯合子和复合杂合子报道。本病多数呈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病因是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的3个环节:①纤维蛋白肽A或B释放异常;②纤维蛋 白原单体聚化异常;③纤维蛋白原单体交联缺陷。 1流行病学 第一例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于1965年首次报道,截至目前共发现约200个患有该疾病的家系。本病女性多见。 2发病机制 纤维蛋白原分子的功能异常涉及纤维蛋白形成和稳定的所有重要步骤。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多肽首先需要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裂解,释放出纤维蛋白多肽A和纤维蛋白多肽B,产生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再进行多聚化。因子Ⅻa可以稳定多聚化的纤维蛋白。异常纤维蛋白血症的患者由可溶性纤维蛋白原向不可溶性纤维蛋白转化的过程发生障碍。 最为常见的缺乏是纤维蛋白多聚化的缺乏。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也可以由于纤维蛋白原多肽裂解的缺乏引起。有些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患者所产生的纤维蛋白不能被纤溶过程所溶解,这部分患者具有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倾向。因此,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患者既可能发生出血,也可能发生血栓,或者无临床表现,异常的血凝块形成可以导致出血而纤维蛋白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抵抗或 者血小板聚集调控的异常则可导致血栓的发生。 许多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患者可能同时有伤口愈合不良的表现。杂合型的异常纤维蛋白血症的患者一般含有50%的正常纤维蛋白原,足以满足机体凝血的需要,但是异常的纤维蛋白原可能影响正常的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的转化,因此,在多数患者的出血倾向要比估计的严重。当纤维蛋白原的异常导致纤维蛋白原分泌减少或是清除加速,则形成所谓低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目前共有23例相关病例报道。 3临床表现 约40%的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是无症状的45%~50%的病例表现为出血病,而剩余的10%~15%的患者表现为血栓性疾病(静脉或动脉)或者同时具有出血和血 栓形成的倾向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出血非常轻微,多表现为软组织出血、易发生淤斑和经血过多等。虽然手术中或术后出血也有报道但是,多数情况下都不致有生命危险。具有血栓形成倾向的异常纤维蛋白血症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血栓形成,很少产生致命的影响。其他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表现包括自发性流产、伤口愈合不良等。

纤维蛋白原(含临床意义)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纤维蛋白是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即凝血因子。 适应症用于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引起的低纤缩蛋白原血症。用量用法静滴,60滴/分钟,视病情而定。 注意事项 偶有过敏反应。仅供静脉输注,速度宜慢,快速过量输入可发生血管内凝血。反复多次输注可产生抗纤维蛋白原抗体,少数人可形成血栓。可成为传播传染性肝炎的媒介。本品一旦被溶解后,应立即使用。溶解后应为澄清并略带乳光的溶液,允许有微量细小的蛋白颗粒存在,输注时应使用带有过滤网的输血器。血栓静脉炎、动脉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者忌用。 规格 1.0/瓶,1.5/瓶。 纤维蛋白原(xianweidanbaiyuan)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分子量340,000,半衰期4~6日。血浆中参考值2~4克/升。纤维蛋白原由α、β、γ三对不同多肽链所组成,多肽链间以二硫键相连。在凝血酶作用下,α链与β链分别释放出A肽与B肽,生成纤维蛋白单体。在此过程中,由于释放了酸性多肽,负电性降低,单体易于聚合成纤维蛋白多聚体。但此时单体之间借氢键与疏水键相连,尚可溶于稀酸和尿素溶液中。进一步在Ca+2与活化的ⅩⅢ因子作用下,单体之间以共价键相连,则变成稳定的不溶性纤维蛋白凝块,完成凝血过程。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先天性缺乏,均可使血浆纤

维蛋白原浓度下降,严重时可有出血倾向 进一步研究显示,纤维蛋白原与一种叫β3黏合素的受体结合,启动神经细胞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者会抑制神经轴突的生长。 这项研究显示脊髓受伤后血液的渗透会妨碍神经再生,揭示了血液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在分子水平上的联系。如果能找到方法阻止纤维蛋白原启动神经细胞受体,可望促进脊髓的修复,缓解脊髓受伤导致的瘫痪症状。纤维蛋白原发挥凝血功能时,结合的受体蛋白质与此不同,因此有关疗法并不会妨碍它发挥正常凝血作用。 临床意义 1.纤维蛋白原与肝脏疾病纤维蛋白原系肝脏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浆,亦存在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正常血浆浓度为1.5~3.5g/L,因此当肝脏严重受损,使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功能发生障碍,则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糖蛋白.可参与血栓及冠状动脉的形成和发展,是反映血栓状态一个指标,也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独立预报因子之一。纤维蛋白原升高提示机体纤溶活性降低,促血栓形成。 2.纤维蛋白原与肾病综合征( NS) NS患者的凝血因子改变,以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最为明显。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可达10g/L,这是由于合成增加的结果,这种增高与其从尿中丢失的量成比例,但纤维蛋白原的分解代谢率则正常。NS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胆固醇水平有显著相关性,而且两者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3.纤维蛋白原与粥样硬化纤维蛋白原和纤维素与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极为密切。已知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吸烟、糖尿病,尤其是高血清甘油三酯都能引起血浆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升高,从而降低了纤溶酶原的合成。血液粘稠度比较高,这些均有利于纤维素的形成。纤维蛋白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作为凝血因子I由血液进入动脉壁内,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继发交联为纤维蛋白,可直接破坏内皮细胞吸附在红细胞表面,使动脉血栓发生率增加,并促进粥样斑快进展。另外血浆纤维蛋白原可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人们已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中纤维蛋白凝聚物的量组疾病纤维蛋白原含量均增高,并都具有血液粘度增高.动脉粥样硬化甚者阻塞的特征. 4.纤维蛋白原与心脑血管疾病对急性缺血综合征中血栓的研究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有冠状动脉阻塞病的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心肌梗死的范围也与纤维蛋白原增加程度密切相关。有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在其发生心肌梗死之前,往往有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现象。在心肌梗死病程中,再梗死多发生在纤维蛋白原水平超过7g/L的患者。

纤维蛋白原(FIB)

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方法操作规程 一.【产品名称】 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测定试剂盒(凝固法) 二.【预期用途】 用于体外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用于辅助诊断。 三.【临床意义】 FIB含量增高:见于糖尿病及其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炎尿毒症,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等。 FIB含量减低: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等。 四.【检验原理】 采用Clauss凝固法原理,高浓度凝血酶存在时,待测稀释血浆的凝固时间与其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成反比关系。 五.【主要组成成分】 1.FIB凝血酶:5瓶/6瓶(内含凝血酶、缓冲液、高岭土、稳定剂、防腐剂) 2. FIB定值血浆:1瓶,定值见瓶标 FIB定值血浆经HBsAg、HIV抗体、HCV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但仍需如病人样本一样小心处理。 3.FIB缓冲液:2瓶(内含缓冲液、防腐剂) 4.说明书:1份 注:不同批号试剂盒中各组份不可互换。 六.【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未开启试剂于+2℃~+8℃保存可稳定至标签所示失效日期。FIB凝血酶试剂复溶后于+2℃~+8℃可保存7天;4小时内-20℃冻存,可稳定20天,使用时37℃迅速解冻,勿反复冻融。FIB定值血浆复溶后于+2℃~+8℃可保存8小时。 七.【适用仪器】血凝分析仪。 八.【样本要求】 1. 静脉采血,置于含有1/10体积0.109mol/L枸橼酸酸钠抗凝液(1份抗凝液+9份全血)的塑料管或 硅化玻璃管中,轻轻颠倒混匀,3000rpm(或2500g)离心15分钟,收集上层液(血浆,黄色)。 2.不宜使用EDTA●Na2、肝素、草酸盐作为抗凝剂。 3.红细胞比容超过55%或小于20%时,应调整抗凝剂用量。抗凝剂体积(ml)=0.00185x血液体积(ml) x(100 - 比容)。 4.样本采集避免溶血及组织液污染。 5.样本保存时间如下:+2℃~+8℃保存,不宜超过8小时。 九.【检验方法】 1. 试剂重建与保存 每瓶FIB凝血酶加入瓶标标示体积的蒸馏水,轻摇溶解。 每瓶FIB定值血浆加入1.0ml蒸馏水,静置3分钟,轻摇复溶。 2. 半自动血凝仪、手工测定 (1)标准曲线制备 将复溶后的定值血浆用缓冲液分别作1:5(100ul血浆+400ul缓冲液)、1:10、1:15、1:20、 1:30稀释(有些型号的仪器血浆1:30稀释时可能测不出来,这时只需做1:5、1:10、1:15、1:20 四个点)。取不同稀释度定值血浆各200ul,37℃预温3分钟,然后分别加入凝血酶溶液100ul, 测定凝固时间(s)。

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分析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2008-08-19 14:54:00 ]阅读:30编辑:studa20 作者:王玉斌刘晓棠陈文俊傅益谋孙红雨张武 【摘要】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含量与抗肿 瘤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188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 后血浆FIB含量,1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恶性肿瘤组FIB含量(5.05±1.12)g/L较健康体检组(2.91±0.87g/L)显著升高(P<0.01)。临床Ⅲ、 Ⅳ期患者FIB含量(5.13±1.48g/L)显著高于Ⅰ、Ⅱ期(4.62±1.26g/L)的患者(P<0.05)。治疗后有效的患者FIB含量(2.92±1.33g/L)较治疗前(4.85±1.36g/L)显著下降(P<0.01)。无效者治疗前FIB含量(5.41±1.05g/L) 与治疗后(4.85±1.26g/L,)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血浆FIB含量在 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浆纤维蛋白原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the changes of plasma fibrinogen(FIB) content in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Methods Automated coagulation analyze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FIB content in 188 cases of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115 cases healthy medical checkup people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FIB content of the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ealthy persons(P<0.01) . The FIB content of patients in stage Ⅲ and Ⅳ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tageⅠand Ⅱ(P<0.05) . The FIB conten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patients with curative effect(P<0.01) , but the FIB content in patie nts without effect didn’t change (P>0.05) . Conclusion The FIB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agnosis ,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malignant tumor patients. 【Key words】 malignant tumur plasma fibrinogen(FIB) analysis 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多存在高凝状态,其原因之一可能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升高有关[1]。作为血液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凝血蛋白,其水平变化不仅 与凝血障碍有关,而且与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有一定关系[2,3]。作者自2002 年11月至2005年11月,对收治的18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FIB检测,探讨其与临 床分期、治疗疗效的关系,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88例(肿瘤组),其中男112 例,女76 例;年龄23~

纤维蛋白原(含临床意义)知识交流

纤维蛋白原(含临床意 义)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纤维蛋白是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即凝血因子。 用于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引起的低纤缩蛋白原血症。 用量用法静滴,60滴/分钟,视病情而定。 注意事项 偶有过敏反应。仅供静脉输注,速度宜慢,快速过量输入可发生血管内凝血。反复多次输注可产生抗纤维蛋白原抗体,少数人可形成血栓。可成为传播传染性肝炎的媒介。本品一旦被溶解后,应立即使用。溶解后应为澄清并略带乳光的溶液,允许有微量细小的蛋白颗粒存在,输注时应使用带有过滤网的输血器。血栓静脉炎、动脉血栓形成、心肌梗 死、心功能不全者忌用。 规格 1. 0/瓶,1. 5/瓶。 纤维蛋白原(xianweidanbaiyuan ) —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 分子量340 , 000,半衰期4?6日。血浆中参考值2?4克/升。纤维蛋白原由a、B、丫三对不同多肽链所组成,多肽链间以二硫键相连。在凝血酶作用下,a链与3链分别释放出A肽与B肽,生成纤维蛋白单体。在此过程中,由于释放了酸性多肽,负电性降低,单体易于聚合成纤维蛋白多聚体。但此时单体之间借氢键与疏水键相连,尚可溶于稀酸和尿素溶液中。进一步在Ca+2与活化的xm因子作用下,单体之

间以共价键相 连,则变成稳定的不溶性纤维蛋白凝块,完成凝血过程。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先天性缺乏, 均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严重时可有出血倾向 进一步研究显示,纤维蛋白原与一种叫 3 3黏合素的受体结合,启动神经细胞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者会抑制神经轴突的生长。 这项研究显示脊髓受伤后血液的渗透会妨碍神经再生,揭示了血液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在分子水平上的联系。如果能找到方法阻止纤维蛋白原启动神经细胞受体,可望促进脊髓的修复,缓解脊髓受伤导致的瘫痪症状。纤维蛋白原发挥凝血功能时,结合的受体蛋白 质与此不同,因此有关疗法并不会妨碍它发挥正常凝血作用。 临床意义 1 ?纤维蛋白原与肝脏疾病纤维蛋白原系肝脏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浆,亦存在于血小板 和巨核细胞。正常血浆浓度为 1.5?3.5g/L,因此当肝脏严重受损,使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功 能发生障碍,则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糖蛋白?可 参与血栓及冠状动脉的形成和发展,是反映血栓状态一个指标,也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 独立预报因子之一。纤维蛋白原升高提示机体纤溶活性降低,促血栓形成。 2 ?纤维蛋白原与肾病综合征(NS)NS患者的凝血因子改变,以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 最为明显。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可达I0g/L,这是由于合成增加的结果,这种增高与其从尿中 丢失的量成比例,但纤维蛋白原的分解代谢率则正常。NS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胆固醇水平 有显著相关性,而且两者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3 ?纤维蛋白原与粥样硬化纤维蛋白原和纤维素与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极为密切。 已知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吸烟、糖尿病,尤其是高血清甘油三酯都能 引起血浆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升高,从而降低了纤溶酶原的合成。血液粘稠度比较高,这些均有利于纤维素的形成。纤维蛋白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作为凝血因子I由血液进入 动脉壁内,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继发交联为纤维蛋白,可直接破坏内皮细胞吸附在红细胞表面,使动脉血栓发生率增加,并促进粥样斑快进展。另外血浆纤维蛋白原可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人们已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中纤维蛋白凝聚物的量组疾病纤维蛋白原含量均增高,并都具有血液粘度增高?动脉粥样硬化甚者阻塞的特征. 4 ?纤维蛋白原与心脑血管疾病对急性缺血综合征中血栓的研究表明,血浆纤维蛋白 原水平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有冠状动脉阻塞病的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心肌梗死

纤维蛋白原测定试剂盒(Clauss改进法)

纤维蛋白原测定试剂盒(Clauss改进法) 使用说明书 产品名称 1.通用名称:纤维蛋白原测定试剂盒 2.英文名称:FIB 包装规格 10×2ml,10×4ml,5×2ml,10×10ml 预期用途 本试剂盒用于检测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 1)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常见于急性炎症、手术后、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症状。 2)纤维蛋白原含量减低常见于先天性低(无)FIB血症、原/继发性纤溶、异常FIB血症、重度贫血等。 检验原理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在过量凝血酶的作用下,会由可溶的蛋白转变成不可溶的聚合物,从而形成纤维蛋白凝块。血浆的凝固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成反比。 主要组成成份 咪唑缓冲液50mM 凝血酶36.68IU/ml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2-8℃可保存12个月,未开封试剂有效期内稳定。开封复溶后37℃下试剂可稳定7天。 适用仪器 适用于SYSMEX CA-50半自动血凝仪,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STAGO 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 样本要求 新鲜静脉血与0.109M的柠檬酸钠按9:1混合均匀,以3000rpm离心15分钟(建议使用低温离心机),收集上层液体(血浆),在2小时内进行实验。如果样品2小时内不能检测,血浆应冻存。-20℃以下冷冻保存两周,-70℃以下冷冻可保存一个月。冻存的样品检测前必须37℃迅速解冻,不可反复冻融。 检验方法 1.定值血浆及样本稀释: 将复溶后的定值血浆用FIB缓冲液分别作1:5(100μl血浆+400μl缓冲液),1:10 1:15,1:20,1:30稀释,待测样本作1:10稀释。 2.操作步骤: 3.计算: 标准曲线绘制:以不同浓度的纤维蛋白原参比血浆含量(mg/dl)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凝固时间为纵坐标,在双对数纸上作出标准曲线,或把FIB的浓度与相应的凝固时间输入到血凝仪中。 不同稀释度的参比血浆浓度计算:以测标本时1:10的稀释倍数与其它稀释倍数的比值作为稀释系数计算。以下为范例(FIB标准血浆浓度为260mg/dL):

纤维蛋白原(含临床意义)知识交流

纤维蛋白原(含临床意 义)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纤维蛋白是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即凝血因子。 适应症用于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引起的低纤缩蛋白原血症。用量用法静滴,60滴/分钟,视病情而定。 注意事项 偶有过敏反应。仅供静脉输注,速度宜慢,快速过量输入可发生血管内凝血。反复多次输注可产生抗纤维蛋白原抗体,少数人可形成血栓。可成为传播传染性肝炎的媒介。本品一旦被溶解后,应立即使用。溶解后应为澄清并略带乳光的溶液,允许有微量细小的蛋白颗粒存在,输注时应使用带有过滤网的输血器。血栓静脉炎、动脉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者忌用。 规格 1.0/瓶,1.5/瓶。 纤维蛋白原(xianweidanbaiyuan)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分子量340,000,半衰期4~6日。血浆中参考值2~4克/升。纤维蛋白原由α、β、γ三对不同多肽链所组成,多肽链间以二硫键相连。在凝血酶作用下,α链与β链分别释放出A肽与B肽,生成纤维蛋白单体。在此过程中,由于释放了酸性多肽,负电性降低,单体易于聚合成纤维蛋白多聚体。但此时单体之间借氢键与疏水键相连,尚可溶于稀酸和尿素溶液中。进一步在Ca+2与活化的ⅩⅢ因子作用下,单体之间以共价键相

连,则变成稳定的不溶性纤维蛋白凝块,完成凝血过程。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先天性缺乏,均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严重时可有出血倾向 进一步研究显示,纤维蛋白原与一种叫β3黏合素的受体结合,启动神经细胞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者会抑制神经轴突的生长。 这项研究显示脊髓受伤后血液的渗透会妨碍神经再生,揭示了血液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在分子水平上的联系。如果能找到方法阻止纤维蛋白原启动神经细胞受体,可望促进脊髓的修复,缓解脊髓受伤导致的瘫痪症状。纤维蛋白原发挥凝血功能时,结合的受体蛋白质与此不同,因此有关疗法并不会妨碍它发挥正常凝血作用。 临床意义 1.纤维蛋白原与肝脏疾病纤维蛋白原系肝脏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浆,亦存在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正常血浆浓度为1.5~3.5g/L,因此当肝脏严重受损,使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功能发生障碍,则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糖蛋白.可参与血栓及冠状动脉的形成和发展,是反映血栓状态一个指标,也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独立预报因子之一。纤维蛋白原升高提示机体纤溶活性降低,促血栓形成。 2.纤维蛋白原与肾病综合征 ( NS) NS患者的凝血因子改变,以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最为明显。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可达10g/L,这是由于合成增加的结果,这种增高与其从尿中丢失的量成比例,但纤维蛋白原的分解代谢率则正常。NS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胆固醇水平有显著相关性,而且两者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3.纤维蛋白原与粥样硬化纤维蛋白原和纤维素与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极为密切。 已知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吸烟、糖尿病,尤其是高血清甘油三酯都能引起血浆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升高,从而降低了纤溶酶原的合成。血液粘稠度比较高,这些均有利于纤维素的形成。纤维蛋白原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作为凝血因子I由血液进入动脉壁内,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继发交联为纤维蛋白,可直接破坏内皮细胞吸附在红细胞表面,使动脉血栓发生率增加,并促进粥样斑快进展。另外血浆纤维蛋白原可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人们已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中纤维蛋白凝聚物的量组疾病纤维蛋白原含量均增高,并都具有血液粘度增高.动脉粥样硬化甚者阻塞的特征. 4.纤维蛋白原与心脑血管疾病对急性缺血综合征中血栓的研究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独立的危险因素,有冠状动脉阻塞病的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较高,心肌梗死的范围也与纤维蛋白原增加程度密切相关。有不稳定心绞痛的病人,在其发生心肌梗死之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