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
事业的成功依靠“和衷共济” 国家的繁荣富强必须 “政通人和” 国家间讲“和平共处” 人与自然关系讲天人合一
孟 子
讲究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孔子:不学礼无以立 《左传》: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 立
礼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民无信不立” 荀子:“养心莫善于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3页
经济
决定 反作用
道德
1、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
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 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 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 社会实践活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功能
行
孔子:“为仁由己”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荀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 ,不为不成”
要 躬 行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 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善恶影响人的寿命
道德的认识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
案例:善恶影响人的寿命
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 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 沟通功能等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功能的发挥 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 影响及实际效果,就 是道德的社会作用。
案例:贫穷夫妇捡 来4万元巨款饱受10年良 心拷问
善德的作用
良心呀!良心!你是圣洁的本能,永不消逝的 天国的声音。是你安安当当地引导一个虽然 是蒙昧无知然而是聪明和自由的人,是你在 不差不错地判断善恶,使人形同上帝! ---卢梭
有两种东西,我们愈经常反复的加以思索,他 们就愈给人心灌输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 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 ---康德
三 、 道 德 的 历 史 发 展
人类道德的形成
人类道德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 一个由少数人的意识逐渐发展为多数人的意 识,变成普遍的共同的社会要求的漫长的历 史过程,期间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 以婚姻家庭的发展为例:
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
原始社会的道德
奴隶社会的道德
封建社会的道德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1.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重大意义,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 。 5.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6.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教学难点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道德 建设的关系。
2、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和 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 3.诚信及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
本章内容提要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假如社会没有 了道德?
——历史基础 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道德环境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主要内容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 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 落后的一面。
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
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 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观
道德起源的条件: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社会条件
在生产实践中,劳动创造了道 生产实践 德主体,创造了人对道德的需 要,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 促进了人的观念意识的产生和 发展,从而为道德的产生创造 出了主客统一的社会条件。
(二)道德的本质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夙 夜 在 公 民以 其公 允灭 怀私 。,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贾谊《治安策》
义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 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义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陆
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观看视频:
1.佛山小悦悦事件
2.围观群众“喊跳”事件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道德的历史发展
道德的含义
本质规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 社会意识形态
存在形式:心理意识、原则规范、 行为活动
作用方式:善恶评价
作用途径:社会舆论、传统习俗、 内心信念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孔子:“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 ”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 ”
仁
孔子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崇尚人和,主张和谐、和气、和善、和睦、祥和 生活的幸福需要“家和万事兴”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起源的条件: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社会条件
社会关系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观
道德起源的条件: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社会条件
人的自我意识的 形成与发展
例如:在人口的生产 与再生产的过程中, 妇女对于贞操的意识 逐渐产生了,而正是 这种意识成为了道德 观念产生的主观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道德发展的总趋势 是向上的、前进的, 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 发展。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
史过程与人类生产方
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 致。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 统的重大意义
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精神动力
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 求。
信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 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
古代把人分为五类:庶人、贤人、圣 人、至人、真人 古代的教育理念:千学万学,学做真 人 《礼记·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 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智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 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