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 课程教案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学A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传统逻辑学的基本内容、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技巧。
(2)使学生了解逻辑学的历史与现状。
(3)使学生了解并思考逻辑技术背后的理性精神,了解逻辑学的社会
文化功能。
(4)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素质。
教学重点:
(1)传统词项逻辑和传统命题逻辑的基本概念、思想及推理技巧。
(2)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难点:
(1)逻辑规律的基本要求。
(2)对当关系,直言三段论的基本规则。
(3)复合命题连接词的基本知识点,复合命题的推理模式。
(4)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的关系。
(5)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育。
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实例分析与逻辑问题解决相结合。首先提出问题,然后结合历史例证讲解逻辑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最后逻辑知识点的具体要求解决不断提出和遇到的问题。形成前后照应。
第一章导论
(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逻辑学的学科性质和价值,理解和掌握推理和论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1.1 什么是逻辑学:推理和论证
1.2 逻辑学的学科性质和价值
[本章重点]:
1.推理和论证及其关系的理解
2.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三重学科性质
[本章难点]:
1.推理的形式结构
2.逻辑学的三重学科性质
[学时安排]:
本章2学时。
[板书设计]:
主板书书写标题(章节名称),副板书进行解释。
[具体内容]:
1.1 什么是逻辑学:推理和论证
1.1.1 逻辑和逻辑学
“逻辑”是外来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为“思想”、“理性”“规律”等。严复先生第一个将Logic译为“逻辑”。
“逻辑”的四种含义:
(1)表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2)在贬义上表示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问题的方法;(3)泛指思维的规律;(4)特指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逻辑学”取其中的第(4)义。
1.1.2 思维、语言和逻辑学
逻辑学是思维科学,任何思维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逻辑学借助语言研究思维。逻辑学中的语言有两种:自然语言(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和人工语言(创造出来表示某种特定意义的符号)。自然语言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但是有隐喻性和歧义性。而人工语言具有精密性和准确性的优点。传统逻辑同时使用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而现代逻辑全部使用人工语言。
1.1.3 思维形式的结构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思维的形式,与思维内容无关,后者是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具体说是思维形式的结构,即为思维内容各不相同的各类判断和推理中抽象出来,并为它们各自具有的一般形式结构。又称为逻辑形式。例如,为“所有人都是有死的”、“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这两个判断共同具有的形式是“所有的S都是P”(用S表示判断对象,用P表示该对象的属性)。
1.1.4逻辑常项和变项
任何逻辑形式都是由逻辑常项和变项组成。
逻辑常项“一个逻辑形式中有确定含义并始终保持不变的部分,如上例中的“所有的”。变项:一个逻辑形式中没有确定含义,可以用不同的具体词项或具体判断加以替换的部分,
如上例中的“S”“P”(用S表示判断对象,用P表示该对象的属性)。
逻辑常项的不同决定逻辑形式的不同。
1.1.5 推理
思维的形式的主体是推理形式。逻辑学对于词项和命题的研究,都服务于对推理的研究。
推理就是从一个或多个已知命题(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未知命题(结论)的思维过程。
依据思维进程的方向,推理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举例。
1.2 逻辑学的学科性质和价值
1.2.1 逻辑学的学科性质
(1)基础性学科。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七大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以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之首。(2)工具性学科。认识事物和表达的思想的工具。(3)人文学科。
1.2.2 逻辑学的历史发展
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中信: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分别产生了“名辨”学、因明学和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学。在严复之前,中国称之为“名辨”之学,在古印度称为“因明学”,在日本成为“伦理学”,“逻辑学”是西方世界的称呼。
重要人物: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之父)、莱布尼兹(现代逻辑思想奠基人)、弗雷格(现代逻辑之父)、罗素(第一个创立完整现代逻辑系统者)。
传统逻辑包括亚里士多德的词项逻辑和斯多葛学派的命题逻辑。它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现代逻辑的特点是采用数学化方法,构建形式系统。
1.2.3 学习逻辑学的意义
逻辑学发展成为与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以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等相并列的基础学科,是20世纪科学系统演化的重大进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对此予以确认。后来在该组织发布的“科技领域国际标准命名法”中,更把逻辑学列为一级学科之首。
逻辑学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备受重视的一门基础教育课程。逻辑学不但培养人类理性精神的支柱性学科,而且还是培养单个人理性思维能力的支柱性学科。
学习逻辑学应该学到什么?像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应以背下什么东西去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开阔视野,掌握技能一样,学习逻辑学并不是为了记住具体的定义或者推测规则,而是努力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养成勤于思考并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习逻辑学对于思维能力和思维素质的提高是最直接和最深入的。
第二章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和运用逻辑思维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本章主要内容]:
2.1 同一律
2.2 矛盾律
2.3 排中律
[本章重点]:
1.矛盾律
2.排中律
[本章难点]:
1.矛盾律
2.排中律
[学时安排]:
2.1用2学时,2.2与2.3用2学时。
[板书设计]:
主板书书写标题(章节名称),副板书进行解释。
[具体内容]:
逻辑基本规律是正确思维的根本假定,也是理性的交谈能够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这里讲三条规律: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2.1 同一律
同一律的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切思想(包括概念和命题)都必须与自身保持同一。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A是A;或者,A A
这里,“A”指在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任何一个概念或命题。更明确地说,同一律所要求的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必须保持自身的确定与同一。
所谓概念保持同一,是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同一:一个概念具有什么意思就具有什么意思,指称什么对象就指称什么对象。例如,“人”这个概念可以表示一个动物种类,也可以表示属于这个种类的每一个个体。如果在同一个思维过程(同一思考、同一表述、同一交谈、同一论辩)中,你在第一种意义上使用“人”这个语词,你就必须始终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该语词;如果你也需要在第二种意义上使用“人”这个语词,你必须特别声明,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强调这两个“人”字实际上表达了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它们之间不能任意转换和过渡。例如,从“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不能推出“张三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因为前提中的两个“人”字表达不同的概念。
所谓命题保持同一,是指命题自身的意思和真假值必须保持同一。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如果在什么意义上使用一个命题,就必须始终在该意义上使用该命题;或者,从命题的真假角度说,一个命题是真的就是真的,是假的就是假的;或者,从论辩的角度说,在一个论辩过程中,讨论什么论题,就讨论什么论题,不能偏题、离题、跑题。例如,如果你断定了“E =MC2”,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就必须坚持这一断定,不能随便改成“E≥MC2”,也不能随便改成“E≤MC2”。如果你发现你先前的断定错了,你要明确指明这一点,并且最好给出证据与说明原因。
如果无意识地违反同一律在概念方面的要求,就会犯“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如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