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艺术欣赏
教学要求:书法书体介绍
历代书法介绍
书法名家介绍
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教学重点: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书圣”书法的特点
导入: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艺术欣赏是一种美的享受,如何欣赏书法艺术,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有的人把书法艺术欣赏描绘得玄妙异常,高深莫测,似乎是少数专家的事。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前人早已对怎样欣赏书法艺术作过不少论述,只不过有的阐述过于陈旧,用词又很生晦抽象,令人看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书法艺术欣赏,不仅是读出它的文字内容,更主要的是要看出它的“神韵”,一个不识字的人,甚至不懂汉字的外国人,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作品神韵的感染,达到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神游其间,自得其乐,得到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我们今天讨论这一课题,实际上就是要提高大家对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学习书法的兴趣,书法鉴赏能力提高了,书法水平也才能够提高。如何学会欣赏书法艺术,的确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常见书体介绍:
我国的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文碎片,为迄今为止书法史上有书写意识的、初步具备了书法的审美。
在甲骨文和金文的遗迹中,我们发现,这些最早的文字已经具备了书法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如刻画书法的笔画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结合排列上的章法美,以及在书写、刻画和铸造中诸因素所形成的风格美。先秦时期已有了刀和毛笔等书刻工具,审美视觉中的刀味和笔味、金石气等均有体现。
从它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可以归纳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几种基本字体。(P127)
二、历代书法介绍: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艺术青春常在,在每个时代,社会环境不同,人们的审美欣赏角度不同,有随着文化的发展和融入,书法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并不断完善。
——秦代:全国归发话文字——小篆。(P128)
——汉代:隶书占统治地位
——魏晋南北朝:晋人尚韵。楷书、行书、草书,承前启后、日趋完善的阶段。革新家——钟繇、王羲之。晋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的休闲雅致,流露出一种娴静的美。
——唐朝:唐人尚法。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张柬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
——宋元:宋人尚意。行书、草书繁荣发展。苏轼、米、黄庭坚、王安石。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宋代书法纵横跌宕,沉着痛快,正是在“国家多难而文运不衰”的局面下,文人墨客不满现实的个性书法,以书达意,表达一种心境。
元代延续宋代,盛行于贴学,一味继承晋唐,没有时代风格。赵、鲜于枢,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
——明清:贴·学大盛,“三宋”、“二沈”,清中期有康有为、吴昌硕等大师陈功完成了变革创新,碑学书派发展。
元明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江河日下,反映在书法上则是崇尚摹古,平庸无奇。
——近现代:1911——1949,改朝换代的沸腾时代。“硬派书法”得以发展,贴学大有起色,沈尹默、白蕉等。
追寻三千年书法发展的足迹,可以清楚看到,书法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书法是我们民族永远得以自豪的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与伦比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高级的艺术上的审美、思维特征。
二、历代书法名家:
——史前至夏:这个时期各种书法相继出现,有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简帛注墨手迹等。代表作品:司母戊鼎、毛公鼎、石鼓文等。
——商至西汉:李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功绩。李斯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主持整理出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
——东汉至南北朝:钟繇,博取众长,兼善各体,尤其精于隶楷。点画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乎自然。结构朴实严谨,笔势自然,历代书家亦评为"高古纯朴,超妙入神。"他的字,形成由隶入楷的新面貌,为晋王羲之真书的先驱,故与王之并称"钟王"。
张芝:最擅章草。张芝曾临池学书,池水为黑,家中衣帛书而后练,于此可见其功力之深。被后人称赞"超前绝后,独步无双。"尊为"草圣"。在书坛上,一直享有极高之草圣地位。
王羲之: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东晋书法家,文学家,亦长于诗文,但文才多为书法之名所掩,不为世人所重,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传世墨迹可以让你对"精采绝伦"四个字有深刻的体会。他的作品美妙绝伦,无雷同乏味之嫌。中国书艺在他笔下成就最高个人顶峰,其后各代大家只是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完善:或意或法、或韵或势,局部过之者不乏其人,整体而论,无出其右。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晋穆帝永和九年(353 )三月三日,他和谢安、孙绰等41 人燕集于会稽山阴的兰亭。这是东晋士族贵族风流雅士的一次盛会。
王献之:(P131)
——隋唐五代:
颜真卿:唐代书法革新家,为盛唐书法树立一面旗帜。颜真卿自幼学书,又得到张旭亲授,并师法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融汇贯通,加以发展,形成独特风格。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
势庄严雄浑,人称"颜体"。其行草书纵横跌宕中具凝练浑厚之势。
柳公权、米、苏轼、鲜于枢、徐渭(P-132-135)
三、书法美学介绍:
从以上论述来看,书法艺术欣赏的确是不容易把握的事,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逐步形成了共同的认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因为书法艺术欣赏就是通过欣赏这一手段获得一种美的感受,称之为美感。美感是怎样产生的?美感就是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美的对象作用于人的感官的能动反映。从广意上讲,它包括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感受等。狭义来说,则专指审美的感受。
人类的感觉主要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五种,是高级动物所独有的共同本能,作为审美的感官主要是听觉和视觉,所谓“目迂之而成色,耳闻之则成声”,书法艺术欣赏正是一种视觉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通过视觉感官获得的一种“迁想妙得”是人类之所以作为“万物之灵”的奥秘所在,书法家有书法眼,三百六十行都有自己的内在眼,书法艺术欣赏,就是通过这只内在眼感受到书法艺术的美感,这种美感,具体呈现在书法艺术欣赏过程中,有以下五种:
1、笔线美:中国书法是通过笔、墨、纸为表现手段来展示中国孩子的艺术形象的,其表现形态为线条。线条是中国书法的生命和血脉,是基本的造型因素,有着较高的审美标准。笔线没主要包括笔线的力度美、节奏美、墨色美。(P136)书法的节奏感称为“笔意”,郭沫若先生说:“构成节奏”总离不开两个很重要的关系,一个是时间,一个是力的关系”,书法的真缔也是一种运动与节奏变化的过程,楷书“永”字八法的八种笔划各具不同的节奏,在用笔上,藏、露、顺、逆、讲节奏;在用墨上,枯、湿、浓、淡是节奏;在字体上,真如立、行如走、草如奔是节奏;在书写能力上,八面出锋,纵横驰骋,四平八稳也是一种节奏。纵观大自然万事万物,节奏无所不在,斗星转移,日落月出,潮涨潮落,都是一种节奏。
2、结体美:结体或称结构、结字,是构成汉字点画的排列组合,这种组合如果缺少变化则俗气,难称佳作。汉字独有的结构,这种结构在世界文字中别具一格,方方正正是其最大的特点,而且在每一个字中总有一个主要的横笔或竖笔作为主笔,其余点划则作为衬托,这就是书法“间架结构”,“间架结构”是整个字的支柱,也就是所谓的“轴线”原则,林语堂先生说得好:“中国书法作为中国美学的基础,其中全部含义将在研究中国建筑时进一步看到”。(P136)
3、章法美:指书法艺术的整体形象的布局之美。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一定要体现出章法之美,它有驾驭整体、统揽全局的作用。字与字之间有宾有主,(P137)这种空间感是中国书法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审美情趣,就是要达到一种淡泊、空灵的境界,这种境界主要通过空间感来体现,宗白华先生运用美学观点,强调:“一幅好的字表现一个美的空间”,他们巧妙地运用计白当黑,虚实相生,以虚代实,因虚得实,黑白对比来显示中国书法空间感的最大特色。宗白华先生对此更有生动地描绘,“中国字若写得好,用笔得法就成功一个有生命有空间立体感的艺术品,若字和字之间,行与行之间,能“偃仰顾盼,阴阳起伏,如树木枝叶扶疏而彼此相让,如流水沦漪而先后相承,这一幅字就是一回舞蹈,一曲音乐”。当代大书家于右任先生认为:“宁可牺牲形式上的对称,而要力求章法空白的得当”。故他的作品给人以淡远、简朴、空灵的感受,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4、意境美:首先是由书法形象的特点决定的,它所显示的形象,既具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