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合集下载

黄河水资源质量公报

黄河水资源质量公报

黄河⽔资源质量公报黄河流域重点⽔功能区⽔资源质量公报2008年第3期总第15期黄河流域⽔资源保护局Yellow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Bureau发布单位:黄河流域⽔资源保护局编制单位:黄河流域⽔环境监测中⼼资料提供单位:青海省⽔环境监测中⼼⽢肃省⽔环境监测中⼼宁夏回族⾃治区⽔环境监测中⼼内蒙古⾃治区⽔环境监测中⼼陕西省⽔环境监测中⼼⼭西省⽔环境监测中⼼河南省⽔环境监测中⼼⼭东省⽔环境监测中⼼黄河上游⽔环境监测中⼼黄河宁蒙⽔环境监测中⼼黄河中游⽔环境监测中⼼黄河三门峡库区⽔环境监测中⼼黄河⼭东⽔环境监测中⼼黄河流域⽔环境监测中⼼⽬录前⾔⼀、⽔功能区⽔质状况综述⼆、各类⽔功能区达标情况三、各省区⽔功能区达标情况四、重要⽔事附表1 黄河流域重点⽔功能区⽔资源质量状况⼀览表附表2《地表⽔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基本项⽬标准限值附表3 《地表⽔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集中式⽣活饮⽤⽔地表⽔源地补充项⽬标准限值附图黄河流域重点⽔功能区⽔质评价断⾯图前⾔为贯彻《中华⼈民共和国⽔法》,落实⽔利部《⽔功能区管理办法》,加强流域内⽔功能区监督管理,使流域内有关单位、部门及社会公众了解和掌握黄河流域重点⽔功能区⽔资源质量状况,黄河流域⽔资源保护局决定⾃2005年开始正式发布《黄河流域重点⽔功能区⽔资源质量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发布频次为三个⽉⼀期,按季度发布。

《公报》根据⽔利部⽔资源司和⽔⽂局制定的《⽔功能区⽔资源质量评价暂⾏规定》(试⾏)(资源保〔2004〕7号)和流域⽔功能区监督管理需要,在黄委监测站⽹和流域⼋省(区)现有监测站⽹基础上,选择了142个重点⽔功能区(监测断⾯151个),依据《地表⽔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中国⽔功能区划(试⾏)》⽔质⽬标进⾏⽔质评价和达标分析。

评价基本项⽬为⽔温、pH值、溶解氧、⾼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五⽇⽣化需氧量)、氨氮、铜、锌、氟化物、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油类等(BOD518项。

近50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近50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近50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特征分析周成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半干旱和半湿润区, 水资源条件先天不足, 人均占有年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的1/5。

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供水水源, 黄河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2%的有限水量, 担负着本流域和下游引黄灌区占全国9%的耕地面积和12%人口的供水任务, 同时还要向流域外部分地区(含河北与天津及青岛)远距离送水(刘昌明,2004)。

过去50年黄河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循环要素均呈减少的趋势,黄河流域从1972-2000年间有22年出现断流。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 流域水资源状况日益恶化。

特别是近20 多年来干流、主要支流下游断流频繁发生, 不仅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而且对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冲击(刘昌明,2004)。

河川径流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资源。

本项研究主要着眼于对河川径流的分析。

根据1956-2000年的实测资料分析,唐乃亥测站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03.93m3s-1,占全流域产流量38.13%;兰州站为329.89 m3s-1,占61.68%;花园口站为532.78 m3s-1,占99.6%,利津站为534.79 m3s-1。

所以黄河上游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产流区,特别是黄河源区,这也是本项研究的重点区。

(一) 近50年黄河流域降水及其变化1、流域降水的空间分布1951-2000年黄河流域花园口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49.9mm,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量最多的是流域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秦岭、伏牛山及泰山一带年降水量为800~1000mm;水量最少的是流域北部的干旱地区,宁蒙河套平原年降水量只有200mm。

如用200、400、600 mm年降水量等值线大致代表黄河流域的年降水地带性, 即干旱区、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 其中200mm线东-西变幅不大,约100km;600mm线主要是南-北变化,南-北变幅大于300km;4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大致代表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449.9 mm)情况, 而400mm年降水量等值线各年南-北(纬向)与东-西(经向) 的摆动都很大,在黄河流域可达400km以上。

200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00年,我国北方大部及南方部分地区2—7月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7成,造成严重干旱,旱灾先后波及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方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合理调度,实现了黄河大旱之年不断流、黑河首次跨省区分水、博斯腾湖两次向塔里木河输水、引黄济津应急调水任务圆满完成,取得了抗旱的伟大胜利。

2000年9月编制了《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报告》,并经国务院专题办公会通过;为恢复和改善黑河、塔里木河的生态系统,水利部组织编制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报告》和《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

现将2000年的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公告如下:一、水资源量200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3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0092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少0.9%,属平水年。

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降水量比常年少5.9%,南方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降水量比常年多2.0%。

降水量比常年偏少20%以上的有宁夏、辽宁、北京、天津、内蒙古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而比常年偏多20%以上的只有河南和海南两省。

200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562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80毫米,比常年多1.6%;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少13.6%,南方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5.6%。

2000年从国外流入国内的水量为25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9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720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99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1620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261亿立方米。

2000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8502亿立方米,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不重复的只有1139亿立方米。

将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中的不重复量相加,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701亿立方米,比常年增加0.9%,其中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总量5814亿立方米,南方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887亿立方米。

2000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0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0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自治区)。

全河划分为兰州以上、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等流域分区。

2000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381.8mm,折合降水总量3034.04亿m3,较常年偏少14.4%。

花园口站以上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41.40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49.87亿m3,地下水资源量338.52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46.99亿m3。

2000年黄河总取水量为480.68亿m3,其中地表水取水量为346.10亿m3。

黄河总耗水量为365.89亿m3,其中地表水耗水量为272.32亿m3。

2000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2.22亿t,其中工业废水30.68亿t。

2000年黄河流域水质评价河长7247km,其中:Ⅱ、Ⅲ类水河长为2807km,Ⅳ类水河长为1456km,Ⅴ类、劣Ⅴ类水河长为2984km。

2000年重要水事: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②李鹏委员长考察黄河。

③黄河大旱之年调水成功,实现全年不断流。

④引黄济津调水工作圆满完成。

⑤《黄河法》立法咨询专家组考察黄河。

⑥黄委关注西部大开发。

⑦金堤河发生严重内涝。

⑧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奠基开工。

⑨万家寨库区水质污染严重。

一、水情概况1.1降水2000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381.8mm,折合降水总量3034.04亿m3。

与常年降水量比较,全流域平均偏少14.4%。

流域内各分区降水量以花园口至河口的681.5 mm为最大,其次为三门峡至花园口的657.1mm;黄河内流区的165.6 mm为最小,其次为兰州至头道拐的182.9 mm。

2000年黄河流域各分区降水量与常年比较见图1。

1.2实测河川径流量2000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与常年相比均偏少。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

中英流域水资源管理综合研讨会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薛松贵尚宏琦张会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2002年3月26-27日黄河水资源管理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位于北纬32º~42º、东经96º~119º,流域面积79.5万km2(含内流区面积4.2万km2)。

流域地势自西向东大体分为三个阶梯,西部位于青藏高原东侧,海拔3000m以上;中部的黄土高原海拔1000m~2000m;东部是海拔100m以下的平原。

图1 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图1 黄河流域示意图。

2000年,黄河流域总人口1.1亿,其中城镇人口2900万;耕地面积1300万hm2;国内生产总值(GDP)6365亿元。

1 黄河水资源概况及特点1.1 黄河水资源量(1)河川径流量根据1919年以来水文统计资料,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将历史上逐年的灌溉耗水量及大型水库调蓄量还原后,花园口站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559亿m3,计入花园口以下支流金堤河、天然文岩渠、大汶河的天然年径流量21亿m3,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总量为580亿m3,其地区分布见表1。

(2)地下水资源量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主要是指参与现代水循环可以再生的潜水和浅层地下水,黄河流域及内流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404亿m3,其中与河川径流的不重复计算量为139亿m3,可开采量为110亿m3。

(3)总水资源量黄河流域天然河川径流量580亿m3,地下水不重复计算量139亿m3,黄河流域及内流区总水资源量为719亿m3。

1.2 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截至目前,流域内已建大、中、小型水库3100余座,总库容600多亿m3;修建引水工程约9860处,提水工程约2.36万处,机电井工程约38万眼;在黄河下游,还兴建了向两岸淮河、海河平原地区供水的引黄涵闸、提水站120多座。

黄河供水范围从建国初期主要集中在宁蒙河套灌区、陕西关中地区、山西汾河流域,扩大到目前的沿黄九省(区)和河北、天津,引黄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80万hm2,发展到目前的753万hm2(含流域外引黄灌溉面积247万hm2),在约站耕地面积36%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70%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

2000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

2000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

2000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长江、黄河)2001-12-26来源:本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第一章长江一、概述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省、市、自治区。

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约19%。

下游大通站1950年至2000年的平均年径流量9051亿立方米,占全国的34%。

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自河源至宜昌(4504公里)通称上游,宜昌至湖口(955公里)为中游,湖口至大通(338公里)为下游,大通以下为河口段(600公里)。

长江泥沙运动的主要特点有:1、水流含沙量不高,但因水量丰沛,输沙量大。

例如:宜昌水文站1950~2000年平均含沙量约1.14千克/立方米,相应的年均输沙量达5.01亿吨。

输沙量的90%集中于汛期。

2、沙量主要来源于上游。

由长江干流屏山、宜昌、汉口、大通等水文站年均输沙量沿程变化显示,宜昌站输沙量最大。

由于沿程部分泥沙淤积于湖泊与河流之中,其下游沙市、监利、螺山、汉口、大通等水文站的输沙量均比宜昌小。

3、长江中下游河段为冲积性河流。

从总体上说,河势相对稳定,冲淤大致平衡。

但部分河段的冲淤变化较大,特别是宜昌~城陵矶~武汉河段。

该河段泄洪能力较低,大洪水水位高于两岸地面较多,是防洪的关键河段。

4、长江中游与洞庭湖、鄱阳湖等湖泊相沟通。

江湖之间的分流分沙及河床演变呈现比较复杂的相互影响和关联。

5、长江流域已修建大量水库,但几乎全在支流上。

长江干流至今仅建成一座低坝——闸坝式的葛洲坝工程。

此外为稳定河势与维护航道,沿河修建了一些河道整治工程,如裁弯与边岸控制工程。

这些工程对长江径流过程的影响不大,长江的水沙过程基本上仍保持其自然特性。

长江的泥沙测验始于1923年。

现在全流域共有329个水文站开展泥沙测验工作。

悬移质泥沙采集一般采用横式采样器,缆道站则采用积时式采样器。

颗粒分析采用粒径计与移液管相结合的方法。

2000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2000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

2000年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一、综述长江片是长江流域、西南诸河的总称,涉及新疆、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湖北、湖南、江西、陕西、河南、广西、广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长江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划分为金沙江、岷沱江、嘉陵江、上游干流、乌江、汉江、中游干流、洞庭湖、鄱阳湖、下游干流、三角洲平原11个二级区;西南诸河面积约85万平方公里,划分为雅鲁藏布江、藏西诸河、藏南诸河、怒江、澜沧江、红河、伊洛瓦底江7个二级区。

2000年长江片平均降水量1110.4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9096.4亿立方米,属平水年份。

地表水资源量16048.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4209.6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后的水资源总量为16163.3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6.0%,其中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10037.2亿立方米,西南诸河水资源总量6126.1亿立方米。

2000年长江片总供水量1835.6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流域总供水量1736.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7%;西南诸河总供水量99.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5%。

长江片总用水量1827.1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流域总用水量1727.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1%;西南诸河总用水量99.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6%。

长江片总耗水量903.8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流域耗水量835.5亿立方米;西南诸河耗水量68.3亿立方米。

长江入海水量9599.9亿立方米(含淮河经长江入海水量248.7亿立方米)。

长江片工业、生活废污水排放量239.5亿吨,其中长江流域233.9亿吨,比上年增加了约27亿吨;西南诸河5.6亿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水资源量降水量2000年长江片平均降水量1110.4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9096.4亿立方米,属平水年份,其中长江流域平均降水量1094.5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9564.6亿立方米,比上年少4.1%,比常年多0.3%;西南诸河平均降水量1144.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9531.8亿立方米,比上年少0.7%,比常年多8.0%。

2000-2008年黄河流域片地表水资源质量变化分析

2000-2008年黄河流域片地表水资源质量变化分析

对河流水质在不同时段的变化趋势分析, 以断面类别比例的变化为依据, 对照表的规定, 按下述方法 评价.
当水质状况等级不变时, 则评价为无明显变化; 当水质状况等级发生一级变化时, 则评价为好转或恶化; 当水质状况发生两级以上( 含两级) 变化时, 则评价为显著好转或显著恶化.
4 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变化分析
年份
全年
评价河长 / km
11 094. 9 年
优于 类( 含 类)
河长/ km
比例/ %
5 187. 8
46. 7
劣于 类
河长/ km
比例/ %
5 097. 1
53. 3
劣类
河长/ km
比例/ %
2 449. 8
22. 1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类) 水质、劣于 类水质及劣 类水质占总评价河长百分比的年际变化趋势, 依据河流水质评价标准, 得出 2000- 2008 年黄河流域( 片) 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及演替规律.
收稿日期: 2010- 10- 20 作者简介: 孙 浩( 1985- ) , 男, 河南南阳人, 西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专业方向: 水污染控制.
88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年
3 河流水质评价标准及评价依据
3. 1 河流水质评价标准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 地表
水环境质量评价有关问题的技术规 定 ( 暂行) [ 10] , 将地表水环境质量定 性评价为: 优、良好、轻度污染、中 度 污染、重度污染 5 个等级, 详见表 1. 3. 2 河流水质评价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黄河干流全长 5 464 km, 是我国第二长河, 流域面积 75. 2 万 km2 , 界于北纬 32 ~ 42 , 东经 96 ~ 119 之 间.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 3 581 亿 m3 , 多年平均径流量 580 亿 m3 , 多年平均输沙量 16. 3 亿 t , 流域平均 年径流深 77 mm. 黄河支流众多, 流域面积大于 1 000 km2 的有 76 条. 流域内分布有洮河、湟水、窟野河、无 定河、汾河、渭河、北洛河、泾河、伊洛河、沁河、大汶河等水系.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自古以来先民 在此繁衍生息, 而今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人口、城市密集带.

河南省2000年水资源公报

河南省2000年水资源公报

河南省2000年水资源公报一、综述2000年全省平均降水量995.3毫米,比上年增加65.4%,比多年均值增加26.8%,超过10年一遇,属丰水年份。

6--9月降水量773.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7.7%,比常年同期偏多58.4%。

本年度汛期降水量多且强度大,沙颍河、洪汝河、唐白河多次出现大洪水,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2000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475.9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偏多52.2%,比上年偏多345.9%。

尤其是省辖淮河、长江流域地表径流量大幅度增加,分别达298.9亿立方米、125.7亿立方米。

全省地下水资源量281.18亿立方米。

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87.13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699.95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增加61.9%。

2000年末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54.24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4.69亿立方米。

其中大型水库43.42亿立方米,增加20.27亿立方米;中型水库10.82亿立方米,增加4.42亿立方米。

全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水位与上年末相比,面平均上升1.37米,地下水储蓄量增加48.06亿立方米。

全省平原区7个浅层地下水下降漏斗区总面积为7269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2749平方公里。

2000年全省各种水利工程总供水量204.87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水源为87.53亿立方米,地下水水源117.11亿立方米,其它水源0.23亿立方米。

引黄河干流水量18.77亿立方米,跨流域调水16.65亿立方米。

全省总用水量204.87亿立方米。

其中农业用水134.2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41.73.亿立方米,生活用水28.94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用水量为215立方米,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402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191.3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用水量,含火电为66立方米,不含火电为52立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城镇为每人每日164.4升,农村65.7升(含牲畜用水)。

黄河近550年天然径流量演变特征

黄河近550年天然径流量演变特征

分级 1 2 3 4 5
划分标准 1.20 < Ki 1.10 ≤ Ki < 1.20 0.90 ≤ Ki < 1.10 0.80 ≤ Ki < 0.90 Ki < 0.80
状态 丰水年 偏丰水年 平水年 偏枯水年 枯水年
2.2.2. Hurst 指数 利用 R/S 分析法计算的 Hurst 指数可揭示不同时间范围内该序列趋势方向,进而实现对天然径流量序列的
2.2.1. 丰枯等级分类 根据《中国水资源评价》、《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所指定的分类标准,年径流量丰枯变
化的划分标准采用模比系数 Ki 值(表 1)。
Table 1. Standardization of runoff level [13] 表 1. 径流量丰枯等级划分标准[13]
Keywords
Natural Runoff, Historical Analysis, The Yellow River
黄河近550年天然径流量演变特征
李 勃1,穆兴民1,2,高 鹏1,2,赵广举1,2,孙文义1,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杨凌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滑动平均法[1]削弱长时间序列中的短于滑动长度的周期,进而表征长时间序列年际变化特征; Mann-Kendall 法[8] (MK)检验趋势;MK 突变检验[9]和 Pettitt 法[10]共同判别突变点;天然径流历时频率曲线[6] 表征不同频率下天然径流量分布特征;Hurst 指数[11]结合趋势预测检验未来天然径流量变化特征;距平累积法 [5]对天然径流量进行阶段性划分反映其丰枯持续性特征;采用 Matlab 小波分析工具箱中的 Morlet 小波为母函 数对天然径流量时间序列进行周期分析,以反映其内在变化规律[12]。研究方法不再详细赘述,具体计算方法参 见相对应文献。其中主要研究方法介绍如下:

黄河三角洲1961—2000年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黄河三角洲1961—2000年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DG2’/&0’:+JK >L6M=6& 67N MKBL%O6& EJ6O6EMKO=>M=E> %P Q6MKO OK>%ROEK> =7 MJK SK&&%Q -=TKO UK&M6 PO%B #9:# M% !444 QKOK 676&VWKN X6>KN %7 P%RO =7N=E6M%O>: LOKE=L=M6M=%7, OR7%PP, Q6MKO M6X&K, 67N XROV %P YO%R7NQ6MKO ’ * E6>K >MRNV Q6> (#)Z%MJ E%7NREMKN =7 U%7YV=7Y 1=MV,QJ=EJ => MJK B6=7 L6OM %P MJK SK&&%Q -=TKO UK&M6 ’ +JK OK>R&M> >J%Q MJK P%&&%Q=7Y: MJK =7MO6A677R6& 67N =7MKOA677R6& EJ67YK> %P LOKE=L=M6M=%7 QKOK >=Y7=P=E67M ’ +JK =7MO6A677R6& LOKE=L=M6M=%7 Q6> E%7EK7MO6MKN =7 >RBBKO ’ +JK =7MKOA677R6& LOKE=L=M6M=%7 J6N 6 NKEOK6>=7Y MOK7N ’ +JK >L6M=6& N=>MO=XRM=%7 %P LOKE=L=M6M=%7 >J%QKN 6 YO6NR6& NKE&=7=7Y MOK7N PO%B >%RMJ M% 7%OMJ ’(!)+JK =7MO6A677R6& 67N =7MKOA677R6& EJ67YK> %P =7P&%Q %P MJK SK&&%Q -=TKO QKOK >=Y7=P=E67M ’ * MOK7N 676&V>=> =7N=E6MKN 6 >&=YJM P&REMR6M=%7 67N &=7K6O NKE&=7K %P OR7%PP XKP%OK 67N 6PMKO #9":,OK>LKEM=TK&V ’ +JK &%E6& OR7%PP >J%QKN >=Y7=P=E67M =7MO6A677R6& EJ67YK,Q=MJ MJK OR7%PP =7 >RBBKO XK=7Y %TKO "4G %P MJ6M %TKO 6 QJ%&K VK6O,67N 6 >B6&& =7MKOA677R6& EJ67YK,Q=MJ 6 LK6[AT6&&KVALK6[ MOK7N ’ ( 8)+JKOK Q6> 6 >&=YJM EJ67YK =7 MJK Q6MKO M6X&K %P MJK >J6&&%Q YO%R7NQ6MKO =7 U%7YV=7Y 1=MV,XRM &6OYK =7MO6A677R6& 67N =7MKOA677R6& EJ67YK> =7 \R67YO6% 1%R7MV,QJKOK 67 6TKO6YK NKEOK6>K %P #!H@" B %P MJK Q6MKO M6X&K Q6> %X>KOTKN PO%B MJK #9"4> M% MJK K6O&V !#>M EK7MROV ’(?)+JK XROV %P YO%R7NQ6MKO =7 \R67YO6% 1%R7MV =7EOK6>KN XV #?H@4 B PO%B MJK #9@4> M% MJK #994> ’ * 7%M6X&K ( !! I 4H98)%P MJK XROV %P YO%R7NQ6MKO =7 \R67YO6% 1%R7MV Q6> %X>KOTKN PO%B #9@F M% !444,Q=MJ 67 &=7K6O =7EOK6>K 6TKO6YK YO%QMJ O6MK %P 4H@! B LKO VK6O ’ H,I 4./+2:SK&&%Q -=TKO UK&M6;Q6MKO OK>%ROEK>;>L6M=6& 67N MKBL%O6& EJ6O6EMKO=>M=E>;LOKE=L=M6M=%7;OR7%PP;Q6MKO M6X&K;XROV %P YO%R7NQ6MKO 水循环是联系地球系统 “地圈—生物圈—大气 圈” 的纽带, 是全球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受自然

黄河水资源公报

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2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前言《黄河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发布,旨在定期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布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以不断提高公众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本《公报》是按年度反映黄河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主要包括水情概况、蓄水动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量分析、水质调查评价、泥沙状况及重要水事等。

《公报》的资料来源以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各省(自治区)的实测数据和水利统计资料为主,并收集了气象、城建、环保、统计等部门的有关资料。

《公报》中资料多年平均(简称常年)降水、径流和泥沙等实测系列为1950~1999年平均值,天然径流系列为1919~1999年平均值。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自治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

水利部水资源司、《中国水资源公报》编辑部给予了热情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领导小组:组长:苏茂林副组长:薛松贵朱庆平孙广生李良年司毅铭成员:乔西现王玲陈永奇牛占吴青项目组:项目负责人:乔西现王玲陈永奇牛占吴青潘启民主要完成人:潘启民李东张培德张学成杨汉颖王玉明田水利胡玉荣裴勇谷慧林孙远扩王金玲王丽伟李立阳王丙轩张玮张春岚刁立芳概述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自治区)。

全河划分为兰州以上、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等流域分区。

2002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404.2mm,折合降水总量3211.84亿m3,较常年减少9.3%。

花园口站以上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03.0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00.30亿m3,地下水资源量320.65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17.91亿m3。

2002年黄河总取水量为494.93亿m3,其中地表水取水量为359.50亿m3。

200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0中国水资源公报2000-01-01注:文中的表格及图片详见附件综述2000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

“九五”期间水利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中央对水利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水利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

二是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大大增强,对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认识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是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1998~2000年中央水利基建投资总规模近千亿元,地方各级政府对水利的投入也相应增加,水利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四是进行了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探索和实践,正在逐步形成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新的治水思路,为在新世纪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0年,我国北方大部及南方部分地区年降水量比常年偏少,其中2~7月降水量偏少2~7成,干旱严重,灾情先后波及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方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严峻的缺水局面。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节约用水和优化配置、合理调度,实现了黄河大旱之年不断流、黑河首次跨省区分水、博斯腾湖两次向塔里木河输水、引黄济津应急调水任务圆满完成,取得了抗旱的巨大胜利。

2000年9月编制了《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报告》,并经国务院专题办公会通过;为恢复和改善黑河、塔里木河生态系统,水利部组织编制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报告》和《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

2000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3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0092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偏少0.9%。

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562亿立方米,加上地下水与地表水不重复量1139亿立方米后的水资源总量为27701亿立方米。

2000年末,全国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1960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19亿立方米,北方平原地下水开采区浅层地下水储存量减少24亿立方米。

黄河泥沙公报

黄河泥沙公报

黄河泥沙公报YELLOW RIVER SEDIMENT BULLETIN2001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HYDROLOGY BUREAU,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前言河流泥沙状况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防洪减灾以及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决策等都具有重大影响,并愈来愈为社会所关注。

《黄河泥沙公报(2001)》(以下简称《公报》)的编制目的是及时报告黄河流域干流重点河段及主要支流年度的径流量、输沙量和其它重要泥沙指标及其变化状况,重要水库与河段的冲淤变化,黄河的重要泥沙事件及特殊泥沙现象,为了解与研究黄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宏观基本资料。

《公报》按水文站、水库及主要河段反映本年度黄河泥沙状况,同时也列出多年统计资料以资对比,一些重要泥沙事件也同时发布。

《公报》的资料来源于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有关省(区)的实测数据。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甘肃、陕西等省(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

水利部水文局、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等给予了热情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录前言概述一、重要控制水文站实测水量与沙量∙∙∙∙∙∙∙∙∙∙∙∙∙∙∙∙∙∙∙∙∙∙∙∙∙∙∙∙∙∙∙∙∙∙∙∙∙∙∙∙∙∙∙∙∙∙∙∙∙1二、三门峡水库的冲淤与库容变化∙∙∙∙∙∙∙∙∙∙∙∙∙∙∙∙∙∙∙∙∙∙∙∙∙∙∙∙∙∙∙∙∙∙∙∙∙∙∙∙∙∙∙∙∙∙∙∙∙∙7三、小浪底水库的冲淤与库容变化∙∙∙∙∙∙∙∙∙∙∙∙∙∙∙∙∙∙∙∙∙∙∙∙∙∙∙∙∙∙∙∙∙∙∙∙∙∙∙∙∙∙∙∙∙∙∙∙∙∙∙∙8四、黄河下游河道冲淤变化∙∙∙∙∙∙∙∙∙∙∙∙∙∙∙∙∙∙∙∙∙∙∙∙∙∙∙∙∙∙∙∙∙∙∙∙∙∙∙∙∙∙∙∙∙∙∙∙∙∙∙∙∙∙∙∙∙∙∙12五、黄河中游输沙模数等值线图∙∙∙∙∙∙∙∙∙∙∙∙∙∙∙∙∙∙∙∙∙∙∙∙∙∙∙∙∙∙∙∙∙∙∙∙∙∙∙∙∙∙∙∙∙∙∙∙∙∙∙∙∙14六、重要泥沙事件及特殊泥沙现象∙∙∙∙∙∙∙∙∙∙∙∙∙∙∙∙∙∙∙∙∙∙∙∙∙∙∙∙∙∙∙∙∙∙∙∙∙∙∙∙∙∙∙∙∙∙∙∙∙17领导小组:组长:廖义伟副组长:陈效国牛玉国胡一三薛松贵孙广生李良年成员:乔西现陈永奇牛占王玲袁东良徐建华项目组:项目负责人:牛占王玲田水利潘启民主要完成人:牛占王玲田水利潘启民王丙轩徐建华胡跃斌张学成赵淑饶杨汉颖庞慧张培德张玮司凤林孙郑琴韦淑莉蒋秀华金双彦概述本《公报》发布黄河干流唐乃亥、兰州、头道拐、龙门、潼关、花园口、高村、艾山、利津等9个水文站和洮河红旗、大夏河折桥、黄甫川黄甫、窟野河温家川、无定河白家川、延河甘谷驿、泾河张家山、北洛河氵状头、渭河华县、汾河河津、伊洛河黑石关、沁河武陟等12个支流重要控制水文站(见黄河流域重要控制水文站分布图)的实测径流和实测悬移质输沙量数据,用以反映黄河流域主要水系产沙输沙的概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黄河水资源公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自治区)。

全河划分为兰州以上、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等流域分区。

2000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381.8mm,折合降水总量3034.04亿m3,较常年偏少14.4%。

花园口站以上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41.40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49.87亿m3,地下水资源量338.52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46.99亿m3。

2000年黄河总取水量为480.68亿m3,其中地表水取水量为346.10亿m3。

黄河总耗水量为365.89亿m3,其中地表水耗水量为272.32亿m3。

2000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2.22亿t,其中工业废水30.68亿t。

2000年黄河流域水质评价河长7247km,其中:Ⅱ、Ⅲ类水河长为2807km,Ⅳ类水河长为1456km,Ⅴ类、劣Ⅴ类水河长为2984km。

2000年重要水事: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

②李鹏委员长考察黄河。

③黄河大旱之年调水成功,实现全年不断流。

④引黄济津调水工作圆满完成。

⑤《黄河法》立法咨询专家组考察黄河。

⑥黄委关注西部大开发。

⑦金堤河发生严重内涝。

⑧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奠基开工。

⑨万家寨库区水质污染严重。

一、水情概况1.1降水2000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为381.8mm,折合降水总量3034.04亿m3。

与常年降水量比较,全流域平均偏少14.4%。

流域内各分区降水量以花园口至河口的681.5 mm为最大,其次为三门峡至花园口的657.1mm;黄河内流区的165.6 mm为最小,其次为兰州至头道拐的182.9 mm。

2000年黄河流域各分区降水量与常年比较见图1。

1.2实测河川径流量2000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与常年相比均偏少。

总体趋势是:自上游至下游,偏少幅度逐渐增大。

兰州站偏少最少,为18.0%;利津站偏少最多,为85.9%。

2000年黄河干支流主要水文站实测河川径流量详见表1。

表1 2000年黄河干、支流主要水文站实测河川径流量统计表河名站名控制面积(km2)年径流量(亿m3)当年多年平均距平(%)黄河唐乃亥121972 154.50 205.14 -24.7 黄河兰州222551 259.60 316.89 -18.1 黄河下河沿254142 235.30 311.00 -24.3 黄河石嘴山309146 204.70 287.00 -28.7 黄河头道拐367898 140.20 229.13 -38.82000年黄河利津站实测年径流量48.59亿m3,扣除利津以下河段引黄水量6.85亿m3,则黄河全年入海水量为41.74亿m3。

2000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与常年比较见图2。

图2 2000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径流量与常年比较图二、蓄水动态2.1水库蓄水动态2000年黄河流域共有大、中型水库157座,其中大型水库21座。

大、中型水库年蓄水变量为1.55亿m3,其中大型水库0.50亿m3。

2000年黄河流域各分区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见图3,典型水库蓄水动态见表2。

图3 2000年黄河流域各分区大、中型水库蓄水变量示意图表2 2000年黄河流域典型水库蓄水动态统计表单位:亿m3水库名称上年末蓄水量当年末蓄水量年蓄水变量龙羊峡168.00 134.00 -34.00刘家峡27.30 28.80 1.50万家寨 3.22 3.28 0.06三门峡 1.78 2.38 0.60小浪底17.70 47.10 29.40陆浑 3.55 6.01 2.46故县 3.72 4.04 0.32东平湖 3.07 3.52 0.452.2 地下水动态2.2.1区域浅层地下水动态黄河流域平原(盆地)区地下水动态监测主要集中在:宁夏的河套平原,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土默特川平原、伊克昭盟黄河南岸平原,山西的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陕西的关中盆地、陕北风沙滩区,河南的伊洛河河谷平原、沁河下游平原及黄河下游平原等。

年内各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有不同程度的升降,其中河南各平原(盆地)区平均上升0.51m,山西太原、临汾、运城盆地平均下降0.36m。

2.2.2地下水降落漏斗在流域内平原(盆地)区,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形成中心地下水埋深和影响范围均较大的降落漏斗有:宁夏的银川漏斗,陕西的沣东漏斗、兴化漏斗、鲁桥漏斗、渭滨漏斗,山西的宋月古漏斗、太原漏斗、运城漏斗,河南的安阳~鹤壁~濮阳漏斗、新乡漏斗、武陟~温县~孟县漏斗。

各漏斗要素详见表3。

表3 2000年黄河流域平原(盆地)区地下水降落漏斗统计表三、水资源开发利用3.1水资源利用概况2000年黄河总取水量为480.68亿m3(含跨流域调出的地表水量),其中地表水取水量为346.10亿m3,占总取水量的72.0%;地下水为134.58亿m3,占28.0%。

黄河总耗水量为365.89亿m3,其中地表水耗水量为272.32亿m3,占总耗水量的74.4%;地下水为93.57亿m3,占25.6%。

2000年黄河用水情况详见表4、表5。

表4 2000年沿黄各省(自治区)用水情况统计表单位:亿m3表5 2000年黄河各分区用水情况统计表单位:亿m33.2地表水利用情况地表水取水量,是指直接从黄河干、支流引(提)的水量。

地表水耗水量是指地表水取水量扣除其回归到黄河干、支流河道的水量后的水量。

2000年全河地表水取水量346.10亿m3,其中农业取水量302.75亿m3,占地表水取水量的87.5%;工业29.77亿m3,占8.6%;城镇生活9.88亿m3,占2.9%;其余为农村人畜用水。

全河地表水耗水量272.32亿m3,其中农业耗水量239.29亿m3,占地表水耗水量的87.9%;工业20.57亿m3,占7.6%;城镇生活8.76亿m3,占3.2%;其余为农村人畜耗水。

按行政分区统计,地表水取水量以宁夏的81.58亿m3为最多,占全河地表水取水量的23.6%。

地表水耗水量以山东的63.92亿m3为最多,占全河地表水耗水量的23.5%。

沿黄各省(自治区)分行业地表水利用情况详见表6。

表6 2000年沿黄各省(自治区)地表水利用情况统计表单位:亿m3按流域分区统计,地表水取水量和耗水量均以兰州至头道拐为最多,分别为161.23亿m3和102.66亿m3,相应占全河的46.6%和37.7%。

黄河各分区分行业地表水利用情况详见表7。

表7 2000年黄河各分区地表水利用情况统计表单位:亿m33.3 地下水利用情况地下水取水量,是指在黄河流域内直接抽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包括深层地下水)。

地下水耗水量指地下水取水量扣除其入渗地下含水层和回归河道的水量后的水量,其数据采用经验耗水率估算。

2000年黄河流域地下水取水量为134.58亿m3,其中农业取水量76.18亿m3,占全流域地下水取水量的56.6%;工业34.65亿m3,占25.7%;城镇生活11.83亿m3,占8.8%;其余为农村人畜用水。

全流域地下水耗水量93.57亿m3,其中农业耗水量64.15亿m3,占全流域地下水耗水量的68.6%;工业13.14亿m3,占14.0%;城镇生活4.46亿m3,占4.8%;其余为农村人畜耗水。

按行政分区统计,地下水取水量和耗水量均以陕西省为最多,分别为31.02亿m3和22.27亿m3,相应占全流域的23.0%和23.8%。

沿黄各省(自治区)分行业地下水利用情况详见表8。

表8 2000年沿黄各省(自治区)地下水利用情况统计表单位:亿m3按流域分区统计,地下水取水量和耗水量均以龙门至三门峡的55.67亿m3和39.74亿m3为最多,分别占全流域的41.4%和42.5%。

黄河各分区分行业地下水利用情况详见表9。

表9 2000年黄河各分区地下水利用情况统计表单位:亿m3四、水资源量分析4.1天然河川径流量2000年黄河花园口站天然径流量为349.87亿m3,比常年偏少37.1%,其中实测径流量165.30亿m3,比常年偏少59.5%;还原水量184.57亿m3,其中地表水耗水量183.82亿m3、水库蓄水变量0.75亿m3。

4.2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是指与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动态地下水量,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将计算范围划分为山丘区和平原区两大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分析山丘区与平原区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确定其间的重复计算量;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确定其间的重复计算量。

分区地下水资源量为山丘区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之和扣除其间重复计算量。

2000年黄河花园口站以上地区地下水资源量为338.52亿m3(已扣除山丘区与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间的重复计算量40.61亿m3),其中地下水与地表水间的重复计算量为246.99亿m3。

4.3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水资源量之和扣除其间的重复计算量,而不包括入境水量。

2000年黄河花园口站以上地区水资源总量为441.40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49.87亿m3,地下水资源量338.52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46.99亿m3。

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径流量及其以上地区天然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详见表10。

表10 2000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以上水资源量统计表单位:亿m3五、水质调查评价5.1 废污水排放量调查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为42.22亿t,其中工业废水30.68亿t,生活污水11.54亿t,分别占废污水年排放总量的72.7%和27.3%(见图4)。

5.2河流水质评价2000年黄河流域水质评价,选择黄河干流、一级支流和重要的二级支流共22条河流的69个代表性河段,评价河长7247km,其中黄河干流评价河长3613km,支流评价河长3634 km。

评价标准采用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中氨氮采用水利部SL63-94《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

评价结果表明:Ⅱ、Ⅲ类水质河长2807 km,占评价总河长的38.7%,Ⅳ类水质河长1456 km,占20.1%,Ⅴ类、劣Ⅴ类水质河长2984 km,占41.2%。

黄河流域河流水质污染现状见图5。

黄河干流评价的3613km河段中,Ⅱ、Ⅲ类水质河长1977 km,占干流评价河长的54.7%;Ⅳ类水质河长732km,占20.3%;Ⅴ类水质河长730 km,占20.2%;劣Ⅴ类水质河长174km,占4.8%。

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镉、铅等。

污染较严重的是上游的五佛寺、石嘴山、乌达桥河段和中游的龙门~三门峡河段,其中污染最严重是潼关河段,水质类别全年为Ⅴ类、劣Ⅴ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