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综述

合集下载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1. 引言1.1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GPS定位技术是一种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进行位置测量和定位的技术,已经在变形监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精确化。

通过GPS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表或结构物的位移、形变等变化,为预防地质灾害、保障建筑物安全等提供了有效手段。

在地质灾害监测中,GPS定位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地震引起的地表位移、火山喷发引起的地表形变等,提前预警可能的灾害风险。

在结构变形监测中,GPS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建筑物、桥梁等结构物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安全隐患。

在地质勘探中,GPS定位技术可以用于测量地下岩层的移动情况,为石油勘探、矿产勘查等提供准确数据。

在测绘领域中,GPS技术可以用于地图绘制、土地测量等工作,提高测绘精度和效率。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已经成为变形监测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GPS定位技术的应用范围和精度还将进一步提升,对于变形监测的重要性也将逐渐凸显。

GPS定位技术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将为变形监测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2. 正文2.1 GPS技术原理和特点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卫星定位来确定地面上任何点的位置的技术。

其原理主要是利用至少3颗卫星的信号来计算接收器的位置,并通过时间差来确定距离。

GPS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每颗卫星定期发出信号,接收器接收这些信号后计算出自己的位置。

GPS技术有以下几个特点:高精度。

通过多颗卫星的信号计算,能够实现几米甚至厘米级别的精确定位。

全天候。

只要有接收器能接收到卫星信号,GPS定位就能够进行,不受天气影响。

全球覆盖。

GPS系统的卫星遍布地球各个角落,几乎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定位。

GPS技术还具有实时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可以在实时监测中起到关键作用。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由于GPS 可以向全球任何用户全天候地连续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等技术参数,目前在各类变形监测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GPS 变形监测技术概念和意义,详细总结了GPS变形监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GPS;变形监测;应用现状;趋势Abstract: Because GPS can continuously provide high precision 3D coordinates, to any user global all-weather three-dimensional velocity and time information and other technical parameters, present in all kinds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of GP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GPS deformation monitoring.Key words: GP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pplication status; trend一、GPS概述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20世纪一项高新技术,具有速度快、全天候、自动化、测站间无需通视、可同时测定点的三位坐标及精度高等优点,因而获得了广泛应用。

目前GPS精密定位技术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对经典大地测量学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其深的影响。

它在大地测量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如地球动力学、海洋大地测量、地球物理探测、资源勘探、航空与卫星感、工程变形监测、运动目标的测速以及精密时间传递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充分显示了卫星定位技术的高精度与高效益。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摘要]GPS作为一项较为先进的全球定位系统,其实时性、连续性、高度精准性、测量全天进行以及自动化程度之高成为了当下各监测系统运用较为广泛的一项监测技术。

传统的测量学中,地球动力学和大地测量学是变形测量中不可动摇的两项理论基础,无论是灾害测量还是普通的工程测量,GPS技术的应用由于其不受到环境的局限性和测量工具使用不便等情况,从而在变形监测的领域大放手脚。

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简要的介绍一下变形监测中GPS技术的应用操作,并对其今后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做出讨论。

[关键字]GPS技术变形监测应用状况未来发展0前言通过相关的专家部门的不懈研究,滑坡、地震、桥梁垮塌以及堤坝溃决等自然灾害在爆发前,灾难爆发区域多少都会产生一定的形变,上述几项自然灾害是近些年里发生较为频繁的灾难类型,正因如此,变形监测的研究成为了当下全世界所共同瞩目的一项重要内容。

建筑逐渐倾向于高层化的发展,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又频繁发生,都凸显了深入研究变形监测项目的必要性。

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使得人们逐步提高了对变形监测的基础要求,从而促进了相关监测技术的发展。

GPS技术能够对目标进行全方位、全天化的定位监测,同时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定点,测站之间也不存在通视要求,所以现如今被广泛应用1各种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情况特殊变形测量、常规大地测量、摄影测量测量以及GPS技术是变形监测中常常采用的一些测量手段,早在20世纪80年代时期,我国的变形监测都是采取常规大地测量和特殊变形测量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任务的,但是由于其作业强度太大,在测量进行的过程中又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提供的变形测量数据只停留于相对和局部的方面,所以其使用频率在逐渐降低。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和地面摄影测量技术是摄影测量技术所包含的两大内容,就目前状况而言,大坝、桥梁、隧道、滑坡、高层建筑以及结构工程的变形监测方面都应用到了摄影监测技术,毫米级别的监测精度使得摄影监测技术得到了技术人员的认同,然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摄影测量技术不能与测量对象相隔距离过大,并且在设备方面的要求也较高,所以这种监测技术的应用还不是特别普及。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大坝变形监测上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大坝变形监测上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大坝变形监测上的应用摘要:全球定位系统(GPS)已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和导航领域。

它在大坝精确实时观测及其水电设施主要地形观测上也已被证明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工具。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GPS 大坝变形监测对水电设施的管理机构和操作人员来说,监测大坝变形和地面沉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及时地发现大坝由于自然事故或大型建筑物引发的变形,就能够挽救生命,减少经济损失,避免严重的环境破坏。

但是如果大坝及其设施位于偏远的地方,监测它们就比较困难。

在偏远的、陡峭的或者有滑坡的地方普通的监测设备很难布置和维护,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也只能提供定期的信息。

GPS技术和专业的连续方位数据处理软件结合起来后,比普通的监测系统前进了一大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Condor Earth Technologies公司开发的一种利用GPS监测大坝变形、压力管道及滑坡的系统正在许多水电工程设施上得到应用。

这个系统被称为3D Tracker,它说明GPS技术经过一系列设置和有效的运用,能使我们得到精确的、连续的变形数据。

1.GPS技术能够提供给我们什么?全球定位系统已经迅速地从深奥的军事技术转化为贴近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民用技术,如汽车上的导航工具。

但是公众还有一个误区,认为高精度的GPS只是仅仅提供给军事领域。

事实上,大部分精确的GPS系统已在非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包括长期观测GPS系统。

这不仅是因为GPS技术有高于厘米的精度,还因为与同类技术相比它能提供实时的数据,因此在成本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这种装置能够很容易地被作为大坝或其它建筑物自身的一部分设备进行安装,见图1。

图1 图中标示出大坝典型GPS设备的安装与传统的大坝安全变形观测技术相比,如:铅垂线,光学测量仪器和激光定线系统等,GPS设备有许多吸引人的优点。

GPS只需固定在一个地方而不需要去读数,GPS测量的数据是三维的,因此它能提供大坝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变形信息。

GPS变形监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GPS变形监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GPS变形监测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GPS技术以速度快、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等诸多优点,被广泛运用到高层建筑、地质灾害、矿山矿井等变形监测中,由于垂直位移监测精度低、噪声干扰等问题,促使与其他技术相互集成。

文章阐述了基于GPS周期性与连续性2种变形监测模式及其数据处理方式,探讨了单一GPS变形监测技术存在的5方面主要问题,分析了目前基于3S集成技术、在线实时分析系统、结合小波分析等主流GPS变形监测技术现状,提出了基于3S技术、Web动态监测、四维可视化监测、移动终端监测的GPS变形监测未来发展趋势。

标签:GPS技术;变形监测;发展趋势;移动终端1 概述在当今的世界上会有许多灾害不经意地发生,例如山体的滑坡、桥梁的坍塌、河堤的溃坝、以及房屋的倒塌,河流的改道等,而众多自然或者人工灾害的发生,与灾害本身的变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经常会在不经意间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在与灾害的斗争、以及预防中变形监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变形监测技术已经逐渐的走向末路,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今社会中愈发的精准变形的监测结果,传统的技术开始变得无法完全满足当今时代对于变形监测的要求。

GPS以一种全新的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速度快等诸多优点的空间定位技术开始出现在人类面前,GPS逐渐的被大量灵活应用在变形监测中。

2 GPS变形监测的概要2.1 有关GPS变形监测的模式当变形体的变形速率缓慢时,或者在当地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有细微的差距出现时,我们能够使用GPS变形监测,而监测的周期频率所需要的时间有长有短,可以是一个月甚至是多年,它的监测对象可以是滑坡体、地震活跃区、大坝等。

我们需要计算测量同一个测量监测点在两个或多个观测周期之间的变化大小来确定情况。

或者使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方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GPS接收器放置在观测点,同时观察一段时间。

2.2 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GPS监测中所需要进行的数据处理主要是针对监测网的解算和平方差计算。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GPS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GPS技术作为建筑工程常用的变形监测技术,其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文章主要是就GPS技术在建筑工程变形监测中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变形监测;GPS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引言变形监测技术是变形监测开展的基础,由于变形监测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自身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性,再加上外界环境因为对其影响较大,所以经常出现监测结果不准确的现象。

而GPS技术的应用则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变形监测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GPS技术具有的全天候、无间断监测特点,也促进了变形监测精确度的稳步提升。

1、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具体原理分析1.1GPS技术原理分析GPS操作主要是由监测站、主控站等组成。

在这其中监测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其主要有双拼GPS接收机、环境数据传感器、高精度原子钟等设备组成。

而主控站的工作则发挥着协调和管理地面监测系统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监测站将其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井分析处理后,传递至主控站,然后再由主控站对相关数据进行推算,并以此为基础提供经过修正的变形参数,将数据信息传递至下一个环节,最后生成准确的监测数据信息。

1.2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原理变形监测应用GPS技术前,工作人员必须在了解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和管理GPS技术。

监测站利用GSP技术收集素哟要监测内容的信息和数据,然后将其传送至主控站,再由主控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最后再由传输系统相关相关数据传送给软件端,由软件端对数据信息进行最终的处理。

另外,由于GPS技术采集到的监测数据是监测项目所反馈的最原始的数据信息,这些元原始数据信息不仅是判断变形深度和变形量的重要依据,同时基坑变形发生的位置也是以此为基础判断的。

2、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2.1 GPS在建筑变形监测的具体应用分析如果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DJ8—201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作为依据的话,那么针对高层建筑的倾斜监测则需要由设计和施工企业共同协作完成。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更是备受关注。

变形监测是指对地面、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物的形变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而GPS定位技术通过其高精度、实时性和全天候性等优点,为变形监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重点介绍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1.实时监测:GPS定位技术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监测点的位置信息,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跟踪地面、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物的形变情况,为预防可能的灾害提供重要依据。

2.高精度测量:GPS定位技术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亚米甚至厘米级别的测量精度。

这种高精度测量可以精确地监测变形量的变化,并及时发现微小的形变,提高了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全天候性:GPS定位技术不受天气、时间、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定位监测,保证了监测的连续性和全天候性。

4.数据融合:GPS定位技术可以与其他传感器技术(如激光测距、摄影测量等)进行数据融合,提高了监测数据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为更全面地了解变形情况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优势和局限性1.优势(1)高精度:GPS定位技术的高精度可以满足变形监测的需求,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实时性:GPS定位技术可以实时获取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和跟踪变形情况,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理提供重要支持。

(3)全天候性:GPS定位技术不受时间、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在任何环境条件下进行变形监测,确保监测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2.局限性(1)多路径效应:在城市等高建筑密集区域,GPS定位可能受到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导致定位精度下降。

(2)信号遮挡:在山区、林区等地形复杂的地区,GPS信号可能会受到遮挡,影响定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GPS定位技术为变形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手段,由于GPS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同时测定点等监测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精密工程,通常GPS技术应用采用定期复测与长期连续监测模式,用户设备只需要接收卫星信号,就可以获取精准的定位信息和导航数据。

本文以下主要通过GPS定位技术的探讨,提出了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参考。

标签:GPS技术;变形监测;定位系统0 前言GPS定位技术是导航技术、卫星定位与现代通信技术的融合,作为新一代空间定位系统,GPS可削弱系统误差的影响,提高监测的精准度和监测效率。

当前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迅速得到了推广,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变形监测方法。

但由于应用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误差源的影响,导致GPS定位技术难以达到三维监测。

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消除和减弱系统误差,进一步提高GPS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1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应用特点及途径1.1 GPS定位技术系统组成部分GBS全球定位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精准的速度、时间、三维坐标等精准信息,具有实时性、全球性、连续性等监测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工程监测。

GPS定位技术主要由空间技术、控制系统、用户部分组成。

GPS空间技术由多颗卫星组成,卫星均匀分布于55°的轨道,运行周期约为12恒星时,为地球表面、任一地点,提供实时和全球性导航定位;控制系统是由全球地面跟踪站组成的监控系统,提供GPS卫星播发的星历,控制卫星的轨道运行,向卫星传输信息资料以及卫星设备运转等工作;用户部分主要包括数据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等设备,主要负责接收、转换、测量卫星传输的GPS信号,完成导航和定位。

1.2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途径GPS定位技术在变形检测中应用,相对常规电子测量仪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实时、连续和高精度的自动监测极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应用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桥梁健康监测方面,GPS定位技术进行桥梁变形监测,可以避免传统测量技术在通视、高差、距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提高监测效率的同时,减少外业工作量;大坝安全监测方面,GPS定位技术主要包括裂缝、位移、扰度等方面的检测,当大坝在水负载重压下产生变形后,会产生溃坝的危险,需要利用GPS定位技术长期进行高精度变形监测;滑坡监测方面,GPS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达到mm级的精度,并自行对数据进行采集;高层建筑监测方面,建筑物体监测环境复杂、几何尺寸较大,对监测精度要求较高,相对于传统测量可以实现实时性与连续性的高精度定位测量,可获取不大于10mm的高程精度测量,精确监测高层建筑物的动态特征;总之,GPS技术可以在更多领域进行高精度、实时性、连续性、高可靠性的变形监测。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变形监测是建筑工程当中常用的技术内容,其能够通过对建筑物的地基沉降情况和建筑位移、倾斜变形程度的监测,了解建筑的状况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有效办法,避免建筑安全问题导致灾难性危害的发生。

传统的变形监测技术多利用测量设备进行人工监测,其实效性和准确性、精确性不高,且在面临复杂地形条件时,难度较大,无法保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GPS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利用自身的主要优势,实现了变形监测的自动化和精确性,使得建筑工程和大型基础建设的安全性得到极大保障,其未来发展前景巨大。

标签:GPS;定位技术;变形监测1 GPS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发展现状工程变形监测中GPS技术的使用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已经越来越被重视。

目前,GPS技术在工程变形监测应用中观测长度以及测量精确度都有明显的提高。

GPS技术在对一些常规的滑坡整体活动变形监测中,通过GPS技术的全方位进行检测,能够更加准确的确定滑坡的整体活动情况,从而掌握滑坡的发育情况以及滑坡变形的程度、变形规律。

在进行大型建筑的位移检测中,GPS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加快速的进行监测,不会过多受到外界影响,同时确保准确度,而且,对于大型建筑进行的各个被测点的三维移动变化能够确保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测,快速准确的发现大型建筑物的三维位移规律,从而提高大型建筑物的安全程度,监测的数据对大型建筑物的保养以及修复提供支持。

在进行水库大坝的变形监测中,对于地面,盖层以及海上都可以依靠GPS技术很好的完成工作,确保大坝的安全。

在现阶段的工程变形监测中,对于测量方法的精准度,工作时间以及工作的范围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不适应现阶段的工程变形监测工作。

GPS技术在工程变形监测中很好的满足了对于测量方法的需求,在进行的建筑物的变形检测中,工作人员只需将GPS接收机安装在监测站以及基准站,GPS就会进行自动、连续的监测,同时进行定时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传送的技术性,实时检测数据被数据处理中心所接受,自动进行数据检测与分析。

分析GPS变形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分析GPS变形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分析GPS变形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在国内科技水平逐渐强化的背景下,变形监测技术最得了很大的发展,现如今,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其持续、高精准等良好的特点,而在诸多变形监测技术中被充分运用,然而以现阶段的情况来分析,GPS变形监测技术还是体现出诸多问题,那么在本文中,就将对GPS变形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做出探析。

关键词:GPS技术;变形监测;运用现状;发展趋势引言GPS技术属于新型的科学技术,在对运用过程中,其会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能够向世界范围内的所有用户持续提供的,民众所需求的高精准性的3D坐标、时间信息等参数,并且也属于所有变形监测技术中,运用程度最为深广的先进技术。

因全球范围内或大或小的地质灾害的出现是无可防备的,所以就只能将对其实行最大化的防控,从而使地质灾害为现实环境带来最轻的损害。

如果将GPS变形监测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就会实现以上目标。

1 GPS变形监测技术概述所谓变形监测,也就是说对路基、建筑的沉降、偏离原位等情况做出监测,是为了掌握引起变形的主要因素和指定时间内的变形数据。

在具体监测期间,倘若所监测的变形始终处于一定范围内,就可确定为普通变形状态,然而若形变已高出一定范围,则可能会干扰到建筑的稳定运用,则可能意味着有更大安全风险的降临,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就能够分析出,变形监测需要具备较高的精准度。

而其精准度重点是由建筑设计中允许变形值的高低来决定。

2 GPS变形监测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2.1GPS变形监测模式从综合角度来说,GPS变形监测技术通常可体现为两种模式,也就是周期性和连续性。

第一是周期性模式。

如果监测装置所要监测的对象,其形变发展较为迟缓时,就需要将这特定对象的时间、空间设定为与时间无关的物理量。

此时,周期性模式就能够体现其现实作用,而对指定对象做出规律性的监测。

在这样条件下所实行的监测,都属于静态监测。

这种监测模式通常都需要配备二台以上的接收机来提供信号传输顺畅的保障。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GPS定位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尤为突出。

变形监测是指对地表、建筑物、桥梁等物体进行位置、形状、尺寸等方面的监测,以及对其变化的观测与分析的一种技术。

而GPS定位技术的高精度、实时性和全球覆盖性使其成为变形监测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重点介绍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以及其在该领域中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1. 工程变形监测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GPS定位技术被广泛用于对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工程结构的变形监测。

通过在这些结构上安装GPS接收机,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位移、形变等情况。

一旦结构发生变形超出预定范围,就可以及时发出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2. 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地震、泥石流等,这些灾害对周围环境和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通过GPS定位技术,可以对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预警。

还可以通过对地表运动情况的监测,了解地质灾害发生的过程和规律,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 矿山监测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表和地下会因为开采活动而发生隆起、下沉等变形现象。

采用GPS定位技术可以对矿山的地表变形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对地下结构的变化进行探测。

这对于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4. 沉降监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地下管线、隧道等结构的沉降会对周围的建筑物和交通设施造成影响。

通过GPS定位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下结构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以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

1. 高精度GPS定位技术能够提供毫米级甚至亚毫米级的精度,这对于变形监测来说十分重要。

高精度的定位数据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结构的微小变形,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

2. 实时性GPS定位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定位数据,能够对结构的变形进行即时监测。

一旦发现结构出现异常变形,可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摘要:由于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需通视、能提供全球统一的地心坐标等特点,使其相对于常规的测量方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变形测量中。

关键词:GPS;变形监测;应用研究引言变形监测是指监测工程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基沉降位移以及整体的倾斜等变形状况,其关键在于捕捉变形敏感部位和各观测周期间的变形观测点的变形信息。

当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可以认为是正常的情况; 如果超过了规定的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时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给人们带来灾难性的危害。

1.GPS 及变形监测技术概述1.1 全球定位系统简介全球定位系统GPS本来是用于军事部门的卫星导航及定位系统,以卫星为基础,具有连续、实时、高精度、全天候测量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并且 GPS 具有良好的保密性及抗干扰性。

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向全球任何一个用户提供精度非常高的时间信息及三维坐标等技术参数,对经典大地测量学以及地球动力学研究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另外,GPS 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效果也非常好,精度非常高,并且可以使监测工作有效地实现自动化及实时化。

1.2 变形监测技术简介变形监测技术包括常规大地测量技术、特殊变形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和GPS技术。

常规大地测量技术采用的工具主要是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及测距仪等测量仪器。

其优点是:1)能够提供变形体整体的变形状态;2)适用于不同的监测精度要求、不同形式的变形体和不同的监测环境;3)可以提供绝对变形信息。

但外业工作量大,布点受地形条件影响,不易实现自动化监测。

特殊变形测量技术包括三种,即准直测量、应变测量和倾斜测量,这种测量技术的测量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并且可以对变形体的内部变形进行检测,以有效地实现监测的自动化,但提供的变形信息比较局限,一般只能够对相对变形信息进行提供。

摄影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及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两种。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综述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综述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摘要: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与灾害预报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方向,由于建筑物以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对象所可能引发的灾害,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变形监测不仅对监测建筑物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有重大意义,而且积累监测资料、检验工程设计是否合理也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讲述工程的变形监测的数据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有关变形分析与灾害预报方面的一些问题。

本文针对GPS 动态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提出的新要求,进行动态监测数据特征提取及模型化的研究,综合应用混沌等现代非线性理论与方法。

在测绘领域,随着GPS 测量技术的发展,工程测量的作业方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GPS 技术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等功能,现已成功应用于工程测量等诸多领域。

关键词:变形监测;GPS;控制网;数据处理;自动化主题1 GPS技术和变形监测1.1 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GPS定位系统由于其定位的高度灵活性和常规测量技术无法比拟的高精度,成为测量学科中革命性的变化。

若以从遥感影像中提取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控制点的位置选择和精度要求较高,要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找到控制点作为几何纠正基础,GPS 的精确定位等功能则体现出卓越的优势。

目前,GPS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勘测制图、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1.2 变形监测1.2.1 变形监测的定义变形监测是对监测对象或物体(简称变形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变形监测又称变形测量或变形观测,它包括全球性的变形监测、区域性的变形监测和工程的变形监测。

全球性的变形监测是对地球自身的动态变化,如自转速率变化、极移、潮汐、全球板块运动和地壳形变的监测。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GPS,GPS具有连续性、高精准度、实时性以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等一系列优点,其在变形监测中已经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

以下,笔者立足于对我国常规测量技术、特殊测量手段以及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现状的分析和总结,就GPS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和分析,进而更好的推动GPS变形检测技术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更好的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GPS 变形监测发展现状应用发展趋势
0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变形监测的要求不断得到提高,而这也间接的推动了变形监测技术的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一项重大的高新技术,以其强大的优越性在诸多领域中发挥了
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各个方面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工程以及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但是,不可否认,全球定位系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局限性和不足。

以下,笔者从GPS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应用现状
入手,简要对其发展趋势加以分析。

1 GPS变形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GPS也就是全球定位技术,通常在导航与定位上应用广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GPS的应用领域也在进一步拓展,工程变形监测中也常应用到。

其具有实时性、连续性、较高的观测准确率和自动化数据处理等特点。

从当前情况来看,GPS技术仍有许多可以提升的空间,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以及注意事项供参考。

标签:GPS技术;变形监测;特點地物在时间与空间上被一系列因素干扰而导致形状、大小以及位移的改变而变形。

变形容易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对国家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程度不一的影响,GPS技术作为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系统误差而造成的影响,并使监测的效率以及准确性大大提高,当前GPS技术在大地测量学和有关学科上被广泛应用,能够体现出该技术的高效益以及高精度特点。

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关注基础建设与大型建筑物的建设工作,变形监测工作也将被更多人重视。

1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应用特点及途径1.1 GPS技术特点GPS技术能够给用户带来准确的时间、速度以及三维坐标等信息,它有着连续性、全球性以及时效性等优势,在各类工程检测中应用广泛。

该技术是通过控制系统、空间技术以及用户部分构成。

是通过多颗卫星且均匀分布于55°轨道,运行周期大约在12恒星时,向地球上的随意地点提供实时全球性的定位导航。

控制系统是监控系统,控制卫星轨道并给予GPS卫星播发星历,用户部分通常包含有数据处理软件、数据接收机等一系列设备,能够完成接收、转换以及测量卫星传输GPS信号且实现定位与导航。

1.2 GPS技术应用途径应用于变形监测中,对比常规电子测量仪来说有着更大的优势,能够连续、实时且高精度地完成自动监测,效率与精度得到提升。

常见的测量技术方式就是变形监测,一般是测量变形体的状态从而了解其具体的变形程度,完成荷载作用中的变形体检测,通常来说,GPS技术变形监测模式有两个方面,分别是周期性与连续性,对于变形速度较慢的变形体适用周期性模式,一般在滑坡监测上应用广泛,且监测频率能够持续多年,对于GPS技术应用方面,其一般体现在下面几点上:桥梁健康的监测,监测桥梁变形的过程中,GPS技术能够规避传统测量的一系列不足之处,如高差以及距离方面的问题,在提升效率的过程中降低了外业操作量。

关于GPS在变形监测中应用和展望

关于GPS在变形监测中应用和展望

关于GP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和展望摘要:gps在测绘测量中应用日益广泛,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近几年来,gps技术也广泛应用与变形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本文简单介绍了变形监测的意义以及常用的监测技术,重点探讨了gps用于变形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对其发展做了简要的展望。

关键词:gps;变形监测;技术;展望所谓变形是指物体在外来因素的作用下而产生的性状和尺寸的改变。

与变形相联系的现象不计其数,比如地震、滑坡以及桥梁坍塌等,这些都是由于物体在受力情况下而产生变形,最终导致破坏。

由于变形带来极大的危害,因而关于变形的监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发展,工程机械化已经成为了现实,这些机械化的工程操作不仅加快了工程项目建设的速度,同时也从一个程度上导致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人类频繁的探索和建设活动,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大量发生。

这些灾害给人们生活和经济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研究人员认为,通过监测物体的变形,进而能够提出预报和预警,可以有效的降低灾害危害。

变形监测因此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本文就变形监测的应用技术和展望进行简单探讨。

变形监测技术的意义及概述所谓变形监测技术是指利用测量的方法与专用仪器对变形体的变形现象进行监视观测的测量工作,主要是确定在各种载荷和外力的作用下,掌握变形体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征。

变形监测技术具有积极的意义:1、通过变形监测,确保物体的安全性。

变形监测分析,通过对变形体的性状等及时、适时的监测,能够掌握其构造的稳定性,为安全判断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可以及时的分析原因,发现问题,预测问题,解决问题;2、通过变形监测,可以有效进行灾害防治。

通过对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灾害的发生,能够起到提前防范的作用,达到安全目的;3、通过变形监测,对工程设计进行验证。

变形监测的另一个作用就是通过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获得变形机理,可以用以验证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正确与否。

综述报告-GPS测量技术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综述报告-GPS测量技术在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原理与应用》综述报告GPS测量技术在变形监测测量中的应用题目自拟综述要点:可以选择某一方面的工程测量展开叙述,比如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道路勘测、施工放样测量、变形观测等。

1、GPS的概念2、GPS相对于传统方法的特点3、GPS测量技术在此方面的应用现状4、应用中存在的问题5、对以上问题可以做些探讨6、GPS测量技术在此方面应用的发展趋势全球定位系统(GPS)即“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NA VSTAR/GPS,navigation system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简称,历时约20年的探索和实验,从1937年开始,到1993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GPS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一代精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不仅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三维测速、导航、定位与授时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和保密性。

GPS相对于传统作业方法主要有以下特点:(1)全球、全天候工作:GPS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影响。

(2)定位精度高:目前GPS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若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和毫米级。

(3)功能多、应用广:GPS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体现出其便捷和快速的特点,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PS技术率先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海洋测量、城市测量等测绘领域得到了应用,并且在军事、交通、通信、资源、管理等领域展开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早期的GPS变形观测主要是静态或者准静态的监测,知道最近的十年才出现动态解算整周模糊度方法OTF(动态初始化)问题的解决和RTK技术的诞生,长期的实时动态观测才得以迅速发展。

GPS连续参考站系统(COR)的发展,使得实现24h连续GPS监测成为可能,同时GPS多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即通过多路天线共享器使接收机能够控制多个天线(阵列天线),由此使用少量接收机即可监测多个天线相位中心的变化量。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综述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综述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综述摘要:当建筑的变形超过自身允许变形范围后,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特别是高层建筑物、大坝、桥梁等大型构筑物,如果它们受到不可逆的损害或自然灾害后,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因此,对建筑物特别是大型建筑物的变形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GPS技术建筑变形监测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变形监测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变形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GPS技术由于具有定位速度快、全天候、自动化、测站之间无需通视、可同时测定点的三维坐标及精度高等特点,对经典大地测量以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诸多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工程及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GPS 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现状经过近十年的迅速发展,GPS观测边长相对精度已经能够达到10-9,比传统大地测量精度提高了3个量级。

GPS 技术在变形监测方面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利用GPS 技术解决了常规观测中需要多种观测的问题,观测结果能充分反映滑坡的全方位活动性,是监测滑坡变形、掌握滑坡发育规律的切实可行的技术;2利用GPS 技术可对大型建筑物位移实时监测,具有受外界影响小、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精度较高等优点,可以全天候测量被测物体各测点的三维位移变化情况,找出被测物体三维位移的特性规律,为大型建筑物的安全营运、维修养护提供重要的参数和指导;3利用GPS 精密定位技术不仅可以满足水库大坝外观变形监测工作的精度要求,而且有助于实现监测工作的自动化。

4 GPS 技术还应用于地面、海上勘探平台及高层建筑物等的沉陷观测中。

二、GPS技术应用的优点1自动化程度高用GPS接收机进行测量时,仅需一人将天线准确地安置在测站上,两侧天线高,接通电源,启动接收单元,仪器即自动开始工作。

在结束测量时,只需关闭电源,受接收机便完成野外数据采集。

若在一个测站上需要作长时间的连续测量,还可实行无人值守的数据采集,通过数据传输,将所采集的定位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实现自动化的GPS测量和计算。

GPS技术在桥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桥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桥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论文导读:由于GPS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作业速度快、费用节省、相邻点间毋需通视、不受天气条件影响等常规测量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

因而它在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型桥梁的建设和维护是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桥梁变形监测就是运用现代传感与通信技术,实时监测桥梁运营阶段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结构响应与行为,获取反映结构状况和环境因素的各种信息,由此分析结构健康状态、评估结构的可靠性,为桥梁的管理与维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桥梁结构变形监测系统中,要进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包括:WGS 一84坐标到桥梁局部坐标系变换、风对大桥位移的影响、温度对大桥竖向位移的影响、辆对竖位的影响、频析、监测据压缩储。

关键词:GPS技术,桥梁,变形监测,应用1.引言由于GPS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作业速度快、费用节省、相邻点间毋需通视、不受天气条件影响等常规测量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

因而它在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样地,在工程测量领域的大桥变形观测中,用这种高新技术来建立其监测系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2.桥梁变形监测系统的建立2.1桥梁变形监测的概念及其意义大型桥梁的建设和维护是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桥梁变形监测就是运用现代传感与通信技术,实时监测桥梁运营阶段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结构响应与行为,获取反映结构状况和环境因素的各种信息,由此分析结构健康状态、评估结构的可靠性,为桥梁的管理与维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意义在于可以实时掌握桥梁现场的交通状况,有利于桥梁管理部门进行合理的交通管制,及早发现桥梁病害,确定桥梁损伤部位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突发事件之后还可以评估桥梁的剩余寿命,为维修养护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在桥梁运营状况严重异常时触发预警信号,有效预防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2 GPS变形网的优点与传统的形变网相比,GPS形变网有如下优点:(1)GPS形变网的观测精度与网的图形结构关系不明显;(2)当整周模糊度确定之后,观测量的权与观测时间的增加不成正比;(3)网中的每一条基线都含有长度和方位信息;(4)当观测仪器和作业模式确定之后,基线解的精度与观测时刻紧密相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 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摘要: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与灾害预报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方向,由于建筑物以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对象所可能引发的灾害,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变形监测不仅对监测建筑物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有重大意义,而且积累监测资料、检验工程设计是否合理也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讲述工程的变形监测的数据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有关变形分析与灾害预报方面的一些问题。

本文针对GPS 动态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提出的新要求,进行动态监测数据特征提取及模型化的研究,综合应用混沌等现代非线性理论与方法。

在测绘领域,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工程测量的作业方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GPS技术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等功能, 现已成功应用于工程测量等诸多领域。

关键词:变形监测;GPS控制网;数据处理;自动化主题1 GPS技术和变形监测1.1 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GPS定位系统由于其定位的高度灵活性和常规测量技术无法比拟的高精度,成为测量学科中革命性的变化。

若以从遥感影像中提取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控制点的位置选择和精度要求较高,要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找到控制点作为几何纠正基础,GPS 的精确定位等功能则体现出卓越的优势。

目前,GPS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勘测制图、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1.2 变形监测1.2.1 变形监测的定义变形监测是对监测对象或物体(简称变形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变形监测又称变形测量或变形观测,它包括全球性的变形监测、区域性的变形监测和工程的变形监测。

全球性的变形监测是对地球自身的动态变化,如自转速率变化、极移、潮汐、全球板块运动和地壳形变的监测。

区域性的变形监测是对区域性的地壳形变和地面沉降的监测。

对于工程的变形监测来说,变形体一般包括工程建筑物、机器设备以及其他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自然或人工对象,例如大坝、高层建筑物、大型科学实验室、地下工程、桥梁、隧道等都可成为变形体。

变形监测分为静态监测与动态监测,静态变形通过周期测量得到,动态变形必须通过持续监测得到。

变形监测分为变性分析和预报提供基础数据,对于工程的安全来说:监测是基础,分析是手段,预报是目的。

1.2.2 变形监测的作用变形监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实际上的作用:保障工程安全,监测各种工程建筑物、机器设备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构造的变形,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对其稳定性、安全性做出判断,以便采取措施处理,防止事故发生。

对于大型特种工程如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核工程、粒子加速器、火箭发射场有重要意义。

(2)科学上的作用:积累监测分析资料,能更好的解释变形的机理,验证变形的假说,为研究灾害预报的理论和方法服务检验工程设计的理论是否正确,设计是否合理,为以后修改设计、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据,如改善建筑的物理参数、地基强度参数,以防止工程破坏事故,提高抗灾能力。

1.2.3 变形监测的内容、分类和特点变形监测主要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监测、偏距、倾斜、弯曲、扭转、扰度、震动、裂缝等的测量,主要是对描述变形体自身形变和刚体位移的几何量的监测。

水平位移是监测点在平面上的变动,它可分解到某一特定方向,垂直位移是监测点在铅直面或大地水准面法线方向上的变动。

偏距、倾斜、扰度等也可归结为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

偏距和扰度可以视为某一特定方向的水平位移;倾斜可以换算成水平或垂直位移,也可以通过水平或垂直位移测量和距离测量得到。

除了上面的之外,还包括与变性有关的物理量的监测,如应力、应变、温度、气压、水位、渗流、渗压、压力等的监测。

变形监测的最大特点是要进行周期观测,所谓的周期观测就是多次的重复观测,第一次称初始周期或零周期。

每一周期的观测方案如监测网的图形、使用仪器、作业方法乃至观测人员都要一致。

对于扭转、震动等变形需作动态观测;对变形监测项目如偏距、倾斜、扰度等几何量和与变性有关的物理量的监测都可采用传感器技术持续的进行。

对于急剧变化期也应作持续的动态监测。

对于不同的任务,变形监测所要求的精度不同。

为积累资料而进行的变形观测和为一般工程进行的常规监测,精度可以低一些;而对大型特种精密工程,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相关的变形监测项目,则要求的精度较高。

2 GPS在变形监测中的优势2.1 GPS在变形监测测量中的仪器优势传统的有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仪器的精度越来越高,价格也越来越便宜,使用范围也越来越普及。

现在使用最方便的也就数GPS接收机了,电子全站仪,陀螺仪的使用,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精度也有了很大改善,甚至变形监测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越来越少。

然而,现在仪器也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功能更先进,更方便人们使用。

全站仪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野外测量仪器, 精度高、应用广, 但受通视条件、测量距离等因素制约。

GPS与全站仪相配合进行变形监测的作业方法,使用这两种仪器在实际测量中,提高了监测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外界的干扰、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并且点位精度得到有效的保证。

与传统的工程变形监测方法相比,GPS 测量技术在连续性、实时性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在分析了G困在交形监测方面的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GPS在大坝、地面沉降、高层建筑物等工程变形观测中的应用。

GPS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空间技术,已逐渐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取代了常规光学和电子测量仪器.自从20 世纪90 年代后,GPS 卫星定位和导航技术与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在空间定位技术方面引起了革命性变化。

用GPS同时测定三维坐标的方法将测绘定位技术从陆地和近海扩展到整个海洋和外层空间,从静态扩展到动态,从单点定位扩展到局部与广域差分,从事后处理扩展到实时(准实时)定位与导航,绝对和相对精度扩展到m级,cm级乃至亚mm级,从而大大拓展了它的应用范围和在各行业中的作用在工程和局部性变现监测方面,地面常规测量技术,地面摄影测量技术,特殊和专用的测量手段,以及以G因为主的空间定位技术等均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时测量技术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它使建立三维网的监测变得简单,且不需站间通视,可以免去造标,砍树之类的工作.GPS在精度上得优越性使得它逐步地取代传统的地面测量方法。

2.2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优势随着GPS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多天线GPS变形监测系统,单历元GPS变形数据处理模型等动态监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模型,为动态变形体形变监测提供了新的途径。

变形监测数据源的采样频率得到大幅提高,数据量膨胀;监测数据的非线性特征也更加明确;同时,传感器技术采集数据的特点又决定了变形信息数据必然要包含噪声与粗差等特征,变形预报变的更加困难。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非线性理论的动态监测数据特征提取以及预报技术的新思想,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动态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主要还集中在数据的降噪、粗差诊断以及变形预报的研究方面,涉及变形数据序列的特征尤其是非线性特征的研究还很少。

预报模型的改进工作也主要集中在模型自身的参数调整,未能更好结合变形的内在特征。

GPS 单历元解算的动态监测数据,经过预处理,最大可能提取与修复有效信息后,就可以进行特征提取以及进一步进行预测预报工作。

预处理可以采用各种信号降噪的方法进行,如小波变换降噪、KALMAN滤波、FFT 变换等各种方法;可选择多种粗差识别技术如多尺度粗差识别技术以及拟合等各种粗差修复方法可参考文献,特征提取与量化应该综合应用非线性科学中的具体理论模型,对符合物理特性的量化特征要加以充分利用,引入到预测预报模型中进行修正或提出新的有效的预报模型为变形体安全运营、灾害防治或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小波变换降噪方法是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方法。

本质上是一种带通滤波器,通过正交小波快速分解算法,可以将分析信号在不同频带上分离。

从而在不同尺度上展现信号的不同特征。

通过某种规则,确定阈值;然后,对不同频带上的小波变换系数进行量化(通常包括软阈值和硬阈值量化方法);最后,通过重构算法恢复信号。

小波降噪可以达到滤除包含在沉降数据序列中的高频噪声信息。

降噪后动态变形体的形变轨迹(此处表现为构筑物的自振、风力、光压等综合影响的结果)得到很好的描述,便于进一步进行特征提取与变形预报。

通过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反映形变信号的内在特征,并分离形变趋势项。

比起传统的分析方法,小波分析具有独特的优势。

采用MALLAT 多尺度分解算法,可以分析形变信号中可用的数据。

变形观测数据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监测网的周期观测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计算网点坐标,进行参考点稳定性检验和和周期间的叠合分析,从而得到目标点的位移;另一种是各监测点上的某一种特定的形成时间序列的监测数据,如该点的沉降值、某一方向上的位移值以及其他与变形监测有关的量如气温、体温、水温、水位、应力、应变等,对它们进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时序分析、统计分析和统计检验,确定变形过程及趋势。

此外,还应进一步做变形体的变形模型分析,进行变形模型参数如刚体变形及相对形变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

总得来说,变形监测是基础,变性分析是手段,变形预报是目的,变形观测数据处理的过程就是进行变形分析和预报的过程。

3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工程形变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大坝的变形、高层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陷、矿区的地面沉降等等. 工程变形监测是以毫米乃至亚毫米级精度为目的的工程测量工作,随GP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性能的不断改进,GPS已可用于精密工程变形监测。

目前,CPS技术主要用于几个领域的变形观测.大坝变形监测包括水平位移、垂直位移( 沉陷) 、挠度、倾斜、表面接缝和裂缝监测. 水库或水电站的大坝由于水负荷的重压可能引起变形,需要对大坝的变形进行连续而精密的监测.GPS 精密定位技术与经典测量方法相比,不仅可以满足大坝变形监测工作的精度要求(1. 0 -0.1) x 10 -6,而且更有助于实现监测工作的自动化.到目前为止国内应用GP测量大坝变形并实现自动化且较成功的有湖北清江隔河岩水电站,该系统主要由5 个坝顶测点和左右岸两个基准点组成, 1 998年3月正式投入试运行.系统采用AshtechZ012CGR型双频GPS接收机及带防护罩天线,软件采用改进后的GAMIT软件和精密星历进行基线向量解算,由GPSADT软件进行网平差计算其中7 台GPS接收机365天24小时连续观测.在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期间,隔河岩大坝超量拦洪蓄水,避免了清江洪峰河长江洪峰相遇,对于减轻长江中下游的防汛抗洪压力以及最终未实施荆江分洪起到了重要作用由地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引起了许多矿区的地面沉降;由于过量地抽取地下水,也使许多城市的地面,产生了显著的沉陷.矿区地面形变测量包括矿区地表移动、露天矿边坡移动测量等.其测量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不同观测时间测定的地面点的水平位置和高程,进行分析对比,得出地面点位的水平位移与沉降数据,进行变形分析与预测. 使用GPS测量技术对上述沉降现象进行监测是经济而有效的.GPS测量不要求相互通视,且速度快,作业灵活,显著地提高作业效率. 监测地面的垂直位移,无需将GPS测量的大地高程进行系统的转换,不仅简化了计算工作,同时也保障了观测精度. 高层建筑物动态特征的监测对其安全运营、维护及设计至关重要,尤其要实时或准实时监测高层建筑物受地震、台风等外界因素作用下的动态特征,如高层建筑物摆动的幅度(相对位移)和频率. 传统的高层建筑物的变形监测方法(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全站仪和激光准直等)因受其能力所限,在连续性、实时性和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大型构筑物动态监测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GPS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采样频率(如10Hz甚至20日z)GPS接收机的出现,以及GPS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和完善等,为GPS技术应用于实时或准实时监测高层建筑物的动态特征提供了可能. 目前,GPS 定位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热点之一,以高层建筑物动态特征的监测为例,设计了振动实验以模拟高层建筑物受地震和台风等外界因素作用下的动态特征,并采用动态GPS 技术对此进行监测•实验数据的谱分析结果表明,利用GPS观测数据可以精确地鉴别出高层建筑物的低频动态特征,并指出了随GPS接收机采样频率的提高,动态GPS技术可以监测咼层建筑物更咼频率的动态特征,最终建立具有GPS数据米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预警等功能的高层建筑物动态变形自动化监测与预警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