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转换工具操作手册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实施方案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实施方案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是将其他坐标系的数据转换为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过程。
为了实施该转换方案,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1. 了解目标坐标系的投影系统和地理坐标系参数。
不同的坐标系可能使用不同的投影系统和参数,例如经纬度、UTM等。
确保了解目标坐标系的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2. 收集源数据。
这些源数据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如航空影像、GPS测量数据、地图数据等。
确保源数据是可靠的和准确的,以便获得高质量的转换结果。
3. 确定转换方法。
根据源数据和目标坐标系的参数,选择最合适的转换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地理坐标系转换参数进行数据转换。
4. 编写转换算法或使用专业的转换软件。
根据选择的转换方法,编写相应的算法进行数据转换。
如果有现成的专业软件可用,可以考虑使用该软件进行数据转换。
5. 进行数据转换。
将源数据输入到转换算法或软件中,进行数据转换。
确保输入数据格式的正确性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
6. 验证转换结果。
将转换后的数据与已知的控制点或现有的标准数据进行比较,验证转换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7. 调整转换参数(可选)。
如果转换结果与标准数据存在偏差或误差较大,可以尝试调整转换参数,重新进行转换,直到达到满意的结果为止。
8. 文档化转换过程。
对转换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所使用的数据、方法、参数等信息,以备将来参考和复查。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实施方案。
实际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国家2000坐标系和上海2000坐标系转换参数
国家2000坐标系和上海2000坐标系转换参数国家2000坐标系(CGCS2000)是我国当前最新的国家大地坐标系,以大地经度(B)、大地纬度(L)、大地高(H)表示地球表面物体的位置。
上海2000坐标系则是以上海市为基准的坐标系。
两者之间的转换需要考虑地球椭球参数、基准面差异、投影方式等因素。
坐标转换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转换基准:选择一个合适的转换基准,如大地基准、高程基准等。
2. 计算转换参数:根据转换基准和源坐标系、目标坐标系的参数,计算出转换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旋转矩阵、平移向量等。
3. 应用转换参数:将源坐标系下的坐标通过转换参数转换为目标坐标系下的坐标。
对于国家2000坐标系和上海2000坐标系的转换,需要根据具体投影方式、椭球参数、基准面差异等因素来计算转换参数。
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七参数模型(包括三个旋转矩阵、三个平移向量和一个尺度因子)进行坐标转换。
具体转换过程如下:1. 确定转换基准:选择一个合适的大地基准(如CGCS2000)和高程基准(如水准面)。
2. 计算旋转矩阵:根据两个坐标系的大地基准差异,计算出旋转矩阵。
3. 计算平移向量:根据两个坐标系的基准面差异,计算出平移向量。
4. 计算尺度因子:根据两个坐标系的椭球参数,计算出尺度因子。
5. 应用转换参数:将源坐标(国家2000坐标系)通过转换参数(旋转矩阵、平移向量和尺度因子)转换为目标坐标(上海2000坐标系)。
需要注意的是,坐标转换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不同投影方式的选择,如UTM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并按照相应的坐标转换公式进行计算。
综上所述,国家2000坐标系和上海2000坐标系的转换需要根据具体投影方式、椭球参数、基准面差异等因素来计算转换参数,并应用相应的坐标转换公式进行转换。
具体转换过程涉及到的参数和计算方法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详细计算。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指南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指南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中国大陆地区的统一坐标系统,用于测量和定位地理空间信息。
在进行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制图、测绘等工作中,常常需要将其他坐标系的数据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指南。
首先,要进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需要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了CGCS2000(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参考椭球面模型,采用Lambert投影。
对于需要进行坐标系转换的数据,我们要了解原始坐标系的参数,包括椭球长半轴、扁率、投影中央子午线经度等。
其次,要转换坐标系,需要使用专业的坐标转换软件。
目前市面上有许多专业测绘软件、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能够进行坐标系转换,例如SuperMap、ArcGIS等。
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转换算法和工具,能够满足不同数据源的转换需求。
常见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方法包括参数法和格网法。
参数法是根据原始坐标系的参数设置进行转换,通过坐标点的位移、旋转和缩放来完成转换。
参数法适用于少量坐标点的转换,可以保证转换的准确性。
格网法是基于已经建立好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格网,通过查表或插值等方式进行转换。
格网法适用于大量的坐标点的转换,效率较高。
在进行坐标系转换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
首先,要注意转换结果的精度损失问题。
由于不同坐标系的误差和精度不同,转换过程中可能会引入一定的误差。
因此,在进行精确测量和定位时,需要考虑坐标系转换引入的误差。
其次,要注意数据投影带的选择。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了Lambert投影,根据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投影带可以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最后,要进行坐标系转换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作。
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的数据可以与其他地理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和可视化。
通过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可以进行空间查询、地图制图、空间分析等各种功能操作,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000坐标转80坐标,54坐标;80坐标54坐标转2000坐标使用说明
1.打开软件,初始界面如下:(带有色彩的为按钮)2.首先点击分带类型按钮(没有特别声明的情况下,小于1:10000比例尺的图纸为6度带;大于等于1:10000比例尺图纸的为3度带;工程图纸通常为1.5度带)。
选择分带按钮后,输入测区任一的经度值,然后点击“显示带号”按钮,便自动显示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经度。
3.单点计算:输入坐标x(北坐标)、y(东坐标),然后点击单点计算。
4.批量计算:点击“批量导入坐标”按钮,将会出现打开文本文件界面。
(文本文件格式见本文结尾页)(东坐标为8位时,是“国家统一坐标”,前两位为“带号”;去带号后,再减500000,便是“高斯平面自然坐标”)5.打开坐标文件后,点击“批量计算”按钮。
(东坐标为8位时,是“国家统一坐标”,前两位为“带号”;去带号后,再减500000,便是“高斯平面自然坐标”)6.点击需要保存坐标的栏目下“导出坐标”按钮,便会提示输入文件名、保存的界面。
(东坐标为8位时,是“国家统一坐标”,前两位为“带号”;去带号后,再减500000,便是“高斯平面自然坐标”)7.点击确定,保存坐标文件成功。
(东坐标为8位时,是“国家统一坐标”,前两位为“带号”;去带号后,再减500000,便是“高斯平面自然坐标”)8.界面下半部有四个按钮,根据需要选择(比如:点击按钮“经纬度坐标”,便是输入经纬度坐标后,软件自动显示出转换后的其他类型坐标)。
每种选择后,分单点计算及批量计算。
方法与前面说明雷同。
(东坐标为8位时,是“国家统一坐标”,前两位为“带号”;去带号后,再减500000,便是“高斯平面自然坐标”)9.文件格式:文件名扩展名为:.txt。
经纬度格式:点号+“逗号”+经度+“逗号”+纬度+“分号”其中标点符号为英文状态下标点符号。
10.高斯直角坐标文件格式:(东坐标为8位时,是“国家统一坐标”,前两位为“带号”;去带号后,再减500000,便是“高斯平面自然坐标”)格式:点号+“逗号”+y(东坐标)+“逗号”+x(北坐标)+“分号”其中标点符号为英文状态下标点符号。
一种简易国家2000坐标系坐标转换方法
一种简易国家2000坐标系坐标转换方法摘要:现在我们的航空摄影测量测图的像片控制点、地物点测量要实施国家2000坐标系。
通常我们收集到GPS成果是WGS84的经、纬度、椭球高,参考框架为ITRF97、参考历元为2000.0 GPS控制网空间直角坐标成果表。
根据国家2000坐标系的定义,实际操作中可直接将WGS84的经纬度等同于国家2000坐标系的经纬度,在2000参考椭球上进行高斯3°或6°带投影,获取测量的平面直角坐标。
利用华测GPS电子手簿或计算机模拟电子手簿能换算精确的测量点位平面投影坐标。
本文就在作业过程中利用华测GPS计算机模拟电子手簿进行测量点位投影转换,介绍一下我们的作业步骤以及在使用这种测量手段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华测GPS电子手簿;国家2000坐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测量领域航空摄影测量测图的像片控制点、地物点测量要实施国家2000坐标系。
通常我们收集到GPS B、C级成果是WGS84的经、纬度、椭球高,参考框架为ITRF97、参考历元为2000.0 GPS控制网空间直角坐标成果表。
根据国家2000坐标系的定义,实际操作中可直接将WGS84的经纬度等同于国家2000坐标系的经纬度,在2000参考椭球上进行高斯3°或6°带投影,解算测量已知点的平面直角坐标、高程仍直接使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坐标转换中还需要注意的是投影计算,在我们国内主要使用的投影为高斯投影,常用的西安80坐标有三度带和六度带的投影坐标。
我们测量中现在使用国家CGCS2000坐标系统,使用的投影仍为高斯投影,三度带和六度带的投影坐标,三度带的投影中央经线为3的倍数(3N),六度带的投影中央经线为6的倍数加3(6N+3)。
同时为能保证东坐标为正值,在东方向的加常数为500公里。
在实际坐标转换中,我们可利用华测GPS电子手簿或计算机模拟电子手簿换算精确的测量点位平面投影坐标,只需要定义一个CGCS200坐标系统,引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即可实现CGCS2000坐标系经纬度与高斯直角坐标的转换,该椭球参数值为:长半轴a=6 378 137 m扁率f=1/298.257 222 101具体操作步骤:在计算机上安装华测测地通模拟软件,相对简单,其他在软件里进行数据处理,首先启动程序,界面如下:1.选择上图配置中-坐标管理系统菜单,定义国家2000坐标系所需的椭球参数长半轴、扁率,投影到高斯平面的中央子午线和加常数。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指南
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坐标系的原点、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个基本参数的定义。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的数值为: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2101地心引力常数GM=3.986004418×1014m3s-2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rad s-1其它参数见下表: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仍采用无潮汐系统。
二、点位坐标转换方法(一)模型选择全国及省级范围的坐标转换选择二维七参数转换模型;省级以下的坐标转换可选择三维四参数模型或平面四参数模型。
对于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联系可采用平面四参数模型或多项式回归模型。
坐标转换模型详见本指南第六部分。
(二)重合点选取坐标重合点可采用在两个坐标系下均有坐标成果的点。
但最终重合点还需根据所确定的转换参数,计算重合点坐标残差,根据其残差值的大小来确定,若残差大于3倍中误差则剔除,重新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用于计算转换参数的重合点数量与转换区域的大小有关,但不得少于5个。
(三)模型参数计算用所确定的重合点坐标,根据坐标转换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模型参数。
(四)精度评估与检核用上述模型进行坐标转换时必须满足相应的精度指标,具体精度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见附件中相关内容。
选择部分重合点作为外部检核点,不参与转换参数计算,用转换参数计算这些点的转换坐标与已知坐标进行比较进行外部检核。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指南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指南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以下简称2000大地坐标系)是中国用于地理测量和地图制图的坐标参考系统之一、它是根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基准系统建立的,具有高精度和较低的误差,广泛应用于各种地理空间分析和测量项目中。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需要将2000大地坐标系转换成其他坐标系,以便进行更准确的测量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2000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指南,包括转换的目的、方法和常见问题。
一、转换的目的2000大地坐标系的转换目的主要有两个:1.建立多种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以便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这对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图制图尤为重要,因为不同的应用和软件可能使用不同的坐标系统,为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需进行坐标系的转换。
2.提供更准确的测量和分析结果。
2000大地坐标系是根据国家大地基准系统建立的,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低的误差。
然而,在实际测量和分析中,可能需要使用其他坐标系统,如经纬度坐标系或投影坐标系,以便满足具体的测量和分析需求。
二、转换的方法2000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地理坐标系转换和投影坐标系转换。
1.地理坐标系转换:地理坐标系通常使用经纬度来表示地球上的位置。
2000大地坐标系的地理坐标系是基于国家大地基准系统的,与其他一些常用地理坐标系存在差异。
转换地理坐标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大地坐标系转经纬度坐标系:这是最常见的坐标系转换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利用大地基准系统的参数和转换公式将大地坐标系转换为经纬度坐标系。
-经纬度坐标系转大地坐标系:与上述方法相反,通过使用转换公式和参数,可以将经纬度坐标系转换为大地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转换:在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时,可以利用大地基准系统的参数和转换公式进行转换。
2.投影坐标系转换:投影坐标系主要用于地图制图和测量,可以将地球表面上的经纬度坐标投影到平面上。
2000大地坐标系的投影坐标系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或墨卡托投影等常用的投影方法。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指南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指南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是指将其他坐标系的经纬度信息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过程。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中国国家测绘局在2000年制定的一种坐标系,用于国土资源调查、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
要进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首先需要了解其他坐标系的定义和参数,例如WGS84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
这些坐标系可以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或者各地测绘局提供的坐标转换软件获取。
转换的具体步骤如下:
1.获取原始坐标数据:通过GPS测量或其他途径获取到的坐标数据,可以是WGS84坐标系或其他任何坐标系。
3.获取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利用坐标转换软件或相关参考资料,获取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参数,如平移参数、旋转参数等。
4.进行坐标转换:根据所获取到的转换参数,进行坐标转换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可以通过坐标转换软件或相关参考资料获取。
5.验证转换结果:转换后的坐标数据应该与参考数据基本一致。
可以通过对比其他已知坐标点的转换结果进行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的精度和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原始数据的精度、坐标系转换参数的准确度等。
此外,为了方便进行坐标转换,可以使用专业的坐标转换软件,如ArcGIS、SuperMap等。
这些软件提供了相应的工具和函数,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进行坐标转换操作。
总之,进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需要先获取原始数据、确定原始坐标系,然后获取转换参数,并进行坐标转换计算,最后对转换结果进行验证。
使用专业的坐标转换软件可以提高转换的准确性和效率。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指南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指南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坐标系的原点、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个基本参数的定义。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的数值为: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2101地心引力常数GM=3.986004418×1014m3s-2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rad s-1其它参数见下表:短半径b(m) 6356752.31414极曲率半径c (m) 6399593.62586第一偏心率e 0.0818191910428-12--12-全国及省级范围的坐标转换选择二维七参数转换模型;省级以下的坐标转换可选择三维四参数模型或平面四参数模型。
对于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联系可采用平面四参数模型或多项式回归模型。
坐标转换模型详见本指南第六部分。
(二)重合点选取坐标重合点可采用在两个坐标系下均有坐标成果的点。
但最终重合点还需根据所确定的转换参数,计算重合点坐标残差,根据其残差值的大小来确定,若残差大于3倍中误差则剔除,重新计算坐标转换参数,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用于计算转换参数的重合点数量与转换区域的大小有关,但不得少于5个。
(三)模型参数计算用所确定的重合点坐标,根据坐标转换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模型参数。
(四)精度评估与检核用上述模型进行坐标转换时必须满足相应的精度指标,具体精度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见附件中相关内容。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指南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指南现有测绘成果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技术指南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包括坐标系的原点、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球的4个基本参数的定义。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的数值为:长半轴a=6378137m扁率f=1/298.257222101地心引力常数GM=3.986004418×1014m3s-2自转角速度ω=7.292l15×10-5rad s-1其它参数见下表:短半径b(m) 6356752.31414-12--13- 极曲率半径c (m)6399593.62586 第一偏心率e0.0818191910428 第一偏心率平方e 20.00669438002290 第二偏心率e '0.0820944381519 第二偏心率平方e '20.00673949677548 1/4子午圈的长度Q(m)10001965.7293 椭球平均半径R 1(m)6371008.77138 相同表面积的球半径R 2(m)6371007.18092 相同体积的球半径R 3(m) 6371000.78997椭球的正常位U 0(m 2s -2)62636851.7149 动力形状因子J 20.001082629832258 球谐系数J 4-0.00000237091126 球谐系数J 60.00000000608347 球谐系数J 8-0.00000000001427 22/m a b GM ω= 0.00344978650678赤道正常重力值γe (伽) 9.7803253361两极正常重力值γp (伽) 9.8321849379正常重力平均值γ(伽)9.7976432224 纬度45度的正常重力值γ45°(伽) 9.8061977695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仍采用无潮汐系统。
CGCS2000坐标系投影转换教程
CGCS2000坐标系投影转换教程注意:投影转换成cgcs2000坐标系需要下载无偏移卫星图像进行转换,有偏移的转换将导致转换后的卫星图像扭曲,坐标错误,无法配准。
第一步:选择无偏移地图源,下载你所需要的卫星图像。
第二步:选择BIGEMAP软件右边工具栏,选择【投影转换】,如下图所示:
2.1 选择说明:
1. 源文件:选择下载好的卫星图像文件(下载目录中后缀为tiff的文件)
2. 源坐标系:打开的源文件的投影坐标系(自动读取,不需要手动填写)
3. 输出文件:选择转换后你要保持文件的文件路径和文件名
4. 目标坐标系:选择你要转换成的目标坐标系,如下图:
选择上图的更多,如下图所示:
1:选择 -CGCS2000 2:选择地区3:选择分度带对应的带号(一般默认,也可以手动修改)
选择对应的分度带或者中央子午线(请参看:如何选择分度带?),点击【确定】
5. 重采样算法:投影转换需要将影像的像素重新排列,一次每种算法的效率不一样,一般选择【立方卷积采样】,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如下图:
6. 指定变换参数: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填此处信息,如果√上,则如下图:
此参数为【三参数】或者【七参数】,均为国家保密参数,需要到当地的测绘部门或者国土部门,以单位名义签保密协议进行购买,此参数各地都不一样,是严格保密的,请不要随便流通。
第三步:点击【确定】,开始转换,如下图:
第四步:完成后,打开你刚才选择的输出文件夹,里面就是转换后的卫星图像。
第五步:如果你需要套合你手里已经有的矢量文件,请参看:【BIGEMAP无偏移影像叠加配准】。
干货CGCS2000坐标转换系列教程第1课
干货CGCS2000坐标转换系列教程第1课
正如大家所知,2018年7月1日起自然资源系统已全面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那么,CGCS2000坐标转换方面的知识您了解多少呢?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某研究所专家,为大家带来CGCS2000坐标转换系列教程。
该教程包括坐标转换概述、参心坐标系和高程基准、技术规范的静态转换部分、CGCS2000坐标系和技术规范的动态转换等几部分。
通过系列教程,让您理解静态坐标、动态坐标、瞬时坐标、同框架同历元坐标的区别和联系;理解54、80坐标转换到CGCS2000后对坐标、边长、面积的影响;重点理解和掌握WGS84与CGCS2000的转换方法。
第 1 课
作者
本教程作者为西安光明老师,某研究所研究员,专业方向为空间大地测量,近年主要研究空间基准相关项目。
第 2 课
近期推出,敬请期待
中国测绘网新媒体中心
文:史婉婉
投稿/商务*************。
国家大地2000坐标系转换经纬度js方法
国家大地2000坐标系转换经纬度js方法要实现国家大地2000坐标系转换为经纬度的功能,你可以使用JavaScript编写以下方法:1.初始参数设定:首先,我们需要设定一些常量和初始参数:```function convertGcj02ToWgs84(lon, lat)if (isOutOfChina(lon, lat))returnlon: lon,lat: lat};}let dLon = transformLon(lon - 105.0, lat - 35.0);let dLat = transformLat(lon - 105.0, lat - 35.0);const radLat = lat / 180.0 * PI;let magic = Math.sin(radLat);magic = 1 - ee * magic * magic;const sqrtMagic = Math.sqrt(magic);dLon = (dLon * 180.0) / (a / sqrtMagic * Math.cos(radLat) * PI);dLat = (dLat * 180.0) / ((a * (1 - ee)) / (magic * sqrtMagic) * PI);const mgLat = lat + dLat;const mgLon = lon + dLon;const lng = lon * 2 - mgLon;const lat = lat * 2 - mgLat;returnlon: lon,lat: lat};```这个方法使用了国家大地2000坐标系转换为WGS84经纬度坐标系的算法。
函数接受两个参数:经度(lon)和纬度(lat),并且返回一个对象,包含了转换后的经度和纬度。
2.定义一些辅助函数:在这个方法中,我们使用了一些辅助函数,如transformLon和transformLat。
2000大地坐标系转换技术指南
2000大地坐标系转换技术指南引言:2000大地坐标系(GCS)是一个常用的地理参考系统,广泛用于测量、地图制作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
它采用经度、纬度和高程来描述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位置。
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将2000GCS转换成其他坐标系统,例如平面坐标系或其他地理参考系统。
本指南将介绍2000GCS转换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技术方法。
一、2000大地坐标系基本概念1.1经度和纬度: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其中一点相对于本初子午线的角度,通常用度来表示;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其中一点相对于赤道的角度,也通常用度来表示。
1.2高程:高程是指地球表面上其中一点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高度。
1.3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地球表面上所有点在高程上的理论参照面。
在2000GCS中,大地水准面被定义为WGS84椭球体的平均海平面。
二、2000GCS转换的基本原理2.1坐标转换:2000GCS到其他坐标系统的转换通常包括经纬度到平面坐标的转换,以及经纬度到其他地理参考系统的转换。
2.2平面坐标转换:将经纬度转换为平面坐标的方法包括正算和反算。
正算是根据给定的经纬度计算出相应的平面坐标;反算是根据给定的平面坐标计算出相应的经纬度。
2.3空间大地参照系统转换:2000GCS可以通过转换参数从一个大地参照系统转换到另一个大地参照系统。
常见的大地参照系统包括WGS84、北京54和西安80。
三、2000GCS转换的技术方法3.1基于数学模型的转换方法:基于数学模型的转换方法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实现经纬度和平面坐标之间的转换。
常见的模型包括经纬度和UTM坐标之间的转换。
3.2基于地理坐标转换工具的方法:现在有很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工具可以实现2000GCS转换。
这些工具通常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转换结果,但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3.3基于在线转换服务的方法:现在有很多在线地理数据转换服务可以实现2000GCS转换。
用户可以通过上传数据或使用API接口来实现转换,具有便捷和实时性的特点。
国家2000坐标系 转换成kml 步骤
国家2000坐标系是我国国家测绘局于2000年正式发布的一种大地坐标系,用于国家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
而kml(Keyhole Markup Language)是一种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标记语言,常用于Google Earth等地图软件。
要将国家2000坐标系转换成kml格式,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 确定要转换的坐标数据:首先需要确定要转换为kml格式的国家2000坐标数据。
这些数据可能来自于测绘或GPS设备,以及各种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
2. 选择合适的转换工具: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坐标系转换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是专业的测绘软件,也可以是一些开源的坐标系转换工具。
3. 进行坐标系转换:使用选定的工具,将国家2000坐标系的数据转换成kml格式。
在转换过程中需要注意保留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4. 检查转换结果:转换完成后,需要对生成的kml数据进行检查和验证,确保转换结果符合预期并且能够正确显示在地图软件中。
5. 使用kml数据:将生成的kml数据应用到需要的地图软件或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展示、分析或其他操作。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国家2000坐标系转换成kml格式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这涉及到了地理信息数据的转换和利用,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按照步骤逐一详细介绍国家2000坐标系转换成kml格式的过程,并共享一些个人的使用经验和理解。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国家2000坐标系转换成kml 格式的步骤和意义。
国家2000坐标系转换成kml格式的过程是极为重要的,因为这涉及到了地理信息数据的转换和利用,对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使用kml格式能够更好地展示地理信息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操作。
将国家2000坐标系转换成kml格式,可以提高地理信息数据的可视化和应用效果。
在进行国家2000坐标系转换成kml格式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包括确定坐标数据、选择转换工具、进行坐标系转换、检查转换结果和使用kml数据。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方法和要求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方法和要求目录一、坐标转换的数据内容 (2)二、坐标转换基本要求 (2)三、矢量数据的转换 (3)(一)转换工作流程 (4)(二)转换方法 (4)1.管理单元(以县或者单图幅)转换方法 (5)2.空间数据库转换方法 (6)四、栅格数据转换 (7)(一)分幅转换流程 (7)(二)分景数据转换流程 (8)(三)转换方法 (8)1.文件形式栅格数据转换方法 (8)2.标准分幅栅格数据转换方法 (9)五、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联系的方法 (9)(一)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控制点建立联系的方法 (9)(二)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下空间图形转换 (11)附录A:点位坐标转换方法 (12)附录B:坐标转换改正量计算 (16)附录C:双线性内插方法 (18)附录D:常用坐标转换模型 (19)附录E:高斯投影正反算公式 (22)附录F:子午线弧长和底点纬度计算公式 (23)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国土资源数据内容、转换基本要求、国土资源存量数据及增量数据由19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技术流程、转换方法及转换步骤,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的联系方法等内容。
一、坐标转换的数据内容全面梳理、合理评估国土资源各项调查、勘界、评价、资源管理等空间数据,根据实际需要,按照“应转尽转”的原则,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国土资源数据应涵盖实际应用需要的各级各类国土资源空间数据,主要包括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农用地分等、基本农田、土地资源批、供、用、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础地质、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各级各类相关数据。
二、坐标转换基本要求坐标转换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 1:5万及以小比例尺数据库转换可利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供的1:5万1980西安坐标系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图幅改正量,点位坐标按双线性内插方法(见附录C)进行逐点转换,点位数据及矢量数据也可利用两个坐标系下的重合点作为控制点计算转换参数,使用此参数实现数据转换(见附录A)。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成果使用方法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成果使用方法200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是中国测绘界在2000年实施的一种测量方法和坐标体系。
它与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相比,在数学模型、椭球参数、参考基准点等方面有所更新和改进。
下面将详细介绍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使用方法。
1.坐标体系概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全球地球定位系统(GPS)技术,以WGS-84椭球体为基础,通过大量的GPS观测数据确定了中国国际基准点。
在坐标系统中,将国际基准点的坐标值设置为零点,通过GPS观测数据将其他地点的坐标值计算出来,从而建立了整个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精度坐标体系。
2.坐标基准点:3.坐标计算公式:X1 = X0 + ΔX + (1 + m) * (dx + (1 - s) * dy + rx * dz)Y1 = Y0 + ΔY + (1 + m) * (s * dx + dy - ry * dz)Z1 = Z0 + ΔZ + (1 + m) * (-rx * dy + ry * dx + dz)其中,X0、Y0、Z0为国际基准点的坐标值;ΔX、ΔY、ΔZ为各基准点与国际基准点的差值;dx、dy、dz为点的东、北、天向残差;s为尺度因子;rx、ry、rz为旋转角;m为尺度因子改正值。
4.坐标转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测量获得一些基准点和待测点的坐标,然后利用上述公式进行坐标转换。
例如,已知一个点在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坐标为(X0,Y0,Z0),则可以通过已知的参数值和坐标计算公式,将该点的坐标(X1,Y1,Z1)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坐标。
5.数据应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各类工程项目提供了高精度的坐标数据,并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传承性。
在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工程测量、导航定位等领域都广泛应用。
同时,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还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相结合,通过不断更新技术和观测数据,提高了测绘成果的精度和适用性。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指南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指南【引言】2000年版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指南是指导国内测绘及相关领域在使用新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进行自由测量和实际应用时,进行大地坐标转换的技术规范和方法指南。
本指南旨在规范和统一各类坐标数据的转换,提高数据的精度和一致性,保证地理信息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以满足工程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概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中国测绘界在2000年采用的新的地理坐标系统,该系统基于国家2000大地坐标参考系统和2000年国家大地坐标转换参数模型,用于计算和表示地球上任意点的坐标。
此次转换指南主要介绍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在测绘领域内的应用和坐标转换方法。
【主要内容】一、坐标系的基本知识1.1坐标系的概念和作用1.2空间直角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的区别1.3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基本特点二、基准的确定和转换2.12000地理坐标基准的建立2.2基准面的参数模型和计算方法2.3基准转换的技术方法三、坐标转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1大地坐标的表示方法3.2大地坐标转换的数学原理3.3坐标转换的常用方法和相关参数四、坐标转换的实际应用4.1坐标转换的数据准备和处理4.2坐标转换的精度分析与控制4.3基于坐标转换的实际案例分析五、坐标转换的软件和工具5.1坐标转换的软件介绍和功能5.2坐标转换工具的使用方法5.3坐标转换的自动化处理六、坐标转换的注意事项和问题解决6.1常见问题的解答和说明6.2坐标转换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结论】本指南详细介绍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基本知识、基准确定和转换、坐标转换的原理和方法、实际应用、软件和工具、注意事项和问题解决等内容。
通过本指南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测绘人员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准确、高效地进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工作,提高数据质量,推动地理信息领域的发展。
同时,也为今后国内大地坐标系转换工作的规范和方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CGCS2000坐标系转KML及安装到手机奥维上的步骤
CGCS2000坐标系转KML及安装到手机奥维上的步骤互助、共享、学习一、CGCS2000坐标系介绍1.1坐标参数及介绍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我国当前最新的国家大地坐标系,英文名称为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英文缩写为CGCS2000。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向,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历元2000.0)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
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全球地心坐标系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其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
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极地方向(BIH国际时间局),X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零子午面与协议赤道的交点,Y轴按右手坐标系确定。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球参数如下:长半轴 a=6378137m扁率 f=1/298.257222101地心引力常数 GM=3.986004418×1014m3s-2自转角速度 ω=7.292115×10-5rad s-1短半轴b=6356752.31414m极曲率半径=6399593.62586m第一偏心率e=0.0818191910428二、矢量图层.shp或.gdb转KML1、什么是 KML及其使用?2、ArcGis中.shp和.kml数据导入导出Google Earth操作流程三、在电脑上打开KML(前提是安装了GoogleEarth)如果没有安装GoogleEarth的小伙伴可以参看此文进行安装:NO—谷歌地球===YES>>Go o gleEart h当然也可以安装奥维的电脑端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1软件概述 (1)1.1软件开发背景 (1)1.2软件总述 (1)1.3软件功能 (2)2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3)2.1运行环境 (3)2.2软件安装 (4)2.3软件注册 (7)2.4软件卸载 (9)2.5注意事项 (11)3坐标转换参数设置 (12)3.1坐标转换参数设置步骤 (12)3.2注意事项 (15)4DLG坐标转换 (17)4.1支持数据格式 (17)4.2功能模块显示 (17)4.3坐标转换步骤 (18)4.4超图坐标转换 (21)4.5MapGIS K9坐标转换 (23)4.6VCT坐标转换 (26)4.7注意事项 (29)5DEM坐标转换 (31)5.1支持数据格式 (31)5.2功能模块显示 (31)5.3坐标转换步骤 (32)5.4接边检查步骤 (34)5.5注意事项 (37)6栅格坐标转换 (38)6.1支持数据格式 (38)6.2功能模块显示 (39)6.3坐标转换步骤 (39)6.4注意事项 (45)7文本坐标转换 (46)7.1支持数据格式 (46)7.2功能模块显示 (46)7.3坐标转换步骤 (47)7.4注意事项 (48)8用户管理 (49)9软件使用问题处理 (50)9.1部分错误提示与原因分析 (50)9.2软件使用建议 (57)10服务联系方式 (58)1 软件概述1.1软件开发背景2017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决定自2017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全面查清当前全国国土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数据,健全国土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需要。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确定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开展,为使各省、市(地)、县在第三次国土调查中能够充分利用已有调查成果,必须将调查用到的存量数据成果的坐标系统全部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1.2软件总述软件是基于参考椭球面与全国大地控制点,建立全国高精度高分辨率格网改正量模型,利用地理信息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研发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操作方便的坐标转换软件系统,对存量土地数据进行转换,实现全国已有数据的整体统一、高精度、连续无缝转换。
1.3软件功能本软件可实现DLG数据、DEM数据、栅格数据、文本数据四种类型从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转换功能。
支持以下数据格式:数据类型数据格式DLG数据ArcGIS 10.1 ShapeFile(*.shp)ArcGIS 10.1 Personal Geodatabase(*.mdb)ArcGIS10.1 File Geodatabase(*.gdb)AutoCAD 2008(*.dwg)MapGIS 6.7(*.mpj)SuperMap 6R(*.sdb)MapGIS K9(*.hdf)土地利用交换格式(*.vct)DEM数据TIFF、IMAGE、ASCII、GRID、NSDTF_DEM 栅格数据TIFF、GEOTIFF、IMAGE文本数据TXT2 软件的安装与卸载2.1运行环境2.1.1 硬件要求本项目涉及的转换数据情况复杂多样,数据量大,计算机的硬件配置会直接影响本软件的运行效率。
如采用较低硬件配置,在执行大数据量坐标转换时,运行效率将明显降低,建议使用较好硬件配置以减少等待时间。
最低配置:CPU:2GHz内存:2G硬盘:100G常规配置:CPU:四核3.5GHZ内存:8G硬盘:500G主推配置:CPU:酷睿i7 6代以上8核内存:16 G硬盘:1T+250G固态硬盘2.1.2 软件要求操作系统:Windows 7专业版64位配置环境:Microsoft .NET Framework 3.5、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0基础环境:(1)必备:ArcGIS 10.1、AutoCAD 2008(64位)(2)涉及MapGIS 6.7、MapGIS K9、SuperMap 6R 数据转换时,请安装相应软件2.2软件安装第一步,双击“Setup.exe”安装程序,出现系统的安装向导,如下图所示:第二步,阅读许可协议,勾选【我同意该许可协议的条款】,点击【下一步】按钮,继续安装,如下图所示:安装开始,如下图所示:第四步,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安装状态。
第五步,安装完毕后,点击【完成】按钮,完成安装。
2.3软件注册软件安装完毕,在首次打开使用时,会提示需要进行注册。
第一步,双击桌面软件图标,启动软件后首先加载欢迎页面:第二步,进入登录界面:缺省用户名是ADMIN,输入密码(初始密码为123,建议安装完成后,修改密码),点击【登录】按钮,会自动弹出“注册”对话框:第三步,点击“软件安装目录\注册机程序\ Register.exe”,弹出“登陆”对话框:输入密码(初始密码为123),点击【登陆】按钮,进入“生成注册码”对话框。
将在“注册”中复制的机器码在本对话框中进行粘贴,点击【生成注册码】按钮,如下图所示:第四步,复制注册码到“注册”对话框的注册码栏,点击【进行注册】按钮,完成注册。
如下图所示:2.4软件卸载第一步,点击“开始\所有程序\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转换软件\卸载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转换软件”,如下图所示:完毕,点击【完成】按钮。
2.5注意事项1.安装MapGIS 6.7后,需要将“坐标转换软件安装目录\MapGISCGCS2000椭球定义文件\ellip.dat”文件,复制替换掉“MapGIS6.7安装目录\program\ ellip.dat”文件。
2.配置环境Microsoft .NET Framework 3.5、Microsoft. NET Framework4.0,两个都需要安装。
3.若系统采用32位时,AutoCAD2008安装必须配套装32位。
4.安装软件前,建议关闭杀毒软件。
3 坐标转换参数设置3.1坐标转换参数设置步骤点击【设置坐标转换参数】菜单,弹出“坐标转换参数设置”界面。
本软件支持1980西安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转换功能,是国家标准坐标系的坐标转换,X坐标值加常数、Y坐标值加常数均为默认项。
如下图:当源数据为(*.shp、*.mdb、*.gdb、*.img、*.tif)格式,且投影信息正确时,可保持当前状态,点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当源数据无投影信息或投影信息不正确时,取消勾选,请根据情况手工设置。
情况一:坐标形式为大地坐标系选择源坐标信息设置和目标坐标信息设置中的坐标形式为“大地坐标”,其余保持默认,无需设置。
情况二:坐标形式为平面坐标时,且源数据有带号①源坐标形式选择平面坐标,目标坐标形式选择平面坐标(加带号)。
②源坐标投影分带与目标坐标投影分带方法保持一致,选择3度带或6度带。
③源投影带参数来源选择从坐标中获得带号,目标投影带参数来源选择采用源坐标带号。
④源坐标与目标坐标中央经线,无需设置,如下图。
情况三:坐标形式为平面坐标时,且源数据无带号①源坐标形式选择平面坐标,目标坐标形式选择平面坐标。
②源坐标投影分带与目标坐标投影分带方法保持一致,选择3度带或6度带。
③源投影带参数来源选择输入中央经线,目标投影带参数来源选择采用源坐标中央经线。
④源中央经线需手工输入源数据所在经线,目标中央经线无需再设置,见图。
设置完毕,点击【确定】,完成坐标转换参数设置。
3.2注意事项1. 本软件不支持非规范数据。
2. 请对源数据认真整理,并进行分类,根据数据情况选择相应的设置类型。
3. 本源数据坐标系为自定义坐标系时,转换结果不支持加投影信息。
可查看源数据属性,当源数据的坐标系统有WKID,权限为EPSG时,源数据为国家标准坐标系,否则为自定义坐标系。
4 DLG坐标转换4.1支持数据格式软件支持:ArcGIS10.1 ShapeFile(*.shp)、ArcGIS 10.1 Personal Geodatabase(*.mdb)、ArcGIS10.1 File Geodatabase(*.gdb)、AutoCAD 2008(*.dwg)、MapGIS 6.7(*.mpj)、SuperMap 6R(*.sdb)、MapGIS K9(*.hdf)、VCT等格式。
4.2功能模块显示4.3坐标转换步骤第一步,进入DLG坐标转换窗口,进行坐标转换参数设置,具体参考第3章坐标转换参数设置。
第二步,类型选择类型:在“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要转换的数据文件类型。
第三步,文件路径选择(1)选择待转换数据①单个文件转换:点击【选择文件】按钮,选择待转换的单个文件。
②文件夹批量转换:点击【选择目录】按钮,选择待转换的文件夹。
在窗口右侧的“数据列表”中会自动列出已选择文件夹下所有指定格式的数据目录,对文件夹内所有相同数据格式的文件进行批量坐标转换。
(2)选择转换后数据存储目录点击【存储目录】按钮,指定路径建立存储目录。
生成“1980转2000_转换结果”文件夹,转换结果、坐标转换记录存储在该文件夹内,目录结构和文件名与源文件一致。
第四步,配套参数设置(1)图形比例尺:在图形比例尺下拉列表框中,指定图形比例尺。
该项设置仅对AutoCAD(*.dwg)文件和MapGIS 6.7(*.mpj)、MapGIS K9(*.hdf)文件有效,需手动设置。
(2)DWG块分解最小长度(m):DWG文件中存在块的情况下,分解块的最小长度,默认值为999999999,即认为不打散块进行坐标转换。
块体范围不大时,建议不修改此项。
若文件中存在多重插入块,用户需自行将其打散后进行转换。
(3)DWG内外图廓距离:此项进行图廓整饰时选择,会根据比例尺自动设置,一般使用默认值,无需修改。
当图廓线间距不是相应比例尺标准间距时,根据实际距离,手动设置。
(4)使用比例尺缩放坐标(适用于MapGIS):当MapGIS 6.7(*.mpj)、MapGIS K9(*.hdf)数据是标准分幅时,需选择。
(5)更新图廓整饰:图廓更新是指在进行坐标转换的同时,是否更新图廓整饰信息,该项设置仅对AutoCAD (*.dwg)文件有效。
(6)有用户坐标系块参照:当*.dwg文件中存在用户坐标系块参照时选择此项进行转换,默认为不选状态。
第五步,坐标转换(1)开始转换点击【开始处理】按钮,开始对数据文件进行坐标转换。
当弹出以下提示时,表示转换完成。
(2)查看结果及日志①点击【查看结果】按钮,程序自动打开转换数据保存路径,可查看转换结果。
②点击【查看记录】按钮,用户可查看具体的坐标转换记录,记录中包括:开始时间、坐标系参数设置、转换路径、转换过程中问题提示、结束时间等信息。
在软件转换过程中不建议查看转换记录。